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2, 2009

乐谈东北亚史之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 【一】 2009-04-13 08:19:13


【修订小记】:较由“乐谈朝鲜史一至四“和”乐谈东北亚史五至九”组成的初稿,这次修订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乐谈朝鲜史一至四“和”乐谈东北亚史五至九”发在世界军事论坛:http://bbs.wforum.com)

A. 去掉了原“乐谈朝鲜史一”,这部分主要描述了一下“朝鲜”和“韩”这两个概念,然后描述了一下朝鲜语言。最初写这篇东西,是想谈谈朝鲜史的问题,所以题目也叫“乐谈朝鲜史”,但谈朝鲜,不谈历史上和朝鲜纠缠不清的东北亚的各政权和部族,根本拎不清楚朝鲜,所以结合了东北的情况。这引起巨大争议,主要是一些政治问题。所以原稿从第五篇以后改为“乐谈东北亚史”,小标题也从“前195年-108年的东北朝鲜国际形势”改为“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这次整理,就着眼于东北亚了,把朝鲜作为东北亚的一部分,于是去掉了关于语言的部分。另外把小标题改为副标题。

B. 修改和调整了关于描述夫余的部分。

C. 修改了一些行文中表述含混和错误的东西,改正了一些错白字,但可能仍然有。

D. 重新加了小节序号。

E. 由于这篇小文,实际是我读《史记》的笔记,文中采用的史料,主要是《史记》、《汉书》、《三国志》、《魏略》和《后汉书》,所以在没有特别交待的情况下,我在文中所指的“史书”或“史料”,就是指以上典籍。


乐谈东北亚史之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

【一】

看纷繁复杂的东北-朝鲜史籍,最令人头大的就是层出不穷的国名和族名,记有肃慎、朝鲜、良夷、萁氏朝鲜、卫氏朝鲜、真番、临屯、夫余、濊、貊貉、鲜卑、乌桓、高勾骊、马韩、弁韩、辰韩、慕容等三姓鲜卑、沃沮、挹娄、百济、勿吉、靺鞨、渤海、女真、倭等等。新罗以后的朝鲜半岛史很明确,而金朝以后的东北地区史也比较明确。这两个时间点之前,在这两个地界内,则有如一团乱麻。

没办法,只好祭出科学之研究方法,先来个局部研究。我选取的第一个历史切片是:前195年-108年。分别从政权和人群来描述。

卫氏朝鲜是史书中确凿记载的第一个东北亚-朝鲜地区的政权,所以我从这个政权和这个政权所处的时间段开始。当然,汉朝有的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三郡,也在广义上的东北亚地域之内,但就无需讨论了。

前195年和前108年是两个明确的历史纪年,即中国汉高帝十二年和汉武帝元封三年,分别代表卫氏朝鲜立国的上限和下限。前195年,汉朝的燕王卢绾叛乱,后来卢绾奔匈奴,燕人卫满奔萁氏朝鲜。前108年,汉武帝伐卫氏朝鲜,然后置乐浪、玄菟、真番和临屯四郡。由于这段时间有明确的纪年,是一个研究同时代东北国际形式的窗口。

卫满反出汉朝不久,即鹊占鸠巢,推翻了萁氏朝鲜,建立卫氏朝鲜。初期的地域有鸭绿江至平壤(或稍南)偏黄海的地方,都平壤(王险城),地百里。后期真番(先)和临屯(后)臣服,地千里。真番和临屯的位置稍后再叙述。

卫氏朝鲜的西北边,是汉朝的辽东郡。辽东郡和卫氏朝鲜的边界,大置以秦长城(塞)为界,可以笼统的理解为鸭绿江和清川江之间的某个界限。

卫氏朝鲜代萁氏,史记没有交待萁氏的下落。后汉书说:萁氏(准)败入海,攻马韩,居韩地,自号韩王。这个韩王的地界,是个难题。放之四海兼准的说法是:朝鲜半岛南部某区域。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萁准进入的是辰地,后来萁准后代失去统治,马韩人又(复)自立为辰王。所以马韩的疆域是什么,对理解韩王(萁氏)的地盘比较重要。

马韩在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韩,中是重要力量,其一:后来马韩的部落最多;其二:后汉书说萁氏韩王失去政权后,马韩尽王三韩之地;其三:辰韩是马韩割让出给移民的,马韩东边的一片土地,而弁韩(辰)只是在辰韩的南边一个小区域。

所以,萁氏韩王的地界,无论集权程度如何,大概是三韩之地。但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个地方被称为“三韩”,是萁氏称韩王以后的事情,这个地界,萁氏称韩王以前,叫“古辰国”。后汉书说马韩、辰韩、弁韩(辰)都是古辰国的地界。所以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萁准攻入今朝鲜半岛的南端的古辰国之地,称韩王。萁氏后代后来失去统治权,土著马韩人自立为辰王。推敲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所谓“三韩”这个名称的来源,是萁准的“韩王”,但这个地方被称为“韩”以前的名称是 “辰”。“辰”是个重要的名称,以后还要讨论。“韩”也比较有意思,以后也会认真讨论。萁准为什么要称为韩王,真是蹊跷。“韩”明显是个汉字名,而且在汉文化圈里,来源可考,是指陕西韩城这一带地界。近代的汉江、汉城、韩国可能直接来自于这个“韩”。

总之,在卫氏朝鲜的南边古辰国的地界上,有一个“韩”政权。

除了汉朝辽东、卫氏朝鲜、韩(辰)是三个确认的政权之外,此时的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域内,还有诸多的准国家或部落联盟,加上一些内涵含混不清的以地域名称来泛指的部落。

首当其冲要解释的是真番和临屯,其次有乌桓、鲜卑、濊、貊貉、挹娄、沃沮、夫余和勾骊等等。

真番和临屯,可能是两个小方国或部落联盟的名字,同时也是地名。由于真番和临屯又是前108年以后的汉朝四郡的名称,以后也会讨论到。汉朝四郡的名字是乐浪、玄菟、真番和临屯,涵盖了卫氏朝鲜于前108年被汉朝灭亡后卫氏曾经统治或羁縻的范围。

