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艺术
Pride and Chinese Art Through Western Eyes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艺术
■撰文:郭伟其 By Guo Wei-Qi
Long long ago, with the fascinating debut of Chinese silk art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Roman writers have created beautiful imagination of “Chinese art”. As for Chinese painting, we can also find the hints in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Monumentis” as well as William Warburton’s “The Divine Legation of Moses Demonstrated” in the 17th century. This may show us a general trend of the Chinese art through western ey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or four hundred years—in their opinion, Chinese art is nothing but a bunch of stupid boring painting. When Matteo Ricci visited China in the end of 16th century, he also brought with the western paintings. He said: “Chinese people are talented and clever in some other aspects, however, the skill of those aspects are primitive, since they have never communicated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y know nothing about oil painting or perspective, therefore, their artwork are “dead” rather than “alive”.
很早以前,当中国的丝绸艺术以迷人的姿态出现在西方人眼前时,古罗马的作家就已经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各种幻想。老普林尼在其影响深远的《自然史》中认为这是由树上所长出的羊毛加工而成,而包撒尼雅斯则在《希腊志》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中国人如何饲养一种甲虫,使其撑破肚子并在里面获取了丝线。至于中国绘画,则大概从17世纪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的《中国纪念碑》(China Monumentis)和沃伯顿(William Warburton)的《被证实的摩西的神的使命》(The Divine Legation of Moses Demonstrated)等著作开始就拉开了观看的序幕。这似乎预示了随后近300年西方人看待中国艺术的大致走向——说白了吧,在他们看来中国几乎没有艺术,充其量只有一些笨头笨脑的画稿。 事实上,在16、17世纪之交,当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带着包括油画在内的西洋器物来到中国,并成功地与士大夫打成一片时,却早已就如何看待绘画的问题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中国人在其他方面确实很聪明,在天赋上一点也不低于世界上任何别的民族,但在上述这些工艺的利用方面却是非常原始的,因为他们从不曾与他们国境之外的国家有过密切的接触。而这类交往毫无疑义会极有助于使他们在这方面取得进步的。他们对油画艺术以及在画上利用透视的原理一无所知,结果他们的作品更像是死的,而不像是活的。看起来他们在制造塑像方面也并不很成功,他们塑像仅仅遵循由眼睛所确定的对称原则。这当然常常造成错觉,使他们比例较大的作品出现显明的缺点。
一
经过文艺复兴洗礼的西方人,在面对中国艺术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以“透视”原理作为评价标准,依据这一标准看来,中国绘画当然是“死的”,甚至是“原始”的。有意思的是,与利玛窦同时代的中国精英们却不以为然,反倒对西方艺术嗤之以鼻,以之为不入流的工匠手艺。然而,正如现代学者所指出的,在那个时代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完全可以在中国传统的自足体系之中建构自己的理论,利玛窦的外来观点根本无足轻重。可是“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则反是。不论个人之立场如何,所有的论述已经无法再于传统之体系中作独立的追求,而须与来自西方的外来建构形象进行迎拒的角力,或是不断的对话”。
的确,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身处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很难像祖先那么自信。康有为等人甚至已经将中国艺术的非写实性加以放大,从精神层面上进行鞭笞。应该说,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和相当一部分的中国知识分子达成了共识,并互相增强了彼此对自己眼光的信心——他们共同寻找中国的“再现”传统,将宋画视为中国艺术最宝贵的财富。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老前辈翟理斯(H.Giles)在1905年的《中国绘画史导论》中就对明清绘画不以为然,而费诺洛萨(Ernest Fenollosa)在1912年的《中国和日本艺术的时期》中更是“以最极端的方式诋毁了明末的画家,认为15世纪之后艺术就没落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的博物馆宁愿收藏假的宋画而对明清绘画不屑一顾。直到1950年法国人杜柏秋(Jean Pierre Dubosc)发表了《认识中国绘画的新途径》一文对西方偏见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之后,西方学者才“建立了大量明清绘画的收藏,并致力于理解后期中国绘画的特殊价值”。
