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5, 2011

投诉生命
发表于 2010-11-08 12:30:50阅读 614 次 评论 5 条 所属文章分类: (在贴文章前,这里向留言读者作一说明:感谢读者留言,但不知为何,验证码无论如何都通不过,不叫我上网回答,因此这里向留言读者一一致歉,无法回复。 这里只对一个意思作答。有读者写了下面这个意思:[见“国内需要展开对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一文”]

如果你想进入理论创作,我更提议你就先进行当代艺术理论的创作。
现时代不要唯西方为首,相信自己。继往开来。因为我也看了相当多西方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很遗憾,能够清晰简要的论述没有。唯此,我们更需要开创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弥补西方有关当代艺术理论的不足。何况,西方在现时代当代艺术(网络艺术理论)这一块几乎空白,难道也要等到他们出来我们再去取经吗?既然没有,我们更要超越式发展。这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职。



我的回答是:

能建立理论体系真太好了,但这个事我干不来的,因为我不具备这个能力。我现在所做能做的只是-比如说-西方有了电视机,电脑,我想弄清楚,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脑。不然电视电脑不分清,发明新电脑无从谈起。我所做的显然是初级水平的事,但我并没有为此不安,因为,先得有人把初级水平的事情做了--知道电视电脑的区别是什么,然后,让有能力的人去发明新电脑吧!是这么个理儿吧? )



投诉生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耶鲁大学康正果教授介绍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的文章“演示熬磨”。读毕,我不由地站起来,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我并不知道自己站起来要做什么,只觉得坐不住,心跳有些加快,身上热了起来,隐约感到,体内板块似的状态被撬动了,有些东西进入了。是的,肯定有一些东西,让人不能安于现状的东西。


这几年所读有关西方艺术的文字,几乎都让人打不起精神来,艺术界的局面乏味得很,艺术家也平庸得很,他们做的东西绝大部份都是似曾相识,彼此在互相复制,互相重叠,互相攀比,还要不遗余力地包装,渲染,假装高超和故作深沉……总之有太多糊弄人的,误导人的玩意儿充斥着艺术的市场、媒体和史籍,叫人由不得要犯踌躇:再这么下去,艺术史这块鸡肋扔掉算了。


可谢德庆的创作和事迹决不在此例。


谢德庆最有名的是这样几件作品:1978年9月30日到1979年9月30日他把自己关在纽约寓所内一个自制的木笼中一整年,不读,不写,不看,不听任何东西,只是单纯地吃喝,让自己活下来。第二件作品也是住在一个笼子里一整年(1980/4-1981/4),他规定自己每隔小时打一次卡,一年365天中,他共计打卡8760次,也就是说,他在这一整年内没有一次一小时以上的睡眠。第三个作品是他让自己完全在室外渡过一年(1981/9-1982/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任何有遮顶的去处。第四个作品是他和另一个美国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Linda Montano)拴在一根八英尺长的绳子两头一起生活了一年(1983/7-1984/7),其间互相绝不能触碰。


说起来,谢德庆不是新出道的人,他在艺术史上出头扬名已经是二十来年前的事。他,一个苍白消瘦的台湾偷渡客,在纽约的中国城中打工求生煎熬了四年之后,突然做出了那样一批连续以一年为长度和内容的“作品”,他的这些难度极大的行为“作品”一下子打动了西方艺术界,从此他作为一个出色的行为艺术家被接受了。现在随便翻开一本描述当代艺术的书,谢德庆和他的这组作品已成为艺术史上的“保留菜单”,屡屡开列出来。我自己过去在文章中也曾经把谢德庆作为一个行为艺术的例子用过不止一次。可是过去我在阅读历史时,从没有对他特别注意过,对我而言,他不过就是无数平面化的原始资料之一,给史学家提供几件事实:在笼子里关了一年,在室外呆了一年……我没有停下来细想一下,这样的作品是怎样在一个具体的生命中被“制作”出来的?这种用生命,用无数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创作的“作品”,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完成?换句话说,我没有进入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现在重新凑近了细看,才触目惊心地看出他坚苦卓绝的“熬磨”和忍耐,看出他对生命极限的突破和挑战。看出他真的是全心投入,坚韧不拔地体验这一种或那一种活着的状态,他的体验和参与是如此精粹,如此专注,只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终于能够被作为一个对象意识了,体验了,关照了,这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


在弄清这种重要之前,我们或许该先弄懂这样的问题:行为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从平面的美学经营变成了人的行为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们知道,西方艺术发展到现代突然开启出一个新的方向:艺术不再只服务于视网膜,而要成为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结果,艺术家开始一点点地放弃画板画布,放弃美,在这个方向上走到极端,就成了谢德庆那样的“作品”--全然的行为。


在过去传统的艺术方式里,艺术多少也可以表达一点观念或思想,但我们得承认那显然不是艺术的强项。有些艺术家意识到这一点,就盘算着:何不乾脆让艺术纯粹,只发挥它自己的长处--色彩、线条、形状,而其它的“杂质”--叙述的,观念的,思想的--内容全部扔掉。于是,一种“纯绘画”--抽象画--被创造出来。这样做的结果是,艺术的确变得纯粹了,但也变得狭隘了,却又更盛气凌人了,因为它觉得自己因纯粹而区别于日常生活,因纯粹而显得名贵,超凡。做上了艺术家的那些人简直神气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先知,精英,上等人才,活该给社会和凡人们宠着,抬举着。