真番和临屯首见史记的朝鲜列传,汉书关于朝鲜的记载,基本照搬了史记的原文,竟然没有一点拓展。在真番和临屯中间,真番首先出现,史记说真番、朝鲜曾经为燕国的属国,可能是某种节制关系,但燕国和真番的关系早于我们现在考察的时间片断,先按下不表。

随后出现的是卫氏(满)“役属真番朝鲜”,“侵其旁小邑,真番、临屯兼来服属”。可见真番和临屯是距离卫氏朝鲜不太远的方国或部落联盟。这个都没有异议,有些争议的是真番临屯的位置。

对于真番,比较可信的是位于卫氏朝鲜的南部。网上的这条资料可以参考,所说非常有道理。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250243。最重要是的汉昭帝五年(前82年)裁撤真番郡,以真番郡北部的七个县并入了乐浪郡,属于乐浪郡南部都尉。乐浪郡建立以前是卫氏朝鲜的地盘,所以真番应该位于卫氏朝鲜的南部。

以下几点也佐证真番在卫氏之南。其一,卫氏朝鲜阻止真番旁边的方国向汉天子致敬。那么这些方国应该在卫氏的东边或南边,不可能在西边和北边。西边是海,北边和汉朝的辽东郡直接交界。其二,真番两个字,确实可以尝试用汉语解释,当然望文生义为当代史学家所诟病,我这里也就是一说,供大家参考。“番”好解释,番国也。“真”如果和前面提到的“辰”联系起来,应该指“辰国”。后世渤海的正式名称为“震”国,“震”的音部从“辰”,现代汉语里“震”和“真”的发音相同,或许为“辰”和“真”远古发音相同提供证据。渤海的正式名称“震”以后还要讨论,暂且不表。这样,真番或者为朝鲜半岛南部辰国边的小国(部落联盟);或者就是指辰国本身或辰国的一部分,后来汉朝真番郡的八个县,多家推定也确实没入了辰国。

真番的位置确定了,但真番究竟有多大,也可以探讨一下。真番如果指卫氏以南,“辰”国以北的小国(部落联盟)的话,地盘不大,因为“辰国”,无论是萁氏韩王还是马韩辰王先后存在于在卫氏朝鲜建国后的朝鲜半岛南部,这样意味着卫氏对真番的控制可能比较紧密。真番如果就是指“辰”国本身的话,地盘可观,基本涵盖朝鲜半岛南部,这样也意味这真番的自主性就比较强,对卫氏臣服的性质居多。在史无明文真番就是辰国的情况下,我多少倾向于前者。

临屯的具体位置也比较模糊。还是只能从汉朝四郡的位置往前推导。汉朝四郡的玄菟在乐浪的北边和东北,真番在乐浪的南边,那么临屯只能是乐浪东边或(和)东南边,靠近乐浪的地方。以下wiki这条史料可以参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8%E5%B1%AF%E9%83%A1。如是,临屯郡在卫氏东边单单大岭(今朝鲜境内之狼林山脉)以东至海(今日本海)的地方。

当世之时,东北-朝鲜地界内有汉朝辽东;割据政权卫氏朝鲜、辰国(萁氏韩王,后继之以马韩辰王);自治体真番、临屯。

但同时和以上政权出现的,还有鲜卑、乌桓、濊、貊貉、挹娄、沃沮等部落,夫余可能也已经已部落的形式存在。先谈乌桓和鲜卑,重点是乌桓。
史记载匈奴冒顿单于破东胡,东胡分为乌桓和鲜卑,二者有没有区别,暂且按下不表。冒顿破东胡在秦汉交会之际,所以从东胡分裂出来的乌桓和鲜卑已经存在于前195年-108年这段历史切片中。

首先稍微科普一下东胡。东胡在确切的史籍中,出现在史记的赵世家、匈奴列传等文献中。活动在赵国的广义上的东部,经常和燕国并列。夏家店上层文化,学界多认为是东胡的遗存,在位置和时间上,于史书上记载的东胡的活动地域和时间非常吻合。有几点意味深长: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考古资料上可以看出,一、东胡并非完全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社会,至少是半定居的性质;二、东胡人秃发、殉犬;三、东胡是有鬲的文化,鬲是用来做炊具的具有特殊形态的陶器,此一点非常有意思,有鬲的文化意味着东胡人可能并不是长久以来所想象的“非我族类”。东胡和夏家店上层文化还会在以后的历史切片中出现,现按下不表。总之,结合考古和历史记载,东胡的根据地在西拉木仑河以南,辽河以西,以及河北北部,笼统讲就是以今内蒙古赤峰的周边地区。

回到乌桓。乌桓在这段时间切片内的大部分时间段,即前195年-119年(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元年,霍去病破匈奴左地),都是臣服于匈奴的,属于匈奴左地,在军事上和匈奴一起行动。前119年后,霍去病破匈奴左地,乌桓居于汉朝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秦汉长城)外,并臣服于汉,在幽州护乌桓校尉的监管之下,尤其不能再和匈奴呼应。

接下来表述一下乌桓的位置和乌桓与卫氏朝鲜之间的关系。

乌桓在臣服匈奴这段时间之内,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生活形态和东胡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居穹庐,逐水草而居。目前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没有非常明确的乌桓的遗存。所以前195年-119年乌桓所居的位置,只能根据史籍和地理特征来推断。历史学家对此基本给出了确定的答案:乌桓大概游牧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亦即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坡,松辽平原西端,笼统得指,也就是科尔沁草原。

