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而且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
一类像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最终却发现,他们永远登不到顶,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满足。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人都有。
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个沉重的行囊,装得越多,牵累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Wednesday, September 30, 2009
Tuesday, September 29, 2009
Ai Weiwei, censorship and sacred facts
Filed under: Human Rights/Free Speech, Media ::
My friend Michael Anti posted a tweet earlier today about Chinese artist and political activist, Ai Weiwei:
Ai Weiwei to undergo cranial surgery in Germany within hours, a month after beaten by Chengdu police. Let’s pray for him.
The post caught my eye because Xiao Qiang, founder of China Digital Times, spoke about Ai’s increasingly vocal protests in talking about the Internet’s transformation of activism in China at the Cloud Intelligence symposium in Linz, Austria.
Xiao Qiang told the audience that Ai had become obsessed with the collapse of school buildings during the Chengdu earthquakes. A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school buildings collapsed in the quake, probably due to shoddy construction performed by contractors who kicked back money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win bids. Ai Weiwei’s protest was very simple and powerful – he collected the names of children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s and posted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of those names on his blog.
The New York Times topic page on the artist remarked that it was unusual that Ai Weiwei’s blog had remained uncensored, given the fierce critiques he was posting as well as the children’s names. But Ai Weiwei’s an unusual guy, the son of a revered poet and an artist with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who was one of the designers who concieved of Beijing’s beautiful “bird’s nest” stadium. A year ago, he generated controversy by deciding to stay away from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s and writing about his reasons in western publications, including The Guardian.
Ai Weiwei in custody of Chengdu police. From Wen Yunchao’s blog
While his inquiries about the Chengdu schools were initially uncensored, that changed in July, as reported by CBC, which mentioned that his blogs and other online accounts had been shut down, and Ai Weiwei reported that he’d been followed and harassed security agents. In August, Ai Weiwei travelled to Chengdu to speak as a defense witness at the trial of Tan Zuoren, an environmental activist and journalist who helped conduct a three-month investigation of the earthquake and its consequences. Ai Weiwei was detained by Chengdu police, who came to his hotel at 3am, beat him and detained him for 11 hours,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attend the trial.
Kathleen McLaughlin, writing for GlobalPost, reports that Ai Weiwei is undergoing cranial surgery in Germany today, possibly caused by the beating he received a month ago in Chengdu. But she’s careful to source the claims only to the artist’s twitter feed, and the headline “Surgery for Chinese activist beaten by police?” makes it clear that it’s not easy to verify that the artist is undergoing surgery, or that the surgery is connected to his time in Chengdu police custody.
--------------------------------------------------------------------------------
I’m interested in Ai Weiwei’s story on at least two levels. First, it’s fascinating to think about the story of a celebrated artist becoming an activist and becoming such a threat to power structures that police would risk detaining and beating him, knowing the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it could attract. (Rebecca MacKinnon’s interview with Ai Weiwei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his rapid move into activism and politics.) Given his existing fame, it seems like detaining or injuring Ai Weiwei would be an extremely dangerous way to attract attention to the controversy over Chengdu schools.
For me, there’s another level of fascination, which has to do with contemporary newsgathering and newsreading. I hadn’t planned to write about Chinese activism and free speech today – and there are a few editors to whom I owe drafts who likely wish I hadn’t just spent two hours reading about Ai Weiwei and his situation. But one feature of digital media is that it can make you vulnerable to ephemeral obsessions, topics that pique your interest and demand a deep dive, if only to understand the facts of the story.
On reading Michael Anti’s tweet, I wanted to know two things: was it true (i.e., was Ai Weiwei undergoing cranial surgery in Germany, and was the surgery related to injuries he’d suffered while in police custody?) and whether the story was going to get any amplification in English-language media. I’m very poorly placed to answer the first question – I speak neither Chinese or German. But part of the joy (and perhaps the problem) of these ephemeral obsessions is that the Internet makes it possible either to research these questions, or to feel like you’re researching these questions. My hope was that, if I could find a definitive answer to the first question, I could use what tools I have at hand to amplify the story, perhaps in the hopes of getting broader mainstream media attention to the situation.
I’m wondering how much of this dynamic was at work surrounding global interest in the Iranian election protests. My friends at the Web Ecology Project suggest that roughly 480,000 Twitter users posted at least one update regarding Iran during the weeks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elections. Some small subset of those users became devoted posters on the topic of the Iran revolutions, and not all those who became invested in aggregating, filtering and retweeting the news were of Iranian descent, were Farsi speakers or were particularly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story. They’d simply gotten fascinated by it and were doing their part to investigate, report and amplify the story.
I think, in general, this is a really good thing. Most Americans aren’t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international news – Pew’s research on expressed media interest finds that all 15 of 2008’s high interest stories were either domestic or had a very significant domestic compon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same report shows that these were the 15 stories to receive the most coverage in a sample of US media. It raises the intriguing question of whether more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would lead to more interest…)
If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very close attention to an international story and become part of the mechanism that investigates and amplifies it, that’s a good thing. Actually, it’s probably something both journalists and activists need to harness – it raises the intriguing possibility that readers will join you in the process of investigating and understanding a story if you both provide them with enough to work with and an opportunity to meanintfully contribute. Even if an individual’s contributions don’t measurably push the investigation forwards, this may be a method to help people become more emotionally invested in stories they’re otherwise detached from.
The downside of this process – triangulating the truth from the reports you’re able to access online – is that all sorts of unwanted filtering effects can come into play. I think a lot of non-Iranians who followed post-election reports may have overestimated anti-Ahmedinejad sentiment because they were primarily able to read English-language blogs and tweets… and many of the people who opposed the post-election protests either didn’t write online or wrote in Persian. As I researched Ai Weiwei’s health, I favored reports from news sources I trust and discounted ones I trust less. Had Xinhua posted an official report on Ai Weiwei’s health, I likely would have discounted that report and waited to see if the New York Times weighed in on the story.
Fine. But what happens when different people discover very different “facts” by selecting news accounts that support their view of the world? Two very different sets of facts floated around the internet this weekend as people discussed the “912″ protest in DC organized by Freedomworks and promoted by radio personalities including Glenn Beck. Right-wing activists celebrated the success of the demonstration, citing an attendence of 1 to 1.5 million, a figure that came from Matt Kibbe, one of the protest organizers. Conservative pundit Michelle Malkin and others edged up the figure to 2 million, while the more cautious Daily Mail ran the headline “A million march to US Capitol to protest against ‘Obama the socialist’”.
Here’s the odd thing. Kibbe told his audiences that the estimate of 1 to 1.5 million had come from ABC News. ABC News explicitly denied reporting this, and cited a figure of 60 – 70,000 protesters, citing an estimate from the DC Fire Department. Most newspapers cited a figure in the “tens of thousands”. There’s a big disparity between a march of 70,000 people – a big number, by anyone’s reckoning – and 1 – 2 million, which would have made the march one of the largest protests in the history of Washington DC.
For lots of readers, it probably didn’t matter. There are enough voices online repeating the 2 million figure that, if you’re trying to triangulate and confirm that figure, you’ll find likeminded voices to support the interpretation. We’d expect ABC’s official statement to carry more weight than Michelle Malkin… but keep in mind that public trust in media appears to be reaching new lows. (The Pew Center’s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only 29% of US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news organizations “generally get the facts straight.”)
Megan Garber’s got a great piece in CJR titled, “Tea for two… million?” where she looks at the spread of the (grossly inaccurate) 2 million figure. (The comments on the story are especially fascinating.) She’s particularly fascinated with a post on Pajamas Media/Vodka Pundit by Stephen Green where Green quotes a “back-of-envelope” calculation from a friend who agrees with the 2 million estimate. Green quotes his friend, then says, “Knowing Charlie like I do, I’m inclined to trust his guestimates more than most people’s ‘facts.’”
The motto of Richard Sambrook’s excellent Sacred Facts blog is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his own opinion but not to his own facts,” a quote from the late Senator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If we want civil, productive debates, we need to have disagreements about our opinions and intepretations, but we need common facts, or we simply talk past one another. When we don’t have facts, someone – professionals, amateurs, crowds – need to do the hard work necessary to excavate them. But I worry that the sort of armchair investigation I’ve been engaged in today can lead to these conflicts over dueling facts that make it difficult to have any sort of meaningful disagreement.
--------------------------------------------------------------------------------
Two weeks ago, filmmakers John Alpert and Matthew O’Neill were denied the visas they needed to present their film on the Sichuan earthquake at the Beiji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My Chinese friends who’ve been watching the Sichuan/Chengdu/Ai Weiwei story closely are hopeful that the film will tell the story to a global audience… but Chinese authorities appear to be working very hard to make sure the story isn’t told domestically.
Ai Weiwei, with the Grass Mud Horse
After authorities removed Ai Weiwei’s blogs, he posted this self-portrait on his personal website. The animal covering his genitals is intended to be a “grass mud horse”, a reference to a dirty joke about Chinese censorship so complicated that I’ve got to lead you to a whole other blogpost to explain it.
I still don’t know whether Ai Weiwei is having surgery today, or whether the surgery is connected to his police treatment. I pray that he’s okay.
--------------------------------------------------------------------------------
Update: a friend offers a translation of a recent Twitter post from Ai Weiwei: ” Here the newest photos. Surgery lasted 2 hours, 2 holes in the skull, 30 ml of blood have been extracted, the pressure on the brain is normal again, no head ache any more.” So, good news. Here’s a photo of Ai Weiwei recovering in bed in Munich.
Filed under: Human Rights/Free Speech, Media ::
My friend Michael Anti posted a tweet earlier today about Chinese artist and political activist, Ai Weiwei:
Ai Weiwei to undergo cranial surgery in Germany within hours, a month after beaten by Chengdu police. Let’s pray for him.
The post caught my eye because Xiao Qiang, founder of China Digital Times, spoke about Ai’s increasingly vocal protests in talking about the Internet’s transformation of activism in China at the Cloud Intelligence symposium in Linz, Austria.
Xiao Qiang told the audience that Ai had become obsessed with the collapse of school buildings during the Chengdu earthquakes. A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school buildings collapsed in the quake, probably due to shoddy construction performed by contractors who kicked back money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win bids. Ai Weiwei’s protest was very simple and powerful – he collected the names of children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s and posted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of those names on his blog.
The New York Times topic page on the artist remarked that it was unusual that Ai Weiwei’s blog had remained uncensored, given the fierce critiques he was posting as well as the children’s names. But Ai Weiwei’s an unusual guy, the son of a revered poet and an artist with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who was one of the designers who concieved of Beijing’s beautiful “bird’s nest” stadium. A year ago, he generated controversy by deciding to stay away from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s and writing about his reasons in western publications, including The Guardian.
Ai Weiwei in custody of Chengdu police. From Wen Yunchao’s blog
While his inquiries about the Chengdu schools were initially uncensored, that changed in July, as reported by CBC, which mentioned that his blogs and other online accounts had been shut down, and Ai Weiwei reported that he’d been followed and harassed security agents. In August, Ai Weiwei travelled to Chengdu to speak as a defense witness at the trial of Tan Zuoren, an environmental activist and journalist who helped conduct a three-month investigation of the earthquake and its consequences. Ai Weiwei was detained by Chengdu police, who came to his hotel at 3am, beat him and detained him for 11 hours,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attend the trial.
Kathleen McLaughlin, writing for GlobalPost, reports that Ai Weiwei is undergoing cranial surgery in Germany today, possibly caused by the beating he received a month ago in Chengdu. But she’s careful to source the claims only to the artist’s twitter feed, and the headline “Surgery for Chinese activist beaten by police?” makes it clear that it’s not easy to verify that the artist is undergoing surgery, or that the surgery is connected to his time in Chengdu police custody.
--------------------------------------------------------------------------------
I’m interested in Ai Weiwei’s story on at least two levels. First, it’s fascinating to think about the story of a celebrated artist becoming an activist and becoming such a threat to power structures that police would risk detaining and beating him, knowing the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it could attract. (Rebecca MacKinnon’s interview with Ai Weiwei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his rapid move into activism and politics.) Given his existing fame, it seems like detaining or injuring Ai Weiwei would be an extremely dangerous way to attract attention to the controversy over Chengdu schools.
For me, there’s another level of fascination, which has to do with contemporary newsgathering and newsreading. I hadn’t planned to write about Chinese activism and free speech today – and there are a few editors to whom I owe drafts who likely wish I hadn’t just spent two hours reading about Ai Weiwei and his situation. But one feature of digital media is that it can make you vulnerable to ephemeral obsessions, topics that pique your interest and demand a deep dive, if only to understand the facts of the story.
On reading Michael Anti’s tweet, I wanted to know two things: was it true (i.e., was Ai Weiwei undergoing cranial surgery in Germany, and was the surgery related to injuries he’d suffered while in police custody?) and whether the story was going to get any amplification in English-language media. I’m very poorly placed to answer the first question – I speak neither Chinese or German. But part of the joy (and perhaps the problem) of these ephemeral obsessions is that the Internet makes it possible either to research these questions, or to feel like you’re researching these questions. My hope was that, if I could find a definitive answer to the first question, I could use what tools I have at hand to amplify the story, perhaps in the hopes of getting broader mainstream media attention to the situation.
I’m wondering how much of this dynamic was at work surrounding global interest in the Iranian election protests. My friends at the Web Ecology Project suggest that roughly 480,000 Twitter users posted at least one update regarding Iran during the weeks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elections. Some small subset of those users became devoted posters on the topic of the Iran revolutions, and not all those who became invested in aggregating, filtering and retweeting the news were of Iranian descent, were Farsi speakers or were particularly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story. They’d simply gotten fascinated by it and were doing their part to investigate, report and amplify the story.
I think, in general, this is a really good thing. Most Americans aren’t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international news – Pew’s research on expressed media interest finds that all 15 of 2008’s high interest stories were either domestic or had a very significant domestic compon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same report shows that these were the 15 stories to receive the most coverage in a sample of US media. It raises the intriguing question of whether more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would lead to more interest…)
If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very close attention to an international story and become part of the mechanism that investigates and amplifies it, that’s a good thing. Actually, it’s probably something both journalists and activists need to harness – it raises the intriguing possibility that readers will join you in the process of investigating and understanding a story if you both provide them with enough to work with and an opportunity to meanintfully contribute. Even if an individual’s contributions don’t measurably push the investigation forwards, this may be a method to help people become more emotionally invested in stories they’re otherwise detached from.
The downside of this process – triangulating the truth from the reports you’re able to access online – is that all sorts of unwanted filtering effects can come into play. I think a lot of non-Iranians who followed post-election reports may have overestimated anti-Ahmedinejad sentiment because they were primarily able to read English-language blogs and tweets… and many of the people who opposed the post-election protests either didn’t write online or wrote in Persian. As I researched Ai Weiwei’s health, I favored reports from news sources I trust and discounted ones I trust less. Had Xinhua posted an official report on Ai Weiwei’s health, I likely would have discounted that report and waited to see if the New York Times weighed in on the story.
Fine. But what happens when different people discover very different “facts” by selecting news accounts that support their view of the world? Two very different sets of facts floated around the internet this weekend as people discussed the “912″ protest in DC organized by Freedomworks and promoted by radio personalities including Glenn Beck. Right-wing activists celebrated the success of the demonstration, citing an attendence of 1 to 1.5 million, a figure that came from Matt Kibbe, one of the protest organizers. Conservative pundit Michelle Malkin and others edged up the figure to 2 million, while the more cautious Daily Mail ran the headline “A million march to US Capitol to protest against ‘Obama the socialist’”.
Here’s the odd thing. Kibbe told his audiences that the estimate of 1 to 1.5 million had come from ABC News. ABC News explicitly denied reporting this, and cited a figure of 60 – 70,000 protesters, citing an estimate from the DC Fire Department. Most newspapers cited a figure in the “tens of thousands”. There’s a big disparity between a march of 70,000 people – a big number, by anyone’s reckoning – and 1 – 2 million, which would have made the march one of the largest protests in the history of Washington DC.
For lots of readers, it probably didn’t matter. There are enough voices online repeating the 2 million figure that, if you’re trying to triangulate and confirm that figure, you’ll find likeminded voices to support the interpretation. We’d expect ABC’s official statement to carry more weight than Michelle Malkin… but keep in mind that public trust in media appears to be reaching new lows. (The Pew Center’s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only 29% of US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news organizations “generally get the facts straight.”)
Megan Garber’s got a great piece in CJR titled, “Tea for two… million?” where she looks at the spread of the (grossly inaccurate) 2 million figure. (The comments on the story are especially fascinating.) She’s particularly fascinated with a post on Pajamas Media/Vodka Pundit by Stephen Green where Green quotes a “back-of-envelope” calculation from a friend who agrees with the 2 million estimate. Green quotes his friend, then says, “Knowing Charlie like I do, I’m inclined to trust his guestimates more than most people’s ‘facts.’”
The motto of Richard Sambrook’s excellent Sacred Facts blog is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his own opinion but not to his own facts,” a quote from the late Senator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If we want civil, productive debates, we need to have disagreements about our opinions and intepretations, but we need common facts, or we simply talk past one another. When we don’t have facts, someone – professionals, amateurs, crowds – need to do the hard work necessary to excavate them. But I worry that the sort of armchair investigation I’ve been engaged in today can lead to these conflicts over dueling facts that make it difficult to have any sort of meaningful disagreement.
--------------------------------------------------------------------------------
Two weeks ago, filmmakers John Alpert and Matthew O’Neill were denied the visas they needed to present their film on the Sichuan earthquake at the Beiji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My Chinese friends who’ve been watching the Sichuan/Chengdu/Ai Weiwei story closely are hopeful that the film will tell the story to a global audience… but Chinese authorities appear to be working very hard to make sure the story isn’t told domestically.
Ai Weiwei, with the Grass Mud Horse
After authorities removed Ai Weiwei’s blogs, he posted this self-portrait on his personal website. The animal covering his genitals is intended to be a “grass mud horse”, a reference to a dirty joke about Chinese censorship so complicated that I’ve got to lead you to a whole other blogpost to explain it.
I still don’t know whether Ai Weiwei is having surgery today, or whether the surgery is connected to his police treatment. I pray that he’s okay.
--------------------------------------------------------------------------------
Update: a friend offers a translation of a recent Twitter post from Ai Weiwei: ” Here the newest photos. Surgery lasted 2 hours, 2 holes in the skull, 30 ml of blood have been extracted, the pressure on the brain is normal again, no head ache any more.” So, good news. Here’s a photo of Ai Weiwei recovering in bed in Munich.
From masses to classesBy Mu Qian (China Daily)
Updated: 2009-09-15 09:45 Comments(2) PrintMail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works are on display at the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during the ShContemporary. Photos by Gao Erqiang
A series of art events this month in Shanghai seems to suggest a prosperous contemporary art scene - the third ShContemporary, the warm-up exhibition of the newly born Minsheng Art Museum; the group exhibition Bourgeoisified Proletariat by more than 40 artists; and various cocktail parties for art professionals.
But, for people who attended the ShContemporary 09, which closed on Sunday at the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financial slowdown on the contemporary art scene was clearly visible, with only 78 galleries participating, a sharp fall from last year's number of 140.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is far from easing. I think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says Sun Ning, director of Platform China, a Beijing-based gallery that participated in ShContemporary 09.
A recent Report of the Auction Market for Chinese Art Works released by www.artron.net,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hinese art websites, also paints a bleak pic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The Artron Contemporary Art 18 Index, which is based on the turnover of 18 of the most sought-after Chinese artists such as Zhang Xiaogang, Liu Xiaodong and Zeng Fanzhi, has dropped 50.7 percent this spring auction season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A foreign artist works at the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to complete his exhibit for the third ShContemporary.
The downturn in the market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ame in the second half of last year. At the Sotheby's Hong Kong auction on Oct 4 last year, five pieces by lead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including Zeng, Fang Lijun and Yue Minjun, failed to sell.
Although the art market as a whole is feeling the advers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slowdow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works have experienced the worst of it. The report of www.artron.net attributes this to the market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recent years, "oil painting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works mostly attract new customers, whose ultimate goal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auction market is investment or even speculation", the report asserts.
"Contemporary art is the most affected sector of all Chinese art, because there has been too much of a bubble in recent years," says Gong Jisui, a professor with the Art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former dean of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Department of Sotheby's. "In recent years,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has become the fastest value-added sector in the history of the art market."
The first wave of Chinese art works at auction bega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between 2003 and 2005. Since 2005,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s began to dominate the market of Chinese art and attract wide attention with their records-breaking prices.
In 2006, Liu Xiaodong's Three Gorges: Newly Displaced Population was hammered at 22 million yuan ($3.22 million).
In 2007, Cai Guoqiang's Set of Fourteen Drawings for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was sold for HK$ 74,247,500 ($9,577,974).
And last year, Zeng Fanzhi's Mask Series 1996 No.6 set a new record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t HK$ 75,367,500 ($9,722,455).
Lorenz Helbling,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ShanghART, the first galle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Shanghai, recalls that the first work that ShanghART sold, in 1996, was a painting by Shanghai artist Ding Yi, at the price of a few thousand yuan. Today, Ding's works are often sold for millions of yuan at auctions.
"At that time, nobody was paying attention to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says Helbling, who comes from Switzerland. "People often said, 'What kind of art is this? I don't want this even if it's for free'. Today, they probably won't say so."
Colin Chinnery, fair director of ShContemporary 09, attributes the ris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recent years to the world's growing attention to China.
Gong says that on the one side, the upsurg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s a natural culmination of a long-term accumulation; on the other, the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s has mostly been investment-driven.
"Many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s who neither understand nor lov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join the market simply for speculation. This is very dangerous," he says. "To some extent, art collection has become a conspiracy of investors, critics and media."
Sun Ning believes that the current adjustment being seen in the art market is a good thing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hen the speculators are out, the prices will become more reasonable and the market will begin to attract the genuine collectors," she say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hContemporary has initiated a Collector's Development Program (CDP) this year, with the aim of engaging with emerging collectors in China to create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The program has so far attracted about 250 collectors from Asia,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will certainly become Asia's biggest market of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future, but it is still developing, and we need to help it grow," says Chinnery.
Besides showcasing galle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initiating the CDP, ShContemporary 09 also presented Discoveries, a curated exhibition to display works by established and rising artists, including Xu Zhen, Shi Qing and Feng Mengbo.
Wang Jianwei, a well-known Beijing-based artist and one of the three curators of Discoveries, observes that at a time of economic downturn, artists tend to go low-key and use more day-to-day materials, but this does not prevent them from creating meaningful works.
Wang points out that whe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emerged in the 1980s, there was hardly any link between art and the economy, and it was difficult to even hold an exhibition, yet many good works were born at time.
"W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influences is the art market. It won't affect artists' thinking, but will raise new questions for contemporary art to explore," he says.
Updated: 2009-09-15 09:45 Comments(2) PrintMail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works are on display at the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during the ShContemporary. Photos by Gao Erqiang
A series of art events this month in Shanghai seems to suggest a prosperous contemporary art scene - the third ShContemporary, the warm-up exhibition of the newly born Minsheng Art Museum; the group exhibition Bourgeoisified Proletariat by more than 40 artists; and various cocktail parties for art professionals.
But, for people who attended the ShContemporary 09, which closed on Sunday at the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financial slowdown on the contemporary art scene was clearly visible, with only 78 galleries participating, a sharp fall from last year's number of 140.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is far from easing. I think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says Sun Ning, director of Platform China, a Beijing-based gallery that participated in ShContemporary 09.
