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0, 2009

中国如何转向靠效率来增长?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5月22日
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谢国忠:当前危机的教训对中国政策走向无意义,中国市场远未变成“太自由”


【背景】工信部预测,下半年工业增长达10%。宋国青称中国经济迅速回升。

  5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09年春季报告》提出,下半年中国工业可望达到10%以上的增长水平。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高华证券特别顾问宋国青,在高华证券和高盛集团“2009中国宏观经济展望”电话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迅速回升,伴随经济回升、货币增长,今年四季度政府进行某种程度的宏观调控的可能性很大,对通货膨胀不必过多担心。

  《财经》杂志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着眼于提高效率来保持高增长,而且,已经到了该收紧货币的时候了,信贷再放松可能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地着眼于提高供应方的效率,来保持高增长。未来十年里,全球经济增长很可能比过去慢很多。中国需要更高的效率,才能达到同样的增速。效率的提高不能依赖固定资产扩张。过去的问题是规模小,设备陈旧。现在,这两点都不再是问题,中国大部分工业似乎都是装备精良,但苦于产能过剩。

  今后,效率的提高是一个系统或者激励问题,而不是投资问题。因为是微调而不是蛮力使生产率提高,是市场的力量而不是政府干预能提升效率。

  谢国忠指出,现在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流动性主导,大量流动性被注入企业和政府部门。无论效率如何,更多的消费会使经济恢复;如果通过低效率的投资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会需要更多的消费。当然,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印钞票能解决任何经济问题:如果不奏效,只需再多印一些。但是,增加流动性或者印钞票会导致通货膨胀。投资效率越低,通货膨胀出现得越早。由于全球化和IT业的收益已经被吸收,现在,通货膨胀更容易出现。

  谢国忠认为,中国有很大的机动空间:政府债务低,银行系统存贷款比例低,家庭部门杠杆率低。当然,公司部门的高杠杆值得担忧。国家有强大的购买力,这在巨额外汇储备和持续的贸易顺差中反映出来。如今可选择的办法反映了过去在提高生产率和出口能力方面的成功。但是,这两方面都遇到了困难,因此,中国应该谨慎地将资金投向那些能带来未来收益的项目上,而不是投在仅仅能提高即期GDP的非生产性项目上。

  即使中国有足够的财力,也应该谨慎花费,因为未来挣钱的难度加大了,谢国忠指出,很容易就能提高生产率和出口能力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中国应该尽早收紧货币政策。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五个月里,中国的银行信贷增长了20%。如果保持这一速度,信贷年增长率将达到 50%。上一次信贷如此快速增长是在1992年,它导致了失控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再次出现,将比上一次更难解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时,出口的快速增长维持了经济增长。这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谢国忠认为,如果通货膨胀出现而经济仍然低迷,政府可能不愿充分收紧来冷却通胀,这可能导致长时间的高通胀、低增长。对中国、美国和世界来讲,滞胀的风险很大。最初信贷激增对稳定经济是必要的,但是,持续下去可能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为今年GDP多增长一两个百分点,甘冒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是不值得的。”

  他建议,在今年剩余的时间内,银行信贷应由非常宽松转向中性。中性意味着银行信贷与GDP的比率应该保持不变。例如,现在的银行信贷是37万亿人民币,是GDP的1.2倍。如果名义GDP每月增加2000亿人民币,今年增长8%,那么,银行信贷应该每月增长2400亿人民币。4月新增贷款从此前四个月的月均1.4万亿,下降到6400万亿,但相对中性的标准来讲,仍然太高。货币收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过多的流动性刺激可能导致今后的通货膨胀。对中国来讲,是放慢货币供应的时候了。政策着眼点应该转向扩大家庭部门的消费,提升供应方的效率。否则,在接下来的数年里,中国将要承受低增长和高通胀。

  许多人认为,美国和发达国家发生的事情表现出了市场经济坏的一面,因此,中国不应该再朝市场经济发展。谢国忠表示,这是从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得出的错误结论。市场仍然是激发企业用最低的成本交付最好的产品的最好工具。其他所有的体制都已经在促进繁荣上失败了。然而,市场要正常运转,也需要监管。比如,需要有食品安全标准,确保行业正常发展。监管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市场更有效率地运转,而不是取代市场。

  他指出,一些经济体,像美国、英国,十年前过多地放松了管制,为当前的危机埋下了隐患。中国经济则是被政府过度监管和控制。当前危机的教训对中国的政策走向没有意义,中国的市场要变成“太自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谢国忠搜狐博客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
  谢国忠相关观点详见5月25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