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1, 2010
极权的诱惑(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许知远 2010-03-18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知识分子对民主国家的缺失毫不留情,却对那些以冠冕堂皇的理论的名义所犯的滔天大罪予以宽容。”雷蒙•阿隆在一九五五年感慨道。
在法国知识分子关于未来的论战中,大多人选择了左派,苏联则是他们的乌托邦。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一切充满指责,生产方式的非人性化,反共主义的歇斯底里,但是他们却对仰慕的苏联保持了沉默,即使当斯大林年代的大清洗与大饥荒被披露后,沉默和忽略仍持续着。他们担心打破头脑中革命与进步的幻象,似乎这要比赤裸裸的现实残酷得多。
阿隆不是第一个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人。十九年前,纪德前往苏联访问。“大家想要到这个处于分娩状态的辽阔土地去逗留逗留,我们似乎正目睹着这块辽阔的土地在孕育着未来。”他在《访苏联归来》中写道。像很多欧洲与美国的知识分子一样,他是苏联的热切的支持者,他们深深受困于欧洲的危机、美国大萧条,资本主义正在陷入政治、经济与人道危机,而苏联则意味着一场崭新的可能性——集体制、人人平等,就像他自己所写的:“我爱苏联。那里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尝试,使我们心中充满了希望。”
真实的苏联与纪德想象的不同。在工地,在工厂,在俱乐部,在文化馆,他看到了表面进步后不幸的个人。在倍受赞扬的集体农庄中,他发现“每一处住宅里都是
千篇一律的难看的家具,同一张斯大林像……没有一点点个人的东西……连集体农庄的庄员也是一模一样,可以调换……”。而所谓的新制度带来的个人幸福,他则体会到“众人的幸福是以每个人的非个性化取得的……是以牺牲个人而得到的”。
纪德的批评,让苏联与世界都陷入短暂的不安。苏联人给每一位访问者惊心设计了路线,让他们去同样的景点和同样人的聊天、目睹同样的成就。苏维埃的模范农庄是沙皇时代的波将金村的延续,他们只展现应该展现的东西。很多访问者心甘情愿被此迷惑。“我已经到过未来,而它看起来挺不错。”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写道。而英国费边主义的创始人西德尼·韦伯夫妇则在一场旅行后用一本九百页的书宣称《苏维埃共产主义:一种新文明》。
纪德知道自己的描述将引起的不安,即使他对于更恐怖的古拉格群岛一无所知。另一位作家罗曼•罗兰早他五个月来到苏联,也看到了类似的景象,但他执意要把日记尘封起来,以待五十年后发表。
纪德没能扭转世界对苏联的看法,他的尖锐声消失在嘈杂的赞扬声中了。几年后,与德国的对抗继续提升了苏联的诱惑——它的制度与军队击败了强大的纳粹德国,或许也拯救了世界。
倘若纪德的声音可以被忽略,苏联的流亡分子发现,他们更直接、也更残酷个人经历则无人理解。苏联的叛逃者Boris Souvarine很难为自己的残酷经验找到一个西方出版商,对方总是说,没必要去伤害与莫斯科的关系。法国作家马尔罗则在私下的谈话里说:“Souvarine,我相信你和你朋友是对的。但在这个阶段,别把我算进支持你的人。只有在你占上风时,我才会站在你一边。”这是诚实,还是另一种玩世不恭。这种情绪主宰了三、四十年代的西方世界,从知识分子到公众。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让人们陷入恐慌与错乱,既然市场充满了动荡、资本家们贪婪无度,为什么不能创造一种计划体制,去统一、平等地分配社会财富。新制度也将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制度,人们再不受充满偏见的媒体左右,也不再受政客们操纵,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当西方的重要知识分子纷纷展开苏联之旅时,一些普通人也准备投奔幸福之地。一九三一年的前八个月,苏联驻纽约的贸易处收到了超过十万份的移民申请,因经济危机而绝望的美国人,想前往苏联工作与生活,这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向外移民。他们或多或少读过这本《新俄国的首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故事》,它畅销一时。他们被其中描绘的苏联生活迷住了,这里不仅没有失业,也没有剥削。最终,几千名美国人被苏联接纳了,他们大多在古拉格群岛的劳改地离开生命。而当丘吉尔挥舞着《通往奴役之路》来警告英国选民时,他被当作了另一个笑话——人们都觉得计划经济更稳定,而不是奴役之路。
对苏联的态度,成为判断知识分子立场的主要坐标。在一九五二年的论战,加缪的判断正确,却失败了,并带着失败的屈辱而离开人世。萨特获胜了,尽管他知道苏联的种种恶行,但是他认定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批判法国社会、资本主义,苏联仍是个美好的参照。
为什么萨特与他的同道们,能对苏联的一切罪恶保持沉默?在精彩绝伦的《知识分子的鸦片》中,雷蒙•阿隆试图给出答案。他追溯了左派神话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式语言的诱惑力,还有法国知识分子对美国的矛盾心理。苏联的实验给予他们这样一种心理安慰——他们站在了法国大革命的光荣传统中,苏联正是这进步、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体现。对他们来说,苏联人的生活到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股代表前进的历史动力。而现实的法国太令人不安,大革命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它再没有辉煌的时刻,而十年前,还羞辱地臣服于纳粹德国之下。融入新的历史动力中,有助于缓解他们内在的焦虑。
赫鲁晓夫的秘密演说,紧接而来的匈牙利革命,苏联的本质暴露出来。它的道德上的优越性开始褪色,它不再代表那个美好社会,但没人怀疑它的制度上的竞争性。人造卫星的上天,令美国陷入一片惊慌,他们正在太空竞赛中落败。关于共产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书籍与论文,充斥在美国的学术与流行期刊上,很多美国学者相信苏联有一种不同的模式。经济学家加尔文·B·胡佛在一九五七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代表了当时的流行情绪。他相信,苏联的统计数字并不全然值得信赖,但或许“集体式、专制的政权”能比自由市场的民主整体,取得更快的经济增长,苏联有可能在七十年代超越美国。而与此同时,共产主义的魅力传递到更贫穷的地区,给予那些要争取独立、获得繁荣的落后国家以诱人的许诺,
它在亚洲、非洲、甚至临近美国的古巴都获得了回响,中国的毛泽东相信“东风压倒西风”。是肯尼迪高呼,让美国重新运转起来,以迎接来自东方的挑战。而赫鲁晓夫不仅在联合国总部的桌子上敲打自己的皮鞋,而且宣称要埋葬西方。
斯大林主义带来的普遍幻灭感慢慢被遗忘。在苏联国内,人们会把错误推卸给具体的领导人,从未怀疑过共产主义制度本身是否有问题。而西方的左派们,从没放弃他们的憧憬。而每当西方遭遇危机时,他们对苏联的感情就开始复苏。
“在这个无知与健忘的土地,教训从未被吸取。”让-弗朗索瓦·勒维尔写道。这是一九七零年代中期的法国,知识分子再度对苏联充满幻想。这一次,西方再度陷入困境,因为越南战争,美国成为帝国主义的化身,石油危机与经济萧条似乎再一次让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暴露无遗。而苏联呢?他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它的能源储量让它的石油危机中更显得有力量,它比所有国家都生产了更多的钢铁、石油、水泥、甚至拖拉机。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兰相信,苏联人会把军事技术转化到工业生产中,苏联可能最终超越资本主义。而在第三世界,从智利到埃塞俄比亚,一群共产主义者们获取了政权。苏联的全球影响力也在提高。
而在法国,关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争论再起。作为苏联的严厉批评者的让-弗朗索瓦·勒维尔发现,法国争论的双方再次重复了二十年前的萨特与加缪之争。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已经在西方出版,萨哈罗夫用个人经验证明了帝国的黑暗。但左派们没兴趣接受这一切。我们诅咒资本主义的衰退、社会不公、媒体的商品化、消费主义、军国主义,而莫斯科甚至地铁票的价格都不上涨……(待续)
极权的诱惑(二)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许知远 2010-03-26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苏联崇拜的所有的替代者中,毛泽东的中国扮演着最值得期待的角色。它所激起的幻象,不仅来自于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更来自于它的古老历史。
一
人们再一次惊呼资本主义的末日,但社会主义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样美好。西方受困于石油危机、经济停滞,苏联则食物短缺,它大量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小麦。即使有着如此广袤的农田,苏联的农业仍难以生产出足够的粮食。那些赞叹莫斯科的地铁票从不涨价的巴黎人,不知道苏联的土豆价格一直在上涨。他们在人造卫星、核弹头、战斗机、钢铁制造上表现出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却不能给自己的人民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苏联其实是一个“低度发展的超级大国”。
对共产主义苏联的幻想,都是荒诞不经的。它宣称人人平等,却创造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它说无产阶级拥有了国家资产,但官僚系统才支配一切;它要全面的解放人,结果是对人的全面禁锢;它声称带来了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共同富足,但只创造了一片荒原……
即使苏联“国家富强”,也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强大。“我们落后于领先国家五十至一白年,我们必须在十年中赶上它们”,斯大林在一九三一年说,“[它需要]一个坚实的党把所有的努力都统一到一个方向。”它成功了,斯大林实现了沙皇时代无法实现的政治与军事胜利,苏联变成了世界第二强大的国家。成功却是建立在惊人的代价上的。苏联农业的普遍萧条和大饥荒,为重工业提供了资金;数百万的流放者成为现代奴隶。成功也注定不可持续。“共产主义国家的增长率显著,却没什么特殊的魔力”,保罗·克鲁格曼后来写道,“产出的迅速增长缘于投入的迅速增加:劳动力的扩充,教育水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硬件设施上的大量投资。”苏联的经济增长,建立于它的政治动员能力、对种种成本的压低,它将随着投入的减少而放缓。它的长远的代价同样惊人:环境受到惊人破坏、几代人的头脑陷入停滞、整个社会分崩离析、自私、冷漠与虚伪四处蔓延。历史上只有很少的时期,人的尊严受到如此的践踏。人们最初期望一个强大的国家,能保护他们,给予他们尊严,却发现制造了一个吞噬自己的怪兽。
局外人不知道,或许也无法真的相信这一切。苏联是一个信息的黑洞。西方报纸上充斥着危机的字眼,自我批评、自我揭露是多元社会的持久的现象之一。但在苏联的公开信息上,读不到危机,反而充斥着成就与欢庆。代价可以被轻易地原谅,最深层的困境,也只是另一个暂时的障碍,它将迅速被克服,未来总是一片光明。斯大林的暴行只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小错误,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你不能不打掉鸡蛋就做成蛋饼。而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很多人甚至准备重新恢复斯大林的名誉。人们只能猜测这信息黑洞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一直到一九八九年前,很少有人真的意识到,这种体制已经难以运转。
对于西方的左派来说,现实是一回事(即使他们知道),信念却是另一回事,人们没兴趣用现实来修正既成的看法。随着真相的日益显露,最初真挚的情感与信念,不可避免地衰竭,最后变成了某种身份确认。七十年代的法国左派们,他们与其是真心赞扬苏联,不如说是在掩饰历史伤口。这也是反美情绪的一种延伸,他们对于美国的影响力,心怀深深的不安(它在盗走拿破仑的昔日荣耀吗?),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苏联的背叛者的叙述,觉得那是冷战阴谋的一部分,很多人觉得索尔仁尼琴描述的古拉格群岛不过是另一种夸大其词。
苏联的神话不如昔日耀眼,一些新的替代者却正在出现。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曾让整个中东兴奋难安,更让反殖民主义的西方知识分子们称赞。卡斯特罗的古巴革命曾让不少人欢呼雀跃,而越南共产党也激起过很多人的普遍同情。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便是这些同情者中最重要的一位。
倘若苏联是历史视线中的新恒星,它所发出的耀眼和持久的光芒,昭示着另一种可能性。那么,上述国家则像是行星,它有着与恒星相似的内在结构,但光芒更微弱,而激起的是同情。它们都是反殖民浪潮的先驱者、是帝国主义的挑战者、是寻求公正的弱小者、受害者。它们内部的杀戮、恐惧与压迫,都掩盖在这个角色下了。
在所有的替代者中,毛泽东的中国扮演着最值得期待的角色。它所激起的幻象,不仅来自于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更来自于它的古老历史。不仅是知识分子,政治家与普通公众,也都亢奋不已。
二
“速成的中国学(Instant Sinology)”,比利时人西蒙·雷斯创造了这个词汇,讥讽那些毫无常识与原则的中国问题专家们。
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充满了这样的人物。他们是记者、学者、作家,有的在中国居住多年,更多的仅仅是短暂的旅行。他们写出或长或短的作品,他们对于一个“革命的中国”赞叹不已。
比起一个被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大公司的科层制度腐蚀的西方,中国是另一个乌托邦。毛泽东追求平等,推行教育、医疗的平民化。“中国工人的购买力绝对比法国工人少,他们的工作条件也差,工作的时间更长,一周只有一天休息、没有带薪假期,他们的住房条件也比我们差很多……但问题不在于绝对的比较,而是相对比较。比起社会的其他成员,中国工人的地位要比法国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工人们高得多。就工资而言,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挣得比一个医生、教师或是政府官员更多。”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写道。他没兴趣继续追问一句,为什么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要比一个工人挣得少?
“文化大革命”更充满了浪漫,古老的中国到处是灿烂的文化、到处是光辉的革命。甚至费正清都这样写道:“毛主义者的革命,就整体而言,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经历过的最好的事。”他们很少会相信,这是一场上层的权力斗争与下层的无政府的混乱结合的灾难,不仅没有一点点“文化”,还是反文化的。
中国不仅是伯克利、巴黎、柏林、东京的反叛青年们的灵感之源,也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模仿的榜样,从游击战术到医疗、教育体系、再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给一些刚刚独立的国家以鼓舞。中国也竭力推广自己的模式,既证明自己取代了莫斯科成为世界革命的中心,也期待这些第三世界的阶级兄弟能支持她重返联合国。
毛泽东与尼克松的会面,令中国变得更为时髦了。尼克松与基辛格迷恋毛泽东无上的权力,没有一个民主国家的领导人,能像他这样率性而为,半人半神似地统治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众只是他手中的道具。中国也是他们重塑世界秩序的个人野心的见证者和合作者。左派们继续执着于中国的革命理想。即使对于那些从不支持“红色中国”的人来说,中国也散发出新的魅力,中国与美国是共同对抗苏联的盟友。在这种新眼光下,一切都合情合理。
“[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我们看来,被绝大部分中国人所支持……昔日的政权失败了,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地用经济安全取代了贫困,用秩序替代了无序,用大众的正义取代了对大众的压迫,用力量取代了物力,用民族骄傲取代了屈辱。”一个美国代表团的成员在访问中国后写道。著名记者詹姆斯·莱斯顿则相信“他们正在很有意识地生活着,重建着自己的国家,也重建着自己”,甚至单调的装束都别具风采,“女子绝对没有化妆,虽然她们养育着世界所有民族中最庞大的人口,但多少隐藏着自己的胸部。同今天西方世界的暴露性时装相比,她们的服饰很纯洁,很一致而又古老,但这里包含着一种巨大的美和风采”。
政治的混乱、经济的崩溃、社会的压抑、个人的绝望,他们对这个真实的中国毫无感知,沉浸在被中国官方体贴安排的旅行中。哈里斯·索斯伯里在一九七二年五月认定,文革的混乱已经结束了,一种新精神已经到来。比起他在苏联所见——年轻人盲目崇拜西方、追随西方的流行文化——中国人则表现出自尊,“他们站起来了。他们有自尊和尊严”。
你可以说,他们不是真正的中国专家,从未认真学习过中国的历史与政治,即使他们亲身来到中国,也只是浮光掠影地旅行,旅程又是被精心安排的,走同样的旅行路线,会见同样的人,没人会对他们敞开心扉,就像一位美国人所说,“中国的每一个人——从走出厨房来接受我们称赞的厨师一直到总理——说话时用的词汇完全一样”。这个精心营造的中国,像是三十年代前苏联的另一个翻版。
但那些真正的中国专家呢?西蒙·雷斯提到了韩素音与罗斯·特里尔。韩素音是半英半中的混血儿,从中日战争到文化大革命,她见证了现代中国的命运,从宋美龄到周恩来,她都与他们相熟。她用英文写作中国题材,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作家。在为世界描绘的中国中,她称“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人类的大跃进”,并且促进经济发展,红卫兵则行为良好,富有民主观念,江青则尽其可能减少暴力的发生……
罗斯·特里尔则是一位公认的汉学家。他的一系列对中国的描述不仅在英语世界畅销一时,他的《毛泽东传》的中文版至今仍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传记,销量超过一百万册。罗斯·特里尔没有写出韩素音式的谎言,但西蒙·雷斯发现,罗斯·特里尔也从未揭示出中国的任何真相。罗斯·特里尔是个诙谐、敏锐的观察者,中国被他描绘成陌生和奇特之地,即使他目睹到种种残酷、虚假和不公,他也不想描述,更不做道德判断。“有娱乐性,但不要富于争议;回避一切可能带来困扰、激起不安或带来不愉快的话题;取悦每一个人,”西蒙·雷斯这样评价特里尔的风格,在他的看来,特里尔的《毛泽东传》的献词再好不过地展现了这种风格:“献给今日一些国家渴望的领袖天才,也同样献给那些想摆脱领袖神秘感的普通人”。所有伤痛都在这献词中被一笔带过,领袖与人民都是对的,没人要为历史承担责任。倘若社会主义要求它的艺术家们删除作品灰色、负面的情绪,只表现斗志昂扬,罗斯·特里尔进行了类似的自我审查。他的语调和结论总倾向于乐观,以至于忘记追问逻辑关系。在评价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时,他说新政权“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工业产值每年百分之十”,它取得了“三十年的社会进步”。即使我们不去追问大饥荒的真相(在三年内饥饿而死亡的人口甚至比八年中日战争还要多),一个至今仍常被混淆的逻辑是——这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自己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这个政权,而不是倒过来。农民们在参加“忆苦思甜”的活动时,自然地回忆起“三年自然灾害”——他们的记忆里没有比这更苦的时光了。它也不缘于“自然灾害”,而是狂热政策的后果。
在解释西方知识分子憎恶法西斯、却原谅共产主义的原因时,让-弗朗索瓦·勒维尔用了这样的比喻: “在他们眼中,法西斯政府是家族里的黑羊,它选择了错误的道路,背叛了文明,让文明蒙羞,而斯大林政权被视作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奇特生命:如果这些人愿意相互残杀,这是他们的事。”
黑羊的比喻倍显冷酷,却很可能是事实。俄国来自东方,人们认定它有着被残暴所左右的传统。而比起高加索人,中国才是真正的东方。它更遥远、神秘,更象另一个星球。尼克松曾感慨说,二十年来前往中国的美国人比前往月球的人还要少。所以,中国的残酷性,也更容易被接受。
西蒙·雷斯发现,尽管包若望的回忆录《毛的囚徒》、陈若曦的小说《尹县长》是对毛泽东时代真实的揭露,但它们没引起西方的重视,中国人正在遭遇的痛苦被淹没在中国的另一个形象中了。他们对中国的乐观判断基于这样的逻辑:中国真的不同,我们对它采用另一个衡量标准;中国有它的问题,我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我们无权指责他们。
西蒙·雷斯是那个年代的异类,他是中国文化热烈的追随者,翻译过《论语》,沉醉于中国的山水画,他在一九五五年来到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其激动不已。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地转变。一九六七年,他居住在香港,看到了顺珠江漂流而来、又被海水冲到岸边的尸体——他们是广东武斗的丧命者。他与逃到香港的中国人交谈,阅读中文报纸,逐渐了解到中国的真相。一九七二年,他作为外交官在北京生活了半年,这段经验再次验证了他对中国的这个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富压迫性的政权。在其他的外来者纷纷感慨中国的“中新精神”与“新的中国人”时,他说,毛泽东的文化革命“是一项使地球上最聪明的人民沦为白痴的庞大工程”。几年后出版的《中国的阴影》一书像是中国文人画的疏离与乔治·奥威尔的犀利的混合体,西蒙·雷斯在这本书中压抑不住自己对这个政权的愤怒。他的观点却被西方左派广泛地质疑。
“很显然,它是反共的知识分子时尚,尤其是针对第三世界时”,一位美国学者投书《纽约书评》,“……这种欧洲知识分子的倾向至少可以上溯到黑格尔,他用东方专制主义形容中国”。难道中国不是正处于东方专制主义吗?与其说西蒙·雷斯是黑格尔的传人,不如说更接近孟德斯鸠的怀疑精神……(待续)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许知远 2010-03-18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知识分子对民主国家的缺失毫不留情,却对那些以冠冕堂皇的理论的名义所犯的滔天大罪予以宽容。”雷蒙•阿隆在一九五五年感慨道。
在法国知识分子关于未来的论战中,大多人选择了左派,苏联则是他们的乌托邦。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一切充满指责,生产方式的非人性化,反共主义的歇斯底里,但是他们却对仰慕的苏联保持了沉默,即使当斯大林年代的大清洗与大饥荒被披露后,沉默和忽略仍持续着。他们担心打破头脑中革命与进步的幻象,似乎这要比赤裸裸的现实残酷得多。
阿隆不是第一个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人。十九年前,纪德前往苏联访问。“大家想要到这个处于分娩状态的辽阔土地去逗留逗留,我们似乎正目睹着这块辽阔的土地在孕育着未来。”他在《访苏联归来》中写道。像很多欧洲与美国的知识分子一样,他是苏联的热切的支持者,他们深深受困于欧洲的危机、美国大萧条,资本主义正在陷入政治、经济与人道危机,而苏联则意味着一场崭新的可能性——集体制、人人平等,就像他自己所写的:“我爱苏联。那里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尝试,使我们心中充满了希望。”
真实的苏联与纪德想象的不同。在工地,在工厂,在俱乐部,在文化馆,他看到了表面进步后不幸的个人。在倍受赞扬的集体农庄中,他发现“每一处住宅里都是
千篇一律的难看的家具,同一张斯大林像……没有一点点个人的东西……连集体农庄的庄员也是一模一样,可以调换……”。而所谓的新制度带来的个人幸福,他则体会到“众人的幸福是以每个人的非个性化取得的……是以牺牲个人而得到的”。
纪德的批评,让苏联与世界都陷入短暂的不安。苏联人给每一位访问者惊心设计了路线,让他们去同样的景点和同样人的聊天、目睹同样的成就。苏维埃的模范农庄是沙皇时代的波将金村的延续,他们只展现应该展现的东西。很多访问者心甘情愿被此迷惑。“我已经到过未来,而它看起来挺不错。”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写道。而英国费边主义的创始人西德尼·韦伯夫妇则在一场旅行后用一本九百页的书宣称《苏维埃共产主义:一种新文明》。
纪德知道自己的描述将引起的不安,即使他对于更恐怖的古拉格群岛一无所知。另一位作家罗曼•罗兰早他五个月来到苏联,也看到了类似的景象,但他执意要把日记尘封起来,以待五十年后发表。
纪德没能扭转世界对苏联的看法,他的尖锐声消失在嘈杂的赞扬声中了。几年后,与德国的对抗继续提升了苏联的诱惑——它的制度与军队击败了强大的纳粹德国,或许也拯救了世界。
倘若纪德的声音可以被忽略,苏联的流亡分子发现,他们更直接、也更残酷个人经历则无人理解。苏联的叛逃者Boris Souvarine很难为自己的残酷经验找到一个西方出版商,对方总是说,没必要去伤害与莫斯科的关系。法国作家马尔罗则在私下的谈话里说:“Souvarine,我相信你和你朋友是对的。但在这个阶段,别把我算进支持你的人。只有在你占上风时,我才会站在你一边。”这是诚实,还是另一种玩世不恭。这种情绪主宰了三、四十年代的西方世界,从知识分子到公众。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让人们陷入恐慌与错乱,既然市场充满了动荡、资本家们贪婪无度,为什么不能创造一种计划体制,去统一、平等地分配社会财富。新制度也将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制度,人们再不受充满偏见的媒体左右,也不再受政客们操纵,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当西方的重要知识分子纷纷展开苏联之旅时,一些普通人也准备投奔幸福之地。一九三一年的前八个月,苏联驻纽约的贸易处收到了超过十万份的移民申请,因经济危机而绝望的美国人,想前往苏联工作与生活,这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向外移民。他们或多或少读过这本《新俄国的首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故事》,它畅销一时。他们被其中描绘的苏联生活迷住了,这里不仅没有失业,也没有剥削。最终,几千名美国人被苏联接纳了,他们大多在古拉格群岛的劳改地离开生命。而当丘吉尔挥舞着《通往奴役之路》来警告英国选民时,他被当作了另一个笑话——人们都觉得计划经济更稳定,而不是奴役之路。
对苏联的态度,成为判断知识分子立场的主要坐标。在一九五二年的论战,加缪的判断正确,却失败了,并带着失败的屈辱而离开人世。萨特获胜了,尽管他知道苏联的种种恶行,但是他认定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批判法国社会、资本主义,苏联仍是个美好的参照。
为什么萨特与他的同道们,能对苏联的一切罪恶保持沉默?在精彩绝伦的《知识分子的鸦片》中,雷蒙•阿隆试图给出答案。他追溯了左派神话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式语言的诱惑力,还有法国知识分子对美国的矛盾心理。苏联的实验给予他们这样一种心理安慰——他们站在了法国大革命的光荣传统中,苏联正是这进步、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体现。对他们来说,苏联人的生活到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股代表前进的历史动力。而现实的法国太令人不安,大革命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它再没有辉煌的时刻,而十年前,还羞辱地臣服于纳粹德国之下。融入新的历史动力中,有助于缓解他们内在的焦虑。
赫鲁晓夫的秘密演说,紧接而来的匈牙利革命,苏联的本质暴露出来。它的道德上的优越性开始褪色,它不再代表那个美好社会,但没人怀疑它的制度上的竞争性。人造卫星的上天,令美国陷入一片惊慌,他们正在太空竞赛中落败。关于共产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书籍与论文,充斥在美国的学术与流行期刊上,很多美国学者相信苏联有一种不同的模式。经济学家加尔文·B·胡佛在一九五七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代表了当时的流行情绪。他相信,苏联的统计数字并不全然值得信赖,但或许“集体式、专制的政权”能比自由市场的民主整体,取得更快的经济增长,苏联有可能在七十年代超越美国。而与此同时,共产主义的魅力传递到更贫穷的地区,给予那些要争取独立、获得繁荣的落后国家以诱人的许诺,
它在亚洲、非洲、甚至临近美国的古巴都获得了回响,中国的毛泽东相信“东风压倒西风”。是肯尼迪高呼,让美国重新运转起来,以迎接来自东方的挑战。而赫鲁晓夫不仅在联合国总部的桌子上敲打自己的皮鞋,而且宣称要埋葬西方。
斯大林主义带来的普遍幻灭感慢慢被遗忘。在苏联国内,人们会把错误推卸给具体的领导人,从未怀疑过共产主义制度本身是否有问题。而西方的左派们,从没放弃他们的憧憬。而每当西方遭遇危机时,他们对苏联的感情就开始复苏。
“在这个无知与健忘的土地,教训从未被吸取。”让-弗朗索瓦·勒维尔写道。这是一九七零年代中期的法国,知识分子再度对苏联充满幻想。这一次,西方再度陷入困境,因为越南战争,美国成为帝国主义的化身,石油危机与经济萧条似乎再一次让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暴露无遗。而苏联呢?他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它的能源储量让它的石油危机中更显得有力量,它比所有国家都生产了更多的钢铁、石油、水泥、甚至拖拉机。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兰相信,苏联人会把军事技术转化到工业生产中,苏联可能最终超越资本主义。而在第三世界,从智利到埃塞俄比亚,一群共产主义者们获取了政权。苏联的全球影响力也在提高。
而在法国,关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争论再起。作为苏联的严厉批评者的让-弗朗索瓦·勒维尔发现,法国争论的双方再次重复了二十年前的萨特与加缪之争。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已经在西方出版,萨哈罗夫用个人经验证明了帝国的黑暗。但左派们没兴趣接受这一切。我们诅咒资本主义的衰退、社会不公、媒体的商品化、消费主义、军国主义,而莫斯科甚至地铁票的价格都不上涨……(待续)
极权的诱惑(二)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许知远 2010-03-26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苏联崇拜的所有的替代者中,毛泽东的中国扮演着最值得期待的角色。它所激起的幻象,不仅来自于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更来自于它的古老历史。
一
人们再一次惊呼资本主义的末日,但社会主义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样美好。西方受困于石油危机、经济停滞,苏联则食物短缺,它大量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小麦。即使有着如此广袤的农田,苏联的农业仍难以生产出足够的粮食。那些赞叹莫斯科的地铁票从不涨价的巴黎人,不知道苏联的土豆价格一直在上涨。他们在人造卫星、核弹头、战斗机、钢铁制造上表现出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却不能给自己的人民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苏联其实是一个“低度发展的超级大国”。
对共产主义苏联的幻想,都是荒诞不经的。它宣称人人平等,却创造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它说无产阶级拥有了国家资产,但官僚系统才支配一切;它要全面的解放人,结果是对人的全面禁锢;它声称带来了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共同富足,但只创造了一片荒原……
即使苏联“国家富强”,也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强大。“我们落后于领先国家五十至一白年,我们必须在十年中赶上它们”,斯大林在一九三一年说,“[它需要]一个坚实的党把所有的努力都统一到一个方向。”它成功了,斯大林实现了沙皇时代无法实现的政治与军事胜利,苏联变成了世界第二强大的国家。成功却是建立在惊人的代价上的。苏联农业的普遍萧条和大饥荒,为重工业提供了资金;数百万的流放者成为现代奴隶。成功也注定不可持续。“共产主义国家的增长率显著,却没什么特殊的魔力”,保罗·克鲁格曼后来写道,“产出的迅速增长缘于投入的迅速增加:劳动力的扩充,教育水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硬件设施上的大量投资。”苏联的经济增长,建立于它的政治动员能力、对种种成本的压低,它将随着投入的减少而放缓。它的长远的代价同样惊人:环境受到惊人破坏、几代人的头脑陷入停滞、整个社会分崩离析、自私、冷漠与虚伪四处蔓延。历史上只有很少的时期,人的尊严受到如此的践踏。人们最初期望一个强大的国家,能保护他们,给予他们尊严,却发现制造了一个吞噬自己的怪兽。
局外人不知道,或许也无法真的相信这一切。苏联是一个信息的黑洞。西方报纸上充斥着危机的字眼,自我批评、自我揭露是多元社会的持久的现象之一。但在苏联的公开信息上,读不到危机,反而充斥着成就与欢庆。代价可以被轻易地原谅,最深层的困境,也只是另一个暂时的障碍,它将迅速被克服,未来总是一片光明。斯大林的暴行只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小错误,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你不能不打掉鸡蛋就做成蛋饼。而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很多人甚至准备重新恢复斯大林的名誉。人们只能猜测这信息黑洞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一直到一九八九年前,很少有人真的意识到,这种体制已经难以运转。
对于西方的左派来说,现实是一回事(即使他们知道),信念却是另一回事,人们没兴趣用现实来修正既成的看法。随着真相的日益显露,最初真挚的情感与信念,不可避免地衰竭,最后变成了某种身份确认。七十年代的法国左派们,他们与其是真心赞扬苏联,不如说是在掩饰历史伤口。这也是反美情绪的一种延伸,他们对于美国的影响力,心怀深深的不安(它在盗走拿破仑的昔日荣耀吗?),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苏联的背叛者的叙述,觉得那是冷战阴谋的一部分,很多人觉得索尔仁尼琴描述的古拉格群岛不过是另一种夸大其词。
苏联的神话不如昔日耀眼,一些新的替代者却正在出现。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曾让整个中东兴奋难安,更让反殖民主义的西方知识分子们称赞。卡斯特罗的古巴革命曾让不少人欢呼雀跃,而越南共产党也激起过很多人的普遍同情。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便是这些同情者中最重要的一位。
倘若苏联是历史视线中的新恒星,它所发出的耀眼和持久的光芒,昭示着另一种可能性。那么,上述国家则像是行星,它有着与恒星相似的内在结构,但光芒更微弱,而激起的是同情。它们都是反殖民浪潮的先驱者、是帝国主义的挑战者、是寻求公正的弱小者、受害者。它们内部的杀戮、恐惧与压迫,都掩盖在这个角色下了。
在所有的替代者中,毛泽东的中国扮演着最值得期待的角色。它所激起的幻象,不仅来自于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更来自于它的古老历史。不仅是知识分子,政治家与普通公众,也都亢奋不已。
二
“速成的中国学(Instant Sinology)”,比利时人西蒙·雷斯创造了这个词汇,讥讽那些毫无常识与原则的中国问题专家们。
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充满了这样的人物。他们是记者、学者、作家,有的在中国居住多年,更多的仅仅是短暂的旅行。他们写出或长或短的作品,他们对于一个“革命的中国”赞叹不已。
比起一个被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大公司的科层制度腐蚀的西方,中国是另一个乌托邦。毛泽东追求平等,推行教育、医疗的平民化。“中国工人的购买力绝对比法国工人少,他们的工作条件也差,工作的时间更长,一周只有一天休息、没有带薪假期,他们的住房条件也比我们差很多……但问题不在于绝对的比较,而是相对比较。比起社会的其他成员,中国工人的地位要比法国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工人们高得多。就工资而言,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挣得比一个医生、教师或是政府官员更多。”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写道。他没兴趣继续追问一句,为什么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要比一个工人挣得少?
“文化大革命”更充满了浪漫,古老的中国到处是灿烂的文化、到处是光辉的革命。甚至费正清都这样写道:“毛主义者的革命,就整体而言,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经历过的最好的事。”他们很少会相信,这是一场上层的权力斗争与下层的无政府的混乱结合的灾难,不仅没有一点点“文化”,还是反文化的。
中国不仅是伯克利、巴黎、柏林、东京的反叛青年们的灵感之源,也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模仿的榜样,从游击战术到医疗、教育体系、再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给一些刚刚独立的国家以鼓舞。中国也竭力推广自己的模式,既证明自己取代了莫斯科成为世界革命的中心,也期待这些第三世界的阶级兄弟能支持她重返联合国。
毛泽东与尼克松的会面,令中国变得更为时髦了。尼克松与基辛格迷恋毛泽东无上的权力,没有一个民主国家的领导人,能像他这样率性而为,半人半神似地统治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众只是他手中的道具。中国也是他们重塑世界秩序的个人野心的见证者和合作者。左派们继续执着于中国的革命理想。即使对于那些从不支持“红色中国”的人来说,中国也散发出新的魅力,中国与美国是共同对抗苏联的盟友。在这种新眼光下,一切都合情合理。
“[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我们看来,被绝大部分中国人所支持……昔日的政权失败了,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地用经济安全取代了贫困,用秩序替代了无序,用大众的正义取代了对大众的压迫,用力量取代了物力,用民族骄傲取代了屈辱。”一个美国代表团的成员在访问中国后写道。著名记者詹姆斯·莱斯顿则相信“他们正在很有意识地生活着,重建着自己的国家,也重建着自己”,甚至单调的装束都别具风采,“女子绝对没有化妆,虽然她们养育着世界所有民族中最庞大的人口,但多少隐藏着自己的胸部。同今天西方世界的暴露性时装相比,她们的服饰很纯洁,很一致而又古老,但这里包含着一种巨大的美和风采”。
政治的混乱、经济的崩溃、社会的压抑、个人的绝望,他们对这个真实的中国毫无感知,沉浸在被中国官方体贴安排的旅行中。哈里斯·索斯伯里在一九七二年五月认定,文革的混乱已经结束了,一种新精神已经到来。比起他在苏联所见——年轻人盲目崇拜西方、追随西方的流行文化——中国人则表现出自尊,“他们站起来了。他们有自尊和尊严”。
你可以说,他们不是真正的中国专家,从未认真学习过中国的历史与政治,即使他们亲身来到中国,也只是浮光掠影地旅行,旅程又是被精心安排的,走同样的旅行路线,会见同样的人,没人会对他们敞开心扉,就像一位美国人所说,“中国的每一个人——从走出厨房来接受我们称赞的厨师一直到总理——说话时用的词汇完全一样”。这个精心营造的中国,像是三十年代前苏联的另一个翻版。
但那些真正的中国专家呢?西蒙·雷斯提到了韩素音与罗斯·特里尔。韩素音是半英半中的混血儿,从中日战争到文化大革命,她见证了现代中国的命运,从宋美龄到周恩来,她都与他们相熟。她用英文写作中国题材,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作家。在为世界描绘的中国中,她称“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人类的大跃进”,并且促进经济发展,红卫兵则行为良好,富有民主观念,江青则尽其可能减少暴力的发生……
罗斯·特里尔则是一位公认的汉学家。他的一系列对中国的描述不仅在英语世界畅销一时,他的《毛泽东传》的中文版至今仍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传记,销量超过一百万册。罗斯·特里尔没有写出韩素音式的谎言,但西蒙·雷斯发现,罗斯·特里尔也从未揭示出中国的任何真相。罗斯·特里尔是个诙谐、敏锐的观察者,中国被他描绘成陌生和奇特之地,即使他目睹到种种残酷、虚假和不公,他也不想描述,更不做道德判断。“有娱乐性,但不要富于争议;回避一切可能带来困扰、激起不安或带来不愉快的话题;取悦每一个人,”西蒙·雷斯这样评价特里尔的风格,在他的看来,特里尔的《毛泽东传》的献词再好不过地展现了这种风格:“献给今日一些国家渴望的领袖天才,也同样献给那些想摆脱领袖神秘感的普通人”。所有伤痛都在这献词中被一笔带过,领袖与人民都是对的,没人要为历史承担责任。倘若社会主义要求它的艺术家们删除作品灰色、负面的情绪,只表现斗志昂扬,罗斯·特里尔进行了类似的自我审查。他的语调和结论总倾向于乐观,以至于忘记追问逻辑关系。在评价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时,他说新政权“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工业产值每年百分之十”,它取得了“三十年的社会进步”。即使我们不去追问大饥荒的真相(在三年内饥饿而死亡的人口甚至比八年中日战争还要多),一个至今仍常被混淆的逻辑是——这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自己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这个政权,而不是倒过来。农民们在参加“忆苦思甜”的活动时,自然地回忆起“三年自然灾害”——他们的记忆里没有比这更苦的时光了。它也不缘于“自然灾害”,而是狂热政策的后果。
在解释西方知识分子憎恶法西斯、却原谅共产主义的原因时,让-弗朗索瓦·勒维尔用了这样的比喻: “在他们眼中,法西斯政府是家族里的黑羊,它选择了错误的道路,背叛了文明,让文明蒙羞,而斯大林政权被视作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奇特生命:如果这些人愿意相互残杀,这是他们的事。”
黑羊的比喻倍显冷酷,却很可能是事实。俄国来自东方,人们认定它有着被残暴所左右的传统。而比起高加索人,中国才是真正的东方。它更遥远、神秘,更象另一个星球。尼克松曾感慨说,二十年来前往中国的美国人比前往月球的人还要少。所以,中国的残酷性,也更容易被接受。
西蒙·雷斯发现,尽管包若望的回忆录《毛的囚徒》、陈若曦的小说《尹县长》是对毛泽东时代真实的揭露,但它们没引起西方的重视,中国人正在遭遇的痛苦被淹没在中国的另一个形象中了。他们对中国的乐观判断基于这样的逻辑:中国真的不同,我们对它采用另一个衡量标准;中国有它的问题,我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我们无权指责他们。
西蒙·雷斯是那个年代的异类,他是中国文化热烈的追随者,翻译过《论语》,沉醉于中国的山水画,他在一九五五年来到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其激动不已。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地转变。一九六七年,他居住在香港,看到了顺珠江漂流而来、又被海水冲到岸边的尸体——他们是广东武斗的丧命者。他与逃到香港的中国人交谈,阅读中文报纸,逐渐了解到中国的真相。一九七二年,他作为外交官在北京生活了半年,这段经验再次验证了他对中国的这个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富压迫性的政权。在其他的外来者纷纷感慨中国的“中新精神”与“新的中国人”时,他说,毛泽东的文化革命“是一项使地球上最聪明的人民沦为白痴的庞大工程”。几年后出版的《中国的阴影》一书像是中国文人画的疏离与乔治·奥威尔的犀利的混合体,西蒙·雷斯在这本书中压抑不住自己对这个政权的愤怒。他的观点却被西方左派广泛地质疑。
“很显然,它是反共的知识分子时尚,尤其是针对第三世界时”,一位美国学者投书《纽约书评》,“……这种欧洲知识分子的倾向至少可以上溯到黑格尔,他用东方专制主义形容中国”。难道中国不是正处于东方专制主义吗?与其说西蒙·雷斯是黑格尔的传人,不如说更接近孟德斯鸠的怀疑精神……(待续)
新闻人物:中国奇人李书福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帕提•沃德米尔 约翰•里德 2010-03-30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如果说西方在金融危机中对自己丧失了信心,那么很显然,那种老派的敢想敢干精神已部分转移至了中国。李书福正是这种迅速成长的超级自信的代表,他所领导的汽车制造集团吉利(Geely)已自豪地成为沃尔沃(Volvo)的新主人。
上周日,吉利在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故乡的一个仪式上,签署了中国最受瞩目的海外品牌收购协议之一。吉利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它将支付18亿美元,收购福特汽车(Ford Motor)旗下以生产坚固的旅行及行政轿车而闻名的沃尔沃品牌。
通过该交易,李书福将要接手一个营收大约高出吉利四倍的汽车制造商,而且他坦言,自己最好不要多碰这一欧洲豪华品牌。中国刚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该交易将是中国在全球汽车制造业取得霸主地位这一雄心的领头羊。
“为什么不?”
47岁的李书福性格突出,正是中国特色汽车制造新时代的合适代表人物。“当世界其它地方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说‘为什么不',”克莱斯勒(Chrysler)前中国区总裁、汽车业咨询公司Synergistics总裁比尔•拉索(Bill Russo)表示。“他就是西方一百年前的故事在当今中国的翻版”。拉索提到了卡内基(Carnegie)与洛克菲勒(Rockefeller)家族,而不是亨利•福特(Henry Ford)。但李书福同事说,对于自己帮助解救了福特创办的公司这一讽刺性的宿命,李书福颇为得意。
另一方面,人们很难想象福特会写诗(即便他博学得出名),而作诗正是李书福最爱的消遣之一。李书福公司总部宽敞的接待室里面铺着一块地毯,上面编织了一首他自己写的诗。他的个人网站上还有21首诗,其中一首的标题是:“谁比吉利更清楚?”
李书福喜欢突显自己的农民出身,但如果你低估这位穿着廉价蓝色西装、灰色袜子、略带破损的皮鞋的男人,那就犯了大错。商业伙伴们用“狡猾”、“诡计多端”以及“聪明”等字眼来形容李书福,并承认,他们在任何谈判中都斗不过李书福。
性情中人
在一个僵化商业惯例盛行的国家,李书福显得友好、亲切与感性。伦敦黑色出租车生产商——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anganese Bronze)首席执行官约翰•罗素(John Russell)说:“他是个性情中人——很有魅力,很会搞关系。”吉利最近宣布,计划将其对锰铜公司的持股从20%提高至多数股权水平。(当在上海时,李书福有一辆配有司机的白色伦敦出租车。)
同事说,李书福会大胆梦想,而把对执行的担忧留到以后——但他们坦言,他的梦想往往成为现实。就在12年前,李书福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截至去年,吉利的产量已达到32.91万辆。他计划今年生产42.1万辆,到2015年达到200万辆。
李书福于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附近的一个村庄,这里是中国许多最富有企业家的家乡。出身于小商人家庭的李书福,用100元人民币的毕业奖励,购买了一台旧相机和一辆自行车,开始在一些景点给游客拍照,让自己的创业资金在6个月内翻了十倍。
他用这笔钱开了一间照相馆,并发现了一个非常赚钱的副业,即出售从冲洗相片的药水中提取的银。后来,他开始转做电冰箱及冰箱零部件。当冰箱生意失败后,他转而生产摩托车,最后是汽车。
与中国其它正在崛起的汽车制造商一样,李书福主要是通过买入技术来发展自己的公司。在2008年10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李书福展示了其公司正在开发的42款车型的幻灯片。即使是对于丰田(Toyota)或福特来说,这个阵容看上去也甚为庞大。其中一款被戏称为“小劳斯莱斯(baby Rolls-Royce)”,导致劳斯莱斯抱怨吉利只是抄袭外国车型。其它一些公司也曾提出类似抱怨。
“只擅长做实业投资”
李书福还曾涉足海南岛的房地产市场,发起一支以吉利命名的足球队,在赛场上屡战屡败。这使得他坦言称,他“只擅长做实业投资”。
拘谨的员工不愿透露李书福是否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曾告诉过一位访客,他在吉利担任党委书记一职,而且据悉他参加党内会议。无可争议的一个事实是,在沃尔沃这笔交易上,他的政治关系处理得相当出色。
李书福首次将目光投向沃尔沃是在2007年:福特计划出售这一品牌,洛希尔(Rothschilds)接洽了李书福,询问其是否有意收购。李书福自信到2012年,他就可以制造出与西方品质不相上下的汽车,但他意识到,他需要购买一个老品牌,来帮助增强自主品牌的信誉,进而让它们能卖个好价钱。
他将与福特的大部分谈判都授权给了顾问公司处理,但当谈判遇到障碍时,他就会与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斯(Lewis Booth)碰面,他们碰面的次数不少于六次。李书福如今对谈判气氛的形容是“艰难但非常友好”。
“我爱它”
去年,他参观了沃尔沃在瑞典的工厂;今年1月份,沃尔沃的一个工会代表团参观了吉利公司。他宣称到2015年,将使沃尔沃销量接近翻倍,达到60万辆,但向焦虑不安的代表团成员承诺,将会维持该品牌在欧洲的制造基地。去年,在沃尔沃比利时总部出席另一个与工会代表的会议时,他被要求用三个词总结一下他为何对这家汽车制造商感兴趣。李书福直截了当地说:“我爱它。”
中国的政治更微妙一些。与大部分国有汽车制造商都有强大的省政府支持不同,民营的吉利需要自己寻找赞助商。李书福在全国范围广抛绣球,承诺将在不同省份至少建造两家汽车制造厂、一家发动机工厂,从而为这笔交易安排了各项软贷款。他的同事辩称,他更灵活且更具创新性的领导风格,能为沃尔沃注入新的生命力。
但如果失败呢?李书福告诉来访者,大不了回家种地。这就是作为一名诗人的好处——2006年,李书福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没有标准的答案。”对一个标准答案似乎不再奏效的行业来说,这也许恰恰是正确的态度。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帕提•沃德米尔 约翰•里德 2010-03-30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如果说西方在金融危机中对自己丧失了信心,那么很显然,那种老派的敢想敢干精神已部分转移至了中国。李书福正是这种迅速成长的超级自信的代表,他所领导的汽车制造集团吉利(Geely)已自豪地成为沃尔沃(Volvo)的新主人。
上周日,吉利在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故乡的一个仪式上,签署了中国最受瞩目的海外品牌收购协议之一。吉利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它将支付18亿美元,收购福特汽车(Ford Motor)旗下以生产坚固的旅行及行政轿车而闻名的沃尔沃品牌。
通过该交易,李书福将要接手一个营收大约高出吉利四倍的汽车制造商,而且他坦言,自己最好不要多碰这一欧洲豪华品牌。中国刚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该交易将是中国在全球汽车制造业取得霸主地位这一雄心的领头羊。
“为什么不?”
47岁的李书福性格突出,正是中国特色汽车制造新时代的合适代表人物。“当世界其它地方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说‘为什么不',”克莱斯勒(Chrysler)前中国区总裁、汽车业咨询公司Synergistics总裁比尔•拉索(Bill Russo)表示。“他就是西方一百年前的故事在当今中国的翻版”。拉索提到了卡内基(Carnegie)与洛克菲勒(Rockefeller)家族,而不是亨利•福特(Henry Ford)。但李书福同事说,对于自己帮助解救了福特创办的公司这一讽刺性的宿命,李书福颇为得意。
另一方面,人们很难想象福特会写诗(即便他博学得出名),而作诗正是李书福最爱的消遣之一。李书福公司总部宽敞的接待室里面铺着一块地毯,上面编织了一首他自己写的诗。他的个人网站上还有21首诗,其中一首的标题是:“谁比吉利更清楚?”
