Tuesday, April 21, 2009

唐骏模式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分析唐骏职场成功的著作,从他的成功经历入手,对唐骏的核心观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作为没有背景的社会人,唐骏具有哪些成功的核心元素?作为普通员工,唐骏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观是什么?作为职业经理人,唐骏的管理方式和为人处世是如何做的?这些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对正在职场上拼搏的职业人士、中层领导和职业经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是一本适合职场人士学习研读的读物。
评论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谢谢你为微软作出的巨大贡献,我期盼着你重新回到微软的那一天。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他(唐骏)说得很少,做得很多,没有一次让我们失望过。
——微软亚太区总裁罗麦克
唐骏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楷模。
——盛大集团董事长 陈天桥
一个激情的人,一个能让同事也激情起来的人。
——唐骏在微软的下属
唐骏拥有国际一流企业十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中国一流海外上市公司四年多的经营经验,获得商界一致认可。我找这个总裁,都找了十年了。
——新华都集团董事长 陈发树

唐骏语录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做人简单,做事勤奋。

★你不要指望着公司给你带来什么,首先问你,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的生存法则——六个字:尊重、共赢、沟通,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勤奋了,比别人多勤奋那么一点,你一定会超前别人很多。

★中国职业经理人如何成功运作:一,低调进入新的公司;二,良好的沟通技巧;三,缓慢的改良,而不是动大手术; 四,不带旧部,在新公司组建新的团队;五,财务上要做得干干净净。

★跳槽的三大法则是:第一要提升自己;第二是跳槽的时候一定要和过去东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发自内心地感恩;第三是一定要在企业辉煌时期离开。

前言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年薪从微软的1000万元人民币,飙升到盛大期间的4亿元进账,再到加盟新华都的10亿元天价转会费,唐骏这位“打工皇帝”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都津津乐道于他从跨国公司高管到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成功转型,而他转型过程中的两次跳槽,每次都成为媒体的焦点,每次都跳得华丽而炫目。
唐骏之所以能够引起全面的热切关注,除了他的成功之外,更因为他曾经跟我们一样普通。实际上,在成为微软中国总裁之前,他的经历和多数人一样平凡无奇。在北京邮电大学上学期间,唐骏的成绩只能用普通来形容,而在赴美留学4年后,32岁的唐骏几次创业也处于仅能“糊口”的状态。
而唐骏自己也说:“我的经历,对于大学生和即将迈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比大多数成功企业家更具备借鉴价值。”他认为一个企业家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相当数量企业家的成功都不可复制,“但我的职业生涯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也许,这可以帮我们解释他为什么如此令人瞩目。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还是“打工者”的他的经历对我们更有借鉴意义。所有读到唐骏故事的人,都会被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通中也能创造奇迹的精神所感动。他的坚毅,他的执著,他的忍人所不能忍,他的勤人难以勤,都让每一个职业人感慨万分:谁说打工就低人一等?谁说一个普通员工就不能身价几亿元?唐骏用他的行动和成就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
分析唐骏十几年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依靠智慧与努力主动改变命运的。相信唐骏的故事对于我们每一个追求成长、希冀获得更大成功的职业人都是有启发的。
是什么成就了这位把打工做到极致的人?这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有什么秘诀和经验?
1994年,唐骏进入微软公司总部担任一个普通技术员,“在那么多天才中脱颖而出,我的方法就是成为最勤奋的一个”。正是由于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并成功开发出中文版代码,唐骏只用了7年时间就升为微软中国区总裁,从此步入其人生上升的“火箭轨道”。
除了勤奋,还要具备什么品质?既然他的成功可以复制,那么具体该怎么去做?
这也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在讲述唐骏成长历程的同时,我们指出了唐骏成功的模式,给每一个职场人士提供借鉴。其中有唐骏的精彩故事和言论,更有对你的建议。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公司主管,都有适合你的内容。所有渴望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人,如果你觉得唐骏的经历会对你有所启发,那么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节 从普通员工到“打工皇帝”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1亿→4亿→10亿,从微软中国总裁到盛大总裁,再到新华都总裁兼CEO。唐骏吸引了众多目光。是什么成就了这位“打工皇帝”?他是怎样一次次完成了人生中华丽的转身?相信他的故事对于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有很大启发。

从穷学生到小老板再到普通员工
1980年,唐骏参加高考。他第一志愿报的是复旦大学物理系,但是谁也没想到平时语文成绩挺好的唐骏,高考时语文居然拿了个59分。总分虽然过了,但复旦大学在这一年开始规定:任何一门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问题出在作文上,要求是写一篇议论文,我写成了记叙文了,那年作文占40分,估计损失了不少分数。”到今天,唐骏对当年的作文题目依然记忆犹新。“题目叫做《画蛋》。”蛋没画好,唐骏只能勉强来到了北京邮电大学物理系。
当时的北邮还没有今天这样的名气。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唐骏有些颓废,大学几年成绩平平。一直到大学三年级认识了一个学光纤通信的女孩,即后来的唐太太,在她的帮助下,唐骏开始发奋辅修光纤通信,一年后居然考上了这个专业的出国研究生。1985年,唐骏东渡日本留学。
留日五年,唐骏在学业、事业上都未见起色,倒是一些不经意的小发明,给生活带来了一些色彩。“我喜欢音乐,能玩好几种乐器,也喜欢唱歌,那时候卡拉OK正在日本兴起,很巧,我学过语音信号处理,两边合在一起,便设计出了‘卡拉OK评分系统’。”唐骏将自己的设计申请了专利,正是这个小小的专利,最终被三星公司用8万美元买走。“现在国内的什么‘万利达’,估计还在用那个技术呢!”
1990年,唐骏从日本去了美国读博士。靠着卖软件的第一桶金,他在1993年的时候,成立了一家名叫“双鹰”的软件公司。后来,还开了一家“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多次策划“中国艺术家访美演出”,我国的明星姜昆、侯跃文、宋祖英都曾去过。
但是,小公司也会遭遇大麻烦。有一次,唐骏花两万美元请律师帮艺术家们办签证。可离演出只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律师突然告知:“Sorry,他们被拒签了。”这下把唐骏急坏了,所有的演出票都卖出去了,所有的场地费也都交了,如果艺术家不能来,就要赔20万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唐骏倾家荡产。
只有自己想办法了。谁在掌握美国的命运呢?是一些政治家。唐骏就给洛杉矶的参议员、众议员们写信。他击中了政治家的要害。政治家害怕唐骏把信交给竞争对手,一时间有六七个人给唐骏回信,不同的人向白宫、移民署等职能部门施加压力。终于在演出之前,唐骏拿到了艺术家们的签证。这件事也给唐骏一个启示:美国律师没有做成的事情,我没花一分钱,在一个星期内做成了,我也可以办个事务所!
于是,这些艺术家一走,唐骏就办了个事务所,名字很响亮:美国第一移民事务所。但是,“显赫”的企业名称并没有给唐骏带来相应的业务收入。
虽然在4年时间里先后创办过3家公司,虽然他已经从一个穷学生变成了一位有几十万美元身价的小老板。但几个小企业始终长不大,唐骏也只能以小老板的身份混在美国。
不过,命运开始出现转机——他在日本发明的一个“婚姻配对机”,引起了微软的注意。在接到了来自微软的两个招聘电话之后,唐骏决定结束忙碌而无为的小老板生活。1994年,唐骏进入微软总部,成为一名普通技术员,他给自己的理由是:先到大公司学习两年,将来再自己创业。

微软十年
唐骏被分派到Windows NT开发组担任一名程序员,和微软上万名工程师一样,年薪数万美元。喜欢玩点小创意的唐骏,将这个良好习惯带进了微软。当时的微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Windows操作系统,由于各国语言不同,所以许多源代码都需要在英文版的基础上重新改写,微软为此组建了300多人的开发团队。即便如此,其中文版产品仍然要在英文版之后推迟大半年才能上市。
进入微软几个月的唐骏,暗自决定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状态,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重新设计软件架构,编写了几万行代码,自己检验成功之后,把他的作品拿到了老板面前。3个月后,唐骏的方案被微软总部选中,300人的翻译团队压缩成数十人,唐骏本人也在进入微软一年之后快速升为开发经理,薪酬也随之水涨船高。
唐骏说:“虽然只是程序员,但是你还要为老板着想,发现了问题,也不是跟老板提出来就够了,最好是自己先进行调查,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相信没有一位老板会不喜欢唐骏这样的员工。
1997年底,微软开始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了中国,已经任微软Windows NT开发部门高级经理的唐骏主动请缨,回到中国创办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
3个月后,技术中心开始运转。6个月后,技术中心各项运营指标已位居微软全球五大技术支持中心之首。因此,唐骏荣获“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这是微软公司内部的最高荣誉。
一年之后即1999年7月,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正式被升级为亚洲技术中心;2001年10月,亚洲技术中心升级为微软全球技术中心。
1999年5月的一个上午,微软中国区总裁吴士宏女士辞职,微软亚太区总裁罗麦克打电话给时任微软亚洲技术中心总裁的唐骏,问他有无兴趣,唐骏回答“不”。而到2002年3月,微软中国总裁的位置再次空出来时,唐骏接受了。唐骏在上海微软创下的业绩为他2002年荣任微软中国总裁一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唐骏担任微软中国区总裁期间,他交出的成绩单非常漂亮:在销售方面,微软中国是微软全球唯一一个连续6个月(2002年7月~2003年1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的公司。微软中国2003财年(2002年7月~2003年6月)成为微软全球82家分公司中销售业绩增长最快的分公司。
然而,选择恰当的时机离开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能回避的问题。“我要做的是每天上班都要有激情,我要找到一种我最能接受的方式”。唐骏离开微软时说。
微软十年,唐骏把他最富激情的岁月贡献给了微软。这十年,他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从一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身价上千万的公司总裁。当他离开微软时,他获得了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的荣誉。

盛大四年
很难想像,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跳槽的时候,新老东家居然要联手举办一场盛大的迎送仪式,这样戏剧性的场景却在2004年2月出现在了唐骏身上。
唐骏上任当天,微软全球副总裁陈永正、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双双出面,隆重举办了一场皆大欢喜的“跳槽仪式”。这样的待遇,在国内经理人圈内绝无仅有。而唐骏在进入盛大之后的特殊待遇,更是职业经理人同行所梦寐以求的。
他拥有260多万股的盛大股票期权,潜在价值高达数亿元人民币。没见过一个打工者,能像他挣得这么多。但是,这钱拿得并不轻松。
唐骏在2004年将盛大推到纳斯达克上市,随即盛大便开始了从付费网络游戏平台向免费平台的艰难转型。整个2005年,在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中,恐怕没有哪只股票能比得上盛大所经历的大起大落了。入主新浪受阻,盛大“盒子”战略受挫,伴随网游收费方式改变,加之计入韩国子公司Actoz减值,盛大2005年第四季报出668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盛大股价一度跌破13美元。
当时盛大的高管纷纷离职,也有多家公司力邀唐骏加盟,包括对他许诺以中国区总裁位置的Google,这些邀请均被他回绝,用他的话来说:“我在盛大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盛大四年,唐骏三次赴华尔街路演,每次都演绎出一段股价翻倍的故事,他自豪地称其路演为“唐骏模式”。
“可以这样说,我在微软是学习了很多,获得了很多,在盛大则是经历了很多。”唐骏用这样的话语来对比自己过去的这几年。

炫目的三级跳
2008年4月15日,唐骏正式加盟新华都集团,并接替创始人陈发树出任该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加盟后将正式负责集团的日常管理、长期战略和对外投资等工作。
他的跳槽,跳得出人意料,格外引人注目。除了天价的10亿元转会费之外,他何以最终选择了与他之前效力的微软和盛大相比显得名不见经传的新华都,也颇令人费解。要知道,之前曾有十余家公司邀请他加盟,其中好几家即将在美国或香港上市。
据说,唐骏是在一分钟之内做出了跳槽决定。“当然,我并不是脑子一热就答应,因为我和陈总仅仅第一次见面,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我以我过去十多年的职业生涯的阅历以及对人对事的判断来说,我告诉自己有能力做这样一个选择。”唐骏说。
“我在新华都的首要目标,是要让新华都旗下的多家企业实现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帮助集团收购一家金融和IT行业交叉的大型企业。因此,先不要看我拿到了多少,应该看我以后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到时再回头看看我拿10亿元是否有所值。”
两年之前,唐骏曾经对记者说过,“我创业干过,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我也干过,技术工作我干过,销售我干过,区域管理负责人我也干过。进入盛大两年了,上市的过程我经历过,本土企业的情况我也了解了。人生的价值就是要多一份经历,我觉得我的职业经理生涯很圆满,很少有人能跟我一样!”
两年之后,离开盛大的唐骏,开始书写职业生涯中新的篇章。他的跳槽使得新华都集团及其创始人陈发树突然成为众多媒体的焦点,也让我们对其下一步的举动充满好奇。曾经认为自己职业经理生涯已经很圆满的唐骏,又会做出怎样令人瞩目的成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节 唐骏模式:简单做人,勤奋做事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在工作中,唐骏经常提到一个理念,就是简单加勤奋。其中的“勤奋”就有坚持、吃得起苦的含义,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而“简单”是一种工作的风格。一个公司要做的事千头万绪,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好,多头出击可能不会都赢,抓住重点倒可能各个突破。

最勤奋的微软人
微软历史上唯一一位三次被授予微软公司最高奖——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和杰出管理奖的员工,也是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司授予终身荣誉总裁称号的员工,这些至高无上荣誉的背后是唐骏付出的辛勤劳动。在微软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唐骏是微软8万员工中最勤奋的一个。
1994年,刚加盟微软的时候,唐骏有一些失落。因为当时的微软崇尚一种精英文化,即1500名员工个个都是强手,从技术到管理,唐骏排在倒数第一的位置。喜欢大舞台的他甚至后悔自己放弃了在洛杉矶创办的三家公司而到微软做工程师。但如果他真的放弃,也就没有今天的唐骏了。面对现实的他,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大舞台梦想。
他用7年的时间,从普通员工走上中国区总裁的位置,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在那么多天才中脱颖而出,我的方法就是成为最勤奋的一个。”唐骏说。
在微软的十年里,他是最勤奋最敬业的微软人之一,他永远是最早来公司、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人,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他知道成功路上没有捷径,靠的唯有勤奋。在微软,他正是靠着勤奋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让世界知道了一个中国人叫做唐骏,他很有才华。
“我跟盖茨讲,我说在微软的十年当中我非常努力、非常勤奋。我不能说过去十年我在微软的5万名员工当中我是最勤奋的,但是我可以说微软公司没有一位员工可以站出来说,我比唐骏更加勤奋……就是这么普通的大学生,还是靠运气出国的。出国以后,到了微软,我没有太多属于我本身的东西,但是唯一属于我的是什么?是我的勤奋。因为我知道在职业生涯当中,如果什么都改变不了你的话,那么有一个一定可以改变你的就是勤奋。职场上需要勤奋,做什么都需要勤奋。没有勤奋我相信永远实现不了人生职业的规划。就是这样的勤奋才造就了我今天一点点的成功。我把我所有的成功都归结为两个字:勤奋,因为我太勤奋、太勤奋了。”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因为勤奋我相信你的业绩一定会提高。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做了8个小时,你做了10个小时,那带来的成就肯定比他大。因为你的业绩好,如果这个领导是看业绩的,那么你一定会率先得到提拔。还有领导,他喜欢看表面,那么这个勤奋就来得更伟大了,你想想有哪个领导不喜欢自己的员工勤奋呢?所以我告诫同学们,特别是你刚进企业的时候,你还处在一个弱势群体的时候,你就学唐骏,早上比别人去得早,晚上也尽量比别人离开得晚。给人的印象是什么?这个学生很踏实。”
这是唐骏在某大学演讲时说过的话。他说光有勤奋是不够的,但是没有勤奋肯定是不行的。曾经有记者问他:“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才能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第一,我很勤奋,我觉得这是我的才能,这么多年不容易;第二,我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看问题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抓住重点;第三,我觉得自己的领导力很强。”
当被问到他觉得什么类型的人在经济上一定能成功时,他的答案是:“成功的模式有很多,很难确定。像陈总(陈天桥)这样的大企业家是成功的,一个小小的职员,或者一个小小的创业人也可能成功。勤奋的人都会成功,但这种成功有大有小,剩下的靠机遇。我自己的成功里面包含很多因素,第一靠智慧,第二靠机遇,第三靠勤奋,第四靠激情。任何一条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
他最欣赏勤奋的员工,他喜欢培养和自己相像的人,他说他过去的部下,现在都是微软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奋。