A recent Report of the Auction Market for Chinese Art Works released by www.artron.net,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hinese art websites, also paints a bleak pic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The Artron Contemporary Art 18 Index, which is based on the turnover of 18 of the most sought-after Chinese artists such as Zhang Xiaogang, Liu Xiaodong and Zeng Fanzhi, has dropped 50.7 percent this spring auction season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A foreign artist works at the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to complete his exhibit for the third ShContemporary.
The downturn in the market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ame in the second half of last year. At the Sotheby's Hong Kong auction on Oct 4 last year, five pieces by lead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including Zeng, Fang Lijun and Yue Minjun, failed to sell.
Although the art market as a whole is feeling the advers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slowdow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works have experienced the worst of it. The report of www.artron.net attributes this to the market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recent years, "oil painting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works mostly attract new customers, whose ultimate goal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auction market is investment or even speculation", the report asserts.
"Contemporary art is the most affected sector of all Chinese art, because there has been too much of a bubble in recent years," says Gong Jisui, a professor with the Art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former dean of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Department of Sotheby's. "In recent years,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has become the fastest value-added sector in the history of the art market."
The first wave of Chinese art works at auction bega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between 2003 and 2005. Since 2005,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s began to dominate the market of Chinese art and attract wide attention with their records-breaking prices.
In 2006, Liu Xiaodong's Three Gorges: Newly Displaced Population was hammered at 22 million yuan ($3.22 million).
In 2007, Cai Guoqiang's Set of Fourteen Drawings for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was sold for HK$ 74,247,500 ($9,577,974).
And last year, Zeng Fanzhi's Mask Series 1996 No.6 set a new record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t HK$ 75,367,500 ($9,722,455).
Lorenz Helbling,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ShanghART, the first galle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Shanghai, recalls that the first work that ShanghART sold, in 1996, was a painting by Shanghai artist Ding Yi, at the price of a few thousand yuan. Today, Ding's works are often sold for millions of yuan at auctions.
"At that time, nobody was paying attention to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says Helbling, who comes from Switzerland. "People often said, 'What kind of art is this? I don't want this even if it's for free'. Today, they probably won't say so."
Colin Chinnery, fair director of ShContemporary 09, attributes the ris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recent years to the world's growing attention to China.
Gong says that on the one side, the upsurg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s a natural culmination of a long-term accumulation; on the other, the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s has mostly been investment-driven.
"Many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s who neither understand nor lov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join the market simply for speculation. This is very dangerous," he says. "To some extent, art collection has become a conspiracy of investors, critics and media."
Sun Ning believes that the current adjustment being seen in the art market is a good thing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hen the speculators are out, the prices will become more reasonable and the market will begin to attract the genuine collectors," she say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hContemporary has initiated a Collector's Development Program (CDP) this year, with the aim of engaging with emerging collectors in China to create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The program has so far attracted about 250 collectors from Asia,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will certainly become Asia's biggest market of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future, but it is still developing, and we need to help it grow," says Chinnery.
Besides showcasing galle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initiating the CDP, ShContemporary 09 also presented Discoveries, a curated exhibition to display works by established and rising artists, including Xu Zhen, Shi Qing and Feng Mengbo.
Wang Jianwei, a well-known Beijing-based artist and one of the three curators of Discoveries, observes that at a time of economic downturn, artists tend to go low-key and use more day-to-day materials, but this does not prevent them from creating meaningful works.
Wang points out that whe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emerged in the 1980s, there was hardly any link between art and the economy, and it was difficult to even hold an exhibition, yet many good works were born at time.
"W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influences is the art market. It won't affect artists' thinking, but will raise new questions for contemporary art to explore," he says.
Friday, September 25, 2009
Digital Creations Come of Age
Sign in to RecommendTwitter Sign In to E-Mail Print Single Page ShareClose
LinkedinDiggFacebookMixxMySpaceYahoo! BuzzPermalinkBy ALICE PFEIFFER
Published: September 4, 2009
PARIS — The British artist David Hockney caused a small sensation in May by creating “paintings” on his iPhone, using a special application to draw with his fingers on the screen — a consecration, if one was needed, of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medium of contemporary art.
Skip to next paragraph
Enlarge This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Winkleman Gallery
A detail of the image "cartoon_trace_atoms" by Shane Hope at the Winkleman Gallery.
Related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The Treacherous Lure of the Art Market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fter a Slow Beginning, Asian Interest in Indian Art Grows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rt Funds Feel a Revival as Economy Thaws Out (September 5, 2009)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Around the world, major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 New York have opened departments devoted to the genre. Avant-garde collectors, too, like Richard and Pamela Kramlich in San Francisco, are homing in.
“We’re seeing more and more collectors with a wide range of media in their collection begin to buy digital work,” said Edward Winkleman, founder of the Winkleman Gallery in New York, and an influential art blogger.
Still, many others remain reticent.
“It took people a hundred years to realize photography was art,” said the French auctioneer Pierre Cornette de Saint Cyr during an interview last month. “Similarly today, people still have fears about collecting digital art.”
The speed of change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disconnect between data storage and display and the virtual nature of digital imagery raise difficult questions: how to tell genuine from fake or copy; how to create and protect uniqueness; and how to protect a work against technological obsolescence.
“It is undeniable that digital tools are today’s new paintbrushes,” Mr. Cornette said. “The issue lies in the way the pieces are sold.”
Video art, for example, is typically sold as a limited-edition DVD, accompanied by a 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 This, he said, “gives the buyer a sense of purchasing an unfinished piece,” since display requires the installation of a DVD player and a screen.
One solution is to incorporate the display technology into the artwork, as in “Holiday Movies” by the French artist duo Kolkoz, in which 3-D films inspired by home-made vacation movies are installed in a replica of a TV set that acts as a viewing station. The film plays in a loop and can be paused by the viewer using a remote control, like a regular film.
While this avoids the need to install viewing equipment, it does not alleviate fears of future obsolescence.
The archiving of video art is an acute problem now facing early works, like Nam June Paik’s “Totem” pieces dating from the 1960s, said Nils Aziosmanoff, director of Cube, an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media art based in Boulogne, a western Paris suburb.
“The issue with technology is that it evolves every six months, and that unless the formatting of the work of art is updated every few months, we are going to need fundamentally new ways of buying art,” Mr. Aziosmanoff said.
This is precisely what some galleries, including Winkleman, are now offering, through technology update programs: “We take care to ensure we consult the best experts” on archiving and master formats, “so that collectors can receive updated versions of the work should its current display technology cease to be manufactured,” Mr. Winkleman sai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gallery is itself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reassuring buyers. “We sell digital prints and videos through the same time-tested way dealers have sold anything new — by standing behind the work and putting our reputation on the line in declaring it worth purchasing,” he said.
As part of its strategy to introduce digital art to a broader audience, Mr. Winkleman’s gallery shows new and traditional media in the same space — sometimes incorporated in the same work. “We exhibit both more ‘traditional’ art that incorporates digital technology, including photography and video, as well as exhibit work by artists who would fall into the ‘new media’ category,” Mr. Winkleman said. “Shane Hope, whose work involves working with molecular modelling programs and writing his own scripts to enhance them, is an example.” Mr. Hope, a New York artist, had a solo exhibition, “Your Mom Is Open Source,” at the Winkleman gallery from June 26 to Aug.1.
As well as fueling concerns about obsolescence, the virtual nature of digital art also raises issues of authenticity, said Louis Cornette de Saint Cyr, the son of the auctioneer and co-curator of a show about to open at the Galerie Agathe Hélion, a Paris gallery specializing in digital arts.
Skip to next paragraph
Related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The Treacherous Lure of the Art Market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fter a Slow Beginning, Asian Interest in Indian Art Grows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rt Funds Feel a Revival as Economy Thaws Out (September 5, 2009)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Buying digital art presents several fears to buyers: they feel they are buying something intangible, which fits on a USB key,” Louis Cornette de Saint Cyr said. “Also, they fear the possibility of fraud, even more so since the debates about illegal music downloading.”
The notion of an “original” digital artwork is complex. For a photographic print, production from the original negative may constitute a relatively trustworthy provenance; but what exactly is the “original” of a digital painting?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f any, between the digital code stored on the artist’s hard drive, and an identical copy held on a backup storage medium like a CD-ROM?
“People are still wary of computer arts, and are generally attracted to pieces that resemble paintings,” said Agathe Hélion, owner of the eponymous gallery. “For example, squared frame works, which people can hang like a photo, are a preferred choice.”
Reflecting that preference, the gallery often sells pieces that apply manual, fine-art skills to digitally produced supports. For example, Caroline Bénech, a young French artist, produces digital figurative and landscape prints that she then varnishes, paints and cuts by hand to create works not dissimilar to the constructivist collage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is gives people a sense of buying a unique, precious object,” Ms. Hélion said.
Ms. Hélion also keeps her prices relatively low — typically €500 to €5,000, or $700 to $7,000 — to avoid scaring off potential clients. “These are young artists,” she said, “and on top of it, buy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pay a lot of money for something that isn’t unique.”
Uniqueness is central to the digital art paradox. On one hand, its lack of uniqueness is a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part of its origin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nse of exclusive ownership that uniqueness bestows is what collectors and investors typically want.
“The value of art traditionally lies in the uniqueness of a piece,” Mr. Aziosmanoff said. “New media force us to reconsider notions of ownership.”
This rethinking will be part of the brief of the giant Île Seguin art center being built on an island in the Seine in Boulogne. Mr. Aziosmanoff and Cube will be closely involved in the center’s digital art program, which will provide facilities and residencies to digital artists, while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art market.
“We are currently trying to come up with new means of distribution,” Mr. Aziosmanoff said. “Perhaps the idea of the unique object is becoming obsolete, just as software programs that are only used online rather than owned, are slowly replacing physical software packages that one owns.
“Perhaps people will lose the urge to own a physical object,” he said.
« Previous
Sign in to RecommendTwitter Sign In to E-Mail Print Single Page ShareClose
LinkedinDiggFacebookMixxMySpaceYahoo! BuzzPermalinkBy ALICE PFEIFFER
Published: September 4, 2009
PARIS — The British artist David Hockney caused a small sensation in May by creating “paintings” on his iPhone, using a special application to draw with his fingers on the screen — a consecration, if one was needed, of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medium of contemporary art.
Skip to next paragraph
Enlarge This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Winkleman Gallery
A detail of the image "cartoon_trace_atoms" by Shane Hope at the Winkleman Gallery.
Related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The Treacherous Lure of the Art Market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fter a Slow Beginning, Asian Interest in Indian Art Grows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rt Funds Feel a Revival as Economy Thaws Out (September 5, 2009)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Around the world, major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 New York have opened departments devoted to the genre. Avant-garde collectors, too, like Richard and Pamela Kramlich in San Francisco, are homing in.
“We’re seeing more and more collectors with a wide range of media in their collection begin to buy digital work,” said Edward Winkleman, founder of the Winkleman Gallery in New York, and an influential art blogger.
Still, many others remain reticent.
“It took people a hundred years to realize photography was art,” said the French auctioneer Pierre Cornette de Saint Cyr during an interview last month. “Similarly today, people still have fears about collecting digital art.”
The speed of change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disconnect between data storage and display and the virtual nature of digital imagery raise difficult questions: how to tell genuine from fake or copy; how to create and protect uniqueness; and how to protect a work against technological obsolescence.
“It is undeniable that digital tools are today’s new paintbrushes,” Mr. Cornette said. “The issue lies in the way the pieces are sold.”
Video art, for example, is typically sold as a limited-edition DVD, accompanied by a 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 This, he said, “gives the buyer a sense of purchasing an unfinished piece,” since display requires the installation of a DVD player and a screen.
One solution is to incorporate the display technology into the artwork, as in “Holiday Movies” by the French artist duo Kolkoz, in which 3-D films inspired by home-made vacation movies are installed in a replica of a TV set that acts as a viewing station. The film plays in a loop and can be paused by the viewer using a remote control, like a regular film.
While this avoids the need to install viewing equipment, it does not alleviate fears of future obsolescence.
The archiving of video art is an acute problem now facing early works, like Nam June Paik’s “Totem” pieces dating from the 1960s, said Nils Aziosmanoff, director of Cube, an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media art based in Boulogne, a western Paris suburb.
“The issue with technology is that it evolves every six months, and that unless the formatting of the work of art is updated every few months, we are going to need fundamentally new ways of buying art,” Mr. Aziosmanoff said.
This is precisely what some galleries, including Winkleman, are now offering, through technology update programs: “We take care to ensure we consult the best experts” on archiving and master formats, “so that collectors can receive updated versions of the work should its current display technology cease to be manufactured,” Mr. Winkleman said.
The involvement of the gallery is itself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reassuring buyers. “We sell digital prints and videos through the same time-tested way dealers have sold anything new — by standing behind the work and putting our reputation on the line in declaring it worth purchasing,” he said.
As part of its strategy to introduce digital art to a broader audience, Mr. Winkleman’s gallery shows new and traditional media in the same space — sometimes incorporated in the same work. “We exhibit both more ‘traditional’ art that incorporates digital technology, including photography and video, as well as exhibit work by artists who would fall into the ‘new media’ category,” Mr. Winkleman said. “Shane Hope, whose work involves working with molecular modelling programs and writing his own scripts to enhance them, is an example.” Mr. Hope, a New York artist, had a solo exhibition, “Your Mom Is Open Source,” at the Winkleman gallery from June 26 to Aug.1.
As well as fueling concerns about obsolescence, the virtual nature of digital art also raises issues of authenticity, said Louis Cornette de Saint Cyr, the son of the auctioneer and co-curator of a show about to open at the Galerie Agathe Hélion, a Paris gallery specializing in digital arts.
Skip to next paragraph
Related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The Treacherous Lure of the Art Market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fter a Slow Beginning, Asian Interest in Indian Art Grows (September 5, 2009)
Special Report: Investment in Art: Art Funds Feel a Revival as Economy Thaws Out (September 5, 2009)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Buying digital art presents several fears to buyers: they feel they are buying something intangible, which fits on a USB key,” Louis Cornette de Saint Cyr said. “Also, they fear the possibility of fraud, even more so since the debates about illegal music downloading.”
The notion of an “original” digital artwork is complex. For a photographic print, production from the original negative may constitute a relatively trustworthy provenance; but what exactly is the “original” of a digital painting?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f any, between the digital code stored on the artist’s hard drive, and an identical copy held on a backup storage medium like a CD-ROM?
“People are still wary of computer arts, and are generally attracted to pieces that resemble paintings,” said Agathe Hélion, owner of the eponymous gallery. “For example, squared frame works, which people can hang like a photo, are a preferred choice.”
Reflecting that preference, the gallery often sells pieces that apply manual, fine-art skills to digitally produced supports. For example, Caroline Bénech, a young French artist, produces digital figurative and landscape prints that she then varnishes, paints and cuts by hand to create works not dissimilar to the constructivist collage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is gives people a sense of buying a unique, precious object,” Ms. Hélion said.
Ms. Hélion also keeps her prices relatively low — typically €500 to €5,000, or $700 to $7,000 — to avoid scaring off potential clients. “These are young artists,” she said, “and on top of it, buy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pay a lot of money for something that isn’t unique.”
Uniqueness is central to the digital art paradox. On one hand, its lack of uniqueness is a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part of its origin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nse of exclusive ownership that uniqueness bestows is what collectors and investors typically want.
“The value of art traditionally lies in the uniqueness of a piece,” Mr. Aziosmanoff said. “New media force us to reconsider notions of ownership.”
This rethinking will be part of the brief of the giant Île Seguin art center being built on an island in the Seine in Boulogne. Mr. Aziosmanoff and Cube will be closely involved in the center’s digital art program, which will provide facilities and residencies to digital artists, while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art market.
“We are currently trying to come up with new means of distribution,” Mr. Aziosmanoff said. “Perhaps the idea of the unique object is becoming obsolete, just as software programs that are only used online rather than owned, are slowly replacing physical software packages that one owns.
“Perhaps people will lose the urge to own a physical object,” he said.
« Previous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09
郎咸平亲临多伦多解密中国民营企业海外资本之路
文章来源: OTT方圆国际 于 2009-09-23 08:56:03
郎咸平解密中国民营企业海外资本之路
网上订票链接:http://gopublicincanada2009.eventbrite.com
【本网讯】中国经济进入后资本时代,游戏规则国际化和产业重组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如何逐鹿巨变中的中国产业版图,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如何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长期困扰数以万计的中国民营企业的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借助上市,嫁接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集聚功能,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迅速做强做实,抢占全球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但是,民营企业介入资本市场的道路一直就不坦荡。中国A股市场的主流仍是国有企业,相比起众多民营企业的上市需求,中小板、创业板远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上市要求,不仅批准的上市数量少,而且排队等待的时间很长,动辄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企业在漫长的等待中错失了良机。
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上市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不二的选择。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共有30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在亚洲、欧洲和北美上市,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但是,由于法律、商业惯例和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民营企业找不到恰当的海外上市途径,要么求上市无门,要么耗时费钱,要么上市后无法获得再融资机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金秋十月,一场久盼的资本盛宴将在多伦多隆重上演。一家专注亚洲投资银行业务的新兴金融公司——OTT方圆国际(加拿大)资本有限公司将会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众多著名律师所、会计师事务所,在多伦多举办“2009.中国民营企业北美上市推介会”。这是迄今为止,在北美举办的、层次最高、专家阵容最强大的上市推介会。
届时,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将抵临多伦多,以剧变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为背景,以最深邃的洞察力和最生动的表述,全面解读北美上市,为中国民营企业求解海外上市和海外资本扩张之路。郎教授还将和阵容强大的投行专家、律师和审计师团队一起,与广大民营企业家面对面,释疑解惑,共同寻找最可行、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的上市途径,打开登陆北美的广阔空间。
会议主办方开通了本次推介会的咨询和购票热线(416.512.1878转3802、3808、3050),读者也可以通过该热线和以下链接办理购票、了解会议详情。
文章来源: OTT方圆国际 于 2009-09-23 08:56:03
郎咸平解密中国民营企业海外资本之路
网上订票链接:http://gopublicincanada2009.eventbrite.com
【本网讯】中国经济进入后资本时代,游戏规则国际化和产业重组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如何逐鹿巨变中的中国产业版图,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如何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长期困扰数以万计的中国民营企业的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借助上市,嫁接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集聚功能,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迅速做强做实,抢占全球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但是,民营企业介入资本市场的道路一直就不坦荡。中国A股市场的主流仍是国有企业,相比起众多民营企业的上市需求,中小板、创业板远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上市要求,不仅批准的上市数量少,而且排队等待的时间很长,动辄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企业在漫长的等待中错失了良机。
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上市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不二的选择。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共有30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在亚洲、欧洲和北美上市,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但是,由于法律、商业惯例和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民营企业找不到恰当的海外上市途径,要么求上市无门,要么耗时费钱,要么上市后无法获得再融资机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金秋十月,一场久盼的资本盛宴将在多伦多隆重上演。一家专注亚洲投资银行业务的新兴金融公司——OTT方圆国际(加拿大)资本有限公司将会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众多著名律师所、会计师事务所,在多伦多举办“2009.中国民营企业北美上市推介会”。这是迄今为止,在北美举办的、层次最高、专家阵容最强大的上市推介会。
届时,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将抵临多伦多,以剧变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为背景,以最深邃的洞察力和最生动的表述,全面解读北美上市,为中国民营企业求解海外上市和海外资本扩张之路。郎教授还将和阵容强大的投行专家、律师和审计师团队一起,与广大民营企业家面对面,释疑解惑,共同寻找最可行、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的上市途径,打开登陆北美的广阔空间。
会议主办方开通了本次推介会的咨询和购票热线(416.512.1878转3802、3808、3050),读者也可以通过该热线和以下链接办理购票、了解会议详情。
美剧中你未必能"听懂"的俚语 (英语广角)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9, 2009, 17:05 (25天前)
1.dude 老兄
误解:"花花公子, 纨绔子弟"
实际:此词是叫男性年轻人常用的,与guy的意思相同,只是guy用的范围更广。
eg:Hey, dude, look at that girl.
喂,老兄,看那个女孩!
2.chick 女孩(有轻浮之意)
误解:"妓女"
实际:此词是叫年轻女孩常用的,语气中确实有轻佻,不尊重的含义。
eg:Look at that chick at the door.
看门口的那个女孩。
3.pissed off 真的生气了
误解:"滚开, 滚蛋"
实际:此词是表示"生气,不高兴"的意思,与angry同意。
eg:Man, is that guy pissed of ?
哎呀,那家伙真的生气了
4.Hey, Give me five (ok的~~绝对没有问题!)
此短语非常流行,经常在大片中出现,击掌庆贺时用。
eg:Hey, dude! Give me five!
嗨,老兄,好啊!
4.Hey, Give me five (ok的~~绝对没有问题!)
此短语非常流行,经常在大片中出现,击掌庆贺时用。
eg:Hey, dude! Give me five!
嗨,老兄,好啊!
6.Get out of here 别开玩笑了,别骗人了
误解: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容易联想到"滚开"的意思。
实际: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别开玩笑了,别骗人了"的意思,在片子常可以听到,在美国非常流行。
eg:(Man:)You look very beautiful 你很漂亮
7.gross 真恶心
误解:"混乱",字典中gross是"总的, 毛重的"的意思。
实际:此词是表示"恶心"的 意思,与gag 同意,是美国年轻人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词。
eg:Yuck, what is this stuff? It looks gross!
哎呀,这是什么东西?真恶心!
8.Hello ????????
并不总是打招呼的意思,有时是"有没有搞错"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eg:Hello, anybody home, we'll be late!
有没有搞错, 我们要迟到了
9.Have a crush on someone 爱上某人
误解:由于crush是"压碎, 碾碎"的意思,因此整个短语容易被误解为"对某人施加压力"的意思。
实际:此词表示"爱上某人",与fall in love with 同意。
eg:She thinks she has a crush on someone on John.
她觉得她爱上约翰了。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9, 2009, 17:05 (25天前)
1.dude 老兄
误解:"花花公子, 纨绔子弟"
实际:此词是叫男性年轻人常用的,与guy的意思相同,只是guy用的范围更广。
eg:Hey, dude, look at that girl.
喂,老兄,看那个女孩!
2.chick 女孩(有轻浮之意)
误解:"妓女"
实际:此词是叫年轻女孩常用的,语气中确实有轻佻,不尊重的含义。
eg:Look at that chick at the door.
看门口的那个女孩。
3.pissed off 真的生气了
误解:"滚开, 滚蛋"
实际:此词是表示"生气,不高兴"的意思,与angry同意。
eg:Man, is that guy pissed of ?
哎呀,那家伙真的生气了
4.Hey, Give me five (ok的~~绝对没有问题!)
此短语非常流行,经常在大片中出现,击掌庆贺时用。
eg:Hey, dude! Give me five!
嗨,老兄,好啊!
4.Hey, Give me five (ok的~~绝对没有问题!)
此短语非常流行,经常在大片中出现,击掌庆贺时用。
eg:Hey, dude! Give me five!
嗨,老兄,好啊!
6.Get out of here 别开玩笑了,别骗人了
误解: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容易联想到"滚开"的意思。
实际: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别开玩笑了,别骗人了"的意思,在片子常可以听到,在美国非常流行。
eg:(Man:)You look very beautiful 你很漂亮
7.gross 真恶心
误解:"混乱",字典中gross是"总的, 毛重的"的意思。
实际:此词是表示"恶心"的 意思,与gag 同意,是美国年轻人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词。
eg:Yuck, what is this stuff? It looks gross!
哎呀,这是什么东西?真恶心!
8.Hello ????????
并不总是打招呼的意思,有时是"有没有搞错"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eg:Hello, anybody home, we'll be late!