李书福喜欢突显自己的农民出身,但如果你低估这位穿着廉价蓝色西装、灰色袜子、略带破损的皮鞋的男人,那就犯了大错。商业伙伴们用“狡猾”、“诡计多端”以及“聪明”等字眼来形容李书福,并承认,他们在任何谈判中都斗不过李书福。
性情中人
在一个僵化商业惯例盛行的国家,李书福显得友好、亲切与感性。伦敦黑色出租车生产商——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anganese Bronze)首席执行官约翰•罗素(John Russell)说:“他是个性情中人——很有魅力,很会搞关系。”吉利最近宣布,计划将其对锰铜公司的持股从20%提高至多数股权水平。(当在上海时,李书福有一辆配有司机的白色伦敦出租车。)
同事说,李书福会大胆梦想,而把对执行的担忧留到以后——但他们坦言,他的梦想往往成为现实。就在12年前,李书福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截至去年,吉利的产量已达到32.91万辆。他计划今年生产42.1万辆,到2015年达到200万辆。
李书福于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附近的一个村庄,这里是中国许多最富有企业家的家乡。出身于小商人家庭的李书福,用100元人民币的毕业奖励,购买了一台旧相机和一辆自行车,开始在一些景点给游客拍照,让自己的创业资金在6个月内翻了十倍。
他用这笔钱开了一间照相馆,并发现了一个非常赚钱的副业,即出售从冲洗相片的药水中提取的银。后来,他开始转做电冰箱及冰箱零部件。当冰箱生意失败后,他转而生产摩托车,最后是汽车。
与中国其它正在崛起的汽车制造商一样,李书福主要是通过买入技术来发展自己的公司。在2008年10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李书福展示了其公司正在开发的42款车型的幻灯片。即使是对于丰田(Toyota)或福特来说,这个阵容看上去也甚为庞大。其中一款被戏称为“小劳斯莱斯(baby Rolls-Royce)”,导致劳斯莱斯抱怨吉利只是抄袭外国车型。其它一些公司也曾提出类似抱怨。
“只擅长做实业投资”
李书福还曾涉足海南岛的房地产市场,发起一支以吉利命名的足球队,在赛场上屡战屡败。这使得他坦言称,他“只擅长做实业投资”。
拘谨的员工不愿透露李书福是否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曾告诉过一位访客,他在吉利担任党委书记一职,而且据悉他参加党内会议。无可争议的一个事实是,在沃尔沃这笔交易上,他的政治关系处理得相当出色。
李书福首次将目光投向沃尔沃是在2007年:福特计划出售这一品牌,洛希尔(Rothschilds)接洽了李书福,询问其是否有意收购。李书福自信到2012年,他就可以制造出与西方品质不相上下的汽车,但他意识到,他需要购买一个老品牌,来帮助增强自主品牌的信誉,进而让它们能卖个好价钱。
他将与福特的大部分谈判都授权给了顾问公司处理,但当谈判遇到障碍时,他就会与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斯(Lewis Booth)碰面,他们碰面的次数不少于六次。李书福如今对谈判气氛的形容是“艰难但非常友好”。
“我爱它”
去年,他参观了沃尔沃在瑞典的工厂;今年1月份,沃尔沃的一个工会代表团参观了吉利公司。他宣称到2015年,将使沃尔沃销量接近翻倍,达到60万辆,但向焦虑不安的代表团成员承诺,将会维持该品牌在欧洲的制造基地。去年,在沃尔沃比利时总部出席另一个与工会代表的会议时,他被要求用三个词总结一下他为何对这家汽车制造商感兴趣。李书福直截了当地说:“我爱它。”
中国的政治更微妙一些。与大部分国有汽车制造商都有强大的省政府支持不同,民营的吉利需要自己寻找赞助商。李书福在全国范围广抛绣球,承诺将在不同省份至少建造两家汽车制造厂、一家发动机工厂,从而为这笔交易安排了各项软贷款。他的同事辩称,他更灵活且更具创新性的领导风格,能为沃尔沃注入新的生命力。
但如果失败呢?李书福告诉来访者,大不了回家种地。这就是作为一名诗人的好处——2006年,李书福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没有标准的答案。”对一个标准答案似乎不再奏效的行业来说,这也许恰恰是正确的态度。
人民币升值只是第一步
作者:瑞银高级经济顾问 乔治•马格纳斯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10-03-24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美中两国在汇率问题上的摩擦将明显激化。4月15日,美国财政部将发布今年首份半年度汇率报告——这是自1988年起法律赋予该部门的使命——报告中可能认定中国存在操纵本币汇率的行为,“其目的是避免国际收支得到有效调整,或者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自2003年以来,美国财政部和国会一直在审议中国的汇率政策,但都没有做出确切的结论。这次,事情的结果可能大不相同。2003年的时候,中国的国际收支盈余是目前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则是目前2.5万亿美元的六分之一。
面对美国要求其改变汇率政策的压力,假如中国继续保持强硬立场,几乎可以肯定,此事将提交国际贸易组织(WTO)处理。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若干双边争端中最为显眼的一桩。在这些争议中,美国可能威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全面关税,而中国则可能威胁抛售所持的美国国债。美中之间发生重大经济争端,对任何一方都不利,尤其是对中国。但由于三方面的原因,这种局面看起来无可避免。
首先,金融危机已导致美国和欧洲的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并暴露出中国经济模式与全球经济体系存在着冲突。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将增加储蓄、减少借贷。这种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私营部门,接下来也将发生在公共部门。但是,只有在中国——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减少储蓄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才会奏效。如果我们大家都争当储蓄者,全球经济就会更明显地向保护主义和衰退倾斜。美国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自然会要求中国采取更有力的行动。
其次,从本质上来说,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中国的汇率,而在于中国汇率制度缺乏灵活性。事实上,尽管温家宝总理最近宣称人民币没有低估,中国国务院仍有可能批准在适当时候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然而,在以出口和资本投资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中,汇率低估是其核心所在。这种汇率制度相当于一种消费税——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只占36%——并转化为对出口的高额补贴。支撑这种模式的是过度储蓄。如果不进行广泛的政治改革——包括但不仅限于汇率制度改革——储蓄就不会下降。
过度储蓄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中国8亿农村人口在收入和经济安全方面处于落后地位;迫使数百万农民工不得不存钱的城镇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有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的巨额利润不能以股息形式进行分配;独生子女政策给社会造成的种种后果。调整汇率,不会对这些结构性现象产生丝毫影响。
第三,中国的现状,正使其信贷及货币政策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不错,近来一些关于中国存在泡沫的警告显得有些夸大其辞,忽略了以下事实:过度建设的“证据”大部分都是在沿海省份发现的,但在沿海省份之外,中国还有大量的国土和人口。这个由中央控制的国家,依然有能力通过信贷创造,解决银行体系不良贷款不断增多的问题。不过,汇率机制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得复杂,导致资本定价偏低,并无情地推动中国走向实际利率为负的境地。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如果执意保持当前的发展模式,将受制于一种信贷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商品与资产价格难以保持稳定。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将成为一个拥有庞大GDP的强国。但是,除非其制度上能够先行以上述方式进行改革,否则,中国的富强之路决非确然无疑,而且无论如何,都将十分漫长。
乔治•马格纳斯(George Magnus)是瑞银(UBS)的高级经济顾问、《老龄化时代》(the Age of Ageing)一书作者,他的新书《Uprising: Will Emerging Markets Shape or Shake the World?》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出版
作者:瑞银高级经济顾问 乔治•马格纳斯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10-03-24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美中两国在汇率问题上的摩擦将明显激化。4月15日,美国财政部将发布今年首份半年度汇率报告——这是自1988年起法律赋予该部门的使命——报告中可能认定中国存在操纵本币汇率的行为,“其目的是避免国际收支得到有效调整,或者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自2003年以来,美国财政部和国会一直在审议中国的汇率政策,但都没有做出确切的结论。这次,事情的结果可能大不相同。2003年的时候,中国的国际收支盈余是目前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则是目前2.5万亿美元的六分之一。
面对美国要求其改变汇率政策的压力,假如中国继续保持强硬立场,几乎可以肯定,此事将提交国际贸易组织(WTO)处理。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若干双边争端中最为显眼的一桩。在这些争议中,美国可能威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全面关税,而中国则可能威胁抛售所持的美国国债。美中之间发生重大经济争端,对任何一方都不利,尤其是对中国。但由于三方面的原因,这种局面看起来无可避免。
首先,金融危机已导致美国和欧洲的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并暴露出中国经济模式与全球经济体系存在着冲突。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将增加储蓄、减少借贷。这种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私营部门,接下来也将发生在公共部门。但是,只有在中国——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减少储蓄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才会奏效。如果我们大家都争当储蓄者,全球经济就会更明显地向保护主义和衰退倾斜。美国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自然会要求中国采取更有力的行动。
其次,从本质上来说,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中国的汇率,而在于中国汇率制度缺乏灵活性。事实上,尽管温家宝总理最近宣称人民币没有低估,中国国务院仍有可能批准在适当时候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然而,在以出口和资本投资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中,汇率低估是其核心所在。这种汇率制度相当于一种消费税——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只占36%——并转化为对出口的高额补贴。支撑这种模式的是过度储蓄。如果不进行广泛的政治改革——包括但不仅限于汇率制度改革——储蓄就不会下降。
过度储蓄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中国8亿农村人口在收入和经济安全方面处于落后地位;迫使数百万农民工不得不存钱的城镇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有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的巨额利润不能以股息形式进行分配;独生子女政策给社会造成的种种后果。调整汇率,不会对这些结构性现象产生丝毫影响。
第三,中国的现状,正使其信贷及货币政策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不错,近来一些关于中国存在泡沫的警告显得有些夸大其辞,忽略了以下事实:过度建设的“证据”大部分都是在沿海省份发现的,但在沿海省份之外,中国还有大量的国土和人口。这个由中央控制的国家,依然有能力通过信贷创造,解决银行体系不良贷款不断增多的问题。不过,汇率机制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得复杂,导致资本定价偏低,并无情地推动中国走向实际利率为负的境地。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如果执意保持当前的发展模式,将受制于一种信贷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商品与资产价格难以保持稳定。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将成为一个拥有庞大GDP的强国。但是,除非其制度上能够先行以上述方式进行改革,否则,中国的富强之路决非确然无疑,而且无论如何,都将十分漫长。
乔治•马格纳斯(George Magnus)是瑞银(UBS)的高级经济顾问、《老龄化时代》(the Age of Ageing)一书作者,他的新书《Uprising: Will Emerging Markets Shape or Shake the World?》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出版
世界属于Facebook一代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露西•凯拉韦 2010-03-30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3月17日在吃早餐时,我们这代人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是过去时了。之前一天,我就在网上扫到了这则消息,但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从不彻底相信一件事,除非看到它白纸黑字地印在报纸上——报纸还得以很老土的方式由报童送到我门前。因此,对我而言,直到17日那个早晨我才肯相信,世界如今已经属于我的下一代了。
当日英国《金融时报》头版底部的一则报道称,目前Facebook的访问量已超过谷歌(Google)。如今在美国,更多的人是在访问这个社交网站,互相留言,交换聚会上醉酒后开玩笑的照片,而不是上谷歌搜索旅游指南,核对“definitely”的拼写,或者搜索互联网上的色情内容。
在我看来,社交是年轻人与不那么年轻的人之间最大的分水岭。在其它大多数方面,50岁与15岁的人之间几乎没多大差别,前者只不过多了一点点经历和一大堆皱纹。人人都穿牛仔裤。差不多人人都(特别)喜爱Florence and the Machine乐队。但15岁的年轻人活在Facebook的世界里,而50岁的人则对其一无所知。
这不是件小事,而是两代人对Facebook看法的一道巨大鸿沟。Facebook不仅是一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更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很容易接受谷歌,因为我们在小学就学会了如何查找东西。谷歌就像一座图书馆,只不过要强很多:你不必搭乘巴士才能去,你要找的资料永远不会被其他人借走。我们也很容易接受电子邮件。我们或许仍得想办法为这种单调的沟通媒介配上极为有型的花体签名,但我们完全清楚其工作原理。这无非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传递信息,只不过比邮差把信扔到门里快一些。
必要时,我们这代人甚至能上Twitter。Twitter不过是一种卖弄,在这方面,我们与小我们一、二十岁的人一样擅长。
但Facebook仍属异类。对我们而言,沟通是两个人之间一种两厢情愿的行为。我喜欢每次只和一位朋友交谈,因为这能让你变换语气和内容,以配合谈话对象。而如果我们每次与一两位以上的朋友交谈,那就会乱做一团。想一想在决定邀请谁与谁搭伴前来参加宴会时出现的那种混乱场面吧。
相比之下,那种“交流即是随机向500位‘好友'播报昨晚都干了些什么”的想法,委实令人费解。同样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人们连续几个小时坐在屏幕前,直瞪瞪地看着一大群朋友信手发布的信息,并对此评头论足。
“Facebook一代”与“非Facebook一代”之间的代沟,比我们与我们父辈之间的代沟还要大。我父亲喜欢威尔第(Verdi),而我喜欢滚石(Rolling Stones)。他认为我听的是噪音,我却认为他听的很怪异。但我们是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听的同是唱机转盘上旋转的12英寸唱片。我母亲不会扔掉任何食物,我尽管不喜欢冰箱里摆着半只烤土豆,却理解母亲——她曾经历过粮食配给的年代,因此在心底里就不愿丢掉它。
我曾让我的孩子们给我解释一下Facebook,但我现在依然不懂。他们解释不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我在问什么。他们完全不理解我为何如此困惑。
无论我们是否明白其意义所在,我们这一代人迟早都要上Facebook。我女儿的一个朋友最近抱怨称,由于她的祖父不上Facebook,她都无法祝他生日快乐。她从未想过打个电话,更别提买张贺卡了。Facebook超越谷歌的新闻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今后我们想收到生日贺卡(或者与40岁以下的人交流),就必须加入Facebook,不管自己懂不懂。
在我看来,该网站只面临一种风险。不久前我读到一则消息,说美国有3600万母亲为监督自己的子女而加入了Facebook。有妈妈在Facebook的“好友”名单上,无疑像去迪厅时有爸爸陪伴一样令人扫兴至极。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露西•凯拉韦 2010-03-30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3月17日在吃早餐时,我们这代人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是过去时了。之前一天,我就在网上扫到了这则消息,但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从不彻底相信一件事,除非看到它白纸黑字地印在报纸上——报纸还得以很老土的方式由报童送到我门前。因此,对我而言,直到17日那个早晨我才肯相信,世界如今已经属于我的下一代了。
当日英国《金融时报》头版底部的一则报道称,目前Facebook的访问量已超过谷歌(Google)。如今在美国,更多的人是在访问这个社交网站,互相留言,交换聚会上醉酒后开玩笑的照片,而不是上谷歌搜索旅游指南,核对“definitely”的拼写,或者搜索互联网上的色情内容。
在我看来,社交是年轻人与不那么年轻的人之间最大的分水岭。在其它大多数方面,50岁与15岁的人之间几乎没多大差别,前者只不过多了一点点经历和一大堆皱纹。人人都穿牛仔裤。差不多人人都(特别)喜爱Florence and the Machine乐队。但15岁的年轻人活在Facebook的世界里,而50岁的人则对其一无所知。
这不是件小事,而是两代人对Facebook看法的一道巨大鸿沟。Facebook不仅是一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更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很容易接受谷歌,因为我们在小学就学会了如何查找东西。谷歌就像一座图书馆,只不过要强很多:你不必搭乘巴士才能去,你要找的资料永远不会被其他人借走。我们也很容易接受电子邮件。我们或许仍得想办法为这种单调的沟通媒介配上极为有型的花体签名,但我们完全清楚其工作原理。这无非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传递信息,只不过比邮差把信扔到门里快一些。
必要时,我们这代人甚至能上Twitter。Twitter不过是一种卖弄,在这方面,我们与小我们一、二十岁的人一样擅长。
但Facebook仍属异类。对我们而言,沟通是两个人之间一种两厢情愿的行为。我喜欢每次只和一位朋友交谈,因为这能让你变换语气和内容,以配合谈话对象。而如果我们每次与一两位以上的朋友交谈,那就会乱做一团。想一想在决定邀请谁与谁搭伴前来参加宴会时出现的那种混乱场面吧。
相比之下,那种“交流即是随机向500位‘好友'播报昨晚都干了些什么”的想法,委实令人费解。同样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人们连续几个小时坐在屏幕前,直瞪瞪地看着一大群朋友信手发布的信息,并对此评头论足。
“Facebook一代”与“非Facebook一代”之间的代沟,比我们与我们父辈之间的代沟还要大。我父亲喜欢威尔第(Verdi),而我喜欢滚石(Rolling Stones)。他认为我听的是噪音,我却认为他听的很怪异。但我们是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听的同是唱机转盘上旋转的12英寸唱片。我母亲不会扔掉任何食物,我尽管不喜欢冰箱里摆着半只烤土豆,却理解母亲——她曾经历过粮食配给的年代,因此在心底里就不愿丢掉它。
我曾让我的孩子们给我解释一下Facebook,但我现在依然不懂。他们解释不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我在问什么。他们完全不理解我为何如此困惑。
无论我们是否明白其意义所在,我们这一代人迟早都要上Facebook。我女儿的一个朋友最近抱怨称,由于她的祖父不上Facebook,她都无法祝他生日快乐。她从未想过打个电话,更别提买张贺卡了。Facebook超越谷歌的新闻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今后我们想收到生日贺卡(或者与40岁以下的人交流),就必须加入Facebook,不管自己懂不懂。
在我看来,该网站只面临一种风险。不久前我读到一则消息,说美国有3600万母亲为监督自己的子女而加入了Facebook。有妈妈在Facebook的“好友”名单上,无疑像去迪厅时有爸爸陪伴一样令人扫兴至极。
有种激情像魔鬼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0-03-24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几年前盛行一时的以出售“神秘培训”为主业的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虽然关闭了,但许多类似的“培训公司”正方兴未艾,以“管理技术公司”或“冠军俱乐部”等其他名目又借尸还魂,并且市场很好。
从一位参加过类似课程的朋友那里,我了解到一些培训内容:5天封闭式训练,小组成员间严厉批斗式的训斥;目光对视及拥抱游戏;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出心中愿景;死亡模拟等等。我还有幸参加过一次此类培训的市场推广项目——“技术介绍会”,耳闻目睹过他们所谓的“中国首席培训师”关于心理学与管理学连皮毛都算不上的一些图文介绍。客观地说,那个环节有点像给初中生讲什么叫管理。
讲课,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他们的拿手好戏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治疗手段酿造激情。这个过程类似于被洗脑:先通过体力折磨攻破你的精神防线,然后彻底否定你原有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最后把他们的价值观灌输给你。他们的价值体系简单而粗暴,归纳起来就是:只要我想做的,我一定可以做到。如果还做不到,一定是因为懒惰、消极、还不够努力。至于外部环境、每个人天生的特质、人的尊严、责任感等精神需求,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这种逻辑让我想起一部电影《赤裸特工》,里面的每个少女从小就被训练成杀人机器,她们的艺术及品味培训,她们的身体技巧,她们的言谈举止只有一个目的,杀人,而后收高昂的杀人费。这跟此类培训走的是一个路子,找出一个人生目标,放弃其它所有的,而后全力前进。
参加这个课程的人的目标通常是“取得成功”——销售额做得更高或者企业做得更大。不要以为这个课程能教你如何成功,它只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技术手段给你注入一股激情,和这种激情所指向的信仰——只要我想做,一定可以成功。这种信仰通常会让周围没上过这种课的人觉得很可笑。为了不让自己显得那么特殊和愚昧,最好的方法就是劝说别人也去被洗脑,因此上过课的人都很乐意为这种培训做广告。
很多企业主愿意为了这种激情一掷数万、甚至数十万,足以证明激情的可贵。但用如此粗暴的感官刺激点燃的虚妄激情能维持多久,很让人怀疑。而为了达到生活中的一个目的,而不惜践踏礼仪、尊严、家庭责任甚至身体健康等其它精神或物质需求的做法,也有点孤注一掷。而若因为天时地利,比如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最终又没能成功,不知道人会不会崩溃掉。
在看《赤裸特工》时我就在想,为了那些杀人费,杀这么多人,值吗?看到像被打了鸡血似的“神秘培训”的毕业生们,我也在想,为了成功,允许别人把自己折腾成神经兮兮的样子,值吗?估计学员们压根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在那种培训环境里,学员们早成了精神木偶,是不允许有质疑精神的。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0-03-24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几年前盛行一时的以出售“神秘培训”为主业的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虽然关闭了,但许多类似的“培训公司”正方兴未艾,以“管理技术公司”或“冠军俱乐部”等其他名目又借尸还魂,并且市场很好。
从一位参加过类似课程的朋友那里,我了解到一些培训内容:5天封闭式训练,小组成员间严厉批斗式的训斥;目光对视及拥抱游戏;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出心中愿景;死亡模拟等等。我还有幸参加过一次此类培训的市场推广项目——“技术介绍会”,耳闻目睹过他们所谓的“中国首席培训师”关于心理学与管理学连皮毛都算不上的一些图文介绍。客观地说,那个环节有点像给初中生讲什么叫管理。
讲课,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他们的拿手好戏是运用一些心理学治疗手段酿造激情。这个过程类似于被洗脑:先通过体力折磨攻破你的精神防线,然后彻底否定你原有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最后把他们的价值观灌输给你。他们的价值体系简单而粗暴,归纳起来就是:只要我想做的,我一定可以做到。如果还做不到,一定是因为懒惰、消极、还不够努力。至于外部环境、每个人天生的特质、人的尊严、责任感等精神需求,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这种逻辑让我想起一部电影《赤裸特工》,里面的每个少女从小就被训练成杀人机器,她们的艺术及品味培训,她们的身体技巧,她们的言谈举止只有一个目的,杀人,而后收高昂的杀人费。这跟此类培训走的是一个路子,找出一个人生目标,放弃其它所有的,而后全力前进。
参加这个课程的人的目标通常是“取得成功”——销售额做得更高或者企业做得更大。不要以为这个课程能教你如何成功,它只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技术手段给你注入一股激情,和这种激情所指向的信仰——只要我想做,一定可以成功。这种信仰通常会让周围没上过这种课的人觉得很可笑。为了不让自己显得那么特殊和愚昧,最好的方法就是劝说别人也去被洗脑,因此上过课的人都很乐意为这种培训做广告。
很多企业主愿意为了这种激情一掷数万、甚至数十万,足以证明激情的可贵。但用如此粗暴的感官刺激点燃的虚妄激情能维持多久,很让人怀疑。而为了达到生活中的一个目的,而不惜践踏礼仪、尊严、家庭责任甚至身体健康等其它精神或物质需求的做法,也有点孤注一掷。而若因为天时地利,比如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最终又没能成功,不知道人会不会崩溃掉。
在看《赤裸特工》时我就在想,为了那些杀人费,杀这么多人,值吗?看到像被打了鸡血似的“神秘培训”的毕业生们,我也在想,为了成功,允许别人把自己折腾成神经兮兮的样子,值吗?估计学员们压根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在那种培训环境里,学员们早成了精神木偶,是不允许有质疑精神的。
赚钱不要嫌俗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0-03-31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先做展览、后做公关,最近又改做网络时装名品直销的前同事对我感慨,越是看上去很美的生意,越是赚不到钱,越是看上去俗不可耐的生意,越是来钱。比如,离奢侈品越近,她越是发现做奢侈品生意赚钱很难,钱都被豪华商场赚走了;反而是那些制造并销售看上去俗不可耐,也没多少人知道的牌子的衣服的人,身家个个过亿。
类似的感慨我听到过很多次了。比如一个做塑胶礼品的人,通过关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计生委的人,结果人家看在朋友面子上才订了几十个,还有附带条件,希望他们接下一个制造供免费发放的避孕套的单子,量很大。为了维护关系,礼品制造商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条件,最后的结果是,那几十个主打产品没赚到钱,几百万个避孕套,倒赚了不少。
文化产业也一样。电视制作人对我诉苦,本来想做一档高雅的文化时评节目,可是收视率的结果显示,如果嘉宾们相敬如宾,温文而雅,收视率就上不去,而嘉宾若像“超女”的评委一样吵得翻了脸,最好像包小柏那样当场宣布老子不干了,收视率就会一路狂飙。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电视节目里吵的吵,哭的哭,骂的骂的原因。俗吗?很俗。可是一般观众都是一边看,一边骂它们俗。骂来的收视率也是收视率啊。有收视率才有广告收入,没有收视率就意味着这档节目很可能会关门大吉。
高雅着饿死,还是变俗了生存,这在目前似乎已经不再成为问题。先活下来再说,会成为生意人的第一选择。
所以有位书商对我说,现在我们做的书,书名越俗,卖得越好。看看现在畅销作品的名字《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裸婚》、《求医不如求己》,不是大实话就是往猎奇惊悚上靠,相比之下,六六的《蜗居》,书名已经是文艺精品。大概是被席卷全中国的川菜、湖南菜的红油剁椒轰炸惯了,如今大家的胃口都比较生猛。斯文淡雅的书名,引诱不起人的购买欲。比如我现在看的《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若不是朋友推荐,估计我也不会买,名字太素淡,留不下印象。
虽然书市的这一规律我已有所耳闻,但是当出版商给我的新书取名为《成功是个什么玩意儿》时,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天呐,不行”,就像得知自己的孩子被取名为“富贵”一样。但是经过出版商循循善诱的教导以及“销售部对这个名字很有信心”之类的疑似威逼利诱后,我还是妥协了,如果这个名字真的卖得动的话。怕就怕名字取得俗了,卖得还是不好,实际上这种可能非常大。媚俗也是有风险的。
有些诗人书商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平衡金钱和艺术的关系。白天他们出“什么玩意儿”之类的书,赚眼球,赚销量,晚上回家在博客上写后现代的诗。这些诗不供出版,不为赚钱,只留给自己看。那些心心念念想做高雅生意的人,大概可以参照这个玩法,不求回报地将高雅供养下去。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0-03-31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先做展览、后做公关,最近又改做网络时装名品直销的前同事对我感慨,越是看上去很美的生意,越是赚不到钱,越是看上去俗不可耐的生意,越是来钱。比如,离奢侈品越近,她越是发现做奢侈品生意赚钱很难,钱都被豪华商场赚走了;反而是那些制造并销售看上去俗不可耐,也没多少人知道的牌子的衣服的人,身家个个过亿。
类似的感慨我听到过很多次了。比如一个做塑胶礼品的人,通过关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计生委的人,结果人家看在朋友面子上才订了几十个,还有附带条件,希望他们接下一个制造供免费发放的避孕套的单子,量很大。为了维护关系,礼品制造商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条件,最后的结果是,那几十个主打产品没赚到钱,几百万个避孕套,倒赚了不少。
文化产业也一样。电视制作人对我诉苦,本来想做一档高雅的文化时评节目,可是收视率的结果显示,如果嘉宾们相敬如宾,温文而雅,收视率就上不去,而嘉宾若像“超女”的评委一样吵得翻了脸,最好像包小柏那样当场宣布老子不干了,收视率就会一路狂飙。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电视节目里吵的吵,哭的哭,骂的骂的原因。俗吗?很俗。可是一般观众都是一边看,一边骂它们俗。骂来的收视率也是收视率啊。有收视率才有广告收入,没有收视率就意味着这档节目很可能会关门大吉。
高雅着饿死,还是变俗了生存,这在目前似乎已经不再成为问题。先活下来再说,会成为生意人的第一选择。
所以有位书商对我说,现在我们做的书,书名越俗,卖得越好。看看现在畅销作品的名字《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裸婚》、《求医不如求己》,不是大实话就是往猎奇惊悚上靠,相比之下,六六的《蜗居》,书名已经是文艺精品。大概是被席卷全中国的川菜、湖南菜的红油剁椒轰炸惯了,如今大家的胃口都比较生猛。斯文淡雅的书名,引诱不起人的购买欲。比如我现在看的《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若不是朋友推荐,估计我也不会买,名字太素淡,留不下印象。
虽然书市的这一规律我已有所耳闻,但是当出版商给我的新书取名为《成功是个什么玩意儿》时,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天呐,不行”,就像得知自己的孩子被取名为“富贵”一样。但是经过出版商循循善诱的教导以及“销售部对这个名字很有信心”之类的疑似威逼利诱后,我还是妥协了,如果这个名字真的卖得动的话。怕就怕名字取得俗了,卖得还是不好,实际上这种可能非常大。媚俗也是有风险的。
有些诗人书商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平衡金钱和艺术的关系。白天他们出“什么玩意儿”之类的书,赚眼球,赚销量,晚上回家在博客上写后现代的诗。这些诗不供出版,不为赚钱,只留给自己看。那些心心念念想做高雅生意的人,大概可以参照这个玩法,不求回报地将高雅供养下去。
Tuesday, March 30, 2010
何桂彦:奥利瓦的“偏见”2010年03月27日 11:03:03 作者:何桂彦 来源:艺术国际 字号:【大 中 小】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史上,1993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有两个展览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是由香港汉雅轩画廊主办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另一个是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两个展览已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置身于全球化语境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当代艺术除了要遵从本土的文化逻辑外,还面临着西方当代艺术的参照系。而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首席策展人正是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①,他不仅将中国的前卫艺术带到了威尼斯,而且成为了“政治波普”和“泼皮现实主义”在西方走红的重要推手。
2009年5月,奥利瓦再一次来到北京。和十六年前对那些充斥着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波普绘画抱以浓厚的兴趣有着本质的不同,奥利瓦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中国的抽象艺术。在两周的时间里,奥利瓦造访了数十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通过直接与艺术家交流,他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以及整个艺术生态有了初步的了解。尽管考察的时间十分短暂,但奥利瓦对中国抽象艺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一个以抽象艺术为主题的展览计划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伟大的天上抽象”展②正是奥利瓦北京之行的见证。但是,由于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与“政治波普”、“泼皮现实主义”有着相异的发展轨迹和不同的阐述语境,于是,我们不禁会问,这次奥里瓦还能成功吗?他还能否延续他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制造的中国神话?
如果不了解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认知态度,上述问题就很难做出回答。那么,中国的抽象艺术到底给奥利瓦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又是如何来评价它们的?在展览前言中,奥利瓦这样谈道:
中国艺术家的抽象绘画的当下性在于他们作品的强烈的声音。这些作品找到了观念过程和形式结果之间的平衡。总的来说,强调对物件的非物质化的美国极少主义和观念艺术在构思观念和制作上给予了前者以特权。相反中国画家们则总是在观念过程和观念的载体两个方向上创作。
毫无疑问,观念过程的价值作为中国画家们构思作品的特殊的发音动作,在他们的语言战略中具有决定性的份量,他们安排好一个开始的形式,然后一步步通过避免重复的许多格式变调的瞬间使起点的形式增值。
格式成为了融合形式可能性的结构因素,而此形式总是基于一种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面向无限,潜在地增殖着几何学的惊奇。从常规上说来几何像是纯粹的显现和不动的展示的领域,一种机械理性和纯功用的地方。在这一意义上似乎给予前提以特权,这一前提作为结果变成演绎和单纯逻辑过程的无可避免的出口。③
通过上述的文字可以看到,奥利瓦已对中国当代抽象绘画做了粗略的价值判断。扼要地看,他认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就体现在“观念”与“形式”两个层面。那么,为什么奥利瓦要强调“观念”的价值,其意图又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奥利瓦强调“观念”至少基于两个目的:一是引入“观念”,不仅在学理上能使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与现代或学院意义上的抽象,即通过对现实表象世界的描绘,进而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创作方法拉开距离,而且能为他所说的“当下性”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二是对“观念”的倚重也意在说明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发展是开放的,多元的,因为它们能有效地接纳西方观念艺术的成果。
不过,当奥利瓦从“观念”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并赋予其价值时,这也注定了他需要将这个“观念”与西方的观念艺术进行区分,否则当代抽象绘画中的观念表达就会被人诟病,会被认为缺乏原创性,仅仅是步西方观念艺术的后尘。在奥利瓦看来,西方极少主义、观念艺术与中国抽象艺术中的“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强调“非物质”性,后者则强调“观念的过程”与“观念的载体”。也就是说,尽管都追逐观念,但中国抽象艺术的观念诉求必然会由“观念的过程”与“观念的载体”来承载。在这里,“观念的过程”既包括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也包括创作中需要的时间,即将过程衍化成意义,将时间转化成价值。但是,这些过程最终仍需要与“观念的载体”结合起来才能凸显作品的意义,而所谓的“观念的载体”也就是作品最后呈现出来的形式。
既然是指作品的形式,奥利瓦为何不直接去谈,却偏偏用“观念的载体”这样一个晦涩的概念来表达呢?或许,在奥利瓦看来,在“观念的形式”的具体创作中,中国的艺术家是不需要面对现实表象世界的,也无需从描绘的客体中提炼出一种抽象的形式,相反,这种形式完全可以来源于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设定好了的观念,而这些观念最终又会通过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方法彰显出来。譬如,孟禄丁近年的《元速》系列就是在机械的辅助下完成的。艺术家通过控制机械的运转,将颜料直接滴洒在画布上。尽管从表面的形式上看,这批作品仍具有相同的抽象外观,但实际上,现实的表象世界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是缺席和不在场的。这批作品不仅消解了艺术家的主体性,而且也消解了绘画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反形式的形式”创造,即艺术家将作品的意义寄予于过程之中,寄于机械的生产之中。很显然,孟禄丁的创作观念从一开始就具有“解构”的意味。虽然奥利瓦在文章中没有进行个案分析,但孟禄丁作品中的形式创造显然符合“观念的形式”表达。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浮现,倘若艺术家不需要面对具体的描绘对象,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又来自于何处呢?我们又如何判断哪些“观念的形式”是具有意义的,哪些又没有意义呢?于是,奥利瓦在文章中对“观念的形式”进行了必要的界定:
……这一方法论自然指向一种对持久而渐进的衡量标准的需要。这一衡量标准坚实地植根于由制作的原则主导的语境的历史良知之中。④
一方面,“观念的形式”体现在具体的创作方法上,但另一方面,艺术家并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方法,因为方法论是有自身的历史与边界的。在笔者看来,奥利瓦所说的“由制作的原则主导的语境的历史良知之中”,其意旨就是在强调抽象艺术应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上下文关系。换言之,只有在既定的艺术史框架中,而且,也只有那些能对传统进行超越的艺术作品才会带来新的意义。由于“观念的形式”最终会以抽象的面貌表现出来,如果按照奥利瓦的逻辑,中国当代抽象绘画又将呈现怎样的景象呢?
中国画家们的经典性正在于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智慧的命运,一种宇宙的可支配性。艺术变成艺术家将这些原则变成可见的形式的地方。他们把通过基于不对称性的几何将这些原则并入作品之中。这种不对称性生产了一种动力而非静态。事实上中国艺术家永远创作作品的家族,而这些作品都来自可以增值出不同的互补形式的模式。⑤
在这段论述中,奥利瓦明显地借鉴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家族相似”,因为,在他眼中,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会形成“作品的家族”。事实上,“可以增值出不同的互补形式的模式”与“植根于由制作的原则主导的语境的历史良知之中”在内在的叙述逻辑上是一致的,都是在强调抽象形式自身有着内在的艺术史上下文关系。
在奥利瓦的论述中,“观念”与“形式”是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但是,奥利瓦并没有就此解决好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形式创作的内驱力问题。尽管奥利瓦谈到,中国画家的观念得益于“生活观念的智慧”,即类似于“道”和“禅”的思想,但像“一种宇宙的可支配性”,以及“这种绘画自荐与人共存,在人的日常生活内外陪伴着他而不给他带来负担,就如同一种成为了可视的生存状态,在存在的朴素规模中无声地带来愉悦”的表述则相当空泛和不着边际。因为,不管是求助于“道”还是“禅”,奥利瓦根本就无法解决“观念的形式”的推动力问题。此时,奥利瓦的狡黠充分地显现了出来,他试图通过哲学化的表述来掩盖他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无力。
在文章的“美学形态”部分,奥利瓦谈到了自己的观点:
艺术永远要求实验的创举作为形式的支点。这一形式能够将梦幻的冲动转化为客观的结果。实验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制作的技巧层面,而是重在艺术的方式和一种排除了不确定性和犹豫的观点的连续性。艺术家的脉动在语言中找到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中艺术家的姿态变成清晰的路线。
艺术家在个人必需的推动下,在一种并非在其创造成果中预先建立尺度中行动。这种尺度要求实验创举的勇气。实验创举本身和神志不清的状态紧邻。这种神志不清意味着走出格线,超出由语言先前获得的成果组成的尺度。⑥
此时,奥利瓦所秉承的西方现代主义批评话语展露无遗。而且,从艺术本体内部解决艺术内驱力的方法也并不是奥里瓦的首创。因为早在1960年的《现代主义绘画》一文中,格林伯格⑦就将“自我批判”看作是现代主义绘画最根本的推动力。格氏曾谈到:
“现代主义的自我批判起源于启蒙运动的批判,但它们不是同一回事。启蒙运动的批判以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从外部展开;现代主义则通过被批判对象本身的过程从内部进行批判。看来,这种新形式的批判首先出现在哲学领域是很自然的,因为哲学的本质就是批判。然而,进入19世纪后期,这种批判方式进入了许多其它领域。每项正式的社会活动都开始要求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进行证明。最终,一些与哲学毫不相干的领域也将康德的自我批判视若珍宝,用它来满足并解释这种要求。”⑧
在格林伯格看来,现代主义的批判传统发端于启蒙时期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西方的理性主义精神。但对于现代艺术而言,其运作的生效是以内部批判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现代主义绘画要寻求发展就必须恪守自我批判的原则,但“自我批判”最终仍要落实到作品的形式表达上。奥里瓦所说的“实验的创举”、“将梦幻的冲动转化为客观的结果”实质就是格林伯格“自我批判”的一个变体,他认为,只要中国的艺术家具有“实验创举的勇气”,就能推动中国当代抽象绘画向前发展。
和对“观念的形式”的有效性表达进行必要的界定相似,奥里瓦再次谈到了“实验的创举”也应有自身的艺术史上下文关系。但是,奥利瓦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其思路与格林伯格仍同出一辙。格氏曾反复强调,正是由于有“规范”与“惯例”存在,现代主义绘画才从未与过去决裂。格林伯格认为:
现代主义可能意味着一种转移(devolution),一种对之前传统所做的阐释,但这也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迄今为止,现代主义艺术没有与传统发生缺口或断裂,无论在哪里结束,在继承传统方面,它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⑨
对于艺术家而言,如果要避免脱离现代主义的范畴,就必须以既定的规范为前提,继承传统,然后在传统之上建立新的规范。在“艺术家的脉动在语言中找到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中艺术家的姿态变成清晰的路线”这句话中,“场域”和其后所提到的另一个概念“预先建立的尺度”其实是可以与格林伯格所说的“传统”直接对应的。而奥利瓦指出的“实验创举”即是指一种超越传统,确立新规范的创作行为。
表面看,奥利瓦已成功地解决了“观念的形式”的内趋力问题。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对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价值做出评判的时候了。由于奥利瓦先入为主地以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因此就很难避免他会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评判尺度来审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
即便如此,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
中国画家之中存在着对艺术的道德理性的信心。这一理性能够创立对应自己时代的语言形式。差异在于,二十世纪末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创作的艺术家使用了不同的乌托邦概念。这里占优势的是积极乌托邦观念,这一观念存在于二十世纪所有历史前卫中。这是一种关于艺术和其语言的权力的观念,一种在世界混乱之上建立秩序的想法,一种有创造性的理性的西方乐观主义,认为能够影响改造世界和社会态度的过程。
当前的中国艺术家之中涌现出健康的消极乌托邦观念,认为艺术不可能在自己的范围之外建立秩序。无论如何制作的伦理相对于创造的政治占了优势。这一伦理在各种情况下都在分辨出一个对艺术的观念和制作方式的聚焦过程。⑩
不难发现,在这段评述中,奥里瓦对中国抽象绘画的讨论完全遵从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逻辑。首先,西方现代主义谱系中的抽象是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相分裂的产物。对于发端于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资本主义而来所形成的这种分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这样解释,“掌管经济的是效益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self-realization or self-gratification)。”⑾而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矛盾则来源于经济领域所要求的组织形式同现代文化所标榜的自我实现规范之间的断裂。出于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拨,作为审美现代性载体的现代艺术也就增添了精神和文化上的附加值,即通过艺术来体现艺术家所具有反叛性的、精英主义的个体价值。于是,这里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审美现代性最终需要由具体的艺术形态来承载。事实上,从18世纪晚期,康德提出“形式的合目性”开始,到19世纪中期“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滥觞,再到20世纪初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西方艺术界在经历了一百年的美学革命后,最终让“形式”承担起了捍卫审美现代性的重任。当格林伯格提出“现代主义理论”的时候,西方的形式主义批评走向了巅峰,因为在格式看来,现代主义绘画中的形式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视觉风格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艺术主体建构个体自由的哲学和文化问题。简要地看,格林伯格将形式主义哲学化后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就是确立了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即艺术家通过作品形式的自律(self-discipline)来实现主体的自治(self-autonomy)。
奥利瓦将这套逻辑用到了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评价上。从批评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奥利瓦并没有超越格林伯格批评话语所形成的规范。这一点明确地体现在以下的论述中:
艺术家的力量在于他有能力创造一种形式的风景。这种形式风景并不企图以自己的转化和现实的视觉符码做比照。他并未对周围的事物不满。相反他以不可或缺的全能的感受武装起来 以艺术创造为工具建造一个区别于客观事物本身的自足的宇宙。
中国抽象是反修辞的。它意图还给人一个内在的和精神的状态。
……
这样,他的图像并非在幼稚地违反和谐的准则,比例和对称。这些图像不是一种对包围着人冷漠的风景纯感伤的图形化的愤恨。中国画家相对于语言将自己置身于构建者的状态。他意图用自己的武器去建成他的观点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这些中国画家的作品是艺术的金字塔,是思想和行动的汇集之处。构想和制作具体地交叉起来,建立一个不仅是由形式,也是由社会态度组成的创作系统。⑿
在这些结论性的段落中,奥利瓦所说的由“形式的风景”来体现“客观事物本身的自足的宇宙”,在逻辑上完全与“形式的自律(self-discipline)来实现主体的自治”是一致的。尽管奥利瓦也发现了中西艺术仍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他认为西方的前卫艺术⒀体现的是“积极的乌托邦观念”,而中国艺术家表现出的则是“健康的消极乌托邦”,但是,他得出这个结论所遵从的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逻辑。
作为一名来自于西方的批评家,奥里瓦用西方经典的现代主义方法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能对中国的抽象艺术做出中肯的评价吗?
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是否建立起了自身的现代主义传统。一方面我们应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抽象艺术曾经历过一个短暂的现代主义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出现明显地受到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的抽象绘画从产生之初曾得益于西方抽象艺术的滋养,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和社会语境的差异,中国的抽象艺术并不以西方抽象艺术的价值标准作为准绳,而是利用抽象的形式来冲击当时一元化的官方现实主义,来表达艺术家建构文化现代性的决心。虽然在“八五新潮”时期经历过西方现代主义的洗礼,但中国的抽象艺术并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现代主义传统。这又为何?如果以批评家高名潞关于“整一现代性”的观点来看,尽管此一时期的抽象绘画在文化和艺术本体上具有反叛价值,但它仍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仍然没有独立与外部的政治、文化而形成自律的艺术传统。⒁换言之,正是由于中国当代的抽象艺术没有建构起自身的现代主义谱系,也不需要在“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拉锯与分裂中,来营建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因此,格氏那套以“形式自律”来实现“主体自治”的方法论就将失效。
于是,这就涉及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如果按照奥利瓦的方式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就必然会遮蔽中国抽象艺术自身的线性发展历史,以及在各个时期体现出的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譬如,仅仅以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为例,中国的抽象艺术就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的“形式美”、“新潮时期”的语言革命,以及80年代末期个人图式的风格营建。虽然说,80年代初吴冠中、袁运生等艺术家关于“形式美”的主张并没有将“形式”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抽象”,但在当时的语境下,“形式”的革命本身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即艺术家在追求语言独立的过程中,实质是对既定的官方和学院艺术的反拨。同样,如果忽略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化启蒙与自由主义思潮,我们同样不能真正的认识到“新潮时期”那些抽象艺术的价值。因为,抽象艺术对传统绘画模式的背叛,对官方主流审美趣味的拒绝,使其增添了一种精神的附加值——反主流的边缘身份,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身份反过来又强化了抽象艺术所保持的前卫艺术姿态。对于抽象艺术的前卫反叛性,美术批评家易英的看法是,“抽象艺术在当时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而且是一个政治性的话题,在整个80年代一轮又一轮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抽象艺术总是受到批判……。”⒂同时,易英还谈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抽象艺术都不是一个艺术问题,在80年代的中国抽象艺术首先是作为意识形态而产生的。抽象艺术本身是否纯粹,抽象艺术的构成与表现,抽象艺术的教育与实践等等都不重要。”⒃显然,抽象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在80年代中后期反映了一部分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设,以及实现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革命的良好愿望。奥利瓦的批评存在的最大缺陷,就在于他忽略了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形式背后还蕴藏着文化和社会学方面的价值诉求。
由于奥利瓦没有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做深入的研究,这就注定了他会片面地将中国抽象艺术纳入西方国际性的现代主义背景下进行审视与比较。当然,审视与比较的过程也是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中完成的,这在奥利瓦将“观念的形式”与西方极少主义、观念艺术进行区分,以及“健康的消极乌托邦”等术语中可见一斑。当然,笔者对跨文化的视野本身并无异议,但对奥利瓦跨文化视野背后所秉承的文化立场却保持着必要的警惕。就像1993年策划“威尼斯双年展”时,奥利瓦对中国前卫艺术的选择就充分地暴露了他的文化后殖民立场。虽然此次针对的仅仅是抽象艺术,但这种跨文化视野的背后仍潜伏着巨大的危险。⒄也就是说,如果奥利瓦只是将来自于中国的抽象艺术放在西方国际性的现代主义背景下考量,而无视其产生时所依存的独特语境,那么,这种阐释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就注定了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不会凸显完整的艺术与文化价值,相反,它的存在意义也只能是与西方抽象艺术形成差异,对西方抽象艺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补充。
尽管在文章中,奥利瓦对中国当代的抽象绘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实质是异常空泛、华而不实的。譬如,在结尾处奥利瓦谈到:
整个绘画联姻了完整的时间。这一时间包括生命的开始时刻和死亡的结尾瞬间这些属于人的命运的词汇。在生命与死亡,当今与古代中国艺术家找到语言的复兴。这种语言能够赋予在其骨架中建构的图像以英雄的意义。这里存在的不是血肉的易坏的表面,而是以在时间中恒久的语言的本质的粗壮的骨架。从这里开始艺术的自由,艺术在一个和平的伟大时代的扩张。
奥利瓦努力地用诗化的语言、哲学化的表述来掩饰自身空泛的评价,但不能否认的事实依然是,他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评价仍然采用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标准。看来,对奥利瓦的“偏见”保持必要的警醒是极其重要的。不然,在国际的抽象艺术格局中,中国的当代抽象仍将只是一个丧失了自身文化与艺术主体性的“他者”。
透过奥利瓦对中国抽象艺术的解读,一个新的挑战已然摆在了中国批评家的面前,那就是,我们急需建立一套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如果没有新的批评方法论和自身的评价尺度,中国当代的抽象绘画在国际的舞台上就将是无根的浮萍,其意义与价值也必然会被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所遮蔽。事实上,从2003年以来,中国的批评家就在积极地探索,力图为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建立一套自足的批评话语。⒅
当然,在评价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时,奥利瓦似乎也有意识地在隐藏自己所秉承的西方现代主义立场,为了让自己的批评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他在“观念的形式”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是,也正是受制于现代主义话语自身的限囿,奥利瓦并没有对中国抽象艺术家如何进行观念表达做出更为令人信服的解释。虽然奥里瓦谈到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了“家庭式的奇观”,但他并没有对李华生、周洋明、马可鲁等人作品的形式运作进行必要的区分;虽然他认为“中国画家们的经典性正在于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智慧的命运”,但他也没有阐释这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家的观念表达是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比如梁诠、雷虹作品中的反形式性,张羽作品中的身体性,以及谭平、李向阳、张浩、徐红明的作品是如何通过形式来隐藏个人符号的信息编码的。奥利瓦的智慧正在于,他巧妙地放弃了个案分析,从而保持了其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在逻辑叙述上的完整性。
事实上,我丝毫不怀疑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热忱,正是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偏见”是他主观化的意图,毋宁说这种“偏见”是与生俱来的,是被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潜在的支配和决定的。奥利瓦的“偏见”根源于“他者的眼光”,其“偏见”也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西方现代主义的话语不仅主宰着当代国际性的抽象艺坛,而且其强大的批评话语权力也掌握在西方批评家手里。
①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1939-),意大利批评家,是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超前卫”运动的重要组织者。
②此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参展艺术家有余友涵、李华生、梁铨、马可鲁、孟禄丁、李向阳、张羽、刘旭光、谭平、张浩、张建君、刘刚、徐红明、雷虹、周洋明。
③奥利瓦:《伟大的天上抽象》画册前言文章,未发表。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20世纪美国形式主义批评的重要奠基者,其批评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⑧Clement Greenberg:“Modernist Painting”,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Volume 4,Edited by John O’Brian,1993,p.85.
⑨Ibid.,P.92.