把事情简单化
至于“简单”该怎么理解,会不会被别人误解,唐骏举了一个例子来让我们准确地理解什么是“简单”。
有一次,一个产品经理向唐骏汇报,微软的一款邮件系统软件销售情况不好。卖得不好是什么原因呢?这位经理仔仔细细列了18条原因,并且告诉唐骏每一条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唐骏一听,就觉得这和自己的“简单”理念完全不一样。当时,唐骏就对他说,“还缺了两条,你没有加上去啊。一条是山西某煤矿爆炸,这个爆炸影响很大,很多人就没心思看邮件了,只关注网上爆炸事件的进展,伤亡多少,有谁会被解职……这条很重要,你一定要写上啊。还有一条,上星期六北京下了一场大雪,路上堵了7个小时,大家都没法回家了,谁可能回家用邮件呢,更不会去买软件了,这一条也一定要加上啊。”
“当然,我是在讽刺他,”唐骏说,“但是我为什么要讽刺他?我说你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你把所有能想到的理由都列出来了,然后说这都是别人的责任,我自己没有责任,这是不对的。我只要三条理由,我只要你告诉我三条理由,也许这三条不一定能解决100%的问题,但是你只要抓到重点,就一定能解决70%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我要的是解决70%的问题,我的精力有限,我用于市场开发的费用只有那么一点,要把每一项内容都做好,解决100%的问题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投入和产出不平衡,但是如果我能够专注做好三件事,解决70%的问题,我就一定可以把这个产品做起来。”
简单,同时也是唐骏处理与老板关系的一大法宝。唐骏坦言,在进入盛大之后的一个阶段内,他和盛大的员工之间难免有冲突。这种冲突源于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最终演变成在战略战术上的不同。而唐骏必须处理好这种矛盾,否则就会导致唐骏与陈天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旦事态发展到这种程度,无论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还是对企业的发展,破坏力都是巨大的。
而唐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尽量将事情简单化,抱定为盛大的发展而努力的基本目的和基本理念,将大家凝聚到这样一个切合每个人自身利益的基本对话平台上,有了这样一个共同层面,沟通就变得容易得多,每个人对问题和决策的看法,也就理智得多。

“简单+勤奋”的成功模式
唐骏坚守的人生信条是“简单+勤奋”,并且他还兴奋地发现有一本书的调查与他的个人信条不谋而合。这本书名为《从优秀到卓越》,写的是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对1143家优秀公司做了一个长达5年的追踪调查,5年时间里有7家公司从优秀变成卓越。尽管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但是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简单+勤奋”,他们的战略、策略是简单的,他们信奉的信条是勤奋工作。
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成功的经验总是相似的。
因此,每一位职业人都应该听听唐骏给你们的建议:无论是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任何一切方面,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一点;在做工作的时候,勤奋永远是一个制胜的法宝:在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勤奋了,比别人勤奋那么一点点,你就一定会超前别人很多。
“英雄所见略同”,华人首富李嘉诚在他的书中曾说到“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比别人努力两倍”。曾经的世界首富堤义明(日本西武的总裁)说:“要想获得成功的话,需要比别人努力三倍。”两倍也好,三倍也罢,都只不过是个模糊的形容,这些成功者话语的要点就在于: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走一步路,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就像有人问比尔•盖茨:“你是不是总是疯狂地工作到凌晨4点?”他说:“偶尔啦,但大部分都是工作到晚上12点,然后吃晚餐,回家之后再阅读一个半小时。”我们看看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比尔•盖茨,这位大名鼎鼎的世界首富,他是不是比你更努力?假如是的话,那么你还有什么不努力的借口呢?
成功者知道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超时工作。丘吉尔在二战期间一天工作16个小时,周总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具有过人的精力,她是一个“靠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功的女士”。她很少度假,每天睡眠不超过5个小时,她从低微的下层工作开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终于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世界上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士都正在或者曾经努力地工作,那么对于我们这些目前为止还很普通的职业人来说,还有什么懒惰的理由呢?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努力当中才能够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笨鸟靠先飞尚能成功,那么聪明伶俐、具有无穷潜力的你,如果能够比别人先行一步、多努力一分,成功也就指日可待。“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勤奋工作,必将会有所回报。
除了勤奋,把你的日常工作简单化、条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准则。在工作中,使人们晕头转向的,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果你不能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住重点迅速解决,又怎么能提高效率,脱颖而出?
用简单思维解决复杂问题,把日常工作有序化,才能帮你登上高效的工作平台。假如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有一个日程本,那么现在就去买一本,并开始安排你的日程,要随时做笔记,将下一步计划要做的事情记下来,不要太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不要等到事已临头或即将临头才临时抱佛脚。你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在完成当天工作的同时,也应挤出点时间把第二天的事情安排好。做到这些,才算是开始着手进行工作管理。 第三节 先做人,后做事,偶尔做做秀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对成功,唐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先做人,后做事,偶尔做做秀。”成功是靠点点滴滴积累而成的。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如果你时刻都在为自己的成功做准备,成功自然也就不会远。

先做人
“如果你能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喜欢你,那么,这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属于你。一个人善良、厚道、宽容,同时他又非常透明、阳光、向上,谁又会不喜欢你呢?”
“首先要让人觉得,你是个好人。怎样才是好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但对好人的基本定义还是一致的:正直向上、为人宽容、有爱心……光是一个好人还不够;在企业中,做好人最简单、最传统的方式就是勤奋!如果你是新员工,你如何让同事对你产生好印象,怎样让上级领导知道你、关注你、认同你?你必须勤奋——比别人上班早,比别人下班晚,尽管有一点形式成分在里面,但有时候是需要作秀的。你是那样勤奋,业绩做好了,领导会赏识你;即使某些工作你没做好,领导也会想:连这么勤奋的人都做不出来,其他人就更加做不好了。”
唐骏不仅是这么说的,他也做到了。他创造出的“人走茶不凉”的独特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他做人的成功。从微软投奔盛大,比尔•盖茨给他的信中写道:“谢谢你为微软做出的巨大贡献,我期盼着你重新回到微软的那一天!”离开盛大时,唐骏留任盛大董事,并成为陈天桥的顾问,仍可以参与盛大的重大决策过程。一个职业经理人辞职后,老板真切地挽留直接说明了唐骏做人的成功。
除了上面他说过的“勤奋”,还要把握哪些要点,才能让别人认为你是好人呢?看看下面的故事。
唐骏刚进入微软时,只是一个写源代码、编软件的普通工程师,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唐骏从普通经理到总经理的转变非常具有戏剧性。他只做了一件事。当时跟唐骏一起工作的另外一个部门经理,职位比他稍高一点。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很好。唐骏用中国人的、柔情的方式跟她沟通感情,逢年过节送张卡片,生日时请她吃饭。但这位经理曾经很不走运,由于公司内部斗争,尽管她没有犯什么错,但她一下子从总监变成了普通员工。
古语道,“人走茶凉”;但那位经理没有走,茶已经凉了——很多过去跟她接触的人都远离了她。唐骏没有远离她,还是跟以前一样,不断给她发信息、写邮件,请她出来吃饭。这些并不是唐骏刻意有所图谋,而是他做人的原则,他不会因为对方职位的高低而改变对她的看法。后来,那位经理过去的老板到微软做了公司副总裁,于是她的职业春天就来了,成为高级总监。当微软决定在中国发展,唐骏去应聘中国区总经理时,这位高级总监居然就是5人选拔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当时微软内外有近百人应聘,唐骏只是其中一个,最后他成功了。其实唐骏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坚持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他根本没想到这位经理会东山再起,还会另有职业春天。

后做事
“我和大家一样是个很普通的人。正因为如此,我的成长有可复制性,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到经验。”说起自己的成功,唐骏只总结出勤奋二字。“当年,和我一起进微软的都是各国顶尖的人才。但我每天比别人多工作20%,就是多出来的20%,让我的成功概率比别人多了50%。人的智慧是平等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时刻保持充电状态,你才能把握住机遇。”
曾任盛大副总裁的朱威廉评价说:“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唐骏有耐心、有毅力、肯放弃、肯吃苦。无论任何情况、任何环境,只要涉及工作就不会掺杂丝毫个人的感情色彩。这一点挑战最大、难度最高,也是那种非职业经理人或者半职业经理人所永远无法模仿和超越的。”
做事的方法和原则当然有很多,但唐骏始终在强调勤奋,在他看来,这是做事的基础。

再做秀
“做秀”曾经是中性词,不过在人们心里,现在已被演变为贬义词。那么,该怎么理解“做秀”这个词呢?唐骏自己是这样定义的:“做秀这个词老百姓都能听得懂,因为我们在讲企业需要经营,做秀在企业经营的时候是做市场、做品牌,这是经营品牌;同样我们在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也需要经营我们的职业生涯,也要经营我们的人生。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只是说做人做事,但是做人做事和经营还是不同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经营自己的人生,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那怎么经营,就是一定要用做秀的方式来经营。”
2003年,一件小事给这个词做了最恰当的注解。
当时,唐骏的手下——微软南方分公司经理赵方得到了苹果公司的邀请,想跳槽去苹果中国公司任总裁。赵方给唐骏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去意已决,不必再回来劝他了。而唐骏马上告诉赵方,要他在广东等他,他马上回来。赵方本以为唐骏回广州的目的是为了挽留他继续在微软工作,而事实上唐骏只是和他聊了半个小时广州的人文、饮食文化,然后就又坐飞机飞走继续开会了,赵方当时就懵了。第二天,媒体报道醒目标题为《唐骏专程回国劝留赵方》。而唐骏的这次做秀,让赵方在苹果公司的眼中身价倍增。
对于这场“秀”,唐骏自己是这样评价的:“我不只是做给赵方看,做给苹果公司看,更重要的是做给我公司的员工看。我让那些员工意识到,离职不是背叛,这是职业生涯的一种提升,因为我们要经营我们的人生,经营我们的事业,经营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必须一步步往上走,这跟经营企业是一样的,一定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说得再大一点,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业。所以我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微软的员工,在微软的时候我们尊重你,你离开的时候我们同样非常尊重你,很多人说唐骏这是做秀,你觉得这像做秀吗?这是在做人,你不觉得吗?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做秀’的一个方面。”
这次做秀,首先帮助赵方提高了身价——苹果公司看到微软公司如此挽留这个人,会觉得挖到了人才;其次也为唐骏自己留下了一个好口碑——惜才;最后还为微软公司留下了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唐骏的成功很大部分是源于他善于“做秀”。因为“秀”得机智,“秀”得真实,所以格外精彩。
2007年苏州游戏产业年会上,各路网游巨头齐刷刷亮相,台上中间坐着专管网游产业的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人称“寇司”,两边坐着唐骏及巨人董事长史玉柱、完美时空董事长池宇峰、金山董事长求伯君、九城董事长朱骏等。
唐骏自嘲地说:“台上坐了这么多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做体力活的,大家都知道在盛大最任劳任怨的可能就是我。”主持人的风格很犀利,故意刁难他:“2007年,网络游戏界有一个非常大的新闻,盛大让常州的小伙子成了亿万富翁,您是不是很羡慕他?因为你没有他有钱。”
唐骏随即机智地反驳道:“我不需要羡慕他,和他比有钱我没办法,然而此刻在台上,只有我跟寇司两个人钱最少,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会羡慕我们的。”台下会意地笑起来,掌声雷动。
这样妙趣横生的激辩在唐骏出席的场合比比皆是,也因此被人戏称为“最抢镜”的商业领袖。
1997年,唐骏还是微软的一个小员工,他开发了一套操作系统,去日本做产品发布。做完项目后,盖茨正好跟唐骏及微软日本区总裁坐在一起。唐骏凭借在日本留学五年的基础,一直用日语与微软日本区总裁交流。
“那日本人就特别高兴,不停地跟我说话。盖茨坐在一边,就特别吃惊,说JUN TANG不像一个日本名字啊。”
唐骏就跟盖茨开玩笑:“那我也不是一个美国人。”言下之意是他也会说英语。知道他曾拥有卡拉OK积分卡方面的专利时,盖茨更惊讶了,说:“难道你还有音乐方面的天赋?”
唐骏开始“耍贫”了,说:“微软是个好公司,把我们这样优秀的人才都招过来了,这说明微软好,您更好。”盖茨说:“你这是在夸自己呢,不是夸公司。”“平时在微软,大家都把盖茨当做神。平时很少有人敢跟他开玩笑。而我一下子就给盖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唐骏在微软的第一场成功“秀”。
所以,做秀也不是一件坏事,关键看你怎么做了。 第四节 成功的“4+1”法则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唐骏有个“成功4+1”公式——即“智慧、机遇、勤奋、激情”和“性格”,因为“环境是不易被改变的,你只有去改变你自己。”这是在阅尽千帆之后的人生总结,相信会对身在职场中的你有所裨益。

智 慧
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知识,但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书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具备一种良好的学习能力、有效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智慧”。
一定要明确,他所说的智慧不是知识,而是成功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1985年10月的一天,唐骏来到了日本名古屋,在名古屋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当时他的奖学金是每月8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000元。为了挣更多的钱让妻子早日到日本留学,唐骏拼命打工:洗盘子、做搬运工。尽管时间不长,但是让他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第一,生活是艰辛的,钱是要一分一分挣出来的。第二,要勤奋努力才会有收获。刷了几个月的盘子后,唐骏去了一家日本的私塾做起了教师,然后对私塾的收入又有点不满足,开始教授中学生,最后每周抽出两个下午,做起了一所大专的固定教师。日本人一般不愿意聘用中国人做教师,日本人听他说日语,判断不出他是哪里人,他凭借流利的日语蒙混过关。他的工资从每小时625日元到1500日元再到2000日元,最后到了4000日元。两年后,他的太太来到日本与他相聚。
唐骏连续教了三名日本大学生,这三名大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分别在系里得了第一,弄得校长在会上大骂数学老师无能,责令他们去找那位中国老师拜师,否则就辞掉他们,把他们的工资拿去聘用那位中国老师。于是,有九个老师挑衅式地找到唐骏,假惺惺地设下“拜师宴”。“拜师宴”间,这九个人不但猛向唐骏灌酒,还变着法子与唐骏比唱卡拉OK,因为人多势众,唐骏纵然有十张嘴也难辩解,只好愤然退席。
这时他的妻子孙春蓝已经到了日本,她帮丈夫出主意利用自己的优势打败这些数学老师。他们夫妇邀请那九个挑衅者赴宴,孙春蓝不动声色地说:“要唱卡拉OK就得比谁唱得好。谁好谁坏,不能由你们说了算,要用评分器来评判。”于是,唐骏把自己刚刚发明的评分软件装进VCD。
最后,唐骏夫妇用智慧和技术特长战胜了日本人。
既然他所说的智慧是成功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掌握知识也很重要,否则也无从运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知识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我们该怎么学习呢?
“应该训练自己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至少让自己具有别人得花5天去学习,而你只需花1小时就知道怎么去寻找、知道它在书的哪一页的能力。”
曾经有一个学生问唐骏“你怎么看待你的学业”,唐骏说了这样一番话,“有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所有书,最后考试得了70分;另一个学生用了一个学期,而且是夜以继日,最后得了90分。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那个只用两个月得了70分的学生。”“微软是一个学习型创新型公司,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更新非常迅速。要在最短的时间,用最高的效率拿下所要学的东西,这样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其他东西。”谢卫群解释道,“优秀的人太多了,只有比别人多一些知识和技能,才可能比别人多一分机会和机遇。”