有没有搞错, 我们要迟到了
9.Have a crush on someone 爱上某人
误解:由于crush是"压碎, 碾碎"的意思,因此整个短语容易被误解为"对某人施加压力"的意思。
实际:此词表示"爱上某人",与fall in love with 同意。
eg:She thinks she has a crush on someone on John.
她觉得她爱上约翰了。
英文求职信中最经典的十句话 (英语广角)
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02:13 (1小时37分钟前)
一封好的求职信,内容一定要反映出你对应聘工作的态度和你自身的能力,结尾也不可马虎。下面是一些求职信结尾经常用到的十句话,看一看也许你会得到启发,写出自己风格的结尾来!
1. I would appreciate the privilege of an interview. I may be reached at the address given above, or by telephone at 32333416.
2. I would be glad to have a personal interview,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s if needed.
3.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4. I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to further discuss my qualifications and your needs.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
5. I have enclosed a resume as well as a brief sample of my writing for your review. I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with you to discuss further how I could contribute to your organization.
6.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I look forward to speaking with you.
7. The enclosed resume describes my qualif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personally discuss my qualifications with you at your convenience.
8. I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for a personal interview with you at your convenience.
9. I feel confident that given the opportunity, I can make an immediate contribution to Any Corporation. I would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to discuss your requirements. I will call your office on Friday, to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10. I look forward to speaking with you.
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02:13 (1小时37分钟前)
一封好的求职信,内容一定要反映出你对应聘工作的态度和你自身的能力,结尾也不可马虎。下面是一些求职信结尾经常用到的十句话,看一看也许你会得到启发,写出自己风格的结尾来!
1. I would appreciate the privilege of an interview. I may be reached at the address given above, or by telephone at 32333416.
2. I would be glad to have a personal interview,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s if needed.
3.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4. I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to further discuss my qualifications and your needs.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
5. I have enclosed a resume as well as a brief sample of my writing for your review. I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with you to discuss further how I could contribute to your organization.
6.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I look forward to speaking with you.
7. The enclosed resume describes my qualif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personally discuss my qualifications with you at your convenience.
8. I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for a personal interview with you at your convenience.
9. I feel confident that given the opportunity, I can make an immediate contribution to Any Corporation. I would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to discuss your requirements. I will call your office on Friday, to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10. I look forward to speaking with you.
采访上帝 (英语广角)
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02:40 (1小时10分钟前)
Interview God
"Come in," God said to me, "so, you would like to interview Me?"
“进来”,上帝 对我说,“你想采访我?”
"If you have the time," I said.
“是的,如果您有时间的話。” 我说。
He smiled through His beard and said: "My time is called eternity and is enough to do everything;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in mind to ask me?"
上帝 微笑了,笑容通过他的胡须绽开,说:“我时间的名字叫永恒,足足可以做任何事情。你心里有什麽问题想问我?”
"None that are new to you. What's the one thing that surprises you most about mankind?"
“对您来说是没有新鲜的提问的。人类让您感到最惊奇的事情是什麽呢?”
He answered: "That they get bored of being children, are in a rush to grow up, and then long to be children again. That they lose their health to make money and then lose their money to restore their health. That by thinking anxiously about the future, they forget the present, such that they live neither for the present nor the future. That they live as if they will never die, and they die as if they never had never lived..."
上帝 回答道:“人类在做孩子的时候感到无聊,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又向往着返回童年;他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他们焦虑地憧憬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将来;他们活得似乎永远不会死,他们死得也好像从来没活过…”
His hands took mine and we were silent. After a long period, I said, "May I ask you another question?"
上帝 握着我的手,我们一阵沉默。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说:“我可以再问您一个问题吗?”
He replied with a smile.
上帝用微笑回答了我。
"As a Father, what would you ask your children to do for the new year?"
“作为天父,在新的一年里您会要求您的子民做什么?”
"To learn that they cannot make anyone love them. What they can do is to let themselves be loved.
“去学习人不能强迫别人爱自己,能做的是让自己接受爱;
To learn that it takes years to build trust, and a few seconds to destroy it.
去了解信誉需要多年的努力去建立,但几秒钟就可以毁掉;
To learn that what is most valuable is not what they have in their lives, but who they have in their lives.
去懂得最有价值的不是他们生活中拥有的东西,而是他们生活里的人;
To learn that it is not good to compare themselves to others. There will be others better or worse than they are.
去学会把自己和别人攀比是不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总是有余;
To learn that a rich person is not one who has the most, but is one who needs the least.
去学知富有的人不是他的财产最多,而是他对生活的要求最少;
To learn that they should control their attitudes, otherwise their attitudes will control them.
去学会应该端正他们的态度,否则他们的态度会控制他们;
To learn that it only takes a few seconds to open profound wounds in persons we love, and that it takes many years to heal them.
去了解深深地伤害我们所爱的人只需要几秒钟,然而要愈合这个伤口需要许多年;
To learn to forgive by practicing forgiveness.
去通过宽恕的行为学习饶恕。
To learn that there are persons that love them dearly, but simply do not know how to show their feelings.
去明白有很多人关爱着他们,只是这些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To learn that money can buy everything but happiness.
去了解钱可以买万物,就是买不到幸福;
To learn that while at times they may be entitled to be upset, that does not give them the right to upset those around them.
去懂得在某些时候他们有资格愤怒,但愤怒本身没有给他们权力让身边的人不安;
To learn that great dreams do not require great wings, but a landing gear to achieve.
去学习伟大的梦想不需要有伟大的翅膀,有落地的齿轮才能使梦想成真;
To learn that true friends are scarce, he/she who has found one has found a true treasure.
去了解真正的朋友非常稀罕,找到了的人找到了真正的财富;
To learn that they are masters of what they keep to themselves and slaves of what they say.
去懂得自己是守住的言语的主人、脱口的奴隶;
To learn that they shall reap what they plant; if they plant gossip they will harvest intrigues, if they plant love they will harvest happiness.
去懂得种什么收什么,如果散播流言蜚语他们就收获钩心斗角,如果种植爱心他们就收获欢乐;
To learn that true happiness is not to achieve their goals but to learn to be satisfied with what they already achieved.
去学会真正的幸福不是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满足于所达到的成就;
To learn that happiness is a decision. They decide to be happy with what they are and have, or die from envy and jealousy of what they lack.
去得知幸福是一种决定,他们决定为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快乐地活,或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羡慕妒嫉地死;
To learn that two people can look at the same thing and see something totally different.
去明白两个人看同样的事情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To learn that those who are honest with themselve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go far in life.
去学到那些能诚实地面对自己、不担心后果的人,人生之路能走得很远;
To learn that even though they may think they have nothing to give, when a friend cries with them, they find the strength to appease the pain.
去了解尽管有时可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但是当一位朋友同他们一起挥泪的时候,他们能找到生活的勇气去抚平伤痛;
To learn that by trying to hold on to love ones, they very quickly push them away; and by letting go of those they love, they will be side by side forever.
去懂得试图抓住所爱的人,所爱的人会推开你;给所爱的人以自由,他们会永远在你的左右。
To learn that even though the word "love" has many different meanings, it loses value when it is overstated.
去学习尽管爱这个字含义很广,滥用这个字会失去她的价值;
To learn that they can never do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for Me to love them; I simply do.
去明白他们永远不能用特殊的举动使我爱他们,我爱人类不需要理由;
To learn that the shortest distance they could be from Me is the "the distance of a prayer."
去认识到他们和我最靠近的距离是“祈祷者的距离”。
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02:40 (1小时10分钟前)
Interview God
"Come in," God said to me, "so, you would like to interview Me?"
“进来”,上帝 对我说,“你想采访我?”
"If you have the time," I said.
“是的,如果您有时间的話。” 我说。
He smiled through His beard and said: "My time is called eternity and is enough to do everything;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in mind to ask me?"
上帝 微笑了,笑容通过他的胡须绽开,说:“我时间的名字叫永恒,足足可以做任何事情。你心里有什麽问题想问我?”
"None that are new to you. What's the one thing that surprises you most about mankind?"
“对您来说是没有新鲜的提问的。人类让您感到最惊奇的事情是什麽呢?”
He answered: "That they get bored of being children, are in a rush to grow up, and then long to be children again. That they lose their health to make money and then lose their money to restore their health. That by thinking anxiously about the future, they forget the present, such that they live neither for the present nor the future. That they live as if they will never die, and they die as if they never had never lived..."
上帝 回答道:“人类在做孩子的时候感到无聊,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又向往着返回童年;他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他们焦虑地憧憬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将来;他们活得似乎永远不会死,他们死得也好像从来没活过…”
His hands took mine and we were silent. After a long period, I said, "May I ask you another question?"
上帝 握着我的手,我们一阵沉默。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说:“我可以再问您一个问题吗?”
He replied with a smile.
上帝用微笑回答了我。
"As a Father, what would you ask your children to do for the new year?"
“作为天父,在新的一年里您会要求您的子民做什么?”
"To learn that they cannot make anyone love them. What they can do is to let themselves be loved.
“去学习人不能强迫别人爱自己,能做的是让自己接受爱;
To learn that it takes years to build trust, and a few seconds to destroy it.
去了解信誉需要多年的努力去建立,但几秒钟就可以毁掉;
To learn that what is most valuable is not what they have in their lives, but who they have in their lives.
去懂得最有价值的不是他们生活中拥有的东西,而是他们生活里的人;
To learn that it is not good to compare themselves to others. There will be others better or worse than they are.
去学会把自己和别人攀比是不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总是有余;
To learn that a rich person is not one who has the most, but is one who needs the least.
去学知富有的人不是他的财产最多,而是他对生活的要求最少;
To learn that they should control their attitudes, otherwise their attitudes will control them.
去学会应该端正他们的态度,否则他们的态度会控制他们;
To learn that it only takes a few seconds to open profound wounds in persons we love, and that it takes many years to heal them.
去了解深深地伤害我们所爱的人只需要几秒钟,然而要愈合这个伤口需要许多年;
To learn to forgive by practicing forgiveness.
去通过宽恕的行为学习饶恕。
To learn that there are persons that love them dearly, but simply do not know how to show their feelings.
去明白有很多人关爱着他们,只是这些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To learn that money can buy everything but happiness.
去了解钱可以买万物,就是买不到幸福;
To learn that while at times they may be entitled to be upset, that does not give them the right to upset those around them.
去懂得在某些时候他们有资格愤怒,但愤怒本身没有给他们权力让身边的人不安;
To learn that great dreams do not require great wings, but a landing gear to achieve.
去学习伟大的梦想不需要有伟大的翅膀,有落地的齿轮才能使梦想成真;
To learn that true friends are scarce, he/she who has found one has found a true treasure.
去了解真正的朋友非常稀罕,找到了的人找到了真正的财富;
To learn that they are masters of what they keep to themselves and slaves of what they say.
去懂得自己是守住的言语的主人、脱口的奴隶;
To learn that they shall reap what they plant; if they plant gossip they will harvest intrigues, if they plant love they will harvest happiness.
去懂得种什么收什么,如果散播流言蜚语他们就收获钩心斗角,如果种植爱心他们就收获欢乐;
To learn that true happiness is not to achieve their goals but to learn to be satisfied with what they already achieved.
去学会真正的幸福不是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满足于所达到的成就;
To learn that happiness is a decision. They decide to be happy with what they are and have, or die from envy and jealousy of what they lack.
去得知幸福是一种决定,他们决定为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快乐地活,或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羡慕妒嫉地死;
To learn that two people can look at the same thing and see something totally different.
去明白两个人看同样的事情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To learn that those who are honest with themselve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go far in life.
去学到那些能诚实地面对自己、不担心后果的人,人生之路能走得很远;
To learn that even though they may think they have nothing to give, when a friend cries with them, they find the strength to appease the pain.
去了解尽管有时可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但是当一位朋友同他们一起挥泪的时候,他们能找到生活的勇气去抚平伤痛;
To learn that by trying to hold on to love ones, they very quickly push them away; and by letting go of those they love, they will be side by side forever.
去懂得试图抓住所爱的人,所爱的人会推开你;给所爱的人以自由,他们会永远在你的左右。
To learn that even though the word "love" has many different meanings, it loses value when it is overstated.
去学习尽管爱这个字含义很广,滥用这个字会失去她的价值;
To learn that they can never do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for Me to love them; I simply do.
去明白他们永远不能用特殊的举动使我爱他们,我爱人类不需要理由;
To learn that the shortest distance they could be from Me is the "the distance of a prayer."
去认识到他们和我最靠近的距离是“祈祷者的距离”。
社交网站Facebook最近开始推出一系列电子商务服务 (科学经济)
作者: timesny , 发表于: 星期日, 八月 09, 2009, 16:33 (45天前)
Facebook最近开始推出一系列电子商务服务,如果获得为数庞大的用户群支持,该网站可望迅速崛起成热门的在线购物地点。
花艺礼品零售商1-800 Flowers上周开设了「Facebook店面」,希望透过该网站快速扩张的平台,向用户提供购买和寄送花卉的服务。
协助1-800 Flowers架设网络店面的Alvenda软件开发公司执行长哥腾说,未来两个月至少还有20家商店会在Facebook开张。
他指出,先前已和八家客户签订网络店面开发合约,1-800 Flowers开幕后,又接到12笔生意。不过,Facebook的商务服务「较适合大型杂货零售业者和大型电子零售商」。
佛瑞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电子商务分析师马尔普鲁说,推出网络店面是Facebook转型的第一步,该网站日后可望转变成零售据点,她说:「这是个大型平台,意味业者能接触更多消费者,并赚进大把钞票」。
Facebook拥有超过2亿5000万名用户,且人数持续成长。该网站表示,暂时不打算将这些店面组织成网络购物中心,也不会针对每笔交易向店家收费,目前也无意推出网站的虚拟货币。
西尔斯百货(Sears)和T恤业者Threadless,先前已在Facebook提供部分电子商务功能,用户可在Facebook上点选商品,但必须到公司的网站才能完成购物程序。
能让用户在Facebook上一次完成购物程序极为重要,因为这能提高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据统计,每天有超过1亿2000万人登入Facebook网站,总计停留50亿分钟。
愈来愈多公司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网站促进业绩,许多大型零售业者也在Facebook开辟粉丝专页,其他零售商则提供Twitter用户特惠活动。不过,这两个网站并未因商业活动热络而增加收入。Facebook正极力拉拢广告客户,预期今年营收至少可达5亿元。
作者: timesny , 发表于: 星期日, 八月 09, 2009, 16:33 (45天前)
Facebook最近开始推出一系列电子商务服务,如果获得为数庞大的用户群支持,该网站可望迅速崛起成热门的在线购物地点。
花艺礼品零售商1-800 Flowers上周开设了「Facebook店面」,希望透过该网站快速扩张的平台,向用户提供购买和寄送花卉的服务。
协助1-800 Flowers架设网络店面的Alvenda软件开发公司执行长哥腾说,未来两个月至少还有20家商店会在Facebook开张。
他指出,先前已和八家客户签订网络店面开发合约,1-800 Flowers开幕后,又接到12笔生意。不过,Facebook的商务服务「较适合大型杂货零售业者和大型电子零售商」。
佛瑞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电子商务分析师马尔普鲁说,推出网络店面是Facebook转型的第一步,该网站日后可望转变成零售据点,她说:「这是个大型平台,意味业者能接触更多消费者,并赚进大把钞票」。
Facebook拥有超过2亿5000万名用户,且人数持续成长。该网站表示,暂时不打算将这些店面组织成网络购物中心,也不会针对每笔交易向店家收费,目前也无意推出网站的虚拟货币。
西尔斯百货(Sears)和T恤业者Threadless,先前已在Facebook提供部分电子商务功能,用户可在Facebook上点选商品,但必须到公司的网站才能完成购物程序。
能让用户在Facebook上一次完成购物程序极为重要,因为这能提高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据统计,每天有超过1亿2000万人登入Facebook网站,总计停留50亿分钟。
愈来愈多公司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网站促进业绩,许多大型零售业者也在Facebook开辟粉丝专页,其他零售商则提供Twitter用户特惠活动。不过,这两个网站并未因商业活动热络而增加收入。Facebook正极力拉拢广告客户,预期今年营收至少可达5亿元。
意大利大学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科学经济)
作者: 释明 , 来自: NY, 发表于: 星期日, 八月 09, 2009, 18:52 (45天前)
近代科学的诞生往往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维萨留斯的《人体的构造》、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及伽利略新物理学的问世为开端,以牛顿力学的建立,以及机械自然观和实验数学方法论的形成为其标志。翻开科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切无不与意大利的大学密切相关。