⑩奥利瓦:《伟大的天上抽象》画册前言文章,未发表。
⑾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1页。
⑵同上。
⒀在20世纪的西方艺术史中,“前卫艺术”与“现代主义”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互有交叉,但它们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内涵也有较大的差异。奥利瓦在这里使用的“前卫艺术”实质包含了一些属于现代主义范畴的艺术现象。
⑷“整一现代性”是批评家高名潞对中国现代性特点的概括,按照他的理解,和西方“分裂的现代性”相异,所谓“整一”的特征在于,这种文化现代性跟国家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本身并不能独立于政治、经济系统而存在,相反,它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文化结构中才具有自身的意义。同样,高名潞认为,80年代的抽象绘画实际上具有前卫艺术的功能。就中国的前卫艺术而言,他还强调,尽管西方有着两种研究前卫艺术的传统,但由于文化现代性和前卫文化在“区域和时代上的错位”,中国前卫艺术仍有着自身的特点。参见《另类方法 另类现代》,第5——10页,高名潞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参见高名潞《区域和时代的错位:中国的现代性和前卫性》一文,雅昌艺术网。
⒂参见《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一文,易英,《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⒃同上。
⑺这一点在奥利瓦文章的标题《伟大的天上抽象》中已充分地显现了出来。因为他并没有对“天上”这个概念做出解释,也没有说明“天上”与“中国的抽象艺术”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⒅比如,高名潞和栗宪庭两位批评家就力图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中的叙事性提升到文化和美学的高度,前者对抽象形式背后的过程性、时间性展开了讨论,后者则将繁复的手工过程当作艺术家修性、慰藉心灵的天然通道。当然,笔者并不完全认同高名潞所认为的,“‘极多主义’必将引向现代禅——中国的达达和解构主义”,同样也认为栗宪庭将“积简而繁”的过程归于女性手工方式的观点有待商榷。但是,从高名潞提出的“极多主义”(2003年)、“意派”(2009年)等概念、李旭主张的“第三空间”,以及王南溟、何桂彦提出的“后抽象”等现象来看,说明了中国的批评家正在积极地尝试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发展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批评话语。
2010年3月6日于望京花家地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史上,1993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有两个展览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是由香港汉雅轩画廊主办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另一个是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两个展览已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置身于全球化语境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当代艺术除了要遵从本土的文化逻辑外,还面临着西方当代艺术的参照系。而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首席策展人正是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①,他不仅将中国的前卫艺术带到了威尼斯,而且成为了“政治波普”和“泼皮现实主义”在西方走红的重要推手。
2009年5月,奥利瓦再一次来到北京。和十六年前对那些充斥着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波普绘画抱以浓厚的兴趣有着本质的不同,奥利瓦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中国的抽象艺术。在两周的时间里,奥利瓦造访了数十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通过直接与艺术家交流,他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以及整个艺术生态有了初步的了解。尽管考察的时间十分短暂,但奥利瓦对中国抽象艺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一个以抽象艺术为主题的展览计划很快便被提上了日程。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伟大的天上抽象”展②正是奥利瓦北京之行的见证。但是,由于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与“政治波普”、“泼皮现实主义”有着相异的发展轨迹和不同的阐述语境,于是,我们不禁会问,这次奥里瓦还能成功吗?他还能否延续他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制造的中国神话?
如果不了解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认知态度,上述问题就很难做出回答。那么,中国的抽象艺术到底给奥利瓦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又是如何来评价它们的?在展览前言中,奥利瓦这样谈道:
中国艺术家的抽象绘画的当下性在于他们作品的强烈的声音。这些作品找到了观念过程和形式结果之间的平衡。总的来说,强调对物件的非物质化的美国极少主义和观念艺术在构思观念和制作上给予了前者以特权。相反中国画家们则总是在观念过程和观念的载体两个方向上创作。
毫无疑问,观念过程的价值作为中国画家们构思作品的特殊的发音动作,在他们的语言战略中具有决定性的份量,他们安排好一个开始的形式,然后一步步通过避免重复的许多格式变调的瞬间使起点的形式增值。
格式成为了融合形式可能性的结构因素,而此形式总是基于一种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面向无限,潜在地增殖着几何学的惊奇。从常规上说来几何像是纯粹的显现和不动的展示的领域,一种机械理性和纯功用的地方。在这一意义上似乎给予前提以特权,这一前提作为结果变成演绎和单纯逻辑过程的无可避免的出口。③
通过上述的文字可以看到,奥利瓦已对中国当代抽象绘画做了粗略的价值判断。扼要地看,他认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就体现在“观念”与“形式”两个层面。那么,为什么奥利瓦要强调“观念”的价值,其意图又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奥利瓦强调“观念”至少基于两个目的:一是引入“观念”,不仅在学理上能使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与现代或学院意义上的抽象,即通过对现实表象世界的描绘,进而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创作方法拉开距离,而且能为他所说的“当下性”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二是对“观念”的倚重也意在说明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发展是开放的,多元的,因为它们能有效地接纳西方观念艺术的成果。
不过,当奥利瓦从“观念”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并赋予其价值时,这也注定了他需要将这个“观念”与西方的观念艺术进行区分,否则当代抽象绘画中的观念表达就会被人诟病,会被认为缺乏原创性,仅仅是步西方观念艺术的后尘。在奥利瓦看来,西方极少主义、观念艺术与中国抽象艺术中的“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强调“非物质”性,后者则强调“观念的过程”与“观念的载体”。也就是说,尽管都追逐观念,但中国抽象艺术的观念诉求必然会由“观念的过程”与“观念的载体”来承载。在这里,“观念的过程”既包括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也包括创作中需要的时间,即将过程衍化成意义,将时间转化成价值。但是,这些过程最终仍需要与“观念的载体”结合起来才能凸显作品的意义,而所谓的“观念的载体”也就是作品最后呈现出来的形式。
既然是指作品的形式,奥利瓦为何不直接去谈,却偏偏用“观念的载体”这样一个晦涩的概念来表达呢?或许,在奥利瓦看来,在“观念的形式”的具体创作中,中国的艺术家是不需要面对现实表象世界的,也无需从描绘的客体中提炼出一种抽象的形式,相反,这种形式完全可以来源于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设定好了的观念,而这些观念最终又会通过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方法彰显出来。譬如,孟禄丁近年的《元速》系列就是在机械的辅助下完成的。艺术家通过控制机械的运转,将颜料直接滴洒在画布上。尽管从表面的形式上看,这批作品仍具有相同的抽象外观,但实际上,现实的表象世界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是缺席和不在场的。这批作品不仅消解了艺术家的主体性,而且也消解了绘画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反形式的形式”创造,即艺术家将作品的意义寄予于过程之中,寄于机械的生产之中。很显然,孟禄丁的创作观念从一开始就具有“解构”的意味。虽然奥利瓦在文章中没有进行个案分析,但孟禄丁作品中的形式创造显然符合“观念的形式”表达。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浮现,倘若艺术家不需要面对具体的描绘对象,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又来自于何处呢?我们又如何判断哪些“观念的形式”是具有意义的,哪些又没有意义呢?于是,奥利瓦在文章中对“观念的形式”进行了必要的界定:
……这一方法论自然指向一种对持久而渐进的衡量标准的需要。这一衡量标准坚实地植根于由制作的原则主导的语境的历史良知之中。④
一方面,“观念的形式”体现在具体的创作方法上,但另一方面,艺术家并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方法,因为方法论是有自身的历史与边界的。在笔者看来,奥利瓦所说的“由制作的原则主导的语境的历史良知之中”,其意旨就是在强调抽象艺术应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上下文关系。换言之,只有在既定的艺术史框架中,而且,也只有那些能对传统进行超越的艺术作品才会带来新的意义。由于“观念的形式”最终会以抽象的面貌表现出来,如果按照奥利瓦的逻辑,中国当代抽象绘画又将呈现怎样的景象呢?
中国画家们的经典性正在于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智慧的命运,一种宇宙的可支配性。艺术变成艺术家将这些原则变成可见的形式的地方。他们把通过基于不对称性的几何将这些原则并入作品之中。这种不对称性生产了一种动力而非静态。事实上中国艺术家永远创作作品的家族,而这些作品都来自可以增值出不同的互补形式的模式。⑤
在这段论述中,奥利瓦明显地借鉴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家族相似”,因为,在他眼中,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会形成“作品的家族”。事实上,“可以增值出不同的互补形式的模式”与“植根于由制作的原则主导的语境的历史良知之中”在内在的叙述逻辑上是一致的,都是在强调抽象形式自身有着内在的艺术史上下文关系。
在奥利瓦的论述中,“观念”与“形式”是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但是,奥利瓦并没有就此解决好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形式创作的内驱力问题。尽管奥利瓦谈到,中国画家的观念得益于“生活观念的智慧”,即类似于“道”和“禅”的思想,但像“一种宇宙的可支配性”,以及“这种绘画自荐与人共存,在人的日常生活内外陪伴着他而不给他带来负担,就如同一种成为了可视的生存状态,在存在的朴素规模中无声地带来愉悦”的表述则相当空泛和不着边际。因为,不管是求助于“道”还是“禅”,奥利瓦根本就无法解决“观念的形式”的推动力问题。此时,奥利瓦的狡黠充分地显现了出来,他试图通过哲学化的表述来掩盖他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无力。
在文章的“美学形态”部分,奥利瓦谈到了自己的观点:
艺术永远要求实验的创举作为形式的支点。这一形式能够将梦幻的冲动转化为客观的结果。实验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制作的技巧层面,而是重在艺术的方式和一种排除了不确定性和犹豫的观点的连续性。艺术家的脉动在语言中找到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中艺术家的姿态变成清晰的路线。
艺术家在个人必需的推动下,在一种并非在其创造成果中预先建立尺度中行动。这种尺度要求实验创举的勇气。实验创举本身和神志不清的状态紧邻。这种神志不清意味着走出格线,超出由语言先前获得的成果组成的尺度。⑥
此时,奥利瓦所秉承的西方现代主义批评话语展露无遗。而且,从艺术本体内部解决艺术内驱力的方法也并不是奥里瓦的首创。因为早在1960年的《现代主义绘画》一文中,格林伯格⑦就将“自我批判”看作是现代主义绘画最根本的推动力。格氏曾谈到:
“现代主义的自我批判起源于启蒙运动的批判,但它们不是同一回事。启蒙运动的批判以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从外部展开;现代主义则通过被批判对象本身的过程从内部进行批判。看来,这种新形式的批判首先出现在哲学领域是很自然的,因为哲学的本质就是批判。然而,进入19世纪后期,这种批判方式进入了许多其它领域。每项正式的社会活动都开始要求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进行证明。最终,一些与哲学毫不相干的领域也将康德的自我批判视若珍宝,用它来满足并解释这种要求。”⑧
在格林伯格看来,现代主义的批判传统发端于启蒙时期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西方的理性主义精神。但对于现代艺术而言,其运作的生效是以内部批判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现代主义绘画要寻求发展就必须恪守自我批判的原则,但“自我批判”最终仍要落实到作品的形式表达上。奥里瓦所说的“实验的创举”、“将梦幻的冲动转化为客观的结果”实质就是格林伯格“自我批判”的一个变体,他认为,只要中国的艺术家具有“实验创举的勇气”,就能推动中国当代抽象绘画向前发展。
和对“观念的形式”的有效性表达进行必要的界定相似,奥里瓦再次谈到了“实验的创举”也应有自身的艺术史上下文关系。但是,奥利瓦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其思路与格林伯格仍同出一辙。格氏曾反复强调,正是由于有“规范”与“惯例”存在,现代主义绘画才从未与过去决裂。格林伯格认为:
现代主义可能意味着一种转移(devolution),一种对之前传统所做的阐释,但这也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迄今为止,现代主义艺术没有与传统发生缺口或断裂,无论在哪里结束,在继承传统方面,它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⑨
对于艺术家而言,如果要避免脱离现代主义的范畴,就必须以既定的规范为前提,继承传统,然后在传统之上建立新的规范。在“艺术家的脉动在语言中找到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中艺术家的姿态变成清晰的路线”这句话中,“场域”和其后所提到的另一个概念“预先建立的尺度”其实是可以与格林伯格所说的“传统”直接对应的。而奥利瓦指出的“实验创举”即是指一种超越传统,确立新规范的创作行为。
表面看,奥利瓦已成功地解决了“观念的形式”的内趋力问题。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对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价值做出评判的时候了。由于奥利瓦先入为主地以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因此就很难避免他会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评判尺度来审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
即便如此,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
中国画家之中存在着对艺术的道德理性的信心。这一理性能够创立对应自己时代的语言形式。差异在于,二十世纪末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创作的艺术家使用了不同的乌托邦概念。这里占优势的是积极乌托邦观念,这一观念存在于二十世纪所有历史前卫中。这是一种关于艺术和其语言的权力的观念,一种在世界混乱之上建立秩序的想法,一种有创造性的理性的西方乐观主义,认为能够影响改造世界和社会态度的过程。
当前的中国艺术家之中涌现出健康的消极乌托邦观念,认为艺术不可能在自己的范围之外建立秩序。无论如何制作的伦理相对于创造的政治占了优势。这一伦理在各种情况下都在分辨出一个对艺术的观念和制作方式的聚焦过程。⑩
不难发现,在这段评述中,奥里瓦对中国抽象绘画的讨论完全遵从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逻辑。首先,西方现代主义谱系中的抽象是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相分裂的产物。对于发端于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资本主义而来所形成的这种分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这样解释,“掌管经济的是效益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self-realization or self-gratification)。”⑾而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矛盾则来源于经济领域所要求的组织形式同现代文化所标榜的自我实现规范之间的断裂。出于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拨,作为审美现代性载体的现代艺术也就增添了精神和文化上的附加值,即通过艺术来体现艺术家所具有反叛性的、精英主义的个体价值。于是,这里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审美现代性最终需要由具体的艺术形态来承载。事实上,从18世纪晚期,康德提出“形式的合目性”开始,到19世纪中期“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滥觞,再到20世纪初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西方艺术界在经历了一百年的美学革命后,最终让“形式”承担起了捍卫审美现代性的重任。当格林伯格提出“现代主义理论”的时候,西方的形式主义批评走向了巅峰,因为在格式看来,现代主义绘画中的形式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视觉风格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艺术主体建构个体自由的哲学和文化问题。简要地看,格林伯格将形式主义哲学化后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就是确立了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即艺术家通过作品形式的自律(self-discipline)来实现主体的自治(self-autonomy)。
奥利瓦将这套逻辑用到了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评价上。从批评方法论的角度考虑,奥利瓦并没有超越格林伯格批评话语所形成的规范。这一点明确地体现在以下的论述中:
艺术家的力量在于他有能力创造一种形式的风景。这种形式风景并不企图以自己的转化和现实的视觉符码做比照。他并未对周围的事物不满。相反他以不可或缺的全能的感受武装起来 以艺术创造为工具建造一个区别于客观事物本身的自足的宇宙。
中国抽象是反修辞的。它意图还给人一个内在的和精神的状态。
……
这样,他的图像并非在幼稚地违反和谐的准则,比例和对称。这些图像不是一种对包围着人冷漠的风景纯感伤的图形化的愤恨。中国画家相对于语言将自己置身于构建者的状态。他意图用自己的武器去建成他的观点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这些中国画家的作品是艺术的金字塔,是思想和行动的汇集之处。构想和制作具体地交叉起来,建立一个不仅是由形式,也是由社会态度组成的创作系统。⑿
在这些结论性的段落中,奥利瓦所说的由“形式的风景”来体现“客观事物本身的自足的宇宙”,在逻辑上完全与“形式的自律(self-discipline)来实现主体的自治”是一致的。尽管奥利瓦也发现了中西艺术仍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他认为西方的前卫艺术⒀体现的是“积极的乌托邦观念”,而中国艺术家表现出的则是“健康的消极乌托邦”,但是,他得出这个结论所遵从的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逻辑。
作为一名来自于西方的批评家,奥里瓦用西方经典的现代主义方法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能对中国的抽象艺术做出中肯的评价吗?
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是否建立起了自身的现代主义传统。一方面我们应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抽象艺术曾经历过一个短暂的现代主义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出现明显地受到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的抽象绘画从产生之初曾得益于西方抽象艺术的滋养,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和社会语境的差异,中国的抽象艺术并不以西方抽象艺术的价值标准作为准绳,而是利用抽象的形式来冲击当时一元化的官方现实主义,来表达艺术家建构文化现代性的决心。虽然在“八五新潮”时期经历过西方现代主义的洗礼,但中国的抽象艺术并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现代主义传统。这又为何?如果以批评家高名潞关于“整一现代性”的观点来看,尽管此一时期的抽象绘画在文化和艺术本体上具有反叛价值,但它仍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仍然没有独立与外部的政治、文化而形成自律的艺术传统。⒁换言之,正是由于中国当代的抽象艺术没有建构起自身的现代主义谱系,也不需要在“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拉锯与分裂中,来营建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因此,格氏那套以“形式自律”来实现“主体自治”的方法论就将失效。
于是,这就涉及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如果按照奥利瓦的方式来解读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就必然会遮蔽中国抽象艺术自身的线性发展历史,以及在各个时期体现出的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譬如,仅仅以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为例,中国的抽象艺术就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的“形式美”、“新潮时期”的语言革命,以及80年代末期个人图式的风格营建。虽然说,80年代初吴冠中、袁运生等艺术家关于“形式美”的主张并没有将“形式”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抽象”,但在当时的语境下,“形式”的革命本身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即艺术家在追求语言独立的过程中,实质是对既定的官方和学院艺术的反拨。同样,如果忽略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化启蒙与自由主义思潮,我们同样不能真正的认识到“新潮时期”那些抽象艺术的价值。因为,抽象艺术对传统绘画模式的背叛,对官方主流审美趣味的拒绝,使其增添了一种精神的附加值——反主流的边缘身份,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身份反过来又强化了抽象艺术所保持的前卫艺术姿态。对于抽象艺术的前卫反叛性,美术批评家易英的看法是,“抽象艺术在当时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而且是一个政治性的话题,在整个80年代一轮又一轮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抽象艺术总是受到批判……。”⒂同时,易英还谈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抽象艺术都不是一个艺术问题,在80年代的中国抽象艺术首先是作为意识形态而产生的。抽象艺术本身是否纯粹,抽象艺术的构成与表现,抽象艺术的教育与实践等等都不重要。”⒃显然,抽象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在80年代中后期反映了一部分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设,以及实现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革命的良好愿望。奥利瓦的批评存在的最大缺陷,就在于他忽略了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形式背后还蕴藏着文化和社会学方面的价值诉求。
由于奥利瓦没有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做深入的研究,这就注定了他会片面地将中国抽象艺术纳入西方国际性的现代主义背景下进行审视与比较。当然,审视与比较的过程也是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中完成的,这在奥利瓦将“观念的形式”与西方极少主义、观念艺术进行区分,以及“健康的消极乌托邦”等术语中可见一斑。当然,笔者对跨文化的视野本身并无异议,但对奥利瓦跨文化视野背后所秉承的文化立场却保持着必要的警惕。就像1993年策划“威尼斯双年展”时,奥利瓦对中国前卫艺术的选择就充分地暴露了他的文化后殖民立场。虽然此次针对的仅仅是抽象艺术,但这种跨文化视野的背后仍潜伏着巨大的危险。⒄也就是说,如果奥利瓦只是将来自于中国的抽象艺术放在西方国际性的现代主义背景下考量,而无视其产生时所依存的独特语境,那么,这种阐释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就注定了中国的当代抽象绘画不会凸显完整的艺术与文化价值,相反,它的存在意义也只能是与西方抽象艺术形成差异,对西方抽象艺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补充。
尽管在文章中,奥利瓦对中国当代的抽象绘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实质是异常空泛、华而不实的。譬如,在结尾处奥利瓦谈到:
整个绘画联姻了完整的时间。这一时间包括生命的开始时刻和死亡的结尾瞬间这些属于人的命运的词汇。在生命与死亡,当今与古代中国艺术家找到语言的复兴。这种语言能够赋予在其骨架中建构的图像以英雄的意义。这里存在的不是血肉的易坏的表面,而是以在时间中恒久的语言的本质的粗壮的骨架。从这里开始艺术的自由,艺术在一个和平的伟大时代的扩张。
奥利瓦努力地用诗化的语言、哲学化的表述来掩饰自身空泛的评价,但不能否认的事实依然是,他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评价仍然采用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标准。看来,对奥利瓦的“偏见”保持必要的警醒是极其重要的。不然,在国际的抽象艺术格局中,中国的当代抽象仍将只是一个丧失了自身文化与艺术主体性的“他者”。
透过奥利瓦对中国抽象艺术的解读,一个新的挑战已然摆在了中国批评家的面前,那就是,我们急需建立一套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如果没有新的批评方法论和自身的评价尺度,中国当代的抽象绘画在国际的舞台上就将是无根的浮萍,其意义与价值也必然会被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所遮蔽。事实上,从2003年以来,中国的批评家就在积极地探索,力图为中国的当代抽象艺术建立一套自足的批评话语。⒅
当然,在评价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价值时,奥利瓦似乎也有意识地在隐藏自己所秉承的西方现代主义立场,为了让自己的批评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他在“观念的形式”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是,也正是受制于现代主义话语自身的限囿,奥利瓦并没有对中国抽象艺术家如何进行观念表达做出更为令人信服的解释。虽然奥里瓦谈到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了“家庭式的奇观”,但他并没有对李华生、周洋明、马可鲁等人作品的形式运作进行必要的区分;虽然他认为“中国画家们的经典性正在于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智慧的命运”,但他也没有阐释这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家的观念表达是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比如梁诠、雷虹作品中的反形式性,张羽作品中的身体性,以及谭平、李向阳、张浩、徐红明的作品是如何通过形式来隐藏个人符号的信息编码的。奥利瓦的智慧正在于,他巧妙地放弃了个案分析,从而保持了其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在逻辑叙述上的完整性。
事实上,我丝毫不怀疑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热忱,正是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奥利瓦对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偏见”是他主观化的意图,毋宁说这种“偏见”是与生俱来的,是被西方现代主义的批评话语潜在的支配和决定的。奥利瓦的“偏见”根源于“他者的眼光”,其“偏见”也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西方现代主义的话语不仅主宰着当代国际性的抽象艺坛,而且其强大的批评话语权力也掌握在西方批评家手里。
①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1939-),意大利批评家,是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超前卫”运动的重要组织者。
②此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参展艺术家有余友涵、李华生、梁铨、马可鲁、孟禄丁、李向阳、张羽、刘旭光、谭平、张浩、张建君、刘刚、徐红明、雷虹、周洋明。
③奥利瓦:《伟大的天上抽象》画册前言文章,未发表。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20世纪美国形式主义批评的重要奠基者,其批评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⑧Clement Greenberg:“Modernist Painting”,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Volume 4,Edited by John O’Brian,1993,p.85.
⑨Ibid.,P.92.
⑩奥利瓦:《伟大的天上抽象》画册前言文章,未发表。
⑾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1页。
⑵同上。
⒀在20世纪的西方艺术史中,“前卫艺术”与“现代主义”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互有交叉,但它们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内涵也有较大的差异。奥利瓦在这里使用的“前卫艺术”实质包含了一些属于现代主义范畴的艺术现象。
⑷“整一现代性”是批评家高名潞对中国现代性特点的概括,按照他的理解,和西方“分裂的现代性”相异,所谓“整一”的特征在于,这种文化现代性跟国家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本身并不能独立于政治、经济系统而存在,相反,它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文化结构中才具有自身的意义。同样,高名潞认为,80年代的抽象绘画实际上具有前卫艺术的功能。就中国的前卫艺术而言,他还强调,尽管西方有着两种研究前卫艺术的传统,但由于文化现代性和前卫文化在“区域和时代上的错位”,中国前卫艺术仍有着自身的特点。参见《另类方法 另类现代》,第5——10页,高名潞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参见高名潞《区域和时代的错位:中国的现代性和前卫性》一文,雅昌艺术网。
⒂参见《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一文,易英,《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⒃同上。
⑺这一点在奥利瓦文章的标题《伟大的天上抽象》中已充分地显现了出来。因为他并没有对“天上”这个概念做出解释,也没有说明“天上”与“中国的抽象艺术”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⒅比如,高名潞和栗宪庭两位批评家就力图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中的叙事性提升到文化和美学的高度,前者对抽象形式背后的过程性、时间性展开了讨论,后者则将繁复的手工过程当作艺术家修性、慰藉心灵的天然通道。当然,笔者并不完全认同高名潞所认为的,“‘极多主义’必将引向现代禅——中国的达达和解构主义”,同样也认为栗宪庭将“积简而繁”的过程归于女性手工方式的观点有待商榷。但是,从高名潞提出的“极多主义”(2003年)、“意派”(2009年)等概念、李旭主张的“第三空间”,以及王南溟、何桂彦提出的“后抽象”等现象来看,说明了中国的批评家正在积极地尝试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发展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批评话语。
2010年3月6日于望京花家地
Monday, March 29, 2010
报告指,雷曼内部会计政策规定用于回购105的资产必须是流动性较高的,才能使“买方较易处理掉买来的资产和易于获得相同的证券”,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雷曼也在尝试将评级较低的资产用于回购105交易。
谁的责任?
检察官沃卢卡斯在报告中下结论表示,“有充分的证据怀疑雷曼的高层违反受托人职责,将雷曼暴露于承担重大误导性定期报告的潜在责任中;公司外部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极其粗心大意,没对这些定期报告加以质疑。”沃卢卡斯表示,雷曼的几位前高管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面临诉讼。
“实质上有问题,但从形式上讲没问题”,吴毓武这样认为,理由为回购105是以交易为基础,而且是非关联方间的公平交易,并且符合会计期间界定。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只要卖出回购交易满足FAS第9条中的有关规定,即可当作销售核算,否则当作担保借款核算。
吴毓武认为:“或许这就是由伦敦的律师事务所出具允许交易的法律意见原因所在,如果雷曼有心,回购105交易满足第9条不会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雷曼从2001年开始使用回购105时,当时在美国没有律师事务所愿意给雷曼开出允许其以真实销售来核算回购105业务的法律意见书;后来雷曼只能找了位于伦敦的年利达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为雷曼在英国的分支开具了上述法律意见书,依照的是英国法律。
此后,雷曼位于美国的分支要做回购105交易,只需先将要交易的证券资产转让给雷曼于英国的分支,再由后者完成回购105交易。
但实际上,调查显示,这也大幅增加了雷曼的融资成本,因为“离岸的回购操作比美国本土的操作成本更高”。
安然“幽灵”再现?
雷曼的外部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日子并不好过。安永刚于2009年支付“巨额赔款”从雅佳的案子中抽身,现在又有可能陷入雷曼的泥潭。
沃卢卡斯称:“无论是在对举报人指控雷曼使用回购105的调查中,还是在雷曼财务报表的审计与审查方面,都有理由认为安永未能达到专业标准。”
调查报告指出,安永的审计师“没有对未披露的500亿美元临时性表外交易采取任何行动提出质疑或异议”。
问题之一出在一个“告密者”马修·李(Matthew Lee)身上。
2008年二季度末,马修对总额高达500亿美元的回购105操作产生怀疑,调查显示,他曾经向安永合伙人William Schlich和Hillary Hansen报告过,但安永在随后与雷曼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人的多次会议中,从未提及这一问题。
对此,安永的回应则是:“雷曼的破产发生于2008年9月,是金融市场中一系列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所致。安永对雷曼的最后一次审计是截至2007年11月30日的2007财年。安永的审计意见指出,雷曼的2007财年的财务报表公允且任合通用会计准则GAAP。”
吴毓武认为:“只要律师事务所出了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就没有责任;但对于这样大额的交易,审计师有义务察看管理层做此交易的目的,如果发现有疑问,就有必要提醒投资者。”
上述投行人士则表示,现在还不能确定安永是否会陷入麻烦,因为虽然雷曼使用回购105远比其同行激进,但也还没有正式的控诉说雷曼违反规定。
问题的另一关键在于,雷曼的回购105交易是否需要披露。
吴毓武表示,他查遍美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或相关法律中的披露要求,都没有有关回购披露的具体规定。
他续指“有趣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似乎于2007年中也体会到了麻烦”。2007年6月,FASB曾就修改回购融资协议的核算方法进行过公众咨询。到2008年2月,FASB发布了FAS 140-3对转让金融资产和回购金融资产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规定,并于2008年11月15日开始实施。“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也没有新的有关披露方面的要求。”吴毓武表示。
另外,报告还指,竞争对手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采取的措施,以及最后几日公司流动性的不足,可能加快了雷曼的崩溃。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7/168942.html
更多相关阅读:
谁的责任?
检察官沃卢卡斯在报告中下结论表示,“有充分的证据怀疑雷曼的高层违反受托人职责,将雷曼暴露于承担重大误导性定期报告的潜在责任中;公司外部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极其粗心大意,没对这些定期报告加以质疑。”沃卢卡斯表示,雷曼的几位前高管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面临诉讼。
“实质上有问题,但从形式上讲没问题”,吴毓武这样认为,理由为回购105是以交易为基础,而且是非关联方间的公平交易,并且符合会计期间界定。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只要卖出回购交易满足FAS第9条中的有关规定,即可当作销售核算,否则当作担保借款核算。
吴毓武认为:“或许这就是由伦敦的律师事务所出具允许交易的法律意见原因所在,如果雷曼有心,回购105交易满足第9条不会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雷曼从2001年开始使用回购105时,当时在美国没有律师事务所愿意给雷曼开出允许其以真实销售来核算回购105业务的法律意见书;后来雷曼只能找了位于伦敦的年利达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为雷曼在英国的分支开具了上述法律意见书,依照的是英国法律。
此后,雷曼位于美国的分支要做回购105交易,只需先将要交易的证券资产转让给雷曼于英国的分支,再由后者完成回购105交易。
但实际上,调查显示,这也大幅增加了雷曼的融资成本,因为“离岸的回购操作比美国本土的操作成本更高”。
安然“幽灵”再现?
雷曼的外部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日子并不好过。安永刚于2009年支付“巨额赔款”从雅佳的案子中抽身,现在又有可能陷入雷曼的泥潭。
沃卢卡斯称:“无论是在对举报人指控雷曼使用回购105的调查中,还是在雷曼财务报表的审计与审查方面,都有理由认为安永未能达到专业标准。”
调查报告指出,安永的审计师“没有对未披露的500亿美元临时性表外交易采取任何行动提出质疑或异议”。
问题之一出在一个“告密者”马修·李(Matthew Lee)身上。
2008年二季度末,马修对总额高达500亿美元的回购105操作产生怀疑,调查显示,他曾经向安永合伙人William Schlich和Hillary Hansen报告过,但安永在随后与雷曼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人的多次会议中,从未提及这一问题。
对此,安永的回应则是:“雷曼的破产发生于2008年9月,是金融市场中一系列不可预见的不利因素所致。安永对雷曼的最后一次审计是截至2007年11月30日的2007财年。安永的审计意见指出,雷曼的2007财年的财务报表公允且任合通用会计准则GAAP。”
吴毓武认为:“只要律师事务所出了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就没有责任;但对于这样大额的交易,审计师有义务察看管理层做此交易的目的,如果发现有疑问,就有必要提醒投资者。”
上述投行人士则表示,现在还不能确定安永是否会陷入麻烦,因为虽然雷曼使用回购105远比其同行激进,但也还没有正式的控诉说雷曼违反规定。
问题的另一关键在于,雷曼的回购105交易是否需要披露。
吴毓武表示,他查遍美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或相关法律中的披露要求,都没有有关回购披露的具体规定。
他续指“有趣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似乎于2007年中也体会到了麻烦”。2007年6月,FASB曾就修改回购融资协议的核算方法进行过公众咨询。到2008年2月,FASB发布了FAS 140-3对转让金融资产和回购金融资产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规定,并于2008年11月15日开始实施。“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也没有新的有关披露方面的要求。”吴毓武表示。
另外,报告还指,竞争对手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采取的措施,以及最后几日公司流动性的不足,可能加快了雷曼的崩溃。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7/168942.html
更多相关阅读:
2200页报告揭开雷曼破产真相
2人分享此文 作者:21世纪网 发表于:2010-03-17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历时一年,耗资3800万美元——一份长达2200多页、提交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1日的“雷曼兄弟破产调查报告”(下称“报告”)的出炉,震撼了华尔街。
有的是赤裸裸的利益,有的是血淋淋的真相。
2008年9月18日雷曼兄弟的崩塌,掀起了全球百年来最大的金融海啸。而这份由美国破产法庭委托Jenner & Block律师事务所律师、检察官安东·沃卢卡斯(Anton R. Valukas)完成的雷曼兄弟破产调查报告,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问,在一年半之后,把真相呈现。
雷曼兄弟究竟因何而倒?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报告调查显示,雷曼之劫的根本在于,通过大量肆无忌惮、眼花缭乱的“会计手段”,粉饰资产负债表,造成净杠杆比率健康的假象,不断延迟“绝症”发病期的来临。
这种手段被叫做“回购105”(REPO 105)。
更加令华尔街胆寒的是,雷曼的外部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被“主考官”沃卢卡斯拎出水面,多项玩忽职守的职责毫不留情的指向安永,这一幕,令人不由想起“安然事件”中的安达信。只是,安永的下一步究竟如何,目前难以定论。
什么是“回购105”“回购105”是贯彻调查报告首尾的关键,它实际上包括“回购105”和“回购108”,但大多统称前者。
简单理解,即雷曼用价值105美元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或者108美元的权益类资产,作为抵押向交易对手借入100美元的现金,并承诺日后再将这些资产进行回购的做法,简称“回购105”。这其中,超额抵押的5美元或者8美元,即相当于支付给交易对手的利息,即利率分别为5%和8%。
而回购105的目的是,为了在定期报告如季报和年报中隐藏债务、降低公司净杠杆率。调查发现,雷曼在发布定期报告日前几天,往往疯狂“卖出”资产,并将所融得的短期资金用于偿还资产负债表上的其它债务,从而使资产与负债双降,待报告期过后,再迅速“回购”之前“卖出”的资产并支付高额利息。
而这种回购操作与通常的回购并不相同,根本区别在于,这种回购并非资产的“真实卖出”,而只是短期遮掩,并且,与常规回购操作大约2%的成本相比,回购105操作显得“非常昂贵”。
调查发现,自从2001年雷曼首次采用这种回购105手法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尤其是每逢季报和年报之前,雷曼的回购105操作就变得愈加疯狂。可以说,这一首发在雷曼的报表中“屡建奇功”。
“金融创新的目的都是为了绕过会计和监管机构的约束”,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吴毓武认为。
调查报告指,雷曼在2007年第四季度做了386亿美元的回购105交易,此举令雷曼2007年年报中的净杠杆比率(Net leverage ratio)由17.8下降1.7至16.1。
雷曼2007年年报显示,届时其股本权益仅有225亿美元,总负债却达到6686亿美元,杠杆比率达30.7倍;若加上用回购105所得资金偿还的386亿美元债务,总负债更高达7072亿美元。
接下来的2008年第一和第二季度,雷曼加大回购105交易,交易额达491亿美元和503.8亿美元,分别使净杠杆比率下降1.9和1.8。
雷曼的财技问题的根本在于,雷曼并没有把这些交易当“卖出回购”进行会计核算,而是当做真实销售做账;也从来没有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这些现金乃由回购105交易所得并披露“已获悉的偿还这些债务的义务”。
沃卢卡斯在调查中指出,雷曼对回购105的操作,其目的只是为了操纵资产负债表,而并不是为了开展业务。
事实上,自从2007年下半年雷曼的杠杆情况开始被市场高度关注开始,它就在回购105的依赖之路上越走越远,且几近疯狂。因为,对当时的雷曼来说,如果选择“跳楼价”出售这些问题资产,很可能会引发交易对手以及市场的警觉,认为雷曼可能大有问题,因此,它就只能不断将回购105进行到底,甚至变成了一种“管理资产负债表的最懒惰的方法”。
到2008年9月份倒闭之前,雷曼高层似乎已经为如何最快速的进行回购105而发狂。调查记录显示,雷曼高层曾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赶紧在这一通道下卖出尽量多的资产,“成本不是问题”。
与此同时,雷曼高层则在不断对市场表示,将会提供更加透明的资产负债表给公众,且信誓旦旦称,公司正在想方设法降低杠杆。当时,被欺骗者中,就包括精明的分析师。
事实上,回购操作并非只有雷曼一家在用。
3月16日,某国际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几乎每个银行都在用回购105,只是雷曼用得夸张了点。”只不过据说,雷曼回购105中的超额抵押(或“折扣”)明显比用同类证券所做的普通回购交易要高。
另外,据调查报告显示,雷曼2007财年末用于回购105的资产有84%为政府债券,至2008年8月27日,用于回购105的资产也仍有78%政府债券。
2人分享此文 作者:21世纪网 发表于:2010-03-17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历时一年,耗资3800万美元——一份长达2200多页、提交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1日的“雷曼兄弟破产调查报告”(下称“报告”)的出炉,震撼了华尔街。
有的是赤裸裸的利益,有的是血淋淋的真相。
2008年9月18日雷曼兄弟的崩塌,掀起了全球百年来最大的金融海啸。而这份由美国破产法庭委托Jenner & Block律师事务所律师、检察官安东·沃卢卡斯(Anton R. Valukas)完成的雷曼兄弟破产调查报告,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问,在一年半之后,把真相呈现。
雷曼兄弟究竟因何而倒?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报告调查显示,雷曼之劫的根本在于,通过大量肆无忌惮、眼花缭乱的“会计手段”,粉饰资产负债表,造成净杠杆比率健康的假象,不断延迟“绝症”发病期的来临。
这种手段被叫做“回购105”(REPO 105)。
更加令华尔街胆寒的是,雷曼的外部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被“主考官”沃卢卡斯拎出水面,多项玩忽职守的职责毫不留情的指向安永,这一幕,令人不由想起“安然事件”中的安达信。只是,安永的下一步究竟如何,目前难以定论。
什么是“回购105”“回购105”是贯彻调查报告首尾的关键,它实际上包括“回购105”和“回购108”,但大多统称前者。
简单理解,即雷曼用价值105美元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或者108美元的权益类资产,作为抵押向交易对手借入100美元的现金,并承诺日后再将这些资产进行回购的做法,简称“回购105”。这其中,超额抵押的5美元或者8美元,即相当于支付给交易对手的利息,即利率分别为5%和8%。
而回购105的目的是,为了在定期报告如季报和年报中隐藏债务、降低公司净杠杆率。调查发现,雷曼在发布定期报告日前几天,往往疯狂“卖出”资产,并将所融得的短期资金用于偿还资产负债表上的其它债务,从而使资产与负债双降,待报告期过后,再迅速“回购”之前“卖出”的资产并支付高额利息。
而这种回购操作与通常的回购并不相同,根本区别在于,这种回购并非资产的“真实卖出”,而只是短期遮掩,并且,与常规回购操作大约2%的成本相比,回购105操作显得“非常昂贵”。
调查发现,自从2001年雷曼首次采用这种回购105手法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尤其是每逢季报和年报之前,雷曼的回购105操作就变得愈加疯狂。可以说,这一首发在雷曼的报表中“屡建奇功”。
“金融创新的目的都是为了绕过会计和监管机构的约束”,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吴毓武认为。
调查报告指,雷曼在2007年第四季度做了386亿美元的回购105交易,此举令雷曼2007年年报中的净杠杆比率(Net leverage ratio)由17.8下降1.7至16.1。
雷曼2007年年报显示,届时其股本权益仅有225亿美元,总负债却达到6686亿美元,杠杆比率达30.7倍;若加上用回购105所得资金偿还的386亿美元债务,总负债更高达7072亿美元。
接下来的2008年第一和第二季度,雷曼加大回购105交易,交易额达491亿美元和503.8亿美元,分别使净杠杆比率下降1.9和1.8。
雷曼的财技问题的根本在于,雷曼并没有把这些交易当“卖出回购”进行会计核算,而是当做真实销售做账;也从来没有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这些现金乃由回购105交易所得并披露“已获悉的偿还这些债务的义务”。
沃卢卡斯在调查中指出,雷曼对回购105的操作,其目的只是为了操纵资产负债表,而并不是为了开展业务。
事实上,自从2007年下半年雷曼的杠杆情况开始被市场高度关注开始,它就在回购105的依赖之路上越走越远,且几近疯狂。因为,对当时的雷曼来说,如果选择“跳楼价”出售这些问题资产,很可能会引发交易对手以及市场的警觉,认为雷曼可能大有问题,因此,它就只能不断将回购105进行到底,甚至变成了一种“管理资产负债表的最懒惰的方法”。
到2008年9月份倒闭之前,雷曼高层似乎已经为如何最快速的进行回购105而发狂。调查记录显示,雷曼高层曾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赶紧在这一通道下卖出尽量多的资产,“成本不是问题”。
与此同时,雷曼高层则在不断对市场表示,将会提供更加透明的资产负债表给公众,且信誓旦旦称,公司正在想方设法降低杠杆。当时,被欺骗者中,就包括精明的分析师。
事实上,回购操作并非只有雷曼一家在用。
3月16日,某国际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几乎每个银行都在用回购105,只是雷曼用得夸张了点。”只不过据说,雷曼回购105中的超额抵押(或“折扣”)明显比用同类证券所做的普通回购交易要高。
另外,据调查报告显示,雷曼2007财年末用于回购105的资产有84%为政府债券,至2008年8月27日,用于回购105的资产也仍有78%政府债券。
韦尔奇何以成为“全球第一CEO”?
