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2, 2009

费大为:内心的旅行 谈海外中国艺术
内心的旅行 谈海外中国艺术




2002年,发表于法国艺术杂志《ART PRESS》
费大为




海外中国艺术现象起源于中国国内1985年的“新潮美术运动”。

1980 年以后,中国政府结束三十年封闭政策,开始改革开放。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改变,一个彻底改变艺术观念的前卫艺术运动“新潮美术运动”终于在1985年爆发。年轻的艺术家借用西方当代艺术,在全国各个城市内发起了无数个激进的艺术展览。其中黄永砯、谷文达、徐冰等艺术家是这个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 1989年二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CHINA / AVANT-GARDE”展览把这个前卫运动推到了最高潮。

“新潮美术运动”因1989年六月的政治事件而告终结。89年以后,总共才经历了四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就匆匆告别了它那热情洋溢的第一个阶段,狂飙突进式的文化革新运动从此消失。

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不仅是前卫的高潮,也是年轻人出国的高潮。这两个运动重叠的结果是,前者竟被后者所消耗。至九十年代初,出国的年轻艺术家至少有几千人。中国前卫艺术运动中最活跃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大部分已离开了中国移居海外,在巴黎、纽约、东京等城市重新开始他们的工作。其中,艺术家陈箴1986 年来到法国,谷文达、蔡国强1987年移居北美和日本。黄永砯和杨诘苍于1989年移居法国,沈远1990年移居法国,徐冰、王度和吴山专1991年分别移居美国、法国和德国。八五运动中的批评家出国的也不在少数。我1989年移居法国,侯瀚如1990年移居法国,高铭潞1991年移居美国。孔长安也在同年去意大利,后移居美国;八五运动中活跃的批评家王小箭、张墙和唐庆年也相继在90年代初移居美国。

1989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新起步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背景下展开。第一部分发生在中国国内,另一部分则发生在八十年代末已经出国的中国艺术家的工作中。这两部分都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出发,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和扬弃了“八五新潮”,开辟出了两种不同的艺术道路。至九十年代末,这两部分艺术已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取向,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艺术家大批出国的热潮在九十年代上半期便已基本停止。因此,国内艺术家和海外艺术家的差别不仅是工作方向上的差别,也是一代人和另一代人之间的差别。九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出现的的新艺术主要是以新一代的艺术家为主体,而海外中国艺术家则主要是以“八五运动”中的“老战士”构成。国内艺术家的工作更多地体现了对八五运动的断裂和扬弃,他们的作品更注重对中国现实生活现象的直接关注,在艺术观念和语言上则希望接近西方当代艺术的模式。国外的艺术家的工作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八五运动的继续和延伸,他们带有更多的理想主义成分,更关心艺术中的根本的、抽象的问题,在观念和手法上努力和西方当代艺术拉开距离,从文化差异出发寻找创造的可能性。

86年我在法国做短期访问时,让-于贝尔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建议我为他的展览《大地魔术师》工作,负责中国艺术家的人选。1989年我为参加这个展览的研讨会重返法国。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展览后,黄永砯、杨诘苍和我都留在法国,和已经到法国的陈箴、严培明成为好友(陈箴是我从1975年开始就认识的好友,严培明是我在1986年认识的朋友)。 1990年侯瀚如也移居法国,和我们会合。现在看来,《大地魔术师》这个展览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第一次参加国际大展、中国评论家第一次参加国际展览的策划工作,而且也是所谓海外艺术家现象开始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

