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6, 2009

后记

本书的大部分论文选自波普尔教授的文集In Search of aBetter World:Lect
ures and Essays from Thirty Years(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2),
实际上除了已分别收入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一篇是On the so-calleds
ources of knowledge,另一篇是Immanuel Kant:the philosopher of the Enlig
htenment,第三篇是Public opinion and liberal Principles)和Objective Kno
wledge(作为该书第4章的An objective theor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的四篇未选之外,该书的所有论文都汇集在此。我们特别感谢波普尔教授慨然允许
我们的这种删削,尤其感谢他允许我们所作的增补,这些增补为本书的第4篇,第7
篇,第11篇,第15篇,第17篇,以及附录各篇。因此这是一部新的选集,所以没有
沿用原书书名。遗憾的是波普尔教授未及看到本书的出版便辞世长去。
本书的资料由美国的沈揆一先生,德国的Dr.Peter Wiede-hage和Uta Lauer
提供,谨致谢意。
中译本的标点基本依照原书给出。数字的使用遵循下列的习惯:世纪和年代前
用汉字,具体的年月用阿拉伯数字。
李本正译出本书的三分之二多篇幅,范景中译出其余部分并统校全书。另有一
篇在此特别说明如下:“关于音乐及其一些艺术理论问题”,选自赵月瑟先生译、
周昌忠先生校的《波普尔思想自述》中的第11-14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
67- 95页(范景中作了一些译名上的统一和个别之处的更动,并补译了几条注释);
承蒙赵月瑟先生的首肯,谨此致谢!
值此亦向对此书的翻译作出了其他贡献的徐一维、杨思梁和曹意强表示衷心的
感谢;向多年支持我们这一工作的黄专、邵宏、杨小彦、祝斌、严善淳、余辉、梁
颖、朱淳、洪再新、曹意强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首的悼念词由译者共同商定并以范景中的名义题献;书罢搁笔,心犹缭戾有
哀,北望依依,芳草萋萋,不禁涌出定庵的诗句: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
看?
译者 1994年11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