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1, 2010

看不惯Y一代意味着你衰老了?
4人分享此文 作者:袁岳 发表于:2009-12-01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要找80后的毛病,很多人找了很多了,说80后看不顺眼,当你看不惯80后的时候,意味着你衰老了,意味着你跟未来的距离扩大了。我们中国人是特别讲究忘年交的,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年轻人交年纪大的不是太难,他懂很多东西,对年轻人来说心里没有太多的障碍。如果一个18岁的朋友当我老师,老觉得心里有障碍。其实,人的纵向学习就是自我突破的重要方式。

在过去,我们向老人家学习,但老人家学习的方法大多是个人经验法,到了某一个阶段以后,会出现一种停滞,我相信今天在座的老人家不太一样,有的老人家都已经六七十岁以上了,星期天不在家里呆着做家务,还来到国图学新东西,表明你们已经不是老人家了,已经实现了某种纵向的突破。你到了这个时候还对超越你生活经验广度的信息感兴趣,而且愿意纳入自己的视野,变成一种见识,这是一种突破,是一般的老同志很难做到的。小同志就不一样,他们是无疆界的。如果碰到一个18岁的小孩,他什么都敢学,部分源于他对很多东西不知道,还有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衰老就是看好奇心的水平。我们有的人到了30岁、40岁的时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代表他已经老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因为年轻人对很多事情的好奇心和接受的能力超过了年纪大的人,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提出来,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学习,年纪大的向年纪小的学习。我们提出“18、48、81规则”:18岁的人超越其他18岁的人就是因为他有48岁和81岁的朋友,48岁的人要超越其他48岁的人就是因为有18岁和81岁的朋友,81岁的人要超越其他81岁的人就是因为有18岁和48岁的朋友。

80后具有自我权威性

80后到底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特点叫自我权威性。

权威这个词是指具有让其他人依着某一种原因而按照我的要求行事的这种影响,或者这种可能性。我得照你的意思来行事,这就叫权威。权威有很多种,有的人本事没有,一不小心任命为经理了,有的人有能力,但还是职员。前一种是法定权威,法律规定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物理权威,就是我有钱,你不给我干我就扣钱,就是我有物理的资源让你按我的意志干。第三种是知识性权威,口袋没钱,又没位置,他靠讲道理让你给他干活。

自我权威性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前一代人都是被领导压抑惯了的,我们的权威往往是被其他人赋予的,为什么我行呢?因为领导说我行。比如你们做妈妈的跟女儿在一起,妈妈穿一件衣服老问女儿漂亮吗,一点没自信,女儿穿一件衣服就不一定问妈妈漂不漂亮。

80后是一个自己能给自己找到感觉的一群人,为什么具有这个能力?普通的中学生家庭中,在城市里面,有85%的家庭小孩子都有电脑,有97%是上网的,在所有的家庭中,只有45%左右的家长懂一点电脑,真的非常懂的只有20%。我们看到,各自获得信息的工具和水平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家庭里的小孩子不好管?因为他获得信息的水平比你强,自然获得信息强的人看不起获得信息少的人。

家长扮演娱乐角色超过管制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有一点发生了改变,就是他是属于稀少资源,在家里属于“一级保护动物”,爷爷奶奶属于“三级以下的保护动物”。以前爷爷奶奶是“一级保护动物”,老人家都活到80岁、90岁,属于“国宝”,比熊猫还宝贵。现在我们是“倒金字塔”,就这么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原来我们建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按照“正金字塔”建立的,现在倒过来很多都瓦解了。

我们每个人用有限的资源在小孩子对我们的喜欢中争取一席之地,小孩子的喜欢可以作为一种市场份额。以前爷爷的地位很高,而且有胡子,还是白的,这是你权威的象征。现在是爷爷声音很大,但是懂的知识比我少,钱也少,很多玩的地方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发现我今天要争取让孙子喜欢难度相当大,爷爷要花很大的精力让孙子高兴,而不是让孙子不高兴。按传统来说,爸爸和爷爷是扮演管制角色的,现在,我们所有的人当超级爷爷、超级奶奶、超级爸爸、超级妈妈,都是扮演娱乐的角色,扮演管制的角色比较少。当小孩挑战你的权威的时候,你只好承认你的不行,很少用强制的方法去树立你的权威。