8人分享此文 作者:21世纪商业评论 发表于:2009-11-13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名望,震撼着全球企业界。他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的经历,给全球经理人树立了一个标杆,以致人们提起GE必言韦尔奇,提起韦尔奇也不得不说GE。
通用电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发明家爱迪生,他于1878年创办了自己的电灯公司,1889年扩展为爱迪生通用电器公司,通用电器由此得名。1892年,由摩根财团的老摩根出资,将爱迪生通用电器公司、汤姆逊—休斯顿电器公司合并,组成新的通用电器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市(Fairfield, Connecticut)。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的产品已经涉及到电器、塑料、动力设备、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方方面面,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跨国集团公司之一。
GE不是因为韦尔奇而出名,但韦尔奇却使GE走向新的辉煌。翻开韦尔奇的职业生涯,就可以发现他只在一个企业干过,那就是GE。从GE的一名普通工程师,到GE的部门主管,再到整个公司的CEO,直至2001年退休,韦尔奇在GE待了40余年。对于擅长“跳槽”的美国人来说,这不啻为一个特例。这位身高只有1.73米,秃脑门,身体敦实得像卡车司机的“爱尔兰裔美国人”,领导GE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正如《经济学人》(Economist)所称,韦尔奇麾下的GE是“美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来自父母的启蒙
1935年11月19日,韦尔奇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市(Salem,Massachusetts),他自己则声称出生于塞勒姆西边的皮博迪(Peabody)。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尔兰裔工人家庭,全家没有一个人具有高中毕业以上的受教育程度,但正是这样的家庭,教给了幼年韦尔奇相当多的东西。韦尔奇的童年是快乐的,他吸引了全家人的目光,这是因为:其一,他是家里惟一的孩子;其二,他的出生姗姗来迟(生韦尔奇时母亲36岁,父亲41岁)。韦尔奇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他却拥有了父母全部的关爱。他自己对此深有感触:“我并非出身豪门望族,但却拥有更好的东西——无尽的爱。”韦尔奇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的关爱和影响下度过的。这个过程让他形成了很多卓越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他后来辉煌成就的坚实基石。
母亲格蕾丝(Grace Welch)对小韦尔奇的教育,是从建立自信开始的。心理学认为,凡是自卑,往往从儿童的某种挫折开始形成,而韦尔奇幸运的是,他的母亲在这方面的引导,使他把缺陷能够变成优点。韦尔奇从小患有口吃症,由于这个他经常造成不少笑话。比如,当他要一份烤面包夹金枪鱼的时候,服务员会把tu-tuna听成two-tuna,给他上两份三明治。遇到这种情形时,母亲给他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舌头跟不上聪明的脑袋瓜。完美的理由让韦尔奇建立了自信。他在自传中写道:“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我充分相信母亲对我说的话,我的大脑比我的嘴转得快。”这也是患有口吃的韦尔奇敢于并且喜欢在众人面前演讲的原因所在。正是这种自信,使韦尔奇在塞勒姆中学就膺获了班上“最喋喋不休和最吵人的男生”之称。在几十年后,当韦尔奇翻开自己以前在学校运动队拍的照片时,惊奇地发现自己几乎总是球队中最为弱小的,在小学当球员时,个头只有其他球员的四分之三,所有这些以前他竟然没有觉察到。也正是因为如此,韦尔奇将自己的自信心,看作母亲给他的最伟大的礼物。
母亲的激励,不仅引导着韦尔奇建立自信,而且还训练他如何面对失败。小时候的韦尔奇,打棒球、冰球、曲棍球,球场上总有他的身影。比赛总有胜负,幼小的孩童总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对于小孩来说,能够正视失败者寥寥无几。韦尔奇也十分好胜,在球赛失败后免不了沮丧。在塞勒姆中学的最后一年,韦尔奇因为自己所在的冰球队连续六次失利心情不好,第七次眼看胜利有望,但在打入加时赛后最终失败,他受不了,比赛结束时他愤怒地将球杆摔向场地对面,一头冲进了休息室。这时,母亲出现了。“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来参加比赛!”母亲的话,让韦尔奇知道了什么是竞争,更知道了在通向成功的征途中必须坦然面对失败。
母亲教给了韦尔奇太多的东西:领导者的风范,忍耐力,进取心,热情和慷慨,观察人的能力,激励别人的技巧,制定计划并顺利完成的习惯,不欺骗自己、不回避问题的态度,等等,最重要的还不止这些,而是品格的训练。母亲尽管对小韦尔奇十分溺爱,但在原则事务上绝不让步。当他逃学被发现后,照样挨母亲的揍。当幼小的他偷了狂欢节队伍中的一个不值钱的玩具小球后,母亲坚持让他去教堂忏悔,最后亲自带他把这个球扔进郊外的河里。韦尔奇自己后来回忆母亲时说:“每次当我的行为稍有出格,她就一鞭子把我抽回来,并且通常给出正面而且有建设性的建议,促使我振作起来。她向来不说什么多余的话,总是那么坚决,我对她心服口服。”
如果说,韦尔奇争强好胜、快人快语的性格来自母亲,那么,勤奋严谨、注重细节的习惯则是来自父亲。韦尔奇的父亲老杰克是波士顿到缅因通勤线上的一名检票员,他对工作的负责任程度是罕见的,从来没有误过时。为了保证按时上班,他听到天气不好的预告后,就会在前一天晚上赶到车站,睡在车厢里,以免耽误第二天上班。他不苟言笑,性格内向,却对乘客总是报以微笑和热情。这一点,甚至引起过母亲的抱怨,嫌他不能把列车上工作中的那种欢快带到家中来。父亲让韦尔奇明白了艰苦工作的价值。从孩提开始,韦尔奇就没有中断过打零工,送报,卖鞋,还有在暑期去玩具厂给玩具配件打孔。这些,都使他很早就走上自强之路。
作为一个以自身工作而自豪的蓝领,老杰克对儿子寄予很大的期望。他在列车上发现,那些大人物总是在谈论高尔夫球赛。于是,他怂恿小韦尔奇去学高尔夫。这样,韦尔奇9岁时就在附近的肯伍德乡村俱乐部当了一名高尔夫球童。由此形成了他对高尔夫的爱好,并影响了韦尔奇一生,使他在不得不放弃其他球类运动后能够继续活跃在运动场上。
家庭的教育和熏染,使韦尔奇得到了良好的培养,除了需要学校才能传授的知识和必须由时间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外,家庭赋予了他足够多的东西。
受教育历程
从塞勒姆高中毕业时,韦尔奇考上了后备军官训练项目(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ROTC),这本来可以使他得到四年大学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韦尔奇申请了达特茅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但却都被拒绝了。失去ROTC的资助后,出于学费的考虑,韦尔奇又申请了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这所州立大学每学期的学费仅为50美元,即使加上食宿费用,获得学位总共也不会超过1000美元。由于他向往当一名工程师,于是选择了化学工程专业。后来,这一选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萨诸塞大学的好处就是容易出头。韦尔奇后来说,如果他选择去了麻省理工学院,那自己就极可能不会是优等生,而只能成为一名中等生。在阿默斯特分校的第一年,韦尔奇度过了离家独立生活的煎熬,在考试中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得到3.7的平均分(4分以上为优)。在以后的4年里,韦尔奇年年都出现在系主任的名单上。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马萨诸塞大学的教授们,特别是化学工程系的主任厄尼·林德塞(Ernie Lindsey),他对韦尔奇就像母亲一样,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培养,在整个学业中给了韦尔奇很多指导,让韦尔奇信心百增。
1957年,韦尔奇成为阿默斯特分校获得化学工程学位的两名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对当初自己判断的准确性感到欣慰。父母为了奖励儿子,庆祝他大学毕业,特地买了一辆崭新的大众甲壳虫汽车,作为送给他的毕业礼物。
快毕业时,韦尔奇面临着就业和继续深造之间的选择。当时就业形势非常好,他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可是他的老师们却告诫他应该去研究生院继续深造。于是,韦尔奇放弃了去工作的想法,决定到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继续学习。这不仅是因为他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奖学金,更重要的是因为伊利诺伊的化学工程研究居于全美第五位,在他的专业领域是拔尖的。
尽管如此,韦尔奇到伊利诺伊大学不久,就惹出了麻烦。他同女生约会,被校园保安逮了个正着。为了摆平学校管理方的追查,韦尔奇只好求助于系主任哈里·德里卡莫(Harry Drickamer)。此后,这位系主任开始另眼看待这位不守规矩的研究生,韦尔奇又多了一位父母般的导师。
1958年,韦尔奇在伊利诺伊大学硕士毕业,但当时就业形势不太好。他去路易斯安那州乙基公司面试,飞机上的空姐在送饮料时,称韦尔奇为“先生”而称他的同伴为“博士”,这一称谓差别刺激了他。韦尔奇突然觉得“博士”比“先生”听起来悦耳多了,于是,他决定留在学校继续读博。
攻读博士学位的逻辑训练和实验观测,从另一个方面磨炼着急性子的韦尔奇。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蒸汽供应系统的凝结问题,这要求他从早到晚呆在实验室里,需要全神贯注花几个小时来观测水汽的凝结,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凝结的水花,不厌其烦地推算热传导方程。这种枯燥的经历,使好激动的韦尔奇多了几分沉稳和理性。
博士学位的获得过程,使韦尔奇明白了许多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思维方法。这帮助他选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他对自己分析道:“和我的很多同学相比较,我的性格比较外向,我属于那种喜欢人胜过喜欢书、喜欢运动胜过科技发展的人。我认为对于一份既涉及技术又涉及商业的工作,这些能力和兴趣将是非常适用的。”在这种考虑下,韦尔奇没有像其他博士那样步入大学的课堂,或者到实验室去搞研究。尽管他也接受了锡拉丘兹大学和西弗吉尼亚大学的面试,不过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这种选择。在丹·福克斯(Daniel Fox)博士的介绍下,韦尔奇来到马萨诸塞州的匹兹菲尔德,从事GE新化学产品的开发工作。1960年10月17日,韦尔奇正式成为GE的一员。
GE的塑料业务
韦尔奇刚刚来到GE时,负责研发新型塑料。在这一过程中,GE也在塑造着韦尔奇,为他以后重塑GE奠定了基础。韦尔奇是带着梦想来到GE的。尽管他选择GE而不是选择埃克森的理由,是因为年薪要多出1500美元并且离家近,但这不妨碍他同时做事业梦。就在1953年,福克斯发明了Lexan树脂,从此,树脂塑料进入人们的视野。韦尔奇来的时候,福克斯正在研制PPO(聚苯醚),这是一种耐高温塑料,可以代替不锈钢。韦尔奇在这一项目中大显身手,他是第一个负责把这种新型材料由实验室延伸到生产领域的人。
韦尔奇十分喜欢为制造这种塑料新建的工厂,在那里他说了算,他也擅长于在科研开发和商品化之间周旋,同那些不看重商品化却热衷于研究的技术人员能很好的沟通。但是,他不能忍受GE管理上的那种吝啬习气和官僚作风。在他刚刚来的时候,他满以为GE会提供很好的条件,结果行政官员科普兰不客气地告诉他,公司不负责给员工提供宿舍。怀着对新产品的期望和憧憬,他找了十分便宜的汽车旅馆暂住下来,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第一年下来,顶头上司给他涨了1000美元年薪(他的起点年薪为10500美元)。一开始,他还觉得不错,然而,当他得知所有人不管工作好坏都涨了1000美元时,他愤怒了。他认为,按照他的贡献,应该同其他人有所区别,而科普兰冷冰冰地告诉他,这是“标准加薪”。所有这些,使初出茅庐的韦尔奇一怒之下提出辞职。在他看来,一个公司如果不能区分员工的工作差别,就不值得为它工作。
就在韦尔奇驾车离开GE的时候,他的上司的上司,一位来自康涅狄格的年轻主管鲁本·加托夫(Reuben Gutoff)拦住了他,并邀请年轻气盛的韦尔奇夫妇吃晚饭。在匹兹菲尔德的“黄紫菀”边吃饭边聊天。加托夫了解韦尔奇的工作,从他日常的报告和见解中知道韦尔奇的价值,经过4个小时的谈话,加托夫给韦尔奇承诺,在1000美元的基础上再加薪2000美元,并且将杜绝公司的官僚作风。于是,在本来准备欢送他的聚会上,韦尔奇宣布不走了。
到1964年,GE的新型塑料PPO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个项目倾注了韦尔奇的心血。本来,鲍勃?芬霍尔特(Bob Finholt)担任这个项目的总经理,不久,芬霍尔特被提拔到总部负责战略策划。这样,塑料项目总经理的位置就空下了,韦尔奇很希望能得到这个职位。于是,在加托夫的主持下,韦尔奇成为主管PPO生产的经理。
韦尔奇成为项目经理后,开始全力以赴解决新型塑料的商品化问题。凡是研究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他们特别看重实验室里的新发现和新发明,但是,对于如何把这种发现发明投入生产和使用往往重视不够。在研究者眼里,实验室拿出新东西是硬道理,生产和推销是小儿科。韦尔奇十分了解这种学究式心理,但比他们看的更远。他以内行专家的身份,有效地弥补了研发与经营之间的缝隙。在韦尔奇的主持下,他们重点解决PPO在高温下会变脆的实用问题,目的是使这种在市场上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型材料真正占领市场。经过了6个月时间的攻关,最终他们发现了将PPO和低成本的聚苯乙烯等材料混合起来的解决方法。随后,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极大成功。
1965—1968年间,在韦尔奇的带领下,GE的塑料业务发展得非常迅速,成为GE所有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塑料为他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本,韦尔奇自己声称:“我生命中最激动人心、最令人难忘的时光,是作为团队的一员去开拓匹兹菲尔德以外的塑料产品市场。在那种环境中,官僚主义完全行不通,因为快速流动的水不会结冰。”1968年,32岁的韦尔奇被提升为主管塑料业务(Lexan和Noryl项目)的总经理。这件事对韦尔奇的鼓舞极大。他是GE最年轻的总经理,这让他感到鼓舞和自豪。这一时期,韦尔奇在推广塑料市场上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们曾经推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视广告。在广告中,一头公牛撞进瓷器店,所有的瓷器都打了个稀巴烂,只有塑料盘子完好无损。便宜,轻便,耐用,使GE的塑料广泛使用在大到汽车飞机、小到婴儿奶瓶的各种部件和用具上。不但经营上的成功使韦尔奇豪情万丈,更重要的是,这次提升使他进入了一个更大更高、视野更为广阔的团队。从此,韦尔奇可以参加GE的高层管理会议,并且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期权。
成为GE掌门人
在GE,要不要提拔韦尔奇,一直是有争议的。他在业务上是一把好手,这一点取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但他生硬、直率,粗鲁,口出狂言,不注重礼仪,敌视管理部门,尤其是后来的婚变,使他成为媒体焦点。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导致韦尔奇在成功后被称为“最有争议的商业领袖”。在得到“最受尊敬的CEO”称号的同时,也伴随着“最有名的混蛋”的斥骂。如果不是在GE,韦尔奇要想出头恐怕难上加难。
尽管人们对他有看法,GE主管人力资源的罗伊?约翰逊(Roy Johnson)也不掩饰自己对韦尔奇的意见。但是,靠着工作业绩,韦尔奇使自己在GE的地位不断提升,1971年,他被提升为GE下属的化学和材料集团负责人,管辖范围包括GE的所有塑料产业和医药产业,凡是同塑料器件有关的东西都归在他的麾下。职务的升迁使他开始考虑得更多,不仅想到塑料之外,而且还想到GE的整体运作。他要改变GE的思路,从这时起开始萌发。但是,由于同总部的官僚作风格格不入,这时的韦尔奇,依然常驻在匹茨菲尔德,而不愿到总部所在地费尔菲尔德。但他却不讳言自己的想法,从1973年起,他就开始放言,要当GE的CEO。
从1971年到1977年,韦尔奇开始逐渐学会了一些他原来不熟悉的东西:学会了如何与政府打交道;知道了人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选择业务;学会了如何使业务得到增长,尤其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摒弃低增长的业务。
1977年是韦尔奇的转折点。他被提升为消费与服务执行部的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执行部是GE的二级体制,即把多个事业部整合而成的超大事业部,当时GE分为五个执行部,即消费与服务执行部、工业产品零件执行部、电力设备执行部、国际执行部、技术设备材料执行部),同时担任通用信托公司的副董事长。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把办公室搬到了GE总部费尔菲尔德。到底去不去总部上班,对他来说是一个考验。这涉及到是当一个独当一面的方面军司令,还是当一个统帅全军的元帅。在去不去总部的问题上,有两个版本大同小异的对话。据韦尔奇自己说,是雷金纳德(Reginald Jones,韦尔奇之前的GE总裁)打电话告诉他:“如果你现在不过来,你就会被排除在比赛之外,所以,你一定要现在就过来。”而雷金纳德则声称:“我对他说:如果你想在马萨诸塞当个土包子,那就继续做你的小执行官,每个人都会听从你的命令;但是,如果你想干出点名堂来,你最好现在就到这个真正的竞赛场上来。”
到了费尔菲尔德后,韦尔奇进入了GE最高管理层。当时公司总裁雷金纳德已经公开了竞争未来GE公司掌门人的候选名单,总共7个人,包括五个执行部的CEO,总部的首席财务官,还有负责策划的副总裁。当时,公司里许多人并不看好韦尔奇,因为在他们眼里韦尔奇是个“野人”,尤其是他对公司官僚主义的攻击让总部许多人感到难堪,两位副董事长也不支持他。这些因素,导致韦尔奇使出了虚实相间的一招——跳槽逼进。这次,韦尔奇表示要去联合化学公司(Allied Chemical)担任CEO。但是,形势逐渐向有利于韦尔奇的方向转化。1979年8月,雷金纳德宣布候选人名单缩减为3人:韦尔奇、掌管GE国际业务的伯林盖姆、掌管技术设备材料执行部的胡德。1980年11月20日,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韦尔奇接任董事长,胡德和伯林盖姆任副董事长。1981年4月1日,年仅45岁的韦尔奇正式成为GE公司第八任掌门。
上台伊始,韦尔奇开始大刀阔斧进行筹划已久的全盘改革。1981年,韦尔奇组建了一个由14人组成的“公司执行委员会”(Corporate Executive Council,CEC),首先拿公司的官僚风气开刀祭旗,然后开始推行“数一数二”战略。为了清除官僚病,韦尔奇废除了几乎所有阻碍公司发展的传统,终止了大量没有价值的会议,提出了“群策群力”计划以及“无边界”运动。真正体现他思路的,是他的“数一数二”战略。1981年12月8日,韦尔奇提出,未来商战的赢家是“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并且坚持在自己进入的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并以此为准则,开始对GE动大手术。
当时的GE,是美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企业偶像。1980年GE的销售额是250亿美元,净收入是15亿美元。在《财富》500强中位居第十,盈利能力排名第九。因此很多GE人盲目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未能察觉到日本、西欧乃至其他亚洲国家对美国的进逼,许多人没有危机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韦尔奇提出,GE的所有业务,如果没有处在所在行业的冠军或亚军的地位,那么它就要被“整顿,出售,或者关闭”。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韦尔奇提出了“三圈”计划,确定GE的核心业务。随后,他通过大规模的并购活动,整顿或者卖掉了那些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利润的业务,买进了能壮大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通过这些并购活动,GE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在其他大公司学习终身雇佣制时,韦尔奇却在GE裁员达数万,很多员工离开了GE。当时,不管是GE内部还是外部媒体,都对韦尔奇的这种做法表示不解和抗议。没多久,韦尔奇就被《新闻周刊》冠以“中子杰克”的绰号,来形容他置人于死地的“中子弹”手段。1984年的《财富》杂志,把韦尔奇列为“美国十大最强硬的老板”之首。
20世纪90年代开始,韦尔奇将目光放在了全球化、服务业、六西格玛以及电子商务上,并把它们确定为企业发展的方向。韦尔奇很早就开始了全球化,在1989年GE就开始了向全球扩张,把关注点放在那些正在变革或者不被人们看好的地区,以图获得最好的风险回报。为了全球化,他们在全世界展开并购,买进了很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的业务,增强GE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将全球化的眼光由市场扩展到生产,再扩展到知识资产的增值。韦尔奇自己总结道:“全球化的创意跟其他创意一样,由种子到枝繁叶茂,最后长成了一个花园。一开始,我们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全球化问题,后来转为寻求产品和部件,最后又发展到挖掘各国知识资本的阶段。”服务业是韦尔奇战略眼光的集中体现。韦尔奇认为,GE应该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而当时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很多员工都忽视了这个“售后市场”。韦尔奇开始着手服务业,并通过并购工作,使GE的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品服务业务从1995年的80亿美元上升到了2001年的190亿美元;长期服务业务从1995年的6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1年的620亿美元,业务量增长了10倍。
时任联合信号公司CEO的拉里·博西迪向韦尔奇提出在GE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于是这个起源于摩托罗拉的管理方法被引进了GE。在实施六西格玛的过程中,GE扩大了六西格玛管理的范围,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的降低、工艺流程的改进等都纳入了六西格玛管理。这一方法使GE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时间,六西格玛管理成为全球企业界热捧的先进管理方法。在他第二任妻子简的帮助下,韦尔奇又在GE以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来扩大GE的业务。
2001年9月,韦尔奇离开了GE。11月24日,董事会选举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为GE的新一任CEO,执掌GE长达20年之久的韦尔奇谢幕了。
如果要列举韦尔奇的荣耀和光环,恐怕比任何学者都多,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他的贡献。韦尔奇在管理思想史上的真正地位,表现在他执掌GE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中,记载在他发掘培育出的队伍中。韦尔奇有句名言:“我们造就了不起的人,然后,由他们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他还说:“我强调过很多观点,但我尤为注重把人作为GE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我倾注了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多的热情。”韦尔奇对GE的总评,首先着眼于人:“这是一家由众多杰出人物管理的公司。我最大的功劳莫过于物色这些杰出人物,而且是成批的杰出人物。他们比大多数公司的总裁要来得精明。他们非常杰出,这些一流的人物在这里成长起来,他们在GE如鱼得水。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去发掘出一些很棒的想法,扩张它们,并且以光速般的迅捷将它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我坚信自己的工作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带着化肥,让所有的地方变得枝繁叶茂。”
韦尔奇著述不多。暂且不论其学术价值,仅仅在版权收入上,他的几本书也创造了管理类书籍的天价。2000年出版的《杰克?韦尔奇自传》(Jack:Straight from the Gut),被时代华纳公司以700万美元的天价购得北美版权,创美国自传书籍版权收入的历史之最。与现任妻子、曾经的《哈佛商业评论》资深编辑苏茜合著的《赢》(Winning),也被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以4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全球发行版权。针对《赢》以后的读者询问,他又写了《赢的答案》(The answers to winning)作为续篇。这三本书,是人们了解韦尔奇管理思想的基本资料。珍妮特·洛(Janet Lowe)写的《杰克·韦尔奇如是说》,也是比较流行的韦尔奇思想读本。
8人分享此文 作者:21世纪商业评论 发表于:2009-11-13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名望,震撼着全球企业界。他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的经历,给全球经理人树立了一个标杆,以致人们提起GE必言韦尔奇,提起韦尔奇也不得不说GE。
通用电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发明家爱迪生,他于1878年创办了自己的电灯公司,1889年扩展为爱迪生通用电器公司,通用电器由此得名。1892年,由摩根财团的老摩根出资,将爱迪生通用电器公司、汤姆逊—休斯顿电器公司合并,组成新的通用电器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市(Fairfield, Connecticut)。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的产品已经涉及到电器、塑料、动力设备、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方方面面,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跨国集团公司之一。
GE不是因为韦尔奇而出名,但韦尔奇却使GE走向新的辉煌。翻开韦尔奇的职业生涯,就可以发现他只在一个企业干过,那就是GE。从GE的一名普通工程师,到GE的部门主管,再到整个公司的CEO,直至2001年退休,韦尔奇在GE待了40余年。对于擅长“跳槽”的美国人来说,这不啻为一个特例。这位身高只有1.73米,秃脑门,身体敦实得像卡车司机的“爱尔兰裔美国人”,领导GE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正如《经济学人》(Economist)所称,韦尔奇麾下的GE是“美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来自父母的启蒙
1935年11月19日,韦尔奇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市(Salem,Massachusetts),他自己则声称出生于塞勒姆西边的皮博迪(Peabody)。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尔兰裔工人家庭,全家没有一个人具有高中毕业以上的受教育程度,但正是这样的家庭,教给了幼年韦尔奇相当多的东西。韦尔奇的童年是快乐的,他吸引了全家人的目光,这是因为:其一,他是家里惟一的孩子;其二,他的出生姗姗来迟(生韦尔奇时母亲36岁,父亲41岁)。韦尔奇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他却拥有了父母全部的关爱。他自己对此深有感触:“我并非出身豪门望族,但却拥有更好的东西——无尽的爱。”韦尔奇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的关爱和影响下度过的。这个过程让他形成了很多卓越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他后来辉煌成就的坚实基石。
母亲格蕾丝(Grace Welch)对小韦尔奇的教育,是从建立自信开始的。心理学认为,凡是自卑,往往从儿童的某种挫折开始形成,而韦尔奇幸运的是,他的母亲在这方面的引导,使他把缺陷能够变成优点。韦尔奇从小患有口吃症,由于这个他经常造成不少笑话。比如,当他要一份烤面包夹金枪鱼的时候,服务员会把tu-tuna听成two-tuna,给他上两份三明治。遇到这种情形时,母亲给他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舌头跟不上聪明的脑袋瓜。完美的理由让韦尔奇建立了自信。他在自传中写道:“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我充分相信母亲对我说的话,我的大脑比我的嘴转得快。”这也是患有口吃的韦尔奇敢于并且喜欢在众人面前演讲的原因所在。正是这种自信,使韦尔奇在塞勒姆中学就膺获了班上“最喋喋不休和最吵人的男生”之称。在几十年后,当韦尔奇翻开自己以前在学校运动队拍的照片时,惊奇地发现自己几乎总是球队中最为弱小的,在小学当球员时,个头只有其他球员的四分之三,所有这些以前他竟然没有觉察到。也正是因为如此,韦尔奇将自己的自信心,看作母亲给他的最伟大的礼物。
母亲的激励,不仅引导着韦尔奇建立自信,而且还训练他如何面对失败。小时候的韦尔奇,打棒球、冰球、曲棍球,球场上总有他的身影。比赛总有胜负,幼小的孩童总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对于小孩来说,能够正视失败者寥寥无几。韦尔奇也十分好胜,在球赛失败后免不了沮丧。在塞勒姆中学的最后一年,韦尔奇因为自己所在的冰球队连续六次失利心情不好,第七次眼看胜利有望,但在打入加时赛后最终失败,他受不了,比赛结束时他愤怒地将球杆摔向场地对面,一头冲进了休息室。这时,母亲出现了。“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来参加比赛!”母亲的话,让韦尔奇知道了什么是竞争,更知道了在通向成功的征途中必须坦然面对失败。
母亲教给了韦尔奇太多的东西:领导者的风范,忍耐力,进取心,热情和慷慨,观察人的能力,激励别人的技巧,制定计划并顺利完成的习惯,不欺骗自己、不回避问题的态度,等等,最重要的还不止这些,而是品格的训练。母亲尽管对小韦尔奇十分溺爱,但在原则事务上绝不让步。当他逃学被发现后,照样挨母亲的揍。当幼小的他偷了狂欢节队伍中的一个不值钱的玩具小球后,母亲坚持让他去教堂忏悔,最后亲自带他把这个球扔进郊外的河里。韦尔奇自己后来回忆母亲时说:“每次当我的行为稍有出格,她就一鞭子把我抽回来,并且通常给出正面而且有建设性的建议,促使我振作起来。她向来不说什么多余的话,总是那么坚决,我对她心服口服。”
如果说,韦尔奇争强好胜、快人快语的性格来自母亲,那么,勤奋严谨、注重细节的习惯则是来自父亲。韦尔奇的父亲老杰克是波士顿到缅因通勤线上的一名检票员,他对工作的负责任程度是罕见的,从来没有误过时。为了保证按时上班,他听到天气不好的预告后,就会在前一天晚上赶到车站,睡在车厢里,以免耽误第二天上班。他不苟言笑,性格内向,却对乘客总是报以微笑和热情。这一点,甚至引起过母亲的抱怨,嫌他不能把列车上工作中的那种欢快带到家中来。父亲让韦尔奇明白了艰苦工作的价值。从孩提开始,韦尔奇就没有中断过打零工,送报,卖鞋,还有在暑期去玩具厂给玩具配件打孔。这些,都使他很早就走上自强之路。
作为一个以自身工作而自豪的蓝领,老杰克对儿子寄予很大的期望。他在列车上发现,那些大人物总是在谈论高尔夫球赛。于是,他怂恿小韦尔奇去学高尔夫。这样,韦尔奇9岁时就在附近的肯伍德乡村俱乐部当了一名高尔夫球童。由此形成了他对高尔夫的爱好,并影响了韦尔奇一生,使他在不得不放弃其他球类运动后能够继续活跃在运动场上。
家庭的教育和熏染,使韦尔奇得到了良好的培养,除了需要学校才能传授的知识和必须由时间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外,家庭赋予了他足够多的东西。
受教育历程
从塞勒姆高中毕业时,韦尔奇考上了后备军官训练项目(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ROTC),这本来可以使他得到四年大学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韦尔奇申请了达特茅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但却都被拒绝了。失去ROTC的资助后,出于学费的考虑,韦尔奇又申请了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这所州立大学每学期的学费仅为50美元,即使加上食宿费用,获得学位总共也不会超过1000美元。由于他向往当一名工程师,于是选择了化学工程专业。后来,这一选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萨诸塞大学的好处就是容易出头。韦尔奇后来说,如果他选择去了麻省理工学院,那自己就极可能不会是优等生,而只能成为一名中等生。在阿默斯特分校的第一年,韦尔奇度过了离家独立生活的煎熬,在考试中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得到3.7的平均分(4分以上为优)。在以后的4年里,韦尔奇年年都出现在系主任的名单上。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马萨诸塞大学的教授们,特别是化学工程系的主任厄尼·林德塞(Ernie Lindsey),他对韦尔奇就像母亲一样,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培养,在整个学业中给了韦尔奇很多指导,让韦尔奇信心百增。
1957年,韦尔奇成为阿默斯特分校获得化学工程学位的两名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对当初自己判断的准确性感到欣慰。父母为了奖励儿子,庆祝他大学毕业,特地买了一辆崭新的大众甲壳虫汽车,作为送给他的毕业礼物。
快毕业时,韦尔奇面临着就业和继续深造之间的选择。当时就业形势非常好,他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可是他的老师们却告诫他应该去研究生院继续深造。于是,韦尔奇放弃了去工作的想法,决定到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继续学习。这不仅是因为他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奖学金,更重要的是因为伊利诺伊的化学工程研究居于全美第五位,在他的专业领域是拔尖的。
尽管如此,韦尔奇到伊利诺伊大学不久,就惹出了麻烦。他同女生约会,被校园保安逮了个正着。为了摆平学校管理方的追查,韦尔奇只好求助于系主任哈里·德里卡莫(Harry Drickamer)。此后,这位系主任开始另眼看待这位不守规矩的研究生,韦尔奇又多了一位父母般的导师。
1958年,韦尔奇在伊利诺伊大学硕士毕业,但当时就业形势不太好。他去路易斯安那州乙基公司面试,飞机上的空姐在送饮料时,称韦尔奇为“先生”而称他的同伴为“博士”,这一称谓差别刺激了他。韦尔奇突然觉得“博士”比“先生”听起来悦耳多了,于是,他决定留在学校继续读博。
攻读博士学位的逻辑训练和实验观测,从另一个方面磨炼着急性子的韦尔奇。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蒸汽供应系统的凝结问题,这要求他从早到晚呆在实验室里,需要全神贯注花几个小时来观测水汽的凝结,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凝结的水花,不厌其烦地推算热传导方程。这种枯燥的经历,使好激动的韦尔奇多了几分沉稳和理性。
博士学位的获得过程,使韦尔奇明白了许多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思维方法。这帮助他选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他对自己分析道:“和我的很多同学相比较,我的性格比较外向,我属于那种喜欢人胜过喜欢书、喜欢运动胜过科技发展的人。我认为对于一份既涉及技术又涉及商业的工作,这些能力和兴趣将是非常适用的。”在这种考虑下,韦尔奇没有像其他博士那样步入大学的课堂,或者到实验室去搞研究。尽管他也接受了锡拉丘兹大学和西弗吉尼亚大学的面试,不过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这种选择。在丹·福克斯(Daniel Fox)博士的介绍下,韦尔奇来到马萨诸塞州的匹兹菲尔德,从事GE新化学产品的开发工作。1960年10月17日,韦尔奇正式成为GE的一员。
GE的塑料业务
韦尔奇刚刚来到GE时,负责研发新型塑料。在这一过程中,GE也在塑造着韦尔奇,为他以后重塑GE奠定了基础。韦尔奇是带着梦想来到GE的。尽管他选择GE而不是选择埃克森的理由,是因为年薪要多出1500美元并且离家近,但这不妨碍他同时做事业梦。就在1953年,福克斯发明了Lexan树脂,从此,树脂塑料进入人们的视野。韦尔奇来的时候,福克斯正在研制PPO(聚苯醚),这是一种耐高温塑料,可以代替不锈钢。韦尔奇在这一项目中大显身手,他是第一个负责把这种新型材料由实验室延伸到生产领域的人。
韦尔奇十分喜欢为制造这种塑料新建的工厂,在那里他说了算,他也擅长于在科研开发和商品化之间周旋,同那些不看重商品化却热衷于研究的技术人员能很好的沟通。但是,他不能忍受GE管理上的那种吝啬习气和官僚作风。在他刚刚来的时候,他满以为GE会提供很好的条件,结果行政官员科普兰不客气地告诉他,公司不负责给员工提供宿舍。怀着对新产品的期望和憧憬,他找了十分便宜的汽车旅馆暂住下来,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第一年下来,顶头上司给他涨了1000美元年薪(他的起点年薪为10500美元)。一开始,他还觉得不错,然而,当他得知所有人不管工作好坏都涨了1000美元时,他愤怒了。他认为,按照他的贡献,应该同其他人有所区别,而科普兰冷冰冰地告诉他,这是“标准加薪”。所有这些,使初出茅庐的韦尔奇一怒之下提出辞职。在他看来,一个公司如果不能区分员工的工作差别,就不值得为它工作。
就在韦尔奇驾车离开GE的时候,他的上司的上司,一位来自康涅狄格的年轻主管鲁本·加托夫(Reuben Gutoff)拦住了他,并邀请年轻气盛的韦尔奇夫妇吃晚饭。在匹兹菲尔德的“黄紫菀”边吃饭边聊天。加托夫了解韦尔奇的工作,从他日常的报告和见解中知道韦尔奇的价值,经过4个小时的谈话,加托夫给韦尔奇承诺,在1000美元的基础上再加薪2000美元,并且将杜绝公司的官僚作风。于是,在本来准备欢送他的聚会上,韦尔奇宣布不走了。
到1964年,GE的新型塑料PPO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个项目倾注了韦尔奇的心血。本来,鲍勃?芬霍尔特(Bob Finholt)担任这个项目的总经理,不久,芬霍尔特被提拔到总部负责战略策划。这样,塑料项目总经理的位置就空下了,韦尔奇很希望能得到这个职位。于是,在加托夫的主持下,韦尔奇成为主管PPO生产的经理。
韦尔奇成为项目经理后,开始全力以赴解决新型塑料的商品化问题。凡是研究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他们特别看重实验室里的新发现和新发明,但是,对于如何把这种发现发明投入生产和使用往往重视不够。在研究者眼里,实验室拿出新东西是硬道理,生产和推销是小儿科。韦尔奇十分了解这种学究式心理,但比他们看的更远。他以内行专家的身份,有效地弥补了研发与经营之间的缝隙。在韦尔奇的主持下,他们重点解决PPO在高温下会变脆的实用问题,目的是使这种在市场上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型材料真正占领市场。经过了6个月时间的攻关,最终他们发现了将PPO和低成本的聚苯乙烯等材料混合起来的解决方法。随后,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极大成功。
1965—1968年间,在韦尔奇的带领下,GE的塑料业务发展得非常迅速,成为GE所有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塑料为他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本,韦尔奇自己声称:“我生命中最激动人心、最令人难忘的时光,是作为团队的一员去开拓匹兹菲尔德以外的塑料产品市场。在那种环境中,官僚主义完全行不通,因为快速流动的水不会结冰。”1968年,32岁的韦尔奇被提升为主管塑料业务(Lexan和Noryl项目)的总经理。这件事对韦尔奇的鼓舞极大。他是GE最年轻的总经理,这让他感到鼓舞和自豪。这一时期,韦尔奇在推广塑料市场上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们曾经推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视广告。在广告中,一头公牛撞进瓷器店,所有的瓷器都打了个稀巴烂,只有塑料盘子完好无损。便宜,轻便,耐用,使GE的塑料广泛使用在大到汽车飞机、小到婴儿奶瓶的各种部件和用具上。不但经营上的成功使韦尔奇豪情万丈,更重要的是,这次提升使他进入了一个更大更高、视野更为广阔的团队。从此,韦尔奇可以参加GE的高层管理会议,并且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期权。
成为GE掌门人
在GE,要不要提拔韦尔奇,一直是有争议的。他在业务上是一把好手,这一点取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但他生硬、直率,粗鲁,口出狂言,不注重礼仪,敌视管理部门,尤其是后来的婚变,使他成为媒体焦点。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导致韦尔奇在成功后被称为“最有争议的商业领袖”。在得到“最受尊敬的CEO”称号的同时,也伴随着“最有名的混蛋”的斥骂。如果不是在GE,韦尔奇要想出头恐怕难上加难。
尽管人们对他有看法,GE主管人力资源的罗伊?约翰逊(Roy Johnson)也不掩饰自己对韦尔奇的意见。但是,靠着工作业绩,韦尔奇使自己在GE的地位不断提升,1971年,他被提升为GE下属的化学和材料集团负责人,管辖范围包括GE的所有塑料产业和医药产业,凡是同塑料器件有关的东西都归在他的麾下。职务的升迁使他开始考虑得更多,不仅想到塑料之外,而且还想到GE的整体运作。他要改变GE的思路,从这时起开始萌发。但是,由于同总部的官僚作风格格不入,这时的韦尔奇,依然常驻在匹茨菲尔德,而不愿到总部所在地费尔菲尔德。但他却不讳言自己的想法,从1973年起,他就开始放言,要当GE的CEO。
从1971年到1977年,韦尔奇开始逐渐学会了一些他原来不熟悉的东西:学会了如何与政府打交道;知道了人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选择业务;学会了如何使业务得到增长,尤其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摒弃低增长的业务。
1977年是韦尔奇的转折点。他被提升为消费与服务执行部的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执行部是GE的二级体制,即把多个事业部整合而成的超大事业部,当时GE分为五个执行部,即消费与服务执行部、工业产品零件执行部、电力设备执行部、国际执行部、技术设备材料执行部),同时担任通用信托公司的副董事长。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把办公室搬到了GE总部费尔菲尔德。到底去不去总部上班,对他来说是一个考验。这涉及到是当一个独当一面的方面军司令,还是当一个统帅全军的元帅。在去不去总部的问题上,有两个版本大同小异的对话。据韦尔奇自己说,是雷金纳德(Reginald Jones,韦尔奇之前的GE总裁)打电话告诉他:“如果你现在不过来,你就会被排除在比赛之外,所以,你一定要现在就过来。”而雷金纳德则声称:“我对他说:如果你想在马萨诸塞当个土包子,那就继续做你的小执行官,每个人都会听从你的命令;但是,如果你想干出点名堂来,你最好现在就到这个真正的竞赛场上来。”
到了费尔菲尔德后,韦尔奇进入了GE最高管理层。当时公司总裁雷金纳德已经公开了竞争未来GE公司掌门人的候选名单,总共7个人,包括五个执行部的CEO,总部的首席财务官,还有负责策划的副总裁。当时,公司里许多人并不看好韦尔奇,因为在他们眼里韦尔奇是个“野人”,尤其是他对公司官僚主义的攻击让总部许多人感到难堪,两位副董事长也不支持他。这些因素,导致韦尔奇使出了虚实相间的一招——跳槽逼进。这次,韦尔奇表示要去联合化学公司(Allied Chemical)担任CEO。但是,形势逐渐向有利于韦尔奇的方向转化。1979年8月,雷金纳德宣布候选人名单缩减为3人:韦尔奇、掌管GE国际业务的伯林盖姆、掌管技术设备材料执行部的胡德。1980年11月20日,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韦尔奇接任董事长,胡德和伯林盖姆任副董事长。1981年4月1日,年仅45岁的韦尔奇正式成为GE公司第八任掌门。
上台伊始,韦尔奇开始大刀阔斧进行筹划已久的全盘改革。1981年,韦尔奇组建了一个由14人组成的“公司执行委员会”(Corporate Executive Council,CEC),首先拿公司的官僚风气开刀祭旗,然后开始推行“数一数二”战略。为了清除官僚病,韦尔奇废除了几乎所有阻碍公司发展的传统,终止了大量没有价值的会议,提出了“群策群力”计划以及“无边界”运动。真正体现他思路的,是他的“数一数二”战略。1981年12月8日,韦尔奇提出,未来商战的赢家是“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并且坚持在自己进入的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并以此为准则,开始对GE动大手术。
当时的GE,是美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企业偶像。1980年GE的销售额是250亿美元,净收入是15亿美元。在《财富》500强中位居第十,盈利能力排名第九。因此很多GE人盲目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未能察觉到日本、西欧乃至其他亚洲国家对美国的进逼,许多人没有危机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韦尔奇提出,GE的所有业务,如果没有处在所在行业的冠军或亚军的地位,那么它就要被“整顿,出售,或者关闭”。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韦尔奇提出了“三圈”计划,确定GE的核心业务。随后,他通过大规模的并购活动,整顿或者卖掉了那些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利润的业务,买进了能壮大企业核心能力的业务。通过这些并购活动,GE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在其他大公司学习终身雇佣制时,韦尔奇却在GE裁员达数万,很多员工离开了GE。当时,不管是GE内部还是外部媒体,都对韦尔奇的这种做法表示不解和抗议。没多久,韦尔奇就被《新闻周刊》冠以“中子杰克”的绰号,来形容他置人于死地的“中子弹”手段。1984年的《财富》杂志,把韦尔奇列为“美国十大最强硬的老板”之首。
20世纪90年代开始,韦尔奇将目光放在了全球化、服务业、六西格玛以及电子商务上,并把它们确定为企业发展的方向。韦尔奇很早就开始了全球化,在1989年GE就开始了向全球扩张,把关注点放在那些正在变革或者不被人们看好的地区,以图获得最好的风险回报。为了全球化,他们在全世界展开并购,买进了很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的业务,增强GE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将全球化的眼光由市场扩展到生产,再扩展到知识资产的增值。韦尔奇自己总结道:“全球化的创意跟其他创意一样,由种子到枝繁叶茂,最后长成了一个花园。一开始,我们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全球化问题,后来转为寻求产品和部件,最后又发展到挖掘各国知识资本的阶段。”服务业是韦尔奇战略眼光的集中体现。韦尔奇认为,GE应该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而当时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很多员工都忽视了这个“售后市场”。韦尔奇开始着手服务业,并通过并购工作,使GE的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品服务业务从1995年的80亿美元上升到了2001年的190亿美元;长期服务业务从1995年的6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1年的620亿美元,业务量增长了10倍。
时任联合信号公司CEO的拉里·博西迪向韦尔奇提出在GE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于是这个起源于摩托罗拉的管理方法被引进了GE。在实施六西格玛的过程中,GE扩大了六西格玛管理的范围,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的降低、工艺流程的改进等都纳入了六西格玛管理。这一方法使GE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时间,六西格玛管理成为全球企业界热捧的先进管理方法。在他第二任妻子简的帮助下,韦尔奇又在GE以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来扩大GE的业务。
2001年9月,韦尔奇离开了GE。11月24日,董事会选举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为GE的新一任CEO,执掌GE长达20年之久的韦尔奇谢幕了。
如果要列举韦尔奇的荣耀和光环,恐怕比任何学者都多,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他的贡献。韦尔奇在管理思想史上的真正地位,表现在他执掌GE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中,记载在他发掘培育出的队伍中。韦尔奇有句名言:“我们造就了不起的人,然后,由他们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他还说:“我强调过很多观点,但我尤为注重把人作为GE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我倾注了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多的热情。”韦尔奇对GE的总评,首先着眼于人:“这是一家由众多杰出人物管理的公司。我最大的功劳莫过于物色这些杰出人物,而且是成批的杰出人物。他们比大多数公司的总裁要来得精明。他们非常杰出,这些一流的人物在这里成长起来,他们在GE如鱼得水。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去发掘出一些很棒的想法,扩张它们,并且以光速般的迅捷将它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我坚信自己的工作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带着化肥,让所有的地方变得枝繁叶茂。”
韦尔奇著述不多。暂且不论其学术价值,仅仅在版权收入上,他的几本书也创造了管理类书籍的天价。2000年出版的《杰克?韦尔奇自传》(Jack:Straight from the Gut),被时代华纳公司以700万美元的天价购得北美版权,创美国自传书籍版权收入的历史之最。与现任妻子、曾经的《哈佛商业评论》资深编辑苏茜合著的《赢》(Winning),也被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以4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全球发行版权。针对《赢》以后的读者询问,他又写了《赢的答案》(The answers to winning)作为续篇。这三本书,是人们了解韦尔奇管理思想的基本资料。珍妮特·洛(Janet Lowe)写的《杰克·韦尔奇如是说》,也是比较流行的韦尔奇思想读本。
经史百家杂钞 《经史百家杂钞》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全书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
在清代,在曾国藩之前,社会上已经流行着两部很有名的古文选本,一部是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纂的《古文观止》,一部是乾隆年间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这两部书,各有其优长,影响也都很大。但在许多方面,却比不上《经史百家杂钞》。
《古文观止》,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古文选本。但是,由于它是供学塾使用的读本,故而所选文章偏重文彩,偏重通俗,缺少一种学术的厚重和大文化的广博。《经史百家杂钞》则不然。《杂钞》在网罗文献的广博上和选文思想的学术底蕴上,无疑都是超过了《古文观止》的,而所选许多文章的可读性和观赏性,也是并不亚于《古文观止》的。“观止”者,观此为止也,其他不必看也。《经史百家杂钞》,可以说就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也可以叫作《曾氏古文观止》。
同《古文辞类纂》相比,其中叙记、典志为新增入者,而删去了姚书中赠序一类,在选本的实际效用方面,《杂钞》改变了《类纂》较偏重对古文的研读、模习和应用,而于姚氏义理、词章、考据三条标准外,另提出经济(此处为“经世济民”之意)一项,力求选文与政事结合,使读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历代的治乱兴衰、典章文物、学术思想和经国济民之道。也就是说,《杂钞》里不仅有“文”,而且有“道”,是“文”与“道”结合的一部书。比之主要是注重辞章的《类纂》来,《杂钞》的实用价值无疑是远超其上的。而将义理、词章、考据大体都归宿于经济。在内容上,减去了《类纂》中内 容较空泛的一些应酬文字,并新增了经、史、子三类的文章,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的分量。从而体现了曾氏注重经济、归宿于经济的 治学精神,表现了当时的时代要求。其所选文章多为具有代表性 的作品,选择精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体裁兼备,故可作为研 读经、史、哲学等方面的基础读物,各种文体的示范读物,还可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对照资料,加以参考。
毛泽东对《杂钞》的这一优点评价很高,他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说:“国学者,统道与文也。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毛泽东认为,国学的内容,包括“道”与“文”两个方面,但《类纂》只包含了“文”这一方面,而《杂钞》则二者兼之,所以《杂钞》很可贵。可以看出,毛泽东之所以把《杂钞》作为研习国学的入门书,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杂钞》中包含了“道”与“文”两个方面的文章。又在给萧子升的信中所说的“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一语,就是对这部书的编选功力的精当的评语。“抡”者,选择也,选编也。这句评语的意思是:《经史百家杂钞》已经把从古时到清代的经、史、子、集几方面的精华都囊括其中了。曾国藩与《类纂》的编者姚鼐在编书眼光上有很大不同,曾国藩虽也着眼于文学辞章,但因他主要是个政治家,因而在编纂《杂钞》时,在相当程度上用的是政治家的眼光,姚鼐则主要用的是辞章家的眼光。毛泽东之所以看中《杂钞》,说《杂钞》比《类纂》好,也是因为他不仅仅着眼于辞章,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政治家的眼光来评论和取舍二书。《经史百家杂钞》出版以后,也曾在社会上产生过相当广泛、深远的影响,对这一点,今人则知之甚少。《杂钞》出版以后,备受文人学子的欢迎,使许多希望得国学之门而入的读书人有了一部精粹、实用的入门书。毛泽东就是这许许多多学子中的一个。由于《杂钞》的部头较大,定价较高,为了适应一般贫寒士子的阅读要求,一些书坊还出了《杂钞》的简编本。曾国藩曾经手录这部简编本,送给友人。
曾国藩家书中的教子书部分,其中许多内容是教子读书的,曾国藩不仅告诫子女要做读书种子,而且精心推荐了阅读书目或篇目。但这些阅读书目或篇目,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而且散见于教子书中,今人不易查找。《经史百家杂钞》则是一部集中了许多名篇的、系统性很强的国学读本。曾国藩在教子书中推荐的一些古书,《杂钞》不仅选入了其中的一些篇章,而且将这些篇章系统地归入了某一文章部类,使读者不仅便于集中阅读,而且能够清晰地看出这些篇章在整个古代文章中的位置。例如,曾国藩在一封给其子曾纪泽的信中提到,五经四书之外尚有十一种必读书,其中《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种“最宜熟读”。在《经史百家杂钞》中,曾国藩便精选了这四种书中的一些名篇,并将其归入某一文章部类。如在《史记》选的《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归入了“序跋之属”;《汉书》中选的《封燕然山铭》、《高祖泗水亭碑铭》,归入了“词赋之属”;《庄子》中选的《逍遥游》、《马蹄》归入了“论著之属”;《韩文》中选的《进士策问十三首》、《祭鳄鱼文》,归入了“诏令之属”。
目录
上册
点校说明
序例
卷一 论著之属一
卷二 论著之属二
卷三 词赋之属上编一
卷四 词赋之属上编二
卷五 词赋之属上编三
卷六 词赋之属下编一
卷七 词赋之属下编二
卷八 序跋之属一
卷九 序跋之属二
卷十 诏令之属
卷十一 奏议之属一
卷十二 奏议之属二
卷十三 奏议之属三
下册
卷十四 书牍之属一
卷十五 书牍之属二
卷十六 哀祭之属
卷十七 传志之属上编一
卷十八 传志之属上编二
卷十九 传志之属上编三
卷二十 传志之属下编一
卷二十一 传志之属下编二
卷二十二 叙记之属一
卷二十三 叙记之属二
卷二十四 典志之属一
卷二十五 典志之属二
卷二十六 杂记之属
在清代,在曾国藩之前,社会上已经流行着两部很有名的古文选本,一部是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纂的《古文观止》,一部是乾隆年间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这两部书,各有其优长,影响也都很大。但在许多方面,却比不上《经史百家杂钞》。
《古文观止》,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古文选本。但是,由于它是供学塾使用的读本,故而所选文章偏重文彩,偏重通俗,缺少一种学术的厚重和大文化的广博。《经史百家杂钞》则不然。《杂钞》在网罗文献的广博上和选文思想的学术底蕴上,无疑都是超过了《古文观止》的,而所选许多文章的可读性和观赏性,也是并不亚于《古文观止》的。“观止”者,观此为止也,其他不必看也。《经史百家杂钞》,可以说就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也可以叫作《曾氏古文观止》。
同《古文辞类纂》相比,其中叙记、典志为新增入者,而删去了姚书中赠序一类,在选本的实际效用方面,《杂钞》改变了《类纂》较偏重对古文的研读、模习和应用,而于姚氏义理、词章、考据三条标准外,另提出经济(此处为“经世济民”之意)一项,力求选文与政事结合,使读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历代的治乱兴衰、典章文物、学术思想和经国济民之道。也就是说,《杂钞》里不仅有“文”,而且有“道”,是“文”与“道”结合的一部书。比之主要是注重辞章的《类纂》来,《杂钞》的实用价值无疑是远超其上的。而将义理、词章、考据大体都归宿于经济。在内容上,减去了《类纂》中内 容较空泛的一些应酬文字,并新增了经、史、子三类的文章,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的分量。从而体现了曾氏注重经济、归宿于经济的 治学精神,表现了当时的时代要求。其所选文章多为具有代表性 的作品,选择精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体裁兼备,故可作为研 读经、史、哲学等方面的基础读物,各种文体的示范读物,还可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对照资料,加以参考。
毛泽东对《杂钞》的这一优点评价很高,他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说:“国学者,统道与文也。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毛泽东认为,国学的内容,包括“道”与“文”两个方面,但《类纂》只包含了“文”这一方面,而《杂钞》则二者兼之,所以《杂钞》很可贵。可以看出,毛泽东之所以把《杂钞》作为研习国学的入门书,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杂钞》中包含了“道”与“文”两个方面的文章。又在给萧子升的信中所说的“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一语,就是对这部书的编选功力的精当的评语。“抡”者,选择也,选编也。这句评语的意思是:《经史百家杂钞》已经把从古时到清代的经、史、子、集几方面的精华都囊括其中了。曾国藩与《类纂》的编者姚鼐在编书眼光上有很大不同,曾国藩虽也着眼于文学辞章,但因他主要是个政治家,因而在编纂《杂钞》时,在相当程度上用的是政治家的眼光,姚鼐则主要用的是辞章家的眼光。毛泽东之所以看中《杂钞》,说《杂钞》比《类纂》好,也是因为他不仅仅着眼于辞章,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政治家的眼光来评论和取舍二书。《经史百家杂钞》出版以后,也曾在社会上产生过相当广泛、深远的影响,对这一点,今人则知之甚少。《杂钞》出版以后,备受文人学子的欢迎,使许多希望得国学之门而入的读书人有了一部精粹、实用的入门书。毛泽东就是这许许多多学子中的一个。由于《杂钞》的部头较大,定价较高,为了适应一般贫寒士子的阅读要求,一些书坊还出了《杂钞》的简编本。曾国藩曾经手录这部简编本,送给友人。
曾国藩家书中的教子书部分,其中许多内容是教子读书的,曾国藩不仅告诫子女要做读书种子,而且精心推荐了阅读书目或篇目。但这些阅读书目或篇目,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而且散见于教子书中,今人不易查找。《经史百家杂钞》则是一部集中了许多名篇的、系统性很强的国学读本。曾国藩在教子书中推荐的一些古书,《杂钞》不仅选入了其中的一些篇章,而且将这些篇章系统地归入了某一文章部类,使读者不仅便于集中阅读,而且能够清晰地看出这些篇章在整个古代文章中的位置。例如,曾国藩在一封给其子曾纪泽的信中提到,五经四书之外尚有十一种必读书,其中《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种“最宜熟读”。在《经史百家杂钞》中,曾国藩便精选了这四种书中的一些名篇,并将其归入某一文章部类。如在《史记》选的《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归入了“序跋之属”;《汉书》中选的《封燕然山铭》、《高祖泗水亭碑铭》,归入了“词赋之属”;《庄子》中选的《逍遥游》、《马蹄》归入了“论著之属”;《韩文》中选的《进士策问十三首》、《祭鳄鱼文》,归入了“诏令之属”。
目录
上册
点校说明
序例
卷一 论著之属一
卷二 论著之属二
卷三 词赋之属上编一
卷四 词赋之属上编二
卷五 词赋之属上编三
卷六 词赋之属下编一
卷七 词赋之属下编二
卷八 序跋之属一
卷九 序跋之属二
卷十 诏令之属
卷十一 奏议之属一
卷十二 奏议之属二
卷十三 奏议之属三
下册
卷十四 书牍之属一
卷十五 书牍之属二
卷十六 哀祭之属
卷十七 传志之属上编一
卷十八 传志之属上编二
卷十九 传志之属上编三
卷二十 传志之属下编一
卷二十一 传志之属下编二
卷二十二 叙记之属一
卷二十三 叙记之属二
卷二十四 典志之属一
卷二十五 典志之属二
卷二十六 杂记之属
胡雪岩百科名片
胡雪岩画像胡雪岩,安徽人,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1994年拍摄的电视剧《胡雪岩》由著名演员陈道明、茹萍、傅艺伟等主演。
目录[隐藏]
人物简介
高阳笔下的胡雪岩
二月河笔下的胡雪岩
胡雪岩纪念馆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电视剧《胡雪岩》
胡雪岩的启示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胡光墉(1823~1885),安徽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招牌为“真不二价”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1921年纱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30年的告慰。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馀堂。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
清末时讲,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奎。我个人认为目前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
大盛奎是做边境贸易的,在当时封闭的中国,走私肯定获利不菲,所以在今天开放的环境下应该说没有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
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宇雪轩,福建侯宫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钓,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 "晌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饷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代、绍兴等地。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硷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己超过千万。
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国战争中,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诸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毫不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胡庆馀堂在1880年时,资本发展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馀堂"之称。而胡雪岩,胡庆馀堂的创办者,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以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在中国药业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使胡雪岩的声名不至被时间所冲淡。这也算是善有善报吧!