有几点值得总结一下:一、匈奴治下的游牧帝国,也是有秩序的,在放牧上,基本上各个部族会划定一定的范围。二、后来乌桓出现在中原地区的北部,是历代王朝羁縻迁徙的结果,在现在谈的这个历史切片内,乌桓基本在上述范围之内。三、东胡在被冒顿破灭后,余种奔乌桓山和鲜卑山,发展为后来的乌桓和鲜卑。乌桓山和鲜卑山只能笼统讲是在大兴安岭的南段和北段。现在许多考证乌桓山和鲜卑山的明确位置,我认为都不可靠。基于乌桓有非常隆重的葬礼,而且是土葬,除非大规模确切的墓葬出土,否则无法判定乌桓山的位置。四、学者根据蒙古语,考订乌桓是汉语“赤”的意思,乌桓山就是赤山。但多数学者认为乌桓山得名来自于乌桓这个部落名称,而不是相反。赤山(乌桓山)在后汉书的记载中,是乌桓人的神灵归属之地。五、就我个人的经验,以为乌桓和鲜卑驻牧之地都在大兴安岭的西坡,其实谬误,乌桓的游牧地其实是东坡或东南坡。六、史载冒顿攻破东胡时,掳掠东胡人口而去,这部分东胡人口后来在匈奴内部所处的地位,是全部为奴隶?还是有一些小的部落单位,很不清楚。从后世草原民族的做法上看,也有可能只是掳掠女人和小孩,成年男性就那个了。

以上为乌桓在这个时段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乌桓处于匈奴帝国控制领域内的最东端的靠南部的地域。所以乌桓和卫氏朝鲜以及夫余就可能发生关系。

后汉书载前128年(汉武帝元朔元年),“濊君南闾等畔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乃罢”。右渠是卫氏朝鲜当时的君主。这个苍海郡,只能大概推定为后来的玄菟郡甚至还包括临屯郡的一些地方,也就是濊君的领地。濊的情况,下文还将会介绍。根据玄菟郡的位置,可以推定苍海郡位于汉朝辽东、卫氏朝鲜和匈奴之乌桓交界的地方。用现代地理知识讲,指今辽宁、吉林和北朝鲜搭界的长白山区。

有学者考虑汉朝设立苍海郡,意在阻隔卫氏和匈奴的联系。如是,则卫氏一定是和乌桓沟通,过乌桓地才可至匈奴王庭。虽然卫氏对汉天子的不臣之心矿日持久,终不肯奉召,但史记汉书的朝鲜列传均没有列数卫氏勾结匈奴反汉的这个“劣迹”,看来也可能只是现代学者的猜度。汉灭卫氏后,置玄菟郡,代表卫氏对上述这个处于国际中心的山区(苍海郡或玄菟郡)曾有效羁縻。如此,卫氏和匈奴之乌桓就比邻而居了,沟通一下是避免不了的,可能仅仅限于商业往来。不过规模可不小。史记载卫氏在灭亡前夕,一次向汉朝献马5000匹,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这些马匹的来源,只能是乌桓这个牧马民族了。如果太史公所言数量不虚,卫氏和乌桓之间的贸易量惊人。

总之,卫氏通过乌桓可能和匈奴眉来眼去,但终究还是没有出格。不知这个过程中,卫满的子孙和卫满老上级原燕王卢绾的子孙之间,有没有叙叙旧。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苍海郡或玄菟郡的地望,即长白山区,是另一个后世枭雄高勾丽崛起的地方,满族先祖也对此地念念不忘,看来这里真是个“虎兴之地”。

史载鲜卑是东胡的余种,后世大名鼎鼎,但在前195年-108这段时间内,没有什么重大新闻,对东北的国际局势也没有什么影响,简略交待一下。在乌桓驻牧于乌桓山的时候,鲜卑生活在鲜卑山,具体地点不可考,前面在讨论乌桓的时候,提到了不可考的原因。但后世史家均推断鲜卑的生活地理范围在大兴安岭的北段。

大兴安岭的北段在地理上又有东部和西部之分,东部靠近的是嫩江松花江平原,西部靠近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需要区分一下东西两侧,因为涉及到部族迁徙路线的不同。东侧通常会南下进入科尔沁草原,然后继续南下出现在辽东辽西和右北平,后世的慕容和段两姓鲜卑以及再后世的契丹,走的就是这条道。西侧通常会进入呼伦贝尔草原,然后继续向西发展,然后部分会转向南,后世的拓拔、柔然王室郁久闾氏、室韦-鞑旦、蒙古即是如此。当然,东侧和西侧之间,应该存在多条沟通的孔道。尤其是当从事狩猎工作的时候,两侧居民跨越大山,互相谋面问候,甚至打打架,应当是常态。

东侧部落的南下,也不应该理解为直接向正南。其一,正南方向是嫩江流域,该流域到现在还是有名的湿地,在古代开发手段有限的情况下,没准更是汪洋一片,而沼泽地带既不适合于农耕,也不适合于放牧,渔业倒是应该兴盛。其二,大兴安岭的走向是东北-西南方向,所以迁徙一般只能避开沼泽,沿着山麓从东北逐渐向西南移动。

鲜卑此时是不是已经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不可考。鉴于鲜卑在马背上崛起的年代距离现在考察的这个时间段,还有200-300年的历史,我们暂且可以理解为,该地域内的鲜卑主要还是从事渔猎,可能兼有农耕和放牧。比鉴后世史书对鲜卑搬迁以后,将要生活在相同地域的室韦-鞑旦在马背上崛起以前生活状态的记录,我们对鲜卑此时的生活状态的推断,有很大的可信程度。

总之,此时的鲜卑,无论在大兴安岭北段的东侧还是西侧,都还处于相对弱小的状态,在缓慢繁衍人口,熟悉马匹这种大牲口,默默的积蓄力量,等待骑上马背,向南狂飚,登上历史书的舞台。