在当代,尽管明清艺术早已得到西方人的承认,甚至有时还被视为艺术的典范或者在国际市场上拍出天价。然而,西方人看待中国艺术的傲慢与偏见却是根深蒂固的,而中国艺术迎合西方人眼光的习惯也已经同样根深蒂固。在今天这种陈旧的观念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载体,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和电影中的所谓“中国符号”。西方人在看待中国艺术时总是带有明显的先入之见,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问题近年来正在引起关注,正如对中国了如指掌的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在接受采访时所说:
近年来,中外艺术界的交流越来越多。这样的交流不仅限于策展人、艺术家和各种艺术机构工作人员之间,更包括热衷艺术的众多媒体和普罗大众。同时,我们看到艺术界人士走出国门的人数也在增加。这种交流对于当代艺术圈里每一个正在参与各种国际艺术盛事的成员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然而问题在于,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它的传播主体却是依靠文字和口述语言交流的人群,语言差异成为人们深入交流的巨大障碍——尤其对于国际视野下针对中国艺术的艺术评论的发展。但从不同层面上来说,人们的会面还是十分有利于思想交流的。因为通过这个方式,西方人能够了解到中国及中国艺术实际上要比政治环境和主流媒体压抑下所呈现的面貌远为丰富多样。而欣赏中国思想文化的这种复杂性正是孕育平等思想的重要一步,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三十年间所进行的创新的肯定。只有这样的理念得到推广,人们才会开始审视“中国符号”形成的语境,才能理解它们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被年轻一代艺术家所推崇的原因。
最近在伦敦举行了一次“中国当代艺术高峰会议”,会议的意义正在于表明了西方知识分子已经开始认识到要把“怎样理解中国”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这对他们自己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二
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关注似乎总是与西方的汉学研究或中国研究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以沙畹(Edouard Chavannes)和伯希和(Paul Pelliot)为代表的法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带有崇敬之心,运用传统中国语言学、文献学和考古学方法,以研究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综合性课题,在他们的研究中也涉及到了一部分的中国艺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出现了高罗佩(R. H. van Gulik)这样带有中国传统文人“儒雅之风”和“玩古董气”的学者,他对于中国艺术完全是一种融入其中的状态。
可是正如美国的中国研究专家列文森所揭示的,尽管汉学研究包括了历史、哲学等绝大部分的中国文化,但中国艺术的研究却独立于汉学之外,被归入了艺术院系之中,因为汉学家对这个领域持谨慎态度,而一些艺术史家却过于自信地将中国艺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从西方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绘画,是20世纪中叶的一股重要潮流,以熟谙西方艺术史方法的巴贺霍夫(Ludwig Bachhofer)为代表,他把风格分析方法引入中国艺术史研究,假定中国艺术风格的发展必然要经过由线条到立体再到装饰的循环演变。在其撰写的中国艺术简史中,他撇开文献而大量地使用古典主义、巴洛克等西方概念来分析作品,这种做法很快就受到了猛烈的批评:“真正胜任于中国艺术研究的不是美学家,也不是擅长风格分析的艺术史家,而是努力以大量第一手研究训练其眼睛的汉学家,以及努力掌握汉学工具的艺术史家。” 然而,这样的批评虽然有助于严谨学风,却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西方人看待中国艺术的眼光。一直到1997年,埃尔金斯(James Elkins)在写作《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之后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最终我认定艺术史本身就有偏见,它崇尚西方艺术:它的叙述、概念和价值都是西方的,有关艺术家的艺术史研究的那种写作观念也是西方的。完全撇开任何特定作者的偏见,这门学科本身不可能将中国艺术史(或印度艺术史、日本艺术史)与西方艺术史等量齐观……当然,写这本书的初衷是让我的西方同事们思考一下他们的偏见,思考一下那种打算公平地看待所有文化的想法的不切实际。
三
埃尔金斯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在很大程度上,西方人看待中国艺术的偏见是先天性的,是几乎不可能避免的。然而,对于埃尔金斯的观点千万不能理解过度——她只是说“那种打算公平地看待所有文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却并没有提倡放弃那种企图消除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的努力。尤其是,这种讨论必须严格限制在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西方人对中国艺术存在着多方面的关注。