从环境来说,现在提供了一个允许他的自我权威存在的空间。独生子女在七八岁以前,基本上是家庭权威,那个时候还没上学校,是在家庭权威的影响下,跟吃东西口味的形成是差不多的。如果你在单位当一个领导,经常会碰到80后的员工,说话稍微严厉一点,他会说,我长这么大还没人这么跟我说过话呢,就是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这么跟他说过话。我们非80后的人,小时候打酱油什么的都干过,我还带过小孩儿,干农活,什么都干,还做买卖,基本上在15岁之前人间沧桑都经历过了。我到了大学以后,就觉得大学跟天堂一样,不用干那么多活。所以很少碰到领导跟我说事的时候,我说对不起,从来没有人跟我这么说话,因为以前爸爸妈妈跟我说话比领导说话还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现在是整个公共规则都改变了。

我们整个环境使得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一种所谓对自己全面认可和全面把握的意识,这个东西有非常强的积极性。以前,我们在那样的成长环境中长大,有一个非常大的不足,就是人格一向被损害惯了,当我们使用强大的管制力进行合理管制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滑过了边界。为什么过去小媳妇儿总是跟婆婆一个样,小时候她是被迫害的,长大以后她就迫害别人。

所以80后的人第一认为你不应该打我,家长也不应该打我,直到长成人,做了消费者,成了员工了,他在社会上走的时候,他的方式就会让50后、60后、70后感到奇怪,觉得这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今天我们面临着整套的权威规则受到挑战,这是第一,叫做自我权威性的赋予,就是他不仅认为这样合适,而且不用你承认,他认为这样就合适。

80后具有很强的新鲜取向

80后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新鲜取向。80后有一个重要的体系,就是“新的就是好的”。所以,80后跟我们以往的人群相比,他对新的都是好的推崇度更高,因为80后具有前代人没有的想像力。我们前面说的他能获得很多知识,在我们物理世界中,比如小孩子想去什么地方,爸爸妈妈就想跟着他去。我们做了一个研究,家庭里面看什么电影,要不要出去旅游,小孩子四五岁开始就有很大的发言权,过去就没有发言权,从小就觉得不能乱说话。

我曾经在机关工作,刚到的时候,专门给领导写报告,当文秘,我为了报效领导,就很尽力地“创新”,那领导就说,你怎么这么多事啊。后来我用了一个方法,不思考了,我做一个格式化的报告,每次领导讲完那个新词,电脑上有个程序叫“替换”,全给替换了,领导觉得这就对了嘛。要是现在的80后,他看了又会说,这报告不还是上次说的吗?所以,80后从本质上来说,哪怕你还是讲那个东西,你得换一个角度说,他能接受,如果你还说那个他不接受。

我们在座的很多妈妈和奶奶,在家里妈妈一般都比爸爸好,妈妈考虑比较细致,相当于总理,想得很全,妈妈就在一个问题上会犯错误,就是把对的事情说三遍以上,这个事情到了80后这里,错误就更严重了。对于80后的人来说,新鲜等于智商,新鲜等于趣味。

为什么今天学校里面很多同学不好好学习,或者说学不到东西,现在小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很重要的原因是,你到一个大学里面,你看有几个老师是站着讲课的,有几个老师不是照着书念的,有几个老师讲的是新鲜的东西。80后不喜欢,是因为如果我们把教学当作一种心理按摩的话,按摩水平就太差了。对80后来说,新鲜非常重要。这种新鲜意味着他对新的知识、新的形式、新的角度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情况下,他才有耐心去听,因为从小他就广泛接受新知识,不受限制。

80后具有很强的趣味导向

第三,趣味导向。趣味是什么?有一个公司叫“谷歌”,倡导一种文化,叫快乐工作,别光闷着头干活,要干出乐趣。但你问开公司的老板,都没有为了亏损才开公司的,都是想赚钱才开公司的。我们前面说了,妈妈把对的事情说三遍以上,就会让人讨厌了。在一个单位里,如果老板每天都对员工说好好工作,员工就烦了,相反经营业绩很高的时候是员工干活的快乐曲线最高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人没有趣味性的时候,没有乐趣的时候,人的想像力和人的心智是处在比较低水平的。

