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2, 2009

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

所谓审美主义,是在社会现代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一种批判性哲学思潮,是从艺术和美学角度对现代性和工具理性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它不再把理性当作终极真理,而把艺术和审美作为最高的价值和最具本体性的存在,它渴望以审美的途径来超越此岸的现实和安顿个体的心灵。
  在西方的审美主义潮流中,向来有两个不同的维度:
  一是以尼采、马尔库塞、福柯等为代表的主体性审美主义倾向,他们企图在现代社会中建立一个张扬主体审美自由的个人或社会乌托邦,以对抗工具理性的异化。
  有些论者把尼采的哲学称为诗化哲学,这充分显现了尼采思想的审美主义特征。在信仰上,尼采认为上帝已死,宗教已经丧失了拯救人的生存意义的功能;在哲学上,康德哲学那种机械僵化的理性主义思维模式也已经不合时宜。为了反抗这种现代性发展所造成的僵化的社会体制,尼采求助于超人的诞生,可是世间并没有什么超人,于是他只能诉诸于艺术和审美。他的超人学说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偶像,不如说是一种审美理想的化身,而其日神精神、酒神精神也只不过是他的审美理想艺术化的实现。通过这样一种艺术和审美原则的无限扩张,审美就实现了对科学与伦理的全面渗透,泛化为一种无所不在的精神与生活原则。但是,尼采虽然反对康德的理性主体性美学,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发展出一套非理性主义的主体性美学思想。也就是说,尼采的美学思想仍然是主体性的,他企图通过非理性主体的膨胀进入审美,通过审美而实现超越。相应于其主体性的美学架构,其审美主义也只不过是一种主体性的审美主义思想。
  主体性审美主义看到了现代性和工具理性的一些阴暗面,并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张扬人的感性欲望以反抗理性专制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体现了处于现代性困境中的哲人和诗人们超越困境的一种努力,所以我们说它带有反现代性的性质。但是,它仍然有一系列不能克服的弊端,如它仍然局限于主体性和现代性的内部进行批判,所以它的批判只是批判了现代性的后果而没有批判现代性本身;它仍然企图通过主体感性的释放以对抗理性的压抑,这种反抗本身是不彻底的,它所具有的审美现代性也是不充分的,最终无法解决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以及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二是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取向。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具有最为充分的审美现代性,它是对社会现代性的最为彻底的反抗,它不但强调审美的感性基质,而且还充分强调了审美的超越之维。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提出了“共在”概念,但“共在”是从其“此在”的生存论视域出发加以规定的,这导致它仍然带有主体性的倾向而没有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而且,这种“共在”只是一种非本真的存在,是此在主体的沉沦状态,它不能实现真正的主体间性。只是在海德格尔后期的哲学、美学思想中,才彻底批判了主体性思想,把主体间性升华到审美主义的高度。他强烈地批判了那种主客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认为主客关系是一个不祥的哲学前提。在面对“世界图像时代”到来的时候,他强烈地批判了当代技术力量对人的宰制,呼唤人“诗意地栖居”,而诗意地栖居就是彼此的同在,就是天地神人共属一体、四方游戏。这种天地神人的四方游戏就是一种主体间交融一体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审美主义的生存境界。
  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主张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在审美中才能真正实现,它不是把存在看作实体而是关系和意义,在对主体性美学的彻底反叛基础上它讲究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和对话,关注作为主体间的人的生存的和谐、自由、超越,以渴望能够建立一个审美的主体间的生活世界,达到本真的存在境界。此外,由于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彻底地批判了社会现代性和工具理性带来的异化现象,克服和超越了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生硬二元对立,指向一种本真、和谐、自由、超越的生存方式,这使其具备了充分的审美现代性,也使其获得了充分的主体间性,在这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进入物我一体、主体间充分同一的境界最终成为可能。很明显,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更符合审美的感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本质,也更契合人的本真存在。
  “审美主义”一词传入我国久矣,但是对审美主义的性质、内涵和外延等都还存在理解的偏差。对“审美主义”一词的内涵较为准确的认识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更多的学者是在其文章和著作中论述到了“审美主义”的第一个层面,即主体性的审美主义。当然,也有学者认识到了“审美主义”的第二个层面,即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
  本文所说的“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既指从维护理性主体地位的主体性美学转向批判理性和现代性的审美主义,也指从主体性的审美主义转向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笔者以为,审美主义特别是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讨论在当代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一,为了完成当代美学的现代性转型和建设中国的现代性美学体系,必须转向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理论建构。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我们一直在忙于启蒙和呼唤现代性的工作,缺少审美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审美主义思潮在我国一直未能生长。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现代性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我国学界对西方现代美学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入。这都促使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美学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建设的需要出发,建设中国当代的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完成我国当代美学的现代性转型,实现与世界美学最新发展潮流的接轨。就当代中国美学的具体理论建设而言,我们必须超越20世纪80年代的主体性实践美学,克服其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交往对话中实现审美的自由,获得存在的意义。其二,有助于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坚守文学艺术的审美超越本性。审美主义高扬审美的超越性,这实际上是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人的超越性的一种确认。人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其超越性最集中地体现在其所创造的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上,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审美性是文学艺术的最本质属性。但现在学界出现了一种文化研究的新潮流,这股潮流往往把文艺作品仅仅作为其一般的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的一种点缀材料。更有甚者,有人从一种“跨越边界、填平鸿沟”的后现代文化立场出发,主张取消文学和其他一切大众文化的界限区别。我们认为,审美主义研究将能够使我们在这种文化研究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致迷失方向。只有坚持审美主义研究,我们才能够始终坚守文学艺术的审美超越性,并为人类保留这最后一块诗意幻想的天地。其三,在理论的实践应用方面,审美主义特别是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批判现代性和工具理性,强调主体间充分交往、对话的特点对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性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但也带来了许多弊病和危机,如自然生态危机、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个人的精神心理危机等等。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一种和谐精神。充分发挥这种和谐精神,才能为我们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社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