除了创办胡庆馀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书写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正所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征军经费虽然由各省共同筹集,但为数不多,且经常拖欠。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惜洋款救急。
自然,具体经办借洋款事务这一重任落在了胡雪岩肩上。胡雪岩通过在上海汇丰银行的任帮办一职的朋友古应春的安排,打算向英国渣打银行借款。胡与该银行经理首次面谈便因在利息、借款期限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不欢而散。后在胡雪岩的精心策划下,自称中国通的渣打银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被收拾得服服贴贴,双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胡雪岩为西征筹得第一笔借款。
此后,为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汁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而利息至少占总数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高利贷。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一借款举动是 值得的。
当然,图利是商人的本性,胡雪岩也无法脱俗,他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艾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但总的来说,在当时西征大军欠缺粮晌,各方相互推委的艰难时刻,胡雪岩能够挺身而出,不辞劳苦担负起筹借洋款的重任,协助左宗裳西征保住新疆,还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虽然,我们常常把 "奸"字与 "商"宇连在一起,甚至更有"无奸不商"一说,但就事实而论,生意场中也有性情中人,胡雪岩算得上其中之一。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未忘记他的发迹之地——杭 州,为杭州百姓做了许多义举。他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 "下三府"的联系,并设船,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并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除了胡雪岩捐运给西征军的药材外,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己达二十万两白银。更鲜为人知的是,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借此案使他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还两度赴日本,高价购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国文物。从这一切举动中可见他行侠仗义的仁厚之心和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古语有云:"福兮,祸所伏也。"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馀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一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己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表面上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馀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为深入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 "牺牲品",成为李鸿章 "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胡雪岩破产后,先前那些为其钱财嫁人胡家的美妾们,一改往日争先恐后巴结胡氏的嘴脸,温情顿失,纷纷要求携带自己的私房钱离开;留在胡氏身边的,只有罗四太太。在罗四太太的陪伴下,靠着胡庆馀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 (公元1885年),黯然离世。
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钱庄的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朝朝野的红顶商人。他以"仁"、"义"二宇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在赢得美名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当然,他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且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但毕竟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胡雪岩商训,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编辑本段]高阳笔下的胡雪岩
作 者: 高阳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6-3-1
字 数: 826000
页 数: 1276
开 本: 3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8024213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历史
定价:¥68.00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清末政商界的一个传奇。 他以贫贱的钱庄学徒出身,在短时间中事业崛起、形成近代中国金融事业中的一个异数,进而协助左宗棠「西征」功业,获「布政使」衔,戴「红顶」、穿「黄马挂」──历数清朝两百多年的史迹,经商获仕、戴红顶而又穿黄马挂的,胡雪岩一人而已。 年轻时的胡雪岩慷慨任侠、却又目光如炬。为了急人之难,他情愿丢了自己的差事;孰料这位仁兄青云直上,反而成就了胡雪岩事业的第一步。他与左宗棠结识、彼此倾心的过程,也充满了戏剧性。不过,胡雪岩官场上遇合之奇,固然令人赞叹,他与「江湖人物」的来往更令人拍案惊奇。他以「门槛外」的「空子」之身份,结交江南第一大帮「漕帮」(即为後来的「青帮」)的首脑,凭着他过人的见识、敦厚重义的性格与运筹帷幄的才能获得敬重,以致漕帮上下甚至破格以「小爷叔」称之。 然而这样一位纵横商场、江湖,出入朝廷庙堂之上,权倾一时、富可敌国的人物,却又在短短时间之内事业崩毁、身败名裂。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下场相当凄凉,「看他起楼,看他楼塌了」,不免就令人感慨万分。 本书全三册,是“胡雪岩系列”的第一部,描述胡雪岩以帮助福建人王有龄起步官场为起点,由此开始驰骋商场的历程。《红顶商人》是当代历史小说名家高阳「胡雪岩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上承《胡雪岩》崛起的过程、下接《灯火楼台》中胡氏极盛而衰。然而高阳出入历史事迹、稗官掌故,走笔如龙、行云流水,三部小说部部自成一格,各具风味。书中描绘政、商与民间、江湖错综复杂的关系,常常令人联想当代社会之中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以古观今、其细腻之处令人绝倒。
书 籍 详 介 胡雪岩赤贫出身,身处海禁大开的清末变迁的时代,以其才思敏捷、胆识过人,得以在逐渐复杂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功地推展「国际贸易」,成为清末首富,官拜三品顶戴布政使衔,人称「红顶商人」。 高阳笔下的《胡雪岩》具有时代价值,不但勾勒出一位传统中国商人的典型,更藉主角的胸襟与抱负,为今日的高坛树立顺变应时,自我期许的理想形象。 然而以清末洋人入侵造成激烈的社会变迁,代表着传统商场方式的胡雪岩,终也不免步上败落的困难。
作 者 介 绍 高阳 文笔娴於历史掌故,向来以内涵深刻、文字流畅、故事曲折、情景逼真并且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而广受读者喜爱。
[编辑本段]二月河笔下的胡雪岩
内容提要
·二月河继《康熙》《雍正》《乾隆》之后再度出山最新历史小说
·与著名作家编剧薛家柱强强联手,历经数年写就四十万字巨著。
·以独到的眼光重新诠释胡雪岩辉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刚一出炉便以数万美元高价卖出台湾版权。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红顶商人”。其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一直为世人所称道。本书在清末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胡雪岩跌宕起伏的一生,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丰瞻与奇瑰,表现了在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的较量中,中国商人的大智慧。同时,通过胡雪岩的成功经历,揭示了商业与政治的关系。尤其足小说最后以悲剧结束胡雪岩辉煌的经商人生,更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在沉寂数年后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此一新作,是继其同题电视剧之后的又一最新探索
作者简介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1968年入伍,1978年转业至南阳。40岁开始创作生涯。主要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南省文联主席。
编辑推荐
“胡雪岩是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列强对中国进行着文化侵略和经济侵略,李鸿章和左宗棠推行洋务运动,各方面关系非常复杂。他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且张扬自己,并且最终消亡下去。他这个人好接近又难惹,讲义气又圆滑,既不过分又不短分寸,他把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上用到了极致。”
——二月河
关于胡雪岩,台湾的高阳曾著有多卷本小说,大陆也有多种关于胡雪岩的传记,但在二月河与薛家柱共同创作的这部小说中,既没有沿袭高阳的路子,将胡雪岩写成一个“商圣”,一个传奇性的成功者,也没有如某些传记那样,写他的商战谋略,而是写他在时代的波峰浪尖上,如何驾驭命运,为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战乱频仍的江南,在外国资本的挤对下,艰难开拓商业王国的曲折经历。小说重点渲染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写出了封建皇权的残酷无情,宫廷内外权臣间的倾轧,胡雪岩辉煌后的凄凉结局。
在谈到胡雪岩和历史小说与高阳之间的区别时,二月河说:“高阳先生的优点是:贵族气息浓厚,文笔从容。他的笔法非常柔和,看完之后,心理有一种舒展的感觉。缺点是:稍微罗嗦一些。唐浩明写书是非常严谨的,对历史资料掌握得可以说是很准确的。但缺点是:人物刻画不够好,例如《曾国藩》人物的把握不是太好。而我自己从严谨的角度,不如唐浩明,行笔从容上不如高阳。但是情节和个性化地语言表述有我独特的地方。”
目录
楔子
第一回 逢讨债怒气难平伸援手 救落水芳心不死弄轻舟
第二回 火驱寒有龄陋室说捐纳 人勤暖雪岩纸篓拣账单
第三回 死有梦火葬亡父西溪地 心皆迷瞎指职官城隍山
第四回 用心机送猫但求捐纳费 明大义赠佩为凑厚黑钱
第五回 寻嫁女月夜怆呼运河岸 违行规清早被逐开泰行
第六回 瞒开缺胡母挥鞭责浪子 谋实任大使让座遇故交
第七回 送密札盐大使改授粮台 看红灯扛包人竞成饿鬼
第八回 妓女院小杂役愧见坐办 天音房风流子喜逢侍人
第九回 办漕粮易地徒手借银票 救弱女扬帆怒目结亲情
第十回 闯公所解困游说尤掌舵 探秀园将错拜谒佘太君
第十一回 筠秀溪义理征服起事者 床上镜春情惹恼多情人
第十二回 情与义两番缄劝王坐办 战还乱一船堵阻大运河
第十三回 谒钦差异水悲音行酒令 求靓女移花接木换男人
第十四回 得漕银借鸡生蛋让肥水 比算盘堆花剪彩兴钱庄
第十五回 乱纷纷借银存银讲诚信 甜蜜蜜亲妹嫁妹斗机心
第十六回 刹贪心略施小计收开泰 重信誉大展鸿图益阜康
第十七回 净月庵兄弟俩喜还夙愿 湖州城花魁女早结珠胎
第十八回 悼亡堂贤婿初会怪二叔 益庆楼国人共指洋流氓
第十九回 购军火要挟汉斯得遂愿 问生丝访谈蚕农颇称心
第二十回 散定金麻子凶戾闹丝栈 梦雕舫二叔神奇疗烧伤
第二十一回 借快枪船舱偷情假小妹 图联手赌场暗阴庞二爷
第二十二回 庞家院安排高管问总管 上海滩聚合丝商斗洋商
第二十三回 苏绣行名花飞针绣极品 英租界领事低调谋生丝
第二十四回 探船班消息砥定生丝战 品螺蛳风味引出风流觞
第二十五回 松江畔有情人终成眷属 杭州城大贪官竞作流囚
第二十六回 对家法登徒子忍痛挨鞭 抗天灾胡雪岩临危受命
第二十七回 小包厢假话难为月下佬 大围城重兵不禁俏娇娘
第二十八回 破杭州王有龄守城殒命 病留下胡雪岩痛友伤心
第二十九回 明诋毁忠义士当堂申辩 辨是非恪靖侯祭旗出征
第三十回 理善后药店择建大井巷 结同心小妹婚配上海滩
第三十一回 八岁红偷欢戏迷辱大佬 元昌盛恭服对手归阜康
第三十二回 当坐办巨商二度镇上海 任总督老帅全策复新疆
第三十三回 金銮殿起争执保海保塞 上海滩做手脚为钱为枪
第三十四回 做笼子洋无赖捏造奥林 讨凭证皇近亲打点衙门
第三十五回 度假村洋经理近色丧胆 土城子左湘侯闻炮惊心
第三十六回 锦绣园三姨太花容失色 北京城众公卿冷面含威
第三十七回 连环套胡相公频施巧计 单打一宝二爷大逞威风
第三十八回 游杭州宝二爷春心漾漾 定北漠梁书办气息奄奄
第三十九回 辩朝堂雪岩走马紫禁城 憎机括芙蓉锁困红芸院
第四十回 游豪宅美人棋学士惊艳 吃年饭时尚装娘姨不屑
第四十一回 除夕夜淫乱暴死小欢哥 薄暮中走私阴藏大老板
第四十二回 抱着愧原状安抚秦少卿 生隔阂温言气坏尤小妹
第四十三回 办交涉官府讨好洋鬼子 压丝价内外夹击杭铁头
第四十四回 赶寿诞马蹄踏碎全福梦 陪总督机器难留离散心
第四十五回 郭皇亲推心置腹弹火气 左湘侯殚精竭虑小危机
第四十六回 招招狠毒阜康爆发挤兑 句句谎骗美女开展进攻
第四十七回 说公卿赶尽杀绝分巨富 奉圣旨追魂夺命役孤盆
书摘与插图楔子
月黑风高。彤云密布。寥廓霜天显得分外孤寂、冷清。昏暗的夜幕,似无边无际的穹庐,覆盖着这城阙参差的大清皇城,更显得地阔、天低,殿宇巍峨、气氛肃穆。
故宫“正阳门”前,是一马平川的御道广场,空荡荡不见一个人影。白日这里清风雅静,夜晚更加禁卫森严,偌大的广场上杳无人影,如远古的旷野般寂静。
但听得两旁钟楼的更鼓在声声回荡,久久地在广场上发出沉重的回响……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匹高头大马,正沿着御道急促地朝正阳门狂奔而来。错乱的马蹄声在岑寂的静夜里显得分外刺耳。
骑在马上的人显然已喝得酩酊大醉,对狂野的马完全失去了驾驭能力,只能听任黄骠马恣意奔跑……
他身上的一袭绛红的披风,被凛冽的西北风吹扬开来,在猎猎飘舞,犹如一道火焰划过暗黑的夜空。
马背上,只见骑马人东倒西歪的身影。他好几次差点被发疯的马掀下来,只是本能地紧紧抓住马缰,不让自己摔下马背。
后边,几名听差模样的青年,在气喘吁吁地撒腿追赶,边赶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唤着:“老爷——胡老爷……”
夜幕下的皇城,凤阁龙阙投射出幢幢阴影,高高的宫楼,近处依稀,远处则与暗云苍冥融为了一体。宫楼下,手持刀戟、盾牌的御林军,在暗沉沉的宫门前一字排开,如铜铸铁浇一般。
马蹄得得,黄骠马由远而近,那人马颠摇欹晃的暗影蓦地放大了!
御林军头目高举起手,大声吆喝:
“站住!来者何人?快下马!”
其他御林军齐呼:“停!快停下!”
一排排银亮的刀戟,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在虚空中抖索着一片寒光。
来人毫不理睬,仍信马由缰,疯狂奔驰而来。
“老爷——停,停住!快勒住马缰……”后面听差挥手喊叫。
黄骠马发疯般奔到正阳门前。
“乒乒乓乓……”刀戟交错高举,挡在门前,发出冷兵器刺耳的撞击声……
御林军头目冲上前去,伸出粗壮有力的手,一把勒住了马缰。
黄骠马昂首长嘶,喷吐着鼻息,化作团团白雾,与身上的汗味热息一阵阵,扑人颜面。
头目高声喝叫:“你是谁?敢在紫禁城撒野?好大胆子!”
马上的人蓄孔明须,东倒西歪,一副昏昏欲睡的老态,醉眼惺忪地不予回答。
御林军头目“咣啷”一声拔出佩刀:“你是何方神圣?快说!”对方此刻才似乎意识到,这拦阻喝问与自己有关,但舌头已大,说话含混:“说?……你说,还是我说?呃……”地打了个响亮的酒嗝。
头目横眉立眼:“当然你说,我在问你哪!老东西。”
“你……你竟然问我是谁?好,好小子!你有种……去,去问慈禧去!”
御林军头目一声霹雳:“什么?你好大胆!竟敢亵渎老佛爷的圣名。来人呀!——快将他拿下!”
“喳——”御林军一齐上来,团团将黄骠马围住。骏马又一次扬起前蹄长嘶,仿佛不服拦管。
“大人!住手——请勿动手……”听差们一边急急奔跑过来,一边扬手呼喊。
御林军们也知事出有因,暂时没有动手。
一名管家模样的小伙子抢先跑到御林军头目面前,连连打躬作揖,口称“死罪”:“大人息怒!我家老爷喝醉了酒,请大人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你家老爷,你家老爷是何等样人?竟敢到紫禁城来放肆?也忒胆大包天了。”头目伸手戟指,毫不容情。
管家赔着笑脸:“我家老爷……嗨嗨,大人!我家老爷嘛……”
“那你看看,我是何等样人?”骑在马上的老爷大约清醒了一点,手臂一挥,那件绛红色披风飘然落地……
马上的人,正二品大红顶戴,宝莲官袍,袍上正蟒、行蟒叠献,身穿黄马褂,只神情依旧混沌初开,醉眼朦胧。
御林军一个个瞪大眼睛,纷纷朝马上的人注目凝视,不胜惊讶。
御林军头目不禁惊呼:“啊——老佛爷赐的大红顶戴,还有特赐的黄马褂……”
“还有呢!你给我睁大眼睛,瞅着。”马上的人费了老大的劲,从腰间解下一块金灿灿的腰牌,“啪!”地掷到地上,居高临下睥睨着小头目。
御林军头目上前捡起一看,马上脸孔变色:“啊?!……”
马上的醉鬼溜出了满口的杭州腔:“瞧清楚了么,我能不能在紫禁城骑马?”他抬起手臂朝宫楼城阙一划拉,威风凛凛俨然傲视偌大的紫禁城,挺直胸脯道:“哼!自从三皇五帝到如今,可在紫禁城跑马的能有几人?你等也该打听、打听……”
御林军头目扑地跪倒:“小的该死!这是老佛爷亲赐的金牌,大人能骑马进出皇城。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连连磕头如捣蒜。
御林军们识趣地悄悄退开,惹不起那就躲吧。
年轻管家上前,对御林军头目压低声音:“我家老爷,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雪岩……”
御林军头目大惊失色:“啊——胡光墉,胡雪岩大人……不就是富可敌国的杭州财神爷吗?听说,连我们大清国的国库,还靠您的一半银钱呢。小的真是瞎了眼,瞎了眼!”说着,频频后退,怕惹麻烦。
胡雪岩大笑:“哈哈,你这小子,这下还要不要将我抓起来?”
“不,不!请大人饶我一条小命!奴才多有冒犯,请大人宽谅小的无知、无知。”头目且说且退远了,一直退到看不见的暗影里,把骄横换成全身心的懔畏和尊崇。
见对方怯阵了,胡雪岩开心地仰头大笑:“你们这些坏蛋,还有紫禁城里这些坏蛋,其实我比你们更坏——触犯天条,背叛祖宗成法,效法西洋,无穷尽追逐利润,我是个怪物,是个爱打拼的怪物!是个由小跑街打拼成‘红顶高人’的大清国最大的怪物!怪物你们知道吗?知道吗?哈哈哈……”咦,他似乎还浸淫在醉乡中没有醒?
“啪!”然后他猛抽一鞭,一骑绝尘而去。
整个紫禁城久久回荡着胡雪岩搏击云天的笑声……
江南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胡雪岩故居踏着杭州城东南角元宝街的青石板,依着那江南罕见的基石高墙,走进豪华的宅第,走进幽深的历史。高达10米多的黛顶粉墙,仰望一片天。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会想到天有多高,心有多高。
胡雪岩,名光墉,号雪岩,安徽绩溪人,生于1823年,有独特的经商之道,他在杭州创办的胡庆余堂国药号,睥睨一时,资金最高达白银三千万两以上,田地万亩。清光绪元年(1875年)胡雪岩助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有功,被慈禧太后论功赏胡黄马褂、晋一品红顶戴、封布政使衔,从而有了“红顶商人”的雅号。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时3年,耗银数十万两,占地10余亩,落成时有主要建筑二十余座,建筑构思巧妙,恢宏繁丽,建筑大量用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彬和中国榉等木材,砖雕、木雕、石雕无品不精,使这所宅院堪称清末江南巨商第一宅。
2001年1月20日,建于1872年的胡雪岩故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投资二千九百万元正式对外开放。站立着是一个英雄,倒下去也是一条好汉。有人这样赞叹胡雪岩的品格和骨气。
踏着杭州城东南角元宝街的青石板,依着那江南罕见的基石高墙,走进豪华的宅第,走进幽深的历史。高达10米多的黛顶粉墙,仰望一片天。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会想到天有多高,心有多高。
轿厅,门阔五开间,如此高大空敞,如此华贵气派,让任何一个进入宅门的人都先矮了一截。轿厅一角,置放八抬大轿。轿厅门楣,高悬金字大匾:“经商有道”,“承天恩赐”,“奉扬仁风”,“乐助好施”。我的眼前晃动着那些头戴花翎、胸挂朝珠、身穿官服的朗笑谄笑奸笑涎笑。他们来此拜会“胡财神”,朝野闻名的“红顶商人”。当时连浙江巡抚也要在大门外下轿。谁都知道,胡雪岩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这在清代是绝无仅有的呀!轿厅整体梁架结构全用古银杏木制成,比故宫用材还讲究。胡雪岩当年真是富甲天下、富可敌国,连皇帝没能享用的东西他都敢享用。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穿过这楹联,令人置身于一个大迷宫。明廊暗弄,庭院天井,亭台楼阁,朱扉紫牖,雕门镂窗,假山叠石,小桥流水。百狮楼、融冬院、怡夏院、延碧堂、载福堂、和乐堂、清雅堂无处不奇。砖雕、木雕、石雕、灰塑无品不精。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杉、中国榉无材不珍。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胡雪岩的资产已达2000万银两以上,田地万亩。他耗巨资,占地10.8亩,开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安居工程。《清代七百名人传·胡光墉传》记载:胡雪岩修建“第宅园囿,所置松石花木,备极奇珍。姬妾成群,筑十三楼以贮之。”还有史料说他“大起园林,纵情声色,起居豪奢,过于王侯,骄奢淫逸,大改本性。”
缓步登上延碧堂楼梯,心想胡雪岩当年一步步踏上来,该是何等得意和惬意。这座楼俗称红木厅,门窗梁柱廊壁全由珍贵的鸡翅木构成。一楼是会客厅,二楼是胡雪岩卧室。据说他那张八宝床极尽奢侈,胜过皇帝的龙榻。
坐在胡雪岩当年的卧室悠然品茶,品味胡雪岩的一生。生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的胡雪岩,“家素贫,年弱冠,入钱肆习贾事,以诚谨闻。”在钱庄当学徒出身的他,办事勤快,能言善道。后经营生丝、茶叶、开办典当铺,开设阜康钱庄,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他还经营粮食、房地产,甚至进出口军火。他为人忠厚,人情通达,眼光敏锐,手腕圆活,富有人情味和豪侠气。
当时丝茶贸易为洋商所操纵,中国商人受排挤,而蚕农受到严重的伤害。胡雪岩有感于此,便出资2000万两银四处收购生丝。最后竞争失败,胡雪岩损失利银1000万两,折本银800万两。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胡雪岩因经营失败,钱庄倒闭,家资罄尽,负债累累,被革去道员职衔。之后一年多,他便忧愤而死。
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写完长达180多万字的洋洋巨著《胡雪岩全传》,感叹道:胡雪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当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导致工业革命后,手工业之将没落只是时间的问题。胡雪岩为了维持江南农村养蚕人家的生计,不甘屈服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之下,因而在反垄断的孤军奋斗之下,导致了周转不灵的困境。他的失败,可说是时代的悲剧。
斯人已逝,其物犹存。胡雪岩故居几易其主,历经沧桑。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先后被学校、工厂占用,并有135户居民入住。长年失修,建筑物毁损严重。1999年初,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胡雪岩故居,总投资5500万元,居民动迁,专家到场,于是有了一个新的传奇。
档案馆尘封多年的一沓图纸,救活了历史。早年留学意大利回国的杭州籍建筑师沈理源,在1920年测绘的胡雪岩故居平面图和相关图照,成为当今修复的依据和指南。一一按图纸,敲出了被封死的圆洞门,凿出了被封存的砖雕,挖出了被填平的池塘,撬出了被泥掩的青石板。全面考古发掘,地面都打开。调集文献资料,梳理历史疑难。聘请罗哲文、杨鸿勋,郭黛妲3位国内著名文物建筑专家为高级顾问。
最绝的是和乐堂那隔墙上的两扇徽州砖雕。外面用厚厚的陈年石灰封着,什么也看不出,躲过了战乱,避过了“破四旧”。根据图纸和史料,这墙内有宝贝。如何让它重见天日?可难啦,不能敲,不能挖,不能刮。有人急中生智,用缝被子的大号钢针,往墙上的老石灰里扎,松软的就扎进去,坚硬的就手下留情。就这样一针一针又一针,硬是在粉末里一点点地露出庐山真面目。
文物专家细看过后,说这两扇徽雕非常稀罕,且保存完好,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极高。这两扇徽雕,构图饱满,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这画面,有松柏,有官人,几只蝙蝠附着祥云,展翅朝人而来。我知道这寓意“福从天降”。这画面,前有一马,侧立两童子,一人持瓶,一人上鞍。我明白这寓意“平安出行”。
芝园,胡雪岩故居中的山水华章。碑廊,石栏,曲桥,碧池,水中亭,影怜院,御风楼,步步为景,处处显胜。
那怪石嶙峋的假山,为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洞口镌碧绿的“悬碧”二字,弯腰进去,岩壁高高低低嵌31块石碑,均为原物。那口炼丹井,深不可测,奥妙无穷。当年胡雪岩为造这假山竟花了10万银两,从京城亲王府请来治假山石的顶尖高手,专程到灵隐飞来峰住了7天,才有了这假山的造型,意在西湖山水的浓缩,化天下景为家中景。
阁外平池,池中鸳鸯,池上红桥,池畔重柳。远处楼阁,近处回廊,都挂着寿庆的灯彩,倒影入池。镜中有镜,影中有影,疑真疑幻,全不分明了。
[编辑本段]胡雪岩纪念馆
胡雪岩纪念馆位于绩溪县城,纪念馆占地约800平方米,包括两个庭院,原址为建于明代的文昌殿。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书籍和实物再现了胡雪岩沉浮于商界宦海的一生。据悉,纪念馆已经收集了近千件胡雪岩生前使用过的各种工具和生活用品,目前已经整理展出一百多件。纪念馆还专门仿照"胡庆余堂"国药号开辟了"药局",杭州"胡庆余堂"提供上千种中成药,并聘请中医专家坐堂为参观者提供服务。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湖里村人。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编辑本段]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始创于一八七四年,地处杭州吴山脚下。在中医药漫长的发展源流中,胡庆余堂以其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 药王”之美誉。
胡庆余堂许多匾额都是朝外挂的,惟独“戒欺匾”是挂在营业厅的背后,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块匾为胡雪岩亲笔写就:“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采办务真”,这“真”,指的是入药的药材一定要“真”,力求“道地”。创建之初,胡雪岩派人去产地收购各种道地药材。如去山东濮县采购驴皮;去淮河流域采购淮山药、生地、黄芪;去川贵采购当归、党参;去江西采购贝母、银耳;去汉阳采购龟板;去关外采购人参、鹿茸等等。从源头上就着手抓好药品的质量。
“修制务精”,这个“修”是中药制作的行业术语。“精”就是精益求精。其意是员工要敬业,制药求精细。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耕心制药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现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胡雪岩画像胡雪岩,安徽人,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1994年拍摄的电视剧《胡雪岩》由著名演员陈道明、茹萍、傅艺伟等主演。
目录[隐藏]
人物简介
高阳笔下的胡雪岩
二月河笔下的胡雪岩
胡雪岩纪念馆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电视剧《胡雪岩》
胡雪岩的启示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胡光墉(1823~1885),安徽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招牌为“真不二价”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1921年纱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30年的告慰。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馀堂。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
清末时讲,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奎。我个人认为目前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
大盛奎是做边境贸易的,在当时封闭的中国,走私肯定获利不菲,所以在今天开放的环境下应该说没有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
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宇雪轩,福建侯宫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钓,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 "晌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饷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代、绍兴等地。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硷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己超过千万。
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国战争中,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诸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毫不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胡庆馀堂在1880年时,资本发展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馀堂"之称。而胡雪岩,胡庆馀堂的创办者,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以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在中国药业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使胡雪岩的声名不至被时间所冲淡。这也算是善有善报吧!
除了创办胡庆馀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书写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正所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征军经费虽然由各省共同筹集,但为数不多,且经常拖欠。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惜洋款救急。
自然,具体经办借洋款事务这一重任落在了胡雪岩肩上。胡雪岩通过在上海汇丰银行的任帮办一职的朋友古应春的安排,打算向英国渣打银行借款。胡与该银行经理首次面谈便因在利息、借款期限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不欢而散。后在胡雪岩的精心策划下,自称中国通的渣打银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被收拾得服服贴贴,双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胡雪岩为西征筹得第一笔借款。
此后,为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汁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而利息至少占总数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高利贷。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一借款举动是 值得的。
当然,图利是商人的本性,胡雪岩也无法脱俗,他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艾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但总的来说,在当时西征大军欠缺粮晌,各方相互推委的艰难时刻,胡雪岩能够挺身而出,不辞劳苦担负起筹借洋款的重任,协助左宗裳西征保住新疆,还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虽然,我们常常把 "奸"字与 "商"宇连在一起,甚至更有"无奸不商"一说,但就事实而论,生意场中也有性情中人,胡雪岩算得上其中之一。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未忘记他的发迹之地——杭 州,为杭州百姓做了许多义举。他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 "下三府"的联系,并设船,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并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除了胡雪岩捐运给西征军的药材外,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己达二十万两白银。更鲜为人知的是,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借此案使他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还两度赴日本,高价购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国文物。从这一切举动中可见他行侠仗义的仁厚之心和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古语有云:"福兮,祸所伏也。"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馀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一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己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表面上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馀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为深入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 "牺牲品",成为李鸿章 "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胡雪岩破产后,先前那些为其钱财嫁人胡家的美妾们,一改往日争先恐后巴结胡氏的嘴脸,温情顿失,纷纷要求携带自己的私房钱离开;留在胡氏身边的,只有罗四太太。在罗四太太的陪伴下,靠着胡庆馀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 (公元1885年),黯然离世。
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钱庄的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朝朝野的红顶商人。他以"仁"、"义"二宇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在赢得美名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当然,他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且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但毕竟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胡雪岩商训,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编辑本段]高阳笔下的胡雪岩
作 者: 高阳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6-3-1
字 数: 826000
页 数: 1276
开 本: 3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8024213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历史
定价:¥68.00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清末政商界的一个传奇。 他以贫贱的钱庄学徒出身,在短时间中事业崛起、形成近代中国金融事业中的一个异数,进而协助左宗棠「西征」功业,获「布政使」衔,戴「红顶」、穿「黄马挂」──历数清朝两百多年的史迹,经商获仕、戴红顶而又穿黄马挂的,胡雪岩一人而已。 年轻时的胡雪岩慷慨任侠、却又目光如炬。为了急人之难,他情愿丢了自己的差事;孰料这位仁兄青云直上,反而成就了胡雪岩事业的第一步。他与左宗棠结识、彼此倾心的过程,也充满了戏剧性。不过,胡雪岩官场上遇合之奇,固然令人赞叹,他与「江湖人物」的来往更令人拍案惊奇。他以「门槛外」的「空子」之身份,结交江南第一大帮「漕帮」(即为後来的「青帮」)的首脑,凭着他过人的见识、敦厚重义的性格与运筹帷幄的才能获得敬重,以致漕帮上下甚至破格以「小爷叔」称之。 然而这样一位纵横商场、江湖,出入朝廷庙堂之上,权倾一时、富可敌国的人物,却又在短短时间之内事业崩毁、身败名裂。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下场相当凄凉,「看他起楼,看他楼塌了」,不免就令人感慨万分。 本书全三册,是“胡雪岩系列”的第一部,描述胡雪岩以帮助福建人王有龄起步官场为起点,由此开始驰骋商场的历程。《红顶商人》是当代历史小说名家高阳「胡雪岩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上承《胡雪岩》崛起的过程、下接《灯火楼台》中胡氏极盛而衰。然而高阳出入历史事迹、稗官掌故,走笔如龙、行云流水,三部小说部部自成一格,各具风味。书中描绘政、商与民间、江湖错综复杂的关系,常常令人联想当代社会之中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以古观今、其细腻之处令人绝倒。
书 籍 详 介 胡雪岩赤贫出身,身处海禁大开的清末变迁的时代,以其才思敏捷、胆识过人,得以在逐渐复杂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功地推展「国际贸易」,成为清末首富,官拜三品顶戴布政使衔,人称「红顶商人」。 高阳笔下的《胡雪岩》具有时代价值,不但勾勒出一位传统中国商人的典型,更藉主角的胸襟与抱负,为今日的高坛树立顺变应时,自我期许的理想形象。 然而以清末洋人入侵造成激烈的社会变迁,代表着传统商场方式的胡雪岩,终也不免步上败落的困难。
作 者 介 绍 高阳 文笔娴於历史掌故,向来以内涵深刻、文字流畅、故事曲折、情景逼真并且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而广受读者喜爱。
[编辑本段]二月河笔下的胡雪岩
内容提要
·二月河继《康熙》《雍正》《乾隆》之后再度出山最新历史小说
·与著名作家编剧薛家柱强强联手,历经数年写就四十万字巨著。
·以独到的眼光重新诠释胡雪岩辉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刚一出炉便以数万美元高价卖出台湾版权。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红顶商人”。其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一直为世人所称道。本书在清末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胡雪岩跌宕起伏的一生,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丰瞻与奇瑰,表现了在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的较量中,中国商人的大智慧。同时,通过胡雪岩的成功经历,揭示了商业与政治的关系。尤其足小说最后以悲剧结束胡雪岩辉煌的经商人生,更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在沉寂数年后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此一新作,是继其同题电视剧之后的又一最新探索
作者简介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1968年入伍,1978年转业至南阳。40岁开始创作生涯。主要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南省文联主席。
编辑推荐
“胡雪岩是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列强对中国进行着文化侵略和经济侵略,李鸿章和左宗棠推行洋务运动,各方面关系非常复杂。他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且张扬自己,并且最终消亡下去。他这个人好接近又难惹,讲义气又圆滑,既不过分又不短分寸,他把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上用到了极致。”
——二月河
关于胡雪岩,台湾的高阳曾著有多卷本小说,大陆也有多种关于胡雪岩的传记,但在二月河与薛家柱共同创作的这部小说中,既没有沿袭高阳的路子,将胡雪岩写成一个“商圣”,一个传奇性的成功者,也没有如某些传记那样,写他的商战谋略,而是写他在时代的波峰浪尖上,如何驾驭命运,为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战乱频仍的江南,在外国资本的挤对下,艰难开拓商业王国的曲折经历。小说重点渲染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写出了封建皇权的残酷无情,宫廷内外权臣间的倾轧,胡雪岩辉煌后的凄凉结局。
在谈到胡雪岩和历史小说与高阳之间的区别时,二月河说:“高阳先生的优点是:贵族气息浓厚,文笔从容。他的笔法非常柔和,看完之后,心理有一种舒展的感觉。缺点是:稍微罗嗦一些。唐浩明写书是非常严谨的,对历史资料掌握得可以说是很准确的。但缺点是:人物刻画不够好,例如《曾国藩》人物的把握不是太好。而我自己从严谨的角度,不如唐浩明,行笔从容上不如高阳。但是情节和个性化地语言表述有我独特的地方。”
目录
楔子
第一回 逢讨债怒气难平伸援手 救落水芳心不死弄轻舟
第二回 火驱寒有龄陋室说捐纳 人勤暖雪岩纸篓拣账单
第三回 死有梦火葬亡父西溪地 心皆迷瞎指职官城隍山
第四回 用心机送猫但求捐纳费 明大义赠佩为凑厚黑钱
第五回 寻嫁女月夜怆呼运河岸 违行规清早被逐开泰行
第六回 瞒开缺胡母挥鞭责浪子 谋实任大使让座遇故交
第七回 送密札盐大使改授粮台 看红灯扛包人竞成饿鬼
第八回 妓女院小杂役愧见坐办 天音房风流子喜逢侍人
第九回 办漕粮易地徒手借银票 救弱女扬帆怒目结亲情
第十回 闯公所解困游说尤掌舵 探秀园将错拜谒佘太君
第十一回 筠秀溪义理征服起事者 床上镜春情惹恼多情人
第十二回 情与义两番缄劝王坐办 战还乱一船堵阻大运河
第十三回 谒钦差异水悲音行酒令 求靓女移花接木换男人
第十四回 得漕银借鸡生蛋让肥水 比算盘堆花剪彩兴钱庄
第十五回 乱纷纷借银存银讲诚信 甜蜜蜜亲妹嫁妹斗机心
第十六回 刹贪心略施小计收开泰 重信誉大展鸿图益阜康
第十七回 净月庵兄弟俩喜还夙愿 湖州城花魁女早结珠胎
第十八回 悼亡堂贤婿初会怪二叔 益庆楼国人共指洋流氓
第十九回 购军火要挟汉斯得遂愿 问生丝访谈蚕农颇称心
第二十回 散定金麻子凶戾闹丝栈 梦雕舫二叔神奇疗烧伤
第二十一回 借快枪船舱偷情假小妹 图联手赌场暗阴庞二爷
第二十二回 庞家院安排高管问总管 上海滩聚合丝商斗洋商
第二十三回 苏绣行名花飞针绣极品 英租界领事低调谋生丝
第二十四回 探船班消息砥定生丝战 品螺蛳风味引出风流觞
第二十五回 松江畔有情人终成眷属 杭州城大贪官竞作流囚
第二十六回 对家法登徒子忍痛挨鞭 抗天灾胡雪岩临危受命
第二十七回 小包厢假话难为月下佬 大围城重兵不禁俏娇娘
第二十八回 破杭州王有龄守城殒命 病留下胡雪岩痛友伤心
第二十九回 明诋毁忠义士当堂申辩 辨是非恪靖侯祭旗出征
第三十回 理善后药店择建大井巷 结同心小妹婚配上海滩
第三十一回 八岁红偷欢戏迷辱大佬 元昌盛恭服对手归阜康
第三十二回 当坐办巨商二度镇上海 任总督老帅全策复新疆
第三十三回 金銮殿起争执保海保塞 上海滩做手脚为钱为枪
第三十四回 做笼子洋无赖捏造奥林 讨凭证皇近亲打点衙门
第三十五回 度假村洋经理近色丧胆 土城子左湘侯闻炮惊心
第三十六回 锦绣园三姨太花容失色 北京城众公卿冷面含威
第三十七回 连环套胡相公频施巧计 单打一宝二爷大逞威风
第三十八回 游杭州宝二爷春心漾漾 定北漠梁书办气息奄奄
第三十九回 辩朝堂雪岩走马紫禁城 憎机括芙蓉锁困红芸院
第四十回 游豪宅美人棋学士惊艳 吃年饭时尚装娘姨不屑
第四十一回 除夕夜淫乱暴死小欢哥 薄暮中走私阴藏大老板
第四十二回 抱着愧原状安抚秦少卿 生隔阂温言气坏尤小妹
第四十三回 办交涉官府讨好洋鬼子 压丝价内外夹击杭铁头
第四十四回 赶寿诞马蹄踏碎全福梦 陪总督机器难留离散心
第四十五回 郭皇亲推心置腹弹火气 左湘侯殚精竭虑小危机
第四十六回 招招狠毒阜康爆发挤兑 句句谎骗美女开展进攻
第四十七回 说公卿赶尽杀绝分巨富 奉圣旨追魂夺命役孤盆
书摘与插图楔子
月黑风高。彤云密布。寥廓霜天显得分外孤寂、冷清。昏暗的夜幕,似无边无际的穹庐,覆盖着这城阙参差的大清皇城,更显得地阔、天低,殿宇巍峨、气氛肃穆。
故宫“正阳门”前,是一马平川的御道广场,空荡荡不见一个人影。白日这里清风雅静,夜晚更加禁卫森严,偌大的广场上杳无人影,如远古的旷野般寂静。
但听得两旁钟楼的更鼓在声声回荡,久久地在广场上发出沉重的回响……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匹高头大马,正沿着御道急促地朝正阳门狂奔而来。错乱的马蹄声在岑寂的静夜里显得分外刺耳。
骑在马上的人显然已喝得酩酊大醉,对狂野的马完全失去了驾驭能力,只能听任黄骠马恣意奔跑……
他身上的一袭绛红的披风,被凛冽的西北风吹扬开来,在猎猎飘舞,犹如一道火焰划过暗黑的夜空。
马背上,只见骑马人东倒西歪的身影。他好几次差点被发疯的马掀下来,只是本能地紧紧抓住马缰,不让自己摔下马背。
后边,几名听差模样的青年,在气喘吁吁地撒腿追赶,边赶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唤着:“老爷——胡老爷……”
夜幕下的皇城,凤阁龙阙投射出幢幢阴影,高高的宫楼,近处依稀,远处则与暗云苍冥融为了一体。宫楼下,手持刀戟、盾牌的御林军,在暗沉沉的宫门前一字排开,如铜铸铁浇一般。
马蹄得得,黄骠马由远而近,那人马颠摇欹晃的暗影蓦地放大了!
御林军头目高举起手,大声吆喝:
“站住!来者何人?快下马!”
其他御林军齐呼:“停!快停下!”
一排排银亮的刀戟,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在虚空中抖索着一片寒光。
来人毫不理睬,仍信马由缰,疯狂奔驰而来。
“老爷——停,停住!快勒住马缰……”后面听差挥手喊叫。
黄骠马发疯般奔到正阳门前。
“乒乒乓乓……”刀戟交错高举,挡在门前,发出冷兵器刺耳的撞击声……
御林军头目冲上前去,伸出粗壮有力的手,一把勒住了马缰。
黄骠马昂首长嘶,喷吐着鼻息,化作团团白雾,与身上的汗味热息一阵阵,扑人颜面。
头目高声喝叫:“你是谁?敢在紫禁城撒野?好大胆子!”
马上的人蓄孔明须,东倒西歪,一副昏昏欲睡的老态,醉眼惺忪地不予回答。
御林军头目“咣啷”一声拔出佩刀:“你是何方神圣?快说!”对方此刻才似乎意识到,这拦阻喝问与自己有关,但舌头已大,说话含混:“说?……你说,还是我说?呃……”地打了个响亮的酒嗝。
头目横眉立眼:“当然你说,我在问你哪!老东西。”
“你……你竟然问我是谁?好,好小子!你有种……去,去问慈禧去!”
御林军头目一声霹雳:“什么?你好大胆!竟敢亵渎老佛爷的圣名。来人呀!——快将他拿下!”
“喳——”御林军一齐上来,团团将黄骠马围住。骏马又一次扬起前蹄长嘶,仿佛不服拦管。
“大人!住手——请勿动手……”听差们一边急急奔跑过来,一边扬手呼喊。
御林军们也知事出有因,暂时没有动手。
一名管家模样的小伙子抢先跑到御林军头目面前,连连打躬作揖,口称“死罪”:“大人息怒!我家老爷喝醉了酒,请大人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你家老爷,你家老爷是何等样人?竟敢到紫禁城来放肆?也忒胆大包天了。”头目伸手戟指,毫不容情。
管家赔着笑脸:“我家老爷……嗨嗨,大人!我家老爷嘛……”
“那你看看,我是何等样人?”骑在马上的老爷大约清醒了一点,手臂一挥,那件绛红色披风飘然落地……
马上的人,正二品大红顶戴,宝莲官袍,袍上正蟒、行蟒叠献,身穿黄马褂,只神情依旧混沌初开,醉眼朦胧。
御林军一个个瞪大眼睛,纷纷朝马上的人注目凝视,不胜惊讶。
御林军头目不禁惊呼:“啊——老佛爷赐的大红顶戴,还有特赐的黄马褂……”
“还有呢!你给我睁大眼睛,瞅着。”马上的人费了老大的劲,从腰间解下一块金灿灿的腰牌,“啪!”地掷到地上,居高临下睥睨着小头目。
御林军头目上前捡起一看,马上脸孔变色:“啊?!……”
马上的醉鬼溜出了满口的杭州腔:“瞧清楚了么,我能不能在紫禁城骑马?”他抬起手臂朝宫楼城阙一划拉,威风凛凛俨然傲视偌大的紫禁城,挺直胸脯道:“哼!自从三皇五帝到如今,可在紫禁城跑马的能有几人?你等也该打听、打听……”
御林军头目扑地跪倒:“小的该死!这是老佛爷亲赐的金牌,大人能骑马进出皇城。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连连磕头如捣蒜。
御林军们识趣地悄悄退开,惹不起那就躲吧。
年轻管家上前,对御林军头目压低声音:“我家老爷,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雪岩……”
御林军头目大惊失色:“啊——胡光墉,胡雪岩大人……不就是富可敌国的杭州财神爷吗?听说,连我们大清国的国库,还靠您的一半银钱呢。小的真是瞎了眼,瞎了眼!”说着,频频后退,怕惹麻烦。
胡雪岩大笑:“哈哈,你这小子,这下还要不要将我抓起来?”
“不,不!请大人饶我一条小命!奴才多有冒犯,请大人宽谅小的无知、无知。”头目且说且退远了,一直退到看不见的暗影里,把骄横换成全身心的懔畏和尊崇。
见对方怯阵了,胡雪岩开心地仰头大笑:“你们这些坏蛋,还有紫禁城里这些坏蛋,其实我比你们更坏——触犯天条,背叛祖宗成法,效法西洋,无穷尽追逐利润,我是个怪物,是个爱打拼的怪物!是个由小跑街打拼成‘红顶高人’的大清国最大的怪物!怪物你们知道吗?知道吗?哈哈哈……”咦,他似乎还浸淫在醉乡中没有醒?