按:拓拔是东部鲜卑还是西部鲜卑,史家争论不已。一方面,拓拔是建立北魏的氏族,以后身份显赫,如果出身不明,历史学家要负责任;另一方面,是东部鲜卑和还是西部鲜卑涉及到拓拔究竟是蒙古血统还是突厥血统的大问题。如果拓拔是西部鲜卑,拓拔从鲜卑山向西向南迁徙的过程应该不存在。此外,宇文氏是西部鲜卑,大致为突厥,他们后来是直接从西部阴山一带迁徙到了科尔沁草原,和段、慕容等会面的,所以并没有经历在鲜卑山一带的蛰伏。
介绍了乌桓和鲜卑,再来看看夫余、濊、貊貉、挹娄和沃沮等部落联盟和部落。

对以上这些部族记载较多的是三国志的魏书和后汉书。三国志和作者陈寿的名头响亮,毋需多言,陈寿先为蜀汉人,31岁以后成为西晋人。前文使用了较多的后汉书的文献,现在转而多用三国志文献。其实三国志比后汉书成书早。后汉书是南朝宋人范晔在存世多本东汉断代史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后来居上。三国志和后汉书在“东夷”的记述上高度雷同,但三国志更为丰富一些。而且为三国志写注解的南朝宋人裴松之又增补了大量的材料,其中关于“东夷”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成书比三国志更早的鱼豢的《魏略》。鱼豢是曹魏人,他的《魏略》原书已亡佚。无论魏略、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是私撰,在史实上高度可信。

魏略、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记述的东北地区诸部族的活动,主要是东汉三国时期的事情。但史记和汉书基本没有对西汉时期该地域内诸政权和部族(除了卫氏朝鲜)的活动进行记载,没有办法,只能用后世推导前世的方法,来复原前195年-108年濊、貊貉、挹娄和沃沮等部族的情况。好在魏略和三国志在西晋早期就已经完成了,去东汉不远,对东汉时期东北各部族历史的追溯,可信程度高。那么用东汉时期的情况,合理推导西汉时期的情况,大致可以还原历史原貌。虽然有些细节可能永远也无法离清,但在概率的保证下,区间估计也是相当不错的做法。

夫余做为一个国,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立。夫余首先见于《史记-货殖列传》:“燕北邻乌桓、夫余”。后汉书较多记载了夫余的情况,指出夫余曾属玄菟郡羁縻,但所记大多是东汉及以后的情况。在东汉三国时代,它在今天的吉林省长春吉林附近,松花江上游地区,方两千里,户八万,是个大国。这些都不在当前这个历史切片之内。夫余在前108年以前的事迹,多数出于《桓檀古记·北扶余记》,我对该“记”中的有明确纪年的夫余事迹,表示怀疑。想想在如此多的金文材料出土的情况下,史家对武王克商年代的确认都如此困难。史记后汉书语焉不详的夫余,如何获得如此确切的年代?

有一点肯定,当世之时,夫余是存在的,可能是一个或一些部落,也有可能生活在后来的夫余国所在的地域内。从前108年以后夫余受到玄菟郡羁縻的情况推测,夫余在前195年-108年,可能处于一种自治的部落联盟状态,而受到卫氏朝鲜的有效羁縻。关于此时夫余情况的史料欠缺,要想搞清楚,只能借助考古资料,且按下不表。

夫余同时很可能受到乌桓某种程度上的压制,而处于相对于乌桓而弱小的状态。前108年以后约100年,夫余开始成长,到东汉就成为强国。夫余能够在马上枭雄乌桓的卧榻之侧崛起的原因,我猜测,可能和乌桓的内迁有很大关系。在前195年-108年这个片段的后期,即前119年,因霍去病打破匈奴左地,乌桓被迁徙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秦汉长城)外,而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鲜卑部落还没有南下,这就给夫余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窗口。看来,当世之时,史记载夫余和乌桓比邻而居,还是一弱一强的关系,但此后不久,由于乌桓内徙,即逐渐转换到彼弱此强的关系。

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落联盟,虽然在史籍里始终对这个部族轻描淡写。

濊,作为一个部落联盟存在的确凿的证据是后汉书所载:“元朔元年,濊君南闾等畔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乃罢”。元朔是汉武帝的年号,元年是前128年,所以在我们考察的这个历史片段之内,濊确实是存在的,而且至少是个部落联盟,有一个叫做南闾的大君长。“南闾...诣辽东内属”,应当理解为南闾君民28万人归附了汉朝,而不是这28万人迁移到了辽东郡内,事实上,汉朝也是在南闾的地盘上,设置苍海郡(存在时间很短)来统辖(灭卫氏朝鲜后,又设置玄菟郡)。

从南闾有二十八万口的臣民来看,这个部落联盟可以算做一个大国了,汉朝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在汉书地理志里的总人口数不过为28万零211人,相比之下,南闾治下的人口规模可窥一斑。濊作为一个部落联盟内部的成分,先按下不表。我们先看看这个联盟可能涵盖的地理疆域是什么,为了方便行文,我为这个地理疆域虚拟一个名字,叫做古濊国。

古濊国的推定,只能按照前文交待的用后世推导前世的方法进行。所以对后世,也就是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的情况,要作一些简单交待。简略来说,这个时期,东北亚和古濊国相关的地理概念有这样几个:

一、夫余。夫余的位置,前面有所交待,在今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松花江上游流域一带,统治着的方二千里的领土。“方二千里”是说国土疆域的周长约为为二千里,大概数字。现代地理学上,其位于长白山区的北麓。夫余再往北是嫩江、松花江流域,前文交待了,是个大沼泽地带,不适宜定居,所以某种程度上是人群定居的北界。

二、高勾骊。虽然大名鼎鼎,但在本文中首次出现。高勾骊此时的统治疆域在今辽宁、吉林和北朝鲜交界的长白山区一带。此时的都城叫丸都,即今吉林省集安市。也是方二千里。

三、濊。在前文出现过的单单大岭(今北朝鲜狼林山脉)以东。如果把今北朝鲜东北部的山区看作是广义长白山(这个广义长白山,古代称为盖马大山)的一部分的话,这个濊,可以认为是长白山的南部山区至日本海这个地域。由于已经濒海,可以视为人群居住的(东)南界。

