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3, 2009

拉里·罗伯茨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 (born 1937 in Connecticut) ,互联网之父之一。互联网前身ARPANET之父。
目录
• 互联网创始人:当今的互联网脆弱且危险
• 互联网创始人融资2200万美元重新开发网络技术
• 利克莱德、罗伯茨与“阿帕网”的孕育
• 互联网先驱Larry Roberts推出新一代路由器
• 两位互联网之父博客论述P2P发生口水战
• 获得的荣誉
• 阿帕网(ARPANET)
• Anagran总裁Lawrence G.Roberts发言
• 参考文献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互联网创始人:当今的互联网脆弱且危险编辑本段回目录国际消息 互联网创始人Larry Roberts表示,当今的互联网是脆弱和危险的。


Larry Roberts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Larry Roberts负责开发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程序,该程序能将研究机构的电脑相互连通。ARPAnet的成功实施为日后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Larry Roberts也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创始人之一。

Roberts警告说,互联网发展太快,而可怜的编程意味着网络架构不足以承担这种速度。而且,由于在TCP/IP标准内没有足够的发展,安全很薄弱。

“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40年了,而依然没有改变。”他说,“流量增加的速度比网络成本下降的速度还要快。摩尔定律跟不上节奏,网络成本每三年翻一番,而我们无法却无法承担。”

Dr Roberts 建议行业发送 prioritised 流数据而非单独发送数据包数据。因为这会降低能源消耗和互联网硬件规模。

Roberts表示在安全方面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如用户身份的自动鉴定和数据包的鉴定。数据流的记录也应当被保存,因为这可以阻挡在线攻击。

他说,保证互联网的安全很简单,只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担负成本去做这件事情。Roberts称透明性也仍然是个问题。Peer-to-peer用户占据了80%的可用带宽,这既不合理也不透明。

但Roberts坚持认为TCP/IP是优秀的,只需要在它基础上做工作即可。“问题是我们忽略了对互联网的研究,因为我们错误地认为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而实际并非如此。”他说。
互联网创始人融资2200万美元重新开发网络技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负责开发一个名为APRAnet的网络程序,该程序能将研究机构的电脑相互连通。APRAnet的成功实施为日后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四十年后,罗伯茨又花费了近3.40亿美元重新开发网络技术,因为他认为目前采用的技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


Larry Roberts  “我们不能再依靠上一代技术来提高互联网的性能了,这些技术四十年来都没改变过,”现年69岁的罗伯茨指出。上个月,他组建的初创公司Anagran Inc.研制了一款被称为流量路由器的新设备,据他说能促进互联网的现代化发展。该设备能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网络信息是电子邮件、电影还是电话,然后决定传播该类信息所需要的频宽。

  认为网络技术不仅仅应停留于早期成功的网络先锋可并非罗伯茨一人。现年55岁的蓝•博萨克(Len Bosack)是网络巨擘思科公司(Cisco System Inc.)的创始人之一,并曾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技术长,推动过路由器的商业化发展。路由器是能让电脑相互进行交流的网络连接设备中的核心部分。但如今,博萨克认为路由器“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的网络需求。上个月,他的公司XKL LLC推出了一个新系统,能将企业电脑与地下电缆相连接,地下电缆的容量是当今电信设备容量的一百倍左右。

  广告互联网现有的基础设施能否处理那些频宽需求很大的网络服务,例如网络电话和视频节目等?目前,人们的这场争执不断升温,而博萨克和罗伯茨的行动无疑是火上浇油。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思科推断到2011年,北美地区的月度互联网流量将猛增264%,超过780万太拉字节,即相当于40万亿封电子邮件的流量。如果网络流量按这样的速度递增,许多人相信互联网可能会崩溃,或是至少慢得像虫子爬。

  “人们对网络运营商的频宽需求日益增长,这种局面很快就会演变成一场危机,”ABI Research的研究主管斯坦•斯查特(Stan Schatt)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有些人则不以为然。即使预测网络流量将大幅上升的思科公司也认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们能够应付得了。