意大利是中世纪大学的发源地之一,建立于十二三世纪的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成为其后欧洲许多国家大学的原型。从12世纪到15世纪,意大利对古代科学的传承突出表现在医学领域,其一,意大利最早设立了医科大学,是古代医学翻译、注释和传承的中心;其二,意大利是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在这里汇聚了各个时期的著名医学教授和医生,产生了一大批当时颇具影响的医学著作,对其他国家大学的医学教育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其三,中世纪意大利大学以及其他各国的大学,使医学教育和发展初步体制化,对医学理论、医学实践、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受过大学教育的医生团体从中世纪到现在的持续存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5世纪末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意大利的大学。一方面,人文学科,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等逐渐进入大学课程;另一方面,对世界和人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求,自然科学课程日渐丰富。进入16世纪以后,随着人文主义思潮在大学的兴起,自然科学精神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虽然亚里士多德传统仍然统治着大学,自然科学尚未在大学取得应有地位,但那个时代自然科学大师级人物多出自大学,大学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费拉拉大学等,学术氛围宽松,学术思想活跃,解剖学、生理学、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研究走在了整个欧洲的前列,吸引了欧洲各地的青年学子来此求学,其中就包括哥白尼、维萨留斯、哈维等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物。与此同时在本国也诞生了柯伦波、法罗比奥、法布里修斯、伽利略等杰出的科学家,正是这些人的卓越成就,使意大利成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地。
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席
维萨留斯(1514~1564)是比利时人,哈维(1578~1657)是英国人。维萨留斯以《人体的构造》名垂史册,哈维则以《心血运动论》而百世流芳。从《人体的构造》到《心血运动论》集中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生命科学发展的传承关系,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这一传承和发展的纽带恰恰是意大利的大学。
1537年维萨留斯来到了声誉卓著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学校不仅破例授予他医学博士学位,并聘请他担任了解剖学教授。从1537年到1544年,维萨留斯在帕多瓦大学执教7年,其名著《人体的构造》就是他在帕多瓦大学期间完成并出版的。
维萨留斯离开帕多瓦后,他的助手柯伦波接替了他的职位,并于1558年出版了《解剖学》一书,书中清楚地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柯伦波之后,是维萨留斯的学生法罗比奥1523~1562。法罗比奥被认为是堪与维萨留斯媲美的、16世纪最杰出的解剖学家,他也是输卵管的发现者。他的《解剖学研究》于1561年出版后,多次在意大利国内外再版,他的《全集》于1584年出版,17世纪后在法兰克福和威尼斯再版。法罗比奥的继承者是他的学生法布里修斯1537~1619。法布里修斯1559年在帕多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565年成了该校外科学和解剖学教授,他是第一个对静脉瓣膜做了适当描述的人。哈维最初在剑桥大学接受教育,1597年来到帕多瓦大学,在法布里修斯门下求学。当时法布里修斯正在写作论述静脉瓣膜的著作,1603年出版了他的《论静脉中的瓣膜》一书。无疑他的研究工作对哈维研究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在这里哈维开始了血液流动问题的研究。哈维在意大利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1602年返回英国。他边行医,边研究血液循环问题,终于在1628年发表了著名的《心血运动论》。"这种非同寻常的传承关系表明了维萨留斯和哈维之间有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也表明了帕多瓦大学对近代生命科学的奠基性的贡献。
物理学风暴从这里发源
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意大利,先后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1503年获教会法博士学位。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德·诺瓦拉(1454~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正是从他那里,哥白尼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对希腊自然哲学著作的钻研给了他批判托勒密理论的勇气。直到1506年,哥白尼才离开留学10年的意大利,回到波兰,边行医边继续构思他的新宇宙体系。毫无疑问,哥白尼对天文学的研究以及《天体运行论》的写作与他在意大利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哥白尼革命直接导致对新物理学的寻求,正是在将天空动力学与地上物理学相结合之后,有别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新物理学才得以诞生。而新物理学的开创人物正是伽利略。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捍卫了哥白尼学说。伽利略将其天文发现写成《星际使者》一书于1610年3月公开发表,立即在知识界引起巨大的反响,人们争相传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从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到新物理学的建立,也充分表明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等对近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贡献。
虽然意大利的大学对近代科学的诞生有直接的贡献,但是,当时发展科学并没有成为大学的一种职能。科学家的行为有的属于个人爱好,有的甚至属于地下行为。当时意大利大学的课堂上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盖伦等人的学说,教授们的世界观仍然被他们的理论所禁锢,稍有突破,便被视为离经叛道。维萨留斯因《天体运行论》的发表而受到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使他被迫离开了帕多瓦大学。同样,伽利略也因为研究新物理学而在帕多瓦大学受到攻击,从而使伽利略感到无奈。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我亲爱的开普勒,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尽情嘲笑这班无耻之徒的愚蠢至极。你认为这所大学的第一流哲学家怎么样﹖尽管我一再勉力相邀,无奈他们冥顽不化,拒绝观看行星、月球或者我的眼镜望远镜……如果你听到那位第一流哲学家反对我的论据,你一定会捧腹大笑,他在比萨大公面前卖弄那语无伦次的论据,好像它们是魔术般的咒语,能把这些新星木星的卫星从天空中驱除和拐走"这或许是当时大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才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从此大学与科学的关系更加紧密。
作者: 释明 , 来自: NY, 发表于: 星期日, 八月 09, 2009, 18:52 (45天前)
近代科学的诞生往往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维萨留斯的《人体的构造》、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及伽利略新物理学的问世为开端,以牛顿力学的建立,以及机械自然观和实验数学方法论的形成为其标志。翻开科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切无不与意大利的大学密切相关。
意大利是中世纪大学的发源地之一,建立于十二三世纪的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成为其后欧洲许多国家大学的原型。从12世纪到15世纪,意大利对古代科学的传承突出表现在医学领域,其一,意大利最早设立了医科大学,是古代医学翻译、注释和传承的中心;其二,意大利是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在这里汇聚了各个时期的著名医学教授和医生,产生了一大批当时颇具影响的医学著作,对其他国家大学的医学教育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其三,中世纪意大利大学以及其他各国的大学,使医学教育和发展初步体制化,对医学理论、医学实践、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受过大学教育的医生团体从中世纪到现在的持续存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5世纪末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意大利的大学。一方面,人文学科,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等逐渐进入大学课程;另一方面,对世界和人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求,自然科学课程日渐丰富。进入16世纪以后,随着人文主义思潮在大学的兴起,自然科学精神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虽然亚里士多德传统仍然统治着大学,自然科学尚未在大学取得应有地位,但那个时代自然科学大师级人物多出自大学,大学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费拉拉大学等,学术氛围宽松,学术思想活跃,解剖学、生理学、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研究走在了整个欧洲的前列,吸引了欧洲各地的青年学子来此求学,其中就包括哥白尼、维萨留斯、哈维等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物。与此同时在本国也诞生了柯伦波、法罗比奥、法布里修斯、伽利略等杰出的科学家,正是这些人的卓越成就,使意大利成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地。
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席
维萨留斯(1514~1564)是比利时人,哈维(1578~1657)是英国人。维萨留斯以《人体的构造》名垂史册,哈维则以《心血运动论》而百世流芳。从《人体的构造》到《心血运动论》集中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生命科学发展的传承关系,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这一传承和发展的纽带恰恰是意大利的大学。
1537年维萨留斯来到了声誉卓著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学校不仅破例授予他医学博士学位,并聘请他担任了解剖学教授。从1537年到1544年,维萨留斯在帕多瓦大学执教7年,其名著《人体的构造》就是他在帕多瓦大学期间完成并出版的。
维萨留斯离开帕多瓦后,他的助手柯伦波接替了他的职位,并于1558年出版了《解剖学》一书,书中清楚地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柯伦波之后,是维萨留斯的学生法罗比奥1523~1562。法罗比奥被认为是堪与维萨留斯媲美的、16世纪最杰出的解剖学家,他也是输卵管的发现者。他的《解剖学研究》于1561年出版后,多次在意大利国内外再版,他的《全集》于1584年出版,17世纪后在法兰克福和威尼斯再版。法罗比奥的继承者是他的学生法布里修斯1537~1619。法布里修斯1559年在帕多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565年成了该校外科学和解剖学教授,他是第一个对静脉瓣膜做了适当描述的人。哈维最初在剑桥大学接受教育,1597年来到帕多瓦大学,在法布里修斯门下求学。当时法布里修斯正在写作论述静脉瓣膜的著作,1603年出版了他的《论静脉中的瓣膜》一书。无疑他的研究工作对哈维研究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在这里哈维开始了血液流动问题的研究。哈维在意大利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1602年返回英国。他边行医,边研究血液循环问题,终于在1628年发表了著名的《心血运动论》。"这种非同寻常的传承关系表明了维萨留斯和哈维之间有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也表明了帕多瓦大学对近代生命科学的奠基性的贡献。
物理学风暴从这里发源
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意大利,先后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1503年获教会法博士学位。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德·诺瓦拉(1454~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正是从他那里,哥白尼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对希腊自然哲学著作的钻研给了他批判托勒密理论的勇气。直到1506年,哥白尼才离开留学10年的意大利,回到波兰,边行医边继续构思他的新宇宙体系。毫无疑问,哥白尼对天文学的研究以及《天体运行论》的写作与他在意大利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哥白尼革命直接导致对新物理学的寻求,正是在将天空动力学与地上物理学相结合之后,有别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新物理学才得以诞生。而新物理学的开创人物正是伽利略。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捍卫了哥白尼学说。伽利略将其天文发现写成《星际使者》一书于1610年3月公开发表,立即在知识界引起巨大的反响,人们争相传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从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到新物理学的建立,也充分表明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等对近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贡献。
虽然意大利的大学对近代科学的诞生有直接的贡献,但是,当时发展科学并没有成为大学的一种职能。科学家的行为有的属于个人爱好,有的甚至属于地下行为。当时意大利大学的课堂上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盖伦等人的学说,教授们的世界观仍然被他们的理论所禁锢,稍有突破,便被视为离经叛道。维萨留斯因《天体运行论》的发表而受到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使他被迫离开了帕多瓦大学。同样,伽利略也因为研究新物理学而在帕多瓦大学受到攻击,从而使伽利略感到无奈。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我亲爱的开普勒,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尽情嘲笑这班无耻之徒的愚蠢至极。你认为这所大学的第一流哲学家怎么样﹖尽管我一再勉力相邀,无奈他们冥顽不化,拒绝观看行星、月球或者我的眼镜望远镜……如果你听到那位第一流哲学家反对我的论据,你一定会捧腹大笑,他在比萨大公面前卖弄那语无伦次的论据,好像它们是魔术般的咒语,能把这些新星木星的卫星从天空中驱除和拐走"这或许是当时大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才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从此大学与科学的关系更加紧密。
网络广告的窘境 (科学经济)
作者: 罗伯特·霍夫,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13:27 (35天前)
放弃对网络广告的幻想吧,它不是经济大萧条中的稳固堡垒。近几周,雅虎和纽约时报公司等各大网络发行商都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显示广告的年营业额出现了回落。经济低迷只是它们所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低迷的经济导致在线广告业格局发生剧变,曾具有领先地位的网站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罪魁祸首正是被称为广告网络的中间商。它们在广告主与网络发行商之间充当经纪人,将有意出售广告空间的网站和希望接触到潜在客户的广告公司连接在一起。广告网络将众多小型网站及大型网站中人气不高的网页组织起来,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网络空间。通过广告网络,广告主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受众,规模可与最大型的网站媲美。而与大网站人气最高的网页相比,他们的成本又是极低的。因此,包括上市公司ValueClick、时代华纳旗下的Advertising.com和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在内的广告网络公司成功获得了在线广告市场较大的份额。
广告网络并非新生事物,但在目前恶劣的经济环境中却受到了精打细算的广告主们的青睐。据多家产业资讯公司估计,在去年广告主用于显示广告的80亿美元开支中,70%直接流向了网站,30%流向了广告网络。而从今年一二月份销售变动情况来看,2009年双方的营收将平分秋色。
广告网络能够为广告主节约数目惊人的成本。以ESPN为例,其接触每千名体育爱好者的报价为40美元,而广告网络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接触到差不多数量的人员。多数情况下,广告主按点击量向广告网络付费,因此实际的收费标准只有每千人2美元。同时,广告网络能覆盖数百家网站,面向众多有各种特定喜好的受众,这正是大多数独立网站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一些广告网络还运用科技手段追踪有较高商业价值的群体,比如机械迷和厨艺爱好者,无论他们浏览哪些网页,广告网络都能有针对性地向其投放相应的广告。“将以网站为目标转化为以群体为目标是这一产业的核心动力,”广告巨擘宏盟媒体集团(Omnicom Media Group)首席执行官麦特·斯匹格尔说。
广告网络也并非十全十美。许多广告网络不会向广告主交代广告的确切投放位置,原因就是加入广告网络的网站不希望其主要网页的广告投放价格受到影响。此外,还有许多广告被投放在社交网站或电子邮件等网页上,而这里的人们不会点击广告也没有购买欲望。尽管如此,权衡利弊后仍有许多广告主认为这是划算的。“就像‘乱枪打鸟’,广撒网后还要祈求好运气,” 媒体公司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的媒体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温达·哈里斯·米勒德说,“但广告网络的价格真的很诱人。”
实际上,尽管网页数量与日剧增,广告网络仍为网络发行商提供了增加广告位销量的途径。行业协会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兰达尔·罗森伯格说,广告网络类似于在过去20年间不断涌现出来的折扣大卖场,可以帮助零售商清理过剩的库存。然而,对许多人气网站来说,广告网络的低价格却对它们构成了威胁,使其无法依靠网站可观的点击量来收取较高的广告展示费。有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2009年高人气网站的显示广告价格已下降了约20%。
联合抵制渐起
也有一些广告网络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经济衰退凸显并加剧了300余家广告网络公司间的竞争态势,到目前为止,它们的广告价格已下降了近50%。珍妮·贝尔德首先感受到了冲击,这位创业者原本希望来自两家广告网络的收入可以支撑起她的 “宝宝起名能手”(Baby Name Wizard)网站,这个帮父母给宝宝起名字的网站创办至今只有9个月。但由于女性网站的广告费从2008年的每千次浏览量20美元下滑至目前的最高12美元,贝尔德连自己的薪水都开不出来了。
主流媒体公司也正在针对广告网络的崛起制定对策。其中一些开始抵制广告网络,担心它们会使广告位成为“大路货”,用玛莎·斯图尔特公司米勒德的话说就是“猪腩肉”。 ESPN和特纳广告系统公司(Turner Broadcasting System)等媒体已不再使用大多数广告网络。但到目前为止,对广告网络的抵制活动仍十分有限。
而一些公司则开始筹划自己的广告网络,如雅虎和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这些公司希望通过销售自有网站及同类网站的广告位来吸引实力相对雄厚的广告主。“我们可以为商家买到任意网站的广告位,”雅虎美国营收及市场发展部高级副总裁乔安妮·布拉福德说。这种网络媒体的新模式是否可行仍不得而知。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旧模式必将更快地走向灭亡。
作者: 罗伯特·霍夫,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13:27 (35天前)
放弃对网络广告的幻想吧,它不是经济大萧条中的稳固堡垒。近几周,雅虎和纽约时报公司等各大网络发行商都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显示广告的年营业额出现了回落。经济低迷只是它们所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低迷的经济导致在线广告业格局发生剧变,曾具有领先地位的网站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罪魁祸首正是被称为广告网络的中间商。它们在广告主与网络发行商之间充当经纪人,将有意出售广告空间的网站和希望接触到潜在客户的广告公司连接在一起。广告网络将众多小型网站及大型网站中人气不高的网页组织起来,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网络空间。通过广告网络,广告主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受众,规模可与最大型的网站媲美。而与大网站人气最高的网页相比,他们的成本又是极低的。因此,包括上市公司ValueClick、时代华纳旗下的Advertising.com和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在内的广告网络公司成功获得了在线广告市场较大的份额。
广告网络并非新生事物,但在目前恶劣的经济环境中却受到了精打细算的广告主们的青睐。据多家产业资讯公司估计,在去年广告主用于显示广告的80亿美元开支中,70%直接流向了网站,30%流向了广告网络。而从今年一二月份销售变动情况来看,2009年双方的营收将平分秋色。
广告网络能够为广告主节约数目惊人的成本。以ESPN为例,其接触每千名体育爱好者的报价为40美元,而广告网络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接触到差不多数量的人员。多数情况下,广告主按点击量向广告网络付费,因此实际的收费标准只有每千人2美元。同时,广告网络能覆盖数百家网站,面向众多有各种特定喜好的受众,这正是大多数独立网站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一些广告网络还运用科技手段追踪有较高商业价值的群体,比如机械迷和厨艺爱好者,无论他们浏览哪些网页,广告网络都能有针对性地向其投放相应的广告。“将以网站为目标转化为以群体为目标是这一产业的核心动力,”广告巨擘宏盟媒体集团(Omnicom Media Group)首席执行官麦特·斯匹格尔说。
广告网络也并非十全十美。许多广告网络不会向广告主交代广告的确切投放位置,原因就是加入广告网络的网站不希望其主要网页的广告投放价格受到影响。此外,还有许多广告被投放在社交网站或电子邮件等网页上,而这里的人们不会点击广告也没有购买欲望。尽管如此,权衡利弊后仍有许多广告主认为这是划算的。“就像‘乱枪打鸟’,广撒网后还要祈求好运气,” 媒体公司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的媒体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温达·哈里斯·米勒德说,“但广告网络的价格真的很诱人。”
实际上,尽管网页数量与日剧增,广告网络仍为网络发行商提供了增加广告位销量的途径。行业协会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兰达尔·罗森伯格说,广告网络类似于在过去20年间不断涌现出来的折扣大卖场,可以帮助零售商清理过剩的库存。然而,对许多人气网站来说,广告网络的低价格却对它们构成了威胁,使其无法依靠网站可观的点击量来收取较高的广告展示费。有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2009年高人气网站的显示广告价格已下降了约20%。
联合抵制渐起
也有一些广告网络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经济衰退凸显并加剧了300余家广告网络公司间的竞争态势,到目前为止,它们的广告价格已下降了近50%。珍妮·贝尔德首先感受到了冲击,这位创业者原本希望来自两家广告网络的收入可以支撑起她的 “宝宝起名能手”(Baby Name Wizard)网站,这个帮父母给宝宝起名字的网站创办至今只有9个月。但由于女性网站的广告费从2008年的每千次浏览量20美元下滑至目前的最高12美元,贝尔德连自己的薪水都开不出来了。
主流媒体公司也正在针对广告网络的崛起制定对策。其中一些开始抵制广告网络,担心它们会使广告位成为“大路货”,用玛莎·斯图尔特公司米勒德的话说就是“猪腩肉”。 ESPN和特纳广告系统公司(Turner Broadcasting System)等媒体已不再使用大多数广告网络。但到目前为止,对广告网络的抵制活动仍十分有限。
而一些公司则开始筹划自己的广告网络,如雅虎和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这些公司希望通过销售自有网站及同类网站的广告位来吸引实力相对雄厚的广告主。“我们可以为商家买到任意网站的广告位,”雅虎美国营收及市场发展部高级副总裁乔安妮·布拉福德说。这种网络媒体的新模式是否可行仍不得而知。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旧模式必将更快地走向灭亡。
估价网络“友情” (科学经济)
作者: 李正宁,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34 (33天前)
众多公司为破译网络人际关系而绞尽脑汁,它们力图从中提取所需并将之转化为利润
如果你在微博客网站Twitter上拥有347名追随者,那么他们有多大几率点击你昨晚看过的那条网络广告呢?你或许对此不感兴趣,但这个问题却让广告运营商颇为抓狂。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同事周六晚上互发了邮件,经理会认为你们工作关系密切吗?IBM和马萨诸塞州科技协会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友情变了。我们现在可借助电子邮件、网上社区等多种工具与他人保持联系。放在10年前,其中一些朋友可能早就淡出我们的记忆。如今,任何一次握手或名片交换都可能成为在LinkedIn或Facebook网站上加为好友的邀请。这一过程有时几分钟内就能实现,而且这种“友情”可终身相随,除非我们刻意切断联系。
这种“友情”能够显现我们和网络好友的哪些特征呢?众多企业开始借助大量最新数据和更加强大的电脑来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它们逐步发现,数字化友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们的情况,比如我们是什么样的消费者或是什么样的员工,对这些数据的解读能够为企业赚钱。不过,测算这些网络友情的价值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已成为一项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企业和商人们纷纷跃跃欲试。他们发现,如果我们的朋友买了某样东西,我们也去购买的几率就会增加。这项看似简单的结论能够帮助企业在媒体信息爆棚的当今世界上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
另一个研究对象存在于公司内部。为增加知识和创意在各级别员工之间的交流,惠普和IBM等企业正在研究员工间关系。IBM一支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这家“蓝色巨人”旗下咨询师的匿名数据发现,与上司保持紧密电子邮件往来的员工平均每月多赚588美元。这只是初期研究结果,其最终目标是总结出成功交往模式并把这种有益的员工交友模式推广至全公司。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网络友情的商业价值体现在第三个方面:个人机会。对于企业内的老板和企业外的求职者来说,网络友情不仅意味着可以找个伴,还像是一个滚雪球般增大的联络簿。这种联系的积累将拓宽社交面,让我们与更多能够提供点子、答疑解惑、预测商业趋势、甚至提出法律建议的人保持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就意味着得到一支庞大的人脉和智囊团队,从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研究全新认知
一间硕大的人际关系新实验室正在成型。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互联网上游乐、工作、调情和社交,催生一片数据海洋。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邓肯·沃茨利用休假时间领导了一支雅虎公司研究团队,他对这样的改变感到非常惊奇。他说:“当我12年前开始研究网络时,我们事实上没有任何数据。”现在沃茨和他的团队可以通过2.95亿电子邮件用户和2亿Facebook用户来研究网络行为。沃茨认为,大量数据使社会学研究发生革命性改变,其重要意义有如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对物理学研究的作用。“数据将使我们对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身产生全新理解,”他说。
但是,管理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网络友情是一项痛苦的挑战。哪个朋友究竟去了哪里?纽约风险投资者弗瑞德·威尔逊几个月前决定减少他在Facebook上的朋友数量,仅保留最亲密的朋友圈子。他在360人中留下56人,他与这56人之间可以相互约请参加结婚典礼或是成人仪式。其他人呢?“我删除了他们,” 威尔逊说。
另一些研究者发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网络追随者的价值。搜索引擎Mahalo创始人詹森·克拉卡尼斯今年早些时候付给Twitter网站25万美元,让后者将其账户放在网站向服务用户提供的推荐名单上。克拉卡尼斯说这么做有些 “半开玩笑”的意味,但他相信这项投资将获得回报。他认为,此举有望在2年内让他的账户新增500万到1500万追随者,其中不少人会最终点击他公司的网站。他在一封邮件中写道:“如果每月有10%的追随者通过链接点击Mahalo,一年就有100万人次的访问量……我平均花在每名追随者身上的投资不过5美分。”克拉卡尼斯认为,不少企业可以从这样的“追随活动”中受益。例如,如果捷蓝等航空公司允诺为前1000个回复者提供打折机票,那么它的客机将“从此再无空位”。
克拉卡尼斯在尝试呼朋唤友,而广告商则对了解个人更感兴趣。许多人认为,破译网络友情将是广告宣传今后获取消费者注意力的关键所在。过去,这并不难。信息供应短缺且相对而言时间更加廉价。不久前,数以百万计的人还为知道一场比赛结果或明日天气而坚持看完整个新闻节目。这对广告商来说是种理想情况:观众受制约而无法离开。