第一个可以划入古濊国的地域,是夫余之地。后汉书说,“夫余,本濊地”。为方便行文,我暂时称之为“北濊”。

夫余尽管在前195年-108年这个时间段内根据史记的记载是存在的,但可能仍然很弱小。夫余开始强盛是东汉光武帝前后,大致可以设想为公元0年左右。

以下几点可佐证三国时期夫余所治之地为为古濊地,都是三国志魏书和魏略的记载,我总结一下(时间背景为三国时代):第一,夫余境内有叫做濊的故城;第二,夫余保留了前朝留下的一些宝贵的玉器,这些玉器上刻有“濊王之印”。第三、向汉族历史学家讲述夫余历史情况的耆老自称“亡人”,所谓亡国之人,基于前两点,可认为所亡之国是濊国。第四,本文以后还要论及夫余治下的臣民,濊人仍然是重要成分。如此种种,表明夫余所治之地以前属于濊地。

第二个可以划入古濊国的是前文第三点中提到的单单大岭以东的“濊”地,为方便行文,我暂时称之为“南濊”。“南濊”在三国志魏书中言之凿凿,有据可查,前108年(卫氏朝鲜灭亡)后,次第经历了玄菟郡(或临屯郡)、乐浪郡东部都尉、不耐濊候(先臣服乐浪郡,后臣服勾骊)和不耐濊王(候升格为王,改臣服乐浪郡)。作为“南濊”主体的七个县,也均以濊民为主,划入古濊国应该没有异议。

最后一个,就是高勾骊治下之地。主要论据是高勾骊统治下的臣民,是以“濊人”为主。具体论证放在下文,在讨论东北亚地区民族的时候论证。这个论证要花一些笔墨,为了不使行文太凌乱,就先按下不表了。

总之,一个在前195年-108年存在的“古濊国”跃然纸上。地理上,北起今吉林省的长白山北麓,西至吉林辽宁交界山区,东南至北朝鲜东北部山区及濒海,基本涵盖整个长白山区。仔细考察这个“古濊国”,它基本涵盖了汉灭卫氏朝鲜以后,最早的汉玄菟郡大部,甚至包括临屯郡的一部分。

按:高勾骊的兴起,在夫余稍后,前后脚的关系,也是公元元年前后。夫余和勾骊在光武帝刘秀时,还一起朝贺过汉天子。某种程度上,高勾骊就是夫余的一个影子,一个在北,一个在西,逐渐蚕食吞并了“古濊国”的大部分地域和人口。正是夫余和勾骊日后的显赫名声,逐渐湮没了这个无比重要的“古濊国”。南闾时代的古濊国,在前128年,就有28万人。约300年后,夫余人口8万户,勾骊人口3万户,“南歳”人口2万户,毛算共50-60万人吧。一叶知秋,夫余和勾骊的治下的重要成分还是歳人。把卫氏朝鲜和乐浪的人口相抵消后,决定着这一大片地域内民族性质的就是这些歳人。

关于古濊国,有几点需要继续探讨一下,现在的时间背景是前195年-108年。第一,古濊国究竟是部落联盟还是集权程度很高国家,我倾向于前者。该国有大君长,但没有达到象卫氏朝鲜一样的集权程度,否则和汉朝的冲突在所难免,在历史上就会大大的出名,也不致于史家都对他轻描淡写。第二、这个联盟的成分是不是单一,即是不是由单一的濊人构成,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前108年以后,濊、夫余和勾骊都曾经由玄菟或临屯郡统辖,所以在前108年前,这三个就是应该共存的。夫余和勾骊在又约100年以后开始崛起,都是从相对较小的核心部分起家的,从魏略记载的夫余立国的传说,和勾骊统治阶层日后对祖宗的追述来看,夫余和勾骊各自的核心部分和濊是有区别的。除了夫余和勾骊,古濊国地域内还可能有其它可能有异于濊人的成分。这些异质的成分,可能有很大的自主性。濊和这些异质成分应该都是在各自内部高度凝聚和同质的。第三、这个古濊国是何时开始存在的?是自古以来的土著吗?要回答什么时候开始存在,需要借助考古资料,但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当前研究的历史片段的范畴,为了不让问题更加复杂化,暂且搁置一下。关于土著,答案是:在这么小的一个地理区域之内,应该不存在“自古以来”的土著。结合从龙山时代(前3000年始)以降,人群大迁徙融合的时代背景,古濊国内的濊人和其它可能的异质成分,都肯定是迁徙而来的,剩下的问题只是在何时和从哪里来,这个还是要结合考古资料,且按下不表。第四、古濊国的疆域怎么理解。上面谈到的古濊国的地理疆域是个宽泛的概念,材料还没有丰富到可以用类似秦汉长城和现代界碑的东西来度量边界。为了便于理解,结合上文介绍的地理描述,我们大概可以认为在这个时间段内,古濊国北边是不宜居住的大沼泽地带,西边是乌桓,西南是汉辽东郡,南边是卫氏朝鲜和临屯,东边和东南靠日本海和一些濒海的部落如沃沮,东北边遥望下文将要论及的挹娄。第五,古濊国应该是骑墙于卫氏朝鲜及汉朝之间,曾受到卫氏有效羁縻,亦曾叛卫氏依附汉朝,但在大部分时间内,还应该是依附卫氏朝鲜。 mitbbs.com 首页 分类讨论区 移民专栏 形象秀 黄页 新闻中心 精华区 博客 俱乐部 活动 共享 网络电台
◇在线[22581]
首页 - 博客首页 - 穿越时空,徘徊在上古时代 - 文章阅读 [博客首页] [首页]
乐谈东北亚史之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 【五】
http://www.mitbbs.com/pc/pccon.php?id=5165&nid=83133&pid=0&tag=0&tid=1071
作者:Letan
发表时间:2009-04-12
更新时间:2009-04-12
浏览:17次
评论:0篇
引用:0次
地址:10.0.
::: 栏目 :::