机 遇
唐骏说过:“机会是不平等的,它给予勤奋的人、勇于争取的人、超前地多跨了一步的人。”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唐骏的第一桶金,到自己创业开公司,从进入微软到成为总裁,从盛大网络到现在的新华都,唐骏的每一个人生进步,都是自己努力把握机遇的结果。
我们在唐骏身上,能够看到一种强大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把握机遇的能力。仔细想想,人生短暂,机遇并不是随处可得,往往能改变人一生的机遇寥寥无几,如果在机遇面前,还不能把握的话,那么,你就很以走向成功。事实也是如此,很多人在面对机遇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前,结果机遇一晃而过,与成功失之交臂。而唐骏则不一样,他不会等待机遇的降临,而是主动出击地赢取机会,然后抓住它,把握它,让它成为自己通向成功的阶梯。
在刚进入微软的时候,唐骏被分到了项目开发组,负责部分程序的编写与研发。由于来微软时间并不长,唐骏只是被分配负责一个软件的部分编写工作。如果只是每天按照规定的进度完成工作,唐骏的一生将和数百位程序员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爱思考的唐骏在想,能不能通过改变结构、重新编写程序的方式,实现程序的各种功能,同时又能简化大量的编写工作,对于用户来说,也能大大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提高效率。
于是有一天,唐骏把这个想法和自己的上司做了一次充分的沟通。起初上司对他的想法并不重视,因为程序的结构已经比较成熟,只需要所有程序员一起完成即可。唐骏再三向上司解释到,如果改变框架,有可能会让编写变得更轻松,并能够节省大量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同时软件的稳定性会更强,操作效率会更高。终于,上司被他说动了,决定给他一段时间,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
唐骏觉得这是个施展才华的好机会,他夜以继日地攻克难关,每天他最早来,最晚走,很多时候回到家还要继续奋战到深夜。在他最忙的时候,他甚至忘记了吃饭,直到发现肚子饿得不行了,才去买个汉堡对付一下。
终于,短短一个星期过后,唐骏拿出了一份清晰的程序结构,比原来的设想节省了一半多的研发时间,人力成本也能大大缩减到原来的一半以下。上司看完之后,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并安排他成立项目小组,按照了的思路重新设计和编写软件。
唐骏一下子从一个最普通的程序员,变成了项目组的组长,虽然薪水并没有提高多少,但是他在上司的心目中树立了非常完美的印象,同时也为自己将来做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就是唐骏把握机遇的能力。
真是这样,工作中充满机会,但是机会不是说来就来的,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的。唐骏的经历给我们这样一个启迪:开动脑筋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就能赢得信赖、赢得机遇。

勤 奋
如果你现在一无所有,没关系,你可以什么都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勤奋。如果你连这个也没有的话,那你也许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何为“勤奋”,用唐骏的标准来衡量,就是让勤奋成为一种习惯,勤奋得感动别人,最后连自己都被感动了。
唐骏说:“我们竞争一定要靠勤奋。每个员工在公司里面都和别人做得一样的话,我相信当年和我一起进微软的人都比我优秀得多。一个天才22岁就拿到了博士,这种人很优秀,在微软这样优秀的人太多了,像我这样的真是一个普通的员工,想成功没有诀窍,就是‘努力、勤奋’。”
你可以看到,他一再地强调勤奋,前面我们已经屡次谈到。这里不多讲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勤奋,那么就问问你自己:“我是否勤奋得感动了别人,甚至是感动了我自己呢?”

激 情
唐骏对激情有一个定义:当你每天早上醒来想到要做这份工作时,会觉得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想去做;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会觉得有很多事,希望明天可以快点去工作。这是对工作的激情。生活里,人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态度,有激情的人看看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周围的社会,是以正面的东西为主流,看到的更多的是美好的东西。
生活中的他崇尚激情,喜欢刺激的运动,坚持每周打篮球,而且和专业运动员切磋。但他对商场必修课——高尔夫球却一直提不起兴趣,理由是“我觉得它节奏太慢。”
问到他打球的位置,答案是“我打前锋”,似乎天经地义。有球友这样形容唐骏,“他没有那么花哨的姿势,但我们知道,球到了他手上,他第一个动作就是投篮。他是一个目的非常明确的人。”
充满活力、崇尚激情、爱好刺激,一如他身居微软高位仍有勇气重新选择另一种职业生涯一样。面对微软诚恳地挽留,盖茨甚至提出为他在中国专门设立一个职位,他仍不为所动。“我的激情受到了一点挫折,很难马上再延续。我需要换一个环境,追求新的激情”。
充满激情的人,心态总是年轻的。没有患得患失的惶恐,只有无穷无尽的动力。

性 格
唐骏强调,在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性格是最重要的。“性格决定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最好的性格是热爱生活、热爱同学、热爱一切事物,如果是这样,那么所有人也都会热爱你!”
他所说的性格并不是指一个人的本性,而是指一个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去做人。唐骏以自己考研、出国的曲折经历为例,告诉大家该如何去塑造良好的性格。
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对大学生说,人生当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壁垒,不应该盲目地碰壁,或黯然离去丧失机会,而应该选择其他方法绕过壁垒。
在他心中,“性格决定一切”!而类似“正直、向上、热情、奉献、友爱”的性格特征是微软这样的跨国公司所欢迎的。他甚至说,毕业生在面试中和今后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变性格的意志!”
中国有句老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唐骏却说性格就是一种习惯,是可以慢慢改变的。大学时代的唐骏性格并不好,心高气傲,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不喜欢帮助别人……总之,集合了很多性格缺陷,也没有很多朋友。或许正因为年少时经历的惨痛教训,唐骏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己的性格。
在微软期间,唐骏得到的第一次重要的晋升机会就得益于他练就的好性格。对于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拥有好的性格可以更好地与上司、下属、客户、同行沟通,绝对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据说唐骏在微软时能记住公司1000多位员工的名字,会让公司阿姨帮员工代缴水电费,工作日时公司负责去机场或车站接送每位员工的家属……
那么,他是怎样塑造自己的好性格的呢?从他对大学生讲的这段话中可见一斑:“仔细去观察你周围的同学,看同学的性格中哪一点是大家公认的,比如有的同学很善良,有的善于沟通,有的擅长言辞,有的很善于与老师打交道……把同学们好的性格一面都学过来,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拥有好性格的人。” 第五节 简单是成功的通行证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唐骏自认为是个简单的人。在他自己看来,简单是他成功的通行证。他所定义的简单,是一种简单化,是把最重要的方面提取出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一个简单坦诚的人
生活中,他是一个简单坦率的人;社交中,他把人际关系简单化;工作中,他干脆利落,尽量精简。他在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讲述,成功不需要太复杂。
“我是一个简单的人”,这就是唐骏对自己的评价。“我的人生哲学比较简单,我喜欢开心,我不追求荣华富贵。就算现在没工作了,我也无所谓。我在上海有房子、有车,今后吃饭的钱也有了,这辈子我会过得很开心。所以,我不会因为追求名利、地位、金钱,而失掉快乐。”
唐骏的爱好很多。工作在上海,但在上海、北京都有自己组织的篮球队。上海球队是星期六活动,北京的球队是星期天活动。唐骏周末的安排是半天工作,然后周六参加上海球队的活动,周日飞来北京参加北京球队的活动。唐骏会吹萨克斯,经常会在酒吧请钢琴师伴奏一曲,他还经常唱卡拉OK。
他有一个很可爱也很懂事的女儿,“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我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了。”唐骏在谈到自己女儿的时候也会和其他父亲一样充满了无限的疼爱之情。“我希望女儿能够成为一个很简单的人,对财富不要有太多的概念,尽可能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
谈到爱情,他也离不开“简单”,“我的爱情是全世界全中国最简单的一个爱情,简单到我的太太是和我谈恋爱谈了不到三个小时,两个小时多一点就决定了我们的婚姻,然后到现在,这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我们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找到了对方,两个人都是初恋,约会过两次,约会完了我就提出要娶她,她当场就同意了,那时候就悄悄把两个人的终身定下来了,对我来说这是最简单的一个爱情,现在可能就没有这么纯洁地把命运赌在爱情里面了。你可以看出我当时已经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喜欢一个人喜欢了20年,20年就过来了。不是传奇,就是简单。”
唐骏回忆,13岁时家里盖房子,他负责买黄沙时就悟到了一个与人交往的原则,“我跟人交往就是让人家喜欢我,人的本性就是喜欢简单和坦诚的人,那我就要变得坦诚,而绝不会用欺骗和收买的手段。”
例如他加盟新华都,本打算是6月份公开的。“3月份有记者又问我什么时候离开盛大,我的回答是还没有递交辞职信。欺骗不是我的价值观,我不得不提前一段时间公布自己加盟新华都的消息。”
工作虽然辛苦,但因为简单和坦诚,他的心不累。他说:“我见到人的第一印象是好人,就不会去防备。这样的好处是将自己的心坦然地交出来,与对方的距离会一下子拉近。我也认为对方不可能会伤害我,我毕竟不是小孩了。”

工作中的简约之美
简单和坦诚,给唐骏职业生涯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让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挫折。从工作起,他一共经历了30多次面试,没有一次关键时刻掉“链子”。无论是比尔•盖茨、陈天桥,还是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都是对他“一见钟情”。
“我把所有最坏的东西都想好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微软总裁不做了,我到下一家公司还是总裁。就是找不到比微软好的公司又怎样,我去把它做好不就行了吗?”抱着这种心态,唐骏可以简单处事。“害怕很多东西的话,你就会掩盖很多。坦诚相处,做个透明人,让东家放心。”
对于直接下属的管理,唐骏可以说将简约之美发挥到了极限。前盛大网络的高管朱威廉在其博客中回忆,“有一次谈完工作后他送了我一句话:‘威廉,只要你能达到你的指标,完成你的任务,我就可以对你不闻不问,给你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在共事的一年多时间里,唐骏从未走进朱威廉的办公室。因为他认为简单是做事最好的方法,“所以我尽量以最直接的方式与员工交流。”唐骏跟员工的交流尽量简单,他常常以好、不好、行、不行等极其精简的方式做出回答。
唐骏把这种简单也运用到与老板的关系上。在盛大的四年里,唐骏把职业中的激情与理性把握得恰到好处,把朋友与老板的关系做到泾渭分明。“我从来不跟陈天桥交朋友。开始的时候,他还会约我周末打球或是喝茶,我全部拒绝。后来他也就不再约我了。”唐骏认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有一个误区,一进入民营企业就要先跟老板搞好关系,变成朋友关系。一旦成为某种朋友之后,相互之间就变得随意,尊重也就随之消失。“这四年间,我跟陈天桥不做任何私人间的交流,不交朋友。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同时也一直保持着相互的尊重。”在唐骏正式提出辞职之后,他握着老板的手说:“我以后可以跟你交朋友了。”
“我喜欢做事快捷。怎么样才能做事快捷呢?那就是做简单的事。不是说单纯地把问题看简单,而是把事物中最重要的东西提炼出来,这就是简单化。勤奋反映的是一种执行力,把战略策略落到实处的时候靠的是执行力,执行力不是靠聪明可以做到的,执行力是贯彻到点点滴滴的问题,如果说管理是一门科学的话,执行力就是艺术。在美国,我学会了如何‘简单’;在日本,我学会了如何‘勤奋’。我的人生哲学——简单看问题。”
唐骏说:“我自己的实践已经证实了,要成功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就是简单加勤奋。不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公司的模式,目标越是简单,就越容易成功。”

不为人际关系所累
唐骏曾经透露他在企业中保持人际关系简单的两个秘诀。
一是在工作之外,不要和老板、上司、同事交朋友,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互相尊重。唐骏认为,工作和个人的关系始终要严格地分清楚。“在工作上我和陈天桥可以说是亲密无间,我们俩的办公室紧挨着,有的时候一天会沟通好几回,碰撞出几次思想的火花。可以说彼此的想法都非常清楚明白。”
二是不要带自己的老部下去加盟新公司。“如果带去的人和新公司的老人有冲突的话,会使很多事情复杂化。即使是新公司的老人有错,你也不能批评他,否则就会让人感觉,谁护着谁,谁是谁的人。”唐骏到盛大没有带微软的人去,到新华都也没有带盛大的人走。
不和老板、上司、同事交朋友的原因在于,假如你的企业有1000人,你和其中50人成为朋友,那么你就等于制造了950个对立面,问题一下子就变得复杂多了。面对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会有精力专心做事业呢?
即便你不是职业经理人,相信他的秘诀也会对你有所启发。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往往很复杂,如果你陷入办公室政治的漩涡中不能自拔,那么只会成为利益争夺中的牺牲品。不管怎样,激烈的办公室政治总是使人精疲力竭。
如果想避免在办公室斗争中消耗太多,最好先在公司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尊重你的每一位同事,不卑不亢,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让自己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日子自然可以过得舒畅一些。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者,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吉利的老板说:汽车就是沙发加四个轮子,有什么了不起。
力帆的老板说:奔驰汽车一斤卖1000多元,我力帆汽车一斤才卖30元,我怕它跟我竞争?
不管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话,道理都是对的。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应该让它简单化。剥茧抽丝,理清头绪,从零做起,这样不但办事效率高,而且能尽职尽责干好。
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耍手段,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才是真本事。只有真正高明的人,才懂得把自己从琐碎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
想想看,你的日常工作中,有多少设计和管理是“不必要的复杂”?简单的东西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基于人性而非逻辑。“管理精英”往往不能做最好的经营者,也是这个道理,他们头脑中有很多复杂的管理理论,而好的经营者却掌握了简单的法则,“用最简单的方式满足最迫切的需求”,这就够了。
一件复杂的事情,你怎样让大家感觉比较简单,这才是需要钻研的学问。比如你做一个项目,不可能做一个几十页上百页的说明书给老板看,他真的没有时间看。而拿着一个如此复杂的企划案给老板看,也只能说明你的能力值得商榷。因为事实上,没有事情复杂到需要几十页才能说明白,不是吗?所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非常重要的。

抓住工作重点
如果你不能抓住工作重点,即便一天到晚都在忙忙碌碌,除了疲惫和失望之外,那还是什么都得不到。
一名倒霉的汽车公司员工为这个道理做了充分的注解。他非常勤奋,由于他的勤奋和数年来不懈的努力,终于升到了经理的位置,但是才过了三个月,他就被降了职。
事情得从他获得升职的第二天开始讲起。那一天,公司得到内幕消息说有一家公司需要订购大概一百辆汽车,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其他汽车公司都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因此,只要他适时地抓住这个机会,这份订单就是他的了。
但是这位永远抓不住工作重点的新任经理,却在为自己部门房间的布置问题而煞费心思,他似乎觉得部门房间的布置比做生意更为重要。计算机、垃圾筒该放在哪里好呢?每个不同大小的桌子该占多大的面积呢?他拿着计算尺白白浪费了三天时间。
虽然这个部门房间布置的工作完成了,但是那笔订单却被其他公司抢去了。于是他被降职,那个经理室已不属于他,他对房间布置所花的心思也算是白费了。
也许你会认为对他的处罚太重了些,其实一点也不为过。这种徒然耗费力气在无谓事物上的做法,即便称其为大错特错也不为过。
也许你会认为自己不会犯这样愚蠢的错误。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特例,大部分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你仔细想想,你在工作中有没有犯过同样性质的错误?有没有曾经“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别并不是在头脑,而是在是否具有洞悉工作轻重缓急的能力。成功者永远会抓住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而其他的小问题则可以先放在一边,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集中,这也就是他们会比别人成功的原因。
那么,如何判断工作本身是有效率或只是瞎忙而已呢?处理效率的专家认为,如果能将自己的工作内容明确清晰地写出来,那么,这个人的工作效率及处事能力将会大有进步。
一般公司将从事的工作内容明确地写在纸上称之为“工作报表”。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限于公司方面。职场中的我们,只要是自己该做的工作,如果事先都能写出一份类似的“工作报表”,将会产生种种预料不到的好处。 第六节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每一次跳槽的背后都要面临着选择和放弃。从小老板到微软到盛大再到新华都,唐骏一直在选择,一直在舍弃。他明白选择什么公司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更明白该在某个合适的时机离开。