但如今,我们仿佛畅游在信息海洋中,能获知任何我们想知道的新闻、歌曲和娱乐。事实上,信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需要能删除掉无聊或无关东西的过滤器,只留下所需或所愿了解的部分。这就催生出众多人津津乐道的“注意力经济”。惠普信息动力学实验室主管伯纳尔多·胡伯曼说:“大多数信息已经毫无价值,只有消费者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我们该从哪里下手去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听取网络好友的建议。他们是我们可信的信息来源,至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比任何运算法则都更了解我们。顺理成章,那些迫切希望引导我们注意力的公司正在研究我们将听从哪些朋友的建议。Facebook、谷歌和雅虎等公司正在大力研究网络友情,这些公司争先恐后地从麻省理工、哈佛和伯克利等高等学府雇佣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微观经济学家。微软不久前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大学设立了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从统计角度来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雅虎公司的研究人员几年前发现,如果一个人点击某条网上广告,他或她的聊天密友点击相同广告的几率是其他人的3倍或4倍。这个结论很有意义:朋友们乐于相互分享兴趣。
这又随之延伸出更多问题。哪种网络朋友圈子更具商业价值?人们往往仅信赖一个密友小圈子,通常仅由2或3人组成。同时,人们拥有更广阔的专家圈子,听取有关汽车或烹饪等特定领域的建议。另一个更加广阔的圈子由熟人组成,他们的建议价值与专家相比大大下降,但他们会在新餐馆如何或选谁当参议员等问题上给你几句建议。研究者正致力于通过匿名数据研究人们在网上的互动模式,以获知我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内信任哪些朋友、关注哪些东西。最近受微软公司雇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丹娜·博伊德认为,有关这一问题的数据难以破译,“可能你给母亲发电子邮件的频率远低于给同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信任母亲更少”。
在Palo Alto学院大道上的一个事务所里,Facebook公司科研人员卡梅伦·马洛凝视着链接百万个点的数据库。这名毕业于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32岁博士拥有的实验室堪称史上研究网络友情最棒的实验室。他能够通过2亿人的发帖子、分享照片、打牌和请求交友等行为来研究社会传媒。
广告无人问津
尽管名声在外,但Facebook迄今仍未能证明自身是个合格的广告平台,它的用户似乎只关心朋友的情况,不太注意网站上的广告。用户点击广告少,而广告商恰恰是根据点击量来付费。因此,Facebook今年年收入估计为3亿美元,也就是说每名用户每月可带来10美分的收入。Facebook的希望如今寄托在马洛和他的团队身上。如果他们成功追溯网络群体对人们的影响轨迹,公司也许能提供更有效且更合算的广告宣传服务。
研究人员首先需要把每名用户的朋友分门别类。马洛完成了一份图表,描绘了同事亚历克斯·史密斯的社会网络。这份图表展示了不同连接点群体以及每个群体的联系。一个规模不小而联系频繁的群体是Facebook上的同事群,其他群体包括高中朋友、家人、姻亲和哥们儿等。认知这些朋友圈子的类型对于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马洛团队最近完成一项评估网上朋友与我们到底有多亲密的研究。他们观察人们每隔多久点开一次朋友的消息或照片、多久联系一次以及是否为双向联系。他们研究后发现,一个平均拥有500名网络好友的Facebook用户仅主动跟踪其中40人的消息,与20人保持联系,关系紧密者仅有10人。那些网上好友数量少的人就更别提了。这给了广告商什么启示呢?人们并不关注大多数网上朋友。广告商把宣传活动的重点放在存在互动的朋友圈上,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确切的说,这是种不确切学科,但并不妨碍一大群企业把网络友情分析与广告和媒体宣传联系在一起。纽约的33Across公司与社交网站、即时聊天工具提供商和俗称小插件的网络应用软件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合作者中,每家公司都留有用户大量轨迹代码标记,即所谓的Cookies。33Across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惠勒说,这使得公司能汇总数以千万计人的网络交友情况。人们留下的只是一串不记名的数字,但公司知道这些数字之间的哪个和哪个有联系、这些联系有多强以及这个圈子中有多少人。在与一家包装零售商品企业合作时,33Across公司把广告投放重点放在数以千计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人,并成功把这则广告通过“网络友情”轨迹传递给这些人数以百万计的朋友们。
网络友情资料
在这个绝大多数广告都不会遭到忽视的行业中,即使是一个很小进步也将带来巨大变化。旧金山广告公司Rapleaf为一家信用卡公司完成了一个基于网络好友的宣传活动,后者希望向现有客户推销银行产品。Rapleaf根据网络好友回应而量体裁衣制定广告,平均点击率从0.9%提升至2.7%。尽管其中97.3%的人仍然忽略了这条广告,但点击率毕竟上升了3倍。
Rapleaf透过博客、网上论坛和社交网站获取海量数据,这家公司自称可跟踪4.8亿人的网络活动,利用这些资料帮助客户优化宣传策划。Rapleaf的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的朋友比这个人拥有更高的信贷等级,那么这个人也很可能是一位不错的借款人。Rapleaf首席执行官奥伦·霍夫曼对这一研究结果的解读是,如果一个人的信用风险评分仅为550,但他朋友的信用风险评分都在600分等级,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人当作信用评分600分的人对待。
这样的结论应该对金融公司有用。尽管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自动地基于一个人的朋友而对其借贷请求开绿灯,但有关网络好友的资料至少能指导这些企业选定客户,再去观察数学模型是否有错误。霍夫曼说:“公司花钱吸引客户,如果他们拒绝了客户,这些钱就白花了。”
破译网络友情数据不仅有助于市场宣传,还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管理。研究者能够发现企业内的隐藏关系网,确定谁传递了有用信息、谁阻碍了这些信息、或是员工如何忽视了这些信息。通过研究这些交流模式,经营者可以提拔高效的社交者并尽量帮助不太合群的人融入圈子。
为建立企业内部交流机制,IBM研究者有意“撮合”兴趣和专业相似的员工,建议他们成为朋友。“蜂巢”是IBM下属一家研究内部社交网络的重要实验室,将近6万名员工在这里讨论专利、软件编码甚至邮寄宠物照片等。研究人员沃纳·盖耶详细研究了蜂巢中的人员关系。盖耶的团队与一个由3000名员工组成的受指导团体合作,分析他们的说话方式、共同朋友、留言博客等各个方面。接着,他们对交友人选提出建议。他们最成功的一组中,平均每人为圈子带来3.68名新朋友,使得团队人数增加3倍多。关键问题在于:每名新朋友或者说每名IBM员工能为团队带来新知识和新交流。“这将成为宝贵的导师关系网,”盖耶说。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问题不在于怎样理解网络友情资料,而在于如何经营这些网络好友圈子并让它们为自己的工作和个人发展服务。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就是通过拓展关系网创建了整个公司。秘诀在于,如果说我们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平均换工作7到8次的话,就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地建立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圈。
LinkedIn首席执行官霍夫曼认为自己就像是个实验案例,专门测试广交朋友究竟有何意义。他说,他在LinkedIn上有1864个联系者,几乎与这其中所有人都见过面,虽然有时会费点功夫才能认出一些人。他说:“我认为他们是我的‘点头之交’。”但是,这些“点头之交”能带来帮助。研究显示,与我们认识、但不是密友的人更能为我们提供新机遇。他们的圈子处于不同领域,与我们的重合较少。
霍夫曼将网络友情视为一个市场,在这里,我们可以各取所好。他说,他为一个人推荐朋友只需30秒,但却是在为这个人创造一个机会。这在时间上是一个小投资,却可能获得巨大回报。受他“撮合”的双方均获益,也都会感谢霍夫曼,他的声誉也就变得更好。但这也存在风险。如果霍夫曼看错人,他推荐的朋友很可能不受喜爱、甚至更糟,霍夫曼的名声也将受到损害。
各种各样的人际网在这个互联网大舞台上纵横交错,从交换信息、到结交朋友、再到各取所好。我们也许不会从这样商业的角度来衡量网上好友,但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这种网络友情的价值注定将有增无减。
作者: 李正宁,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34 (33天前)
众多公司为破译网络人际关系而绞尽脑汁,它们力图从中提取所需并将之转化为利润
如果你在微博客网站Twitter上拥有347名追随者,那么他们有多大几率点击你昨晚看过的那条网络广告呢?你或许对此不感兴趣,但这个问题却让广告运营商颇为抓狂。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同事周六晚上互发了邮件,经理会认为你们工作关系密切吗?IBM和马萨诸塞州科技协会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友情变了。我们现在可借助电子邮件、网上社区等多种工具与他人保持联系。放在10年前,其中一些朋友可能早就淡出我们的记忆。如今,任何一次握手或名片交换都可能成为在LinkedIn或Facebook网站上加为好友的邀请。这一过程有时几分钟内就能实现,而且这种“友情”可终身相随,除非我们刻意切断联系。
这种“友情”能够显现我们和网络好友的哪些特征呢?众多企业开始借助大量最新数据和更加强大的电脑来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它们逐步发现,数字化友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们的情况,比如我们是什么样的消费者或是什么样的员工,对这些数据的解读能够为企业赚钱。不过,测算这些网络友情的价值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已成为一项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企业和商人们纷纷跃跃欲试。他们发现,如果我们的朋友买了某样东西,我们也去购买的几率就会增加。这项看似简单的结论能够帮助企业在媒体信息爆棚的当今世界上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
另一个研究对象存在于公司内部。为增加知识和创意在各级别员工之间的交流,惠普和IBM等企业正在研究员工间关系。IBM一支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这家“蓝色巨人”旗下咨询师的匿名数据发现,与上司保持紧密电子邮件往来的员工平均每月多赚588美元。这只是初期研究结果,其最终目标是总结出成功交往模式并把这种有益的员工交友模式推广至全公司。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网络友情的商业价值体现在第三个方面:个人机会。对于企业内的老板和企业外的求职者来说,网络友情不仅意味着可以找个伴,还像是一个滚雪球般增大的联络簿。这种联系的积累将拓宽社交面,让我们与更多能够提供点子、答疑解惑、预测商业趋势、甚至提出法律建议的人保持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就意味着得到一支庞大的人脉和智囊团队,从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研究全新认知
一间硕大的人际关系新实验室正在成型。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互联网上游乐、工作、调情和社交,催生一片数据海洋。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邓肯·沃茨利用休假时间领导了一支雅虎公司研究团队,他对这样的改变感到非常惊奇。他说:“当我12年前开始研究网络时,我们事实上没有任何数据。”现在沃茨和他的团队可以通过2.95亿电子邮件用户和2亿Facebook用户来研究网络行为。沃茨认为,大量数据使社会学研究发生革命性改变,其重要意义有如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对物理学研究的作用。“数据将使我们对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身产生全新理解,”他说。
但是,管理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网络友情是一项痛苦的挑战。哪个朋友究竟去了哪里?纽约风险投资者弗瑞德·威尔逊几个月前决定减少他在Facebook上的朋友数量,仅保留最亲密的朋友圈子。他在360人中留下56人,他与这56人之间可以相互约请参加结婚典礼或是成人仪式。其他人呢?“我删除了他们,” 威尔逊说。
另一些研究者发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网络追随者的价值。搜索引擎Mahalo创始人詹森·克拉卡尼斯今年早些时候付给Twitter网站25万美元,让后者将其账户放在网站向服务用户提供的推荐名单上。克拉卡尼斯说这么做有些 “半开玩笑”的意味,但他相信这项投资将获得回报。他认为,此举有望在2年内让他的账户新增500万到1500万追随者,其中不少人会最终点击他公司的网站。他在一封邮件中写道:“如果每月有10%的追随者通过链接点击Mahalo,一年就有100万人次的访问量……我平均花在每名追随者身上的投资不过5美分。”克拉卡尼斯认为,不少企业可以从这样的“追随活动”中受益。例如,如果捷蓝等航空公司允诺为前1000个回复者提供打折机票,那么它的客机将“从此再无空位”。
克拉卡尼斯在尝试呼朋唤友,而广告商则对了解个人更感兴趣。许多人认为,破译网络友情将是广告宣传今后获取消费者注意力的关键所在。过去,这并不难。信息供应短缺且相对而言时间更加廉价。不久前,数以百万计的人还为知道一场比赛结果或明日天气而坚持看完整个新闻节目。这对广告商来说是种理想情况:观众受制约而无法离开。
但如今,我们仿佛畅游在信息海洋中,能获知任何我们想知道的新闻、歌曲和娱乐。事实上,信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需要能删除掉无聊或无关东西的过滤器,只留下所需或所愿了解的部分。这就催生出众多人津津乐道的“注意力经济”。惠普信息动力学实验室主管伯纳尔多·胡伯曼说:“大多数信息已经毫无价值,只有消费者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我们该从哪里下手去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听取网络好友的建议。他们是我们可信的信息来源,至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比任何运算法则都更了解我们。顺理成章,那些迫切希望引导我们注意力的公司正在研究我们将听从哪些朋友的建议。Facebook、谷歌和雅虎等公司正在大力研究网络友情,这些公司争先恐后地从麻省理工、哈佛和伯克利等高等学府雇佣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微观经济学家。微软不久前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大学设立了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从统计角度来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雅虎公司的研究人员几年前发现,如果一个人点击某条网上广告,他或她的聊天密友点击相同广告的几率是其他人的3倍或4倍。这个结论很有意义:朋友们乐于相互分享兴趣。
这又随之延伸出更多问题。哪种网络朋友圈子更具商业价值?人们往往仅信赖一个密友小圈子,通常仅由2或3人组成。同时,人们拥有更广阔的专家圈子,听取有关汽车或烹饪等特定领域的建议。另一个更加广阔的圈子由熟人组成,他们的建议价值与专家相比大大下降,但他们会在新餐馆如何或选谁当参议员等问题上给你几句建议。研究者正致力于通过匿名数据研究人们在网上的互动模式,以获知我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内信任哪些朋友、关注哪些东西。最近受微软公司雇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丹娜·博伊德认为,有关这一问题的数据难以破译,“可能你给母亲发电子邮件的频率远低于给同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信任母亲更少”。
在Palo Alto学院大道上的一个事务所里,Facebook公司科研人员卡梅伦·马洛凝视着链接百万个点的数据库。这名毕业于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32岁博士拥有的实验室堪称史上研究网络友情最棒的实验室。他能够通过2亿人的发帖子、分享照片、打牌和请求交友等行为来研究社会传媒。
广告无人问津
尽管名声在外,但Facebook迄今仍未能证明自身是个合格的广告平台,它的用户似乎只关心朋友的情况,不太注意网站上的广告。用户点击广告少,而广告商恰恰是根据点击量来付费。因此,Facebook今年年收入估计为3亿美元,也就是说每名用户每月可带来10美分的收入。Facebook的希望如今寄托在马洛和他的团队身上。如果他们成功追溯网络群体对人们的影响轨迹,公司也许能提供更有效且更合算的广告宣传服务。
研究人员首先需要把每名用户的朋友分门别类。马洛完成了一份图表,描绘了同事亚历克斯·史密斯的社会网络。这份图表展示了不同连接点群体以及每个群体的联系。一个规模不小而联系频繁的群体是Facebook上的同事群,其他群体包括高中朋友、家人、姻亲和哥们儿等。认知这些朋友圈子的类型对于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马洛团队最近完成一项评估网上朋友与我们到底有多亲密的研究。他们观察人们每隔多久点开一次朋友的消息或照片、多久联系一次以及是否为双向联系。他们研究后发现,一个平均拥有500名网络好友的Facebook用户仅主动跟踪其中40人的消息,与20人保持联系,关系紧密者仅有10人。那些网上好友数量少的人就更别提了。这给了广告商什么启示呢?人们并不关注大多数网上朋友。广告商把宣传活动的重点放在存在互动的朋友圈上,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确切的说,这是种不确切学科,但并不妨碍一大群企业把网络友情分析与广告和媒体宣传联系在一起。纽约的33Across公司与社交网站、即时聊天工具提供商和俗称小插件的网络应用软件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合作者中,每家公司都留有用户大量轨迹代码标记,即所谓的Cookies。33Across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惠勒说,这使得公司能汇总数以千万计人的网络交友情况。人们留下的只是一串不记名的数字,但公司知道这些数字之间的哪个和哪个有联系、这些联系有多强以及这个圈子中有多少人。在与一家包装零售商品企业合作时,33Across公司把广告投放重点放在数以千计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人,并成功把这则广告通过“网络友情”轨迹传递给这些人数以百万计的朋友们。
网络友情资料
在这个绝大多数广告都不会遭到忽视的行业中,即使是一个很小进步也将带来巨大变化。旧金山广告公司Rapleaf为一家信用卡公司完成了一个基于网络好友的宣传活动,后者希望向现有客户推销银行产品。Rapleaf根据网络好友回应而量体裁衣制定广告,平均点击率从0.9%提升至2.7%。尽管其中97.3%的人仍然忽略了这条广告,但点击率毕竟上升了3倍。
Rapleaf透过博客、网上论坛和社交网站获取海量数据,这家公司自称可跟踪4.8亿人的网络活动,利用这些资料帮助客户优化宣传策划。Rapleaf的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的朋友比这个人拥有更高的信贷等级,那么这个人也很可能是一位不错的借款人。Rapleaf首席执行官奥伦·霍夫曼对这一研究结果的解读是,如果一个人的信用风险评分仅为550,但他朋友的信用风险评分都在600分等级,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人当作信用评分600分的人对待。
这样的结论应该对金融公司有用。尽管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自动地基于一个人的朋友而对其借贷请求开绿灯,但有关网络好友的资料至少能指导这些企业选定客户,再去观察数学模型是否有错误。霍夫曼说:“公司花钱吸引客户,如果他们拒绝了客户,这些钱就白花了。”
破译网络友情数据不仅有助于市场宣传,还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管理。研究者能够发现企业内的隐藏关系网,确定谁传递了有用信息、谁阻碍了这些信息、或是员工如何忽视了这些信息。通过研究这些交流模式,经营者可以提拔高效的社交者并尽量帮助不太合群的人融入圈子。
为建立企业内部交流机制,IBM研究者有意“撮合”兴趣和专业相似的员工,建议他们成为朋友。“蜂巢”是IBM下属一家研究内部社交网络的重要实验室,将近6万名员工在这里讨论专利、软件编码甚至邮寄宠物照片等。研究人员沃纳·盖耶详细研究了蜂巢中的人员关系。盖耶的团队与一个由3000名员工组成的受指导团体合作,分析他们的说话方式、共同朋友、留言博客等各个方面。接着,他们对交友人选提出建议。他们最成功的一组中,平均每人为圈子带来3.68名新朋友,使得团队人数增加3倍多。关键问题在于:每名新朋友或者说每名IBM员工能为团队带来新知识和新交流。“这将成为宝贵的导师关系网,”盖耶说。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问题不在于怎样理解网络友情资料,而在于如何经营这些网络好友圈子并让它们为自己的工作和个人发展服务。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就是通过拓展关系网创建了整个公司。秘诀在于,如果说我们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平均换工作7到8次的话,就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地建立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圈。
LinkedIn首席执行官霍夫曼认为自己就像是个实验案例,专门测试广交朋友究竟有何意义。他说,他在LinkedIn上有1864个联系者,几乎与这其中所有人都见过面,虽然有时会费点功夫才能认出一些人。他说:“我认为他们是我的‘点头之交’。”但是,这些“点头之交”能带来帮助。研究显示,与我们认识、但不是密友的人更能为我们提供新机遇。他们的圈子处于不同领域,与我们的重合较少。
霍夫曼将网络友情视为一个市场,在这里,我们可以各取所好。他说,他为一个人推荐朋友只需30秒,但却是在为这个人创造一个机会。这在时间上是一个小投资,却可能获得巨大回报。受他“撮合”的双方均获益,也都会感谢霍夫曼,他的声誉也就变得更好。但这也存在风险。如果霍夫曼看错人,他推荐的朋友很可能不受喜爱、甚至更糟,霍夫曼的名声也将受到损害。
各种各样的人际网在这个互联网大舞台上纵横交错,从交换信息、到结交朋友、再到各取所好。我们也许不会从这样商业的角度来衡量网上好友,但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这种网络友情的价值注定将有增无减。
数据分析让网络推广事半功倍 (科学经济)
作者: 牟长青,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15:50 (34天前)
今天偶然看见一个网站转载了我去年初写的一篇文章,但是网站编辑在我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以第3人称重新对这文章进行了表达。让人更容易看懂。如果每个网站转载文章,编辑都能做到这么认真负责就好了。此文章修改前的原文:http://www.muchangqing.com/post/47.html 再次发这篇文章,也是想跟大家强调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一大把网站】网络推广看似简单,但要怎么做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本文将告诉您答案。
为什么同是做网络推广,运用的方法也大同小异,有的推广人员能在3个月内做出明显的业绩,让网站流量快速翻倍,而有的人自认为对网络推广很有兴趣,也很努力地学习和运用一些网络推广技巧,但是偏偏需要一年半载的才能达成别人3个月就能完成的业绩呢?
这是因为后一种人凭着一股热情陷入了蛮干的误区,SEO、论坛推广、博客推广、流量互换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有固定的技巧,但是也并非一成不变地复制技巧就可以了。网络推广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做的过程还需要经常做一些数据性的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数据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自己和别人的过程。
一位网络推广的高手曾谈到他做网络推广的经历,这位仁兄2005年才开始做网络推广,可短短3年时间,就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凭的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很善于做分析。“05年的时候,我才接触互联网行业,那时候网站是什么东西,都不太了解。当时进入成都一家小公司做网站推广。我什么推广方法都不会,就只会一样,就是论坛推广。因为这个门槛低,只要会去论坛发帖子,留下超链接就行。但其实这些都不是我通过论坛宣传获取大量流量的关键。最终有了好的流量效果,还是建立在自己的数据分析上。”
那么他是如何做数据分析的呢?
刚开始做论坛推广的时候,他就选了TOP100的论坛注册了帐号,然后在TOP20的论坛尝试去发帖推广。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观察,发现某3个论坛的效果最好,以后就只去这3个论坛发帖。然后再分析流量来路数据,从而了解在这3个论坛的哪些版区发帖效果又最好。然后再分析数据,在这3个论坛,什么时间去发最合适,什么时间去顶贴能得到最好的流量效果。通过这些分析到的数据,他才用最少的时间得到了最好的流量效果,比别人花同样的时间或更少的时间,却从论坛获取到了更多的流量。
做联盟推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竞争对手的价格比你高,内容又更具有吸引力,很难说服站长挂你的联盟广告,怎么办?
这时就可以分析哪些广告尺寸是站长最喜欢挂的;哪些广告代码在站长那儿的点击率又是最高的;一般站长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广告的效果最好。分析出这些数据后,就以你的广告有这些优势为由,去说服站长挂你的广告,起码有八成胜算,剩下的两成就看你的沟通能力了。前面提到那位推广高手就是用这种方法将他负责的联盟产品,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使流量提高了4倍。
此外,一个网站通常有很多关键词需要优化,不同的关键词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优化的关键词?
当网站频道很多内容很多,需要SEO的词也很多,而实际去操作执行人员暂时不到位时,不可能什么词都去优化。
所以就最好先去分析跟网站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哪些词是流量比较大的,哪些词已经被做了多少个竞价排名,这些词在你的网站现在排的位置是多少,排在你前面的竞争对手的网站质量又如何,哪些词的SEO竞争比较激烈。
做好这一切的数据准备工作,再从中选出流量相对比较高,竞价排名做得少,而且相对竞争不是很激烈的关键词,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做这些词的SEO,从而很快能见到效果。
有些词可能搜索量很大,但是第一页都被做了竞价排名,或者排在前面的都是非常有实力的网站,就没必要跟他们去争。还有一些搜索量不大的词,在推广人员设置有限时也不要浪费精力去做。
所以大家以后做网络推广工作的时候,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推广方法。都一定要先做好数据分析,然后有效率有针对性地去做。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要浪费公司的资源。
编辑点评:付出与回报未必成正比,除非您掌握了相对正确的方法。学会了文中提到的将数据分析与网络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相信您就能通过3个月的时间获得别人一年半载才能取得的成绩。
发表回复
作者: 牟长青,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15:50 (34天前)
今天偶然看见一个网站转载了我去年初写的一篇文章,但是网站编辑在我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以第3人称重新对这文章进行了表达。让人更容易看懂。如果每个网站转载文章,编辑都能做到这么认真负责就好了。此文章修改前的原文:http://www.muchangqing.com/post/47.html 再次发这篇文章,也是想跟大家强调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一大把网站】网络推广看似简单,但要怎么做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本文将告诉您答案。
为什么同是做网络推广,运用的方法也大同小异,有的推广人员能在3个月内做出明显的业绩,让网站流量快速翻倍,而有的人自认为对网络推广很有兴趣,也很努力地学习和运用一些网络推广技巧,但是偏偏需要一年半载的才能达成别人3个月就能完成的业绩呢?
这是因为后一种人凭着一股热情陷入了蛮干的误区,SEO、论坛推广、博客推广、流量互换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有固定的技巧,但是也并非一成不变地复制技巧就可以了。网络推广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做的过程还需要经常做一些数据性的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数据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自己和别人的过程。
一位网络推广的高手曾谈到他做网络推广的经历,这位仁兄2005年才开始做网络推广,可短短3年时间,就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凭的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很善于做分析。“05年的时候,我才接触互联网行业,那时候网站是什么东西,都不太了解。当时进入成都一家小公司做网站推广。我什么推广方法都不会,就只会一样,就是论坛推广。因为这个门槛低,只要会去论坛发帖子,留下超链接就行。但其实这些都不是我通过论坛宣传获取大量流量的关键。最终有了好的流量效果,还是建立在自己的数据分析上。”
那么他是如何做数据分析的呢?
刚开始做论坛推广的时候,他就选了TOP100的论坛注册了帐号,然后在TOP20的论坛尝试去发帖推广。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观察,发现某3个论坛的效果最好,以后就只去这3个论坛发帖。然后再分析流量来路数据,从而了解在这3个论坛的哪些版区发帖效果又最好。然后再分析数据,在这3个论坛,什么时间去发最合适,什么时间去顶贴能得到最好的流量效果。通过这些分析到的数据,他才用最少的时间得到了最好的流量效果,比别人花同样的时间或更少的时间,却从论坛获取到了更多的流量。
做联盟推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竞争对手的价格比你高,内容又更具有吸引力,很难说服站长挂你的联盟广告,怎么办?
这时就可以分析哪些广告尺寸是站长最喜欢挂的;哪些广告代码在站长那儿的点击率又是最高的;一般站长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广告的效果最好。分析出这些数据后,就以你的广告有这些优势为由,去说服站长挂你的广告,起码有八成胜算,剩下的两成就看你的沟通能力了。前面提到那位推广高手就是用这种方法将他负责的联盟产品,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使流量提高了4倍。
此外,一个网站通常有很多关键词需要优化,不同的关键词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优化的关键词?