作为费正清的得意门生,列文森曾经建议以“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代替汉学(Sinology),以自然、政治、经济、宗教、思想、艺术及近现代史的分类研究为主题,应对现代学科分类。 在他自己的研究中也涉及到关于中国艺术的论述,如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以及20世纪的中国艺术,然而这只是作为辅助例证,来为他的研究框架和实用目的服务。 在某些特殊时期,“中国研究”领域甚至成为“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通”大本营,而中国艺术也难免成为窥探中国问题的窗口之一。
20世纪西方大学培养起来的中国艺术研究专家,大部分对中国艺术抱有深厚的感情,跟书斋式的艺术史前辈不同,他们自觉地争取机会到中国考察,和中国艺术家接触,如艾瑞慈(Richard Edwardz)、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李雪曼(Sherman Lee)和高居翰(James Cahill)等都和中国本土的学者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以苏立文为例,在20世纪早期他就和画家黄宾虹保持了通信联系,对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充满好奇心,并先后在中国大陆进行过几次艺术考察——1973年,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苏立文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考察,并在随后接连参观了一些展览、艺术院校和美协的地方分部,在1980年进行了第四次旅行之后他写下了《中国美术新动向》(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art)一文,及时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艺术发展的基本状况。在' 85新潮以后,苏立文又出版了《东西方美术交流》一书,保持着对中国当代艺术最新动向的密切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组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的讨论,常青树苏立文再次扮演了中国艺术专家的角色,发表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一文,讨论了一直到1998年几乎所有的中国当代艺术问题,显示了其关注点的深度与广度,也显示了中国艺术研究与“中国研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样关注中国艺术新问题的还有梁庄爱伦(Ellen Laing)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 The Winking Owl: 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84)、安德鲁( Julia Andrews)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画家与政治》(Painters and Poli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1994)和谢伯轲(Jerome Silbergeld with Gong Jisui)的著作 (Contradictions: Artistic Life, the Socialist State, and the Painter Li Huasheng ,1993)等等。近些年来,在当代艺术方面也可以举出不少例子,如凯伦•史密斯1992年底来到中国内地,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如艾未未、刘小东等在国际上策划了一系列展览,向西方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得到“老外推手”称号。
四
随着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影响力的扩大,我们也注意到西方人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另一种眼光——国际市场上的中国艺术。1993年《南方经济杂志》(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现代中国绘画:投资的选择?》(Modern Chinese Paintings: An Investment Alternative?)。文章通过详细地分析了各项统计数据并指出,近10年来,现代中国绘画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拍卖市场上兴起,但投资还需谨慎:“在抽样调查中,中国画的平均持有时间不超过4年,并且五分之一的画作在两年内迅速转手卖掉。这一相对短暂的持有时间反映了中国画投资中极其可疑的因素。”
很明显,西方人看待中国艺术的眼光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常常反过来影响了中国人看问题的眼光。本文不是一篇关于当代艺术的专论,在有限的篇幅之内也无意于全面剖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艺术”这样一个庞大的题目,而只能是大题小做,通过几个例子来提醒和自我提醒:无论是对古代艺术、现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西方人都难免带有傲慢或偏见的眼光,当我们在讨论一位西方专家时,不妨多考虑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因素使他(她)形成了这样的眼光?要剥除什么样的重重外衣,我们才能够在学术层面上讨论问题?尤其是,当我们所观察的对象仍然活跃于当代时,如何为其追寻一个恰如其分的传统,或是选择“旁观者”的姿态拭目以待?