小老板选择了做普通职员
唐骏最初创业的时候拥有三家公司——双鹰软件、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和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这三家公司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有一天,唐骏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您好,我是微软公司,台式婚姻速配机是不是您发明的?”
“对。”唐骏回答。
“我们公司认为产品显示了您杰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您有没有兴趣加盟我们公司的日本分部?”
“日本分部?那我考虑一下。”唐骏婉言谢绝。
几个小时后,求才若渴的电话再次响起。对于真正的聪明人,微软公司不肯放过也不会吝啬:“您好,我们想请您加盟我们公司的美国总部。”
唐骏心动了。与其自己辛苦,不如去微软学学比尔•盖茨的经验,看看人家是怎么管理公司的。于是,他和微软签了三年的协议。
对此,唐骏是这样解释的:“我可以看微软的书,但永远看不到其精华。我要进去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赌注,我要放弃所有的一切进微软,一切从头开始。我当时有三家公司,如果我和盖茨说给我副经理的职位,那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要能上能下,我应聘工程师是可行的,所以我进微软是通过做软件工程师进去的。”
为了学习其管理经验,唐骏甘愿从最底层做起。取舍之间,他的人生道路也随之改变。

舍微软而取盛大
“某一天,如果一定要我离开微软中国去微软的其他地方,我宁愿辞职。”这是唐骏在2003年初说过的一句话,只是谁也没想到会一语成谶。
微软中国“唐骏时期”的终结,转折点是从原摩托罗拉大中国区总裁陈永正的空降开始的。其实,陈永正没有到来之前,微软中国一直和微软大中华区有重复设置架构的问题。在新的微软中国管理架构调整中,时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微软中国总裁一职名存实亡。
职业经理人其职业化的重要表现就是“在其位,谋其政”,能为公司的大局着想,而不是争权夺利。很难想像,一个职业经理人会为一家公司服务一生,选择恰当的时机离开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能回避的问题。
为了解决微软中国和微软大中华区的重复设置架构的问题,唐骏让出了自己的“奶油蛋糕”,并在反复思量后选择了离开。因为他在新管理架构下已经失去了激情,“我要做的是每天上班都要有激情,我要找到一种我最能接受的方式”。唐骏从微软离开时说。
放弃了微软的职位,他选择来到盛大。其实谈到加盟盛大,整个过程也体现了他一贯果敢、简单的风格。
2003年年底,有一次开会,唐骏恰好和陈天桥坐在一起聊天,两个人把各自的想法、经历谈了一下,发现居然有很多相似之处。陈天桥突然说:“你原来也做过游戏,又有微软的背景,有没有兴趣考虑到我们盛大做呢?”唐骏说:“可以啊。”
事后唐骏回忆,那天听了陈天桥说他的宏伟蓝图,唐骏认为陈天桥尽管年轻,却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而且商业感觉非常好。他评价他和陈天桥都是简单型的人,不喜欢计较细节,更不会把问题看得太复杂,决定去盛大其实只有半个小时,别人都不相信。一个星期以后,两人又在北京谈了一次,陈天桥问:“唐骏你来不来?”唐骏回答:“来啊。”“好,我们就这么定了。”两个人连待遇也没有细谈,就决定了唐骏的去向。
2004年2月4日,盛大网络正式向外界宣布:经公司董事会批准,聘请原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出任盛大网络总裁,据称年薪高达数百万。
2月9日,也就是唐骏到盛大网络上班的第一天,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向唐骏颁发了微软“终身名誉总裁”证书,这在微软历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的做法,唐骏本人对获得这个荣誉也颇感骄傲。
无论是2月有关唐骏“换东家”的消息被媒体如何高调炒作,还是告别微软让唐骏如何地舍不得,在几年之后的今天看来,唐骏的选择都是极为英明的。盛大已经成为中国第一的互联网公司,并且还要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动娱乐网络游戏公司。把一家中国企业做“成”,一直是唐骏的夙愿。

决定离开盛大
离开盛大,唐骏称自己做出这个决定只花了一分钟:“在我做出决定的时候我只花了一分钟,但是在一分钟的背后我花了一个半小时跟对方吃饭,吃饭的过程我对这一家企业包括对陈先生本人也做了一个了解,一个半小时的背后是我过去15年阅人阅事经历的浓缩和积累,所以千万不能单纯地看,说唐骏你居然花了一分钟时间,你太感性了?其实有一个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背后有15年的积累,所以听起来很神,其实不神,因为有15年作为支撑。我希望通过我的职业来体验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精彩,盛大的四年我觉得很精彩,但是我看未来的四年,是不是还会有同样的精彩?回答一定是否定的,我已经看到未来的四年没有那么精彩的时候,为什么我不选择一个新的职业发展的平台?所以我选择了跳槽。”
很多人都在问唐骏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跳槽去新华都。在许多人看来,新华都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跟盛大比都不在一个层次上,更别提IT巨头微软了。而唐骏则认为,“对于企业,我看重的是能够给我提供多大的平台和空间。”
从微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上升到技术管理层再到最后微软中国区总裁,他认为微软中国只是微软在其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分公司,他要做独立公司的总裁。所以他选择了盛大,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选择新华都,因为这是一家多元化集团化的企业。相比盛大,新华都的涉猎面要广泛得多,房地产、百货超市甚至机械矿产,这一切都让唐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唐骏坦言:“当我决定加入新华都,我们不谈任何条件,也不谈任何目标,我说至于薪酬方面由你来决定。”
唐骏强调,他在选择跳槽的时候都是有它的时间点,他鼓励跳槽,但是绝对反对盲目的短期的跳槽。他说,他在微软工作了10年,10年对于一个职业生涯来说是非常漫长的阶段。在盛大工作了4年,为什么会选择了在4年之后的这个时候离开盛大,是觉得今天的盛大已经是一个成熟、比较完善的一个企业,自己的离开已经不会影响盛大业务的发展,包括资本市场对盛大的一些评价,所以选择这个时期离开。
谈到为什么两年之前当盛大业务出现挫折时仍坚守,唐骏表示,那个时候的跳槽不仅会影响盛大,而且会影响他的职业经理人在整个社会当中的信誉。
也许正如舆论所言,唐骏与盛大友好分手,是在合适的时机做了合适的事情,是一个“让大家都解脱”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我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其实我离开微软也好,离开盛大也好,我觉得真的是一种完美。我离开微软的时候皆大欢喜,虽然比尔•盖茨居然做出了一个他历史上做过唯一一次疯狂的决定,我至今还把他作为一种疯狂,他居然把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的终身荣誉总裁,授给了我唐骏。我觉得这个决定非常疯狂,他太感性了,太有才了,盛大也是一样。我和陈天桥先生讲我要离开的时候,虽然他很舍不得,但是我跟他说没关系,结果在我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派了他的特别代表,对我进行了高度评价,用了一些很完美的词来赞美我,这个发布会一结束,我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我说你很厚道。就那么几个字,就表示了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
唐骏确实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一个明白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人,一个懂得取舍的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次的离开都是漂亮地完成一个使命后的转身。一个个使命宛如一场场战役,打赢后,必须奔赴另一个战场继续战斗……
身在职场的你,看着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地跳槽,有的人是越跳越高,有人是越跳越糟。为什么呢?关键在于跳槽是否有规划,如果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那么越跳越高是理所当然的。

选择不创业
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凭唐骏的身家和能力,完全可以自己另立门户当老板。为什么还要给别人“打工”?
对此,唐骏是这样解释的,“创业无非是为了获得财富,但我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财富。下面我更想做的是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我国企业成为世界级的现代企业。这个靠当老板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我选择做职业经理人。”
“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99%的企业都是聘请职业经理人,而在我国,这个数字却很少。我想以自己为标杆,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职业经理人的行列,从而帮助我国的优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向世界。”
“我不创业,不是说我不能创业,不是说我做不到创业,因为在我的价值观里面,我希望我的价值可以去影响一个公司。如果我自己创业了,我就永远只能影响我的公司,而我做职业经理人,我可以影响了微软,影响了盛大,影响了新华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还影响了几千万的职业人。你不觉得我很伟大吗?”
唐骏很早就非常恰当地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为“职业经理人的高价值代表人”,这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定位。从1985年唐骏赴日留学,1990年赴美读博,到1994年就职微软之前,唐骏并非拒绝创业,他在四五年时间里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拥有了几十万美元的身家。从不名一文的留学生到小老板,这使得他的职业生涯完成了第一次转型。
然而,他要做职业经理人的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在他看来,我国从来都不缺乏小老板,缺的恰恰是职业经理人。与其白手起家做老板,不如借用更大的平台做大事。更为重要的是,职业经理人的经验可以复制、学习和借鉴。“我要把职业经理人做到极致,也就是把打工做到极致。”唐骏说,“我就是要成为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
至于未来的打算,唐骏曾告诉记者,近期他将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新华都集团的经营上。但在未来的几年后,他将成立一家“新华都学院”,把自己从事职业经理人的成功经验变成课堂教案,向全社会推广。
“未来5年,我们会利用‘新华都学院’来打造一个培养专职职业经理人的平台。在那里,学员们不仅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案例,也能学到我的一些商业理念。我会亲自到学院上课,让大家有机会和我面对面地交流,学到更多的实战商业技能。”
“我很希望有一天,能把‘新华都学院’办成一个全国一流的商学院,并由我来担任这个商学院的院长。”
这是他对未来的新选择,我们期待着他以后的精彩表现。
每一次新的选择都是对自己的挑战,所以很多人都不舍得离开自己已经熟悉的工作、习惯的环境。但是某一天你发现,你自己的这个位置已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或者你可以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那么还是要尽早放弃目前拥有的,选择更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要知道,拖延的是生命,消耗的是激情。
不仅是唐骏,你会发现,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懂得“舍得”之道,都具有接受挑战的勇气,他们敢于冒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们所不敢涉足的风险;他们精明强干,很有远见卓识,明白怎样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因为这些,所以他们能成功。 第一节 从1/12000开始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梦想着成就一番事业,可自己只是公司中的一名普通职员。我们该怎么做呢?在职业规划的指引下,勤奋工作,不断创造机会,自然可以像唐骏一样脱颖而出。

主动出击,创造机遇
1994年,唐骏加入微软,微软当时有12000人,而他只是一个处于底层的普通的软件工程师。
“在这些超人面前等待?放弃?不,我不放弃,不等待。”他决然地说。
之前,微软出的Windows要等12个月才能出中文版,这大大地拖延了Windows的覆盖力度。如果这时候你是一个新人,那么你会怎么做?提出问题?上司说不定已经看到了,同事们也已经看到了;写一份方案?说不定大家都在写,问题都会提,上司一看一堆方案,懵了,直接丢到一边了。最可靠的方法还是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解决不了就当做研究了。
当时的唐骏就是这么做的。他研究出了多语言引擎,可以在一种语言模式下面显示多种语言,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在中文界面下看英文、日文、韩文等,这使Windows的多国语言发布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
姑且不说这个技术给微软带来的好处,唐骏说,这是他如何从一个刚进来的员工晋升为经理的重要阶段——当时,领导说这个思路不错,要派人专门组成团队辅助他,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经理,还是微软最短时间当上经理的一位——九个月。所以,你的技术是否高超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不去抱怨,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记者曾经问到,什么是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犯了职场大忌的行为呢?唐骏回答道:“最要不得的就是某些很聪明的人,刚进入公司不久就能挑出公司很多毛病并向老板抱怨;老板还没法反驳他,因为他说的都对。但企业需要的不是你指出了什么不足,而是你想方设法改进了什么。”而且这些人往往具有负面心态,不是理想的员工。
每个企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理缺陷,都需要完善。可是,抱怨从来都没有用。你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脱颖而出。因为机遇只垂青于那些富有进取意识和创造力的人,它往往是随着人们积极行动的过程而出现的。
不等待,不放弃,那么你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环境,会拥有足够强的能力去驾驭环境的变化,会培养自己发现“身边的机遇”的习惯,自然可以抓住机遇、掌握命运。
职场中的我们,一开始也许只是一名不起眼的秘书、会计或程序员,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如果不甘平庸,那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你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服务……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不是你的职责所在,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
如果你想获取职场上的成功,那么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应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你唯一的想法就是应该如何将问题解决。
任何时候,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都很重要。一个做事主动的人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示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所以,他们从来不缺乏加薪和升迁的机会。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是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主动出击,想办法解决你所发现的问题,机遇和回报自然会接踵而至。

规划职业生涯
唐骏说,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给自己定一个规划。他经常跟很多年轻人交流,有的人只知道努力工作,但是没有给自己做一些规划,有些人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但是规划得太长。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勤奋固然很好,但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光靠勤奋也是不够的。所以在职业生涯当中我一直有规划,我在微软的时候我就有规划,我说我要成为一个技术管理者,当我成为技术管理者我也不满足,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独立部门的管理者。所以我到了上海做了全球技术中心,可到了上海我觉得这个还不够,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家公司的管理者。在微软做总裁以后我就发现我也想做一个上市公司,做完上市公司,我现在想做一个集团公司,这就是我一步一步在规划,我也朝着这个规划一步一步在走。”
另外一些人的职业规划太长,“比如说有些人刚进公司,就说我要成为一个CEO,其实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个规划,因为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一个CEO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你把自己的规划定得太高,你会发现经过两年的努力,离CEO的距离跟两年前是一样的距离的话,那个时候你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很多人说,我不管,我自己做就可以了,其实这样你没有目标地工作,再怎么勤奋,也是没有方向的,而且五年十年以后,你会发现你还在原地努力工作。”
人生在于规划,在于主动地谋划。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你应该分析三个方面的情况:①本人适合从事哪些职业/工作;②本人所在公司能否提供这样的岗位以及职业通路;③在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中,哪些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
研究自己适合从事哪些职业,是规划的关键和基础;回答这个问题,要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因素:①本人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②本人的职业性向;③本人的技能;④本人的职业锚;⑤本人的职业兴趣。
人生有四个职业发展阶段:①探索阶段:15~24岁之间;②确立阶段:24~44岁之间,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工作周期中的核心部分。③维持阶段:45~65岁之间;④下降阶段。根据自己目前的年龄,判断出自己属于哪个职业发展阶段。假如你已经60岁了,就不要做过多尝试了;假如你已经30岁了,就别考虑做运动员了。
约翰•霍兰德的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他将其分为六种职业性向(类型):①实践性向;②研究性向;③社会性向;④常规性向;⑤企业性向;⑥艺术性向。每一种职业性向适合于特定的若干职业。通过一系列测试,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职业性向。
职业锚/动机(Career Anchor)是职业生涯规划时另一个必须考虑的要素。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那种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就是职业锚。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锚,影响一个人职业锚的因素有:①天资和能力;②工作动机和需要;③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埃德加•施恩在研究职业锚时将职业锚划分为如下类型:①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②管理型职业锚;③创造型职业锚;④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⑤安全型职业锚。
职业规划还要考虑本人的职业兴趣,例如:喜欢旅行(适合于经常出差的职业);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在华南工作);喜欢自己做出决定(应该自己做老板);喜欢住在中等城市;不想为大公司工作;喜欢穿休闲服装上班;不喜欢整天在桌子后面工作等。
当然,本人具有的职业技能也不能忽略,如果你具有某项突出的技能,而这项技能可以为你带来极大的价值,那就应当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然后,考虑你所在的公司有没有适合你从事的岗位,或者说,有没有可能提供适合你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就应该考虑换工作了。
最后,还要把目光投向未来。研究清楚你现在做的工作,十年后会怎么样?自己的职业在未来社会需要中,是增加还是减少。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优势,随着年龄的增加是不断加强还是逐渐削弱?在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中,哪些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等。
综合考虑上面各因素后,你就可以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了。