  目前,信息在网络的传输过程中被分为许多微小的信息包,接着通过流量最少的网路抵达目的地。一旦信息包抵达后,它们又被组合为原有的形式。现在的问题是文件越来越大,如视频节目等,它们让处理网络流量的设备不堪重负,导致一些信息包迷路或丢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初创公司推出了新设备或软件,旨在加快网络流量,或是增加网络的容量。这其中就包括博萨克和罗伯茨的公司,以及Riverbed Technology Inc.和Big Band Networks Inc。其他一些公司,如BitGravity Inc.和Limelight Networks Inc等,则推出了“平行网络”,它们是互联网的缩微版,主要是为了逃避拥挤不堪的现行网络。

  这些初创公司的目标客户是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那些拥有大型卫星办公室网络的大公司。例如,企业采用的网络设备能影响分公司的电子邮件和其他文件的收发速度。

  不过,许多这类初创公司恐怕难以生存下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经冒出Celox Networks Inc.、Chiaro Networks Inc.以及Centerpoint Broadband Technologies Inc.等初创公司,争夺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然而,这些小公司后来全军覆灭,不是申请破产就是关门大吉,成了电信业泡沫的牺牲品。

  如今控制网络流量的初创公司“的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Network Strategy Partners LLC的网络顾问迈克尔•肯尼迪(Michael Kennedy)说。“技术并不是万能的。”


Leonard Kleinrock, Paul Baran, and Larry Roberts  罗伯茨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对互联网基础设施感到担心了。即使在研制APRAnet的时候,他回忆说他那时也不确定这项技术能用多久,尤其是该系统并不能确保信息包一定能抵达目的地。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当罗伯茨看到企业开始通过拨打网络电话、消费者们开始涉足网络视频时,他的忧虑终于变成了现实。

  “设计互联网可不是用来让人们看电视的,”他表示。“我很清楚这一点,因为我就是设计者。”

  罗伯茨于1971年离开了美国国防部,之后在几家网络初创公司工作过。1998年,他成立了一家名为Caspian Networks Inc.的初创公司。他从风险投资那里筹集了3.17亿美元,用来生产基于流量的路由器,它能分析网络流量并加以改进。但这种设备的售价为每台50万美元左右,对于众多客户而言实在太贵了。

  罗伯茨于2004年离开了Caspian,这家公司也于去年关门大吉。然而,这位科学家希望改进网络基础设施的抱负并没有因此消退。在离开Caspian的两个月后,他又在加州创建了Anagran,并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继续追求他的事业。罗伯茨表示,这次Anagran的产品会比较便宜,只要70,000美元,而且如今对此类设备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了。

  “拉里想把事情做好,”加利福尼亚州ArrowPath Venture Partners的风险投资家丹•布朗(Dan Brown)说。该公司对Anagran进行了投资。

  Anagran早已锁定了自己的客户,如为大学建立网络的密歇根州非盈利组织Merit Networks Inc.和西北大学的高级互联网国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ed Internet Research)。“拉里的设备是为较为复杂的网络流量设计的,如网络电视等,”西北大学网络部副主任Jim Chen说。“这对我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XKL的故事则始于1991年的西雅图。1990年时,博萨克和他的前妻、思科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桑迪•勒斯勒(Sandy Lersner)被迫离开了思科。当时思科刚刚上市,而公司的风险投资家们认为夫妇俩不能继续经营这个不断壮大的公司。于是,博萨克很快卖掉了手中的大部分思科股票,将精力放在了XKL上。在这里,他专注于通过光纤提高互联网的容量,因为光纤的信息传播量是传统网线的一百倍以上。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博萨克一直悄无声息地开发这项技术。与此同时,他开始注意到企业和消费者无意之间为互联网开发的一些新用途,例如视频会议等。“其中的一些用途给网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表示。

  因此,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负责开发一个名为APRAnet的网络程序,该程序能将研究机构的电脑相互连通。APRAnet的成功实施为日后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四十年后,罗伯茨又花费了近3.40亿美元重新开发网络技术,因为他认为目前采用的技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


