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2, 2009

政府为何不能经营企业?

政府为何不能经营企业?
正文 评论 更多观点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MySpace.cn 英文字 体John Steele Gordon

奥巴马政府一心想在美国医疗保健、汽车和银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使不是完全接管这些行业。在这之前,看看政府运营企业的既往表现不失为一个好主意。那真是一团糟。

比如,在1913年,由于认为钢铁公司对军舰用钢板的要价太高,联邦政府决定建立自己的工厂。当时估计年产能1万吨的工厂所生产钢板的价格可能只是钢铁公司要价的70%。

当工厂终于建成时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三年后了,总投资超出了预算几百万美元,所产钢板的价格是钢铁公司要价的两倍。它只生产过一批钢,然后就停业了,再也没有恢复过生产。

不妨再看看美国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除了保费来源以外,它在经济上与普通的医疗保险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但与UnitedHealthcare这样的公司不同,它是一个让官僚机构难以摆脱的恶梦,不断传出浪费和欺诈丑闻。去年,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估计,美国联邦医疗保险报销的轮椅和医院床位等耐用医疗设备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存在不当或欺骗行为。美国联邦医疗保险是如此地疏于监督,它甚至曾给截肢者报销了矫形鞋的费用。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它们是政府运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众多的原因使其成为了一种先天不足,其中包括:

1) 政府是由政客,而非商人管理的。政客只能做出政治决定,而非经济决策。毕竟,他们最看重的是竞选连任这项业务。出于这种需要,政客们可能总偏爱短期效益。对政客来说,现在显得好比长远结果更重要,即使长远结果可以很容易地预见到。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弊端多年前就已明显暴露出来,但政治因素却阻碍了必要的改革。

政客们往往将狭隘的利益凌驾于可靠的经济意义之上。我们不妨假设一下。爆发了全国性的产品危机,而参议员斯努特(Wiley Snoot)是参议院产品委员会的主席。有两种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普遍认为在这两个技术中A技术更有希望。但已在开发B技术的公司其总部位于斯努特所在的州,它在当地雇有40,000名工人。斯努特会用他强大的立法影响力推动哪项技术呢?

2) 政客需要轰动效应。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做些什么(“斯努特参议员着手应对产品危机!”),即便在什么都不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之际。市场能够有效地处理过剩和短缺,但却无法制造有利的头条新闻,反而常常产生相反的效果(“斯努特参议员未采取措施应对产品危机!”)。

3) 政府用的是他人的钱。而企业花的是自己的钱。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机器,不同的人(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共同遵守一套既定规则的前提下走到了一起,他们希望能共同创造比各自单打独斗更多的财富。

因此企业中的劳资谈判是商讨如何在股东和工人间分配所创造财富的过程。每一方都知道,如果他们在谈判中的立场太过强硬,就有可能杀了给双方都生金蛋的鹅。只要问问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 Workers)就知道了。

但是,如果是学校董事会同教师工会坐下来谈判,或是决定需要多少管理人员时,鹅就成了纳税人。这也是如今公务人员的福利往往要大大好于私营部门员工的原因。这也是纽约市公立学校系统的管理人员与学生人数之比是该市天主教学校系统10倍的原因,至少在纽约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负责这一系统前是如此。而在进入政界前,布隆伯格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企业家。

4) 政府不容忍竞争。奥巴马政府正在谈论组建一个“公众选择”,和营利性公司在医疗保险市场展开竞争。但有哪个政府实体在与私营公司的平等竞争中取得过成功?就我所知是没有。

5) 政府企业几乎总是垄断性的,因此根本不会面对竞争。但竞争正是令资本主义成为一个如此成功的经济制度的关键所在。缺乏竞争总是注定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失败。

当美国联邦政府于1917年将电话系统收归国有时,政府给的理由是,这是一个降低价格的战时举措,随后将电话系统转交给了邮政局来运营。(这个过程被称为远近邮费均一化,一个令信奉自由市场的人士不寒而栗的词语)。然而,尽管政府承诺降低价格,邮政局接管电话系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调价格。

削减成本和所有官僚主义文化背道而驰。实际上,当成本削减不可避免时,官僚主义通常会以给公众带来最大不便的方式削减成本,导致公众施压反对削减成本。

6) 成功的企业是由开明而又专制的领导者运营的。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长拥有有效管理的权力。他决定公司政策,组织企业结构,按自己认为的最佳方式配置资源。董事会平常就是起到批准管理者决定的作用(当然,也包括解雇他)。这使得一家公司能够在必要时迅速采取行动。