目标指引,踏实工作
“我对哪些人会产生怀疑呢?如果他这份工作自己没有做好的情况下,他就去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现在的工作都没有做好,你怎么可能做下一份更有挑战的工作呢?但是如果说你这份工作做得确实很好,而且对你来说你还有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能力来做一份新的工作。这个时候对公司来说,从全局的角度来说,应该会给这样的人寻找一些机会。”
汤姆•布兰德,在32岁时升为福特公司的总领班,成为福特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要知道在福特公司这个人才济济的“汽车王国”里,这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他是怎么做到的?
汤姆•布兰德20岁进入工厂的时候,就想在这个地方成就一番事业。他首先弄清楚了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需要1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尽相同。他决心要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形成一个深刻的认识,所以,他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的工作就是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工作,经过一年的认真工作与思考,他对汽车的生产流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之后,汤姆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在那里他用了比别人更少的时间就掌握了做汽车椅垫的技能。后来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去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过了。
汤姆的父亲对儿子的举动十分不解,他质问汤姆:“你已经工作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爸爸,你不明白。”汤姆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整个工厂为工作的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是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当汤姆确认自己已经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由于汤姆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没有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的灵魂人物。很快,他就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位领班的总领班。
汤姆一开始就很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他没有一蹴而就,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从底层做起,把自己的根基打牢,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不管你怎样聪明地抓住了机遇,也不管你的职业规划有多完美,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实现,否则只是一场空。不管目前你在做的工作是不是称心如意,你都要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因为它正是目前你可以把握的机会。 第二节 磨炼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增益其所不能。一个必须坚强才能活下去的人,一定会比温室里的花朵更具生命力。吃苦可以让人沉淀出智慧和力量,让心灵变得强大和宽阔,体现出生命的张力。

让唐骏刻骨铭心的事
1962年,唐骏出生在江苏小城常州,上有一兄,下有一弟。“我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第一年,小时候家境很困难。父母亲都是普通工人,最发愁的事情就是我们家的房子那么小,将来三个儿子没有新房怎么娶媳妇。”
为了这桩遥远的头等大事,唐家做出了重大决定: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盖一栋房子。那个年代,在城里盖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唐父用了数年的时间跑遍各种关系,终于在城郊买下一片小小的土地。
初一、初二两年时间,唐骏基本没去上学,每天和哥哥、弟弟一起去常州京杭大运河边捡砖头、石头和瓦片。三个瘦小的男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拉着板车、挑着竹篓,泡在冰冷的运河水里捡石头。家里没有额外的收入,所有买材料的钱都是省下来的。为了尽可能降低盖房成本,小唐骏的任务就是争取仓库管理员的好感,这样他可以花很多时间从5000根荆条里挑选自己中意的200根。如果跟卖黄沙的搞好关系,1吨的黄沙就可以装到1.2吨。
这个巨大工程,也变成了今天唐骏对少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现在房子还在呢,非常结实!”虽然房子最终没有派上用场。
而父母亲的决心、毅力和盖房子的苦难、磨炼,更让唐骏“刻骨铭心”。这个一般三年左右就会迎接一场新冒险的人常常告诫自己:“小时候什么苦我都吃过。现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再回到一无所有我还是有信心重新来过。”

磨难是上天的礼物
上天给你的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怎么做。面临困境的时候,相信上帝只是将机会通过另一种形式送到你的面前。所以,永远不要抱怨什么,请读懂上帝的良苦用心。
斯蒂芬•威廉•霍金这个名字如果你不太清楚,那么“黑洞”理论和“量子”学说,你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竟然是一个中枢神经残废者!由于肌肉严重衰退,他失去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话也讲不清楚,终生靠轮椅生活着。可是他却能凭借一个小书架,一块小黑板,还有一个他以前的学生做助手,最终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黑洞爆炸理论的研究中,通过对“黑洞”临界线特异性的分析,获得了震动天文界的重大成就,并因此荣获1980年度的爱因斯坦奖金。1985年,霍金又丧失了语言能力,他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
如今,他已被称为在世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代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我们无法想像一个身体条件差到无法自理的人要获得如此巨大的科学硕果,他的背后曾经付出过多少努力。是的,上帝也许真的给予了他一个超于常人的智慧,可是要是没有那种克服困难的执著,没有那种勇往直前的毅力,单单靠一个聪明的大脑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出了《堂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连稿纸也买不起。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资助他,那位富翁却说:“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唯有他的贫穷才能使世界富有。”为了得到更大的成就和幸福,约翰•班扬甚至说:“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祈祷更多的苦难降临到我身上。”
磨难到底是福佑还是惩罚,这要看个人对它的反应。若你能够将困难看做命运之手对自己的无形引导,并接受这一信号,把自己的前进方向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那么磨难对你来说就是福佑;若你将困难看做是天意对自己本身软弱与无能的暗示,而从此心灰意懒,那么磨难对你来说就是惩罚。如何对磨难作出反应是极其关键的,它决定着整个命运,但总是在个人的完全控制之中。乐观一些,坚强一点,如果你能够挺直腰板战胜困难,那么就可以一往无前,直至成功!
清贫与磨砺,有的时候是一种不幸,而更多的时候,又是一笔财富,它让人懂得如何去追求与创造。

战胜磨难,把握命运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磨难,当我们面对这些磨难的时候,我们能甘心逃避吗?你当然知道不能。磨难摆在前进的路上,是让我们运用智慧来克服的,我们只有在克服磨难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成长。
身在职场中的我们,可能会遭遇种种磨难。沮丧失望的时候,看看那些饱经磨难的名人故事吧。他们那超乎寻常的毅力和不屈的奋斗精神,连同他们所创立的丰功伟绩,似乎印证着中国的那句老话:自古雄才多磨难。
也许你不知道原一平是谁,但在日本寿险业,他却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日本有近百万的寿险从业人员,其中很多人不知道全日本20家寿险公司总经理的姓名,却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原一平。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被乡里公认为“无可救药的小太保”,最后成为日本保险业连续15年全国业绩第一的“推销之神”,最穷的时候,他连坐公共汽车的钱都没有,可是最后,他终于凭借自己的毅力,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23岁那年,原一平离开家乡,到东京闯天下。第一份工作就是做推销,但是不幸的是碰上了一个骗子,卷走保证金和会费就跑了。为此,原一平陷入了困境之中。
1930年3月27日,对于还一事无成的原一平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27岁的原一平揣着自己的简历,走入了明治保险公司的招聘现场。一位刚从美国研习推销术归来的资深专家担任主考官。他瞟了一眼面前这个身高只有145厘米,体重50千克的“家伙”,甩出一句硬邦邦的话:“你不能胜任。”
原一平惊呆了,好半天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问:“何……以见得?”
主考官轻蔑地说:“老实对你说吧,推销保险非常困难,你根本不是干这个的料。”
原一平被激怒了,他头一抬:“请问进入贵公司,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每人每月推销10000日元。”
“每个人都能完成这个数字?”
“当然。”
原一平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他一赌气:“既然这样,我也能做到10000日元。”
主考官轻蔑地瞪了原一平一眼,发出一阵冷笑。
原一平“斗胆”许下了每月推销10000日元的诺言,但并未得到主考官的青睐,勉强当了一名“见习推销员”。没有办公桌,没有薪水,还常被老推销员当“听差”使唤。在最初成为推销员的7个月里,他连一分钱的保险也没拉到,当然也就拿不到分文的薪水。为了省钱,他只好上班不坐电车,中午不吃饭,晚上睡在公园的长凳上。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使原一平退却。他把应聘那天的屈辱看做一条鞭子,不断“抽打”自己,整日奔波,拼命工作,为了不使自己有丝毫的松懈,他经常对着镜子,大声对自己喊:“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原一平,有超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斗志,所有的落魄都是暂时的,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他明白,此时的他已不再是单纯地推销保险,他是在推销自己。他要向世人证明:“我是干推销的料。”
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5点起床从“家”徒步上班。一路上,他不断微笑着和擦肩而过的行人打招呼。有一位绅士经常看到他这副快乐的样子,很受感染,便邀请他共进早餐。尽管他饿得要死,但还是委婉地拒绝了。当得知他是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时,绅士便说:“既然你不赏脸和我吃顿饭,我就投你的保险好啦!”他终于签下了生命中的第一张保单。更令他惊喜的是,那位绅士是一家大酒店的老板,帮他介绍了不少业务。
从这一天开始,否极泰来,原一平的工作业绩开始直线上升。到年底统计,他在9个月内共实现了16.8万日元的业绩,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许诺。公司同仁顿时对他刮目相看,这时的成功让原一平泪流满面,他对自己说:“原一平,你干得好,你这个不吃中午饭,不坐公共汽车,住公园的穷小子,干得好!”
目前的你,处境绝对要比他好,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也不会比他更大。你需要向他学习的是面对磨难时的坚强和倔强。
英文里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每制造一个困难,也会同时制造三个解决它的方法来。所以,“方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是你怎样去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悲观或者乐观,坚强或者懦弱,前进还是退却,依附还是自立,都在一念之间。唐骏、霍金、原一平,这些成功的人给我们留下的思考空间就是:对于一个真正勇敢的人来说,不论他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会磨灭他的潜能,也不会降低他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他会自我燃烧能量,他会锲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踏踏实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迈进。
在困难面前,至少有三种人:第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被失败一次性打垮的懦夫,是无勇也无智者。第二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并不知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只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这种人往往事倍功半,即便成功,也常如昙花一现,是有勇而无智者。第三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能够极快地审时度势,调整自身,在时机与实力兼备的情况下再度出击,卷土重来。这一种人堪称智勇双全,成功常常莅临在他们头上。你自己是哪一类人?
在职场道路上,不断适应各种接踵而来的艰难困苦、不断地同各种挫折作斗争,不断积累、总结所有的经验,你会为最终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 从底层做起,但不甘于平庸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能成大事者,即便身处最底层,也始终目标明确、信心坚定、思维活跃,所以能够不断发现新机会,很快跑到别人前面。职场中的你,无论职位如何,都不能甘于平庸。

“我到微软是学习的”
“我可以看微软的书,但永远看不到其精华,我要进去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赌注,我要放弃所有的一切进微软,一切从头来。我当时有三家公司,如果我和盖茨说给我副经理的职位,这肯定不可能。因此我要能上能下,我应聘工程师是行的,所以我进微软是通过做软件工程师进去的。”“如果我一开始就说要应聘总裁的职位,那么比尔•盖茨肯定认为我脑子坏掉了。”
“想了解微软之所以成为微软的秘密,除了投身于其中,别无他法。否则,即使住在比尔•盖茨隔壁也不行。”你可以看到,为了了解微软何以成为微软,为了投身其中,唐骏甘心从一名小职员做起,因为他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当时我来微软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规划是我希望能够学到微软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市场运作等一系列,我来微软是学习的。你有规划的时候,你发现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你还会学习微软的其他的东西。当年的Windows95,你就想为什么Windows会这样发布呢?让我学到了做市场的方面,微软的管理体系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员工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跟我的直接上司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的时候,我就在想,他用这样的方式问我的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怎么样问我下面的员工,我当时一直是站在另外一个换位的角度思考,我将来想要变成经理,比如说我也告诉朋友们,如果你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我下一步就是变成我们的部门经理,你可以试试站在部门经理的位置上考虑你这个部门怎么做,那个时候就把自己变成准备,一旦这个机遇成熟了,你就可以做到这个位置,马上就可以上手。”
“在这两年里,我将微软的一些精华学到了,这期间我放弃了原有的三家公司。很多人觉得我反正就在微软待两年,可以随便做做,越是这样想越学不到东西。当时我就在想既然在微软做,这两年绝对不能浪费了,我一定要认真来做。”
正是利用微软这个强大的平台,唐骏不断地学习、锻炼,最终走向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能屈能伸,英雄本色
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
这条消息给了李嘉诚很大的触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工人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
事不宜迟,他马上兴冲冲地飞往意大利。可是,到了工厂门口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他深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也知道应该名正言顺地购买技术专利。可是,一来,他的长江工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控告他。
李嘉诚的工作是负责清除废品废料,所以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留心生产流程。收工后,他就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于是,他就邀请数位新结识的同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厂应聘技术工人。通过眼观耳听,他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两个月后,李嘉诚偷师学艺成功、满载而归,带回一大箱的样品花、资料。他刚一到厂,就招来技术员、生产主管,商量生产最新的塑胶花。几乎几周之后,香港的大街小巷几千间花店里都摆满了长江出品的塑胶花。香港掀起了塑胶花热潮,李嘉诚也由此被称做“塑胶花大王”。
如果进入这家公司可以得到你想要的,那么做个小职员又有何妨?
每一个即将踏入职场或者已经身在职场的人都要明白,你是本科毕业或是博士毕业,并不代表你就是高端人才,只能说明你受过高等教育。在选择工作时,既不能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能为就业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每一个行业中顶尖的人才都是经过市场锤炼的。如果你还年轻,那么对你来说,重要的是要敢想、敢冒险,善于学习、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可以毫无顾虑地做很多事情,这是一种积淀,所以说,趁年轻时多学习点东西,多尝试些有用的工作,绝对不是坏事。
如果你像唐骏和李嘉诚一样,要学习某样东西,那么就可以不去计较职位的高低,达到你的目的就够了。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的,想进入这家公司,但是它给你的职位太低,那么丢掉你的优越感,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
很多时候,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半比较被动和苍白,缺乏一种激情的张扬,连做事都是按部就班,脑袋里都是条条框框。在市场经济中,首先要建立商业化的生存逻辑,才谈得上具体做什么工作,不论是技术、管理、文化等,都无法绕过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而且,越是高层管理人员越是难做。如果没有足够的历练和观察,即便给你一个很高的职位,你也未必能搞定。所以,当你的阅历和见识不够的时候,还是虚心学习为好。早点踏踏实实做点工作,才有望靠近自己的理想。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

脱离平凡,不甘平庸
1990年,在日本攻读完研究生课程后,唐骏飞往美国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并于1994年加入了微软公司。刚开始只是做Windows NT开发组的小程序员,当时微软里像他这样每年拿着五六万美元的小工程师不下万人,就像撒哈拉沙漠里的一粒沙。能够脱颖而出,源于他打破常规的思维。
时值微软开发Windows,通常的流程是先做英文版,然后由一个300多人的大团队开发成其他语言版本。唐骏觉得这种方式很笨,他试着开发了一种新的程序,并写出几万行代码反复检验……
成功后他勇敢地向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建议。高层管理人员欣喜地采纳了这一成果,原来300人的研发大队伍得以缩减到50人,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而唐骏本人也在加盟微软仅仅一年半之后,由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变成了部门经理,并获得了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
唐骏说:“我改变的是微软几十年的开发模式。如果我不通过这种方式,而是循规蹈矩地做一个技术人员,肯定没有机会成功。我的执行力很强,一个方案拿到我这里,总部告诉我在中国要推行什么样的战略,而我在这个战略之上又给它包装一下,做出更大的东西出来。我把执行力做到一个境界:很多人讲到执行力的时候,是指让你去做一你就做好一,而我是让我做一我可以做到二做到三,这是我觉得我在微软最成功的地方。”
犹太人哈同,1872年来到我国上海谋生,当时他24岁,年轻力壮,但身无分文。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自己长得身材魁梧,在一家外国银行找到一份看门工作。
换了别人,这份工作可能不愿意干,自己相貌堂堂,年轻力壮,却屈于当站门雇员。但哈同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的感觉。另外,他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终要找到能赚更多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知识增长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灵活,就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
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但心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知足。他认为自己创业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他看到洋货在我国市场上相对比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
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的追求,开始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手中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了大富豪。
虽然我们对那时候巧取豪夺的外国资本家愤恨不已,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他。这个善于积累的人,在不断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跳跃。
虽然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每一个岗位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位可以不分贵贱高低,但人分。你可以从最底层做起,但你一定不能不思进取,甘于平庸。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无论什么职业,都可以不断学习创新。是否能够成功地从目前的工作中脱颖而出,关键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得过且过,还是追求卓越。
激情和目标都是推你前行的动力。如果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你就会懂得利用自我的优势去打开通往另外一片天地的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目前的职位可以不高,但你的心不能不高。只有在远大目标的指引下,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有更大的意义,才有可能打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做出一番成绩。 第四节 做别人不愿去做的事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假如你总是和别人一样,那你就会和其他人一样,永远也不能出人头地了。假如你能够接受别人所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并且从中体会出辛劳的乐趣,就可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我选择了别人没去做的事。”
刚进入微软的时候,唐骏在微软的12000名员工中,只是个处于底层的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但7年之后,他成为了微软中国的总裁。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选择了别人没去做的事情。”他总结说,“在职业生涯中,要学会创造机遇,而不是等待机遇。”
1995年,王志东带着自己研发的中文平台RichWin去美国与微软洽谈合作。没有RichWin,微软在中国很难推广,因为微软做不到中文系统和英文系统同时进行。身为微软软件工程师的唐骏听后深受刺激,通过研究他发现这是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切换代码。当时唐骏就想,为什么不设计一个代码让所有的技术自动变换呢?但他没有抱怨。他知道,在领导眼里,抱怨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你的抱怨等于是没有抱怨。
说到这里,所有在职场中的人,在公司里千万不要抱怨,因为比你聪明的人有很多,他们已经抱怨过了,你的抱怨无非是第N+1次。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曾经提过跟唐骏一样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人愿意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谁也不知道解决方案是否可行。
而唐骏是怎么做的呢?他知道有人抱怨了,他知道有人提出方案了,他也知道没有人愿意去尝试,于是唐骏去做了。唐骏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后,就开始做引擎,Windows操作系统有2800个模块,唐骏把Windows操作系统里面分的三大块做出来,然后他把这个整体方案交给了公司的最高层,最后到了比尔•盖茨那里。
微软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人愿意去解决,唐骏做了这个项目,并且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
在公司的支持下,唐骏组建了一个20人团队,让这20个人去教1900名软件工程师,让他们学会唐骏的引擎开发模式,从而培养一个尖端部队出来。
你想,这个大团队的领导应该由谁来当?当然是唐骏!这就是唐骏在微软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技术部门经理简单但又非常实效的过程。