Barry Wessler, Bob Taylor, and Larry Roberts  “我们不能再依靠上一代技术来提高互联网的性能了,这些技术四十年来都没改变过,”现年69岁的罗伯茨指出。上个月,他组建的初创公司Anagran Inc.研制了一款被称为流量路由器的新设备,据他说能促进互联网的现代化发展。该设备能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网络信息是电子邮件、电影还是电话,然后决定传播该类信息所需要的频宽。

  认为网络技术不仅仅应停留于早期成功的网络先锋可并非罗伯茨一人。现年55岁的蓝•博萨克(Len Bosack)是网络巨擘思科公司(Cisco System Inc.)的创始人之一,并曾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技术长,推动过路由器的商业化发展。路由器是能让电脑相互进行交流的网络连接设备中的核心部分。但如今,博萨克认为路由器“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的网络需求。上个月,他的公司XKL LLC推出了一个新系统,能将企业电脑与地下电缆相连接,地下电缆的容量是当今电信设备容量的一百倍左右。

  广告互联网现有的基础设施能否处理那些频宽需求很大的网络服务,例如网络电话和视频节目等?目前,人们的这场争执不断升温,而博萨克和罗伯茨的行动无疑是火上浇油。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思科推断到2011年,北美地区的月度互联网流量将猛增264%,超过780万太拉字节,即相当于40万亿封电子邮件的流量。如果网络流量按这样的速度递增,许多人相信互联网可能会崩溃,或是至少慢得像虫子爬。

  “人们对网络运营商的频宽需求日益增长,这种局面很快就会演变成一场危机,”ABI Research的研究主管斯坦•斯查特(Stan Schatt)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有些人则不以为然。即使预测网络流量将大幅上升的思科公司也认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们能够应付得了。

  目前,信息在网络的传输过程中被分为许多微小的信息包,接着通过流量最少的网路抵达目的地。一旦信息包抵达后,它们又被组合为原有的形式。现在的问题是文件越来越大,如视频节目等,它们让处理网络流量的设备不堪重负,导致一些信息包迷路或丢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初创公司推出了新设备或软件,旨在加快网络流量,或是增加网络的容量。这其中就包括博萨克和罗伯茨的公司,以及Riverbed Technology Inc.和Big Band Networks Inc。其他一些公司,如BitGravity Inc.和Limelight Networks Inc等,则推出了“平行网络”,它们是互联网的缩微版,主要是为了逃避拥挤不堪的现行网络。

  这些初创公司的目标客户是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那些拥有大型卫星办公室网络的大公司。例如,企业采用的网络设备能影响分公司的电子邮件和其他文件的收发速度。

  不过,许多这类初创公司恐怕难以生存下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经冒出Celox Networks Inc.、Chiaro Networks Inc.以及Centerpoint Broadband Technologies Inc.等初创公司,争夺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然而,这些小公司后来全军覆灭,不是申请破产就是关门大吉,成了电信业泡沫的牺牲品。

  如今控制网络流量的初创公司“的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Network Strategy Partners LLC的网络顾问迈克尔•肯尼迪(Michael Kennedy)说。“技术并不是万能的。”


Larry Roberts  罗伯茨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对互联网基础设施感到担心了。即使在研制APRAnet的时候,他回忆说他那时也不确定这项技术能用多久,尤其是该系统并不能确保信息包一定能抵达目的地。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当罗伯茨看到企业开始通过拨打网络电话、消费者们开始涉足网络视频时,他的忧虑终于变成了现实。

  “设计互联网可不是用来让人们看电视的,”他表示。“我很清楚这一点,因为我就是设计者。”

  罗伯茨于1971年离开了美国国防部,之后在几家网络初创公司工作过。1998年,他成立了一家名为Caspian Networks Inc.的初创公司。他从风险投资那里筹集了3.17亿美元,用来生产基于流量的路由器,它能分析网络流量并加以改进。但这种设备的售价为每台50万美元左右,对于众多客户而言实在太贵了。