但美国政府被开国元勋们设计成了一个低效率的机构,这点几乎无可争辩。美国总统是政府的首席执行长,但除了琐事,如果得不到两个单独的非常庞大的委员会(参众两院)的批准,他什么也干不了。而国会议员各自有着自己的政治议程。美国政府总是有着很多厨子,正因为如此,政府这锅肉汤常常被弄的一锅糟。

7) 政府是由政府监管的。在1917年美国电话系统的远近邮费均一化问题显得非常迫近的时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总裁范尔(Theodore Vail)承认,他的公司实际上是个垄断企业。但他指出,所有垄断都应受到监管,政府所有权可能是一个无法监管的垄断。

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并实施规定,使得一个文明社会能够繁荣昌盛。但政府却有着监管自身的灰色记录。举例来说,想像一下,如果一家公司希望粉饰收益状况,从公司退休资金中将员工贡献资金转移到了公司帐户上,然后用一般信用公司债代替这笔资金,称这笔资金为征用收入。我们都知道会发生什么:公司会计会拒绝证明帐面无误,管理者可能会(罪有应得地)最后锒当入狱。

但这正是联邦政府对社保基金所做的事情;不同于企业,联邦政府自己决定如何保持帐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联邦政府出现了所谓的预算盈余,一帮基本不加疑问的华盛顿记者团也这么说。但那些年里国债依然在增加,因为政府是在借钱制造盈余。

资本主义并不是完美的,实际上,借用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那句有关民主的著名描述,资本主义是除其他所有制度以外最糟糕的经济制度。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只有利润动机和竞争才能让企业精简、高效、创新和以消费者为导向。

(编者按:John Steele Gordon是《财富的帝国》(An Empire of Wealth: The Epic History of American Economic Power)一书的作者。)


相关阅读
美国政府打算向汽车经销商提供贷款担保 2009-05-16
美国监管部门敦促美国银行改组董事会 2009-05-15
资本主义不能没有破产 2009-04-06
原声视频:资本主义的末日到了?(中文字幕) 2009-04-02
原声视频:盖特纳谈美国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文字幕) 2009-03-24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MySpace.cn 发表评论更多观点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MySpace.cn
新用户注册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签 名 提 交
评论内容


2009.05.23 08:48:23
裁判也上场踢球的球赛你见过吗?
- Jeffreyho
2009.05.22 20:25:30
政府连企业都玩不转,居然打算救经济???
- w_lanwsj
2009.05.22 18:25:16
看中国和日本的电信业就知道了。十年前水平基本相当,现在日本已经领先中国6年了,等明年日本的4G手机推出后差距还会扩大。
- KiKi
2009.05.22 18:19:27
当私人控制了影响国民安全的行业时,后果是不可想象
-----------------------------------------------------
看来你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啊。
洛克希德马丁算不算私人?人家这么长时间来一直安安稳稳。本天朝的国企几年内就可以把国家折腾得不轻。油荒,煤电倒挂忘了?
- gala
2009.05.22 16:53:13
政府经营企业的低效低能已经被中国的历史证明过了,无需赘言吧

对对对,中国人不需要你的7条理由也相信你的论点
- luchar
2009.05.22 15:24:47
还在鼓吹极端资本主义!

都摇摇欲坠了,快塌陷了,还鼓吹!

实践证明:混合经济才是最佳出路!需要国有的,必须国有,需要私营的,国家不能插手!

对得起老百姓,才是长久和王道!
- 作者还在强调意识形态斗争
2009.05.22 14:16:57
这个文章不错
- 读者
2009.05.22 11:59:44
当私人控制了影响国民安全的行业时,后果是不可想象,如军工业,能源等等。私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旦他们的盈利受到影响,他们会铤而走险。这一幕不仅仅会出现在美国的电影中,而且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 忠告!!!
2009.05.22 11:54:54
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不承认,因为他们或者在其中受益,或者害怕得罪受益者,丢掉性命。当然他们还希望有一天也能混入受益者之列。
- 土豆
2009.05.22 11:31:15
中国目前国企的盈利水准还是很高的,不管是在垄断行业还是在非垄断行业。
- HK
2009.05.22 10:58:08
政府经营企业的低效低能已经被中国的历史证明过了,无需赘言吧
- mbyd1971
2009.05.22 09:45:53
政府当然可以。
- 中国
2009.05.22 09:29:26
虽然是常识,但可悲的是民众总是病急乱投医。
- murphy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MySpace.cn 更多观点的文章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