“啪!”然后他猛抽一鞭,一骑绝尘而去。
整个紫禁城久久回荡着胡雪岩搏击云天的笑声……
江南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胡雪岩故居踏着杭州城东南角元宝街的青石板,依着那江南罕见的基石高墙,走进豪华的宅第,走进幽深的历史。高达10米多的黛顶粉墙,仰望一片天。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会想到天有多高,心有多高。
胡雪岩,名光墉,号雪岩,安徽绩溪人,生于1823年,有独特的经商之道,他在杭州创办的胡庆余堂国药号,睥睨一时,资金最高达白银三千万两以上,田地万亩。清光绪元年(1875年)胡雪岩助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有功,被慈禧太后论功赏胡黄马褂、晋一品红顶戴、封布政使衔,从而有了“红顶商人”的雅号。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时3年,耗银数十万两,占地10余亩,落成时有主要建筑二十余座,建筑构思巧妙,恢宏繁丽,建筑大量用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彬和中国榉等木材,砖雕、木雕、石雕无品不精,使这所宅院堪称清末江南巨商第一宅。
2001年1月20日,建于1872年的胡雪岩故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投资二千九百万元正式对外开放。站立着是一个英雄,倒下去也是一条好汉。有人这样赞叹胡雪岩的品格和骨气。
踏着杭州城东南角元宝街的青石板,依着那江南罕见的基石高墙,走进豪华的宅第,走进幽深的历史。高达10米多的黛顶粉墙,仰望一片天。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会想到天有多高,心有多高。
轿厅,门阔五开间,如此高大空敞,如此华贵气派,让任何一个进入宅门的人都先矮了一截。轿厅一角,置放八抬大轿。轿厅门楣,高悬金字大匾:“经商有道”,“承天恩赐”,“奉扬仁风”,“乐助好施”。我的眼前晃动着那些头戴花翎、胸挂朝珠、身穿官服的朗笑谄笑奸笑涎笑。他们来此拜会“胡财神”,朝野闻名的“红顶商人”。当时连浙江巡抚也要在大门外下轿。谁都知道,胡雪岩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这在清代是绝无仅有的呀!轿厅整体梁架结构全用古银杏木制成,比故宫用材还讲究。胡雪岩当年真是富甲天下、富可敌国,连皇帝没能享用的东西他都敢享用。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穿过这楹联,令人置身于一个大迷宫。明廊暗弄,庭院天井,亭台楼阁,朱扉紫牖,雕门镂窗,假山叠石,小桥流水。百狮楼、融冬院、怡夏院、延碧堂、载福堂、和乐堂、清雅堂无处不奇。砖雕、木雕、石雕、灰塑无品不精。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杉、中国榉无材不珍。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胡雪岩的资产已达2000万银两以上,田地万亩。他耗巨资,占地10.8亩,开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安居工程。《清代七百名人传·胡光墉传》记载:胡雪岩修建“第宅园囿,所置松石花木,备极奇珍。姬妾成群,筑十三楼以贮之。”还有史料说他“大起园林,纵情声色,起居豪奢,过于王侯,骄奢淫逸,大改本性。”
缓步登上延碧堂楼梯,心想胡雪岩当年一步步踏上来,该是何等得意和惬意。这座楼俗称红木厅,门窗梁柱廊壁全由珍贵的鸡翅木构成。一楼是会客厅,二楼是胡雪岩卧室。据说他那张八宝床极尽奢侈,胜过皇帝的龙榻。
坐在胡雪岩当年的卧室悠然品茶,品味胡雪岩的一生。生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的胡雪岩,“家素贫,年弱冠,入钱肆习贾事,以诚谨闻。”在钱庄当学徒出身的他,办事勤快,能言善道。后经营生丝、茶叶、开办典当铺,开设阜康钱庄,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他还经营粮食、房地产,甚至进出口军火。他为人忠厚,人情通达,眼光敏锐,手腕圆活,富有人情味和豪侠气。
当时丝茶贸易为洋商所操纵,中国商人受排挤,而蚕农受到严重的伤害。胡雪岩有感于此,便出资2000万两银四处收购生丝。最后竞争失败,胡雪岩损失利银1000万两,折本银800万两。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胡雪岩因经营失败,钱庄倒闭,家资罄尽,负债累累,被革去道员职衔。之后一年多,他便忧愤而死。
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写完长达180多万字的洋洋巨著《胡雪岩全传》,感叹道:胡雪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当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导致工业革命后,手工业之将没落只是时间的问题。胡雪岩为了维持江南农村养蚕人家的生计,不甘屈服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之下,因而在反垄断的孤军奋斗之下,导致了周转不灵的困境。他的失败,可说是时代的悲剧。
斯人已逝,其物犹存。胡雪岩故居几易其主,历经沧桑。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先后被学校、工厂占用,并有135户居民入住。长年失修,建筑物毁损严重。1999年初,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胡雪岩故居,总投资5500万元,居民动迁,专家到场,于是有了一个新的传奇。
档案馆尘封多年的一沓图纸,救活了历史。早年留学意大利回国的杭州籍建筑师沈理源,在1920年测绘的胡雪岩故居平面图和相关图照,成为当今修复的依据和指南。一一按图纸,敲出了被封死的圆洞门,凿出了被封存的砖雕,挖出了被填平的池塘,撬出了被泥掩的青石板。全面考古发掘,地面都打开。调集文献资料,梳理历史疑难。聘请罗哲文、杨鸿勋,郭黛妲3位国内著名文物建筑专家为高级顾问。
最绝的是和乐堂那隔墙上的两扇徽州砖雕。外面用厚厚的陈年石灰封着,什么也看不出,躲过了战乱,避过了“破四旧”。根据图纸和史料,这墙内有宝贝。如何让它重见天日?可难啦,不能敲,不能挖,不能刮。有人急中生智,用缝被子的大号钢针,往墙上的老石灰里扎,松软的就扎进去,坚硬的就手下留情。就这样一针一针又一针,硬是在粉末里一点点地露出庐山真面目。
文物专家细看过后,说这两扇徽雕非常稀罕,且保存完好,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极高。这两扇徽雕,构图饱满,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这画面,有松柏,有官人,几只蝙蝠附着祥云,展翅朝人而来。我知道这寓意“福从天降”。这画面,前有一马,侧立两童子,一人持瓶,一人上鞍。我明白这寓意“平安出行”。
芝园,胡雪岩故居中的山水华章。碑廊,石栏,曲桥,碧池,水中亭,影怜院,御风楼,步步为景,处处显胜。
那怪石嶙峋的假山,为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洞口镌碧绿的“悬碧”二字,弯腰进去,岩壁高高低低嵌31块石碑,均为原物。那口炼丹井,深不可测,奥妙无穷。当年胡雪岩为造这假山竟花了10万银两,从京城亲王府请来治假山石的顶尖高手,专程到灵隐飞来峰住了7天,才有了这假山的造型,意在西湖山水的浓缩,化天下景为家中景。
阁外平池,池中鸳鸯,池上红桥,池畔重柳。远处楼阁,近处回廊,都挂着寿庆的灯彩,倒影入池。镜中有镜,影中有影,疑真疑幻,全不分明了。
[编辑本段]胡雪岩纪念馆
胡雪岩纪念馆位于绩溪县城,纪念馆占地约800平方米,包括两个庭院,原址为建于明代的文昌殿。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书籍和实物再现了胡雪岩沉浮于商界宦海的一生。据悉,纪念馆已经收集了近千件胡雪岩生前使用过的各种工具和生活用品,目前已经整理展出一百多件。纪念馆还专门仿照"胡庆余堂"国药号开辟了"药局",杭州"胡庆余堂"提供上千种中成药,并聘请中医专家坐堂为参观者提供服务。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湖里村人。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编辑本段]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始创于一八七四年,地处杭州吴山脚下。在中医药漫长的发展源流中,胡庆余堂以其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 药王”之美誉。
胡庆余堂许多匾额都是朝外挂的,惟独“戒欺匾”是挂在营业厅的背后,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块匾为胡雪岩亲笔写就:“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采办务真”,这“真”,指的是入药的药材一定要“真”,力求“道地”。创建之初,胡雪岩派人去产地收购各种道地药材。如去山东濮县采购驴皮;去淮河流域采购淮山药、生地、黄芪;去川贵采购当归、党参;去江西采购贝母、银耳;去汉阳采购龟板;去关外采购人参、鹿茸等等。从源头上就着手抓好药品的质量。
“修制务精”,这个“修”是中药制作的行业术语。“精”就是精益求精。其意是员工要敬业,制药求精细。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耕心制药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现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新媒体 in 创意/创新/创业 Twitter的出路在移动终端
2010年03月12日 10:03
1人分享此文 一方面Twitter迅速发展成为电视、报纸的敌人,新闻真实、实时的评价标准让Twitter提升了一个高度,没有录播、没有延时。同时参与者的实时播报又强化了信息的可信度。我想传统的信息类媒体一定对Twitter这类的媒体恨得咬牙切齿。编辑费尽心血机刚挤出一个标题,Twitter上的播报和用户评述已经可以形成一个专题。
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对Twitter也开始有了诟病,面对大量的信息洪流苦不堪言。Follow对象的众多造成了信息更新速度飞快,从中筛选出价值信息越来越难。其次惊喜越来越少,体育比赛、悬疑电影总有人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揭晓最终的悬念。在cnet上出现的每一篇关于Twitter的文章评论上常常看到关于信息量众多且无法提炼的抱怨。这已经影响到了用户体验,Twitter已经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将信息搜索摆上了重要日程。
显然,从这两方面看Twitter快速更新、丰富的信息源并不完全是优势,同时也开始造成问题。这与互联网的特征有关,互联网历经三个阶段人找信息、信息找人、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联。Twitter们就是立足于构建这种真实的关联。现实中的群体心理有极强的对象选择性,我们渴望加入某个社群获得群体认同,同时也会甄选交往的对象,即便是同一个社群属性的个体也有可能下意识的回避,但却不会完全断绝关联,因为我们害怕真正有需要的时候会错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QQ、邮箱、手机上存储了大量的联系方式,虽然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整年都没有联系,对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又会想方设法的与之关联,获取对方最多的信息。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自主选择愿意接受的信息,当下愿意交往的人。但在互联网状态下很难实现,互联网极大的拓展了群体界限性。Twitter的价值在社群,在于个体最真实的反应。便捷性让我们轻易的就能订阅成千上百个信息源。信息源黑板报式的滚动更新让我们很难从中找出有最有价值、最希望得到的信息,面对信息洪流用户的第一反应是抱怨,然后就会慢慢疏远。
用户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发生关联这是基础需求,同时希望与他人的关系需要层级的区分,对于最好的关注对象和朋友需要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获取信息,对于有时效性的商业信息更是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得,而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沙中淘金。现在看不管是follow对象分类列表还是信息搜索都无法满足用户最切实的需求。只有采用网络信息化,通过移动互联的方式才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最为重要的、有很强时效性的收听对象需要通过手机终端实时接收。同时用户可以方便的关闭手机收听。这也是Twitter们建立成功商业应用的出路(沈禄政/文)。
2010年03月12日 10:03
1人分享此文 一方面Twitter迅速发展成为电视、报纸的敌人,新闻真实、实时的评价标准让Twitter提升了一个高度,没有录播、没有延时。同时参与者的实时播报又强化了信息的可信度。我想传统的信息类媒体一定对Twitter这类的媒体恨得咬牙切齿。编辑费尽心血机刚挤出一个标题,Twitter上的播报和用户评述已经可以形成一个专题。
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对Twitter也开始有了诟病,面对大量的信息洪流苦不堪言。Follow对象的众多造成了信息更新速度飞快,从中筛选出价值信息越来越难。其次惊喜越来越少,体育比赛、悬疑电影总有人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揭晓最终的悬念。在cnet上出现的每一篇关于Twitter的文章评论上常常看到关于信息量众多且无法提炼的抱怨。这已经影响到了用户体验,Twitter已经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将信息搜索摆上了重要日程。
显然,从这两方面看Twitter快速更新、丰富的信息源并不完全是优势,同时也开始造成问题。这与互联网的特征有关,互联网历经三个阶段人找信息、信息找人、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联。Twitter们就是立足于构建这种真实的关联。现实中的群体心理有极强的对象选择性,我们渴望加入某个社群获得群体认同,同时也会甄选交往的对象,即便是同一个社群属性的个体也有可能下意识的回避,但却不会完全断绝关联,因为我们害怕真正有需要的时候会错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QQ、邮箱、手机上存储了大量的联系方式,虽然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整年都没有联系,对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又会想方设法的与之关联,获取对方最多的信息。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自主选择愿意接受的信息,当下愿意交往的人。但在互联网状态下很难实现,互联网极大的拓展了群体界限性。Twitter的价值在社群,在于个体最真实的反应。便捷性让我们轻易的就能订阅成千上百个信息源。信息源黑板报式的滚动更新让我们很难从中找出有最有价值、最希望得到的信息,面对信息洪流用户的第一反应是抱怨,然后就会慢慢疏远。
用户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发生关联这是基础需求,同时希望与他人的关系需要层级的区分,对于最好的关注对象和朋友需要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获取信息,对于有时效性的商业信息更是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得,而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沙中淘金。现在看不管是follow对象分类列表还是信息搜索都无法满足用户最切实的需求。只有采用网络信息化,通过移动互联的方式才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最为重要的、有很强时效性的收听对象需要通过手机终端实时接收。同时用户可以方便的关闭手机收听。这也是Twitter们建立成功商业应用的出路(沈禄政/文)。
新媒体 in 创意/创新/创业 泛媒体化的微博
2010年03月23日 09:33
0人分享此文
当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的时候,我们对于未知充满想象和困惑,我们需要逻辑来剖析事实,一旦逻辑不够清晰,就会本能的认为这是一场木偶剧,线与操控者虽然不可见,但一定存在。同时现实也确实让我们感慨念物力之维艰、哀民生之多艰,这种感慨在微博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新浪微博上转发、评论最多的微博,除了搞笑段子、娱乐八卦外就是时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微博自媒体的特质。微博无界共享、以个体为核心的特征让许多人成为独立信息源。但微博作为社会性应用的价值不在说而在听、转、评。互联网用户的群体传递非常显著,一个信息如果与活跃用户的频谱吻合,那么信息就会快速传播,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不断扩散。哪只蝴蝶扇的翅膀不重要,重要的是随后可能产生的飓风。
很多的微博个人用户仅把微博看做是自己简短的记录,并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力量,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飓风的生产者,是广泛报道的参与者,是大媒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微博从个人落笔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私有空间,而是公共媒体。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内可以撒娇、撒欢、撒野,但微博作为一个有公共媒体特性的信息源,在信息发布、转帖评论的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内容的建设和传播。
作为时事媒体需要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微博同样遵循了这些原则,不同是这些原则是由独立的个体来承担和夯实。个人在转发一个时事微博的时候,实际上是以个人的信誉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加注。千万个个体支付自己信誉来支持一个信息的时候,这个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被加速的强化了,这远比几个记者、一个媒体依靠自身信誉所发的报道更有力量,更值得信任。同时微博140个字无法还原事实的全部,一则微博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而且个人用户转发的那一刻已经表征了自我的立场。就这样一则以个人信誉为保障的带有很强主观色彩的信息被推送到了网络,这则信息一定契合了大多数用户的主观意愿,与绝大多数用户的频谱吻合,能引发自身感同身受。到底谁是这则信息的始发者,这则信息是否有足够的真实,已经不再重要,微博自身的生物环境已经把他变成了横扫网络的飓风。至于这飓风是时事还是八卦,完全取决与转发的用户看的是“一九八四”还是“知音”(沈禄政/文)。
2010年03月23日 09:33
0人分享此文
当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的时候,我们对于未知充满想象和困惑,我们需要逻辑来剖析事实,一旦逻辑不够清晰,就会本能的认为这是一场木偶剧,线与操控者虽然不可见,但一定存在。同时现实也确实让我们感慨念物力之维艰、哀民生之多艰,这种感慨在微博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新浪微博上转发、评论最多的微博,除了搞笑段子、娱乐八卦外就是时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微博自媒体的特质。微博无界共享、以个体为核心的特征让许多人成为独立信息源。但微博作为社会性应用的价值不在说而在听、转、评。互联网用户的群体传递非常显著,一个信息如果与活跃用户的频谱吻合,那么信息就会快速传播,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不断扩散。哪只蝴蝶扇的翅膀不重要,重要的是随后可能产生的飓风。
很多的微博个人用户仅把微博看做是自己简短的记录,并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力量,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飓风的生产者,是广泛报道的参与者,是大媒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微博从个人落笔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私有空间,而是公共媒体。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内可以撒娇、撒欢、撒野,但微博作为一个有公共媒体特性的信息源,在信息发布、转帖评论的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内容的建设和传播。
作为时事媒体需要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微博同样遵循了这些原则,不同是这些原则是由独立的个体来承担和夯实。个人在转发一个时事微博的时候,实际上是以个人的信誉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加注。千万个个体支付自己信誉来支持一个信息的时候,这个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被加速的强化了,这远比几个记者、一个媒体依靠自身信誉所发的报道更有力量,更值得信任。同时微博140个字无法还原事实的全部,一则微博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而且个人用户转发的那一刻已经表征了自我的立场。就这样一则以个人信誉为保障的带有很强主观色彩的信息被推送到了网络,这则信息一定契合了大多数用户的主观意愿,与绝大多数用户的频谱吻合,能引发自身感同身受。到底谁是这则信息的始发者,这则信息是否有足够的真实,已经不再重要,微博自身的生物环境已经把他变成了横扫网络的飓风。至于这飓风是时事还是八卦,完全取决与转发的用户看的是“一九八四”还是“知音”(沈禄政/文)。
Sunday, March 28, 2010
陈天桥比史玉柱高明多少?
发表由 Lzq0702 121 天之前 (2009-11-27) 显示个人信息
分类: 商业 | 标签: 陈天桥 史玉柱 盛大
一个靠《传奇》开始了自己的传奇生涯,一个靠《征途》开始了自己在网游世界的征途,他们都扎堆在一个睡着也能挣钱的行当里。
一个是尚未盈利的视频网站,却得到一个力争打造“网络迪斯尼”的网络巨头眷顾,花下4400万美元的大钱,收于旗下。乍一看,有人可能要替陈天桥觉得亏,不过,一切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这正是陈天桥的高明所在!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交易成功,即意味着盛大将借此将网络视频服务纳入麾下,与旗下游戏、文学、无线、音乐等业务整合,布局“网络迪士尼”的梦想将再进一步。此次如并下酷6,对于盛大网络而言,也是今年收购提速、加快“网络迪士尼”布局的又一重大手笔。
陈天桥的每一次大出手,都免不了成为焦点,这也是大家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如果说是花下这么多的银子做了一件事,泡都不冒一个才叫诡异。另外一方面,他的同行,史玉柱,总不免也会在这个时候同时被人们想起,都不免要拿来PK一下:到底陈天桥与史玉柱,哪个更高明?
为什么要拿来PK,因为他们有共同点,那就是当他们即使在每天呼呼睡大觉的时候,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瞪着猩红的眼睛,坐在电脑前玩他们的游戏,给他们送钱,谁不让送钱这些人还跟你急。
一个靠《传奇》开始了自己的传奇生涯,一个靠《征途》开始了自己在网游世界的征途,他们都扎堆在一个睡着也能挣钱的行当里。
不可否认,这是世界上最来钱的行当,可惜不是最幸福的行当。虽然干这行很容易就窜上富豪榜,但就是有很多思想顽固的群众看不惯。别的名人出门都是众人争睹,抢着签名合影,只有网游老板出门时动不动就会有个老大妈堵在面前说:你害了我的孩子!这种事的确真让人扫兴。
那么,这两个人总要做点什么吧。
史玉柱的做法,也体现了他一如既往的做事风格。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再投身《征途》……史玉柱的“征途”故事之精彩、命运之跌宕,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最重要的一点,史玉柱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当你在为两个糟老头老太扭着腰板疯唱“送礼还送脑白金”大倒胃口的时候,人家史玉柱却正藏在幕后数钱数得手抽筋。同样是保健品,三株倒下了,脑白金却一卖就是10年。
回顾史的这些年,自从巨人大厦覆灭之后,史玉柱不再选择所谓开拓性、前瞻性的领域投资,而是踏着前行者的尸身,从相对传统的产业领域趟出一条新路。做保健品营销,他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农村调查,走出一条和其他保健品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做网络游戏,他会潜心投入到游戏中去,并成为骨灰级玩家———洞悉游戏中的一切。
史玉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是如此说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我自从搞《征途》的时候,脑白金我基本上不管,我一年在他那个项目上花的总时间不会超过8个小时。我知道我的企业家朋友里能做到这一点的不超过10%。
毫无疑问,从这个层面上说,史玉柱是成功的,他是项目上的成功、产品的成功。但是,能否持续成功现在对他是个巨大的挑战。
再看看他的对手陈天桥。
在PK之前,先插播一个流传于坊间的冷笑话:话说,你问一个老板:您干哪一行的?他回答“山西承包煤矿的”,马上被人鄙夷。要是这个老板买下一个风力发电站,不赚钱也搁在那里,然后说“本公司是从事能源业的”,那就不得了了,上市后股票都是要受追捧的。
看来,陈天桥应该比任何人对这个冷笑话体会更深刻。
起步于《传奇》的盛大公司,与巨人相比,似乎少了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他所走的路线,似乎也有点一成不变,几乎每年都在扯起嗓子吼着“网络迪斯尼”、 “娱乐迪斯尼”等。特别是每一次大动作收购的时候,业界们基本对于陈天桥的想法了如指掌:依然还是在玩“迪斯尼”的游戏。
最开始,盛大由代理《传奇》起家,成功奠定了其网游业龙头的位置,随后将用户平台盛大在线和网游业务盛大游戏分立,并通过18基金等收揽人才、团队,开放运营平台;同时,通过连续收购晋江、起点和红袖添香三大网络原创文学网站,树立其在这一领域的绝对强势地位,并建立起对路的商业模式;与湖南卫视合作,打通影视制作及传统电视媒体环节;通过并购华友和酷6,并置入盛大音乐资产,形成了手握Sp无线牌照和视频牌照资源及相关推广渠道的影音整体业务。
业界认为“至此,盛大网络将成为一家囊括网游、文学、音乐、影视、视频在内的全方位娱乐互动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盛大的布局不仅于此。在各领域的垂直、双向布局之外,盛大的业务架构中,还有横向贯穿的构成部分”。
很明显,陈天桥所作的努力,就是为了证明一句话:哥做的不是网游,是娱乐迪斯尼!
这个以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网络,几乎所有的动作日益显示出其在娱乐产业整体链条上的野心。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陈天桥的盛大赢在平台化战略。
当然,聪明过人的史玉柱并非不懂,他也曾经公开说,平台化战略不是什么“新螃蟹”,因为当年他在珠海发动过“三大战役”,试图把软件、药品、保健品这三大业务集中起来,走的就是平台化战略路线。不过,众所周知的是,后来他的三大战役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他是如此总结的——世界500强企业,没有几个是靠产品多而起来的。公司做事要专一,不是说产品越多越好。像微软那么牛,也是从Dos到Windows,一步一步慢慢延伸。
不知道是否印证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老理,反正史玉柱是“专一”地做事去了。
不过,史玉柱并不断言陈天桥的平台化战略会失败,因为“陈天桥是个天才,又是中国网游教父。如果他把平台化做成功了,我更加这么认为”。
即使史玉柱背地里会认为陈天桥是在“赌博”,但是,陈天桥已经一直走在这条平台化道路上了:7月,盛大网络收购华友世纪尘埃落定,借此获得无线Sp牌照,并置入盛大音乐资源;10月,盛大游戏拆分上市;就在两周前,盛大网络宣布与湖南卫视共同出资6亿元合资成立盛世影业,并旋即开始制作新版电视剧 《还珠格格》及电影 《星辰变》。其中,《星辰变》是盛大文学旗下起点中文网上的热门小说,已被改编成网络游戏。这一项目更能显示其产业链贯通的用意。
正如业界所说的那样,盛大网络已逐渐变身为一家投资公司,其本身也有着投资的冲动。10月盛大游戏完成纳斯达克ipo,共计发行8350万股,其中7050万股由盛大网络出售。在此过程中,盛大募得大量资金,算上原本持有的部分,盛大网络的现金储备高达15亿美元。
可以预见的是,收购酷6不会是终点,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并购行动。当然,不管收购谁,最根本的依然还是一切都为了“迪斯尼”的布局。
与史玉柱的巨人相比之下,陈天桥现在的产业链思维,开放性平台思维,显然要高出一筹。商业游戏是个过程游戏,谁领跑一时并不重要,重要是能事持续领先。
这一点,可能史玉柱们都无法不认同。
发表由 Lzq0702 121 天之前 (2009-11-27) 显示个人信息
分类: 商业 | 标签: 陈天桥 史玉柱 盛大
一个靠《传奇》开始了自己的传奇生涯,一个靠《征途》开始了自己在网游世界的征途,他们都扎堆在一个睡着也能挣钱的行当里。
一个是尚未盈利的视频网站,却得到一个力争打造“网络迪斯尼”的网络巨头眷顾,花下4400万美元的大钱,收于旗下。乍一看,有人可能要替陈天桥觉得亏,不过,一切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这正是陈天桥的高明所在!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交易成功,即意味着盛大将借此将网络视频服务纳入麾下,与旗下游戏、文学、无线、音乐等业务整合,布局“网络迪士尼”的梦想将再进一步。此次如并下酷6,对于盛大网络而言,也是今年收购提速、加快“网络迪士尼”布局的又一重大手笔。
陈天桥的每一次大出手,都免不了成为焦点,这也是大家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如果说是花下这么多的银子做了一件事,泡都不冒一个才叫诡异。另外一方面,他的同行,史玉柱,总不免也会在这个时候同时被人们想起,都不免要拿来PK一下:到底陈天桥与史玉柱,哪个更高明?
为什么要拿来PK,因为他们有共同点,那就是当他们即使在每天呼呼睡大觉的时候,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瞪着猩红的眼睛,坐在电脑前玩他们的游戏,给他们送钱,谁不让送钱这些人还跟你急。
一个靠《传奇》开始了自己的传奇生涯,一个靠《征途》开始了自己在网游世界的征途,他们都扎堆在一个睡着也能挣钱的行当里。
不可否认,这是世界上最来钱的行当,可惜不是最幸福的行当。虽然干这行很容易就窜上富豪榜,但就是有很多思想顽固的群众看不惯。别的名人出门都是众人争睹,抢着签名合影,只有网游老板出门时动不动就会有个老大妈堵在面前说:你害了我的孩子!这种事的确真让人扫兴。
那么,这两个人总要做点什么吧。
史玉柱的做法,也体现了他一如既往的做事风格。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再投身《征途》……史玉柱的“征途”故事之精彩、命运之跌宕,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最重要的一点,史玉柱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当你在为两个糟老头老太扭着腰板疯唱“送礼还送脑白金”大倒胃口的时候,人家史玉柱却正藏在幕后数钱数得手抽筋。同样是保健品,三株倒下了,脑白金却一卖就是10年。
回顾史的这些年,自从巨人大厦覆灭之后,史玉柱不再选择所谓开拓性、前瞻性的领域投资,而是踏着前行者的尸身,从相对传统的产业领域趟出一条新路。做保健品营销,他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农村调查,走出一条和其他保健品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做网络游戏,他会潜心投入到游戏中去,并成为骨灰级玩家———洞悉游戏中的一切。
史玉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是如此说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我自从搞《征途》的时候,脑白金我基本上不管,我一年在他那个项目上花的总时间不会超过8个小时。我知道我的企业家朋友里能做到这一点的不超过10%。
毫无疑问,从这个层面上说,史玉柱是成功的,他是项目上的成功、产品的成功。但是,能否持续成功现在对他是个巨大的挑战。
再看看他的对手陈天桥。
在PK之前,先插播一个流传于坊间的冷笑话:话说,你问一个老板:您干哪一行的?他回答“山西承包煤矿的”,马上被人鄙夷。要是这个老板买下一个风力发电站,不赚钱也搁在那里,然后说“本公司是从事能源业的”,那就不得了了,上市后股票都是要受追捧的。
看来,陈天桥应该比任何人对这个冷笑话体会更深刻。
起步于《传奇》的盛大公司,与巨人相比,似乎少了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他所走的路线,似乎也有点一成不变,几乎每年都在扯起嗓子吼着“网络迪斯尼”、 “娱乐迪斯尼”等。特别是每一次大动作收购的时候,业界们基本对于陈天桥的想法了如指掌:依然还是在玩“迪斯尼”的游戏。
最开始,盛大由代理《传奇》起家,成功奠定了其网游业龙头的位置,随后将用户平台盛大在线和网游业务盛大游戏分立,并通过18基金等收揽人才、团队,开放运营平台;同时,通过连续收购晋江、起点和红袖添香三大网络原创文学网站,树立其在这一领域的绝对强势地位,并建立起对路的商业模式;与湖南卫视合作,打通影视制作及传统电视媒体环节;通过并购华友和酷6,并置入盛大音乐资产,形成了手握Sp无线牌照和视频牌照资源及相关推广渠道的影音整体业务。
业界认为“至此,盛大网络将成为一家囊括网游、文学、音乐、影视、视频在内的全方位娱乐互动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盛大的布局不仅于此。在各领域的垂直、双向布局之外,盛大的业务架构中,还有横向贯穿的构成部分”。
很明显,陈天桥所作的努力,就是为了证明一句话:哥做的不是网游,是娱乐迪斯尼!
这个以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网络,几乎所有的动作日益显示出其在娱乐产业整体链条上的野心。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陈天桥的盛大赢在平台化战略。
当然,聪明过人的史玉柱并非不懂,他也曾经公开说,平台化战略不是什么“新螃蟹”,因为当年他在珠海发动过“三大战役”,试图把软件、药品、保健品这三大业务集中起来,走的就是平台化战略路线。不过,众所周知的是,后来他的三大战役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他是如此总结的——世界500强企业,没有几个是靠产品多而起来的。公司做事要专一,不是说产品越多越好。像微软那么牛,也是从Dos到Windows,一步一步慢慢延伸。
不知道是否印证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老理,反正史玉柱是“专一”地做事去了。
不过,史玉柱并不断言陈天桥的平台化战略会失败,因为“陈天桥是个天才,又是中国网游教父。如果他把平台化做成功了,我更加这么认为”。
即使史玉柱背地里会认为陈天桥是在“赌博”,但是,陈天桥已经一直走在这条平台化道路上了:7月,盛大网络收购华友世纪尘埃落定,借此获得无线Sp牌照,并置入盛大音乐资源;10月,盛大游戏拆分上市;就在两周前,盛大网络宣布与湖南卫视共同出资6亿元合资成立盛世影业,并旋即开始制作新版电视剧 《还珠格格》及电影 《星辰变》。其中,《星辰变》是盛大文学旗下起点中文网上的热门小说,已被改编成网络游戏。这一项目更能显示其产业链贯通的用意。
正如业界所说的那样,盛大网络已逐渐变身为一家投资公司,其本身也有着投资的冲动。10月盛大游戏完成纳斯达克ipo,共计发行8350万股,其中7050万股由盛大网络出售。在此过程中,盛大募得大量资金,算上原本持有的部分,盛大网络的现金储备高达15亿美元。
可以预见的是,收购酷6不会是终点,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并购行动。当然,不管收购谁,最根本的依然还是一切都为了“迪斯尼”的布局。
与史玉柱的巨人相比之下,陈天桥现在的产业链思维,开放性平台思维,显然要高出一筹。商业游戏是个过程游戏,谁领跑一时并不重要,重要是能事持续领先。
这一点,可能史玉柱们都无法不认同。
栗宪庭“我们在哪里?”(转) 发表于 2010-03-26 01:43:41 阅读 728 次 评论 10 条 所属文章分类: “我们在哪里?” 如果一定要回答“我们在哪里?”我更愿意说“我在我的心里。”我越来越倾向把艺术看成一种“宗教”,即艺术只是一种自我拯救的方式和途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所有的外在标准,不在乎名利场的要求,以保持艺术家面对自我灵魂的纯洁和真诚。这一点其实很难,既然“我”是被各种教育和信息所塑造,那么什么是“我”?或者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没有本质,但是,“我”通过创造作品,在作品的世界里,从“我被塑造”的现实中被拯救出来,“我”就在艺术的意义上和宗教类似,成为一种纯净和大自在的心境,在这个心境里,“我”被确认。
但是,“我”从“我被塑造”中获得拯救的过程,不是一个抽象和纯粹化的过程,现代社会没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也没有了终南捷径,“个人修行”在一定时间段内都带着它从特定意识形态、教育、信息挣脱的特征。我不断强调社会对艺术的影响,不是强调艺术对社会现象的表现,而是强调个人和社会之间形成的生命张力。从来没有抽象和纯粹的人性,人只有在具体的生存环境中,个人的感觉由于它的针对性和冲突性,才显示出真挚、激情以及不畏艰难的人格力量。如韩愈说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送孟东野序)。”从这种意义上说,五四以来反叛文人画,重倡“文以载道”,在乎的是文人――或者说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道”在这里不是抽象和概念化的“我们”,更不是“国家意识”,而是一种与特定历史阶段有关的独立和自由的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在这里不是预设和高高在上的,是每一个真挚的心灵如同小溪一样慢慢汇成大江而逐渐显示出来的,每一个“我”不能或者不要企图去触摸“时代精神”,你只能触摸自己的心灵。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艺术品一旦诞生,就不再属于个人,而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社会才能开始他的选择机制,所以,不是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都可以为社会所共享,我们完全不从艺术名利场的角度看所谓成功,那是这样一种艺术品――它负载了能够为社会所共享的个人感觉,或者说,艺术家必须能够以自己的艺术创造,参加到全社会新的审美标准的建立之中,才真正有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艺术家的自由和独立,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产生的自由和独立,是有新的文化针对性的自由独立。也如韩愈所说“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是批评家”不比“人人都是艺术家”不重要,人人都看艺术,一定比人人都创造艺术品更普遍,看就包含着喜恶和好坏的判断,就是批评,社会选择机制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机制。
当然,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选择过程,艺术只有超越某一个时间段的现实功利关系,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为人类所共享时,才具有更大的意义,其实,这又是一个“我”不能触摸的问题,“维天之于时”也。所以,成功不重要,或者说成功对于艺术家,更多的属于社会和名利场,已经远离了艺术对于“我”的心灵上的意义。“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不强调成功,尤其历来的艺术体制、艺术史对于“成功”选择标准的严酷,不但把普通人排除在艺术之外,而且把大量的艺术家也排除了,其实,一个老农在田埂上边劳作边哼着小曲,从“我”的心灵意义上,就已经是艺术了。这是我近年多次引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句的原因,“此人皆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因为心有郁结,有话要讲,不为名利,不为在现实里起作用,仅仅为心灵的自我拯救,抒怀和宣泄内心郁结以自见,给“我”一个交代。
但是,“我”从“我被塑造”中获得拯救的过程,不是一个抽象和纯粹化的过程,现代社会没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也没有了终南捷径,“个人修行”在一定时间段内都带着它从特定意识形态、教育、信息挣脱的特征。我不断强调社会对艺术的影响,不是强调艺术对社会现象的表现,而是强调个人和社会之间形成的生命张力。从来没有抽象和纯粹的人性,人只有在具体的生存环境中,个人的感觉由于它的针对性和冲突性,才显示出真挚、激情以及不畏艰难的人格力量。如韩愈说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送孟东野序)。”从这种意义上说,五四以来反叛文人画,重倡“文以载道”,在乎的是文人――或者说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道”在这里不是抽象和概念化的“我们”,更不是“国家意识”,而是一种与特定历史阶段有关的独立和自由的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在这里不是预设和高高在上的,是每一个真挚的心灵如同小溪一样慢慢汇成大江而逐渐显示出来的,每一个“我”不能或者不要企图去触摸“时代精神”,你只能触摸自己的心灵。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艺术品一旦诞生,就不再属于个人,而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社会才能开始他的选择机制,所以,不是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都可以为社会所共享,我们完全不从艺术名利场的角度看所谓成功,那是这样一种艺术品――它负载了能够为社会所共享的个人感觉,或者说,艺术家必须能够以自己的艺术创造,参加到全社会新的审美标准的建立之中,才真正有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艺术家的自由和独立,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产生的自由和独立,是有新的文化针对性的自由独立。也如韩愈所说“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是批评家”不比“人人都是艺术家”不重要,人人都看艺术,一定比人人都创造艺术品更普遍,看就包含着喜恶和好坏的判断,就是批评,社会选择机制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机制。
当然,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选择过程,艺术只有超越某一个时间段的现实功利关系,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为人类所共享时,才具有更大的意义,其实,这又是一个“我”不能触摸的问题,“维天之于时”也。所以,成功不重要,或者说成功对于艺术家,更多的属于社会和名利场,已经远离了艺术对于“我”的心灵上的意义。“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不强调成功,尤其历来的艺术体制、艺术史对于“成功”选择标准的严酷,不但把普通人排除在艺术之外,而且把大量的艺术家也排除了,其实,一个老农在田埂上边劳作边哼着小曲,从“我”的心灵意义上,就已经是艺术了。这是我近年多次引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句的原因,“此人皆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因为心有郁结,有话要讲,不为名利,不为在现实里起作用,仅仅为心灵的自我拯救,抒怀和宣泄内心郁结以自见,给“我”一个交代。
宋庄“微生活”扫描
陈晓峰 (此文发于《艺周刊》)
困惑、梦想、激情、迷茫、敏感、孤独、冲动、愉悦、郁抑、成功、焦灼、卑微、高傲、友谊、期许、未知,甚至某种盲目等等,都构成了宋庄艺术家群体注定是一个独特的矛盾交织体。你无法判别选择艺术的对与错,同样你也没有理由怀疑他们非常微小而又具体的个体生活——因为这或是一种来源个体内心的坚韧或是一种妥协。
宋庄展示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生活方式以及某种来自精神与内心的愿景以及无比的纠结。但是“艺术改变命运”的神话一再掩盖了这个群体多数人的默默无闻,甚至处于一种“艺术蚁族”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与生存就像一个正常个体的命运那样非常卑微而又生动,构成了宋庄的真实现貌。在国内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艺术群体仍然处于弱势的命运,令人感慨万千的同时,也勾勒了宋庄的现实以及某种隐约的忧虑。
艺术独立创作者以及淘金大潮的投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门槛相对不高的宋庄,在具体而微的生活和创作过程中,宋庄是一个闪亮的名利场舞台,更是一个由微观个体组成的生活场景。
卖画是这里永远让人眼睛发亮的话题,但对很多艺术家而言却又那么遥远或不切实际。而讨论宋庄的出路似乎是宏大的,同时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又是非常现场而又实际的,他们命运中或温暖的辛酸、或纯粹的浪漫,或盲目无助的硬扛着,可能更能直达你的心坎——有时候来自艺术家群体身上的问题,其实更多的和艺术无关。
“艺术蚁族”与开发大潮景观并置
小朔没想到3月4日晚上在宋庄北向阳光一个艺术家朋友工作室的聚餐,席中“演变”成了他和另外一个与自己同样即将离开宋庄艺术家的一场离别欢送会。据宋庄的知情人分析,聚聚离离是这个越来越著名的艺术家群落化生存最常见的“常态”。近些年春节前后,类似的场景在宋庄隔三差五就要上演。
以艺术名义聚集形成的“宋庄效应”是非常显著的。宋庄也摆脱了早期的仍然带有纯粹的艺术家个体乌托邦梦想,而现在则代表了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带来各种相关的产业化开发。“已经没人将宋庄的事简单的认为只是艺术家的事,艺术家处于整个文化发展产业链的最末端,这些年外面一旦风吹草动首先影响到艺术家”,在这里生活很多年的黄姓艺术家如此感慨道。
这位艺术家提到的“风吹草动”,指的是就是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藏家已经不像过去出手阔绰,这非常直接的影响到了艺术家的实际收入,也让外界对这个群体的未来格外“关注”。《艺周刊》艺术总监、著名艺术家法明表示,之前每年宋庄都要造出不少卖画超过百万的神话,从去年开始关于这方面的消息很难再听到了。
宋庄的问题不只是艺术的问题,特别是卖画成为稀缺资源之后,一切就变得“江湖”起来。它内部的结构关系和利益链一直受到外界的诟病。在06-07年卖画最好的时候,宋庄坊间一度盛传,3分画画,七分靠交际的“潜规则”。而现在不少艺术家之间因为争抢收藏家的“宝贵资源”而不惜闹翻了脸。
关于宋庄的好坏消息都有。坏的消息就是艺术家画卖不动了,这几乎能牵动这个群体绷紧的“神经”,比如前些年艺术家只要卖画,几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消息,现在画不好买,此前哪家哪些类型画卖得好的,今年不好买或者卖不动,都会在私下里成为不断被传的话题。
好的消息就是宋庄在不断的变化,是生活与创作在这里的艺术家群体明显“感受”到的:从当年成名的艺术家捐助建路灯,到如今以宋庄美术馆、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东区艺术中心、万盛园美术馆、尚堡美术馆、杰森画廊等为代表的艺术机构林立,这个早前默默无闻的乡镇一跃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实验田”。
与艺术家群体非常具体的焦虑感相比,宋庄却因为这个群体的到来迎来了“准黄金”的历史发展机遇。这个北京偏于东部一隅的小镇也不失适宜的因势利导大力倡导“文化造镇”发展理念,从而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乡镇特色发展道路。
近日,北京大宋旅游公司总经理王婉婷在QQ签名上留言“急招讲解员、导游和前台”,显示为宋庄招揽旅游人才的迫切心情。本刊记者了解到,大宋旅行社接到了很多艺术爱好者请求拜访艺术家工作室的电话。这是一门艺术家群落集聚效应直接带来的一笔“看得见的”好生意。
宋庄也屡屡让外界领略了“艺术改变命运”的神奇印象,据不完全统计,早期来宋庄发展的艺术家90%都盖上了崭新的个人工作室。宋庄著名“乡绅”栗宪庭领衔的艺术园区开发工作早已进入二期工程,老栗手中的土地似乎供不应求,也暂时让外界忘记了能够拿地自己盖房的艺术家数量毕竟是少数的“错觉”。
毕竟4000多名艺术家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幸运,更多的是在为每天的具体生活而发愁。随着外界对宋庄知名度与关注度的大幅度提高,与激情的创作状态相比,琐碎而具体的生活让艺术家身上的神秘光环,正在黯然褪色。
宋庄美术馆往北环绕一个鱼塘所盖的第一批工作室群,便是宋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很显眼的刺激了众多前往淘金者们宋庄“艺术改变命运”的无限动力。
去年年底圆明园的村长伊灵是搬进艺术园区工作室的一个新“居民”,而之前他卖掉了武夷花园房子,结束了他一直租用画家大院的“不安定”生活。而据本刊最新了解到的一个爆炸性“信息”,则是著名影星成龙和他的成家班也拟在“宋庄”建立工作室。
最新极具力度的开发则让这个曾经静静的小堡村,似乎已经华丽转身合轨上了城镇化开发的主流。从从宋庄画家村、艺术家群落集聚区、文化实验田、宋庄特区、宋庄宋庄创意硅谷等等各种版本的说法,可以清晰看到宋庄正通往一条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媒体报道更是“锦上添花”,诸如宋庄的好消息总是漫天扑来不绝于耳:一座占地75万平米堪比“迪尼斯”以中韩动漫为主题的室内乐园有望落地宋庄,其中,很多大型企业也“瞄准”了宋庄这块投资的“新热土”,包括国家会展中心、五星级商务酒店、旅游商业步行街等项目累计总投资超过了百亿元,其中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前期工程已经大张旗鼓的在建设中。
本刊记者从宋庄艺术促进会工作人员那里得到消息,正在大手笔规划的艺术开发区也即将迎来全面开发阶段。从去年年底开始启动以来,从相关渠道得到信息的各类知名文化公司以及个人文化品牌闻风而动,正在等着“拿地”进驻宋庄。
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宋庄将是一片繁忙的开发浪潮,而不再像现在还维持郊区农村“最后的宁静”。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从产业入手支撑发展这个地区的生态,构建一个艺术开发的完整生态链。从这一切发展态势来看,无不在暗示不久的未来,这里将构建的是一个全新观念的“宋庄”。
宏观上看,宋庄正整合各方资源走在发展的迅猛阶段,但是近些年网络上对于宋庄的质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其中租金过高以及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应这样一个弱势群体而引来批评的声音。
即便前几年被称为买画最好的时间,也有很多刚毕业就走进宋庄这个群体的年轻艺术家买不起肉的报道见诸报端,而2010年冬天没钱烧煤的现象则非常突出。
大多数宋庄艺术家类似“艺术蚁族”具体而微的艰难生活与坚持创作,与时下宋庄配套的庞大开发“景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给外界留下了更多争议的话题与想象的空间。
小朔们的“现实困惑”
在火热建设与打造宋庄未来概念的过程中,也有艺术家果断选择离开宋庄。知情人概括了离开宋庄的典型“心态”:有夫妻双双把家回的,有暂时离开外出打工但依然保留工作室的,有咬牙发狠直言再也不来宋庄的,有发誓等自己好起来或者这地方好起来还会再来的……
无论是哪种离开,首先都是来自经济上不能支撑在宋庄的生活和创作,而且已经无法再撑了。曾住在ART8号的老白夫妇就是在这种“煎熬”中撤回老家的,近日本刊记者在中央美院碰到他时,正带他的学生来考试。
即便面对宋庄发展未来美好的预期,也没吸引住眼前处于现实困惑的小朔们。小朔谈及这次离开宋庄的原因,坦诚直接的原因就是对能不能再卖画心里完全没有底,而且也没有一个能够展示自己创作的越来越数量作品的空间。
宋庄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小朔却发现了关于自己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他从2007年每年能轻松卖掉10多张作品,到08年消量就锐减,到了09年创作的新作就没卖动,这个“变化”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活。而世博会以及上海艺术气氛不像北京竞争这么激烈,他动了重新回到三年前自己呆过的上海念头,并很快下了决定。
小朔准备在一周内打好自己全部的行李,告别从07年到09年的三年,取道上海到莫干山寻找他的认同感。决定走的这两三天晚上,对宋庄非常有感情的他都不由自主的有些伤感,对这个地方“前途是好是坏也隐约有着一种牵挂”。
和小朔毅然“撤退”宋庄不同的是,老胡们的“忙碌”。年前已经在宋庄生活了3年多的云南籍艺术家胡军强专门给宋庄各方艺术家和有关人士打电话,希望组织新宋庄精神的研讨会。他对老栗在09年第五届宋庄艺术节群落展提出的“落地生根”颇有感触,他认为此时的宋庄应该有一种新的精神与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胡喇嘛”在宋庄的生活经验也多少折射了宋庄艺术家生存的“现实”。人缘特别好的他是宋庄活动的热心参与者,经常会给他的艺术家朋友四处转发展览消息,提供工作室给朋友们进行学术讨论。
新结识的朋友们参与的艺术活动也愿意带老胡一起玩。艺术家私人里酒桌上也会讨论老胡们不断在宋庄“折腾”的意义,似乎与老胡这些年确实卖了不少作品和不断的做展览的原因有关。
老胡们还是幸运的,但是住在大兴庄的李昭光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交不起下半年的6000元的房租,他的房东已经下了“逐客令”,并且将大门的钥匙也换了,扣了他的全部家当。目前只好借住在他的一个在小堡学画画的学生那里,作为回报他免费教学生画画。
年前,李昭光四处打电话托人卖画,也向朋友们借钱应急。而寄卖在万盛园艺术商店的两张作品始终没有动静。期间他也拉了一些朋友去看画,但是都最后都没有结果。更令他发愁的问题是,小李在宋庄并没有结交多少朋友,能借到的钱也少得可怜。还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他还能撑多久?
本刊记者从宋庄艺术促进会获悉,年前还有艺术家实在想不到卖画的办法,无奈之下到宋庄艺术促进会用作品去暂时“抵押”以借款,回家过年。
门槛很低,生活成本却很高
近日宋庄小堡某画框店老板娘忍不住对前来配框的一位艺术家发感慨,缘由是有画家到她家配框,而所配框的作品才卖了80元。和前几年这里的一部分作品在拍卖市场被拍到几千万以上的作品之间如此“大相径庭”,颇令这家原来生意火爆的画框店老板娘琢磨不明白。
而前段时间在宋庄工作的王澜宁在《中国证券报·收藏与投资导刊》上专门撰文提醒了,宋庄艺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引发网上一次关于宋庄发展潜在的“失衡”不小的讨论。
来宋庄的门槛逐年在加高,而在宋庄生存也不是一桩易事。比如,现在租金一路飙升,最好的工作室近5万,甚至更高,而加上一年的创作和生活费,如果在不能卖画的情况下,多数艺术家都处于入不敷出的“吃老本”状态。
一方面,宋庄房租涨得令艺术家不安。另一方面现在大家都知道卖画的一个高峰过去了,下一个高峰波段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也有人在网上直接抛出了“宋庄是一个坟墓”耸人耳闻的说法。确实一方面很多没有准备,只是“慕名而来的艺术家将带来的生活费花光之后”,就陷入“困境”。
这一切听上去让人颇为“担心”,之前宋庄艺术促进会艺术总监亚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诚,“艺术家的生存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不能以画养画,艺术家突然签约画廊而变得富有的现象存在,但不具有普遍性,宋庄的大部分艺术家还是以平常的状态进行创作,并不能预见到未来将会怎样。”
宋庄现在还出现较普遍的一个现象,相对离开艺术家的无奈,“候鸟型”生存的艺术家更具现实。据本刊记者实地观察与访问,这类型在宋庄租用工作室的比例越来越多,比如南京的一位艺术家在大兴空间和另外一个湖北艺术家合租一个工作室,彼此错开时间来此创作也让工作室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满足了某种来宋庄安置工作室的“心理需要”同时,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没有完全辞掉工作也能不至于让自己受困于宋庄卖画难的生活处境。此外,现在还出现“周末型”的艺术家,上班时间都在城里,而只利用周末来工作室。
实际上来宋庄艺术区的艺术家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正能够靠卖画生活的艺术家不超过5%,问题是在没有卖画之前,只不过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将自己排除在那个比例之外。
运气总是存在的,坚持也是有回报的。住在艺术工厂区的一位高姓艺术家,06年在他几乎撑不下去的时候,也迎来了一个金融机构的固定买家,让他在宋庄的梦得以延续。去年早前时候从老栗手中批到一亩30万的地,计划在5-6月份盖上,包括买地在内的全部开支估计在100万左右,而这个数目也几乎将他这些年的积蓄花掉,也让他今年陡然起了几分忧虑。这个春节他也不敢回老家,而是“蜗居”在工作室拼命创作为4-5月份的个展做准备。
本来08年下半年开始,宋庄的房租面临一个下调的机会,可是随后谁也没想到,北京朝阳区因土地筹备拆迁周边的艺术区,而让08年开始的宋庄艺术家工作室“空巢”现象,到了09年下半年开始艺术家工作室“瞬间”变得越来越难找,租金也就居高不下了。
不是每个艺术家来这里都能“落地生根”,一种疲于生计的焦虑始终伴随着这个特殊的群体。年前宋庄艺术家通过网络救助诗人何路的事件,还是让人感慨与担心这个弱势群体的突出问题,比如医疗保障、社会保险、子女上学以及可能的法律援助等等。
据策展人也是艺术家身份的胡月鹏观察分析认为,70%的艺术家靠家庭支持才得以在宋庄生活与创作,20%会靠自己打工来支撑,10%属于不稳定,其中有的就靠不停“借款”硬扛着。
离开宋庄是他们不能不做的选择。那天和小朔聚餐的还有2008年从拉萨来宋庄的蒋勇,他正在托艺术家朋友帮他转租租期10年的糖厂艺术区工作室,他计划先回拉萨,然后再去丽江寻找合适自己的艺术梦……
就在小朔和蒋勇做离开宋庄做最后的打包工作时,宋庄艺术促进会前台工作人员许亮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每天他都要接待20多位从外地来宋庄的艺术家仔细“打听”宋庄工作室出租的相关信息。
陈晓峰 (此文发于《艺周刊》)
困惑、梦想、激情、迷茫、敏感、孤独、冲动、愉悦、郁抑、成功、焦灼、卑微、高傲、友谊、期许、未知,甚至某种盲目等等,都构成了宋庄艺术家群体注定是一个独特的矛盾交织体。你无法判别选择艺术的对与错,同样你也没有理由怀疑他们非常微小而又具体的个体生活——因为这或是一种来源个体内心的坚韧或是一种妥协。
宋庄展示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生活方式以及某种来自精神与内心的愿景以及无比的纠结。但是“艺术改变命运”的神话一再掩盖了这个群体多数人的默默无闻,甚至处于一种“艺术蚁族”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与生存就像一个正常个体的命运那样非常卑微而又生动,构成了宋庄的真实现貌。在国内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艺术群体仍然处于弱势的命运,令人感慨万千的同时,也勾勒了宋庄的现实以及某种隐约的忧虑。
艺术独立创作者以及淘金大潮的投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门槛相对不高的宋庄,在具体而微的生活和创作过程中,宋庄是一个闪亮的名利场舞台,更是一个由微观个体组成的生活场景。
卖画是这里永远让人眼睛发亮的话题,但对很多艺术家而言却又那么遥远或不切实际。而讨论宋庄的出路似乎是宏大的,同时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又是非常现场而又实际的,他们命运中或温暖的辛酸、或纯粹的浪漫,或盲目无助的硬扛着,可能更能直达你的心坎——有时候来自艺术家群体身上的问题,其实更多的和艺术无关。
“艺术蚁族”与开发大潮景观并置
小朔没想到3月4日晚上在宋庄北向阳光一个艺术家朋友工作室的聚餐,席中“演变”成了他和另外一个与自己同样即将离开宋庄艺术家的一场离别欢送会。据宋庄的知情人分析,聚聚离离是这个越来越著名的艺术家群落化生存最常见的“常态”。近些年春节前后,类似的场景在宋庄隔三差五就要上演。
以艺术名义聚集形成的“宋庄效应”是非常显著的。宋庄也摆脱了早期的仍然带有纯粹的艺术家个体乌托邦梦想,而现在则代表了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带来各种相关的产业化开发。“已经没人将宋庄的事简单的认为只是艺术家的事,艺术家处于整个文化发展产业链的最末端,这些年外面一旦风吹草动首先影响到艺术家”,在这里生活很多年的黄姓艺术家如此感慨道。
这位艺术家提到的“风吹草动”,指的是就是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藏家已经不像过去出手阔绰,这非常直接的影响到了艺术家的实际收入,也让外界对这个群体的未来格外“关注”。《艺周刊》艺术总监、著名艺术家法明表示,之前每年宋庄都要造出不少卖画超过百万的神话,从去年开始关于这方面的消息很难再听到了。
宋庄的问题不只是艺术的问题,特别是卖画成为稀缺资源之后,一切就变得“江湖”起来。它内部的结构关系和利益链一直受到外界的诟病。在06-07年卖画最好的时候,宋庄坊间一度盛传,3分画画,七分靠交际的“潜规则”。而现在不少艺术家之间因为争抢收藏家的“宝贵资源”而不惜闹翻了脸。
关于宋庄的好坏消息都有。坏的消息就是艺术家画卖不动了,这几乎能牵动这个群体绷紧的“神经”,比如前些年艺术家只要卖画,几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消息,现在画不好买,此前哪家哪些类型画卖得好的,今年不好买或者卖不动,都会在私下里成为不断被传的话题。
好的消息就是宋庄在不断的变化,是生活与创作在这里的艺术家群体明显“感受”到的:从当年成名的艺术家捐助建路灯,到如今以宋庄美术馆、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东区艺术中心、万盛园美术馆、尚堡美术馆、杰森画廊等为代表的艺术机构林立,这个早前默默无闻的乡镇一跃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实验田”。
与艺术家群体非常具体的焦虑感相比,宋庄却因为这个群体的到来迎来了“准黄金”的历史发展机遇。这个北京偏于东部一隅的小镇也不失适宜的因势利导大力倡导“文化造镇”发展理念,从而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乡镇特色发展道路。
近日,北京大宋旅游公司总经理王婉婷在QQ签名上留言“急招讲解员、导游和前台”,显示为宋庄招揽旅游人才的迫切心情。本刊记者了解到,大宋旅行社接到了很多艺术爱好者请求拜访艺术家工作室的电话。这是一门艺术家群落集聚效应直接带来的一笔“看得见的”好生意。
宋庄也屡屡让外界领略了“艺术改变命运”的神奇印象,据不完全统计,早期来宋庄发展的艺术家90%都盖上了崭新的个人工作室。宋庄著名“乡绅”栗宪庭领衔的艺术园区开发工作早已进入二期工程,老栗手中的土地似乎供不应求,也暂时让外界忘记了能够拿地自己盖房的艺术家数量毕竟是少数的“错觉”。
毕竟4000多名艺术家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幸运,更多的是在为每天的具体生活而发愁。随着外界对宋庄知名度与关注度的大幅度提高,与激情的创作状态相比,琐碎而具体的生活让艺术家身上的神秘光环,正在黯然褪色。
宋庄美术馆往北环绕一个鱼塘所盖的第一批工作室群,便是宋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很显眼的刺激了众多前往淘金者们宋庄“艺术改变命运”的无限动力。
去年年底圆明园的村长伊灵是搬进艺术园区工作室的一个新“居民”,而之前他卖掉了武夷花园房子,结束了他一直租用画家大院的“不安定”生活。而据本刊最新了解到的一个爆炸性“信息”,则是著名影星成龙和他的成家班也拟在“宋庄”建立工作室。
最新极具力度的开发则让这个曾经静静的小堡村,似乎已经华丽转身合轨上了城镇化开发的主流。从从宋庄画家村、艺术家群落集聚区、文化实验田、宋庄特区、宋庄宋庄创意硅谷等等各种版本的说法,可以清晰看到宋庄正通往一条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媒体报道更是“锦上添花”,诸如宋庄的好消息总是漫天扑来不绝于耳:一座占地75万平米堪比“迪尼斯”以中韩动漫为主题的室内乐园有望落地宋庄,其中,很多大型企业也“瞄准”了宋庄这块投资的“新热土”,包括国家会展中心、五星级商务酒店、旅游商业步行街等项目累计总投资超过了百亿元,其中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前期工程已经大张旗鼓的在建设中。
本刊记者从宋庄艺术促进会工作人员那里得到消息,正在大手笔规划的艺术开发区也即将迎来全面开发阶段。从去年年底开始启动以来,从相关渠道得到信息的各类知名文化公司以及个人文化品牌闻风而动,正在等着“拿地”进驻宋庄。
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宋庄将是一片繁忙的开发浪潮,而不再像现在还维持郊区农村“最后的宁静”。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从产业入手支撑发展这个地区的生态,构建一个艺术开发的完整生态链。从这一切发展态势来看,无不在暗示不久的未来,这里将构建的是一个全新观念的“宋庄”。
宏观上看,宋庄正整合各方资源走在发展的迅猛阶段,但是近些年网络上对于宋庄的质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其中租金过高以及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应这样一个弱势群体而引来批评的声音。
即便前几年被称为买画最好的时间,也有很多刚毕业就走进宋庄这个群体的年轻艺术家买不起肉的报道见诸报端,而2010年冬天没钱烧煤的现象则非常突出。
大多数宋庄艺术家类似“艺术蚁族”具体而微的艰难生活与坚持创作,与时下宋庄配套的庞大开发“景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给外界留下了更多争议的话题与想象的空间。
小朔们的“现实困惑”
在火热建设与打造宋庄未来概念的过程中,也有艺术家果断选择离开宋庄。知情人概括了离开宋庄的典型“心态”:有夫妻双双把家回的,有暂时离开外出打工但依然保留工作室的,有咬牙发狠直言再也不来宋庄的,有发誓等自己好起来或者这地方好起来还会再来的……
无论是哪种离开,首先都是来自经济上不能支撑在宋庄的生活和创作,而且已经无法再撑了。曾住在ART8号的老白夫妇就是在这种“煎熬”中撤回老家的,近日本刊记者在中央美院碰到他时,正带他的学生来考试。
即便面对宋庄发展未来美好的预期,也没吸引住眼前处于现实困惑的小朔们。小朔谈及这次离开宋庄的原因,坦诚直接的原因就是对能不能再卖画心里完全没有底,而且也没有一个能够展示自己创作的越来越数量作品的空间。
宋庄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小朔却发现了关于自己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他从2007年每年能轻松卖掉10多张作品,到08年消量就锐减,到了09年创作的新作就没卖动,这个“变化”已经影响到他的生活。而世博会以及上海艺术气氛不像北京竞争这么激烈,他动了重新回到三年前自己呆过的上海念头,并很快下了决定。
小朔准备在一周内打好自己全部的行李,告别从07年到09年的三年,取道上海到莫干山寻找他的认同感。决定走的这两三天晚上,对宋庄非常有感情的他都不由自主的有些伤感,对这个地方“前途是好是坏也隐约有着一种牵挂”。
和小朔毅然“撤退”宋庄不同的是,老胡们的“忙碌”。年前已经在宋庄生活了3年多的云南籍艺术家胡军强专门给宋庄各方艺术家和有关人士打电话,希望组织新宋庄精神的研讨会。他对老栗在09年第五届宋庄艺术节群落展提出的“落地生根”颇有感触,他认为此时的宋庄应该有一种新的精神与新的面貌呈现出来。
“胡喇嘛”在宋庄的生活经验也多少折射了宋庄艺术家生存的“现实”。人缘特别好的他是宋庄活动的热心参与者,经常会给他的艺术家朋友四处转发展览消息,提供工作室给朋友们进行学术讨论。
新结识的朋友们参与的艺术活动也愿意带老胡一起玩。艺术家私人里酒桌上也会讨论老胡们不断在宋庄“折腾”的意义,似乎与老胡这些年确实卖了不少作品和不断的做展览的原因有关。
老胡们还是幸运的,但是住在大兴庄的李昭光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交不起下半年的6000元的房租,他的房东已经下了“逐客令”,并且将大门的钥匙也换了,扣了他的全部家当。目前只好借住在他的一个在小堡学画画的学生那里,作为回报他免费教学生画画。
年前,李昭光四处打电话托人卖画,也向朋友们借钱应急。而寄卖在万盛园艺术商店的两张作品始终没有动静。期间他也拉了一些朋友去看画,但是都最后都没有结果。更令他发愁的问题是,小李在宋庄并没有结交多少朋友,能借到的钱也少得可怜。还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他还能撑多久?