趣味导向性的东西就是要讲好玩的东西,在好玩的情况下比较放松,在放松的情况下比较能发挥。什么东西是趣味呢?趣味的典型是反差,就是两个东西,本来不在一起的,它居然在一起,两个东西本来在一起的,它居然不在一起。学化学的跟做诗歌没有关系,以前有位数学家华罗庚也是一个很棒的诗人,一个诗人写诗或许你认为没有什么趣味,一个数学家写诗你就愿意看,因为有反差,然后就有了趣味。在现在所有的80后的年轻人中,7%的人把他的爸爸或者妈妈叫成哥哥或者姐姐,你看挺奇怪,其实从爸爸、妈妈的角度看,被当作哥哥、姐姐也觉得还不错,因为年轻,站在孩子的角度就觉得形成了乐趣。

现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不好找,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学更多的学科。现在大学里学外语的都得兼几个其他学科。我学社会学,我认为我比其他学社会学的人更有水平,因为我不只学社会学,当我用社会学的方法看管理,用国际关系学的方法看管理,会有不同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80后之所以追求趣味,是因为他们过去的想像力受到的损害比较小,不是严格的家教,也不是我们那个时代那么刻板的教育。

这种互相联系的方式也使得他们未来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的联系能力更强一些。现在政府搞创意产业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我们那一代的人搞的创意产业不行,因为从小就没有了想像力。真正的创意是在越轨和离谱中实现的。对于我们来说,对离谱特有不适应感。中世纪的天主教提出一个观点,为什么不让教徒看圣经,因为他们看了圣经以后就会自己解释,就会乱说话,所以我们就有统一的主教告诉教皇,教皇告诉教徒。但正确的界限在什么地方?如果一直在一个界限里面,根本不知道边界在哪里,所以真正的基督徒是要越过边界才知道,要创造性地探索。

妈妈就在一个问题上会犯错误,就是把对的事情说三遍以上,这个事情到了80后那里,错误就更严重了。对于80后的人来说,新鲜等于智商,新鲜等于趣味。

跟80后的人相处,老板真的不是好当的。你需要扩大你的社会交往的平台,社会建设的平台,才有足够的资源去为80后服务。领导必须具有沟通能力,有足够的沟通资源。
选拔自然涌现的权威性领导

我们跟今天的80后交往和管理,用什么方法应该发生更重要的变革。我提出四个转变。

一是实现青年组织机关干部动员社会青年的间接模式,向青年社会领袖动员年轻人的直接模式转化。

最近,我们注意到有一些组织,比如共青团组织,提出一些东西很好,提出了共青团工作的形式和方式要能够了解、理解年轻人对趣味性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要迎合,然后展开工作。过去我们做思想工作和教育的人首先把自己摆在最高的位置上。现在你不迎合根本就没有导向的机会,迎合是一个基础能力。

80后是富有信息的,他的信息比我们年龄大的人要多。过去我们用一种方式定义的东西,选择的东西,或者给予的色彩,80后因为有自我权威性,坏词用成好词了,好词用成坏词了,还有就是造一些新词。网络语言多是80后或者90后造出来的,为什么要有新词?当一个世界被重新解释的时候,原来的词不足以用来表达感情。80后是搞了一个静悄悄的革命。如果你今天是一个公司的老板,现在的员工80%以上都是80后,如果你还用原来的方法管就不行了,80后的人爱跳槽。在原来的人情世故中我们认为很天然的东西,80后就觉得不应该这样。

80后不幸的是,你们的领导都不是80后。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非80后人还是掌握着权力资源,你们很苦命,是独生子女第一代。假如80后和90后在一起就好办了,都是独生子女。当随着你们长大,很快也到了重要岗位。一方面,80后要有自我认识,另外,非80后跟80后怎么相处?无论是在一个小小的公司里,或者一个社会团体,都不可避免这个里面70%-80%都是80后。所以,要从过去干部管群众的模式转向领导管群众的模式,而这个领导还是自然涌现的有权威性的领导。我们在一个公司里面有管理者,这是平时规定的架构,但到野外生存的时候发现,一个普通的同事,过去他也没有什么更高的职位,但是他到了野外生存的时候天然会找路,总经理都傻了,他在现场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让大家镇静的角色,这就是自然涌现的有权威性的领导。