◇ 东北亚史
◇ 《东北亚史》初稿


::: 相关日志 :::



乐谈东北亚史之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

【五】

貊貉,汉语读音有mohe和momo两种。为了避免歧异,我们暂且只讨论“貊”,不讨论“貉”,就是把”貊貉”当成“貊”。

貊是和歳同时出现在魏略、三国志魏书和后汉书中的,由于上述三本史书经常把“歳貊”连用,多少给后世造成了“歳貊”相同的印象。近代史家已经尝试开始区分歳和貊,但由于二者内涵之间的分别不甚明了,实际上也习惯性的或无奈得歳貊不分,一笔带过。细读三国志魏书(及魏略)的相关描述,书中对歳和貊还是有细微区分的。“歳貊”同时出现时,通常是泛指,如指方位。“貊”不和“歳”相连,单独出现时,大部分是特指“高勾骊”,出现过一次特指“小水貊”。貊特指高勾骊时,我们应该理解为特指高勾骊得以起家的核心部分。随着勾骊的强大,统辖了越来越多的歳人,这可能也是史家有时候歳貊不分的原因。高勾骊的历史现在是显学,成果汗牛充栋,有兴趣得读者可以自己做做功课。至于歳貊是否区分,我们暂且按照区分得思路走走看。

由于高勾骊是三国志魏书中唯一被稍微详细描述的貊,我们对勾骊情况的熟悉,有助于我们理解貊。小水貊被一笔带过,但基于样本有限,我们也要用放大镜对这个小水貊看个究竟。

高勾骊在前108年卫氏灭亡后,以县的身份出现在玄菟郡序列中,这在汉书地理志中有明确记载。这个高勾骊县,应该大抵得名于高勾骊部落。这样,高勾骊这个“貊”就存在于前195年-108年这个历史片段中。西汉的情况仅此而已,还得后世推前世。

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汉朝四郡进行了一下大调整,撤消真番、临屯郡,把这两郡还在掌控的县并入了乐浪郡。在把属于玄菟郡的一些县如沃沮也并入乐浪后,玄菟郡迁徙到塞内(迁移以后的,近代学者又叫它第二玄菟郡)。从汉书地理志所记载来看,这个新玄菟郡辖三个县,其中之一为高勾骊县。

如何理解这段历史,有几点注意一下:一、郡和县,首先是指“一群人”,其次才变成了指这群人居住的地方。郡县制度早期的时候,郡县随人群在地理范围内移动,是正常和普遍现象。二、这次玄菟郡在移动后,只设置了三县,但人口有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同期的辽东郡,十八个县,人口才二十七万二千五百三十九,显然是把原人口集中在三个县居住。三、这时的玄菟郡地理上就在辽东郡边上,重新筑城,应该是找原先无人居住的地方。如果把辽东郡这些原来无人居住的地方,从地理的角度上算成辽东郡的话,玄菟郡算是搬到辽东郡的地面上来了。

史籍中的这些记载表明,最初的勾丽人应该是经历了这一次迁徙入塞,而在新城而定居下来,称高勾骊县。保险起见,我们设想一下另外一种可能,即高勾骊县原来就存在,属于辽东郡,后来又划给了玄菟郡。这个假设不太说得过去。其一在辽东郡的序列里,从来没有过高勾骊,其二辽东郡后来在东汉时确实划过三个县给玄菟郡,但后汉书都标明了“故属辽东”的字样。所以高勾骊应该不属于原来在塞内居住的居民。高勾骊在新玄菟郡中的位置是汉书地理志所载的“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近代学者推定是: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西南苏子河南岸的汉代古城。

高勾骊入塞的时间是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在王莽(新朝,公元9年—23年)初,勾骊有一次叛逆行动,由于不愿意去配合王莽伐胡,当局手段激烈了一点,于是“皆亡出塞为寇盗”。这次行动,三国志魏书就明确指是“貊人”,而不是含糊得称歳貊。稍后,句丽侯“騊”被新朝派人诱杀,此时勾骊还是候国。东汉“光武帝八年,高句丽王遣使朝贡,始见称王”,约公元32年,勾骊的大君长显见已经称王了。随着勾骊的强大,到三国时代,已经方二千里。

后世详细记载高勾骊历史的还数《三国史记》,该书是“1145年高丽王朝学者金富轼 (1075~1151)用古汉语撰成”。勾骊早期的一些确切纪年,应该都是出于此书,不容易。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根据魏略、三国志魏书和后汉书记载,还有一个小水貊。原文是:“句丽作国,依大水而居,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因名之为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勾骊所居的大水,是今集安边上的鸭绿江。这个小水在西安平县北面。西安平县两汉时期属辽东郡,曹魏时是勾骊和辽东公孙政权反复争夺得地方。所以这个小水应该是辽东半岛上不属于鸭绿江流域的某条小河,资料短缺,对着地图看了一会,一是指不出是那条。这个小水貊也可能会是个不属于勾骊的小方国,不知从何而来,何时而来。

三国时期,在描述勾骊领土的范围时,说南于朝鲜(乐浪)、歳貊接。歳好理解,就是上文我命名的“南歳”,貊是否代表还有一些独立的貊部落,不得而知。

总之,从上面这个前108年以后,貊迁徙的过程来看,在前195年-108年,貊,可能会是一个族称,应该有一些部族生活在古歳国境内,考虑到玄菟郡早期的治所在沃沮城,靠近后来的“南歳”,貊可能会从相近的地域从东部被迁徙到西部塞内。至于小水貊,应该和大水貊是同时代被迁徙到西部的。