当网站频道很多内容很多,需要SEO的词也很多,而实际去操作执行人员暂时不到位时,不可能什么词都去优化。
所以就最好先去分析跟网站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哪些词是流量比较大的,哪些词已经被做了多少个竞价排名,这些词在你的网站现在排的位置是多少,排在你前面的竞争对手的网站质量又如何,哪些词的SEO竞争比较激烈。
做好这一切的数据准备工作,再从中选出流量相对比较高,竞价排名做得少,而且相对竞争不是很激烈的关键词,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做这些词的SEO,从而很快能见到效果。
有些词可能搜索量很大,但是第一页都被做了竞价排名,或者排在前面的都是非常有实力的网站,就没必要跟他们去争。还有一些搜索量不大的词,在推广人员设置有限时也不要浪费精力去做。
所以大家以后做网络推广工作的时候,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推广方法。都一定要先做好数据分析,然后有效率有针对性地去做。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要浪费公司的资源。
编辑点评:付出与回报未必成正比,除非您掌握了相对正确的方法。学会了文中提到的将数据分析与网络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相信您就能通过3个月的时间获得别人一年半载才能取得的成绩。
发表回复
如何分析一个网站的真实流量大小 (科学经济)
作者: 牟长青,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15:52 (34天前)
如何分析一个网站的真实流量,相信这个话题很多朋友都感兴趣,而且我也觉得这是一个推广人员需要具备的一个基础能力。特别做联盟推广和流量合作时经常会用上。
因为以前做过联盟推广和流量互换的合作,经常需要分析预估一些网站的流量。比做联盟推广的时候,我还兼顾负责反作弊。就是从每天的流量报表里,观察哪些网站有作弊的嫌疑。比如某些渠道网站流量突然上涨很多或者PV转换率很低,这样的网站我就作为嫌疑对象挑出来,仔细去分析这网站对外能看到的各种数据,来判断对方有无可能来这么多流量。
做流量互换的推广一样,碰到一个愿意交换流量的网站,我会先观察各种数据,对方最多每天能交换多少流量。而不是对方说能换多少,我就傻ZZ的给对方开辟多少流量的BD位置。以前我就遇到过那样的情况,周5的时候两家网站跟我谈流量互换的合作,对方说能交换2WIP,我给对方挂了能导去2WIP的位置,结果周1上班看数据,对方一天只来了几百IP,而我却很实在的给了对方2W多IP。因为对方不可能给我这么多流量,最后只有停止合作,但对方赚了周末2天的流量。所以如果在前期就能通过一些分析,判断出对方的大概的真实流量,就不会吃这样的亏了。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我以前分析网站真实流量的一些手段。
一:查看对方的ALEXA排名,中国网站排名
虽然现在很多个人站长或互联网公司老板嘴上假惺惺的说不看重ALEXA,但没有第3方更权威排名前提下,ALEXA还是对网站流量预估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曾经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ALEXA排名高的,不代表流量就高。但ALEXA排名低的,流量肯定不会有太大。同时看看chinarank的中国网站排名,可以和ALEXA排名进行下对比。如果两个排名差距不大,流量的真实性就更高一点。
二:通过谷歌趋势比较网站流量
这个东西是我去年才开始使用的,发现比起ALEXA更精准。因为不知道谷歌是如何去算的,也不容易被作弊。谷歌的这个功能,不是告诉大家某某网站有多少流量和排名。而是用曲线图的形式,比较多个网站之间的流量高低。我拿过多个我知道大概流量的网站进行过比较,发现挺靠谱的。比如你想了解合作的网站流量的情况,就拿对方的网站和一个你比较熟悉的网站进行流量趋势比较,这样对比出来的情况,你就能大概预估出对方网站的流量了。
图例:优酷,土豆网,酷6,我乐网,六间房等视频网站的流量比较
大家仔细观察,这流量的曲线图,非常的靠谱。比如绿线56.com在某个时段下降很厉害,正好就56被封的那个月。被封之前,绿线的排名应该是稳稳的在前3里的。现在明显被黄线酷6超过。再看之前稳稳排第一的浅蓝线的优酷,在前段时间流量有很明显的下降,差不多就是优酷和百度视频搜索断绝来往的时期,现在重新开始交往,流量有上升的趋向。
三:通过ALEXA看频道流量分布
和大网站合作的时候容易遇到这个问题,对方网站的排名是很高。但只是和对方其中一个频道合作的时候,就要长个心眼了。总流量高,不代表每个频道的流量都很大。这时候就又要使用ALEXA查看该网站各个频道的流量比例。
图例:百度网的频道流量分布
这里先给大家做个知识普及,近月网站访问比例,代表的是独立用户(IP或UV)。近月页面访问比例,代表的是浏览PV。上图中,baidu.com 84.7%,代表了访问了百度所有频道的人,有84.7%的人曾经到过百度首页或者说是百度网页搜索游玩了一下。但产生的PV数(浏览次数)只占了总PV数的44.5%。因为1个独立用户可能会访问多个频道,所以各个频道的“近月网站访问比例”加起来会超过100%,而PV数在各个频道不可能重复计算的,所以各个频道的“近月页面访问比例”加起来正好是100%。
我把上面的两个解释得这么详细,就是让大家清楚的了解,当和一个大网站某频道做合作的时候。通过上面的图,具体的预估这个频道,大概有多少IP,浏览量在整个网站里又占了百分之几。假设一个网站ALEXA排名300,总流量300WIP。但和你合作的频道在上图中显示“近月网站访问比例”只占1.0%,可能这频道也就3W左右的IP。
四:观察对方提供的位置
当通过上面3点,发现对方流量有一定的规模,可以进行流量合作或广告投放。但为了进一步保证不会吃亏,就要进行最后一步的分析了。就是观察该网站的产品特色和流量来源,流量最可能会集中的地方在哪。因为合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确实有流量,但都给一些不痛不痒的BD位置给你,最后还是没过来多少用户。
通常一个网站,流量最大的地方有2个。其中一个是首页,因为一个网站在外面做推广,习惯推首页。假设你的合作网站,有被很多知名导航站首页收录,那对方的首页的流量一定不小。曾经我和某网站的军事频道进行流量互换的合作,在对方在军事首页给我开辟了2个广告位置,每天过来不少的流量,而且转换率还特别的好。当成我很纳闷对方别的频道好像都很普通,为何这个频道能过来这么多优质流量。后来我才注意到,因为对方在hao123.com首页有被推荐,所以才能来这么多高质量的用户。
另外一个流量高的地方就是内容页了,因为不管流量从什么地方进来,最终都会导向内容页。当初我和别人谈投放广告和流量互换合作的时候,我都是尽量要对方的内容页的BD位,我知道那里的流量肯定是最大的(正常的网站,内容页流量都比首页大,导航站除外)。当然还要长个心眼,对方是不是内容页用的一个模板,投放的广告是不是在每个内容页都能看见。
今天会写这一篇文章,也是因为前段时间,有朋友在联盟做推广,为如何分辨广告投放网站流量大小的真实性而烦恼,所以让我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发表回复
作者: 牟长青,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15:52 (34天前)
如何分析一个网站的真实流量,相信这个话题很多朋友都感兴趣,而且我也觉得这是一个推广人员需要具备的一个基础能力。特别做联盟推广和流量合作时经常会用上。
因为以前做过联盟推广和流量互换的合作,经常需要分析预估一些网站的流量。比做联盟推广的时候,我还兼顾负责反作弊。就是从每天的流量报表里,观察哪些网站有作弊的嫌疑。比如某些渠道网站流量突然上涨很多或者PV转换率很低,这样的网站我就作为嫌疑对象挑出来,仔细去分析这网站对外能看到的各种数据,来判断对方有无可能来这么多流量。
做流量互换的推广一样,碰到一个愿意交换流量的网站,我会先观察各种数据,对方最多每天能交换多少流量。而不是对方说能换多少,我就傻ZZ的给对方开辟多少流量的BD位置。以前我就遇到过那样的情况,周5的时候两家网站跟我谈流量互换的合作,对方说能交换2WIP,我给对方挂了能导去2WIP的位置,结果周1上班看数据,对方一天只来了几百IP,而我却很实在的给了对方2W多IP。因为对方不可能给我这么多流量,最后只有停止合作,但对方赚了周末2天的流量。所以如果在前期就能通过一些分析,判断出对方的大概的真实流量,就不会吃这样的亏了。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我以前分析网站真实流量的一些手段。
一:查看对方的ALEXA排名,中国网站排名
虽然现在很多个人站长或互联网公司老板嘴上假惺惺的说不看重ALEXA,但没有第3方更权威排名前提下,ALEXA还是对网站流量预估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曾经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ALEXA排名高的,不代表流量就高。但ALEXA排名低的,流量肯定不会有太大。同时看看chinarank的中国网站排名,可以和ALEXA排名进行下对比。如果两个排名差距不大,流量的真实性就更高一点。
二:通过谷歌趋势比较网站流量
这个东西是我去年才开始使用的,发现比起ALEXA更精准。因为不知道谷歌是如何去算的,也不容易被作弊。谷歌的这个功能,不是告诉大家某某网站有多少流量和排名。而是用曲线图的形式,比较多个网站之间的流量高低。我拿过多个我知道大概流量的网站进行过比较,发现挺靠谱的。比如你想了解合作的网站流量的情况,就拿对方的网站和一个你比较熟悉的网站进行流量趋势比较,这样对比出来的情况,你就能大概预估出对方网站的流量了。
图例:优酷,土豆网,酷6,我乐网,六间房等视频网站的流量比较
大家仔细观察,这流量的曲线图,非常的靠谱。比如绿线56.com在某个时段下降很厉害,正好就56被封的那个月。被封之前,绿线的排名应该是稳稳的在前3里的。现在明显被黄线酷6超过。再看之前稳稳排第一的浅蓝线的优酷,在前段时间流量有很明显的下降,差不多就是优酷和百度视频搜索断绝来往的时期,现在重新开始交往,流量有上升的趋向。
三:通过ALEXA看频道流量分布
和大网站合作的时候容易遇到这个问题,对方网站的排名是很高。但只是和对方其中一个频道合作的时候,就要长个心眼了。总流量高,不代表每个频道的流量都很大。这时候就又要使用ALEXA查看该网站各个频道的流量比例。
图例:百度网的频道流量分布
这里先给大家做个知识普及,近月网站访问比例,代表的是独立用户(IP或UV)。近月页面访问比例,代表的是浏览PV。上图中,baidu.com 84.7%,代表了访问了百度所有频道的人,有84.7%的人曾经到过百度首页或者说是百度网页搜索游玩了一下。但产生的PV数(浏览次数)只占了总PV数的44.5%。因为1个独立用户可能会访问多个频道,所以各个频道的“近月网站访问比例”加起来会超过100%,而PV数在各个频道不可能重复计算的,所以各个频道的“近月页面访问比例”加起来正好是100%。
我把上面的两个解释得这么详细,就是让大家清楚的了解,当和一个大网站某频道做合作的时候。通过上面的图,具体的预估这个频道,大概有多少IP,浏览量在整个网站里又占了百分之几。假设一个网站ALEXA排名300,总流量300WIP。但和你合作的频道在上图中显示“近月网站访问比例”只占1.0%,可能这频道也就3W左右的IP。
四:观察对方提供的位置
当通过上面3点,发现对方流量有一定的规模,可以进行流量合作或广告投放。但为了进一步保证不会吃亏,就要进行最后一步的分析了。就是观察该网站的产品特色和流量来源,流量最可能会集中的地方在哪。因为合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确实有流量,但都给一些不痛不痒的BD位置给你,最后还是没过来多少用户。
通常一个网站,流量最大的地方有2个。其中一个是首页,因为一个网站在外面做推广,习惯推首页。假设你的合作网站,有被很多知名导航站首页收录,那对方的首页的流量一定不小。曾经我和某网站的军事频道进行流量互换的合作,在对方在军事首页给我开辟了2个广告位置,每天过来不少的流量,而且转换率还特别的好。当成我很纳闷对方别的频道好像都很普通,为何这个频道能过来这么多优质流量。后来我才注意到,因为对方在hao123.com首页有被推荐,所以才能来这么多高质量的用户。
另外一个流量高的地方就是内容页了,因为不管流量从什么地方进来,最终都会导向内容页。当初我和别人谈投放广告和流量互换合作的时候,我都是尽量要对方的内容页的BD位,我知道那里的流量肯定是最大的(正常的网站,内容页流量都比首页大,导航站除外)。当然还要长个心眼,对方是不是内容页用的一个模板,投放的广告是不是在每个内容页都能看见。
今天会写这一篇文章,也是因为前段时间,有朋友在联盟做推广,为如何分辨广告投放网站流量大小的真实性而烦恼,所以让我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发表回复
云计算为商界带来巨变 (科学经济)
作者: 钢筋水泥,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28 (33天前)
如今,信息不再局限于单个设备,而是每个人都可获得。其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1990年,在Comdex电脑会议的一次主题演讲中,时任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比尔·盖兹对个人电脑行业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梦想,他宣称个人电脑行业将在几年内取得重要进展,将信息放置在人们的指尖。盖茨表示,要实现这一点,有3样东西必不可少:更加“个性化”的个人电脑、更加强大的通信网络以及能够获得广泛信息的方便途径。但是,有时候梦想家能够准确预言事件,但却不善于预言时间。
直到现在,盖茨的伟大梦想才最终转变为商业现实。虽然他的部分想法在数年前就可以实现,但是通常造价昂贵、难以投入使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以智能手机和迷你笔记本电脑的方式出现,无线宽带网络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上网。同时,我们看到云计算正在兴起,大量互相联网的设备可以处理数据、运行以前只能在个人电脑上使用的软件。移动网络与云技术的结合将成为计算机行业几十年以来最伟大的进展之一。“我们终于可以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了,”雅芳产品公司首席信息官多纳·赫利希表示,“今天,无论身在何方,你都可以和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相连接。”
雅芳的飞跃
雅芳正在实施一个规模宏大、跨越数年的改革计划,以重塑对其全球近600万销售代表的管理方式进行。“销售领导”协助公司管理销售代表,但他们本人并不是雅芳公司的员工。以前,他们主要通过面谈和电话的方式与销售代表们进行沟通和联系。但从下月开始,雅芳将为全球15万销售领导配备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系统,他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访问这个系统。这项技术使销售领导能够实时了解每个销售代表的最新销售情况。如果销售代表最近没有订单或出现付款拖延的情况,系统还会向他们发出警报。雅芳的目的是增加公司销售额并提高分销体系的效率。
雅芳的战略显示出个人与其电脑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怎样的巨大变化。到目前为止,人们在工作生涯中使用过不同类型的计算设备,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但是,每种设备只能主要具备应用、通信和内容存储等功能中的单独一种功能。云计算则意味着,信息不再孤立地存在于单独的设备之中,而是被组合在一个数字“云端”,人们只要用手指轻轻点击这些设备中的一种,就可以轻松获得想要的信息。软件生产商VMware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马里兹表示:“我们正在向更加以人和信息为中心的世界转变。”
对于市场规模高达3.4万亿美元的全球技术产业而言,这种转变提供了一条走出经济衰退阴霾的光明大道。实际上,云计算可能是互联网进入繁荣期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虽然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预测,今年全球技术市场规模将收缩3.8%,但它对便携式设备、无线网络和云计算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寄予了厚望。Gartner公司预测,到2013年,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464亿美元飙升至1501亿美元。
很多公司都在苦思冥想,这种转变到底会给它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呢。这些公司在摸索着前进,试图找到充分利用这次发展机会的途径。位于宾夕法尼亚东北部的Blue Cross公司首席医疗官利奥·哈兹博士表示:“我们在云计算领域有点落后,因此我们要跨出很大的步伐。”该公司已开始采用云计算系统,其30万会员能够通过该系统用手机查找病史记录和理赔信息。“这是一种新技术,但是我相信它将会带来巨变。”
云计算在一些企业的应用试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Serena软件公司几乎完全转向了云计算服务系统,甚至使用社交网站Facebook作为公司内部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生物技术公司Genentech也应用了该系统,现在,销售代表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能马上联系到医学专家。可口可乐公司正在为包括货车司机、经销商和销售人员在内的4万名处于移动工作状态的员工配备移动设备,以便于他们在外面工作的时候与办公室保持联系。如果产品需求量发生变化或他们遇到难题,就可以直接向上司汇报。这些例子表明,在未来人们有可能使用云计算系统来重塑销售、分销及其他环节的运行模式。
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也并非易事。要使云计算天衣无缝、稳定可靠地发挥作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虽然技术公司已经把很多商业用户的专用软件转移到了云计算系统,但还有更多的软件需要转移。
同时,企业需要保障其数据和通讯的安全性,也要保证随时可以使用这种新型服务。5月14日,谷歌网站出现服务中断,结果造成很多客户不能使用在线应用程序。虽然人们已经能够把来自不同云计算服务和设备的信息更加轻松自如地整合在一起(如个人简历和日程表),但还有很多实际的整合工作有待完成。
不过,对于技术行业的众多公司而言,目前的技术缺陷却正是它们的发展机遇所在。高通公司和英特尔等芯片生产商正在为便携式设备生产配套产品,试图在一个芯片上加载更多功能同时降低耗电量,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随时随地从“云端”获得信息。诺基亚和RIM等手机生产商也在争先恐后地推出面向企业用户的产品,这些产品像苹果iPhone一样使用方便。
惠普和IBM等硬件生产商正把云计算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服务器中,微软和SAP等软件巨头也在开发云计算服务。同时,新兴企业正在推出重塑数字世界的先进技术。例如,硅谷的Xoopit公司创建了一个专门的搜索引擎,能够查找分散在电子邮件系统、销售管理程序、博客和在线新闻网站上的信息。利用这种技术,企业高管能够把不同来源的客户投诉信息搜集并整合在一起。
虚拟个人助理
今天的世界处在小型企业可能会崭露头角而产业巨头却黯然失色的转折时期。技术产业巨头陷入不利地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向更加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转型的领军人物是消费者市场孕育和培养的企业。苹果和谷歌深知,如要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和服务本身必须具备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特点。但是,微软和IBM却没有及时认识到这一点。
不过,微软和IBM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对于IBM来说,要实现这一转型,首先必须鼓励其40万员工使用公司基于消费者社交网站创建的平台。IBM在内部测试了消费者型云计算功能之后,向客户推出了这一服务。4月1日,IBM正式推出了“LotusLive Engage”云计算服务,这种服务主要面向那些同时需要社交网络和协作功能的公司。目前,IBM正在研究如何让用户从自己的Engage网页直接搜索到LinkedIn专业社交网站,以便找到具备公司所需专业知识的外部人才。
云计算的最大发展潜力之一是,它使创建所谓的虚拟个人助理成为可能。虚拟个人助理了解人们的兴趣和需求,可以在互联网上帮他们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如为客户会谈推荐场所或提醒你以前曾在什么地方宴请过该客户。加载了GPS功能之后,智能手机的计算系统可以知道我们身在何处。通过使用人工智能软件,电脑可以知道我们希望它做什么事情并能预测我们的需求。硅谷初创企业Siri公司在上个月推出了一项服务,使原本复杂的人工智能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他们设计的第一个应用程序旨在帮助人们安排旅行和娱乐活动,但是该公司创始人希望专门为企业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工具。例如,销售代表可以让虚拟助理帮助提供最佳方案给客户。虚拟助理从众多资源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帮助销售代表创建最佳方案。Siri公司工程部副总裁亚当·齐尔表示:“我们的目标十分简单并且切合实际: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更方便、更迅速、以更个性化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十分简单,确实如此。但是这一梦想的背后是将近20年的艰辛付出和大量的技术创新。不过,技术行业终于开始把盖茨的梦想变成现实了。
作者: 钢筋水泥,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28 (33天前)
如今,信息不再局限于单个设备,而是每个人都可获得。其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1990年,在Comdex电脑会议的一次主题演讲中,时任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比尔·盖兹对个人电脑行业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梦想,他宣称个人电脑行业将在几年内取得重要进展,将信息放置在人们的指尖。盖茨表示,要实现这一点,有3样东西必不可少:更加“个性化”的个人电脑、更加强大的通信网络以及能够获得广泛信息的方便途径。但是,有时候梦想家能够准确预言事件,但却不善于预言时间。
直到现在,盖茨的伟大梦想才最终转变为商业现实。虽然他的部分想法在数年前就可以实现,但是通常造价昂贵、难以投入使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以智能手机和迷你笔记本电脑的方式出现,无线宽带网络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上网。同时,我们看到云计算正在兴起,大量互相联网的设备可以处理数据、运行以前只能在个人电脑上使用的软件。移动网络与云技术的结合将成为计算机行业几十年以来最伟大的进展之一。“我们终于可以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了,”雅芳产品公司首席信息官多纳·赫利希表示,“今天,无论身在何方,你都可以和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相连接。”
雅芳的飞跃
雅芳正在实施一个规模宏大、跨越数年的改革计划,以重塑对其全球近600万销售代表的管理方式进行。“销售领导”协助公司管理销售代表,但他们本人并不是雅芳公司的员工。以前,他们主要通过面谈和电话的方式与销售代表们进行沟通和联系。但从下月开始,雅芳将为全球15万销售领导配备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系统,他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访问这个系统。这项技术使销售领导能够实时了解每个销售代表的最新销售情况。如果销售代表最近没有订单或出现付款拖延的情况,系统还会向他们发出警报。雅芳的目的是增加公司销售额并提高分销体系的效率。
雅芳的战略显示出个人与其电脑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怎样的巨大变化。到目前为止,人们在工作生涯中使用过不同类型的计算设备,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但是,每种设备只能主要具备应用、通信和内容存储等功能中的单独一种功能。云计算则意味着,信息不再孤立地存在于单独的设备之中,而是被组合在一个数字“云端”,人们只要用手指轻轻点击这些设备中的一种,就可以轻松获得想要的信息。软件生产商VMware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马里兹表示:“我们正在向更加以人和信息为中心的世界转变。”
对于市场规模高达3.4万亿美元的全球技术产业而言,这种转变提供了一条走出经济衰退阴霾的光明大道。实际上,云计算可能是互联网进入繁荣期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虽然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预测,今年全球技术市场规模将收缩3.8%,但它对便携式设备、无线网络和云计算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寄予了厚望。Gartner公司预测,到2013年,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464亿美元飙升至1501亿美元。
很多公司都在苦思冥想,这种转变到底会给它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呢。这些公司在摸索着前进,试图找到充分利用这次发展机会的途径。位于宾夕法尼亚东北部的Blue Cross公司首席医疗官利奥·哈兹博士表示:“我们在云计算领域有点落后,因此我们要跨出很大的步伐。”该公司已开始采用云计算系统,其30万会员能够通过该系统用手机查找病史记录和理赔信息。“这是一种新技术,但是我相信它将会带来巨变。”
云计算在一些企业的应用试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Serena软件公司几乎完全转向了云计算服务系统,甚至使用社交网站Facebook作为公司内部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生物技术公司Genentech也应用了该系统,现在,销售代表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能马上联系到医学专家。可口可乐公司正在为包括货车司机、经销商和销售人员在内的4万名处于移动工作状态的员工配备移动设备,以便于他们在外面工作的时候与办公室保持联系。如果产品需求量发生变化或他们遇到难题,就可以直接向上司汇报。这些例子表明,在未来人们有可能使用云计算系统来重塑销售、分销及其他环节的运行模式。
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也并非易事。要使云计算天衣无缝、稳定可靠地发挥作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虽然技术公司已经把很多商业用户的专用软件转移到了云计算系统,但还有更多的软件需要转移。
同时,企业需要保障其数据和通讯的安全性,也要保证随时可以使用这种新型服务。5月14日,谷歌网站出现服务中断,结果造成很多客户不能使用在线应用程序。虽然人们已经能够把来自不同云计算服务和设备的信息更加轻松自如地整合在一起(如个人简历和日程表),但还有很多实际的整合工作有待完成。
不过,对于技术行业的众多公司而言,目前的技术缺陷却正是它们的发展机遇所在。高通公司和英特尔等芯片生产商正在为便携式设备生产配套产品,试图在一个芯片上加载更多功能同时降低耗电量,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随时随地从“云端”获得信息。诺基亚和RIM等手机生产商也在争先恐后地推出面向企业用户的产品,这些产品像苹果iPhone一样使用方便。
惠普和IBM等硬件生产商正把云计算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服务器中,微软和SAP等软件巨头也在开发云计算服务。同时,新兴企业正在推出重塑数字世界的先进技术。例如,硅谷的Xoopit公司创建了一个专门的搜索引擎,能够查找分散在电子邮件系统、销售管理程序、博客和在线新闻网站上的信息。利用这种技术,企业高管能够把不同来源的客户投诉信息搜集并整合在一起。
虚拟个人助理
今天的世界处在小型企业可能会崭露头角而产业巨头却黯然失色的转折时期。技术产业巨头陷入不利地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向更加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转型的领军人物是消费者市场孕育和培养的企业。苹果和谷歌深知,如要得到广泛应用,产品和服务本身必须具备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特点。但是,微软和IBM却没有及时认识到这一点。
不过,微软和IBM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对于IBM来说,要实现这一转型,首先必须鼓励其40万员工使用公司基于消费者社交网站创建的平台。IBM在内部测试了消费者型云计算功能之后,向客户推出了这一服务。4月1日,IBM正式推出了“LotusLive Engage”云计算服务,这种服务主要面向那些同时需要社交网络和协作功能的公司。目前,IBM正在研究如何让用户从自己的Engage网页直接搜索到LinkedIn专业社交网站,以便找到具备公司所需专业知识的外部人才。
云计算的最大发展潜力之一是,它使创建所谓的虚拟个人助理成为可能。虚拟个人助理了解人们的兴趣和需求,可以在互联网上帮他们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如为客户会谈推荐场所或提醒你以前曾在什么地方宴请过该客户。加载了GPS功能之后,智能手机的计算系统可以知道我们身在何处。通过使用人工智能软件,电脑可以知道我们希望它做什么事情并能预测我们的需求。硅谷初创企业Siri公司在上个月推出了一项服务,使原本复杂的人工智能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他们设计的第一个应用程序旨在帮助人们安排旅行和娱乐活动,但是该公司创始人希望专门为企业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工具。例如,销售代表可以让虚拟助理帮助提供最佳方案给客户。虚拟助理从众多资源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帮助销售代表创建最佳方案。Siri公司工程部副总裁亚当·齐尔表示:“我们的目标十分简单并且切合实际: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更方便、更迅速、以更个性化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十分简单,确实如此。但是这一梦想的背后是将近20年的艰辛付出和大量的技术创新。不过,技术行业终于开始把盖茨的梦想变成现实了。
信息技术100强 (科学经济)
作者: 商业周刊,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36 (33天前)
《商业周刊》年度信息技术企业排行榜出炉。尽管面临严酷的全球经济衰退,这些上榜企业仍然维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
怎样来评选全球业绩最佳的科技企业呢?《商业周刊》的做法是,借助标准普尔计算统计中心数据库,梳理数以万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根据股东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总收入和收入增长率等指标数据为这些科技企业排名。综合评定最好的企业领衔榜单。(计算方法详解见32页)。今年的榜单上,亚马逊公司蝉联榜首,甲骨文公司屈居第二,IBM位列第五。今年呈现的趋势在于:43家美国企业入榜,多于去年的33家。不过,当我们1998年首次制作这一榜单时,美国企业曾在百强中占据75个席位。
1 AMAZON.COM (AMZN)
2 ORACLE (ORCL)
3 SAP (SAP)
4 INVENTEC
5 ibm (ibm)
6 BHARTI AIRTEL
7 quanta computer
8 WISTRON
9 TENCENT HOLDINGS
10 ACER
11 accenture (ACN)
12 MTN GROUP
13 htc
14 research in motion (RIMM)
15 SAMSUNG ELECTRONICS
16 america movil (AMX)
17 SWISSCOM
18 SAIC (SAI)
19 APPLE (AAPL)
20 HEWLETT-PACKARD (HPQ)
21 DIMENSION DATA HOLDINGS
22 microsoft (MSFT)
23 CHINA MOBILE (CHL)