注释:
1. 可参考(美)詹姆斯•埃尔金斯著,潘耀昌、顾泠译:《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4月。
2. 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中华书局1983年,第22-23页。
3. 石守谦:《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再现论述模式的省思》,载《朵云第67集•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第149页。
4. [法]杜柏秋:《认识中国绘画的新途径》,见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38页。
5. 见高居瀚1989年5月为杜柏秋《认识中国绘画的新途径》所加的按语,见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37页。
6. 见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站撏夤搜壑械闹泄鷶访谈录。
7. Joseph R. Levenson ,The Humanistic Disciplines: Will Sinology Do?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3, No. 4 (Aug., 1964), pp. 507-512。
8. 郭伟其:《半个世纪前中国艺术史研究批判的一桩公案:约翰•波普对巴赫霍夫<中国艺术简史>》,《美术研究》2005年2期。
9. (美)詹姆斯•埃尔金斯著,潘耀昌、顾泠译:《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撝形陌嫘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4月。
10. Joseph R. Levenson ,The Humanistic Disciplines: Will Sinology Do?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3, No. 4 (Aug., 1964), pp. 507-512。
11. (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
12. Michael Sullivan,Art in China since 1949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9, Special Issu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50 Years (Sep., 1999), pp. 712-722
13. Henry M. K. Mok, Vivian W. K. Ko, Salina S. M. Woo, Katherina Y. S. Kwok ,Modern Chinese Paintings: An Investment Alternativ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Vol. 59, No. 4 (Apr., 1993), pp. 808-816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画廊杂志
Saturday, May 23,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Followers
Blog Archive
-
▼
2009
(1187)
-
▼
May
(161)
- Conceptual Art
- 加强虚拟经济领域内的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制度创新报告(2005)》
- 成思危:全球化与管理教育
- 中国应警惕资产价值暴涨
- 证监会所推救市措施治标不治本
- 房地产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是误读
- Art in Review; Mike Bouchet
- US lab debuts super laser
- SAN FRANCISCO (AFP) – A US weapons lab on Friday p...
- 谢国忠:热钱涌入亚洲 当心熊市反弹"老虎机"2009年05月16日 第一财经日报第二届陆家嘴论坛5月...
- 全球经济最坏的时候,届时将出现第二次衰退
- 股市已经涨得差不多了 市场必须更加自由2009年05月16日 新民网“股市已经涨得差不多了”,这是...
- 中国如何转向靠效率来增长?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5月22日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
- 球金融危机2010年才会见底 谢国忠PK龚方雄:A股是否处在牛市初级阶段2009年05月23日 每...
- 效率的紧迫性 / 謝國忠2009-05-25 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
- 求诸效率本文见《财经》杂志 2009年第11期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25日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
- 亿万富豪许伟明 穿Bata皮鞋 戴Seiko表 (2009-05-24) 早报导读 亚洲安全大会 美...
- 拉链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之一。
- 中印经贸交流要有大国心态(2009-05-30)早报导读 亚洲安全大会 美国严厉警告朝鲜 朝鲜成为今...
- 朝鲜核威胁何以逼近中国? [杜平] (2009-05-29) 早报导读 亚洲安全大会 美国严厉警告朝...
- 卢武铉之死冲击韩国社会 [黄彬华] (2009-05-29) 早报导读 亚洲安全大会 美国严厉警告朝...
- 哈佛商学院
- “人造太阳”建成 美核威慑力升 (香港) (2009-05-31) 早报导读 亚洲安全大会 美国...
-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指定传记作家。最近刚出席了比尔德伯格年...
- 纽约时报 中国对美国国债越来越挑剔 [转帖 2009-05-22 11:20:49] 字号...
- 点评:罗杰斯正在给全世界众多外围组织传同步传达地下“世界中央全会”的决议精神? [转帖 2009-...