本刊记者从宋庄艺术促进会获悉,年前还有艺术家实在想不到卖画的办法,无奈之下到宋庄艺术促进会用作品去暂时“抵押”以借款,回家过年。
门槛很低,生活成本却很高
近日宋庄小堡某画框店老板娘忍不住对前来配框的一位艺术家发感慨,缘由是有画家到她家配框,而所配框的作品才卖了80元。和前几年这里的一部分作品在拍卖市场被拍到几千万以上的作品之间如此“大相径庭”,颇令这家原来生意火爆的画框店老板娘琢磨不明白。
而前段时间在宋庄工作的王澜宁在《中国证券报·收藏与投资导刊》上专门撰文提醒了,宋庄艺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引发网上一次关于宋庄发展潜在的“失衡”不小的讨论。
来宋庄的门槛逐年在加高,而在宋庄生存也不是一桩易事。比如,现在租金一路飙升,最好的工作室近5万,甚至更高,而加上一年的创作和生活费,如果在不能卖画的情况下,多数艺术家都处于入不敷出的“吃老本”状态。
一方面,宋庄房租涨得令艺术家不安。另一方面现在大家都知道卖画的一个高峰过去了,下一个高峰波段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也有人在网上直接抛出了“宋庄是一个坟墓”耸人耳闻的说法。确实一方面很多没有准备,只是“慕名而来的艺术家将带来的生活费花光之后”,就陷入“困境”。
这一切听上去让人颇为“担心”,之前宋庄艺术促进会艺术总监亚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诚,“艺术家的生存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不能以画养画,艺术家突然签约画廊而变得富有的现象存在,但不具有普遍性,宋庄的大部分艺术家还是以平常的状态进行创作,并不能预见到未来将会怎样。”
宋庄现在还出现较普遍的一个现象,相对离开艺术家的无奈,“候鸟型”生存的艺术家更具现实。据本刊记者实地观察与访问,这类型在宋庄租用工作室的比例越来越多,比如南京的一位艺术家在大兴空间和另外一个湖北艺术家合租一个工作室,彼此错开时间来此创作也让工作室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满足了某种来宋庄安置工作室的“心理需要”同时,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没有完全辞掉工作也能不至于让自己受困于宋庄卖画难的生活处境。此外,现在还出现“周末型”的艺术家,上班时间都在城里,而只利用周末来工作室。
实际上来宋庄艺术区的艺术家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正能够靠卖画生活的艺术家不超过5%,问题是在没有卖画之前,只不过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将自己排除在那个比例之外。
运气总是存在的,坚持也是有回报的。住在艺术工厂区的一位高姓艺术家,06年在他几乎撑不下去的时候,也迎来了一个金融机构的固定买家,让他在宋庄的梦得以延续。去年早前时候从老栗手中批到一亩30万的地,计划在5-6月份盖上,包括买地在内的全部开支估计在100万左右,而这个数目也几乎将他这些年的积蓄花掉,也让他今年陡然起了几分忧虑。这个春节他也不敢回老家,而是“蜗居”在工作室拼命创作为4-5月份的个展做准备。
本来08年下半年开始,宋庄的房租面临一个下调的机会,可是随后谁也没想到,北京朝阳区因土地筹备拆迁周边的艺术区,而让08年开始的宋庄艺术家工作室“空巢”现象,到了09年下半年开始艺术家工作室“瞬间”变得越来越难找,租金也就居高不下了。
不是每个艺术家来这里都能“落地生根”,一种疲于生计的焦虑始终伴随着这个特殊的群体。年前宋庄艺术家通过网络救助诗人何路的事件,还是让人感慨与担心这个弱势群体的突出问题,比如医疗保障、社会保险、子女上学以及可能的法律援助等等。
据策展人也是艺术家身份的胡月鹏观察分析认为,70%的艺术家靠家庭支持才得以在宋庄生活与创作,20%会靠自己打工来支撑,10%属于不稳定,其中有的就靠不停“借款”硬扛着。
离开宋庄是他们不能不做的选择。那天和小朔聚餐的还有2008年从拉萨来宋庄的蒋勇,他正在托艺术家朋友帮他转租租期10年的糖厂艺术区工作室,他计划先回拉萨,然后再去丽江寻找合适自己的艺术梦……
就在小朔和蒋勇做离开宋庄做最后的打包工作时,宋庄艺术促进会前台工作人员许亮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每天他都要接待20多位从外地来宋庄的艺术家仔细“打听”宋庄工作室出租的相关信息。
2010 真惨啊,美国艺术!2010年03月24日 12:03:11 作者:俞冰夏 来源:南都周刊 字号:【大 中 小】
每年三月的第一个礼拜,艺术圈人士从四面八方来到纽约,他们刚刚看完一年一度的军械库艺术交易会——无疑是当年美国甚至全球艺术市场的风向标——又匆忙赶着参加代表美国当代艺术最高荣誉的惠特尼双年展。不过,2010年的艺术周,大伙儿似乎集体开始反省了。
在纽约这样一个两极分化的城市,商业化的切尔西艺术圈,学院派的上东区博物馆圈,与逐渐壮大的、更年轻的布鲁克林半地下艺术圈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观念和潮流的冲突也越来越强烈。
《婴儿》by Thomas Houseago.
《无题》 by Piotr Uklanski.
《我们爱美国,美国爱我们》 by Bruce High Quality Foundation.
军械库艺博会:《身体》。
《最初与最后的现代主义者》(图2中右上摄影作品)的作者O'Grady
盗用了摄影师Harry Benson 1993年在杰克逊居所为其拍摄的一幅肖像。本图为原作。
军械库艺博会:《动物》
军械库艺博会:《霓虹灯字母》
《怎样看》by Babette Mangolte.
2010年的纽约,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无论是切尔西商业艺术区,还是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首的上东区博物馆圈,都不能再以对概念或价码的炒作为傲。低调开场的2010年惠特尼双年展甚至第一次没有采用任何主题,而直接把展览的名字取成“2010”。如果2010年的美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便是萧条。艺术投资的削减在金融危机两年之后,已经不再是一时的惊诧,而是2010年美国艺术界的现实。2009年的军械库交易会成交量仅仅是2008年的三分之二,今年的军械库交易会虽然略有反弹,然而艺术作品的单价与两年前相比仍可谓天上地下。今年的军械库交易会上,切尔西的几家“势力”画廊甚至全无踪影。艺术市场持续了近十年的泡沫在08年9月随着金融市场的泡沫一同粉碎。无数买家冲着百万美元起价的现当代艺术一奔而去的景象已经不再,剩下的是对现实平静的反思和重新的认识。而这自我反省的过程便是2010年的美国艺术。无论是艺术家、策展人还是画廊在今年的艺术周上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他们对最临近的现实的思考:未来不再是一条朝奢侈与繁华推进的大路,美国艺术与美国社会都需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给艺术标价,人们就会买吗?
位于纽约西区、胡德森河码头上的军械库与去年相同,史上第二次把展馆分成了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两部分,两者的专注点各是二十世纪艺术与二十一世纪艺术。在军械库当代展馆里数百家画廊展台上,油画、雕塑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仍然有一席之地,被认为是现代艺术最大流派的抽象表现主义油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数量上能超过任何其它流派。而安迪·沃霍尔——这次被认作现代艺术家——的美学与同馆的杰克森·波洛克或者毕加索比起来,显然与当代馆的大多数作品更为相近。
事实上,把沃霍尔圈进现代艺术家阵营最简单的理由是价格炒作。当艺术市场低迷时,投机性的买家不再像往年一样热衷于投资在没有价值保证的当代艺术作品上,现代艺术,或者说,“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成了钻石产品。
近十年来艺术界对“当代性”自我理论化以及对艺术的概念化包装似乎要走到尽头。军械库大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坦白地把艺术当作奢侈品来市场化,用表面上的美感吸引顾客。交易会作为画廊销售之后的二级市场,作品深度的欠缺尤其明显。录像艺术、电影艺术、行为艺术、互动电子艺术等概念热潮在军械库里显得相对疲软。两位以行为和录像艺术著称的女性艺术家马林娜·阿布拉莫维奇和瓦内莎·比克劳夫特各自展示了从表演作品当中延伸出来的、便于买家收藏的摄影、道具和雕塑作品。然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概念炒作仍然使得如今的当代艺术显得在概念和形式上重复与雷同,盲目地服从于所谓的当代艺术美学趋势,仿佛没有贴上某种概念商标,便找不到市场的认可。
军械库的观众个个发现自己被用霓虹灯字母排成的文字标语所包围。这个布鲁斯·奈曼在上世纪60年代首先尝试的艺术形式如今有着泛滥的趋势,而标语本身的意义却变得越来越空洞,且不谈霓虹灯本身是种二十世纪的象征。同样,真人大小的动物或者人物雕塑也是今年军械库大热的艺术形式。无论朝哪个方向走几步,你都能看到又一只大型的粉色兔子,或者几近逼真的裸体男女。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在惠特尼双年展上继续。2010年的惠特尼双年展也分成了两部分。展出新作品的主展览之外,顶楼展厅展出了惠特尼馆藏当中,双年展七十五届历史上曾经展出过的作品。今年双年展的合作策展人,曾经策划过威尼斯双年展的意大利人弗朗切斯克·伯纳密和惠特尼博物馆的副策展人盖瑞·卡利恩-布拉亚力同样是一老一新。伯纳密是国际独立策展人里少数对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极度包容性的策展人,而卡利恩-布拉亚力则对惠特尼的馆藏有着深刻的了解。新展与馆藏展之间的衔接也因此让人意外地显得十分流畅,显示出了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区别并非时间码,而是对艺术形式不断更新的过程,甚至是对自身与时代不断更新,寻找破茧而出的方法的过程。
跨越各种媒体的艺术家巴别特·蒙格尔特的摄影装置作品《怎样看》是对她本人旧作的重识。1978年,蒙格尔特曾经在纽约P.S.1当代艺术馆展示了几乎相同的作品——成百张被做成小卡片的黑白照片——以及指导观众“怎样看”这组照片的多种方法。这些1978年曾经被观众任意处置的照片到了2010年被定格在了围栏之内。蒙格尔特对这个旧作品添加了新的思考。她认为,如今人们已经有了过多的视觉选择,不再需要被告知“怎样看”或者“怎样做”。而最简单的注视反而成为了稀有的状况。
“2010”中最显眼的新作品是布鲁斯高质量基金会的装置《我们爱美国,美国爱我们》。展馆内停着一辆被改装成救护车的凯迪拉克面包车,前窗上播放着从网络上截取的各种有美国特质的视频。“布鲁斯高质量”的作品是对已故艺术家乔瑟夫·拜耶斯1972年的行为艺术作品《我们爱美国,美国爱我们》的更新与改编。同一展厅里,劳拉安·奥格来蒂展示了一组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与迈克尔·杰克逊在不同年龄段的肖像照。随着波德莱尔从贵族身份落到身无分文,杰克逊从一文不名上升到名贵与奢华的生活。作品的名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现代主义者》道出了2010年惠特尼双年展对时间以及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微妙却持久的关注。
“纯艺术”重新回归?
仅仅两年前,2008年的惠特尼双年展好像一场大革命来临前的狂欢,也是史上参展艺术家最年轻的展览。2008年的双年展充满了讽刺、嘲弄般的概念作品以及年轻人的行为艺术。此前两年,2006年的惠特尼双年展是场针对伊拉克战争的艺术宣言。再往前推两年,2004年双年展对色彩不遗余力地挥霍好像派对上的彩色气球。作为唯一一个只展出美国本土艺术的双年展,惠特尼双年展总是用艺术对美国社会现状作出回应。可以说,资金短缺的“2010”反而让展览避免了惠特尼双年展近年来常遭人诟病的缺陷——太炫耀、太肤浅、太投机——总的来说,太“美国”。
后金融危机的美国性本身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变化。“2010”是场概念上和物质上同时极简主义的展览,没有主题,没有乌托邦宣言,没有在切尔西商圈大卖的艺术家,也彻底省略了大规模的室外作品。因此,“2010”好像一张白纸,不提问题,没有答案,只留给观众足够的空间探索现在时的美国到底是什么。
今年入选双年展的55名艺术家当中,超过半数是女性艺术家,也因此被艺评人戏称为“女性双年展”。然而,如今的女性艺术家与70年代的女性主义身体艺术家有着显著差别。妮娜·伯曼的一组摄影作品里,主人公是在一位因在伊拉克遭袭击而毁容的男性士兵。凯特·吉尔摩的录像装置《站在这里》里,女艺术家试图用自身的力量打破四面窄墙。汉娜·格里历的雕塑作品是一组实物大小、城郊小酒吧里的破旧火车座。作品里散发出的颓唐感与孤独感似乎是传统美国男性的情感。斯迪芬妮·辛克莱尔的阿富汗受伤妇女照片虽然把镜头对准妇女,其间隐含的政治意义却不局限于女性视角。
2010年的美国女性艺术家对性别的观念有种复杂的辩证关系。随着同性恋文化逐渐被大众接受,女性艺术,与黑人艺术家、同性恋艺术家一样正在试图接近中性的艺术表现方式。对既定社会角色的反叛是奥巴马时代、2010年的美国本质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此次双年展也是近年来少见的对性别政治、种族政治和身份政治都没有显出很大兴趣的大型艺术展览。
如同军械库,双年展也对非概念性、现代主义的“纯艺术”作品重新产生了兴趣。查尔斯·瑞的八幅花朵画作、毛琳·贾岚斯简约的室内油画等只不过养眼而已。由艺术回归到简单的美学层面在当今的艺术环境下反而是种挑战。当代艺术从60年代起逐渐复杂化、理论化、把艺术的角色扩展到了各种社会观念、政治与文化层面,好像观念、政治与文化本身也被无限复杂化、抽象化,从而精英化,由此甚至导致了美国社会日益加重的阶级矛盾以及大众对社会问题总体上的困惑不解。复杂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美国性和全球性的代名词。很难说双年展对纯艺术的重访给出的是种从简而安,让艺术朝现代主义美学倒退的建议,还是对某种后当代极简主义的描绘。
爱德加·克来简与埃伦·加来格合作的作品《更好的尺寸》可以说是整个展出当中最错综复杂的作品,而即使这个由四台投影仪、四面墙和四扇推门组成的装置也并不能算深奥晦涩。房间内部的抽象图案和旋转中的肯尼迪头像以及房间外部,用桑·拉的歌词与笔记画满的墙讲述的是一个持续了四十年的美国太空梦。而在阿勒克斯·胡博特的同名录像作品里,艺术家不断往一辆破旧的轿车上装载各种无用的大物件,直到艺术家开动汽车,所有的物件都直接从车上脱落,整个过程盲目而无谓。短短五分钟的录像几乎完整地阐述了另一种美国梦——那个固执而偏激的自由梦,即使整个过程徒劳无获也在所不惜。
今天的“美国性”不再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追逐美国梦的过程,而是那个停下车、自我反省的瞬间。军械库的反省是对艺术的商业价值的反省。作为奢侈品的艺术在泡沫破灭之后的生存究竟是追求更大、更奢侈、更昂贵,还是回到三十年前,艺术仍旧是种乌托邦理想,完全脱离于物质社会的状态。没有当年的理想与自由所带来的一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也没有今天的切尔西。然而历史有种不可逆转性,没有了今天全球成百上千的画廊、经销商、交易会,也很难想象艺术有朝前发展的动力。
每年三月的第一个礼拜,艺术圈人士从四面八方来到纽约,他们刚刚看完一年一度的军械库艺术交易会——无疑是当年美国甚至全球艺术市场的风向标——又匆忙赶着参加代表美国当代艺术最高荣誉的惠特尼双年展。不过,2010年的艺术周,大伙儿似乎集体开始反省了。
在纽约这样一个两极分化的城市,商业化的切尔西艺术圈,学院派的上东区博物馆圈,与逐渐壮大的、更年轻的布鲁克林半地下艺术圈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观念和潮流的冲突也越来越强烈。
《婴儿》by Thomas Houseago.
《无题》 by Piotr Uklanski.
《我们爱美国,美国爱我们》 by Bruce High Quality Foundation.
军械库艺博会:《身体》。
《最初与最后的现代主义者》(图2中右上摄影作品)的作者O'Grady
盗用了摄影师Harry Benson 1993年在杰克逊居所为其拍摄的一幅肖像。本图为原作。
军械库艺博会:《动物》
军械库艺博会:《霓虹灯字母》
《怎样看》by Babette Mangolte.
2010年的纽约,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无论是切尔西商业艺术区,还是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首的上东区博物馆圈,都不能再以对概念或价码的炒作为傲。低调开场的2010年惠特尼双年展甚至第一次没有采用任何主题,而直接把展览的名字取成“2010”。如果2010年的美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便是萧条。艺术投资的削减在金融危机两年之后,已经不再是一时的惊诧,而是2010年美国艺术界的现实。2009年的军械库交易会成交量仅仅是2008年的三分之二,今年的军械库交易会虽然略有反弹,然而艺术作品的单价与两年前相比仍可谓天上地下。今年的军械库交易会上,切尔西的几家“势力”画廊甚至全无踪影。艺术市场持续了近十年的泡沫在08年9月随着金融市场的泡沫一同粉碎。无数买家冲着百万美元起价的现当代艺术一奔而去的景象已经不再,剩下的是对现实平静的反思和重新的认识。而这自我反省的过程便是2010年的美国艺术。无论是艺术家、策展人还是画廊在今年的艺术周上展现给我们的都是他们对最临近的现实的思考:未来不再是一条朝奢侈与繁华推进的大路,美国艺术与美国社会都需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给艺术标价,人们就会买吗?
位于纽约西区、胡德森河码头上的军械库与去年相同,史上第二次把展馆分成了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两部分,两者的专注点各是二十世纪艺术与二十一世纪艺术。在军械库当代展馆里数百家画廊展台上,油画、雕塑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仍然有一席之地,被认为是现代艺术最大流派的抽象表现主义油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数量上能超过任何其它流派。而安迪·沃霍尔——这次被认作现代艺术家——的美学与同馆的杰克森·波洛克或者毕加索比起来,显然与当代馆的大多数作品更为相近。
事实上,把沃霍尔圈进现代艺术家阵营最简单的理由是价格炒作。当艺术市场低迷时,投机性的买家不再像往年一样热衷于投资在没有价值保证的当代艺术作品上,现代艺术,或者说,“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成了钻石产品。
近十年来艺术界对“当代性”自我理论化以及对艺术的概念化包装似乎要走到尽头。军械库大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坦白地把艺术当作奢侈品来市场化,用表面上的美感吸引顾客。交易会作为画廊销售之后的二级市场,作品深度的欠缺尤其明显。录像艺术、电影艺术、行为艺术、互动电子艺术等概念热潮在军械库里显得相对疲软。两位以行为和录像艺术著称的女性艺术家马林娜·阿布拉莫维奇和瓦内莎·比克劳夫特各自展示了从表演作品当中延伸出来的、便于买家收藏的摄影、道具和雕塑作品。然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概念炒作仍然使得如今的当代艺术显得在概念和形式上重复与雷同,盲目地服从于所谓的当代艺术美学趋势,仿佛没有贴上某种概念商标,便找不到市场的认可。
军械库的观众个个发现自己被用霓虹灯字母排成的文字标语所包围。这个布鲁斯·奈曼在上世纪60年代首先尝试的艺术形式如今有着泛滥的趋势,而标语本身的意义却变得越来越空洞,且不谈霓虹灯本身是种二十世纪的象征。同样,真人大小的动物或者人物雕塑也是今年军械库大热的艺术形式。无论朝哪个方向走几步,你都能看到又一只大型的粉色兔子,或者几近逼真的裸体男女。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在惠特尼双年展上继续。2010年的惠特尼双年展也分成了两部分。展出新作品的主展览之外,顶楼展厅展出了惠特尼馆藏当中,双年展七十五届历史上曾经展出过的作品。今年双年展的合作策展人,曾经策划过威尼斯双年展的意大利人弗朗切斯克·伯纳密和惠特尼博物馆的副策展人盖瑞·卡利恩-布拉亚力同样是一老一新。伯纳密是国际独立策展人里少数对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极度包容性的策展人,而卡利恩-布拉亚力则对惠特尼的馆藏有着深刻的了解。新展与馆藏展之间的衔接也因此让人意外地显得十分流畅,显示出了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区别并非时间码,而是对艺术形式不断更新的过程,甚至是对自身与时代不断更新,寻找破茧而出的方法的过程。
跨越各种媒体的艺术家巴别特·蒙格尔特的摄影装置作品《怎样看》是对她本人旧作的重识。1978年,蒙格尔特曾经在纽约P.S.1当代艺术馆展示了几乎相同的作品——成百张被做成小卡片的黑白照片——以及指导观众“怎样看”这组照片的多种方法。这些1978年曾经被观众任意处置的照片到了2010年被定格在了围栏之内。蒙格尔特对这个旧作品添加了新的思考。她认为,如今人们已经有了过多的视觉选择,不再需要被告知“怎样看”或者“怎样做”。而最简单的注视反而成为了稀有的状况。
“2010”中最显眼的新作品是布鲁斯高质量基金会的装置《我们爱美国,美国爱我们》。展馆内停着一辆被改装成救护车的凯迪拉克面包车,前窗上播放着从网络上截取的各种有美国特质的视频。“布鲁斯高质量”的作品是对已故艺术家乔瑟夫·拜耶斯1972年的行为艺术作品《我们爱美国,美国爱我们》的更新与改编。同一展厅里,劳拉安·奥格来蒂展示了一组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与迈克尔·杰克逊在不同年龄段的肖像照。随着波德莱尔从贵族身份落到身无分文,杰克逊从一文不名上升到名贵与奢华的生活。作品的名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现代主义者》道出了2010年惠特尼双年展对时间以及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微妙却持久的关注。
“纯艺术”重新回归?
仅仅两年前,2008年的惠特尼双年展好像一场大革命来临前的狂欢,也是史上参展艺术家最年轻的展览。2008年的双年展充满了讽刺、嘲弄般的概念作品以及年轻人的行为艺术。此前两年,2006年的惠特尼双年展是场针对伊拉克战争的艺术宣言。再往前推两年,2004年双年展对色彩不遗余力地挥霍好像派对上的彩色气球。作为唯一一个只展出美国本土艺术的双年展,惠特尼双年展总是用艺术对美国社会现状作出回应。可以说,资金短缺的“2010”反而让展览避免了惠特尼双年展近年来常遭人诟病的缺陷——太炫耀、太肤浅、太投机——总的来说,太“美国”。
后金融危机的美国性本身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变化。“2010”是场概念上和物质上同时极简主义的展览,没有主题,没有乌托邦宣言,没有在切尔西商圈大卖的艺术家,也彻底省略了大规模的室外作品。因此,“2010”好像一张白纸,不提问题,没有答案,只留给观众足够的空间探索现在时的美国到底是什么。
今年入选双年展的55名艺术家当中,超过半数是女性艺术家,也因此被艺评人戏称为“女性双年展”。然而,如今的女性艺术家与70年代的女性主义身体艺术家有着显著差别。妮娜·伯曼的一组摄影作品里,主人公是在一位因在伊拉克遭袭击而毁容的男性士兵。凯特·吉尔摩的录像装置《站在这里》里,女艺术家试图用自身的力量打破四面窄墙。汉娜·格里历的雕塑作品是一组实物大小、城郊小酒吧里的破旧火车座。作品里散发出的颓唐感与孤独感似乎是传统美国男性的情感。斯迪芬妮·辛克莱尔的阿富汗受伤妇女照片虽然把镜头对准妇女,其间隐含的政治意义却不局限于女性视角。
2010年的美国女性艺术家对性别的观念有种复杂的辩证关系。随着同性恋文化逐渐被大众接受,女性艺术,与黑人艺术家、同性恋艺术家一样正在试图接近中性的艺术表现方式。对既定社会角色的反叛是奥巴马时代、2010年的美国本质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此次双年展也是近年来少见的对性别政治、种族政治和身份政治都没有显出很大兴趣的大型艺术展览。
如同军械库,双年展也对非概念性、现代主义的“纯艺术”作品重新产生了兴趣。查尔斯·瑞的八幅花朵画作、毛琳·贾岚斯简约的室内油画等只不过养眼而已。由艺术回归到简单的美学层面在当今的艺术环境下反而是种挑战。当代艺术从60年代起逐渐复杂化、理论化、把艺术的角色扩展到了各种社会观念、政治与文化层面,好像观念、政治与文化本身也被无限复杂化、抽象化,从而精英化,由此甚至导致了美国社会日益加重的阶级矛盾以及大众对社会问题总体上的困惑不解。复杂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美国性和全球性的代名词。很难说双年展对纯艺术的重访给出的是种从简而安,让艺术朝现代主义美学倒退的建议,还是对某种后当代极简主义的描绘。
爱德加·克来简与埃伦·加来格合作的作品《更好的尺寸》可以说是整个展出当中最错综复杂的作品,而即使这个由四台投影仪、四面墙和四扇推门组成的装置也并不能算深奥晦涩。房间内部的抽象图案和旋转中的肯尼迪头像以及房间外部,用桑·拉的歌词与笔记画满的墙讲述的是一个持续了四十年的美国太空梦。而在阿勒克斯·胡博特的同名录像作品里,艺术家不断往一辆破旧的轿车上装载各种无用的大物件,直到艺术家开动汽车,所有的物件都直接从车上脱落,整个过程盲目而无谓。短短五分钟的录像几乎完整地阐述了另一种美国梦——那个固执而偏激的自由梦,即使整个过程徒劳无获也在所不惜。
今天的“美国性”不再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追逐美国梦的过程,而是那个停下车、自我反省的瞬间。军械库的反省是对艺术的商业价值的反省。作为奢侈品的艺术在泡沫破灭之后的生存究竟是追求更大、更奢侈、更昂贵,还是回到三十年前,艺术仍旧是种乌托邦理想,完全脱离于物质社会的状态。没有当年的理想与自由所带来的一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也没有今天的切尔西。然而历史有种不可逆转性,没有了今天全球成百上千的画廊、经销商、交易会,也很难想象艺术有朝前发展的动力。
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毛泽东位列第七
2010-02-13 14:2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自人类伊始,军事领袖们就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也许这份名单存在诸多争议,但名单上列出的人物阵容,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一、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也称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6到公元前323年期间在位。"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大帝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领袖。到他逝世的时候,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征服了当时希腊人眼中的世界的绝大部分。
二、裘力斯·凯撒
裘力斯·凯撒,权倾一时的古罗马军事和政治领袖。他执政时期,依靠其影响力和权力大大扩展了统治的疆域。凯撒被认为是世界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他在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汉尼拔
汉尼拔,迦太基军事将领和战略家,常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富建树的指挥官之一。汉尼拔的卓越领导使当时的迦太基超越了马其顿、叙拉古和塞琉西帝国。汉尼拔是最知名的迦太基将领,他一生中取得的诸多胜利中包括第二次布匿战争,当时他在自己的军队中使用了战象。
四、狮心王理查
狮心王理查(即"理查一世"),英格兰国王,1189--1199年间在位。理查将他毕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四处征战、扩张疆域上。他控制了法国大部分领土,还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沿途占领了西西里,并攻克了塞浦路斯。
五、拿破仑
拿破仑一世(或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大革命中是一位将领,后来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官。同时,拿破仑还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
六、乔治·巴顿
乔治·巴顿,通常被尊称为巴顿将军,在二战中率领美国军队赢得了在北非战场、法国战场、西西里岛和德国本土艰苦战役的胜利。一战中,巴顿曾担任部署在法国的新坦克军团的高级指挥官。
七、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军事家和政治家。毛泽东在中国备受尊敬,被认为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家和战略家。
八、朱可夫
朱可夫,苏联军事将领。二战期间,他领导红军战胜轴心国的侵略。此后,他的军队深入到东欧大部分地区,最终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
九、"石墙"杰克逊
托马斯·乔纳森·"石墙"杰克逊被认为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最受尊敬、最有能力的指挥官。1862年的"河谷会战"使他名声大震。但是不幸的是,杰克逊却被自己的部队不慎击中身亡,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军史学家经常将杰克逊评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天赋的战术指挥者"之一。
十、霍雷肖·纳尔逊
霍雷肖·纳尔逊,英国海军司令,以其在拿破仑战争,特别是特拉法加战役中展现的领导才能闻名。对英国而言,特拉法加战役是决定性的一战,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霍雷肖·纳尔逊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被认为是史上"最有感召力"的军事领袖之一,并且被评为最受尊敬的英国将领
2010-02-13 14:2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自人类伊始,军事领袖们就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也许这份名单存在诸多争议,但名单上列出的人物阵容,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一、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也称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6到公元前323年期间在位。"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大帝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领袖。到他逝世的时候,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征服了当时希腊人眼中的世界的绝大部分。
二、裘力斯·凯撒
裘力斯·凯撒,权倾一时的古罗马军事和政治领袖。他执政时期,依靠其影响力和权力大大扩展了统治的疆域。凯撒被认为是世界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他在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汉尼拔
汉尼拔,迦太基军事将领和战略家,常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富建树的指挥官之一。汉尼拔的卓越领导使当时的迦太基超越了马其顿、叙拉古和塞琉西帝国。汉尼拔是最知名的迦太基将领,他一生中取得的诸多胜利中包括第二次布匿战争,当时他在自己的军队中使用了战象。
四、狮心王理查
狮心王理查(即"理查一世"),英格兰国王,1189--1199年间在位。理查将他毕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四处征战、扩张疆域上。他控制了法国大部分领土,还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沿途占领了西西里,并攻克了塞浦路斯。
五、拿破仑
拿破仑一世(或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大革命中是一位将领,后来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官。同时,拿破仑还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
六、乔治·巴顿
乔治·巴顿,通常被尊称为巴顿将军,在二战中率领美国军队赢得了在北非战场、法国战场、西西里岛和德国本土艰苦战役的胜利。一战中,巴顿曾担任部署在法国的新坦克军团的高级指挥官。
七、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军事家和政治家。毛泽东在中国备受尊敬,被认为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家和战略家。
八、朱可夫
朱可夫,苏联军事将领。二战期间,他领导红军战胜轴心国的侵略。此后,他的军队深入到东欧大部分地区,最终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
九、"石墙"杰克逊
托马斯·乔纳森·"石墙"杰克逊被认为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最受尊敬、最有能力的指挥官。1862年的"河谷会战"使他名声大震。但是不幸的是,杰克逊却被自己的部队不慎击中身亡,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军史学家经常将杰克逊评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天赋的战术指挥者"之一。
十、霍雷肖·纳尔逊
霍雷肖·纳尔逊,英国海军司令,以其在拿破仑战争,特别是特拉法加战役中展现的领导才能闻名。对英国而言,特拉法加战役是决定性的一战,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霍雷肖·纳尔逊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被认为是史上"最有感召力"的军事领袖之一,并且被评为最受尊敬的英国将领
人老情切:毛泽东蒋介石的最后交流
2010-02-26 13:5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历史的遗嘱
1975年4月5日,清明节,中国人悼念亡者的传统节日。早晨,久卧病榻的蒋介石坐在轮椅上,以久已不见的笑容迎接前来请安的儿子。临别嘱咐经国:“你应好好多休息。”夜幕降临,蒋陷入昏迷中,子夜晨钟响起前的10分钟,蒋衰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
蒋介石带着一个遗憾走了,他把自己的梦想留给了儿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伤悲的梦。他年复一年充满激情地发表着“反攻”的文告,宣布着“反攻”的时间表,作着“反攻”的计划(设计出了1000多种方案),如他自己所说:“无一日中断”。人们笑他不自量力,痴人说梦。事实上,“复国”于他,与其说是可笑的“梦”,不如说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一个在美国(请来的“保护神”)赤裸裸祸心下,蒋给自己、给台湾贴的特殊护身符;一个在20多年漫长岁月中,蒋惟一赖以维系支撑这个海中孤舟上的生命群体在孤独彷徨中苦斗向前的精神法宝。他要回去!他要让美国、让岛上所有的人深信:他和国民党带台岛回家的坚定不懈的决心与信心。或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永远兑现不了自己的诺言,他惟一能做的只能是把自己这一生信念、奋斗的意义留在遗嘱中。
而在大陆的另一边,7月6日,毛泽东另一位紧密相依的战友朱德逝世。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波及京津,整个唐山化作废墟。重病中的毛泽东听了地震情况汇报后,流泪不止。他的身体在接连而至的震动中更为虚弱。往事、未来在这位伟人的心中交轨重叠。他对守护在身边的华国锋、汪东兴等政治局委员缓缓言道:“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抗战8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9月8日,逝世前的几个小时,他要来了日本三木武夫的电报,其中涉及有关大陆与日本进行通联的商议,他拿着这份电报昏迷过去,再也未醒来。
毛泽东再造了中国,但没有能实现两岸统一。这位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巨人带着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地走到了生命终点。他没有蒋那么重的政治包袱。“台湾问题需要时间,也需要等到下一代解决。”已经参与到其中的邓小平接过了毛泽东未完成的两个历史任务。
中国半个世纪历史中的几位主笔人以各自的方式写下了“共同”的遗嘱而去了。统一,何止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遗嘱,这是历史的遗嘱,是所有为中国统一而奋斗终生的人们的临终嘱望,是民族血泪写就的心愿。
历史应该前进,后继者只有明识前人的血泪所得,才能真正把历史推向前进。只有进一步走出历史的阴影,才是真正继承前人的遗志。
相关文章
2010-02-26 13:5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历史的遗嘱
1975年4月5日,清明节,中国人悼念亡者的传统节日。早晨,久卧病榻的蒋介石坐在轮椅上,以久已不见的笑容迎接前来请安的儿子。临别嘱咐经国:“你应好好多休息。”夜幕降临,蒋陷入昏迷中,子夜晨钟响起前的10分钟,蒋衰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
蒋介石带着一个遗憾走了,他把自己的梦想留给了儿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伤悲的梦。他年复一年充满激情地发表着“反攻”的文告,宣布着“反攻”的时间表,作着“反攻”的计划(设计出了1000多种方案),如他自己所说:“无一日中断”。人们笑他不自量力,痴人说梦。事实上,“复国”于他,与其说是可笑的“梦”,不如说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一个在美国(请来的“保护神”)赤裸裸祸心下,蒋给自己、给台湾贴的特殊护身符;一个在20多年漫长岁月中,蒋惟一赖以维系支撑这个海中孤舟上的生命群体在孤独彷徨中苦斗向前的精神法宝。他要回去!他要让美国、让岛上所有的人深信:他和国民党带台岛回家的坚定不懈的决心与信心。或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永远兑现不了自己的诺言,他惟一能做的只能是把自己这一生信念、奋斗的意义留在遗嘱中。
而在大陆的另一边,7月6日,毛泽东另一位紧密相依的战友朱德逝世。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波及京津,整个唐山化作废墟。重病中的毛泽东听了地震情况汇报后,流泪不止。他的身体在接连而至的震动中更为虚弱。往事、未来在这位伟人的心中交轨重叠。他对守护在身边的华国锋、汪东兴等政治局委员缓缓言道:“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抗战8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9月8日,逝世前的几个小时,他要来了日本三木武夫的电报,其中涉及有关大陆与日本进行通联的商议,他拿着这份电报昏迷过去,再也未醒来。
毛泽东再造了中国,但没有能实现两岸统一。这位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巨人带着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地走到了生命终点。他没有蒋那么重的政治包袱。“台湾问题需要时间,也需要等到下一代解决。”已经参与到其中的邓小平接过了毛泽东未完成的两个历史任务。
中国半个世纪历史中的几位主笔人以各自的方式写下了“共同”的遗嘱而去了。统一,何止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遗嘱,这是历史的遗嘱,是所有为中国统一而奋斗终生的人们的临终嘱望,是民族血泪写就的心愿。
历史应该前进,后继者只有明识前人的血泪所得,才能真正把历史推向前进。只有进一步走出历史的阴影,才是真正继承前人的遗志。
相关文章
人老情切:毛泽东蒋介石的最后交流
2010-02-26 13:5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毛泽东早已超然以“老朋友”呼蒋
国共争雄,蒋使毛泽东家破人亡,迷信的蒋曾数次去掘毛泽东的祖坟,而毛泽东面对落在自己手中的蒋的祖墓、祖坟却护之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文革”中,细心的周恩来一再指示不许冲击溪口蒋宅墓地,但1968年还是有人闯入,炸毁慈庵,所幸未移动遗骨。蒋介石在台得知,嘱其儿孙“永记此一仇恨不忘,为家为国建立大业,光先袷后,以雪此家仇国耻也”。但中央政府很快修复并严加保护。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对这件事可不赞成了。”轻松一语把中美蒋三方本来很敏感微妙的关系清晰地点化了。当尼克松问道:蒋介石称主席为匪,不知道主席称他什么?毛泽东哈哈大笑,周恩来代答:“一般地说,我们叫他们‘蒋帮’。在报纸上,有时我们称他作匪,他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互相对骂就是了。”主席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
在拧开美国大门一周年时,毛泽东又迫切地去拧国共间那扇僵锁了几年的门,他的思维向“和平解放台湾”的基点回落。国家体育机构仍作先锋:主动邀请台湾运动员、教练等到京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亚运会选拔赛、全运会等;对应邀回国参加比赛的旅日、旅美等台籍同胞热情接待,并召开座谈会、联欢会阐述中共的政策。有关部门恢复“二二八”纪念活动,廖承志、傅作义等著名人士纷纷走出,发表谈话,重新强调“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欢迎台湾各方面人员来大陆参观、探亲、访友,保障他们安全和来去自由”。1975年里,司法机关连续特赦了全国在押的293名战争罪犯、95名美蒋特工和49名武装特务船员。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能工作的安排工作,不能工作的养起来,愿去台湾的给路费。病榻上的毛泽东在竭尽全力地向历史作着交代。
蒋介石晚年向毛泽东发出邀请
与毛泽东相比,蒋介石的思想是拘谨僵持的。毛给蒋的自尊压力太大,蒋至死未放弃“讨毛”的呼吁,毛泽东成为蒋一生无法原谅的“敌人”。对外他无法做到轻松地讨论毛泽东,更谈不上称毛泽东一句“老朋友”。他反复强调绝不与苏共和中共接触。
但“国”在他的心中。1974年元旦,越南派军舰闯入西沙。蒋激烈拍案:娘希匹。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即出兵。当即指示台“外交”部门“发表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声明。中国与越南的海上之战爆发后,西沙海军要求增兵,邓小平请示,毛泽东同意,并特别强调“直接走!”以前为避免国共不必要的磨擦,中共海军军舰在东海南海间的往来调动都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穿越巴士底海峡。但此次4艘导弹护卫舰却鲜明地站在东引岛一侧,准备通过。午后正坐在安乐椅上闭目养神的蒋介石听了这个报告,不由一顿,后不假思索地幽幽一言,“西沙战事紧哪!”当晚,国民党军打开探照灯,中共舰只顺利通过。毛泽东精明地考了“老朋友”一下。人老情切,蒋介石的思乡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愈加炽烈。
1975年元旦,他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复国”文告。春节前后,回台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接受蒋秘密使命,经秘密渠道向中共发来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毛泽东反应了,他曾对二度复出担任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访问。没等共产党回音,陈立夫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没有等到回音,蒋介石永远地走了。
2010-02-26 13:5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毛泽东早已超然以“老朋友”呼蒋
国共争雄,蒋使毛泽东家破人亡,迷信的蒋曾数次去掘毛泽东的祖坟,而毛泽东面对落在自己手中的蒋的祖墓、祖坟却护之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文革”中,细心的周恩来一再指示不许冲击溪口蒋宅墓地,但1968年还是有人闯入,炸毁慈庵,所幸未移动遗骨。蒋介石在台得知,嘱其儿孙“永记此一仇恨不忘,为家为国建立大业,光先袷后,以雪此家仇国耻也”。但中央政府很快修复并严加保护。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对这件事可不赞成了。”轻松一语把中美蒋三方本来很敏感微妙的关系清晰地点化了。当尼克松问道:蒋介石称主席为匪,不知道主席称他什么?毛泽东哈哈大笑,周恩来代答:“一般地说,我们叫他们‘蒋帮’。在报纸上,有时我们称他作匪,他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互相对骂就是了。”主席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
在拧开美国大门一周年时,毛泽东又迫切地去拧国共间那扇僵锁了几年的门,他的思维向“和平解放台湾”的基点回落。国家体育机构仍作先锋:主动邀请台湾运动员、教练等到京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亚运会选拔赛、全运会等;对应邀回国参加比赛的旅日、旅美等台籍同胞热情接待,并召开座谈会、联欢会阐述中共的政策。有关部门恢复“二二八”纪念活动,廖承志、傅作义等著名人士纷纷走出,发表谈话,重新强调“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欢迎台湾各方面人员来大陆参观、探亲、访友,保障他们安全和来去自由”。1975年里,司法机关连续特赦了全国在押的293名战争罪犯、95名美蒋特工和49名武装特务船员。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能工作的安排工作,不能工作的养起来,愿去台湾的给路费。病榻上的毛泽东在竭尽全力地向历史作着交代。
蒋介石晚年向毛泽东发出邀请
与毛泽东相比,蒋介石的思想是拘谨僵持的。毛给蒋的自尊压力太大,蒋至死未放弃“讨毛”的呼吁,毛泽东成为蒋一生无法原谅的“敌人”。对外他无法做到轻松地讨论毛泽东,更谈不上称毛泽东一句“老朋友”。他反复强调绝不与苏共和中共接触。
但“国”在他的心中。1974年元旦,越南派军舰闯入西沙。蒋激烈拍案:娘希匹。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即出兵。当即指示台“外交”部门“发表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声明。中国与越南的海上之战爆发后,西沙海军要求增兵,邓小平请示,毛泽东同意,并特别强调“直接走!”以前为避免国共不必要的磨擦,中共海军军舰在东海南海间的往来调动都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穿越巴士底海峡。但此次4艘导弹护卫舰却鲜明地站在东引岛一侧,准备通过。午后正坐在安乐椅上闭目养神的蒋介石听了这个报告,不由一顿,后不假思索地幽幽一言,“西沙战事紧哪!”当晚,国民党军打开探照灯,中共舰只顺利通过。毛泽东精明地考了“老朋友”一下。人老情切,蒋介石的思乡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愈加炽烈。
1975年元旦,他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复国”文告。春节前后,回台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接受蒋秘密使命,经秘密渠道向中共发来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毛泽东反应了,他曾对二度复出担任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访问。没等共产党回音,陈立夫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没有等到回音,蒋介石永远地走了。
重庆谈判凶险异常 毛泽东两喊蒋委员长万岁
2010-03-10 14:25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在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两次高呼“蒋委员长万岁”!