在这么个局面中却有一个叫杜尚(Marcel Duchamp)的法国艺术家站出来说:慢着,艺术不必是只服务于视网膜的,我就是要拿艺术来直接表达思想,传达观念。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了,效果还非常好。比如,他把生活中的现成品--瓶子,铲子,甚至尿壶等等拿来签上名作为艺术品,他用这种做法表达了他的思想:艺术不应该高高在上,艺术也可以是生活本身。就这样的“观念”作品来说,被拿来用的东西本身不值什么,跟视觉美也无关,可由此表达的观念却大有价值。就说杜尚表达的“艺术也可以是生活”这观念就惊世骇俗,在他之前没有人提过,他的思想彻底颠覆了人对艺术的习惯看法,给西方艺术造成了大“地震”,于是,杜尚成为大师。他的这个方向被许多人追随效仿,这种追随构成了20世纪后半期西方艺术史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这个新方向的出现,西方艺术史一定会显得枯索平淡。


艺术由观赏的变成观念的,其意义远不是只在充实艺术史的内容,增加艺术的“地盘”,这中间涉及到一个惊人的立场转变:让艺术成为人生体验。就是说,艺术家不必只是视觉美的创造者,他可以做一个思想者:全力关心生活,悉心体会人生,他可以用自己的动作、行为、身体,甚至是他的全部个人生活去揭示他体会的东西。杜尚就是这样。他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艺术这种自由创作的状态,延伸到日常的人生中去,于是他的心思不放在如何做出一件作品,(他是西方艺术史上作品最少的艺术家) 而转向如何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于是,为达到并保持这种状态,杜尚在他的一生中蔑视所有的权威--任何权威都是扼杀自由的杀手,并做到真正的淡泊名利--任何名利亦是自由的杀手;当他做到这一点时,他获得了一种行云流水般潇洒自由的人生,因此他被周围的人认为,他最好的作品不是他那些现在被博物馆争相收藏的“现成品”,而是他的人生。他自己亦笑着自认,“我喜欢活着,呼吸……如果你愿意这么看,我的艺术就可以是活着,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那是不留痕迹的,不可见也不可想的,这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也就是说,象杜尚这样的艺术家把创造艺术的美变成创造人生的美。艺术能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说的。



因此,行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生,材料也是人生,目的也是为了人生。艺术家拿自己做“工具”,把人生当成一个客观对象展示出来。对我们而言,活在自己的人生里,我们可不会客观地关照自己,除非有特别的道行。可是,把生命客观化地去关照对我们其实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习惯面对的常常不是“人生”二字,却是地位,性爱,名声,财富……这些填充了我们人生的活动,而推动这些活动的动力多数是欲望和野心,它们极易失控,一不小心便害人由表面的获取变成实际的损失。不然,何以有人家财万贯却死于绝望伤心?有人名声显赫却四面树敌众叛亲离?因此我们很需要时时把自己从人生中“拔”出来,拿自己当观众那么去看它一看,即使不会看自己的,至少会看别人的,然后由人及己,从中咂摸出一些滋味,让自己少做蠢事!


小说,电影,戏剧等做的就是这件事:把人生客观化,让大家去观看体会。而现在,由杜尚带头,一向服务于视网膜的艺术也加入了这个队伍,那些用行为来创作作品的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岁月,自己切肤的忧乐冷暖去揭示他/她感受到的人生,藉此给观众提供有益人生的警告、提示或揭露,让观众能得以时常校对自己的人生航线,艺术发展到这一步可真是深刻多了。



谢德庆的创作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揭示。为了把这人生揭示做得醒目,有力,震撼人心,他真是舍得下功夫,不,不是功夫,应该说,他真是舍得下自己。他给自己设计的“行为”非常严酷,想想看,在笼中关整整一年,不读,不看,不听,不写,是什么滋味?够有多么单调?单调得会压垮一个人的神经。但不这么做便不足以传达艺术家本人的人生体验。谢德庆在24岁时放弃了在台湾做画家的前途,(当时他已经画得不错) 到一艘油轮上当见习船员,为的是伺机偷渡美国,他期待美国能给他一个自由的发展前景。1974年7月,当这艘油轮停在美国费城的德拉河码头卸油时,他下船先潜入码头附近的小镇,然后出了150美元请人用车把他从小镇送到纽约。接下来,他在中国城里打工谋生,朝出晚归,疲惫,孤独,凄惶,一无所有,在这个情形下,他作为一个画家能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还用色彩和画笔吗?笑话!于是他用木头钉了个十米见方的笼子,把自己关了进去,而且关上一整年,和外界什么交流都没有。这个方式果然透彻地把他的孤独体验揭示了出来。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这个作品实际上是把我们现代人的实际处境具体化,形像化了。我们很可能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某种笼子里,只是我们没有像他那样明晰地意识到罢了。