- 美国医疗保险可能是最大的旁氏骗局新华网 2009-05-21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被称为“这个国家...
- 美国医疗保险可能是最大的旁氏骗局新华网 2009-05-21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被称为“这个国家...
- 亚洲发展模式破产了金融时报 2009-05-21 亚洲经济近来的好转,正催生出一种危险的乐观情...
- 美民众卷入次贷危机漩涡 “丢房”人数激增《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9-05-20美国次贷危机爆...
- 美民众卷入次贷危机漩涡 “丢房”人数激增《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9-05-20美国次贷危机爆...
- 美民众卷入次贷危机漩涡 “丢房”人数激增《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9-05-20美国次贷危机爆...
- 美国人伤疤没好却忘了痛---─加州的悲惨状况 [转帖 2009-05-25 02:13:24] ...
- California faces its day of fiscal reckoning [转帖 ...
- 点评:金融时报---非洲土地几乎白送! [转帖 2009-05-26 04:40:18] ...
- 华尔街售华“金融鸦片”,在美国禁用 到中国畅销 [转帖 2009-05-26 09:41:11] ...
- 沙特警告:两年内原油升到每桶200美元 [转帖 2009-05-27 15:45:45] ...
- 中国深陷美元陷阱 无助地继续买进美国公债中国深陷「美元陷阱」,尽管中国官员已多次公开质疑美元资产的保...
- The Bilderberg Plan for 2009: Remaking the Global ...
- 货币战争:哪位大侠手快,帮助翻译一下。该文章含金量很高。多谢。The Bilderberg Plan...
- Dollar Is Dirt, Treasuries Are Toast, AAA Is Gone ...
- 传通用汽车将于6月1日申请破产 [转帖 2009-05-29 11:50:50] 字号:大...
- 2009年比尔德伯格会议与会者名单与会议议程(中文) [转帖 2009-05-29 11:59:4...
- Comex压制金价已近极限,6月期权面临重大违约,黄金可能会有强势逐渐发动? [转帖 2009-...
- FBI文件解密:爱因斯坦是前苏联间谍? [转帖 2009-05-30 01:29:35] ...
- 汽车城"走向没落" 底特律不能代表"底特律" [转帖 2009-05-30 07:45:39] ...
- 向中国学习!美媒感叹:我看到三个不一样的中国 中评社 [转帖 2009-05-30 07:54:4...
- 学大国崛起,小国也雄起--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谈联合会安理会制裁案 [转帖 2009-05-30 12...
- 低估朝核能力,小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转帖 2009-05-30 13:13:55] 字...
- 对朝政策要防止一步走错,步步被动,全盘皆输的结局 [转帖 2009-05-31 02:13:17]...
- 荒原 “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
- 艾略特《荒原》“荒原”的象征意义
- 上传时间:2009-04-11 22:57:05 汉画中所表现的孔子好学精神 ...
- 试论“君子三畏” ——孔子天命思想的存在意义 作者:陈天庆文章来源:作者惠寄浏览:535 ...
- 道与无为而治 作者:薛永新文章来源:当代学者论坛http://www.frchina.n...
- 通往想象的世界* ——读《庄子》 作者:陈少明文章来源:中国思想论坛浏览:77 次 ...
- 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 作者:爱因斯坦文章来源:中国思想论坛浏览:1115 次 ...
- 寻找哲学家的生活 ――读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传》 作者:王俊文章来源:王晓纯 吴晚云主编《...
- 罗伯特•弗兰克与《美国人》 作者:来源:简介: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普雷基介绍罗伯特•弗兰克的作品是“...
- 体验性的弥散 付晓东体验性的弥散付晓东 《美术文献》总第58期 在艺术市场和资本的重重围堵下,我们...
- 物是:当代艺术中的物主题 鲍栋物是:当代艺术中的物主题 鲍栋 《美术文献》总第57期如果说,哲学...