九十年代中国海外艺术家的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集结、分散

集结(1990年-1995年):
1989年以后,主要由一些中国批评家组织发起的展览活动,开始把散落在各国的中国艺术家聚集起来,以集体展览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工作。这些展览使得分散在各国的中国艺术家之间的联络和交流成为可能,对于他们在新的背景下形成共同的战略思想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1. 这一系列展览是以费大为在1990年策划的“献给昨天的中国明天”(Chine Demain Pour Hier)作为起始的。这个展览在法国南方布利也尔(Pourrieres)村庄实现,参展艺术家是刚出国不久的黄永砯(法国)、谷文达(美国)、蔡国强(日本)、陈箴(法国)、杨诘苍(德国)以及严培明(法国)。其全部作品都是“因地制作”的新作品,目的是探讨作品和地点之间的对话关系。这次展览的不少作品占地几万平米,是这些艺术家第一次在野外制作如此规模的作品。这个展览在“八五新潮运动”结束一年以后就在海外重新集结起来,它既不是一次政治抗议的活动,也不是对中国八十年代前卫运动的怀旧,而是完全投入到和新环境的对话之中。展览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之间的误会”(Malentendu culturel),以重新检讨文化对话的基本前提。
2. 第二个展览是费大为在1991年在日本福冈策划的“非常口”(Exceptional Passage)展览。这个展览延续了“中国明天”展的原则,邀请了黄永砯、杨诘苍、谷文达、蔡国强和北京的“新刻度小组”参加展览。展览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部分由四个艺术家在十一公顷的土地上工作。这个展览主要探讨了在展览空间中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这种紧张关系中获取空间的活力。
3. 1993年的“片断的回忆-中国前卫艺术家”展览,是在美国留学的评论家高铭潞在俄亥俄州立美术馆策划的展览,参展艺术家有:黄永砯、吴山专(德国)、谷文达、徐冰(美国)。这次展览所选的艺术家是八五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目的是检阅他们在移居海外以后的工作情况,探讨中国前卫艺术与西方背景之间的关系。
4. 1993年由David ELLIOTT在牛津现代美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 Oxford)策划了“静穆的力量”(Silent Energy)展览,参展艺术家也以海外中国艺术家为主:黄永砯、陈箴、蔡国强、谷文达、奚建军(英国)、关伟(澳大利亚)以及王鲁炎(北京)。这次展览是西方现代美术馆(MOMA)首次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
5. 1994年芬兰的Porin Taidemuseo美术馆举办的 “走出中心”(Out of The Centre)展览是由侯瀚如和Jari-Pekka Vanhala共同策划。参展艺术家是:黄永砯、陈箴、严培明、杨诘苍、张培力(中国)。
6. 1994年由Marianna Brouwer在荷兰的Stichting Krller-Müller Museum策划的“Heart of Darkness”展览,邀请了黄永砯、蔡国强、谷文达、陈箴和其他西方艺术家一起参展。

这一系列展览基本上完成了中国海外艺术家的集结,创造了一个互相影响、成员相对稳定的艺术家群体:黄永砯、陈箴、蔡国强、杨诘苍、严培明、徐冰、谷文达(后来出现的重要海外艺术家还有在法国的王度和沈远),他们经常制作大型装置作品,致力于寻求地点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善于运用批判的隐喻,对文化差异中的问题十分敏感。这个群体在国内被称之为“海外军团”。其中在法国的中国的评论家费大为、侯瀚如、和在美国的高铭潞为实现这个集结在思想上、组织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西方策划人也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分散(1995年以后):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以中国海外艺术家为主体的群展趋于消失,但是这些艺术家作为个人越来越活跃在各种重要的国际展览上,他们的个展也越来越多。至九十年代末,他们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坛上最重要的艺术家而令人瞩目。1999年是海外艺术家丰收的一年,蔡国强获得了威尼斯双年展的最高奖-国际奖,黄永砯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谷文达的作品上了“美国艺术”杂志的封面,徐冰获得美国文化大奖迈克阿瑟奖MacArthur Award。作为评论家的侯瀚如在这一期间也策划了一些重要的展览,如“移动的城市”,成为在国际上最活跃的策划人之一。

所谓“分散” 首先是这些艺术家个人更加成熟的标志。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集团军作战”的方式来营造声势,因为每人自己的气势已经足够壮大以至于集和并列成为困难。海外艺术家集体展的展览形式是为了是使参展艺术家个人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而不是要突出一个集体,通过共性而脱离共性的过程一旦完成,集体展览继续存在的意义就自然消失。

分散的另一原因是组织者:1998年以后我本人不再组织类似展览,侯瀚如主要去做亚洲的展览(Cities on the Move, 1997-1998),高铭潞则致力于做中国海内外联合的展览(Inside out : New Chinese Art, 1999)。海外艺术家展览这一展览形式便逐渐趋于消失。

在缺席十年之后,2000年,“海外军团”开始返回中国参加艺术活动,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侯瀚如参与策划了上海双年展,黄永砯、蔡国强、严培明、徐冰、谷文达开始在国内的重要展览和美术馆中展现他们的作品。中国的艺术杂志和艺术网站对海外艺术家的工作做了大量的介绍。国内艺术界对他们的反应是矛盾的:极度的尊敬或极度的反感。有些人肯定他们的工作,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产物,只是不断地剽窃中国文化资源,用异国情调来取悦西方,不过是一些外黄内白的“香蕉人”或艺术投机份子。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对蔡国强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得奖作品“收租院”的大辩论之中。2002年,黄永砯在深圳和广州两次展览中被禁止的作品“蝙蝠计划”在中国艺术界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近两年来(2000-2002)中国当代艺术界最重要的事件,几乎都由海外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工作引起或与之有关。从此,他们的工作除了和西方背景的对话之外,也开始了和中国国内背景的对话。这种“双向对话”的局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也给予了他们一个新的身份:他们既是“中国艺术家”,也是“西方艺术家”,或者确切地说;是在这两种身份之间自由游走的个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