不要挑肥拣瘦
一个公司中,每个位置都要有人,任何工作都要有人去做。如果你具备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就不要挑肥拣瘦。
如果分配给你的工作是老板和其他同事都感到棘手的事情,这时候你要勇于把这件同事不能做的大事承担下来,因为“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这时你能从容镇定地把问题解决,老板对你就会刮目相看。
如果分配给你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么你也要高高兴兴地接受。工作中有许多细微小事,这往往也是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地方,有心的员工是不会忽视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的。俗话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这些小事,也许是填缺补漏,但时间长了,你考虑事情周到、能吃苦、工作扎实的作风就会深深地印在老板心中。
上司让约瑟去一个新的地方开辟市场,那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很多人看来要取得销路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把这个任务分派给约瑟之前,上司曾经三次把这个任务交给过公司里其他人,但是都被他们推掉了。他们一致认为那个地方没有市场,接受这个任务最终结果将是一场徒劳。约瑟在得到上司的指示后什么也没有多说,只带着一些公司产品的样品出发了。
三个月后,约瑟回到了公司,他带回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那里有着巨大的市场。其实,约瑟在出发之前,他也认定公司的产品在那里没有销路。但是,由于他坚决的服从意识,他毅然前往,并尽全力去开拓市场,结果最终取得了成功。
不管怎样,不管被安排到什么位置,你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总有一天会见到成效。所以,你没有理由对工作挑挑拣拣。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也许在你的周围,有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做的“讨厌的工作”,人们对待这样的工作,都是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但是,工作总要有人来做,众人只想暗自祈祷这差事可别落到自己的头上。假如你表示自愿做这种没有人要做的工作会怎样呢?这不但能赢得同事的尊敬,更能够得到老板的认同。有时还会让老板对你心存感激:“这可多亏了你的帮忙!”
当然,实际上这一类工作,都是非常辛苦且吃力不讨好的,就算你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也不一定能得到丰硕的成果。但你还是要勇气百倍地默默耕耘,那才是勇者的表现。事实上,这一类工作一般比那些表面看起来花哨动人的工作,更能激发你的斗志及潜藏的乐趣。
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简单地说,是一个人个人能力的体现。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公司越来越好,然而商场如战场,从不会有心想事成、一帆风顺的事。如果一遇到难题,便寄希望于别人来解决,而迫不及待地将自己从困顿中撇清,不想接受挑战,这无疑是能力有限的体现,这些人不是胆小鬼又是什么呢?而有能力的人,则会主动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视解决困难为己任,主动帮助企业前进,让自己得到成长。
每个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具有各种各样优秀的能力。但这并不等同于,我们就只能胜任最简单的工作,一辈子只能做一类事情,永远得不到进步。接受工作中的问题、迎接挑战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更多锻炼能力和学习的机会,这不正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吗?
任何比你成功的人一开始在经历和技术上和你都没什么区别,不过他们确实拥有高人一筹的勇气,他们时刻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勇于接受和解决问题,于是得到了提升自己、走向成熟的机会,最终由平凡走向卓越。
遇到比较棘手的工作时,你还要把它像皮球一样踢给别人吗?还要愚钝地将提升自己、展示自己的好机会拱手相送吗?如果放弃了锻炼的机会,就等于放弃了成长的机会,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以小知大,如果一个企业里都是这样没出息的员工,把问题互相踢来踢去,那这个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而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必将倒闭,一个没有出息的员工必将被淘汰,一种遇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心态,只能得到失败。
沃尔玛连锁超市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过:“想不被企业和社会淘汰的雇员必须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着手行动,处理这些问题,让自己真正具有卓越的工作道德和素养。”勇于接受问题,接受挑战,才能成为卓越的人才。
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想想你自己,有没有选择逃避?只有乐于奉献的人,才是真正热爱公司、懂得工作价值的人,才会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渐崭露头角,慢慢成为了企业的中流砥柱。

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一个人能将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好,那么愿做的事就肯定能做得更好;一个人愿意主动承担更多责任,那么对于自己分内的事情就会更认真负责。这个道理,你的老板一定明白。
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表现出了一个人不一样的心态,以及他与众不同的能力。
不管路途再远,美国最成功的零售商诺斯多姆公司,永远愿为顾客多跑一趟,所以它的利润也最高。奥瑞岗州有位老师沙维琪,想买两本诺斯多姆公司出版的《围巾用法手册》,这本书的价钱仅为1美元。这趟生意诺斯多姆公司接了。4个星期后,这本书送到,而且不收服务费。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是,沙维琪住在160英里外,诺斯多姆公司为了送一个2美元的产品而劳累奔波,不赚反赔。当然,沙维琪自此成为诺斯多姆公司的忠诚顾客。
诺斯多姆公司做那2美元的生意,你认为值得吗?然而,诺斯多姆公司觉得值得。他们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正因为它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也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如果你想创业,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或者别人没有去做的事情,会给你带来更多利润。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很难买到,例如,六个手指头的手套,缺一只袖子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为是填空档,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竞争对手。
有位经济学家曾讲过一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
稀缺的资源才是最珍贵的资源,这个道理在职场中同样适用。如果这项工作别人都不愿意做,而你去做了,自然可以很快出人头地。都有哪些事情呢?大到项目开发,小到打扫卫生、往饮水机里加水等。所有这些大家不愿做的事情,都是你的机会。
今天,你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你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你还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第五节 多迈一步,收获不同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工作中,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多努力了一点,多坚持了一下,人生历程却由此改变。因为你多走的那一步,让你离成功又近了一点。

唐骏的“程门立雪”
有人问唐骏:“怎样才能像你一样用7年的时间从工程师做到总裁?”
唐骏回答:“比别人多向前迈出半步,成功的机会就多10倍。”
这也是唐骏一贯的作风。当年大学毕业时,几乎没有人对他考上研究生抱有信心,可是考试的结果却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在北邮的研究生考试中,唐骏获光纤通信第一名。但唐骏没能取得出国留学的资格,因为他从未当过三好学生。
北邮的这个机会没有了,是不是意味着唐骏只能放弃出国的梦想?北京这一年一共有75个出国名额,这一次英语题非常难,成绩合格的寥寥无几,像北邮这样的学校才只有5个学生合格,那么其他的学校肯定会有很多名额用不上!
这个推理让唐骏兴奋不已,他立刻给各个大学的研究生处打电话:“老师,您肯不肯把多余的名额让给我?”接电话的人莫名其妙:“你捣什么乱啊?”也有怒气冲冲的:“我们自己的学生都不够呢,哪里轮得到你呢?”可是,唐骏知道,太容易做到的事,别人也就做了。他继续马不停蹄地向北京各大高等院校拨电话,微笑着询问留学名额的事情。
终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的一个老师说:“我们可以帮你把材料报上去,但要看看教育部批不批。”这句话令唐骏终生难忘。学校这边是搞定了,但教育部能不能批下来呢?穷学生没有钱也没有门路,唐骏自己拿着介绍信,去找教育部出国司的副司长,认准了人后,一大早,他就跑到教育部出国司办公的地方,对副司长点头微笑:“您好,您上班了啊?”下午五六点,他又准时站在那里,跟副司长打招呼:“您好,您下班了啊?”翻来覆去就这么两句话。
几天之后,副司长终于被这个小伙子的执着感动了。就这样,唐骏获得了去日本读研究生的机会。
“在我们未来的人生职业生涯中,你会发现,很多本该不属于你的机会,但是你只要多跨出一步,只要你多愿意去追求那么一点点,成功也许离你更近了,也许就属于你了。”
唐骏正是因为多迈了一步,才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执著,坚持一下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教育与合作总监华宏伟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曾有位学生物专业的同学前来面试,初次面试失败后,他缠上了主管,主管没办法,就丢给他一大本四五百页的《WINDOW2000 NT SERVER》,让他一个星期后再来。说实话,哪怕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来说,一个星期内消化这本书都是不太容易的事。一个星期后,他又来了,可他的确还是有点生疏。又过了一个星期,这孩子带着他妈妈来了,家长的述说把微软人感动了,原来这位同学几个星期来每天在家苦读手册20小时!最后,唐总亲自拍板同意录用他。”
在微软,“技术功底”不是最主要的,而“执着精神”是最关键的。正如唐骏所说的那样:“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用《启示录》中的话来说,就是:“勇于克服困难有执着精神的人,我邀请他与我共享荣耀。”
让我们看看大卫是怎样处理工作中的棘手事务的:
“一个下午,我接到一个客户的传真,说对我们提取的服务费用有异议。根据他们的理解,所付费用比我们所要求的整整相差近10万美元。不能说客户说的一点儿没道理,因为当初所订的合同有一处条款用词不够严谨,导致了客户理解上的偏差。
我打了好几个电话向客户解释,但收效甚微,客户甚至威胁要上法院。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打报告给上司,解释自己已经尽力了,而且我们的工作也确实存在瑕疵,建议是否放弃这有争议的10万美元;另一种是和客户当面洽谈,无论如何再争取一下,当然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左右权衡后,我毅然选择了第二种解决方式。虽然这是公司的钱,但进行最后的尝试却是我的责任。我不能因为成功的几率小、工作困难就彻底放弃它。
我迅速联系客户,马上和他们开始了一轮‘唇枪舌剑’式的谈判。一小时后,关于合同中有歧义一款的理解还未达到共识。由于气氛紧张和身体劳累,我的思维有点儿跟不上趟了,可我仍然清楚地意识到,决不能有半点退让。
几个小时过去了,大家都很疲倦,但情况仍无丝毫进展,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丝毫不让。客户希望等到有时间再商量这个问题。但我知道,这个问题拖不得,因为这笔业务还要进行,如果拖延,就等于变相地默认了客户的理解方式。
我决定找客户的老总,因为他才是最主要的决策者。我很快与这位老总取得了联系,并约定第二天一早上门拜访。谈判仍然异常辛苦,因为客户的老总也是有备而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将近中午时分,双方还在激烈辩论。眼见‘硬碰硬’的效果不理想,我换了一套‘软对硬’的战术,先肯定客户的理解也有一定道理,再寻找机会找破绽。机会果然来了,大概由于谈判时间过长而导致疲乏,客户说漏了一句话,立刻被我抓住了。最后我一下‘反攻’,客户不得不最终同意按我们公司的理解方式来支付费用。”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各位职场人士:很多时候,成功只在于再坚持一会儿。在任何形式下,都不能轻言放弃。要知道,“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而促使你笑到最后的必定是你的执着与敬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促使你一次次地绞尽脑汁来解决问题,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又能促使你更加自信、更加执着与敬业。
许多时候,我们遭遇失败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那一点点坚持、一点点韧劲、一点点执着、一点点不屈不挠的毅力。分明成功的曙光就在眼前,但是我们却没有信心和毅力再坚持下去,结果从前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也都白费了。
当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们要找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同事、朋友都已经准备好同情的安慰之词:“别担心,下次会成功的。”但事实上你知道,他们也知道,“下一次”可远得很呢,也许再也不会有了。
哈罗德•雪曼写过一本书,名叫《如何反败为胜》。作者在书中列出了八种执着精神:
(1)只要我坚信自己正确,我决不放弃。
(2)我深信,只要我坚持到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3)在逆境中我会充满勇气,决不气馁。
(4)我不允许任何人用恫吓或威胁使我放弃目标。
(5)我会竭尽全力克服生理障碍与挫折。
(6)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
(7)知道了成功的男人和女人都曾跟失败和逆境搏斗之后,我会获得新的信心与决心。
(8)无论我面临什么样的障碍,我决不向失望与绝望低头。
明白了执着追求的重要性,看完了什么是执着精神,下面我们来告诉你怎样培养自己的执着精神。以下是有助于培养执着精神的7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培养执着精神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有明确的目标,你方能克服困难。
第二个要素是欲望。一个人在追求他渴望的东西时,就比较容易培养并保持韧性。
第三个要素是具体的目标。把具体的目标分先后排列出来,能激励人的奋斗精神。
第四个要素是心中有数。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你做自己的功课。从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认准自己所订计划的可行性,这是很能激励人坚持到底的。心中无数,只靠猜想,便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第五个要素是合作。保持一种同情、理解及与别人和谐合作的态度,这有助于发展韧性。
第六个要素是意志力。全神贯注于执行为达到明确目的而制订的各个计划,你就会有恒心。
第七个要素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的直接结果就是不懈地努力。人的大脑在吸收每天经历的东西,并把这些经历印在脑子里。

主动,多做一点
“真的,我很平淡,唯一的优势是我比你们努力,这是我的优势。无论机遇、智商,努力会改变你自己。执着就是努力地表现,如果你只会偷懒的话,你就不可能成功,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我就是‘努力’。我唐骏什么本事都没有,但只要我努力,我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机会。所以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努力很重要。如果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那么一点点成功的话,那都是我努力的结果,不是我才智的结果。”
很多人成功的秘诀并不深奥,不过是他们比别人多做了一些。而这些可以让他们的技巧与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珍妮是一家公司的秘书。她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写、打印一些材料。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她的工作单调而乏味。但她不觉得,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好,珍妮说:“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你做得好不好,不是别的。”
整天做着这些工作,做久了,珍妮发现公司的文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公司的一些经营运作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于是,珍妮除了每天必做的工作之外,她还细心地搜集一些资料,甚至是过期的资料,她把这些资料整理分类,然后进行分析,写出建议。为此,她还查询了很多有关经营方面的书籍。
最后,她把打印好的分析结果和有关证明资料一并交给了老板。老板起初并没有在意,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板读到了珍妮的这份建议。这让老板非常吃惊,这个年轻的秘书居然有这样缜密的心思,而且她的分析井井有条,细致入微。后来,珍妮的建议中很多条都被采纳了。
老板很欣慰,他觉得有这样的员工是他的骄傲。当然,珍妮也被老板委以重任。珍妮觉得没必要这样,因为,她觉得她只比正常的工作多做了一点。但是,老板却觉得她为公司做了很多很多。
只做本职工作,始终盯着岗位要求的员工只能是一个合格员工。如果每次你都能比别人早一步完成工作,比别人做得更好一些,你就已经锋芒显露了。要做到这些并不难,态度决定一切,把每天的工作都看做是一个挑战,想方设法要赢得轻松,赢得精彩;行动保证成功,比别人早做一步,比别人多做一些,你就掌握了职场生存之道。
不要总想逃避领导交给你的临时任务,其实,在职场中,每次临时任务都是一个机会,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是表现自己的机会,更是让你与众不同的机会。如果你能认真对待每个临时任务,拿出超越期望的答卷,那么,当升迁的机会来临时,幸运的天平就会向你倾斜。
每天多做一点点,每天做好一点点,你将会终身受益。 第六节 用实力说话,更有分量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什么能够说明你的工作能力?当然是业绩。这也正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工作看绩效,收入凭贡献。以结果为导向,努力为公司创造业绩,你才更有分量。