  罗伯茨于2004年离开了Caspian,这家公司也于去年关门大吉。然而,这位科学家希望改进网络基础设施的抱负并没有因此消退。在离开Caspian的两个月后,他又在加州创建了Anagran,并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继续追求他的事业。罗伯茨表示,这次Anagran的产品会比较便宜,只要70,000美元,而且如今对此类设备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了。

  “拉里想把事情做好,”加利福尼亚州ArrowPath Venture Partners的风险投资家丹•布朗(Dan Brown)说。该公司对Anagran进行了投资。

  Anagran早已锁定了自己的客户,如为大学建立网络的密歇根州非盈利组织Merit Networks Inc.和西北大学的高级互联网国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ed Internet Research)。“拉里的设备是为较为复杂的网络流量设计的,如网络电视等,”西北大学网络部副主任Jim Chen说。“这对我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XKL的故事则始于1991年的西雅图。1990年时,博萨克和他的前妻、思科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桑迪•勒斯勒(Sandy Lersner)被迫离开了思科。当时思科刚刚上市,而公司的风险投资家们认为夫妇俩不能继续经营这个不断壮大的公司。于是,博萨克很快卖掉了手中的大部分思科股票,将精力放在了XKL上。在这里,他专注于通过光纤提高互联网的容量,因为光纤的信息传播量是传统网线的一百倍以上。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博萨克一直悄无声息地开发这项技术。与此同时,他开始注意到企业和消费者无意之间为互联网开发的一些新用途,例如视频会议等。“其中的一些用途给网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表示。

  因此,XKL在上个月推出了DMX光纤传输系统。这种售价为10万美元的设备能让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而非电信公司,来管理和连接光纤线路。博萨克说,XKL才刚刚开始获得客户的合同。
利克莱德、罗伯茨与“阿帕网”的孕育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99年9月3日播发了这样一个简短消息:因特网9月2日欢度了它的30岁生日,在美国的洛杉矶加州大学举行了一次特别大会,纪念因特网(INTERNET)的雏型:由4个节点联成的ARPA网(ARPANET)

  回顾30年前网络刚起步的时候,如同一条崎岖不平、到处坑坑洼洼的小路,而今它成了人称信息高速公路工程之一的因特网(INTERNET),人们更想了解那些在因特网初创时期的人和事。

  INTERNET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简称DARPA或ARPA)的一个项目试验的初步成功。


Larry Roberts  1958年1月7日,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式提出要建立DARPA,520万美元的拨款和对当时来讲是天文数字的2亿美元的项目总预算,足以见当时美国军队对寻求最新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进入60年代,ARPA聚集了一批精英,在既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国防部官员利克莱德领导下,“大家有竞争,也有合作,”他把当时全美最好的电脑专家们联系起来,并把这种联系称为“星际网”,并致力于当时许多人没有理解到的“目标是使电脑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中介”这一研究工作。显然建立电脑网络的思想已被提了出来。1964年9月,在美国第二届信息系统科学大会上利克莱德与一些科学家们确认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目前在电脑领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网络,这也就是指能够方便地、经济地从一台电脑连接到另一台电脑上,实现资源共享”。科学家们有的在问:“这是不是很难?”,有的在回答:“我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要干,钱不是主要问题,但要找到一个能够完全领会利克莱德建立网络的思想,并且能够实现这一思想的优秀的、有远见的电脑工程师却是一个大问题。其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摆弄电脑TX-0,后来又去林肯实验室为当时最先进的电脑TX-2编制全套操作系统程序的拉里·罗伯茨成了设计网络的最佳人选。

  罗伯茨不善交往,却藏着深邃的思想,喜欢接受挑战,大家都承认他是一位天才。经过种种努力,罗伯茨从林肯实验室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的桌前,开始了新的工作。在利克莱德建立网络的思想指导下,罗伯茨积极策划建立网络的工作。

  1967年10月,罗伯茨写出了第一份建立网络的计划,最初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参与进行研究的16个工作小组都能接受的电脑接口协议;二是设计一项新的通讯技术,使当时的16个网站上的35台电脑相互之间可以每天传输50万份信件。

