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8, 2010

巴黎世博为“农民”喝彩 名画曾被嘲笑土气2010年04月22日 12:04:16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大 中 小】


“拾穗者”忙碌在金黄色的麦田

  《拾穗者》,创作于1857年,展现出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

  画作中,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得如同古典雕刻一般的庄重。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用一只手握着袋子里那一大束麦穗,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面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在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挚爱。像米勒的其他代表作一样,这幅画内容通俗易懂,但又绝不平庸浅薄,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省,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晚钟”从远方传来依稀的钟声

  《晚钟》,创作于1958年至1859年。画面十分简洁,米勒撷取身边农民的日常劳作场景进行描绘,将普通的瞬间描绘成永恒的艺术经典。暮色中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约显露出教堂的钟楼,画面前景是一对正低头合掌祈祷的青年夫妇,身边停放着独轮小推车、篓筐、装土豆的麻袋和农具。

  整幅画面宁静而安详,一切都表明这对年轻夫妇在一天的劳作忙碌后停顿下来,画面在此刻凝滞,原来是远处教堂飘荡过来的钟声使他们如此虔诚,观者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的钟声。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夫妇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

  在画面中,画家让日暮余晖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相互映衬;又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仿佛融为一体。画作处处体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乡村生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法国著名画家米勒名作《晚钟》将作为镇馆之宝在法国馆展出。其实,这并非是《晚钟》的首次世博秀。早在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这幅农民题材的作品就成了明星。一度潦倒的让·弗朗索瓦·米勒也借那届世博会,奠定了“农民画家”的地位。

  曾被嘲笑“土气”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年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省的一户农民家庭。金色的田野、雪白的羊群、宁静而温暖的夕阳……这些自然而又质朴的景象深深吸引着年幼的米勒,他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也由此萌发。

  幼年时,米勒便表现出绝佳的绘画才能,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受到了家乡老师的赞赏和鼓励,米勒由此立志学习绘画。

  23岁那年,米勒离开了乡村,前往巴黎并拜画家德拉罗什为师。然而,五光十色、川流不息的巴黎城并没有成为米勒眼中的天堂,这位来自乡村的小伙子与繁华热闹的巴黎城格格不入。在德拉罗什的画室中,米勒常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他们看不起米勒的出身,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不喜欢米勒,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毫无疑问,这样的经历让年轻的米勒对巴黎全无好感,曾经的向往完全变成了厌恶。在米勒心里,巴黎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沙漠,唯一可以称得上艺术“绿洲”的只有罗浮宫。走进罗浮宫的大厅时,他曾惊喜地赞叹道:“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尽管伟大的罗浮宫为米勒的巴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但生计的问题仍是困扰年轻画家的残酷现实。在巴黎,米勒可以称得上是穷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贫困一度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为了生存,米勒曾经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也曾经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因为生存的压力,米勒险些迷失了自我。

  直到有一天,他无意听到了别人对他的评论:“这就是那个除了画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唤醒了画家沉睡的才华。此后,米勒下定决心,不会再为迎合任何人而画,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离闹市重归乡村

  从那以后,米勒绘画的主题开始重归自己熟悉并喜爱的乡村,希望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法国农民纯朴而勤劳的形象。

  1848年,米勒画了一幅名为《簸谷子的女人》的画作,卖了500法郎。他同好友、动物画家夏尔·雅克商量,想用这笔钱去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定居。当时,画家卢梭和狄亚兹已经在巴比松安家,米勒对于这种安逸的生活非常向往。不久以后,他迈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这也最终成为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1849年黑热病在巴黎城流行开来。7月的一个早晨,米勒带着家人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车,驶向距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一家人又背着简单的行囊,徒步来到向往已久的巴比松村。望着成片的树木和田野,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再次闻到了大地的芳香、听到了林间小鸟的歌声。已35岁的米勒如同一个孩子一般忘情地欢呼着,赞叹着大自然的美丽。

  正是在这个被世人认为穷困闭塞的小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定居于此,米勒仍然要经受贫困的考验,但出于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他没有丝毫不快。每天,米勒都早出晚归,他上午在田间劳作,下午就在简陋的小屋里作画。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必须用自制的木炭条画素描。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抹杀米勒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终于发现,自己是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农民。

  “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曾经迷失的画家终于找到了自我。在巴比松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后世家喻户晓的名画,如《播种者》、 《牧羊女》、《拾穗者》、《晚钟》、《扶锄的男子》、《喂食》、《春》等,都在这里诞生。

  世博会上获得盛赞

  米勒的画作真正在画坛引起巨大的反响,要归功于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

  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米勒的绘画并没有引来过多的关注,甚至屡遭拒绝。在1855年巴黎的世博会上,米勒虽然也有一幅画作入选,但反响也不大。

  直到1867年,米勒在这一届世博会上展出了包括《拾穗者》、《晚钟》在内的8幅作品,人们这才意识到米勒在艺术上的非凡价值。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对于米勒的绘画颇为喜爱,他赞美《晚钟》的画风充满了人道关怀,这一评价使米勒的人道画家之名开始远播。巴黎市民则普遍对《拾穗者》青眼有加,认为它画出了农民的辛劳,至此米勒又被冠以“农民画家”的称号。

  而更为重要的是,后期的印象派画家们在米勒所画的天空背景中,发现了光线的绝妙,一股开创新世纪的风潮逐渐形成。

  绘画事业虽然渐入佳境,可米勒的身体却每况愈下。1875年,61岁的米勒因咯血病在巴比松与世长辞。

  米勒在世时,总是饱受着贫困的折磨,但他过世以后,其画作却身价倍增。米勒的一些作品一度流落海外,其中就包括《晚钟》和《拾穗者》。米勒死后不久,法国为购回《晚钟》,竟花费了80万法郎。1890年,《拾穗者》也终于回到故土。

  【世博会人物榜 】

  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米勒展出了包括《拾穗者》、《晚钟》在内的8幅作品,被冠以“农民画家”的称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