斯大林逼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立即拉开帷幕。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当时既是苏联国家利益的代表,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领导人,他力图影响这场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正式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即使到1947年春,“冷战”的格局已趋明朗,斯大林仍然希望维持苏、美之间的大国合作。
1945年底,斯大林对莫洛托夫说:“如果说战前中国的主人是英国人,部分是日本人,那么,现在中国的主人是美国人。”斯大林还看重国民党拥有450万训练有素、美式装备的现代化军队;而中共只有100万士兵,训练和装备都很差。为了维护雅尔塔体制的稳定,斯大林对日益突出的中国问题,基本上持和美国相同的立场,即:在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具体说来,就是国民党主政,共产党参政;迫使蒋介石进行某些政治民主化改良。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看到日本投降在即,立刻发电报给延安,“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还没等到回电,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再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蒋介石,拒绝关于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邀请”。因为,如果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将有被暗杀的危险。
8月14日,苏联和中华民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签约。14日晚,日本天皇签署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终战诏书》,并于次日向全世界宣告。在这样的形势下,斯大林应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的请求,于8月20日、22日,连发两份电报给延安,要求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紧急会晤”。电报说:“考虑到日本投降和国共双方关系的恶化,这次会晤是必要的。”电报还警告说:“不能进行内战,否则,中华民族的存在将受到危害。因为国际社会和中国人民希望和平,所以毛泽东应与蒋介石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电报还说:“尽管蒋介石挑衅想打内战消灭你们,但是蒋介石已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事。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方面就不能理解了。”
在斯大林的逼迫和蒋介石再次电邀下,8月24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表示同意去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5日,毛泽东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张治中的陪同下,偕周恩来、王若飞等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毛泽东一下飞机就高喊“蒋委员长万岁”
到重庆之后,毛泽东放下身段,尽量低调,让蒋介石决心不杀他。据东森新闻网刊文,台湾资深媒体工作者张友骅说:“毛泽东不愧是一代人杰,他下了飞机就高喊‘蒋委员长万岁’,喊了三次,尔后他跟蒋介石会谈,蒋介石日记里面有写到,他说他很佩服毛泽东,就是说以毛泽东的烟瘾那么大,居然跟他对谈八个小时不抽一根烟,这个让蒋介石吓了一大跳。”毛泽东的这些举动也让蒋介石很放心,不但不杀他,还派卫队保护毛泽东。
此外,为了防暗杀,当时周恩来发电给毛泽东十六字,也救了毛泽东。这十六个字是“晨风加厉白露为霜,伏莽堪虞为国珍重”,伏莽就是躲在草丛里面的士兵,因为毛泽东他以前读过伏莽这两个字,所以一看就就心知肚明,从那一天起就不敢再散步。
2010-03-10 14:25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在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两次高呼“蒋委员长万岁”!
斯大林逼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立即拉开帷幕。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当时既是苏联国家利益的代表,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领导人,他力图影响这场关系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正式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即使到1947年春,“冷战”的格局已趋明朗,斯大林仍然希望维持苏、美之间的大国合作。
1945年底,斯大林对莫洛托夫说:“如果说战前中国的主人是英国人,部分是日本人,那么,现在中国的主人是美国人。”斯大林还看重国民党拥有450万训练有素、美式装备的现代化军队;而中共只有100万士兵,训练和装备都很差。为了维护雅尔塔体制的稳定,斯大林对日益突出的中国问题,基本上持和美国相同的立场,即:在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具体说来,就是国民党主政,共产党参政;迫使蒋介石进行某些政治民主化改良。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看到日本投降在即,立刻发电报给延安,“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还没等到回电,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再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蒋介石,拒绝关于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邀请”。因为,如果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将有被暗杀的危险。
8月14日,苏联和中华民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签约。14日晚,日本天皇签署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终战诏书》,并于次日向全世界宣告。在这样的形势下,斯大林应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的请求,于8月20日、22日,连发两份电报给延安,要求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紧急会晤”。电报说:“考虑到日本投降和国共双方关系的恶化,这次会晤是必要的。”电报还警告说:“不能进行内战,否则,中华民族的存在将受到危害。因为国际社会和中国人民希望和平,所以毛泽东应与蒋介石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电报还说:“尽管蒋介石挑衅想打内战消灭你们,但是蒋介石已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事。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方面就不能理解了。”
在斯大林的逼迫和蒋介石再次电邀下,8月24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表示同意去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5日,毛泽东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张治中的陪同下,偕周恩来、王若飞等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毛泽东一下飞机就高喊“蒋委员长万岁”
到重庆之后,毛泽东放下身段,尽量低调,让蒋介石决心不杀他。据东森新闻网刊文,台湾资深媒体工作者张友骅说:“毛泽东不愧是一代人杰,他下了飞机就高喊‘蒋委员长万岁’,喊了三次,尔后他跟蒋介石会谈,蒋介石日记里面有写到,他说他很佩服毛泽东,就是说以毛泽东的烟瘾那么大,居然跟他对谈八个小时不抽一根烟,这个让蒋介石吓了一大跳。”毛泽东的这些举动也让蒋介石很放心,不但不杀他,还派卫队保护毛泽东。
此外,为了防暗杀,当时周恩来发电给毛泽东十六字,也救了毛泽东。这十六个字是“晨风加厉白露为霜,伏莽堪虞为国珍重”,伏莽就是躲在草丛里面的士兵,因为毛泽东他以前读过伏莽这两个字,所以一看就就心知肚明,从那一天起就不敢再散步。
毛泽东眼里唯一“很厉害”历史人物
2010-03-16 09:55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毛泽东一生对历史上很多帝王级别的人物,都有过独到认识和高度评价。他认为商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推崇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佩服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称赞朱元璋具有“卓越的谋略和胆识才气”,但翻遍毛泽东所有读书文集,能够被他称作“很厉害”的人物,却只有春秋初期的郑庄公。
1959年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曾说:“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历史上名号响当当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过被毛泽东用“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一笔带过,而名号一般的郑庄公,却能出人意料的成为毛泽东眼里的“厉害”人物,并冠之以“很”,让人匪夷所思。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郑庄公当年“在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很懂得策略”。
中国人素来崇尚智慧,热衷谋略。所谓“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形象写照。因此,历史上凡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人物,其最大的特色必定是政治智慧超凡入圣,谋略运用炉火纯青,风吹雨打闲庭信步,把握时机掌握主动。春秋初年的郑庄公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郑庄公在历史上的最大作为,是通过各种手段使西周末期才立国的弱小郑国,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小霸”天下。当然,郑庄公的这些功绩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千秋伟业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若从郑庄公一生作为所体现的政治策略和政治技巧来讲,就不能不让人对他刮目相看了。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郑武公之子,名寤生,春秋初年的郑国国君。在处理国内、国际斗争方面,郑庄公高超的政治策略,表现之一就是遇事能忍。当他的母亲姜氏与胞弟姬段串通一气,给他多方制造麻烦的时候,他能做到隐忍不发;姬段想占好的地方,他就把姬段分封到京地;姬段贪欲不足,大修城邑,图谋不轨,他也装出一副漫不经意的样子;姬段把西边和北边的城邑变成自己的私邑,力量不断扩大时,他内心波澜不惊,认为姬段这样做是自取灭亡。
郑庄公高超的政治策略,表现之二为出手能狠。郑庄公在胞弟“逼宫”问题上的隐忍,以及在周天子打击面前的退让,决不是单纯的隐忍或退让,而属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他在隐忍的同时,私底下一直在做充分的准备,以求一招制敌。可他的对手却把郑庄公的克制隐忍、妥协退让认为是软弱可欺,于是乎步步进逼:姬段动员军队企图偷袭郑国国都,周天子大举起兵进犯郑国纵深之地。他们这种忘乎所以的举动,恰好为郑庄公痛下决心全面反击提供了绝佳机会,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郑庄公向对手迎头痛击:“克段于鄢”,一举端掉国内动乱的祸根;战于长葛,用新型的“鱼丽阵法”杀得周室联军人仰马翻,落花流水,连周桓王本人也中箭负伤。可见,不出手则罢,一旦出手,就又准又狠,雷霆万钧,摧枯拉朽,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郑庄公战略意识高度成熟的显著标志。
相关文章
重庆谈判凶险异常 毛泽东两喊蒋委员长万岁 (03-10)
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讨厌江青吗 (03-10)
天纵诗才 毛泽东六首浪漫诗篇都送给了谁? (03-09)
俄罗斯机密档案:神秘的毛泽东个人档案 (03-09)
毛泽东的奇妙战术把蒋介石打哭了 (03-05)
毛泽东:贺子珍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03-03)
毛泽东:若鲁迅还活着 要么坐牢要么闭嘴 (03-02)
2010-03-16 09:55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毛泽东一生对历史上很多帝王级别的人物,都有过独到认识和高度评价。他认为商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推崇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佩服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称赞朱元璋具有“卓越的谋略和胆识才气”,但翻遍毛泽东所有读书文集,能够被他称作“很厉害”的人物,却只有春秋初期的郑庄公。
1959年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曾说:“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历史上名号响当当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过被毛泽东用“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一笔带过,而名号一般的郑庄公,却能出人意料的成为毛泽东眼里的“厉害”人物,并冠之以“很”,让人匪夷所思。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郑庄公当年“在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很懂得策略”。
中国人素来崇尚智慧,热衷谋略。所谓“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形象写照。因此,历史上凡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人物,其最大的特色必定是政治智慧超凡入圣,谋略运用炉火纯青,风吹雨打闲庭信步,把握时机掌握主动。春秋初年的郑庄公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郑庄公在历史上的最大作为,是通过各种手段使西周末期才立国的弱小郑国,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小霸”天下。当然,郑庄公的这些功绩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千秋伟业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若从郑庄公一生作为所体现的政治策略和政治技巧来讲,就不能不让人对他刮目相看了。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郑武公之子,名寤生,春秋初年的郑国国君。在处理国内、国际斗争方面,郑庄公高超的政治策略,表现之一就是遇事能忍。当他的母亲姜氏与胞弟姬段串通一气,给他多方制造麻烦的时候,他能做到隐忍不发;姬段想占好的地方,他就把姬段分封到京地;姬段贪欲不足,大修城邑,图谋不轨,他也装出一副漫不经意的样子;姬段把西边和北边的城邑变成自己的私邑,力量不断扩大时,他内心波澜不惊,认为姬段这样做是自取灭亡。
郑庄公高超的政治策略,表现之二为出手能狠。郑庄公在胞弟“逼宫”问题上的隐忍,以及在周天子打击面前的退让,决不是单纯的隐忍或退让,而属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他在隐忍的同时,私底下一直在做充分的准备,以求一招制敌。可他的对手却把郑庄公的克制隐忍、妥协退让认为是软弱可欺,于是乎步步进逼:姬段动员军队企图偷袭郑国国都,周天子大举起兵进犯郑国纵深之地。他们这种忘乎所以的举动,恰好为郑庄公痛下决心全面反击提供了绝佳机会,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郑庄公向对手迎头痛击:“克段于鄢”,一举端掉国内动乱的祸根;战于长葛,用新型的“鱼丽阵法”杀得周室联军人仰马翻,落花流水,连周桓王本人也中箭负伤。可见,不出手则罢,一旦出手,就又准又狠,雷霆万钧,摧枯拉朽,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郑庄公战略意识高度成熟的显著标志。
相关文章
重庆谈判凶险异常 毛泽东两喊蒋委员长万岁 (03-10)
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讨厌江青吗 (03-10)
天纵诗才 毛泽东六首浪漫诗篇都送给了谁? (03-09)
俄罗斯机密档案:神秘的毛泽东个人档案 (03-09)
毛泽东的奇妙战术把蒋介石打哭了 (03-05)
毛泽东:贺子珍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03-03)
毛泽东:若鲁迅还活着 要么坐牢要么闭嘴 (03-02)
《天下无墙--世界500强给求职者的11条建议》建议5:盖一座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发表由 Lzq0702 79 天之前 (2010-01-08) 显示个人信息
分类: 职场 | 标签: 世界500强 ge 家乐福 欧莱雅 英特尔
明白自己的需求,才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应的工作。这当然只是一方面,因为即使你希望自己在某一行做某一工作,用人单位还要选择你,看你能否胜任他们所交办的工作,你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人。
有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种不同的回答。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很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这三个石匠,虽然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完全不同。同样的工作在某人看来只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却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建议5 盖一座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明白自己的需求,才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应的工作。这当然只是一方面,因为即使你希望自己在某一行做某一工作,用人单位还要选择你,看你能否胜任他们所交办的工作,你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人。
理智地对自我进行剖析,在择业中至关重要。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有何优势、有何劣势,不分析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会导致择业过程中的盲目从众或患得患失,同时也会影响今后的工作。
世界500强高管的建议
l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的工作,也许更容易出成绩。不妨问一下自己:是喜欢与事情打交道,还是喜欢与人打交道?是喜欢挑战性强的工作,还是安稳的工作?
l分析自己的价值取向。问一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即自己想在哪一方面有所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自己的“满足感”是什么?“价值标准”是什么?你是否考虑过你求职中最关心的是些什么? 这个问题是希望你能清楚自己求职时到底注重些什么,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你更看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机会,还是工作机会、工作报酬、工作环境或其他方面。
l测评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如学习成绩在全专业中的名次,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自己有何出众的能力(包括潜能)等。
l评价自己的择业优势与劣势。寻找扬长避短之道。
本章提出建议的世界500强高管有: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谢克海
“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比别人强在哪里,有什么弱点,自己是想当经理,还是想做专家,是希望自己做到很高位置,还是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张文怡
“这里不是师傅带徒弟,师傅不走,徒弟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要你表现优秀,你随时可以得到晋升。”
GE(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晓军
“GE对人才的最大吸引力来自品牌、企业价值观、文化、发展远景和内部流动。”
家乐福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杨孝全
“有一些大学生对从事这种行业的艰苦性和挑战性没有准备,而且也对自己工作的价值缺乏认同。”
欧莱雅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戴青
“工作当然要追求回报,对自己有怎样的回报不去了解,这样的应聘是盲目的。”
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总经理王文汉博士
“英特尔员工的薪水与其他公司相比,并不是最高的,但英特尔却仍然具备对人才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它是先进技术与创新的象征。”
3M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余俊雄
“在3M,发明新的产品、创造新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客户,已经成为每个员工的工作习惯。”
富士通将军公司原CTO、空调技术研究所所长稻垣雄史
“我们对科研人员的要求有三点,一要有很高的学术能力,二要有很快的反应能力,三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AIA)资深副总裁陈润权
“我们追求规范、稳健的发展,以服务为本,力求给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
发表由 Lzq0702 79 天之前 (2010-01-08) 显示个人信息
分类: 职场 | 标签: 世界500强 ge 家乐福 欧莱雅 英特尔
明白自己的需求,才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应的工作。这当然只是一方面,因为即使你希望自己在某一行做某一工作,用人单位还要选择你,看你能否胜任他们所交办的工作,你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人。
有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种不同的回答。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很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这三个石匠,虽然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完全不同。同样的工作在某人看来只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却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建议5 盖一座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明白自己的需求,才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应的工作。这当然只是一方面,因为即使你希望自己在某一行做某一工作,用人单位还要选择你,看你能否胜任他们所交办的工作,你是否是他们所需要的人。
理智地对自我进行剖析,在择业中至关重要。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有何优势、有何劣势,不分析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会导致择业过程中的盲目从众或患得患失,同时也会影响今后的工作。
世界500强高管的建议
l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的工作,也许更容易出成绩。不妨问一下自己:是喜欢与事情打交道,还是喜欢与人打交道?是喜欢挑战性强的工作,还是安稳的工作?
l分析自己的价值取向。问一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即自己想在哪一方面有所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自己的“满足感”是什么?“价值标准”是什么?你是否考虑过你求职中最关心的是些什么? 这个问题是希望你能清楚自己求职时到底注重些什么,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你更看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机会,还是工作机会、工作报酬、工作环境或其他方面。
l测评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如学习成绩在全专业中的名次,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自己有何出众的能力(包括潜能)等。
l评价自己的择业优势与劣势。寻找扬长避短之道。
本章提出建议的世界500强高管有: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谢克海
“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比别人强在哪里,有什么弱点,自己是想当经理,还是想做专家,是希望自己做到很高位置,还是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张文怡
“这里不是师傅带徒弟,师傅不走,徒弟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要你表现优秀,你随时可以得到晋升。”
GE(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晓军
“GE对人才的最大吸引力来自品牌、企业价值观、文化、发展远景和内部流动。”
家乐福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杨孝全
“有一些大学生对从事这种行业的艰苦性和挑战性没有准备,而且也对自己工作的价值缺乏认同。”
欧莱雅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戴青
“工作当然要追求回报,对自己有怎样的回报不去了解,这样的应聘是盲目的。”
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总经理王文汉博士
“英特尔员工的薪水与其他公司相比,并不是最高的,但英特尔却仍然具备对人才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它是先进技术与创新的象征。”
3M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余俊雄
“在3M,发明新的产品、创造新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客户,已经成为每个员工的工作习惯。”
富士通将军公司原CTO、空调技术研究所所长稻垣雄史
“我们对科研人员的要求有三点,一要有很高的学术能力,二要有很快的反应能力,三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AIA)资深副总裁陈润权
“我们追求规范、稳健的发展,以服务为本,力求给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
Saturday, March 27, 2010
林徽因百科名片
林徽因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中文名: 林徽因
外文名: phyllis
别名: 徽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福建闽县
出生日期: 1904.06.10
逝世日期: 1955.04.01
职业: 建筑学家,文学家
毕业院校: 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 参与国徽设计
改造传统景泰蓝
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代表作品: 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你是人间四月天
家庭成员: 父亲:林长民,丈夫:梁思成
目录[隐藏]
人物生平
感情世界
相关评价
经典作品集
纪念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林徽因,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同为著名的闽籍女作家。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我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了。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1949年初,突然两位解放军同志来到她家,摊开北平军用地图,要求他们用红笔圈出一切重要文物古迹的位置,以便万一大军被迫攻城时尽可能予以保护,这使他们十分感动,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他们立即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心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强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1953年文化部组织的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林徽因冲动的指着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林徽因的病情急遽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于1955年离世。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从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1950年,她被任命为北京计画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有远见的意见。她以极大的科学勇气和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的错误主张,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并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这个既能保存古文物又可供人民憩息的新设想。
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她关心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濒临停业的景泰蓝、烧瓷等传统工艺品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式图案,亲自参加试制,并为工艺美术学院培养研究生。
1952年,她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内部装修设计,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翌年,她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1954年6月,她当选为北京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徽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精力,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而且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我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但到了1954年,她的身体已极度衰弱,所承担的《中国建筑史》课程,几乎一大半是躺在床上讲授的。1955年4月1日,病魔终于夺走了她的生命,享年51岁。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著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著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激荡著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关于林徽因的传记有《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林徽因》,《林徽因寻真》等。
[编辑本段]感情世界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後林徽因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後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像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後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後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著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作为女性的林徽因 我又何苦为难女人?
林徽因向来是一个群体的中心,不管是远远向往著的群众,还是登堂入室加入她的沙龙的客人,我们得到的画像,总是一群男人如壁脚灯一样地抬头仰望她,用柔和的光线烘托她,愈发显得她眼波灵转,顾盼生姿。
这个中心在让人神往的同时,也让人神伤。梁思成说到林徽因因为爱上了金岳霖而痛苦地找他商量的时候,云淡风清地说了一句"我们都哭了"。哭过痛过,伤痕应该还在,只是出于矜持和自尊而不愿意提及。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穿插著许多矜持的缄默。徐志摩是嗓门最大最不知顾忌的,但是碰到林徽因也颇为委婉,并且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坠机身亡,永远沉寂。陆小曼于是也缄默了,素服终身。梁思成也是沉默的,我们只从他第二任妻子林洙那里,知道一些只字片语。林洙也是缄默的,提及林徽因的时候,她永远会想到少女时期去拜见她的情景。金岳霖面对采访者更是如此明言:"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与别人)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但是如今这个时代,或许不允许有什么缄默,爱情事件中的神秘隐讳,更像是在白猿肚子里的《九阳真经》,大家恨不得扒了出来复印之後人手一册地传看。1994年费慰梅所著《中国建筑之魂》一书出版,1996年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出版了她口述的自传,也揭秘了一把。
李健吾曾说:"林徽因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或许是因为她身边都是男性朋友的缘故,她的一生才没有被一堆回忆录的口水所淹没。当林徽因这个名字越来越流行,对于她的崇拜和对于她的伟大的消解同时进行,或许女性观众/读者比男性更关注林徽因,更容易崇拜她或者蔑视她,就像她们关注格雷丝。凯利,前者是一个有爱情有婚姻有事业的名媛,後者是有事业有婚姻的明星。说到底还是林徽因更高一筹,融合了亦舒式女性理想和琼瑶小说的满天诗句。
但是,在这一场场的文化关注中,到底有多少男性参与其中呢?这是让我好奇的一个问题。费慰梅的丈夫费正清绝对不会去写老友的传记,张邦梅若是个男子,也不会把自己姑婆的故事拿来做毕业论文。说到底,这麼关注他人故事的,总是女人。
既然关注他人是女人的通病,林徽因是否是一个例外?张幼仪的自传中说到,林徽因在1947年见了她一面:"一个朋友来对我说,林徽因在医院里,刚熬过肺结核大手术,大概活不久了。连她丈夫梁思成也从他正教书的耶鲁大学被叫了回来。做啥林徽因要见我?我要带著阿欢和孙辈去。她虚弱得不能说话,只看著我们,头摆来摆去,好像打量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麼。大概是我不好看,也绷著脸……我想,她此刻要见我一面,是因为她爱徐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 她即使嫁给了梁思成,也一直爱徐志摩。"
林徽因的举动的确有些让人费解,不由得人家不浮想联翩。她要看什么?张幼仪又有什麼好看的?这位高傲的女神还做过另一件颇近常理的事情。徐志摩死后,凌叔华处存有他的日记和手稿,林徽因并不掩饰她对此的好奇和渴望,"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给胡适的信)如她所愿,她拿到了徐志摩的《康桥日记》,但是少了几页,为此她还和凌叔华怄了好一阵子的气。
我一边带著后天培养的男性良知,希望死者安息,一边又出于女性犯滥的柔情,希望看到更多的有味有料的关于这个女人的回忆录的出现。这是我所能做到的极限,在此与各位女性读者共勉。
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 建筑是她心灵的诗歌
萧乾先生在绝笔《才女林徽因》中记道:"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这是1933年11月初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萧乾做客林徽因家中吃茶时发表的感慨,同时,这也是林徽因一生做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林徽因女士的作品集搭乘世纪末班车在中国大地适度地流行了一阵子。我们当然无法用文学家张爱玲女士的文字感染力来衡量建筑学者、美术设计师出身的林徽因,这种相提并论的做法本身就是愚蠢的。但是令人悲哀的是---当下大部分读者因为无聊文人的杜撰炒作将林女士当作一条美丽的金鱼供养在床头案边,对于真正的文字工作者而言,这种荒唐的炒作已近似于耻辱。
上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和日军在中国八年的种种残虐暴行相对比,我们看到了人类的进步。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纵是佛经中九天十地诸神菩萨,胸襟也不过如此吧。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的丈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吴晗的言论,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其後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著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楼今日早已随著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他人眼中的林徽因 真实比想像更风华
三十年代金岳霖曾题“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赠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冰心提起林徽因,开口就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著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令她们倾倒。 ----(陈钟英:《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采访札记》)
在众多的赞誉中,颇值得回味的是张幼仪对林徽因的评价,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
与美丽相辅相成的,自然是她过人的才气。文洁若为林徽因的美而惊叹之馀,毫不掩饰对她才华的钦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 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
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後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称羡”,这一点也可以从林徽因在文学沙龙上的高谈阔论得到印证。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就曾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著她转”。----(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
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这样的林徽因,在朋友间引起的,又是另外一种评说,李健吾抗战期间闻听林徽因虽罹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其後,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李健吾:《林徽因》)
这样的林徽因,也许才是最可纪念并且最应该为后世所记住的。
[编辑本段]经典作品集
《永远的林徽因——林徽因经典作品集》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80220-560-4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装帧: 硬壳精装
林徽因诗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著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後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 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那一夜》
作者: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偶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女人是宗教》
——献给林徽因
作者:肖振海
轻柔间 您化身四月
绝世的白莲 一千年才有一见
诗如其人 其人如春天
衣裙淡漫 落了些笑音在梦沿
那回声 像隔山的灯火
又像一弯明月 悬挂桥边
头带百花的冠冕的仙 您是
晨风刻画的经典 灵妍的筑建
丢不掉 来路的真切
为难您了 这不能平分的爱恋
云烟似的愁叹 飘向幽谷
正是她 锤炼了情操和容颜
一辈子或永远 您都有您的信徒
女人是宗教的传说 从此兑现
致林徽因
作者: 李陆
清雅的不仅是你姣好的容颜
还有你那蓝莲花一样芳馨四溢的诗魂
高贵的不仅是你温婉的气质
还有你那孔雀翎一样锦绣奔放的才思
有人说你是建筑师,这不错
还有人说你是诗人,这也不错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你是美丽的花神
花神,多么美好鲜妍的名字
花神,多么崇高无上的身份
为了构筑红尘秀靓别致的四月天
你把芳菲绽放在如金似玉的花样年华
为了刻画人世那迷离变幻的秋天
你把芳心化作智慧闪烁的不朽诗篇
你是情雅才高的非凡女子
舞动一袭婀娜曼妙的娉婷莲影
你是围珠绕翠的人间贵人
四射无限金紫银鳞的瑶彩珠辉
你是魅力不可阻挡的无上花神
独领风骚的丽质依然艳冠群芳
[编辑本段]纪念
2007年8月23日,一代才女林徽因纪念碑落户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在这块新颖别致的纪念碑上,人物像和记述文字全部镂空。纪念碑由杭州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建造。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学者和诗人。林徽因纪念碑落户杭州
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
梦期待中的白莲
文:奚耀华
出处:文学报 2006年8月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的确,将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见,然而林徽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解之缘,却是人所共知的。除了那一段与诗人徐志摩理不清的情感传奇,她自身温婉清丽的文学天赋,也把她与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不妨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认识林徽因。
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多集中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这时的她正是开始成熟但依然多梦的时期。《你是人间四月天》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择精汇编成集,形成纯粹的文学读本,集中体现了林徽因的创作成就和文学才华。
诗歌是林徽因创作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书中收录了25首诗作,其温润柔美的风格,充分反映了女性细腻、深情的特征,在色彩缤纷的现代诗坛,如一朵“梦期待中的白莲”,典雅端庄、不同凡响。她善于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挖掘诗性,以寄托情怀,立意便是高格,而意象运用之娴熟,意境创造之幽长,已是现代诗风中较为出色的了,其中新月诗歌的影响,可见一斑。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情感用排比的手法一波波袭来,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如果在文人分类中再给林徽因定位,则她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
散文的创作更能明晰地窥视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收四篇作品中有两篇是怀念徐志摩的,可见这一题材在林徽因创作及读者心目中的重要。虽然这些文字在表面已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但字里行间的感伤及凄婉之情昭然若揭,令人感动。也许徐志摩对她来讲只是一个“朋友”——一个能倾注如此赞誉的特殊“朋友”,但众人却为他们之间勾勒出一幕楚楚动人的情感悲剧,这一空间实在具有太大、太永久的诱惑力,而且确有动人的故事蕴藏其间,引得读者不懈地进行更为生动的、理想化的补充和演绎。这是文坛一段暧昧不清的情感纠葛,为她与徐志摩之间灵魂深处的契合,留下了不解之谜。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缠绵,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答,惟其如此,这一段情缘才具有了朦胧而不确定的意境之美,才让人对林徽因的一段段动人文字咀嚼再三、品味再三。而作品之中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林徽因的确是一位文学家,她身上有着文人专有的素质和眼光,而非是牵强附会,附庸之举。
小说之于林徽因,与其说体现的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更多的是展示了她的一种文学素养。她掌握了小说的真谛和理论,比如她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一文中说道:
……一个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
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作论述,她对文学的理解是具有理论基础的。然而,她却未能讲出更加精彩动人的故事,她似乎更加注重表现一种细腻的生活情状,因而显得沉着和平淡,但文笔间流露出的语言功底、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和作品中不经意的诗意营造,使她的小说,具备了一定水准和价值,也仅此而已,这并不妨碍林徽因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作家,本书所展示的作品,已经可以说明这一点。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价值还在于图片的配排和链接,将林徽因家人,友人及所处时代的背景影像,提供给读者,给人一种新颖立体的阅读视角和审美参照,其中她与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中国近代巨擘梁启超及现代诗坛才俊徐志摩等的合影照片十分珍贵,而链接文字又使图书的信息量加大,丰富拓展了书的文化底蕴。
林徽因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中文名: 林徽因
外文名: phyllis
别名: 徽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福建闽县
出生日期: 1904.06.10
逝世日期: 1955.04.01
职业: 建筑学家,文学家
毕业院校: 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 参与国徽设计
改造传统景泰蓝
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代表作品: 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你是人间四月天
家庭成员: 父亲:林长民,丈夫:梁思成
目录[隐藏]
人物生平
感情世界
相关评价
经典作品集
纪念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林徽因,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同为著名的闽籍女作家。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我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了。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1949年初,突然两位解放军同志来到她家,摊开北平军用地图,要求他们用红笔圈出一切重要文物古迹的位置,以便万一大军被迫攻城时尽可能予以保护,这使他们十分感动,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他们立即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心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强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1953年文化部组织的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林徽因冲动的指着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林徽因的病情急遽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于1955年离世。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从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1950年,她被任命为北京计画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有远见的意见。她以极大的科学勇气和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的错误主张,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并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这个既能保存古文物又可供人民憩息的新设想。
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她关心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濒临停业的景泰蓝、烧瓷等传统工艺品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式图案,亲自参加试制,并为工艺美术学院培养研究生。
1952年,她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内部装修设计,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翌年,她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1954年6月,她当选为北京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徽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精力,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而且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我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但到了1954年,她的身体已极度衰弱,所承担的《中国建筑史》课程,几乎一大半是躺在床上讲授的。1955年4月1日,病魔终于夺走了她的生命,享年51岁。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著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著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激荡著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关于林徽因的传记有《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林徽因》,《林徽因寻真》等。
[编辑本段]感情世界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後林徽因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後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像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後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後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著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作为女性的林徽因 我又何苦为难女人?
林徽因向来是一个群体的中心,不管是远远向往著的群众,还是登堂入室加入她的沙龙的客人,我们得到的画像,总是一群男人如壁脚灯一样地抬头仰望她,用柔和的光线烘托她,愈发显得她眼波灵转,顾盼生姿。
这个中心在让人神往的同时,也让人神伤。梁思成说到林徽因因为爱上了金岳霖而痛苦地找他商量的时候,云淡风清地说了一句"我们都哭了"。哭过痛过,伤痕应该还在,只是出于矜持和自尊而不愿意提及。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穿插著许多矜持的缄默。徐志摩是嗓门最大最不知顾忌的,但是碰到林徽因也颇为委婉,并且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坠机身亡,永远沉寂。陆小曼于是也缄默了,素服终身。梁思成也是沉默的,我们只从他第二任妻子林洙那里,知道一些只字片语。林洙也是缄默的,提及林徽因的时候,她永远会想到少女时期去拜见她的情景。金岳霖面对采访者更是如此明言:"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与别人)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但是如今这个时代,或许不允许有什么缄默,爱情事件中的神秘隐讳,更像是在白猿肚子里的《九阳真经》,大家恨不得扒了出来复印之後人手一册地传看。1994年费慰梅所著《中国建筑之魂》一书出版,1996年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出版了她口述的自传,也揭秘了一把。
李健吾曾说:"林徽因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或许是因为她身边都是男性朋友的缘故,她的一生才没有被一堆回忆录的口水所淹没。当林徽因这个名字越来越流行,对于她的崇拜和对于她的伟大的消解同时进行,或许女性观众/读者比男性更关注林徽因,更容易崇拜她或者蔑视她,就像她们关注格雷丝。凯利,前者是一个有爱情有婚姻有事业的名媛,後者是有事业有婚姻的明星。说到底还是林徽因更高一筹,融合了亦舒式女性理想和琼瑶小说的满天诗句。
但是,在这一场场的文化关注中,到底有多少男性参与其中呢?这是让我好奇的一个问题。费慰梅的丈夫费正清绝对不会去写老友的传记,张邦梅若是个男子,也不会把自己姑婆的故事拿来做毕业论文。说到底,这麼关注他人故事的,总是女人。
既然关注他人是女人的通病,林徽因是否是一个例外?张幼仪的自传中说到,林徽因在1947年见了她一面:"一个朋友来对我说,林徽因在医院里,刚熬过肺结核大手术,大概活不久了。连她丈夫梁思成也从他正教书的耶鲁大学被叫了回来。做啥林徽因要见我?我要带著阿欢和孙辈去。她虚弱得不能说话,只看著我们,头摆来摆去,好像打量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麼。大概是我不好看,也绷著脸……我想,她此刻要见我一面,是因为她爱徐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 她即使嫁给了梁思成,也一直爱徐志摩。"
林徽因的举动的确有些让人费解,不由得人家不浮想联翩。她要看什么?张幼仪又有什麼好看的?这位高傲的女神还做过另一件颇近常理的事情。徐志摩死后,凌叔华处存有他的日记和手稿,林徽因并不掩饰她对此的好奇和渴望,"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给胡适的信)如她所愿,她拿到了徐志摩的《康桥日记》,但是少了几页,为此她还和凌叔华怄了好一阵子的气。
我一边带著后天培养的男性良知,希望死者安息,一边又出于女性犯滥的柔情,希望看到更多的有味有料的关于这个女人的回忆录的出现。这是我所能做到的极限,在此与各位女性读者共勉。
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 建筑是她心灵的诗歌
萧乾先生在绝笔《才女林徽因》中记道:"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这是1933年11月初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萧乾做客林徽因家中吃茶时发表的感慨,同时,这也是林徽因一生做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林徽因女士的作品集搭乘世纪末班车在中国大地适度地流行了一阵子。我们当然无法用文学家张爱玲女士的文字感染力来衡量建筑学者、美术设计师出身的林徽因,这种相提并论的做法本身就是愚蠢的。但是令人悲哀的是---当下大部分读者因为无聊文人的杜撰炒作将林女士当作一条美丽的金鱼供养在床头案边,对于真正的文字工作者而言,这种荒唐的炒作已近似于耻辱。
上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和日军在中国八年的种种残虐暴行相对比,我们看到了人类的进步。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纵是佛经中九天十地诸神菩萨,胸襟也不过如此吧。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的丈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吴晗的言论,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其後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著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楼今日早已随著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他人眼中的林徽因 真实比想像更风华
三十年代金岳霖曾题“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赠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冰心提起林徽因,开口就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著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令她们倾倒。 ----(陈钟英:《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采访札记》)
在众多的赞誉中,颇值得回味的是张幼仪对林徽因的评价,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
与美丽相辅相成的,自然是她过人的才气。文洁若为林徽因的美而惊叹之馀,毫不掩饰对她才华的钦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 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
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後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称羡”,这一点也可以从林徽因在文学沙龙上的高谈阔论得到印证。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就曾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著她转”。----(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
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这样的林徽因,在朋友间引起的,又是另外一种评说,李健吾抗战期间闻听林徽因虽罹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其後,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李健吾:《林徽因》)
这样的林徽因,也许才是最可纪念并且最应该为后世所记住的。
[编辑本段]经典作品集
《永远的林徽因——林徽因经典作品集》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80220-560-4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装帧: 硬壳精装
林徽因诗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著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後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 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那一夜》
作者: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偶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女人是宗教》
——献给林徽因
作者:肖振海
轻柔间 您化身四月
绝世的白莲 一千年才有一见
诗如其人 其人如春天
衣裙淡漫 落了些笑音在梦沿
那回声 像隔山的灯火
又像一弯明月 悬挂桥边
头带百花的冠冕的仙 您是
晨风刻画的经典 灵妍的筑建
丢不掉 来路的真切
为难您了 这不能平分的爱恋
云烟似的愁叹 飘向幽谷
正是她 锤炼了情操和容颜
一辈子或永远 您都有您的信徒
女人是宗教的传说 从此兑现
致林徽因
作者: 李陆
清雅的不仅是你姣好的容颜
还有你那蓝莲花一样芳馨四溢的诗魂
高贵的不仅是你温婉的气质
还有你那孔雀翎一样锦绣奔放的才思
有人说你是建筑师,这不错
还有人说你是诗人,这也不错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你是美丽的花神
花神,多么美好鲜妍的名字
花神,多么崇高无上的身份
为了构筑红尘秀靓别致的四月天
你把芳菲绽放在如金似玉的花样年华
为了刻画人世那迷离变幻的秋天
你把芳心化作智慧闪烁的不朽诗篇
你是情雅才高的非凡女子
舞动一袭婀娜曼妙的娉婷莲影
你是围珠绕翠的人间贵人
四射无限金紫银鳞的瑶彩珠辉
你是魅力不可阻挡的无上花神
独领风骚的丽质依然艳冠群芳
[编辑本段]纪念
2007年8月23日,一代才女林徽因纪念碑落户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在这块新颖别致的纪念碑上,人物像和记述文字全部镂空。纪念碑由杭州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建造。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学者和诗人。林徽因纪念碑落户杭州
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
梦期待中的白莲
文:奚耀华
出处:文学报 2006年8月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的确,将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见,然而林徽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解之缘,却是人所共知的。除了那一段与诗人徐志摩理不清的情感传奇,她自身温婉清丽的文学天赋,也把她与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不妨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认识林徽因。
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多集中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这时的她正是开始成熟但依然多梦的时期。《你是人间四月天》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择精汇编成集,形成纯粹的文学读本,集中体现了林徽因的创作成就和文学才华。
诗歌是林徽因创作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书中收录了25首诗作,其温润柔美的风格,充分反映了女性细腻、深情的特征,在色彩缤纷的现代诗坛,如一朵“梦期待中的白莲”,典雅端庄、不同凡响。她善于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挖掘诗性,以寄托情怀,立意便是高格,而意象运用之娴熟,意境创造之幽长,已是现代诗风中较为出色的了,其中新月诗歌的影响,可见一斑。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情感用排比的手法一波波袭来,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如果在文人分类中再给林徽因定位,则她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
散文的创作更能明晰地窥视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收四篇作品中有两篇是怀念徐志摩的,可见这一题材在林徽因创作及读者心目中的重要。虽然这些文字在表面已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但字里行间的感伤及凄婉之情昭然若揭,令人感动。也许徐志摩对她来讲只是一个“朋友”——一个能倾注如此赞誉的特殊“朋友”,但众人却为他们之间勾勒出一幕楚楚动人的情感悲剧,这一空间实在具有太大、太永久的诱惑力,而且确有动人的故事蕴藏其间,引得读者不懈地进行更为生动的、理想化的补充和演绎。这是文坛一段暧昧不清的情感纠葛,为她与徐志摩之间灵魂深处的契合,留下了不解之谜。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缠绵,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答,惟其如此,这一段情缘才具有了朦胧而不确定的意境之美,才让人对林徽因的一段段动人文字咀嚼再三、品味再三。而作品之中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林徽因的确是一位文学家,她身上有着文人专有的素质和眼光,而非是牵强附会,附庸之举。
小说之于林徽因,与其说体现的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更多的是展示了她的一种文学素养。她掌握了小说的真谛和理论,比如她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一文中说道:
……一个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
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作论述,她对文学的理解是具有理论基础的。然而,她却未能讲出更加精彩动人的故事,她似乎更加注重表现一种细腻的生活情状,因而显得沉着和平淡,但文笔间流露出的语言功底、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和作品中不经意的诗意营造,使她的小说,具备了一定水准和价值,也仅此而已,这并不妨碍林徽因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作家,本书所展示的作品,已经可以说明这一点。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价值还在于图片的配排和链接,将林徽因家人,友人及所处时代的背景影像,提供给读者,给人一种新颖立体的阅读视角和审美参照,其中她与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中国近代巨擘梁启超及现代诗坛才俊徐志摩等的合影照片十分珍贵,而链接文字又使图书的信息量加大,丰富拓展了书的文化底蕴。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Followers
Blog Archive
-
▼
2010
(537)
-
▼
March
(106)
- No title
- 极权的诱惑(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许知远 2010-03-18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 新闻人物:中国奇人李书福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帕提•沃德米尔 约翰•里德 2010-03-30字...
- 人民币升值只是第一步 作者:瑞银高级经济顾问 乔治•马格纳斯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10-03...
- 世界属于Facebook一代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露西•凯拉韦 2010-03-30字号...
- 有种激情像魔鬼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0-03-24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
- 赚钱不要嫌俗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10-03-31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
- 何桂彦:奥利瓦的“偏见”2010年03月27日 11:03:03 作者:何桂彦 来源:艺术...
- 报告指,雷曼内部会计政策规定用于回购105的资产必须是流动性较高的,才能使“买方较易处理掉买来的资产...
- 2200页报告揭开雷曼破产真相 2人分享此文 作者:21世纪网 发表于:2010-03-17 加入收...
- 韦尔奇何以成为“全球第一CEO”? 8人分享此文 作者:21世纪商业评论 发表于:2009-11-1...
- 经史百家杂钞 《经史百家杂钞》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一书,是从...
- 胡雪岩百科名片胡雪岩画像胡雪岩,安徽人,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19...
- 新媒体 in 创意/创新/创业 Twitter的出路在移动终端 2010年03月12日 10:03 ...
- 新媒体 in 创意/创新/创业 泛媒体化的微博 2010年03月23日 09:33 0人分享此文 当...
- 陈天桥比史玉柱高明多少? 发表由 Lzq0702 121 天之前 (2009-11-27) 显示个...
- 栗宪庭“我们在哪里?”(转) 发表于 2010-03-26 01:43:41 阅读 728 次 评论...
- 宋庄“微生活”扫描 ...
- 2010 真惨啊,美国艺术!2010年03月24日 12:03:11 作者:俞冰夏 来源:...
- 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毛泽东位列第七 2010-02-13 14:2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
- 人老情切:毛泽东蒋介石的最后交流 2010-02-26 13:5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
- 人老情切:毛泽东蒋介石的最后交流 2010-02-26 13:50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
- 重庆谈判凶险异常 毛泽东两喊蒋委员长万岁 2010-03-10 14:25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 毛泽东眼里唯一“很厉害”历史人物 2010-03-16 09:55 来源:转载文章 共 0 位网友...
- 《天下无墙--世界500强给求职者的11条建议》建议5:盖一座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发表由 Lzq0...
- 林徽因百科名片林徽因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人生苦短,先娛己,後娛人 好得不似真的,大概不是真的 做人要含蓄點,得過且過,不必斤斤計較,水清無魚...
- 名家话佛缘:金庸首次披露皈依心路 --------------------------------...
- 目击哈佛中国评论02,为请马云/王石 翻出旧文Share Thursday, February 11...
- WhoThe co-head of post-war and contemporary art at...
- WhoA former partner at Goldman Sachs and now a maj...
- Equal parts connoisseur and razor-sharp businessma...
- 马丁•路德•金与美国民权运动的启示 作者:张祖桦 “美国民主的伟大之处是为权利而抗议的权利”。—...
- 马丁·路德·金于1929年1月15日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黑人牧师家庭。年少的金从母亲那里学...
- 中国威胁美国:一种幻觉 作者:安波斯(Ambrose Evans-Pritchard) 英国《每...
- 美国骑虎难下 斯坦伯格一行访华暗藏玄机2010-03-13 06:43:51 作者:timesny ...
-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3、当你快乐时,...
- No title
- “国进民退”要怪民企胆太小正文 评论(44) 更多编辑荐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
- “国进民退”要怪民企胆太小正文 评论(44) 更多编辑荐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
- “知识经济”是个什么东西?正文 评论(9) 更多编辑荐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
- 刘益谦、王薇夫妇:买了100多幅红色经典油画 2009年11月15日17:55 【字号 大 中...
- Culture MonsterAll the Arts, All the Time« Previou...
- Culture MonsterAll the Arts, All the Time« Previou...
- Eastern Promise: Asian Artists Rise正文 评论(5) 更多生活休闲...
- 亚洲艺术家在经济衰退中崛起正文 评论(5) 更多生活休闲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
- 谁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 正文 评论(67) 更多中国实时报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
- 社交媒体助企业及时化解公关危机正文 评论 更多科技经纬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
- 使用社交网络三忌正文 评论 更多职业与管理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发布到...
- 网络世界中富人“嫌富爱贫”正文 评论(6) 更多奢华人生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
- 谷歌CEO:谷歌与报纸业的真实关系正文 评论(9) 更多观点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 谷歌推出新搜索功能 应对微软挑战正文 评论(9) 更多科技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
- Facebook如何让网络交友贬值正文 评论(6) 更多数字生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
- Facebook掌门为何不急于做亿万富翁正文 评论(24) 更多科技经纬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 创始人布林前苏联背景影响谷歌退出决定正文 评论(77) 更多科技经纬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
- 楼花小典:解剖开发商之“绝代双骄”正文 评论(12) 更多房海观楼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
- 随着调控政策的颁布实施,全民似乎就在等待这个问题的答案。而随着时间进入3月,这份心情更加地焦灼起来。...
- 不能用宋朝的办法治“蚁族”正文 评论(50) 更多编辑荐读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
- 谷歌放弃在华业务势成定局正文 评论(224) 更多科技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
- 十部最值得珍藏的奥斯卡影片正文 评论(6) 更多生活休闲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
- 在中国古玩收藏者中,象征权力和爱国主义的藏品更受欢迎,至少苏富比拍卖公司(Sotheby's)在为下...
- 传西南大学某女生夜晚经学校某小路,被强奸。校长大手一挥,说只要不张扬,学校的研究生你随便上。后来学生...
- 福建龙岩电视台火啦!新闻镜头:涛哥春节慰问福建龙岩土楼居民。一位老伯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激动万分地说...
- Google Analytics in Depth: Goals and FunnelsMarch ...
- Evicted Artists Protest After Attack in Beijing Du...
- 1. London, 1. New York, 3. Hong Kong, 4. Singapore...
- Monitor:我好慘啊,每天給人看。 Keyboard:我更慘呢,每天給人打。 Mouse:我才慘...
- 两会热议当代艺术:传统多就不现代了吗?(转载) 当代艺术的活跃是不争的事实。曾有报道显示,自20...
- 孙正义百科名片孙正义孙正义(そんまさよし)韩裔日本人,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大学分校,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
- 朱伟:新写实也只是一个商业噱头 我觉得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可笑,就像五七年的大跃进一样,什么样的卫星都...
- 再谈方力钧的工作方法标签: 方力钧 2010-03-10 20:07 再三想起方力钧去年的关于他...
- 犬儒學派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轉到: 導航, 搜尋犬儒學派(來自希臘文的κύων,「狗」)是古希...
- 斐洛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轉到: 導航, 搜尋斐洛‧尤迪厄斯(Philo Judeaus)亦稱亞...
- 赫拉克利特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此条目可能需要进行清理,以符合维基百科的质...
- 古希腊七贤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古希腊七贤,古代希腊七位名人的统称,现代人了...
- 彭德(1946.5—)湖北天门人。擅长美术理论。197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长期从事基层美...
- 名人讲堂 —— 中国当代艺术(五)Share Mon at 1:04pm朱青生 1957年生于镇江。...
- 不抽烟不喝酒,63岁,林彪同志;只喝酒不抽烟,73岁,恩来同志;只抽烟不喝酒,83岁,主席同 志;既...
- 艾略特目录[隐藏]艾略特简介艾略特传记艾略特的《荒原》【原文】【赏析评价与简介】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
- 宋玉目录[隐藏]【简介】【《襄阳耆旧记》】【作品】九辩【简析】 [编辑本段]【简介】 宋玉,又名...
-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
- 现代和前卫的标尺是什么?--- 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逻辑 作者:高名潞 2007-09-14 15...
- 皮力 1974年生于中国武汉,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他策划的展览包括“希望之星”(青岛雕塑艺术博物馆...
- 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 说天堂最美...
- Super Natural, 2006, pencil, color pencil on paper...
- 在日本發生了一件千真萬確的事: 有人為了裝修家裡,拆開了牆; 日式住宅的牆壁通常是中間架了木板後...
- 惠子目录[隐藏]生平概述人物经历哲学思想历物十事庄惠之交人物评价 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
- 中国思想史目录[隐藏]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中国思想史》新版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 [编...
- 惠子目录[隐藏]生平概述人物经历哲学思想历物十事庄惠之交人物评价 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
- 高能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又称粒子物理学或基本粒子物理学,它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
- 超弦 20世纪的物理学有两次大的革命:一次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它几乎是爱因斯坦一人完成的...
- 2010年惠特尼双年展上值得期待的7位年轻艺术家 Seven Young Artists to Wa...
-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模式(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许知远 2010-02-11字号 最大 ...
-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是个谜。他是个手腕高明的政界人士(否则进不了白宫),但他却...
- 美国财政如何走钢丝?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2010-02-24字号 ...
- 沃尔克计划”吹风劲 华尔街不轻言“拆”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康 纽约报道 2010-02-04 00:...
- 高盛的国家生意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康 周馨怡 熊敏 熊敏 花馨 上海报道 2010-02-22 00...
- 美国“七种武器”欲封锁中国资本出海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关云 上海报道 2010-03-04 00:3...
- 主权债务危机下的货币危机2010-03-02 03:12:00 来源: 证券时报(深圳) 跟贴 0 ...
-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經濟史學者Niall Ferguson近來在金融時報寫道, 一種希臘...
-
▼
March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