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0, 2011

互联网上的信息设计
Information Design on the Web by Erik Spiekermann 翻译: 谭宏涛 2002年6月21日

某些设计工作被称为 "邪门的设计难题"。例如选举或社会保险的表单、时间表、地图、引导标识系统、目录,或是复杂的网站,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恰如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 McLuhan) 的名言所说: "任何情形一旦涉入过深,便会相反"。换句话说: 观察信息的结构,分析其语言——它的句法、语法和词汇——然后寻找其内在结构在视觉上的对应物。如果你找不出它的结构,就说明信息可能没有被足够清晰地定义。我们想要说些什么?谁是我们的听众?我们要展现怎样的形象?想达成怎样的结果?这种搜寻通常会分为三个层面: 语义学 (含义、内容和概念)、符号学 (外观、风格、视觉语汇) 和语用学 (它将如何应用)。

总会有一些设计师,他们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制作一些漂亮的图片,他们还喜欢用一些更具分析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过,这种分析推导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没多少艺术性可言——说直白一点,它们毫无吸引力。在网页的设计上依旧存在着这种对立: 商务顾问们能够很好的解释一个问题,但他们不关心这个问题在视觉上如何表现。而工程师和程序员们往往喜欢用后台工具的技术限制来反对设计师们去大胆尝试更激动人心的图形、有趣的界面或是令人惊奇的视觉效果。那么,谁才有资格去完成那些优秀的网络信息设计呢?

首先,那些不惧怕 "邪门的设计难题" 的传统媒体行业设计师 (这些行业本身就从未吸引过高收入和高回报) 也许要比那些新近大量涌现的、自诩的 "网络技术专家" 们更有资格从事网站设计。没错,那些传统设计师们不熟悉 "时间" 和 "动态" 这些新元素,但他们完全可以和那些技术专家们组成一个团队协同工作。设计一个实用并且美观的网站,更多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非某种风格的问题。那正是我现在所预言的——在网络行业的第一波篝火熄灭之后,富于经验的信息设计师们将转战互联网,在屏幕上一显身手。归根到底,糟糕的色彩、糟糕的解析度,不足够的空白,不确定的目标读者——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些信息设计师们所接受到的设计需求说明的一部分,这便是为什么对我来说,屏幕是另一种糟糕的纸张。

注: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本文原文发表于2002年6月21日。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June 21, 200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