  1968年6月3日,罗伯茨所在的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向国防计划署正式递交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由于此计划是要让国防计划署相互间相距很远甚至遥远的电脑都能够互相联络,使大家分享研究成果,而整个研究又是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的组织下进行的,因此这个网络就叫“阿帕网”(ARPANET),也就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网”。后来,人们把拉里.罗伯茨称作为“阿帕网之父”,从他对阿帕网研制工作的投入和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

  罗伯茨还在林肯实验室工作时,就以通过只有2400波特率(每秒钟传送的比特数)的调制解调器(MODEM),将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TX-2电脑和加利福尼亚州系统发展公司(SDC)的Q-32电脑连接到了一起。这是人类第一次远距离接通两种不同电脑!
互联网先驱Larry Roberts推出新一代路由器编辑本段回目录2007年8月9日消息 互联网先驱之一,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博士成立了一个名为Anagran的网络设备公司,并推出了它的首款产品FR-1000 Flow Router路由器。该产品设计用来满足用户对新一代视频、语音、数据和无线应用的需求。


Larry Roberts据itwire网站报道,FR-1000据称是首款可以有效消除伴随上述应用而来的网络性能问题,此外FR-1000耗能低于所有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也远低于传统的三层(layer 3)路由器。

罗伯茨说:“当前的路由器在传输如视频一类的大型文件时,即便遇到一般水平的拥堵,也会出现诸如定格、断续及其它常见问题。随着流量的变化,我们不能再指望上一代信息包技术来提高互联网的性能了。实际上,这种技术40年来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现有的产品已不能用来有效地传输IPTV、定制视频、VoIP和P2P的混合产物,以及其它我们尚未经历的各种类型的通信了。”

他接着说:“同时,现在的用户和提供商已变的更加成熟了,他们已不愿再去忍受断断续续的视频、残缺不全的VoIP电话、迟钝的网页服务或无法信赖的应急服务。Anagran将改变这一切:我们将支持这一代和下一代的需求。”

Anagran FR-1000据称完全与标准的三层(layer 3)路由器相兼容。此外,它可以“智能化监测并持续评估通过它的所有数据流。”与单单能够处理并路由一个脱节的单个信息包不同,Anagran的Fast Flow Routing(高速路由)结构据称可以把每一个信息包做为它的更高水平的数据流的一部分对待, 而且,基于指定的优先级别,它可以智能化地以最高性能传输最关键的信息。之所以能做的这一点,凭借的是Anagran的一个被称为“全新流量控制和拥堵管理技术”。
两位互联网之父博客论述P2P发生口水战编辑本段回目录核心提示:Larry Roberts, 互联网前身ARPANET之父。Vint Cerf: TCP/IP协议的发明人。二人最近在blog上爆发了一场关于P2P和互联网计费的口水战。

人物介绍:Larry Roberts, 互联网前身ARPANET之父。Vint Cerf: TCP/IP协议的发明人。二人最近在blog上爆发了一场关于P2P和互联网计费的口水战。

Larry Robets:

问题分析:40年前设计包交换网络和互联网时,没有考虑如何给每个主机公平分配网络能力的问题,只是简单按照“每流平等”的原则,即给每个TCP流公平分配网络能力。这主要体现了话音网的思想,在早年的网络上每个用户在一个方向上只是一个TCP流,是没有公平性问题的。一个用户要想提高自己所能够获得的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多流并发的方式,这导致每个用户使用越来越多的并发流。而这种通过并发流过度消耗资源的方式,无异于一场军备竞赛。比如5%的P2P用户消耗了80-95%的网络资源, 并且吃带宽的速度总是比网络扩容的速度快。

核心建议:按每个流和流量收费。

Vint Cerf:

只能坚持按“接入速率”收费。用户是付了接入带宽的费用的,不能再受到限制,可以想干啥就干啥除非是非法的。不能按“流量”收费,因为这必将导致互联网的创新能力下降。因为对新应用,如果是包月方式的,就可能愿意去尝试,否则会因为不知情而不去试用。