身价由业绩决定
唐骏认为:“只有你把事情做得最好,用业绩来证明你的能力,才可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委以重任。”全球技术中心在起步的头半年中就交出了很出色的答案。微软总部有10大指标来考核中心,全球八大技术支持中心里面,仅仅半年时间,大中华区的技术支持中心的每一项指标都是全球最好的,不是平均数最好,而是每一项都最好。因此,仅仅半年,唐骏就拿到了“比尔•盖茨总裁奖”,这在微软历史上也是不曾有过的。因为大中华区的业务做得好,唐骏就向总部提出更多的业务,因为工作质量好,成本又低,慢慢地,大中华区逐步变成了亚洲支持中心,然后又变成了全球技术支持中心。
在唐骏上任微软中国区总裁后,他交出的成绩单非常漂亮:在销售方面,是微软全球唯一一个连续6个月(2002年7月~2003年1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的公司。微软中国2003财年(2002年7月~2003年6月)成为微软全球82家分公司中销售业绩增长最快的分公司。
销售业绩只是映衬唐骏的光环之一,除此之外,微软在中国采取的一系列亲善措施,包括在政府采购中让步、大规模参与慈善事业、和具有政府背景的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等,这些事情都是由唐骏作为双方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在9年多的时间里,唐骏从来没让微软失望过。
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CEO陈永正是这样评价唐骏的:“无论是在产品开发和产品服务支持,还是在努力扩大微软在中国的业务方面,唐骏先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感谢他所做出的努力。”
在微软时,唐骏的收入就超过了1亿元。以比尔•盖茨的精明和微软的强大实力,人们对此不会有多少质疑。他担任盛大总裁4年,据推测其收入超过4亿元。比微软弱小得多的盛大为何会用比微软还惊人的薪酬来聘请唐骏呢?看看盛大有了唐骏后的业绩就一清二楚了。在需要资金的时候,有了唐骏的盛大,成功在美国上市。在华尔街摇摆的时候,有了唐骏的盛大重新赢得了资本的信心。以市值增长计算,有了唐骏的盛大得到了13亿美元的直接收益,以现价折合人民币也在90亿元以上。4∶90,盛大到底值不值应该一目了然了。
唐骏离开微软中国加盟盛大时,盛大还是一个亏损的公司。在2007年第四季度财报公布之后,盛大马上要过季收1亿美元大关,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在唐骏供职的4年间,盛大在历经上市到重新规划战略的过程中,再到对平台战略的坚守中,逐渐成为一家成熟的公司。
当然,我们不是说盛大的今天是唐骏一手缔造的。但唐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不是他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在微软工作的背景,说服华尔街投资者投资盛大;如果没有他改造盛大的管理结构,将一个家族企业改造成现代企业,盛大的发展可能就不会这么顺利。正因为有了这些坚实的业绩,人们对他们的天价身价才会心服口服。
职场中的你,经常会发现,一批同时进入公司的职员,水平也都差不多,可是工资和职位很快就拉开了差距。这是为什么呢?
对企业来说,关键岗位与普通岗位、做出突出贡献者与完成一般岗位目标者之间的收入,肯定是要拉开差距的。
如果你的业绩不尽如人意,除了工作能力之外,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不思进取,满足于保持个人工作业绩。这样在别人业绩上升的情况下,你自己却保持不变,实际上是在退步。
成功就是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只要你想,然后用心去做,自然可以让自己的业绩越来越好,身价越来越高。

注重工作结果
为什么要你注重工作结果?因为对企业来说,生存靠的正是结果。那些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知名企业,正是结果满足了需求,进一步促进结果,这样的良性循环才使企业越来越强大。所以,身在企业中的你,也要以结果为导向。
做事情的时候,如果你能真的站在自己企业的角度去考虑,就不会仅仅满足于自己完成任务。你会不仅仅对自己的任务负责,更会自觉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把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当做自己应尽的责任。
华为在我国被誉为“狼性文化”的代表,既然是狼,就是使用狼性手段来追求结果。“选我不选你”就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据说华为驻某地的办事处主任,为了和一个大客户的领导拉上关系,平时非常留心观察对方。那时这位领导正在学车,但练习用车很少,练车的人很多,领导要排队等上一两个月才能轮到,这位主任知道情况后,四处托关系,在当地借了一辆崭新的轿车,趁周末的时间把车开到这位领导那里,并陪同一起练车。当时的场地由于刚下过雪,还没有融化完,场里泥泞不堪,加上这位客户还不怎么会开,车子刚进到练习场就陷入了一个结冰的泥坑中,怎么也出不来了。这个主任二话不说,脱了鞋袜跳到泥坑里就去推车,陪同的华为人也纷纷脱了鞋袜推车。当时是严寒时节,这几名华为员工冒着严寒赤脚踏在冰水里,可是他们感到很欣慰,为了成功拿下这个项目,他们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像这样的故事,在20世纪90年代的华为,可以说是并不少见。为了能和客户搞好关系,得到好的业绩,让上级看到自己的工作结果,华为的员工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一名华为人这样形容华为的销售策略:“华为用一种自然的方式令员工们相信,为了市场销售的增长,大家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可耻的。”这也就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所有企业最看重的还是一个结果,有了这个结果,人可以在企业中生存,企业可以在市场上生存。
所以,如果你不想一直做一名普通的员工,那么你就要努力思考怎样才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而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任务。重要的不是你是否圆满完成了任务,重要的是你的行为成功地创造出结果。
如果这样说比较抽象,看看希尔顿饭店的服务生是如何做的,你就明白了:
有一次,一位出差的经理前来投宿,服务生检查了一下计算机,发现所有的房间都已经订出,于是礼貌地说:“很抱歉,先生,我们的房间已经全部订出,但是我们附近还有几家档次不错的饭店,要不要我帮您联系看看。”
然后,就有服务生过来引领该经理到一边的雅座去喝杯咖啡,一会儿外出的服务生过来说:“我们后面的大酒店里还有几个空房,档次跟我们酒店是一样的,价格上还便宜30美元,服务也不错,您要不要现在去看看?”
那位经理高兴地说:“当然可以,谢谢!”之后,服务生又帮忙把经理的行李搬到后面的酒店里。
这就是他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这位服务生的行为早就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但是,结果是让顾客感到了满意和惊喜。他们使客户感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理解,所以客户愿意下次依然选择它。
如果说酒店已经客满,服务生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已经没有空房间了。”那么这位服务生当然也完成了酒店交给他的任务,但是他的行为不会产生任何有益的结果。
行为的最终价值是实现结果,没有结果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是完成任务了又怎样?在处处讲求实际、讲求成果的今天,无论你的过程如何精彩,如果没有结果,都是徒劳。
如何才能创造更多的业绩,为公司带来更多好的结果呢?
首先,你要能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做同样的工作,你的工作结果一定比其他人更到位,你的表现会更出色,因为你不仅仅是关注自身的绩效结果,而是在关注这项工作对整个公司的价值意义。思维的高度决定价值。只有先想到了,才可能做到。
然后,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坚定你的信心,对于自己向往的结果,不要说“我想要……”,要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事实上,一个毫不坚决的“想要”就已经给自己留足了后路,它让你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很有可能会无法实现;而一个坚定的“一定要”却能够大大激发你的信心,给你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无穷的动力,在这种必胜信念的支持下,你自然会取得成功。
最后,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你可能听到过有人自豪地说:“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见有人说:“我自身是我失败的原因。”只有失败者,才会在交不出结果的时候,交上一系列的理由。扔掉借口,我们才能全力以赴。 一节 他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乐趣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把工作当做生活乐趣的唐骏,深深地热爱着产品开发这一行。“你想想,美国之外的人,所有的新软件都由我签发,我在改变着无数人的生活和工作,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工作!”唐骏很自豪。

热爱你的工作
唐骏反复强调工作的挑战性,这种观念也是决定他在职场上越走越高的原因,在唐骏之前的微软高管,他们离职后在做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我们都知道,唐骏在职场上不断地做三级跳,每一跳都很成功。这让我们明白,只有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获得职场上的飞跃。
心境决定环境。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心境决定着我们的态度,同时决定着我们的效率。好的心情可以提高我们执行的效率,提升我们的业绩。所以,当你心情愉快地进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效率要比你心情恶劣时高好几倍。而经过调查所得,几乎所有的失败者,他们失败的原因大都来自于他们不愉快的心情。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他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着各种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再次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献上感恩。”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工人们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种工人是完全无可救药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被生活所抛弃。
第二种工人是没有责任和荣誉感的人。对他们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劳的,他们抱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肯定不是企业可依靠和老板可依赖的员工。
该用什么语言赞美第三种工人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他们足够的荣誉。他们就是每家企业都想要的那种员工,他们是最优秀的员工。
想想看,对待工作,你是不是茫然的?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什么?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
如果是这样,怎么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呢?
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工作将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你的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你对工作的热情、智慧、信仰、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你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其实,工作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像和创造力的词汇。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一种对工作的真爱。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需要努力和勤奋,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你要清楚,每天早出晚归不一定是认真工作,每天忙忙碌碌不一定是优秀地完成了工作,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不一定是尽职尽责。对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
想些该想的事,会使你的工作变得不那么讨厌。上司喜欢下属对工作充满兴趣,那样的人才会为他赚更多的钱。但是,我们不用管上司要什么,我们只要想想对工作感兴趣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就可以了。你有一半清醒的时间花在工作上,如果你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那么可能也很难从别处得到。时刻提醒自己,对工作保持兴趣,这不但可以免除忧虑,从长远来看,还可以使你得到升迁加薪的机会。
毫无疑问,一个心境愉快的人,总是会有一个很强的时间观念和想要把工作做好的冲动。因此他们会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高效率,为此,他们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会直接切入主题,以免浪费时间。这样,他们的业绩也就更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是成功呢?也许成功仅仅意味着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还能维持较好的生活。所以,你也能成功。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愉悦的心境,那么可以说我们已经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这时工作就成为自己真正的事业了。
也许,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个项目、每个任务都保持着同样愉悦的心境。事实确实如此,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试着把那些硬性的工作与那些有趣的工作协调、融合在一起,进而从中取得某种平衡。
或许我们暂时没有可能换一个新工作,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心境和行为。选择怎样的工作态度,就决定了我们是否拥有愉快的心情。每天进入公司,我们感谢能够依靠工作维持不错的生活,使我们不必做其他让自己觉得无趣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应有的态度,这样做能够使你保持愉快的心情。
有位成功人士曾经说过:“你不但要享受自己的成就,也要享受自己的计划。不管你的工作多么低微,你都必须对工作保持兴趣,因为在不断改变的时间财富中,这才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
要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要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大幅提升,并不需要多么激烈的改变,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以最好的心情对待工作,工作回报给你的就会是更大的快乐,你的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享受工作乐趣
某天,一位乘客踏上一辆出租车,要去一个地方参加会议。
一上车,司机笑容可掬,转过脸来,轻快愉悦地说:“您好,请问要去哪里?”
真是难得的亲切,乘客心中有些奇怪,随即告诉了他目的地。
他笑了笑说:“好,没问题!”
然而走了没两步,堵车了,车子堵在队伍中动弹不得。司机先生手握着方向盘,开始轻松地吹起口哨哼起歌来。
于是乘客问他:“看来你今天心情很好嘛!”
他微笑着露出牙齿:“我每天都是这样啊,每天心情都很好。”
“为什么呢?”乘客问他,“大家不是都说世道不景气,收入都不理想吗?”
司机先生笑着说:“没错,我也有家,有孩子要养,所以开车时间也跟着延长了。不过,日子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我有一个秘密……”他停顿了一下:“说出来,先生你别笑我,好吗?”
他说:“我总是换个角度来想事情。比如,我觉得出来开车,其实是客人付钱请我出来玩。像今天一早,我就碰到像你这样花钱请我跟你到郊外玩,还让我客串当司机的人,这不是很好吗?等到了郊外,你去办你的事,我就正好可以顺道欣赏郊外的景色,抽根烟再走啦!像前几天,我载着一对情侣去东湖水库看夕阳,他们下车后,我也下来喝碗鱼丸汤,挤在他们旁边看看夕阳才走。反正来都来了嘛,更何况还有人付钱呢?”
乘客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与这样一位司机同车出游,真是棒极了。既能坐车,又开心,这样的服务有多难得,于是他决定向这位司机先生要电话,以便以后有机会再联系他。接过他名片的同时,他的手机铃声正好响起,有位老客人要去机场——原来喜欢他的不止自己一位。相信这司机的工作态度,不但替他赢得了好心情,也必定给他带来了不少生意。
在工作中,无论从整体或部分中,尝到成功滋味或发现乐趣,都是种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于改善工作心情、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只要你肯去寻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工作当中的乐趣。比如说有一个人要去做激励演讲,当他站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的时候,会体验到听者接受的快乐。如果有人因此而成长改变,并因此而表示感谢时,虽然有一点点疲惫,但却感觉到无比幸福。
如果你是一个医生,就会有帮病人消除痛苦的乐趣。如果你是一个音乐家,就会有被人们欣赏的乐趣。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自己工作中独特的乐趣,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自己寻找。
你在享受工作的乐趣吗?想想下面的问题:
我每天工作时有哪些乐趣?
如果我把工作当作乐趣,工作更持续、更努力,会获得怎样的成长和好处?
如果我非常厌烦自己的工作,持续3个月后会怎样?持续3年后会怎么样?持续5年后会怎么样?持续10年后会怎么样?
我现在要采取怎样的行动来调整和激发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呢?
前三个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别人告诉你。至于如何才能把目前的工作变成乐趣,简单地说,首先你要找到你工作中的使命感,然后怀着更高的动机工作,改变工作态度,积极地去从事那些不热爱,甚至讨厌的工作。
改变自己工作态度的方法,是要重新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如果总认为现在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不合,那么必定会对工作提不起兴致,感到工作起来简直就是受罪。毕竟,能和你兴趣相吻合的工作实在是少之又少。既然你感兴趣的工作并不容易找得到,那就应该试着把现在的工作变成兴趣,从而享受其中的乐趣。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是把工作视为游戏,这似乎就是所有成功者的工作态度。我们可以尽力找出能令我们蓬勃兴奋的事来,把许多游戏时的方式带到工作中。”
想想看,为什么游戏能吸引人,让人集中精力呢?那是由于参与者朝着同一个目标争夺胜负,赌注的心理占着很大的比例。因此,参与者才能忘却原来单调的游戏,从中找到乐趣。
同样道理,比如你可以和同事打个赌,看谁先完成手中的工作,用赢来的钱去喝杯咖啡什么的。当然不能天天都这样做,应设立明确的目标,向自己挑战。这样就既不会为时间、地点和场合所限制,又能随时随地地完成工作。
同时,把工作成果绘制成进度表,也会使每天的工作更加生动有趣。这样一来,拥有一份好心情,享受工作的乐趣也就非常容易了。 第二节 执行依靠激情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无论你在哪里,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意志力,保持一种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那么即使你是最平凡的,也能表现出非凡的执行力。