- 历届横滨三年展2008第三届横滨三年展主题“时间的裂缝(Time Crevasse)2008.09....
- 历届新加坡双年展 2006 Singapore Biennale.jpg (127.5 KB)第...
- 历届南京三年展 第三届中国艺术三年展.jpg (20.06 KB)第三届中国艺术三年展2009....
- 历届广州三年展2008年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开幕时间:20...
- 历届光州双年展主题第一届光州双年展:超越边界 Sep.20 - Nov.20, 199...
- 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新闻稿撰稿人:Art218.com 孙越 77007.jpg (8...
- 2009年艺术博览会一览 ArtFair.jpg (77.47 KB)黑2009.2.21 17...
- 2009年部分大型国际双年展预告2009年部分大型国际双年展预告撰稿人:Art218.com 孙越一...
- 世说45:香港艺术展09印象2009年5月14-17日,香港国际艺术展在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 当代艺术与投资_电影的可能在电影之外电影的可能在电影之外张亚璇 本年度的威尼斯双年展,开辟...
- 7期-大片的杀人和自杀倾向大片的杀人和自杀倾向张献民中国电影中的若干倾向还是比较容易看清楚的。早年有...
- 个案:智性绘画及其观念——李青的绘画艺术吕澎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
- 个案:封存的记忆 巫鸿尹秀珍和她的丈夫宋冬让我想起中国近一千年前一对很著名的夫妻,诗人李清照和她酷爱...
- 当代艺术与投资-个案-关于曹斐 个案2-1-2@.jpg (41.91 KB)2007.12.3...
- 当代艺术与投资-概念-裂缝之间In Between the Cracks: Tavares Stra...
- 当代艺术与投资-注目-那些与小川绅介和山形影展有关的事 注目1-2.jpg (19.72 KB)...
- 当代艺术与投资-空间-“务实”后的尴尬“务实”后的尴尬陈柯 空间1.jpg (62.39 KB)...
- 纽约夜场:资本很兴奋,后果很严重?[localimg=414,336]2[/localimg]纽约夜...
- 当代艺术与投资_日本战后美术日本战后美术住友文彦(Sumitomo Fumihiko)翻译:李诗 ...
- 个案 关于自由的一些事和物诺曼•布莱森(Norman Bryson)从一开始,吴山专的作品已着手探究...
-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10期个案隋建国卢迎华在隋建国的艺术实践中,他始终了解学院现实主义传统的能量,而同时...
- 2008当代艺术与投资12期个案 个案1-1小.jpg (26.16 KB)2008.12.10...
- 东游记:外国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市场状Journey to the East: Market Situ...
- 当代艺术与投资-大师-皮娜•鲍什、以及和我们有关皮娜•鲍什、以及和我们有关吴文光 个案7.jpg...
- 傲慢与偏见: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艺术Pride and Chinese Art Through West...
- 中国兴起德鲁克热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06月18日13:32彼得•德鲁克(Peter ...
- 老板每天做些什么?正文 评论 更多职业与管理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
- 危机时刻怎么当领导正文 评论 更多职业与管理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
- 管理与领导有何不同正文 评论 更多职业与管理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
- 如何培养领导风格正文 评论 更多职业与管理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 新任经理的常见错误正文 评论 更多职业与管理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
- 舒适智能集于一身的翻盖黑莓手机正文 评论 更多数字生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
- 黑莓带来超级智能手机新风暴正文 评论 更多数字生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 显示器──多多益善正文 评论 更多数字生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 网上生活 在此集合正文 评论 更多数字生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 同步你的网络书签正文 评论 更多数字生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
- 怎样用Gmail转发电子邮件?正文 评论 更多莫博士信箱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
- 怎样下载YouTube视频正文 评论 更多莫博士信箱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
- 怎样将公司数据同步至iPhone?
-
▼
May
(16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