Ipbaobao:

观察:Larry Roberts创办了一家从事按流收费的公司,而Vint Cerf加盟了Google公司,两人的利益完全不同。

结论:屁股决定脑袋。(作者:何宝宏)
获得的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IEEE Harry M. Goode Memorial Award (1976 ), "In recognition of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computer-communication systems, his leadership in creating a fertile research environment leading to advances in computer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techniques, his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 and his accomplishments in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 and the ensuing networks which grew out of this work." [6]
L.M. Ericsson Prize (1982) in Sweden [7]
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978)[7]
Computer Design Hall of Fame Award (1982)[7]
IEEE W. Wallace McDowell Award (1990), "For architecting 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 and bringing it into practical use by means of the ARPA network." [7][8]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SIGCOMM Award (1998), for "visionary contribution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7][9]
IEEE Internet Award (2000) For "early, preeminent contributions in conceiving, analyzing and demonstrating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he foundation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7][10]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ortium Fellow Award (2001)[7]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 (2001),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2]
Principe de Asturias Award 2002 in Spain "for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system that is changing the world by providing previously unthought of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11]
NEC C&C Award (2005) in Japan "For Contributions to Establishing the Foundation of Today's Internet Technology through...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RPANET and Other Early Computer Networks that were Part of the Initial Internet." [12]
阿帕网(ARPANET)编辑本段回目录阿帕网(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为美国国防部ARPA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诞生
所谓“阿帕”(ARPA),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他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处(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一直在关注电脑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课题。

1962年,杰·西·亚·利克里德(J.C.R.Licklider)离开MIT,加入ARPA,并在后来成为IPTO的首席执行官。也就是他在任期间将办公室名称从命令控制研究(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改为IPTO。也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据估计,整个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70%由ARPA赞助,并在许多人看来与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军事机构相去甚远,并给许多研究者自由领域来实验,结果ARPA不仅成为网络诞生地,同样也是电脑图形、平行过程、计算机模拟飞行等重要成果的诞生地。

1964年伊凡·沙日尔兰德(Ivan Sutherland)继任担任该处处长,2两年后的鲍勃·泰勒(Bob Taylor)上任,他在任职期间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的想法,并筹集资金启动试验。在鲍勃·泰勒的一再邀请下,日后成为“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出任信息处理处处长。

1967年,罗伯茨来到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着手筹建“分布式网络”。人员调度和工程设计很顺利,不到一年,就提出阿帕网的构想。随着计划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罗伯茨在描图纸上陆续绘制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连接设计图,使之结构日益成熟。

1968年,罗伯茨提交研究报告《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其中着力阐发的就是让“阿帕”的电脑达到互相连接,从而使大家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根据这份报告组建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就是著名的“阿帕网”,拉里·罗伯茨也就成为“阿帕网之父”。


Larry Roberts(1969)1969年底,阿帕网正式投入运行。

退出历史舞台
ARPA网无法做到和个别计算机网络交流,这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根据诺顿的看法,他的设计需要太多的控制和太多的网络中机器设备的标准化。因此,1973年春,文顿·瑟夫和鲍勃·康(Bob Kahn)开始思考如何将ARPA网和另外两个已有的网络相连接,尤其是连接卫星网络(SAT NET)和基于夏威夷的分组无线业务的ALOHA网(ALOHA NET)瑟夫设想了新的计算机交流协议,最后被称为传送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 1975年,ARPA网被转交到美国国防部通信处(Defense Department Communicationg Agence)。此后ARPA网不再是实验性和独一无二的了。大量新的网络在1970年代开始出现,包括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NET,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加拿大网络(CDnet,Canadian Network),因时网(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最后一个网络最终将在它自身被商业网络取代前代替ARPA网作为互联网的高速链路。

1982年中期ARPA网被停用,原先的交流协议NCP被禁用,只允许使用Cern的TCP/IP语言的网站交流。1983年1月1日,NCP成为历史,TCP/IP开始成为通用协议。

