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 2009

高盛的算盘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4月16日 11:03 共有3条点评
打印
推荐
收藏
RSS
单页阅读 字号:
高盛CEO布兰克梵呼吁改革金融高管薪酬的论调,代表着金融界同政界在面临愤怒的选民们给予压力情况下的新的谈判方式


第1页: 第2页:
  【《财经网》纽约专稿/特约作者 鲍勃·道林】4月7日,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对美国机构投资者说,华尔街必须对其金融高管的薪金制度进行改革。两天后,中国政府向国有金融机构的高管发出年薪上限为8.9万美元(约人民币608,060元)的“限薪令”,这个上限水平远低于奥巴马对华尔街金融高管们设定的薪酬上限,但是用意相似。

  华尔街金融高管们每年坐拥几百万美元的优厚报酬、公司为其配备了空中座驾、穿梭于各个度假胜地开会消遣。为了平息人们对其生活作风糜烂奢侈的怒火,奥巴马对那些在今年早些时候凭借政府救援资金才能勉强过活的银行家或其他高管们,设定了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的上限。

  同时,欧洲的金融监管者也力促为欧洲的银行家们设定“工资”上限。虽然没有人相信美国或欧洲的“限薪令”会永远维持下去,但它至少能够持续到所有接受美国TARP(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资金的金融机构向美国财政部偿清债款为止。再说,即便摆脱了政府的控制,金融高管们如果在未来被得知拿到数字惊人的薪酬,还有可能面临公众的愤怒,因此布兰克梵这般呼吁改革金融高管薪酬的论调从更深的意义来说,代表着华尔街金融界近来在安抚华盛顿政界所采用的新颖、奉承的态度。

  从政府那里获得了100亿美元救援资金的高盛已公开表示会筹备资金、尽快还清债务。从经营的方面来说,还清债务以后虽然意味着高盛就可以再次自由地制定他们的薪金水平,但在这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这种行为对他们的政治利益可说是自寻死路。

  本次的次贷危机为美国人烙下的深刻印象是,华尔街银行家追求丰厚奖金回报的方式就是疯狂从事借贷、担保业务、并向全世界兜售次级贷。在这个制度下,投行者哪怕风险有多大,只要是交易进行的数量多,就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在这个背景下,布兰克梵此番公开论调,象征着华盛顿政界同华尔街金融界在面临愤怒的选民们给予压力情况下的新的谈判方式。实际上,高盛是占了优势,因为布兰克梵所提议让其他公司去执行的“改革”,有大部分都已经在高盛公司开始实行了。他之所以让华盛顿促使其他的公司也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华尔街的其他公司会利用短期的高额奖金去抢聘投行人才。

  根据他的建议,薪金应该按照银行家个人“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定,而高层工作者的酬劳形式主要是由本公司股票份额在底薪基础上所构成。该股票的支付期应被延长成三年,这样就不会出现高管某单一年里获得超高的收入的现象。对于顶层高管来说,他们大部分的股票份额在退休以前都必须先保留在公司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式正是十年前投资银行施行的合伙人管理制度。当然,这是在美国投行者开始纷纷“出卖”自己合伙人股份,公开上市,迅速发财以前的事。像高盛其中五个顶层的合伙人在1999年公开上市的时候就获得人均2亿美元以上的股票。该股票的价值后来增长了很多。保尔森在2006年担任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以前持有将近7亿美元的高盛股票。

  高盛可能还会打出另一场胜仗,但这个事情的结果现在还尚未明晰。根据近几周一些博客和新闻专业报道,高盛被看作是猛烈利用次级贷做空保险交易而拉倒AIG、雷曼、贝尔斯登的机构之一。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一位知名的法律教授Henry T.C. Hu最近把高盛称作AIG的“空头债权人”。也就是说AIG变得越脆弱,高盛能够从AIG提供担保条件中获益的就会越多。有些博客也认为高盛卖空了次级贷,使得AIG看起来更加糟糕,从而使得投资者抛售AIG的股票。

  AIG是这次获得最多政府救助金的一个机构,其中金额高达1700亿美元。然而,AIG在上个月全额面值偿还了价值123亿美元的 “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也就是保险金)给高盛。高盛和AIG同样都是获得了美国政府救助金的公司,为什么AIG要拿救助金来偿还其对高盛甚至是全额的欠款呢?这个问题令美国纳税人不禁感到疑惑。

  目前来说,没有人知道美国的法律制定者是否会去追问这个事情,但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不可能的。

  从薪金制度改革来说,布兰克梵既迎合了公众的要求,又向华尔街券商们传达说只要他们也能够像高盛的执行官一样,拿着股票耐心守候,那他们迟早会也能赚到一大笔钱。至于AIG的问题,高盛目前没有给出公开的回应。我们很难判断美国国会是否会采用在处理高薪制度问题的态度来追究这个事情。但这扇门已经打开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