他的第二个作品甚至更难了,表达的体验也更深入了。他不光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一年,还要每隔一个小时打卡一次,这就是说,他在一整年中不能睡上一个囫囵觉,他的每一个白天和昼夜都被机械地划分为二十四份,绝非常人所能忍受,正如康正果先生说的那样,对于他“每一个小时成了纯粹的熬磨,时间反过来将人死死抓住,不再是人过的日子,而是时间冰冷刻度从人的生命中一刀一刀切过。”诗人北岛在一篇提到谢德庆的散文中亦说,“在打卡时他强烈感觉到生命与时间的荒谬关系。”是的,很不幸,我们其实也一直生活在这种荒谬关系中,已经很多年了。


他的第三,第四个作品全都以极端严酷为特色,一个是他走出笼子,一整年生活在街头,绝不允许进入任何有遮盖的地方,他让自己过得比纽约的流浪汉还要辛苦。流浪汉可以钻进地铁、弃屋中避风躲雨,可他让自己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全暴露在天幕下,连吃喝拉撒的过程也不能在遮蔽物下进行。据说那年冬天纽约奇冷,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八度,他只好穿起所有的衣服,通夜坐着烤火,不然他躺下来会被活活冻死。他就这样流浪街头,浑身奇脏,恶臭。一个工厂老板见这么个怪物非常反感,把他扭送警察局,关押了十五个小时,结果他花钱请了律师才得以脱身。(这是他这一整年中唯一次违背“不得呆在遮蔽物下”的规定,但那是法律的铁掌所为,他没有办法。)


另一个他和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用绳子拴在一起的整年创作也同样可怕,他们虽不能触碰,却任何时候都连在一起,包括洗澡上厕所。有一回谢德庆正洗澡,林达·蒙塔娜和他吵起来,发脾气要冲出浴室,于是那条把他们连接起来的绳子几乎把他光身拖出门外。他们就是这样一整年过着完全丧失任何隐私空间的生活,到一年的“演示”结束时,两人几乎到了互相仇视的地步。这是多么生动透彻的对现代人际关系的揭露啊。


就是这样,谢德庆的创作是通过这一系列对自己个人生活的严酷“剥夺”构成的,他囚禁自己,是告诉我们自由的珍贵,他打卡,是告诉我们人为规则的荒谬,他失去隐私,是告诉我们尊重人性。他的这些创作等于把现代人实际上并不自由的人生做了多方位的展现,这展现对我们构成了触目惊心的景观,让我们觫然省悟,我们活得太潦草,太浮表了,我们不重体验,也不暇思索,因为事情是那么多,信息是那么密,我们穷于应付犹目不暇接。我们的生命满满地被各种具体事务填充着,我们关注的是事体,而不是自体,我们被事件领着走,被欲望领着走,生命,这个最具体,最实在,最结实,却又最脆弱的本体被我们彻底忘却了。我们生活的格局,人生的行为,不是从我们生命自体的生长自适出发而成的,而是从外界的要求,压力,引诱等方面来的。我们却还误以为这就是生命的本来面目,在无数残害生命的事情上津津有味,目迷神移。最多,我们只是在名利的压力前,在声色的过度中,隐约感到一点苦闷,嚼出一丝无聊,可我们竟不知道那是生命自体怯生生的投诉。然而我们生活的惯性太大了,外界诱惑的力量太强了,“投诉”因此被粗心的主人搁置了,尘封了。可行为艺术家不, 他们愿意专门去关心这个,揭示这个,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对象去刺探,触碰,甚至解剖。当谢德庆把自己一整年一整年的岁月当成作品去制作时,他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当成一砣泥,一方石头,一块青铜,去捏塑,砍凿,熔铸成作品,这作品把生命的囚禁,苦闷,无聊,荒谬活灵活现地全部呈现出来。他让自己做成一个告示,一个通知:生命要求你关照它,体会它,一句话,它让你回来。


因此这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让我有些坐不住,他可真有些“舍身取义”的味道--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摇撼我们,不光是让我们意识生存中遭遇的困境,更重要的,他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不是一个无意识的,随波逐流的漂浮物,听凭生活的污泥浊水颠簸冲击,它不是让你去随意消耗,作践,甚至作孽的,它是一份天然的好材料,可以塑造出一件美丽绝伦的作品。


注: 谢德庆后来的“作品”就比较没有表演性质了,他在1986年12月30日自己生日这天宣布“创作”一件为期十三年的作品,即从这一天起直到20世纪的最末一天--1999年12月30日,他将不发表任何他的艺术作品。显然这对艺术家也成为一种“熬磨”,十三年悄然而过,他果然默默无闻。进入21世纪后,没有听到他有什么新动静,单知道他终于开了一个画展,展出的是他二十多年前在台湾时期的画作,卖得很好(极有可能得益于他作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的名声)。于是他用这笔钱正在装修他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房子,打算把它开放出来,给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提供免费食宿,让他们可以有条件创作。



2002/10/15



刊于《读书》2003/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