1983年ARPA网被分成两部分,用于军事和国防部门的军事网(MILNET)和用于民间的ARPA网版本。

1985年成为TCP/IP协议突破的一年,当时它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它放进了Sun公司的微系统工作站。

当免费的在线服务和商业的在线服务兴起后,例如Prodigy、FidoNet、Usenet、Gopher等,当NSFNET成为互联网中枢后,ARPA网的重要性被大大减弱了。系统在1989年被关闭,1990年正式退役。

结构
阿帕网连接方式最初的“阿帕网”,由西海岸的4个节点构成。第一个节点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因为罗伯茨过去的麻省理工学院同事L.克莱因罗克教授,正在该校主持网络研究。第二个节点选在斯坦福研究院(SRI),那里有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Engelbart)等一批网络的先驱人物。此外,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和犹他大学(UTAH)分别被选为三、四节点。这两所大学都有电脑绘图研究方面的专家,而泰勒之前的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伊凡·泽兰教授,此时也任教于犹他大学。

评价和影响
以现在的水平论,这个最早的网络显得非常原始,传输速度也慢的让人难以接受。但是,阿帕网的四个节点及其链接,已经具备网络的基本形态和功能。所以阿帕网的诞生通常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创世纪”。

不过,阿帕网问世之际,大部分电脑还互不兼容。于是,如何使硬件和软件都不同的电脑实现真正的互联,就是人们力图解决的难题。这个过程中,文顿·瑟夫为此做出首屈一指的贡献,从而被称为“互联网之父”。
Anagran总裁Lawrence G.Roberts发言编辑本段回目录2006年4月13日消息 今天上午8时45分,第五届“全球IPv6高峰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峰会主题为“IPv6助力新网络”。


Lawrence G.RobertsAnagran总裁Lawrence G.Roberts

  Dr. Lawrence G.Roberts:感谢主席。随着向IPv6网络的过渡,我们需要更强的互动性,需要高质量的服务。我们相信IPv6网络一定会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所以今天我就想谈一下在未来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普及IPv6的网络。我们都知道IPv6解决地址、安全性上都有很多优点。IPv6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成本,我不会在完成移动路由方面讲太多。现在看一下这种改变从1969年时已经开始研究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互联网一直在改变,随着这个改变互联网的成本降低了,现在我们又面临着一个转变。我们可以保证服务质量,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节省空间,它同样是兼容的。我们知道v4和v6的网络是兼容的。我们还可以享受到非常高效的服务。在安全问题上要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了,主要是把这个流加入到这个数据包中去。要在包裹信息中进行查找,通过流也可以进行追踪。

  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数据中心实际上允许在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的互换,同时也和网络之间的数据进行互换,这里可以看到在一个典型网络中有一千多个服务器,看到它的跳频会是一千,这个比率就是一千。可以从这些比率看到这些数据的转换,所以TCP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挑战。所有这些都是帮助今天的网络能够实现,而且可以实现90%到100%的利用率。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大家很清楚的认识,必须要确认这个问题。有时网络是在过载,特别是在上行方面,我们希望看到的流是400,必须要丢弃一些包。如果按单一排队来做的话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行为。你可以看到在每个排队上的人都可以实现同步,这样就可以实现4:1过载的比例,而且也可以实现互换和同步,能够迅速实现同步。比如有100、200、300,我们没有看到这些,因为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些非常合理的地方,40%或者是50%的利用率。如果采用的是智能流的丢弃的话,每个独立的流都可以分离,可以确定哪个流独立进行丢弃。此外还要保证公平,这样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速率。我们可以控制他的输出,不会有很多的时延,在这里可以控制每个流。而且也可以因为我们能够确定那些独立性、非独立性的变量,这样就可以实现同步,而且是快速的同步。在这里有三万个流进入,可以实现90%或者是93%的比率,并且还可以实现更短的时延。不再是过去的30%或者是40%的利用率。这是反映出在一个基本分组时延方面的比对。你可以看到在路由器方面出现了过载的信号。在这里有TCP数据的丢失,通常是30%的丢失,在这一点上看到的是所有的计算机都很慢,不能把这些数据很快地通过,这是因为计算机过载,而且速度会非常慢。另外必须要实现百分之百的独立,在TCP的情况下可以把数据的丢失和时延考虑在内,同时比率会是1000:1的比率。看一下流这一层,可以看到任何强度上都会有过载。而且应该是在80%到90%的范畴来实现。