现在该谈谈沃沮了。沃沮现在史家把它当成一个族称,但我觉得有一些误导。沃沮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书、魏略和后汉书中,其实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即一个特殊地域的名称。当然地域得名往往是和人群或族群分不开的。但仅仅把沃沮当成族称的做法,屏蔽了沃沮作为一个地理名词的一些功能,直接导致人们把生活在所谓沃沮这个地域之内的全部人群想象为是一个叫做沃沮的族,而且是一个单一民族。所以为了行文方便,也为了纠正这个思维惯性,我用“沃沮(地)”代表一个地域,用“沃沮(人)”代表可能存在的,比较同质的一群人。

首先谈谈“沃沮(地)”。东汉和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史家把位于今北朝鲜东北部山区最东边靠日本海的狭长海滨地域,一直沿海岸线向东北的海参崴方向延伸,总长度约2000+里的狭长地域,称为南沃沮和北沃沮。三国志魏书明确提到这个区域内没有大君长,都是“世世邑落,各有长帅”,这都说明沃沮在史书里只是一个地域的统称。这个狭长地域是西南-东北走向,靠近南部的总长度约1000里的部分,称为南沃沮。去南沃沮800里的靠近北部的部分,叫北沃沮。这种描述,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这个1000里又800里,是走路的距离吧,古人似乎没有google可用。既然是走路,这个地方既有山区蜿蜒,又有海岸曲折,走2000里的实际直线距离也许只有1000里,难。后代不少史家有推定南沃沮和北沃沮的位置,众说纷纭。

先易后难,看看南沃沮吧,兼谈一下“沃沮(地)”这个地名的来头。前108年灭卫氏后,汉朝设置玄菟郡,治沃沮城。玄菟郡内徙(前82年)之后,沃沮还是作为县存在,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些其它名字命名的县,都属于乐浪郡东部都尉。所以这个沃沮城,我推测,由于是郡治,逐渐成为这一带地域的称呼。沃沮城(县)有史家考证是后来的“夫租县,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附近”。这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参考的坐标。南沃沮还有一个特征是“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考察北朝鲜咸兴附近的地理特征,其西南部大峰山脉以东的龙兴江流域,确实稍微宽敞一些,可以考虑为南沃沮的西南部。所以南沃沮大概定位。

南北沃沮均沿海,这个很重要,对推定北沃沮的北界,有指导意义。南沃沮长千里,出了南沃沮,至北沃沮还有800里,这样北沃沮距离龙兴江流域,走路有约2000里。不考虑古华里和现代华里之间的差别,在地图上作业,这两千里的直线距离就到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一个叫Terney的小镇(这地方真叫个漂亮)。

从很后世的中华苏维埃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可知,在地图上作业而尺量距离,是不可取的,可我们有些历史学者确实这样做。从三国志魏书下面的记载看:“挹娄喜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夏月恆在山岩深穴中为守备,冬月冰冻,船道不通,乃下居村落”。北沃沮有几个重要的地理特征:一、濒海;二、靠山;三、有发达的直接入海的水系,冬天结冰,可以行舟。刚才谈到的那个Terney在海参崴以东北,符合濒海,靠山。但海参崴以北的靠海山地,分水岭也靠近海岸,水系主要是向西流入乌苏里江。想来其分水岭以东的山涧,漂流比较合适,在上面做河盗需要把子力气,抢完了,除了携带战利品,还得把船给背回去。所以海参崴以南的海滨才是考虑的范围。有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图们江下游,一个是绥芬河下游,亦或两者兼是(没有去过啊,如果那个河不结冰,自动退出备选啊)。再google一下,从南沃沮龙兴江流域到图们江口约420公里,而到绥芬河口约550公里,和上文估计的直线距离1000里,走路2000里,虽不中亦不远矣。

明白了“沃沮(地)”的概念,再提一提鱼豢、陈寿、裴松之和范晔这下大拿们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南沃沮和歳(南歳)在他们的叙述中有一些地理上互相重叠的问题。诸大拿们在叙述南沃沮时,同时提及沃沮、不耐、华丽三个小邑落(可以理解为城或聚居点)。行政上,沃沮、不耐和华丽都先后是玄菟郡和临屯郡(可能,见前面关于临屯的部分),乐浪郡东部都尉(前82年撤并四郡后)的县,后又都是乐浪郡的候国(东汉光武帝六年,约公元30年以后,汉朝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看似沃沮、不耐和华丽都是在南沃沮地盘上了。但诸拿们在论述东汉和三国时代的“歳”时(就是我所命名的“南歳”),提到不耐和不耐附近的七个县,以“歳”为民,以原“不耐歳候”为王,成为一个政权。

同文又在介绍“歳”的时候,说北接沃沮,介绍沃沮的时候,说南接“歳”,所以做为地理概念上的“歳”和“沃沮”重叠了,这个重叠部位,应该是上文中提到的南部的龙兴江流域或者再往北划一点,也就是“南歳”的所在地。这种地理上的重叠,更加证明,“沃沮”主要还是由沃沮城衍生出来指上述那个2000+的狭长地域的。当然,沃沮城本身的得名,可能和人群有关,这个人群权且叫做“沃沮(人)”。“沃沮(人)”留待以后讨论。

总结一下,沃沮主要是一个地名。地理上大致指西南自朝鲜东部龙兴江流域起,沿海岸线向东北方向一直到图们江口,或到绥芬河口止的这个濒海狭长地带。在前195年-108年这个历史片段内,沃沮这个地方的最南部一段是属于“古歳国”的,渐次往东北方向,仅仅是可能分布着一些可能相对独立并异质的部落,尤其是在北沃沮。沃沮地域内生活的人群,是否是单一性质,是否可以定义为一个族,如果是,是哪个族,如果不是,又有哪些族(歳人是肯定有了),留待以后。
终于该论论挹娄了。