24 ILIAD
25 INFOSYS TECHNOLOGIES (INFY)
26 ASUSTEK COMPUTER
27 netflix (NFLX)
28 sk telecom (SKM)
29 ERICSSON (LM) TELEFON
30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
31 TELSTRA
32 VERIZON COMMUNICATIONS (VZ)
33 BYD
34 qualcomm (qcom)
35 TURKCELL ILETISIM HIZMETLERI (TKC)
36 VODAFONE GROUP (VOD)
37 GOOGLE (GOOG)
38 dell (dell)
39 ZTE
4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41 computershare
42 COMPUTER SCIENCES (CSC)
43 wipro (WIT)
44 ENTEL-EMPRESA NACIONal TELECOM
45 TELE NORTE LESTE PARTICIPACO
46 EMBRATEL PARTICIPACOES
47 PRICELINE.COM (PCLN)
48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TSM)
49 NOKIA (NOK)
50 COMPAL ELECTRONICs
51 cognizant tech solutions (ctsh)
52 SIMPLO TECHNOLOGY
53 LG ELECTRONICS
54 vtech holdings
55 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 (ADP)
56 CISCO SYSTEMS (CSCO)
57 rogers communications (rci)
58 MCAFEE (MFE)
59 factset research systems (fds)
60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61 BMC SOFTWARE (BMC)
62 AT&T (T)
63 SYNNEX (SNX)
64 AFFILIATED COMPUTER Svcs (ACS)
65 LG DISPLAY (LPL)
66 MULTI-FINELINE ELECTRONIX (MFLX)
67 L-3 COMMUNICATIONS HLDGS. (LLL)
68 lg telecom
69 TECH DATA (TECD)
70 intuit (intu)
71 EMC (EMC)
72 BROADCOM (BRCM)
73 AISINO
74 PC-WARE INFO TECHNOLOGIES
75 SYBASE (SY)
76 TOKYO ELECTRON
77 METROPCS COMMUNICATIONS (PCS)
78 SPECTRIS
79 CHECK POINT SOFTWARE
80 western digital (Wdc)
81 AMPHENOL (APH)
82 hosiden
83 NATIONAL MOBILE telecom
84 HARRIS (HRS)
85 fidelity national info svcs (fis)
8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87 NASPERS
88 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89 SYNOPSYS (SNPS)
90 TERADATA (TDC)
91 CA (CA)
92 gemalto
93 JUNIPER NETWORKS (JNPR)
94 TKH GROUP
95 GROUPE STERIA
96 Telefonica de argentina (TAR)
97 netapp (NTAP)
98 FISERV (FISV)
99 ADOBE SYSTEMS (ADBE)
100 AMDOCS (DOX)
评选方法及标准指标
为收集信息技术百强排行榜的信息,《商业周刊》从标准普尔计算统计中心提供的财务数据入手。它把3.05万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做了信息化处理,我们从中遴选出了信息技术公司。营业额至少达到5亿美元的公司才能入选。
我们把筛选出的大约800家企业分成软件和半导体等8个行业类别。我们排除了那些股票价格下跌过半,或销售额缩水5%以上,或今后可能因其他因素出现运营问题的公司。我们还排除了一些电话公司,这些企业的垄断或近似垄断地位可能会让它们在竞争中享受不公平的优势。剩余公司按照4个标准进行排序:股本收益率、股东回报率、营业额增长率(以上3项加权数相等)以及营业总额(也经过加权)。我们把每家公司的4项排名相加,总和最低者排名榜单前列。前100强由此产生。
营业额:对于美国公司,指最近12个月的营业总额;对于非美国公司,指最近的年度营业额,包括其所有销售额和其他运营收入。
营业额增长率:以本国货币计算,较前一年同期收入的百分比变化。
股本收益率:以本国货币计算,股东净收入与总股本的比值。
总收益:股东获得的回报总额,其中包括上年(截至2009年4月30日)派发的股息。
利润:对于美国公司,指最近12个月所获利润;对于非美国公司,指最近的年度利润。数值为公司通过连续经营所获,且扣除非经常性项目收益的净收入。
备注:标准普尔编制的数据源自统计服务、注册申明和公司报表等。标准普尔认为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标准普尔公司和《商业周刊》均不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资料不作为任何证券买卖的依据。
作者: 商业周刊,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36 (33天前)
《商业周刊》年度信息技术企业排行榜出炉。尽管面临严酷的全球经济衰退,这些上榜企业仍然维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
怎样来评选全球业绩最佳的科技企业呢?《商业周刊》的做法是,借助标准普尔计算统计中心数据库,梳理数以万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根据股东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总收入和收入增长率等指标数据为这些科技企业排名。综合评定最好的企业领衔榜单。(计算方法详解见32页)。今年的榜单上,亚马逊公司蝉联榜首,甲骨文公司屈居第二,IBM位列第五。今年呈现的趋势在于:43家美国企业入榜,多于去年的33家。不过,当我们1998年首次制作这一榜单时,美国企业曾在百强中占据75个席位。
1 AMAZON.COM (AMZN)
2 ORACLE (ORCL)
3 SAP (SAP)
4 INVENTEC
5 ibm (ibm)
6 BHARTI AIRTEL
7 quanta computer
8 WISTRON
9 TENCENT HOLDINGS
10 ACER
11 accenture (ACN)
12 MTN GROUP
13 htc
14 research in motion (RIMM)
15 SAMSUNG ELECTRONICS
16 america movil (AMX)
17 SWISSCOM
18 SAIC (SAI)
19 APPLE (AAPL)
20 HEWLETT-PACKARD (HPQ)
21 DIMENSION DATA HOLDINGS
22 microsoft (MSFT)
23 CHINA MOBILE (CHL)
24 ILIAD
25 INFOSYS TECHNOLOGIES (INFY)
26 ASUSTEK COMPUTER
27 netflix (NFLX)
28 sk telecom (SKM)
29 ERICSSON (LM) TELEFON
30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
31 TELSTRA
32 VERIZON COMMUNICATIONS (VZ)
33 BYD
34 qualcomm (qcom)
35 TURKCELL ILETISIM HIZMETLERI (TKC)
36 VODAFONE GROUP (VOD)
37 GOOGLE (GOOG)
38 dell (dell)
39 ZTE
4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41 computershare
42 COMPUTER SCIENCES (CSC)
43 wipro (WIT)
44 ENTEL-EMPRESA NACIONal TELECOM
45 TELE NORTE LESTE PARTICIPACO
46 EMBRATEL PARTICIPACOES
47 PRICELINE.COM (PCLN)
48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TSM)
49 NOKIA (NOK)
50 COMPAL ELECTRONICs
51 cognizant tech solutions (ctsh)
52 SIMPLO TECHNOLOGY
53 LG ELECTRONICS
54 vtech holdings
55 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 (ADP)
56 CISCO SYSTEMS (CSCO)
57 rogers communications (rci)
58 MCAFEE (MFE)
59 factset research systems (fds)
60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61 BMC SOFTWARE (BMC)
62 AT&T (T)
63 SYNNEX (SNX)
64 AFFILIATED COMPUTER Svcs (ACS)
65 LG DISPLAY (LPL)
66 MULTI-FINELINE ELECTRONIX (MFLX)
67 L-3 COMMUNICATIONS HLDGS. (LLL)
68 lg telecom
69 TECH DATA (TECD)
70 intuit (intu)
71 EMC (EMC)
72 BROADCOM (BRCM)
73 AISINO
74 PC-WARE INFO TECHNOLOGIES
75 SYBASE (SY)
76 TOKYO ELECTRON
77 METROPCS COMMUNICATIONS (PCS)
78 SPECTRIS
79 CHECK POINT SOFTWARE
80 western digital (Wdc)
81 AMPHENOL (APH)
82 hosiden
83 NATIONAL MOBILE telecom
84 HARRIS (HRS)
85 fidelity national info svcs (fis)
8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87 NASPERS
88 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89 SYNOPSYS (SNPS)
90 TERADATA (TDC)
91 CA (CA)
92 gemalto
93 JUNIPER NETWORKS (JNPR)
94 TKH GROUP
95 GROUPE STERIA
96 Telefonica de argentina (TAR)
97 netapp (NTAP)
98 FISERV (FISV)
99 ADOBE SYSTEMS (ADBE)
100 AMDOCS (DOX)
评选方法及标准指标
为收集信息技术百强排行榜的信息,《商业周刊》从标准普尔计算统计中心提供的财务数据入手。它把3.05万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做了信息化处理,我们从中遴选出了信息技术公司。营业额至少达到5亿美元的公司才能入选。
我们把筛选出的大约800家企业分成软件和半导体等8个行业类别。我们排除了那些股票价格下跌过半,或销售额缩水5%以上,或今后可能因其他因素出现运营问题的公司。我们还排除了一些电话公司,这些企业的垄断或近似垄断地位可能会让它们在竞争中享受不公平的优势。剩余公司按照4个标准进行排序:股本收益率、股东回报率、营业额增长率(以上3项加权数相等)以及营业总额(也经过加权)。我们把每家公司的4项排名相加,总和最低者排名榜单前列。前100强由此产生。
营业额:对于美国公司,指最近12个月的营业总额;对于非美国公司,指最近的年度营业额,包括其所有销售额和其他运营收入。
营业额增长率:以本国货币计算,较前一年同期收入的百分比变化。
股本收益率:以本国货币计算,股东净收入与总股本的比值。
总收益:股东获得的回报总额,其中包括上年(截至2009年4月30日)派发的股息。
利润:对于美国公司,指最近12个月所获利润;对于非美国公司,指最近的年度利润。数值为公司通过连续经营所获,且扣除非经常性项目收益的净收入。
备注:标准普尔编制的数据源自统计服务、注册申明和公司报表等。标准普尔认为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标准普尔公司和《商业周刊》均不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资料不作为任何证券买卖的依据。
德鲁克管理学家詹文明:职业经理人的五大工作 (科学经济)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25, 2009, 02:39 (30天前)
“负责知识的应该与绩效表现的人”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究竟要做什么呢?如何才能有效呢?德鲁克指出经理人应该做的核心有五大工作。
一、设定目标
如果缺乏目标,根本就无从管理,所以,经理人务必要先进行“目标设定”,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和“目标管理”。但是如果要实现“目标管理”,就必须要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烈的工作动机。为此,我们才要制定更远大的愿景与更高的绩效目标。
什么是目标呢?目标不是命运,它是方向;目标不是命令,它是承诺;目标不是要决定未来,它们是要动员企业的资源,创造未来(引自《管理的实践》)。
一套完善的经营理论是“明确、简单、清晰,具体并且可操作的经营理论”。企业不只需要这样的一套经过彻底研讨的经营理论,而且需要能够将这套理论清晰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的才能将企业的使命转换成企业的目标。因此,企业要自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事业究竟是什么?”自问过这些问题之后企业才能制定目标,否则一定会出问题,甚至误入歧途。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要从营销的角度、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并最终由顾客来定义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确认顾客要什么、想什么、相信什么、期望什么,这些是企业高管必须接受的客观事实,高管必须要尽一切努力从顾客那里获得答案,而不是试图猜测顾客的想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找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
因为只有顾客自己才知道什么样的商品或服务对他有益。实际上,没有所谓“非理性”的,只有懒惰的商人。如果顾客的行为不像你心中所预期的那样,这不能说明是顾客失去了理性。同时,也不要试着去再教育你的客人,因为这并不是商人的工作。商人的工作就是使顾客满意,并且让顾客再次光临。如果你认为他们不理性,你就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上,以顾客的眼光来看看其它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后,你一定会发现,消费者还是理性的,只不过商人看到的现实往往和顾客不同而已(引自《旁观者》)。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要以顾客与市场的角度和立场来回答。比如,我在上海碰到一个从事电梯销售的人员时,我问他在卖什么。他答道:“我是在做电梯生意的。”我立即问:“你不是在做电梯生意,你是在做垂直运输业。”,听了我这么说,他才恍然大悟。但不是将自己的事业定义为“垂直运输业”后,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这是一个起步,接下来要自问:“谁是我们的顾客?谁应该是我们的顾客?顾客在哪里?顾客买什么?顾客认定的价值是什么?顾客要从哪里获得信息?”然后,企业管理者需要再自问:“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由于市场的千变万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购物方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企业管理者们是否已经看出哪些变化对自己的事业特性、目标、策略及工作任务的分派带来了影响呢?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人口统计学、人口结果及人口动态方面着手。因为这是最可靠的基础。依据基础我们可以预期未来5~8年内, 我们的业务市场到底有多大?有哪些因素可能促成或阻碍这些预期目标的实现?这些做法是针对“顾客为获得满足的需要和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的。
要自问:“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针对预期的变化做出的调整,也就是延伸现在的业务和事业。当企业决定从事新事业时,只有有计划地舍弃不合时宜的目的和使命,取消无法满足顾客需要的业务及不能再有优异表现的业务,企业才能在转型、变革、再造中异军突起。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经典的问句“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来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之后,才能做目标设定的重要工作。
为此,企业应当坚持“目标管理、自我控制与绩效评估”。没有目标就无从管理,管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目标存在。目标不是一堆数据,而是“明确、简单、清晰,并且可操作的愿景”。然而目标能成为组织的行为,并且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这就需要员工,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予以有效地自我控制。
没有人类意志,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因为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为此,组织不是权力的舞台,实际上组织是责任的重心。每一个部属都是通过自由选择来达到他想要的工作与绩效目标,并且必须通过“给上司的一封信”的形式,信中描述自己的工作目标、绩效目标、期待上司的协助与排除障碍,并且提出总的目标。员工以此作为每半年与上司签署的“绩效协议书”,并承诺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而这是德鲁克所谓的“管理的哲学”的内涵。因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充分发挥个人长处与责任,建立团队合作的管理原则。这也成为每位经理人的目标,经理人应当以更严格、更精确和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也可以称为“管理指导”,因为它是奠基于有关管理工作的概念,同时也是针对经理人的特殊需要对面临的障碍所做的分析,并且与有关人类行为和动机相关的概念(引自《管理的实践》)。
因此经理人务必给予下属充公的信息,以便于下属进行“自我启发、自我督促及自我控制”,并且使用其能进行“自我绩效的评估”。
二、任务分派
按个人的长处授予责任,以便于任务的达成。
三、激励与与沟通
通过每周、每月、每季、每半年的沟通,并且通过自下而上的有效沟通后,管理者再自上而下地进行协助与激励,使部属能实现目标,完成任务。
四、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了解自己的长处,并且发掘机会,从而使员工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使命得到充分体现。
五、培育人才(包括经理人自己在内)
这种“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不但是最为有效的沟通模式,更是“找对人,做对事”的一套管理的有效机制,这就是杰克?韦尔奇在任通用电器公司CEO时所采用的管理哲学。正因为如此,韦尔奇缔造了一家最具竞争力的伟大公司,并且深受德鲁克的赏识。
要培育人才除了正常培训,“自我学习、高度的自我评估”之外,更值得一提是应当以“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及绩效评估”为经营的核心主轴。如同海尔集团创建的企业文化,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营业目标的实现,而是人才的培育。尤其是经理人潜能的有效激发,这可以说是学习了德鲁克的理论之后,成功实施的事例之一。
企业经营唯一而有效的正确定义是“创造顾客”,而不是利润。利润是未来的资本,更是顾客兑现的支票。同时,利润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检验标准,更是衡量经理人管理能力的依据。但是,利润本身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个“必需品”,因为企业仅需要合理的利润,而不是暴利。因此,企业必须客观地设定利润的目标。
对于目标,企业不能仅有一个目标,经营一家企业必须在许多需求与目标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企业必须设定多个目标。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25, 2009, 02:39 (30天前)
“负责知识的应该与绩效表现的人”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究竟要做什么呢?如何才能有效呢?德鲁克指出经理人应该做的核心有五大工作。
一、设定目标
如果缺乏目标,根本就无从管理,所以,经理人务必要先进行“目标设定”,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和“目标管理”。但是如果要实现“目标管理”,就必须要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烈的工作动机。为此,我们才要制定更远大的愿景与更高的绩效目标。
什么是目标呢?目标不是命运,它是方向;目标不是命令,它是承诺;目标不是要决定未来,它们是要动员企业的资源,创造未来(引自《管理的实践》)。
一套完善的经营理论是“明确、简单、清晰,具体并且可操作的经营理论”。企业不只需要这样的一套经过彻底研讨的经营理论,而且需要能够将这套理论清晰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的才能将企业的使命转换成企业的目标。因此,企业要自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事业究竟是什么?”自问过这些问题之后企业才能制定目标,否则一定会出问题,甚至误入歧途。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要从营销的角度、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并最终由顾客来定义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确认顾客要什么、想什么、相信什么、期望什么,这些是企业高管必须接受的客观事实,高管必须要尽一切努力从顾客那里获得答案,而不是试图猜测顾客的想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找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
因为只有顾客自己才知道什么样的商品或服务对他有益。实际上,没有所谓“非理性”的,只有懒惰的商人。如果顾客的行为不像你心中所预期的那样,这不能说明是顾客失去了理性。同时,也不要试着去再教育你的客人,因为这并不是商人的工作。商人的工作就是使顾客满意,并且让顾客再次光临。如果你认为他们不理性,你就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上,以顾客的眼光来看看其它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后,你一定会发现,消费者还是理性的,只不过商人看到的现实往往和顾客不同而已(引自《旁观者》)。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要以顾客与市场的角度和立场来回答。比如,我在上海碰到一个从事电梯销售的人员时,我问他在卖什么。他答道:“我是在做电梯生意的。”我立即问:“你不是在做电梯生意,你是在做垂直运输业。”,听了我这么说,他才恍然大悟。但不是将自己的事业定义为“垂直运输业”后,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这是一个起步,接下来要自问:“谁是我们的顾客?谁应该是我们的顾客?顾客在哪里?顾客买什么?顾客认定的价值是什么?顾客要从哪里获得信息?”然后,企业管理者需要再自问:“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由于市场的千变万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购物方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企业管理者们是否已经看出哪些变化对自己的事业特性、目标、策略及工作任务的分派带来了影响呢?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人口统计学、人口结果及人口动态方面着手。因为这是最可靠的基础。依据基础我们可以预期未来5~8年内, 我们的业务市场到底有多大?有哪些因素可能促成或阻碍这些预期目标的实现?这些做法是针对“顾客为获得满足的需要和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的。
要自问:“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针对预期的变化做出的调整,也就是延伸现在的业务和事业。当企业决定从事新事业时,只有有计划地舍弃不合时宜的目的和使命,取消无法满足顾客需要的业务及不能再有优异表现的业务,企业才能在转型、变革、再造中异军突起。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经典的问句“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来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之后,才能做目标设定的重要工作。
为此,企业应当坚持“目标管理、自我控制与绩效评估”。没有目标就无从管理,管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目标存在。目标不是一堆数据,而是“明确、简单、清晰,并且可操作的愿景”。然而目标能成为组织的行为,并且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这就需要员工,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予以有效地自我控制。
没有人类意志,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因为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为此,组织不是权力的舞台,实际上组织是责任的重心。每一个部属都是通过自由选择来达到他想要的工作与绩效目标,并且必须通过“给上司的一封信”的形式,信中描述自己的工作目标、绩效目标、期待上司的协助与排除障碍,并且提出总的目标。员工以此作为每半年与上司签署的“绩效协议书”,并承诺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而这是德鲁克所谓的“管理的哲学”的内涵。因为“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充分发挥个人长处与责任,建立团队合作的管理原则。这也成为每位经理人的目标,经理人应当以更严格、更精确和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也可以称为“管理指导”,因为它是奠基于有关管理工作的概念,同时也是针对经理人的特殊需要对面临的障碍所做的分析,并且与有关人类行为和动机相关的概念(引自《管理的实践》)。
因此经理人务必给予下属充公的信息,以便于下属进行“自我启发、自我督促及自我控制”,并且使用其能进行“自我绩效的评估”。
二、任务分派
按个人的长处授予责任,以便于任务的达成。
三、激励与与沟通
通过每周、每月、每季、每半年的沟通,并且通过自下而上的有效沟通后,管理者再自上而下地进行协助与激励,使部属能实现目标,完成任务。
四、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了解自己的长处,并且发掘机会,从而使员工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使命得到充分体现。
五、培育人才(包括经理人自己在内)
这种“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不但是最为有效的沟通模式,更是“找对人,做对事”的一套管理的有效机制,这就是杰克?韦尔奇在任通用电器公司CEO时所采用的管理哲学。正因为如此,韦尔奇缔造了一家最具竞争力的伟大公司,并且深受德鲁克的赏识。
要培育人才除了正常培训,“自我学习、高度的自我评估”之外,更值得一提是应当以“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及绩效评估”为经营的核心主轴。如同海尔集团创建的企业文化,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营业目标的实现,而是人才的培育。尤其是经理人潜能的有效激发,这可以说是学习了德鲁克的理论之后,成功实施的事例之一。
企业经营唯一而有效的正确定义是“创造顾客”,而不是利润。利润是未来的资本,更是顾客兑现的支票。同时,利润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检验标准,更是衡量经理人管理能力的依据。但是,利润本身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个“必需品”,因为企业仅需要合理的利润,而不是暴利。因此,企业必须客观地设定利润的目标。
对于目标,企业不能仅有一个目标,经营一家企业必须在许多需求与目标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企业必须设定多个目标。
怎样下载YouTube视频 (科学经济)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25, 2009, 04:20 (30天前)
莫博士就有关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常见技术问题答读者问。
问:YouTube或类似的文件能下载到我的电脑上吗?
答:可以。TubeSock这个程序就能实现。它在Mac和Windows电脑上都可以用,并可创建一个文件,供你保存在电脑上,用于离线状态下观看。这个程序可以创建适用于iPhone或iPod、索尼PSP或Palm Treo的格式。除了YouTube上的视频,它还可以用来下载其他网站上的视频。stinkbot.com/Tubesock/上可以获得这个程序,价格为15美元。TubeSock的作者认为他们的产品是合法的,只要下载的视频不被用作商业用途就可以,但YouTube的母公司谷歌(Google)或许不会同意这一点。浏览YouTube的服务条款就会发现,该公司认为其绝大多数视频只用于在线播放。
问:我有一个U盘,用来拷贝旧电脑中的信息。我想将所有信息转移到新电脑中,包括我的2007 Microsoft Outlook中的联系人和电子邮件,以及“我的文件”中的内容。当我将U盘插入新电脑时,所有的东西都显示出来了,但我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转移到电脑硬盘上呢?
答:就象读取内存或文件夹一样,电脑能读取移动存储器的内容,因此你只需要将移动存储器中的文件夹或文件图标拖动到你所选择的目标文件夹或硬盘上。这跟从电脑硬盘的不同位置复制文件夹和文件是一样的。然后你就可以拔下U盘,那些文件和文件夹会保存在新电脑上。对于Outlook文件,如果你想让它们在新电脑的Outlook中出现,那么还需要一个步骤。你得使用Outlook“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功能,将这些文件并入Outlook自身的“邮件”与“联系人”部分。
发表回复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25, 2009, 04:20 (30天前)
莫博士就有关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常见技术问题答读者问。
问:YouTube或类似的文件能下载到我的电脑上吗?