激情洋溢的总裁
唐骏崇尚激情,对激情有一个定义:当你每天早上醒来想到要做这份工作时,会觉得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想去做;当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觉得有很多事,希望明天可以快点去工作,这是对工作的激情。生活里,人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态度,有激情的人看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周围的社会,是以正面的东西为主流,看到更多的是美好的东西。
他坦陈自己性格中最独特之处是充满激情,对工作、对生活都如此。而且,他的这种激情性格来自于自我修炼,通过不断告诫自己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看问题,从而让自己走向正面,也带动事物走向正面,让一切变得更加美好,而更美好的工作与生活会更加激发出人的激情。
唐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企业给员工带来的东西,不能从一个简单的价值角度来看,你给我多少工资我做多少事。真正你要做的是把员工的激情激发出来,一旦员工有了激情,做工作就会120%的努力,产生出来的是140%的效果。对员工的管理我更多的是采取这种正面的管理方法,我认为所有的员工,第一,都是好员工;第二,每个员工都很正直、很努力,我相信,人在这个大的氛围当中,他不努力,看到周围的人他也会去努力,有极个别不正直的,在这种正直的环境当中性格也慢慢地变得正直。”
“激情是我的管理核心。这种激情不是冲动、瞬间的反应,而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激情是一种信仰,对待做好工作的一种信仰;我的团队需要对工作有激情,并去激发你的员工产生激情。我们要不断地反省:为什么我们没有激情?我们怎样才能有激情?”
接触唐骏的人都能感觉到唐骏的激情。很多平常的活动,在唐骏出席后都变得富有情趣。他会用富有变换的声音讲述着各色的故事,将人感染。
唐骏承诺过不仅要启动并保持微软中国的高速增长,还要让公众形象曾经遭受过危机的微软中国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跨国公司之一。他是那么富有激情,他将这种激情命名为“唐氏激情”。
唐骏有打不开的红色情结,他喜欢毛泽东,他曾经带领员工去井冈山,并且在那里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率领员工长途跋涉去井冈山捐款时,他要求所有人最后一段路必须走上去,而不是坐车上去。
在从上海坐火车到江西的路上,他也没闲着。一上车,每位微软员工都在自己的软卧包厢内发现事先放好的、写着“Merry Christmas”的礼物袋,里面有饼干、草莓、杨梅等小食品、矿泉水、湿纸巾、毛巾、甚至牙具。员工们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枕巾上都印着微软两个字。另外,他们还发现了装饰彩纸、彩笔等各种装饰用品。广播里传出了主持人——两位微软员工的声音,告诉大家现在每节车厢都要用手里的东西装饰各自的车厢,然后以唐骏为首的微软中国高层主管们将一一巡视,并评出最有创意奖。
一旦接触某份工作,唐骏就会觉得这份工作比其他任何工作都伟大,他在微软总部做Windows NT的部门高级经理时,他主持设计、开发了中文版、日文版和韩文版的Windows NT3.51、NT4.0和Windows 2000远东版,最后的发布都是他签的字。他说:“我觉得我好伟大,我做的软件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在用!”当他在上海建立全球技术中心后,他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深深地喜欢上了他的团队,他能够叫出团队中每个人的名字。
真正有激情的人,不仅自己有激情,还要能去感染周围的人。企业领导人是不是有激情,关键在于他的激情是不是能感染别人,这样才可以真正把激情作为一个企业文化来推动。唐骏就是这样做的。

激情燃烧执行力
每天早晨,当西点军校的学员随着军号声起床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一天的到来。所有到西点参观过的人,无不感慨地说:“在西点,你根本就看不到一个精神不振的人。”的确,对于军人来说,激情就是斗志,激情就是威慑四方的魄力。而激情对一个员工来说就是一把无形的利剑,是感染力,能将产品和价值赋予情绪和魂魄,让人乐意触摸和感受。激情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发自内心表现于外的执著和热爱。
比尔•盖茨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有人觉得他是一个工作狂。你去跟他讨论工作的时候,他会非常愿意;可是突然你问他一个跟工作不相关的问题,他马上就失去了兴致,他会觉得这个事情没有意义。他对公司业绩的要求很高,比如说一般公司,市场占有率如果达到82%,就会觉得简直是太高了,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水准?可是比尔•盖茨第一个反应是剩下的18%的市场占有率还被哪家公司占领?他还津津乐道地去演讲,去宣传他的数字神经系统的概念。他出了两本书,第一本书叫做《拥抱未来》,重在阐述信息高速公路的远景;第二本书叫做《数字精神系统》,重在阐述一个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虽然他走在前无古人的大路之上,看起来也很辛苦,可是由于对工作无比热爱,所以他总是充满激情,总是乐此不疲。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激情去行动。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人,他会竭尽全力地去工作,无论他遇到多少困难,他都始终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人生在世,我们都时刻面临挑战,不倦工作,并期望取得卓越业绩。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学有专长、学有所专,至于艺术和科学的天才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还是在默默地工作着。然而,任何工作都有其意义。所有对人类有益的工作都有其尊严和价值,应该值得努力不倦地去做好。
人生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突然的灾变和改变命运的选择,而是存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而又极其平凡的普通生活中。能否在旷日持久的平凡中感受到伟大,在重复单调的过程中享受到丰富的生命,才是对人的生命质量最严峻的考验。
我们所谓的“执行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依靠后天不断培养而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并不是只有在重大危急关头才显示出来的,它更多地体现在小事之中,体现在细节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这就是最大的执行力。
在很多公司,很多年轻人进入职场后发现,自己并非没有才华,在某一领域里的丰富知识甚至令同事难以企及,但是在工作中却业绩平平,有些同仁并没有什么非常渊博的专业知识,却总能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为什么?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激情。很多人满怀憧憬地进入职场后,首先对工作环境感到失望,然后,同事间的竞争,工作方面的要求,以及一些日常的工作琐事接踵而至。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们在失望之余,变得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对所从事的工作从热爱到应付再到逃避,结果使职业生涯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更为致命的是,当他们在职场中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又总是从外界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什么竞争太激烈、大幅度裁员等,却很少仔细审视自己,也并不认为无精打采地上班,磨磨蹭蹭地工作是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殊不知,正是这些让老板下定决心辞退他们的。
激情对于一个员工来说,就如同生命一样重要。优秀的员工和平庸的员工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通常并不很大,但是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具有热忱的人将更能如愿以偿。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热忱比能力更重要。凭借热忱,你可以把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这一切都可以让你获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赢得宝贵的发展机会。反之,失去热情,你就很难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热忱不仅是促进团队进步的润滑剂,还是一个人品质的另一种体现。

培养自己的工作激情
很多失去工作热情的人,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
(1)工作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不是很有激情。
(2)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但不能完成自己的事业愿望,而是一种阻碍。
(3)虽然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是他们很擅长的,但是,并不一定是他们想要做的工作。没有成就感的职业,是无法使他们激发起工作的热情的。
(4)他们从来没有做过长远的计划,没有计划过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事业。他们往往定的都是短期目标,或没有具体目标,甚至没有任何目标。
(5)由于他们到达中年,开始明白了很多人生的意义,他们开始问自己,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想到自己的工作中,是否也缺少了什么?很多单位或者组织机构,都没有针对员工的这些情况提供任何心灵上的帮助,所以很多中年员工的绝望情绪都有所增长。
下面我们来看背后的原因。明白了“是什么”、“为什么”之后,才好制定对策。
首先,对工作产生厌倦与心理期望有关。当一个人的梦想放到现实中反差太大,或者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时,就容易产生疲劳感,用心理学的概念讲,这是“角色模糊”导致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其次,对所从事的职业适应能力不强,也会疲倦,特别是那些压力大、挑战性强的职业,对人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当职业目标的实现总是让人感到非常困难,甚至没有实现的可能时,人会厌倦,哪怕是原本很热爱的工作。这就如同一个人老是跳着才能拿到东西,那么他很容易就会劳累。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工作太轻松。也就是说,当工作要求远远低于能力的发挥时,也易厌倦,因为这种情形下的人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就会把工作看成一种简单而枯燥的重复。
所以,即使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一定会充满激情,要时刻警惕厌倦心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再次点燃我们的工作激情呢?
你首先应该确定哪些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然后你要做好计划,帮助你达到自己的目标。你的计划必须包含很多短期的目标,这些短期的目标要最终能帮助你实现你的长期目标。当你发现你的工作不适合你的时候,你可以去选择别的工作,或者开始自己做老板开店也可以。
你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你个人的能力呢?这些你都可以列出来。好好分析,你适合做什么?也许你现在从事的是你很擅长的,但是却不是你喜欢的工作。那么你应该去找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好好研究,要做好你喜欢的工作,你需要怎么样的能力。
不要害怕朝自己的目标奋斗。很多人都知道自己需要去改变,但是却不敢去改变。大家可能担心自己改变的话,那么很可能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其实,当你真的很努力去改变的时候,你就一定可以达到你的目的了。
每个人都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这才是真正的激情。人做任何事情总是需要一个动力。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什么?一定是来自自己,一定要自己培养。最大的原动力就是不断地追求、超越自己、不懈努力。身在职场中的每个人,要想拥有工作激情,一定要有追求,追求的目标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自己处在一个追求的过程当中。
长久的工作热情源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出色了,有了业绩,自然会产生成就感和优越感,也就有了工作的动力。工作做好了,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能更上一层楼。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就,它是由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目标堆砌起来的,让我们把目标化整为零,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最后的大胜利! 第三节 薪水不是工作的动力
肖冉作者: 书名:唐骏模式
唐骏经常提到这样一个理念:“机遇比收入更重要。”理由很简单,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薪水,还要体现社会价值和自身的价值。薪水是当前劳动所得,但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今后与未来。从这个角度看,机遇比收入更重要。

不为薪酬工作
唐骏和他的团队所要追求的,并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怎么能把每个人的激情点燃,让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释放潜能。每个员工在为客户、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价值和成就感。事实上,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就真正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唐骏在担任总经理的时候,指导思想很简单,就是给员工更多的机遇,让员工在技术和自身发展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这大概就是唐骏的员工工作起来都很有动力的原因吧。
对于唐骏自己来说,作为身家数亿的“打工皇帝”,报酬显示了他的价值。而他如何向资方争取自己的薪酬,也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唐骏的答案是,争取加薪的最佳时间段是在工作7~10年左右,职场新人不应过分重视薪酬水平。
唐骏表示,薪酬是职业经理人价值的体现,薪酬当然需要争取,设计薪酬需要从职业生涯的一开始就制定完整的计划。
但“两种人不应该去和老板谈薪酬:一种是职场新人,这时候应该考虑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工作,并以积累经验为主,过分追求薪酬没有意义,一般来说,在工作7~10年之后的上升,会让你有机会在工作第11年,1年赚到前10年赚的所有的钱;
另外一种是已经成为职业经理人,有需求的企业事先会对你的薪酬进行明确的了解,肯定会给出高于你原有薪酬甚至数倍于原有薪酬的条件,这时候应该考虑的是适合自己的企业。”
而介于两者之间,在职业初步和中等上升阶段的,应该勇敢争取职位和薪酬的提高,因为如果不争取,往往会丧失提高自己的机会。
相信他的话会对你很有帮助。让你不在意薪酬是不可能做到的,毕竟它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工作价值,而且我们也要生活。但是,一名员工如果只计较工资多少,只为薪水工作,那就很容易错失成功发展的良机。
其实,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了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当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时,不应该过分考虑薪水的多少,而应该注意工作本身带来的报酬。比如发展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你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微薄的工资会显得不那么重要。老板支付给你的是金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是可以令你终身受益的无价之宝。
美国某教授有两个十分优秀的刚毕业的学生,两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很相似,对他们来说,找个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当时,这个教授有个朋友创办了一家小型公司,委托教授为他物色一个适当的人选做助理。教授建议他这两个学生去试试看。
这两个学生分别去应聘。第一位前去应聘的学生名叫墨尔,面谈结束几天后,他打电话向教授说:“您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只肯给月薪600美元,我才不去为他工作呢!现在,我已经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800美元。”
后来去的学生叫尼克,尽管开出的薪水也是600美元,尽管他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当他将这个决定告诉教授时,教授问他:“如此低的薪水,你不觉得太吃亏了吗?”
尼克说:“我当然想赚更多的钱,但是我对您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觉得只要从他那里多学到一些本领,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我在那里工作将会更有前途。”
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墨尔当时在另一家公司的薪水是年薪9600美元,目前他也只能赚到11000美元,而最初薪水只有7200美元的尼克,现在的固定薪水是25000美元,外加红利。
这两个人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墨尔被最初的赚钱机会蒙蔽了,而尼克却基于能学到东西的观点来考虑自己的工作选择。
许多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都会问“月薪是多少”、“工作时间长吗”、“有哪些福利”、“有多少假期”,以及“什么时候加薪”。90%以上的人都忽略了一项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是为什么去工作?是为薪水,还是为自身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一旦只为了薪水而工作,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更高的动机,那么这个人将越来越局限,看不到长足进步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因为没有加班费不肯多干一点活,因为没有高工资而不愿意吃苦,这种一时的斤斤计较和看似聪明,其实是在欺骗自己。这种自欺欺人而带来的损失,纵使日后怎样后悔、怎样奋起拼搏,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盛夏的一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了下来,一节特制的带有空调的车厢窗户被人打开了,一个低沉的、友好的声音传出:“大卫,是你吗?”
大卫•安德森——这群人的主管回答说:“是我,吉姆,见到你真高兴。”于是,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之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下属十分惊诧,他们对于他能是墨菲铁路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20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
其中一个下属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大卫,为什么他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一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23年前为一小时1.75美元薪水而工作的人,现在仍然为薪水而工作;23年前为那条铁路而工作的人,现在却成了团队的总裁,这就是平凡者与卓越者之间的差别根源所在。
不要为薪水而工作,是因为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有益的事情。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面包,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卑微了。
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总听到各式各样的牢骚和怨言呢?但主题是相同的:工作太累,工资太少。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多的不满呢?关键在于他们没有真正地去投身于工作,换言之,他们日日为之忙碌的不过是那份赖以维持生计而又为数不多的薪水而已,根本就没有体会到工作的真意,更别说享受工作所能带给他的快乐了。这样,自然会滋生种种抱怨。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顾虑薪水的多少,一定要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善始善终、一丝不苟。当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深入骨髓的时候,它自然会给你带来可观的收益。仅仅把工作看成是赚钱手段的人,是短视者的表现,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这样才能自觉承担责任,才能自觉落实每一份工作,只有敬业的员工才能发掘出工作中的机遇,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前途比钱途重要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工作中只关注“钱途”;另一种人在工作中,更关注前途。但是,这两种人最后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只关注“钱途”的人,最后的结局反而是没有了前途;而关注前途的人,反而到最后有更令人艳羡的“钱途”。
是什么导致了这两种人如此不同的命运?关键是他们人生的目标不同,他们对人生的定位也不同,才出现了这种结果。只关注“钱途”的人,他们只看到眼前的薪水,而没有看到更远的目标,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而关注前途的人,他们注重的是让自己的事业长足发展的机会和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及自己未来崭露头角的空间。别以为前途是个虚幻的东西,其实,根据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可以断定他的人品,而根据他的人品就可以知道他的一生。
面对一份工作时,我们的眼光要放得更加长远一点,看到自己的发展前途,看到自己未来的事业。因为我们踏实的工作,可以学到知识、经验、能力和技巧,这些无疑都是奠定未来事业的坚实基础。那么,即使现在我们看起来很吃亏、很傻,得到的不过是区区一点金钱而已,但真正收获的,却是长久的事业硕果。
在你从事一种职业时你应该想到,这是你自己的分内事,你在为你自己而工作。你当然可以希望薪水能够多多益善,但关键时刻你该记住,钱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你的工作永远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份工作赋予了你一个深入了解该行业的机会,以及拓展自己人脉的机会,你不仅将从中收获无穷的知识和技能,还可能遇到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在工作时你应当使出浑身解数,想出最好的办事方法;你应当立志不断进步与创新;你应当以无限的热诚和精神去从事该项工作。只要你这样做了,你的上级自然也会立即对你表示关注,那么,机会就来了。
不管你现在从事哪一种工作,每天你都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机会,让你能够在你的本职之外,做一些对别人有意义的事。在你主动做这些事时,你要明白,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更多、学到更多,当然也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一点。这种精神概括为三个字就是:进取心。而强烈的进取心助你在工作中成就事业、成为杰出人物必不可少的一种品德。
西点军校第20届毕业生,美林证券在线投资主管克里斯蒂娜•尤哈兹说:“赚钱容易,但是有一番作为却要困难很多。困难的地方在于我们必须找出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并抓住机会,勇敢闯出一片天地。如果你做事总提不起劲,生活始终陷在不满的情绪里,你就得好好检讨反省一下,因为你恐怕还不了解,金钱并不能帮你点燃心中热诚的火炬。”
心理学家发现,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即使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话,就会发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试着请教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士,他们在没有优厚的金钱回报下,是否还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绝对是!我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想要攀上成功之阶,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份即使酬劳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当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金钱就会滚滚而至。你也将成为人们竞相聘请的对象,并且获得更丰厚的酬劳。
人生的追求不仅仅只有满足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工作的最大价值在于给你提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提高你的技能、经验及能力,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当你愿意从事难度超过你薪水的工作时,说明你对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你的敬业将会促使其他人对你做出良好的评价,这将为你的人品增加更高的砝码,也将使你获得别人的尊重。而这样值得信赖的人才可以被委以重任,拥有“前途”的同时自然也拥有“钱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