挹娄也是出现在魏略、三国志魏书和后汉书中的,这个表明在东汉和三国时期,挹娄是存在的。考虑到两汉交替之际(公元初),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东北亚区域内有剧烈的人群冲突,其时卫氏早已灭亡,乌桓已经内附,鲜卑仍然没有南下,夫余和勾骊等都是在蜕变成长的阶段,一切看起来都波澜不惊,所以不妨设想前195年-108年挹娄也是存在的,而且主要还是居住在东汉三国时期的地域之内。这个推定在以后论述人群特征的时候,会加强。

挹娄也应该理解成兼有族群和地域之意,在没有论定挹娄这个地域内的人群成分单一的情况下,暂且假设并不是单一的。挹娄这个地域,大抵得名于这些人群中叫挹娄的一群。这个被特指挹娄的人群,在一个小地域之内,成分有可能是单一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地域。

前文论述北“沃沮(地)”时,其实谈到了挹娄。三国志魏书和后汉书交待,挹娄在北沃沮北面,在夫余(后世强大以后的,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松花江上游地区)的东北面,但与北沃沮接,去夫余千余里。挹娄和北沃沮,没有象南北沃沮之间一样,有长达800里的距离。挹娄的地理特征,简略些讲,包括地域广大,多山险,滨大海,同时应该水系发达。

怎么理解这些地理特征,并推断挹娄的位置呢?其一、因为地域广大,又靠海,结合东北的的地理,挹娄应该是东面临海了。这个应该理解为挹娄这个地域临海而已,并不是挹娄的居民都是沿海居住。对沿海居住的居民,史书(三国志、魏略和后汉书)往往会点出,就像在描述南沃沮居民那样,说其“背山向海”。实际上,史书中反而说挹娄居民多居于山林中;其二、在描述挹娄和夫余的冲突中,史家提到“其人众虽少,所在山险,...,卒不能服也”,参考夫余的位置,那么挹娄的西南部应该多是山地,还比较险要。第三、据描述,挹娄多居于山林中,经常夏天时乘舟袭扰靠海的北沃沮的居民。居于山林,可以让我们排除挹娄是以海为生的海盗,其是河盗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河流一般是从山地流向海,而不是相反,所以挹娄袭击北沃沮群众时,从上游到下游乘水流之利的可能性多一些。要知道北沃沮居民也不是旱鸭子,他们中至少有一部分以海为生,出海捕鱼时,还去过海外女儿国呢。结合前文推敲北沃沮位置时所谈,挹娄的地域可能包括图们江和(或)绥芬河流域。

纵上所述,挹娄这个地域大概包括今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交界的山区以至于海的地带,图们江流域或绥芬河流域或二者兼有,应该包含在内。史书讲挹娄“未知其北所极”,那就是挹娄幅员辽阔,可能到北极了吧,现在推断的这个挹娄是不是太小了。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我们在探讨一个接北沃沮,相对靠近夫余,成分上相对单一的挹娄,所以还是暂且保守一些。史书又讲挹娄“其人众虽少”。对比一下当时南沃沮地界只有区区5000户,史家都舍不得说少,如果我们把挹娄地域划得太大,把印第安人都包进来了,就对不起诸位先贤得判断力了。

当然在我们定义的这个“小”挹娄地域以北的今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除了三江平原古代也是沼泽之外,还有不少可以居住的地方,存在和挹娄类似的人群的可能性也很大,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可以逐渐扩大挹娄的地理范围。但再往外延伸而扩大范围,就存在很大风险,在没有历史记载的情况下,仅依靠考古资料,很有可能把异质的人群错误划入挹娄人中。看看现代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族群的分布情况,就可以大概理解我的做法了。在今俄罗斯境内,沿太平洋海岸,从其滨海边疆区,往北一直到堪察加半岛,楚科奇自治区的广大地域内,生活着许多人口较少的部族。这些部族在人种上都是蒙古人种,习俗上也很类似,历史应该都很古老,但又跟空白一样,不知在何时从何地迁徙而来,在历史书上没有留下确切记载。而这些民族的语言又种类繁多,在语言学上难以梳理合并而认定人群。所以我们的谨慎得提高挹娄这个群体的纯洁性,以便保证史书和考古资料彼此能够验证,对以后得分析有莫大好处。

挹娄这个人群的习性,留待以后描述。

林林总总,差不多到小结的时候了。让我们用google的视野来复习一下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从现代地理学的东经120度起,从西往东并由北至南,到东经135度止,一一列举东北亚地区的政权、方国、部落联盟、部族,和一些约定俗成的地理概念。

当世之时,东北亚地区:最西边的北部是臣服于匈奴,生活于大兴安岭南段东南坡的乌桓部落,南部是汉朝的右北平郡和辽西郡。

往东,北部是大兴安岭北段两侧的鲜卑部落;往南是嫩江流域的沼泽地带;往南是古歳国的北部地区;再往南从西往东是汉朝的辽东郡,卫氏朝鲜,古歳国的中部南部山区;再往南是真番和临屯;再往南是韩王或辰王之地;在往南是倭。

稍稍往东,靠近日本海的狭长海岸,北部是地理上的南沃沮的一部分,南部是古歳国的南部濒海地方。

在古歳国的地域内,北部的长白山北麓可能杂处着一些夫余人,东南部的山区和濒海地带可能杂处着一些貊部落。

往东,北部是挹娄,南部是北沃沮。

往东,是三江平原的沼泽地带。

【小结后记】:

如果有时间,我会继续把人群和民族方面的描述和思考写完。然后再截取东北亚的更古老的历史片段,主要结合考古资料和有限的文献,写一或几个类似于前195年-108年的东北亚国际形势的东西。此外,我想这是一个序列,除了东北亚,还有其它几个地域,是研究历史的“key areas”。这样把这写地域和历史片段的轮廓弄清出了,对我自己理解中国上古史有很大的好处。

试试吧,但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例如东北亚这些,是三年以前的想法,但时至最近才有时间写写,而且只写了一部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