  另外要讲一下视频和话音,视频由于它的带宽更高,所以可能会比话音更差一些。话音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Wi—Fi情况下,在NDSL方面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宽带方面也是一样的。如果有一个分组的路由器可以在整个中级的地方来实现TCP的中级。此外不断接受新的包、新的流,这里有五个信道,只有四个能够工作,而有一个不能。在话音方面也是一样有很多话音进入到Wi—Fi的网络,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会看到质量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是没有事情能够组织它。因为这个时候人们不能控制现在这些包,就会导致话音和视频方面的崩溃,出现故障。需要丢弃一些包,以便能够减少整个的负载。可以在这里做出一些标志标出哪些是高优先的包、哪些是地域优先的包,必须要加上这样的标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确保所有的信道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才能提供很高的服务质量。

  另外就是数据中心,我们也可以有很高的安全性,使它能够平滑地在网络中运行。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过载率,而且在数据中心中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对大的问题。同时我也提到了网络边缘层方面的问题。比如说P2P方面的流量问题、L2边缘路由器的问题,Wi—Fi方面面临的问题。在Wi—Fi领域有一些常规的使用者,出现荡机的情况时是不能不避免的。在802.11方面也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正在想一些有效的办法解决。我们正在不断看待能够使用的信道数量,在IP方面要看所能够使用的这些话务的信道,而且不会出现过多过载的现象,对每个信道来说都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可以让Wi—Fi网络中也是一样。如果不做更多工作的话是不能改善现在这种情况的。另外现在我们所用的技术,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就是把两个信道放在同一个链路上,这样视频会产生很多噪音。在P2P情况下人们用的P2P太多的,而且P2P是以后我们经常要用到的工具,没有人能够整个使用到信道,公平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在早先可以认识这个用户只能在他得到公平速率的情况下运行,而且要保证他能够得到的带宽,也可以使他的质量变得非常好。还有如果有人为这个时限来付费的话我们得保证他能够获得的质量。

  下面介绍一下军方所面临到的一些问题,他们想要建立一个QoS的信令系统,使他们能够真正在卫星和无线电环境下进行运行。同时也在Wi—Fi环境下进行运行。在TCP方面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协议,可以改善TIA,改善卫星,可以通过ITU的作用来增加这样的信令。在IPv6分组格式之上,我们还会增加,只要你需要服务质量的话就可以增加这个规范。可以把这个包发送到网络中,可以看到回这个包时,发送者就会知道这个包中所含的数据量。也许在这个链路上会有一些噪音,但是他知道他可以以这个速率发送出去。通常不再花8秒钟的时间进行投递,只需要花一秒钟,我们做了很大的改进,用我们自己的设备做了这样一些工作。可以看到速率的提高能够达到16:1的速度。而且这实际上也是要跟误码率有关,如果误码率高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这是一个演示,很遗憾不能完全给大家展示出来。

  总结一下,我们向着IPv6的转换不一定是非常昂贵的,可以用最新的技术来节约我们的运营支出、资本支出。可以用一些最新的技术,比如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协议和一些安全方面的协议来达到我们的目标。同时也可以通过授权来保证安全性,提供其他安全的特征。我们可以获得很高的服务质量,应该把它作为我们发展的目标。谢谢。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http://www.ziplink.net/users/lrober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wrence_Roberts_(scientist)
http://www.chinaz.com/News/hearsay/0P1344352008.html
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87HP341&xpos=11
http://tech.163.com/07/0809/04/3LE70D5D000915BE.html
http://www.diybl.com/course/webjsh/osgl/20071021/79069.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ARPANET&variant=zh-han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