什么是领袖?领袖就是让大家都找不到感觉,最后发现感觉还是领导让我们找到的那个感觉。这个人的特点是喜欢为人张罗事,有一部分人活着就是为大家张罗事的,大部分人是愿意被张罗的。为什么有人成为贪官?有的人做生意做得很好,他是一个交易人格,当他当官以后,很多东西他还要去交易,他就会成为贪官。如果今天我们在青年组织中,在一个单位中,你提拔的经理不是按照上面拍马屁下来的,而是在群众中发现的爱张罗的人当了领袖,就能缔造一个很好的团队。

改变简单的理论教化模式

第二个转变是由教化模式,向基于见识的参与式解难式动员模式转化。

教条主义模式在今天面对80后的时候存在很大问题。现在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过于理论化的,过于刻板化,过于教条化的东西很难接受。

理论教化具有很强的套话、官话与千篇一律的特征,基本上以上对下的姿态为主,基本悖逆背离青年人的新知取向,与此相对的,是建立在丰富新知(充分的新知识、新信息、各类见识与技能)基础上的说服性的影响力权威,面对生动真实的问题,鼓动人们发挥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在尊重专业与群策群力的结合下,获取解决问题的进步。

在这个意义上,吸引与挖掘社会工作积极分子的社会服务,推动新的公共空间、新的公共意见与新的公众人物形成的草根性社会动员工作,尤其有价值,这种尊重青年本身的存在价值而又适度结合外部支持的模式具有很强的上下结合的特性。

进行多样化、高频度沟通

第三个转变是由格式化宣传工作转变为多样化、多频率的沟通工作。

80后多变,昨天好好的,今天情绪就不好了。昨天还说很喜欢这个工作,今天就跳槽。80后除有自己的特色外,还有对工作的耐受力不够。当他对一个工作不适应的时候,他不会忍受,而是转移。80后很少有人认为对不起老板的,老板老认为他对不起自己。老板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沟通,而且是非常细致的沟通,在场景中的沟通,而且是高频度的沟通。

以前我们就是沟通频率低,而且都是领导找你做工作,都是上对下的。现在老板要让员工觉得愿意跟你在一起沟通,通过一些新的东西,打破原来的方法,这样就合乎跟这些人沟通的条件,因为80后觉得自己是权威的。如果在这个前提中没有吻合这个要求,再往下影响是很难的。坦率地说,这也是对60后、70后很大的考验。大家知道,在自杀的人中有一种人就是电台心理热线主持人,他们是心理比较强的,老是帮人排忧解难,心理热线就是心理垃圾桶,你都是用正面的东西帮人家解决负面的东西,时间长了那个桶就装不了。

跟80后的人相处,老板真的不是好当的。你需要扩大你的社会交往的平台,社会建设的平台,才有足够的资源去为80后服务。领导必须具有沟通能力,不只是你会沟通,有领导口才,还要有足够的沟通资源,比如知识性领导,这样80后才会服气。以前我们会觉得纪律比我们大,现在80后会觉得他比纪律大,再不行就给你造一个纪律。

实行快节奏的体验模式

第四个转变,由系统的灌输形式转向快节奏的体验模式。

过去我们讲太多的东西,很少会在行动中或者在活动中让大家体验到是这样。比如,很多企业会讲企业社会责任,其实80后是很有公益性的,在地震后,很多单位中首先说我们要捐款的是这些小年轻的,而且都已经捐上了,领导都忙,小年轻就琢磨这些事,整天上网,反应都比我们快。你这个时候跟他们讲太多道理,对这事没反应,他们就会觉得你太差了。

营销理论中提出一个理论,说我们不仅仅对待外部客户是一个市场,在内部客户中也是一个市场,我们不仅要有足够的资源去开发针对外部客户的服务项目,也要有足够的资源去开发针对内部客户的服务项目。现在我们看一个公司,在一个组织或者管理中,你对待客户的服务和内部新员工的服务,要看看有多少个项目,投多大的预算,要多大的时间创造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也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愿意服务其他人。一方面,是给了员工新的体验,通过体验发现自己和改变自己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新的团队,也能够更好地为外部的客户服务,或者为外部社会上的东西服务。

80后身上有很多的优点,或者有很多的特点,也有一些站在我们这一代人或者其他代人感觉不适应的地方,就像每一代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正因为一代人身上有他的缺点,才有我们合作的空间。螺丝有凸起来的地方,螺母就有凹进去的地方,所以它们才有合作的空间。80后正因为跟其他代人不一样,所以80后才应该是我们视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谐文化是一个谈判的文化,妥协的文化,妥协和和谐首先从自己开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