答:可以。TubeSock这个程序就能实现。它在Mac和Windows电脑上都可以用,并可创建一个文件,供你保存在电脑上,用于离线状态下观看。这个程序可以创建适用于iPhone或iPod、索尼PSP或Palm Treo的格式。除了YouTube上的视频,它还可以用来下载其他网站上的视频。stinkbot.com/Tubesock/上可以获得这个程序,价格为15美元。TubeSock的作者认为他们的产品是合法的,只要下载的视频不被用作商业用途就可以,但YouTube的母公司谷歌(Google)或许不会同意这一点。浏览YouTube的服务条款就会发现,该公司认为其绝大多数视频只用于在线播放。
问:我有一个U盘,用来拷贝旧电脑中的信息。我想将所有信息转移到新电脑中,包括我的2007 Microsoft Outlook中的联系人和电子邮件,以及“我的文件”中的内容。当我将U盘插入新电脑时,所有的东西都显示出来了,但我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转移到电脑硬盘上呢?
答:就象读取内存或文件夹一样,电脑能读取移动存储器的内容,因此你只需要将移动存储器中的文件夹或文件图标拖动到你所选择的目标文件夹或硬盘上。这跟从电脑硬盘的不同位置复制文件夹和文件是一样的。然后你就可以拔下U盘,那些文件和文件夹会保存在新电脑上。对于Outlook文件,如果你想让它们在新电脑的Outlook中出现,那么还需要一个步骤。你得使用Outlook“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功能,将这些文件并入Outlook自身的“邮件”与“联系人”部分。
发表回复
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 (科学经济)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九月 15, 2009, 23:28 (8天前)
编辑: kevin, 时间: 星期二, 九月 15, 2009, 23:30
暗物质模型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世纪谜题
21世纪初科学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的存在,向全世界年轻的科学家提出了挑战。 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目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的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
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宇宙
围绕暗物质和暗能量,李政道阐述了他最近发表文章探讨的观点。他提出“天外有天”,指出“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在加速地膨胀”且“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
暗物质是谁最先发现的呢?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的负30次方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一些星体演化到一定阶段,温度降得很低,已经不能再输出任何可以观测的电磁信号,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这样的星体就会表现为暗物质。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还有另一类暗物质,它的构成成分是一些带中性的有静止质量的稳定粒子。这类粒子组成的星体或星际物质,不会放出或吸收电磁信号。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在重力透镜效应下观测到的暗物质
Abell 2390星系团(上半图)和MS2137.3-2353星系团(下半图),距离我们约有20亿光年远。上图右半方的影像,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假色照片,而相对应的左半方影像,是由钱卓拉X射线观测站所拍摄的X射线影像。虽然哈勃望远镜的影像中,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星系,但在X射线影像里,这些星系的踪影却无处可寻,只见到一团温度有数百万度,而且会辐射出X射线的炽热星系团云气。除了表面上的差异外,这些观测其实还含有更重大的谜团呢。因为右方影像中星系的总质量加上左方云气的质量,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并不足以让这团炽热云气乖乖地留在星系团之内。事实上再怎么细算,这些质量只有“必要质量”的百分之十三而已!在右方哈伯望远镜的深场影像里,重力透镜效应影像也指出造成这些幻像所需要的质量,大于哈勃望远镜和钱卓拉观测站所直接看到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团内大部分的物质,是连这些灵敏的太空望远镜也看不到的“ 暗物质”。
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兹威基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直到1978年才出现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是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我们知道,根据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和高度,就可以测出地球的总质量。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可以测出太阳的总质量。同理,根据物体(星体或气团)围绕星系运行的速度和该物体距星系中心的距离,就可以估算出星系范围内的总质量。这样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结论似乎只能是:星系里必有看不见的暗物质。那么,暗物质有多少呢?根据推算,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才合适。
天文学的观测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特别是存在大量的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能够稳定地独立存在的粒子只有12种,它们是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光子、3种中微子、3种反中微子和引力子。这12种稳定粒子中,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是带电的,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光子和引力子的静止质量是零,也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因此,在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的只有3种中微子和3种反中微子。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森发现,距我们30万光年的天龙座矮星系中,许多碳星(巨大的红星)周围存在着稳定的暗物质,即这些暗物质受到严格的束缚。高能热粒子和能量适中的暖粒子是难以束缚住的,它们会到处乱窜,只有运行很慢的“冷粒子”才能束缚住。物理学家认为那是“轴子”,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冷“微子,质量只有电子质量的数百万分之一。这就是暗物质的轴子模型。
轴子模型是否成立,最终得由实验裁决。最近,还有人提出,暗物质可能是一种称做“宇宙弦”的弦状物质,它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一秒期间内,直径为1万亿亿亿分之一厘米,质量密度大得惊人,每寸长约1亿亿吨。这种理论是否成立,同样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为探索暗物质的秘密,世界各国的粒子物理学家正在这个领域努力工作,相信揭开暗物质神秘面纱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发表回复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九月 15, 2009, 23:28 (8天前)
编辑: kevin, 时间: 星期二, 九月 15, 2009, 23:30
暗物质模型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世纪谜题
21世纪初科学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的存在,向全世界年轻的科学家提出了挑战。 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目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的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
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宇宙
围绕暗物质和暗能量,李政道阐述了他最近发表文章探讨的观点。他提出“天外有天”,指出“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在加速地膨胀”且“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
暗物质是谁最先发现的呢?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的负30次方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一些星体演化到一定阶段,温度降得很低,已经不能再输出任何可以观测的电磁信号,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这样的星体就会表现为暗物质。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还有另一类暗物质,它的构成成分是一些带中性的有静止质量的稳定粒子。这类粒子组成的星体或星际物质,不会放出或吸收电磁信号。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在重力透镜效应下观测到的暗物质
Abell 2390星系团(上半图)和MS2137.3-2353星系团(下半图),距离我们约有20亿光年远。上图右半方的影像,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假色照片,而相对应的左半方影像,是由钱卓拉X射线观测站所拍摄的X射线影像。虽然哈勃望远镜的影像中,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星系,但在X射线影像里,这些星系的踪影却无处可寻,只见到一团温度有数百万度,而且会辐射出X射线的炽热星系团云气。除了表面上的差异外,这些观测其实还含有更重大的谜团呢。因为右方影像中星系的总质量加上左方云气的质量,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并不足以让这团炽热云气乖乖地留在星系团之内。事实上再怎么细算,这些质量只有“必要质量”的百分之十三而已!在右方哈伯望远镜的深场影像里,重力透镜效应影像也指出造成这些幻像所需要的质量,大于哈勃望远镜和钱卓拉观测站所直接看到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团内大部分的物质,是连这些灵敏的太空望远镜也看不到的“ 暗物质”。
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兹威基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直到1978年才出现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是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我们知道,根据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和高度,就可以测出地球的总质量。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可以测出太阳的总质量。同理,根据物体(星体或气团)围绕星系运行的速度和该物体距星系中心的距离,就可以估算出星系范围内的总质量。这样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结论似乎只能是:星系里必有看不见的暗物质。那么,暗物质有多少呢?根据推算,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才合适。
天文学的观测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特别是存在大量的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能够稳定地独立存在的粒子只有12种,它们是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光子、3种中微子、3种反中微子和引力子。这12种稳定粒子中,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是带电的,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光子和引力子的静止质量是零,也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因此,在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的只有3种中微子和3种反中微子。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森发现,距我们30万光年的天龙座矮星系中,许多碳星(巨大的红星)周围存在着稳定的暗物质,即这些暗物质受到严格的束缚。高能热粒子和能量适中的暖粒子是难以束缚住的,它们会到处乱窜,只有运行很慢的“冷粒子”才能束缚住。物理学家认为那是“轴子”,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冷“微子,质量只有电子质量的数百万分之一。这就是暗物质的轴子模型。
轴子模型是否成立,最终得由实验裁决。最近,还有人提出,暗物质可能是一种称做“宇宙弦”的弦状物质,它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一秒期间内,直径为1万亿亿亿分之一厘米,质量密度大得惊人,每寸长约1亿亿吨。这种理论是否成立,同样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为探索暗物质的秘密,世界各国的粒子物理学家正在这个领域努力工作,相信揭开暗物质神秘面纱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发表回复
SNS营销分析:美丽又凶险 (科学经济)
作者: 路不拾遗 , 发表于: 星期三, 八月 26, 2009, 08:28 (29天前)
知名IT业博客人Keso今年2月中旬去了一趟南非。半个月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图说南非”为题,贴出了12篇图文并茂的帖子。文章很快引来大量网友的点击。在他位于网易的博客上,12篇日志的最高阅读量达2万人,还不算他在donews、twitter以及其五季的博客点击量。据说有 17000人订阅了他的博客。
操一口流利中文的南非小伙子Jeremy Goldkorn(金玉米)显然对这组数据很满意。这个在北京住了14年的“冒牌老外”拥有一个名为“单位”的博客类英文网站,每天向世界介绍中国发生的故事。当南非驻华大使馆希望在中国推广旅游事业时,他把keso推到了大使面前,于是成就了这起看似不经意的博客营销。
“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削弱,知名博客的影响力显然不能小看。”金玉米说,我建议他们用一种新的最合适的方式来营销,最后想到了名人博客。Keso之前,娱乐圈“第一博主”徐静蕾也在南非旅游局的安排下进行了游览,随后出版的《公开!老徐的南非英文书》高居畅销书排行榜不下。
金玉米在互联网业混的时间不短,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他咨询网络营销的事情。这正是当下网络广告市场的写照。看起来利用互联网进行整合营销是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这些公司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数字营销有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守则?
SNS广告开发
近期的互联网创意营销经典案例,最值得说上一笔的还数VISA公司近期在传统媒体上播放了一则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一群人在不同地方欢快地跳着重复挥动手臂的奇怪舞蹈。
这一创意就是来自互联网上一个叫Matt的家伙。
Matt是加利福尼亚一家IT公司的工程师。他喜欢在吃饭走路的时候跳一种自己发明的的舞蹈。他每到一处旅游,都在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或地标前跳舞,并用手机拍下视频,在后期配乐剪辑后放到Youtube上。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为看起来很疯狂,但在互联网上Matt却受到了热烈追捧。很快一家美国口香糖公司赞助了Matt。他们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支付 Matt四处旅游的机票,而Matt要做的只是在短片的最后打上一个感谢Logo。最后这个创意被VISA公司采用,变成了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
对于“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营销’”这个问题,答案看起来显而易见。
CNNIC的统计报告已经宣布,中国互联网网民至今超过3亿。而根据奥美公司的调研统计,年龄低于25岁的“数字移民”正在成为网民的主要力量——这是VISA们创意成功的基础。
视频网站土豆网销售和策划副总裁王祥芸说,虽然电视在传播领域上仍然拥有优势,但以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营销,其特点和优势也日益明显。首先,网络具有很强互动性,其次透过现有技术平台,广告主可以非常方便地跟踪用户行为(比如广告被点击了多少次),第三个特别之处在于,网络可以向特定人群(比如某一区域或年龄段网民)进行灵活的广告投放和营销。
对广告主而言,电脑前面的年轻人的确是个不能忽视的市场,这句话看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是,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在营销上并没有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念。
“针对网络营销的主要开支还是网络广告。”宝洁公司媒体采购部一位内部人士说,基于他对年轻人的影响力,网络广告越来越多被公司所采纳。而对于SNS一类互动性较强的网络媒体,客户则一般青睐于在新产品上市或进行特定品牌活动时采用。
不容忽视的是,除了网络广告,更多的公司还愿意做软文或者花钱雇网络写手。这类写手在网上被称做“5毛党”,“发一个帖子给五毛钱”。“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营销方式,但却被很多公司采纳,原因在于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金玉米说。
对奥美公关数字化影响力亚太区总监ThomasCrampton来说,“五毛党”的盛行并不是好消息。为了帮助客户进行网络营销,奥美成立了专门的 “360度数字影响力”小组,并聘请在《国际先驱导报》和《纽约时报》拥有18年记者经验的著名博客人Thomas Crampton担任总监。
“互联网是个充满创意的地方,利用数字媒体进行整合营销的空间很大,但很多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这点。” Thomas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Thomas所在团队曾帮助新加坡《南华早报》中文网站做了一次成功的网络营销。这是一段布什会见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视频,通过巧妙的配音剪辑,政治人物成了陪衬,而《南华早报》独家快速的新闻报道形象却令人深刻。网络营销:又美丽,又凶险
“要利用互联网!”尽管这个道理看起来非常浅显,但是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进行有创意的整合营销仍然很难决策。一是因为这种创意并不随手可得,需要一点点运气。另外就是因为网络内容和传播的特殊性往往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比以往更大的风险。
“意识到要利用互联网和真正有效利用它做营销是两码事。”奥美公关数字化影响力亚太区总监Thomas Crampton接受说,数字媒体营销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
香港一家著名五星级酒店——朗豪酒店近日正面临这样的尴尬。他们精心策划的一组用于网络营销的视频恶评如潮,收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组视频讲述了一个外国游客在香港的故事。大意是外国游客来到香港因嘈杂的集市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感而惊慌失措,当他穿过层层人海看到郎豪酒店的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露出会心的微笑。
视频采用了类似于恐怖片的拍摄手法,音乐惊悚,充满了夸张扭曲的表情。尽管因为题材新颖博取了不少点击量,但却招致了网友特别是香港地区网民的一致声讨。 “其实这是一家很好的酒店,但是他在宣传自己的时候丑化了自己所在的城市。”Thomas说,朗豪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最终,朗豪的这起网络营销,以该酒店总经理不得不站出来向香港市民道歉的场面而宣告失败收场。这一案例证明,利用数字媒体进行整合营销并不是越有创意越好,也有一些必须遵从的信条。
“没有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土豆网副总裁王祥芸说,此外一个成功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还必须包含有创意的手法。
Thomas则认为,无论是何种渠道,必须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也就是说想要传达的信息必须和品牌是一致的。其次是必须要让网民觉得有价值。这种价值有较高信任度,或者有趣,或者实用。而另外的要点则是企业必须学会倾听网民的心声,以及保持诚实。
而这正是让金玉米感到纠结的地方。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他曾经认为,帮助企业进行网络营销,企业盈利就是最终目标,但是他后来发现,自己无法摆脱互联网面临的更为复杂的“道德拷问”。
“并不是所有人、所有企业或产品都适合利用互联网营销,如果一个企业本身不够诚信或者产品有问题,我是不是帮它来‘欺骗’网民?”
“网民是很有智慧的,因此无论营销手法多高明,如果企业本身的产品不够好,或者服务不够好,进行网络营销都是有风险的。”金玉米说。
作者: 路不拾遗 , 发表于: 星期三, 八月 26, 2009, 08:28 (29天前)
知名IT业博客人Keso今年2月中旬去了一趟南非。半个月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图说南非”为题,贴出了12篇图文并茂的帖子。文章很快引来大量网友的点击。在他位于网易的博客上,12篇日志的最高阅读量达2万人,还不算他在donews、twitter以及其五季的博客点击量。据说有 17000人订阅了他的博客。
操一口流利中文的南非小伙子Jeremy Goldkorn(金玉米)显然对这组数据很满意。这个在北京住了14年的“冒牌老外”拥有一个名为“单位”的博客类英文网站,每天向世界介绍中国发生的故事。当南非驻华大使馆希望在中国推广旅游事业时,他把keso推到了大使面前,于是成就了这起看似不经意的博客营销。
“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削弱,知名博客的影响力显然不能小看。”金玉米说,我建议他们用一种新的最合适的方式来营销,最后想到了名人博客。Keso之前,娱乐圈“第一博主”徐静蕾也在南非旅游局的安排下进行了游览,随后出版的《公开!老徐的南非英文书》高居畅销书排行榜不下。
金玉米在互联网业混的时间不短,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他咨询网络营销的事情。这正是当下网络广告市场的写照。看起来利用互联网进行整合营销是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这些公司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数字营销有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守则?
SNS广告开发
近期的互联网创意营销经典案例,最值得说上一笔的还数VISA公司近期在传统媒体上播放了一则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一群人在不同地方欢快地跳着重复挥动手臂的奇怪舞蹈。
这一创意就是来自互联网上一个叫Matt的家伙。
Matt是加利福尼亚一家IT公司的工程师。他喜欢在吃饭走路的时候跳一种自己发明的的舞蹈。他每到一处旅游,都在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或地标前跳舞,并用手机拍下视频,在后期配乐剪辑后放到Youtube上。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为看起来很疯狂,但在互联网上Matt却受到了热烈追捧。很快一家美国口香糖公司赞助了Matt。他们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支付 Matt四处旅游的机票,而Matt要做的只是在短片的最后打上一个感谢Logo。最后这个创意被VISA公司采用,变成了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
对于“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营销’”这个问题,答案看起来显而易见。
CNNIC的统计报告已经宣布,中国互联网网民至今超过3亿。而根据奥美公司的调研统计,年龄低于25岁的“数字移民”正在成为网民的主要力量——这是VISA们创意成功的基础。
视频网站土豆网销售和策划副总裁王祥芸说,虽然电视在传播领域上仍然拥有优势,但以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营销,其特点和优势也日益明显。首先,网络具有很强互动性,其次透过现有技术平台,广告主可以非常方便地跟踪用户行为(比如广告被点击了多少次),第三个特别之处在于,网络可以向特定人群(比如某一区域或年龄段网民)进行灵活的广告投放和营销。
对广告主而言,电脑前面的年轻人的确是个不能忽视的市场,这句话看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是,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在营销上并没有形成完整和成熟的理念。
“针对网络营销的主要开支还是网络广告。”宝洁公司媒体采购部一位内部人士说,基于他对年轻人的影响力,网络广告越来越多被公司所采纳。而对于SNS一类互动性较强的网络媒体,客户则一般青睐于在新产品上市或进行特定品牌活动时采用。
不容忽视的是,除了网络广告,更多的公司还愿意做软文或者花钱雇网络写手。这类写手在网上被称做“5毛党”,“发一个帖子给五毛钱”。“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营销方式,但却被很多公司采纳,原因在于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金玉米说。
对奥美公关数字化影响力亚太区总监ThomasCrampton来说,“五毛党”的盛行并不是好消息。为了帮助客户进行网络营销,奥美成立了专门的 “360度数字影响力”小组,并聘请在《国际先驱导报》和《纽约时报》拥有18年记者经验的著名博客人Thomas Crampton担任总监。
“互联网是个充满创意的地方,利用数字媒体进行整合营销的空间很大,但很多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这点。” Thomas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Thomas所在团队曾帮助新加坡《南华早报》中文网站做了一次成功的网络营销。这是一段布什会见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视频,通过巧妙的配音剪辑,政治人物成了陪衬,而《南华早报》独家快速的新闻报道形象却令人深刻。网络营销:又美丽,又凶险
“要利用互联网!”尽管这个道理看起来非常浅显,但是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进行有创意的整合营销仍然很难决策。一是因为这种创意并不随手可得,需要一点点运气。另外就是因为网络内容和传播的特殊性往往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比以往更大的风险。
“意识到要利用互联网和真正有效利用它做营销是两码事。”奥美公关数字化影响力亚太区总监Thomas Crampton接受说,数字媒体营销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
香港一家著名五星级酒店——朗豪酒店近日正面临这样的尴尬。他们精心策划的一组用于网络营销的视频恶评如潮,收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组视频讲述了一个外国游客在香港的故事。大意是外国游客来到香港因嘈杂的集市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感而惊慌失措,当他穿过层层人海看到郎豪酒店的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露出会心的微笑。
视频采用了类似于恐怖片的拍摄手法,音乐惊悚,充满了夸张扭曲的表情。尽管因为题材新颖博取了不少点击量,但却招致了网友特别是香港地区网民的一致声讨。 “其实这是一家很好的酒店,但是他在宣传自己的时候丑化了自己所在的城市。”Thomas说,朗豪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最终,朗豪的这起网络营销,以该酒店总经理不得不站出来向香港市民道歉的场面而宣告失败收场。这一案例证明,利用数字媒体进行整合营销并不是越有创意越好,也有一些必须遵从的信条。
“没有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土豆网副总裁王祥芸说,此外一个成功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还必须包含有创意的手法。
Thomas则认为,无论是何种渠道,必须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也就是说想要传达的信息必须和品牌是一致的。其次是必须要让网民觉得有价值。这种价值有较高信任度,或者有趣,或者实用。而另外的要点则是企业必须学会倾听网民的心声,以及保持诚实。
而这正是让金玉米感到纠结的地方。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他曾经认为,帮助企业进行网络营销,企业盈利就是最终目标,但是他后来发现,自己无法摆脱互联网面临的更为复杂的“道德拷问”。
“并不是所有人、所有企业或产品都适合利用互联网营销,如果一个企业本身不够诚信或者产品有问题,我是不是帮它来‘欺骗’网民?”
“网民是很有智慧的,因此无论营销手法多高明,如果企业本身的产品不够好,或者服务不够好,进行网络营销都是有风险的。”金玉米说。
搜索引擎快速收录网站:搜索引擎登录入口大全 (科学经济)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五, 九月 04, 2009, 02:38 (20天前)
当您发现在以下搜索引擎里,无法搜索到您或者您客户的网站时,您就打开以下登录口,填好申请表提交,等这些网站的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您的网站就可以在上面搜索到了。
百度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baidu.com/search/url_submit.htm
新浪免费登录入口 http://bizsite.sina.com.cn/newbizsite/docc/index-2jifu-09.htm
搜狐免费登录入口http://db.sohu.com/regurl/regform.asp?Step=REGFORM&class=
一搜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yisou.com/search_submit.html?source=yisou_www_hp
天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bingle.pku.edu.cn/submit.htm
雅虎免费登录入口 http://cn.yahoo.com/docs/info/suggest.html
Google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add_url.html
慧聪行业免费登录入口http://202.108.33.161/web/frontward/free/free_speedlogin.asp
搜豹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sobao.com/Computers_and_Internet/Personal/
焦点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focus.com.cn/search/search_newurl_register.ecgi
协通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net2asp.com.cn/search/regform.htm
银河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inhe.net/navigate.asp
中国假日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china-holiday.com/newterms/hall/it/sort.asp?sortid=259
山西互连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shanxi.net.cn/sxhulian/addcate.asp
网络奇兵登陆入口http://www.net7b.com/net7b_site/denglu/index.asp
6128搜索引擎免费登陆入口http://www.6128.cn/add.htm
深圳网狐登陆入口 http://www.szfox.com/search/
中国搜索同盟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rvice.chinasearch.com.cn/w...ree/free_protocol.htm
北极星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beijixing.com.cn/bjx01/search/regi_1.asp
亦凡信息娱乐网络-亦凡搜索 http://www.gotofind.com/opendir/
法律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law-lib.com/lawseek/wzdl.asp
银河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inhe.net/navigate.asp
温州信息港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wzonline.com.cn/
建设免费登录入口http://www.cnjjl.com/other/
孙悟空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sunwukong.cn/add.php
猫头鹰 http://www.owlchina.com/publish.asp?l=pub
凯希 http://www2d.biglobe.ne.jp/~kinryou/cgi/url.html
ebsee http://www.ebsee.com/cgi-bin/find/find.cgi?menu=add
focus http://search.focus.com.cn/search/search_newurl_register.ecgi
zhao5.com登陆入口 http://www.zhao5.com/deng_9.htm
三百六十行在线登陆入口 http://www.360hang.com/
中国168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china168.com/chaoshi/it/regsta1.asp?sortid=242
中国车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cncar.net/search/addsite.asp
绿界免费登录入口 http://ep.sunup.net/add.php
天上人间中文搜索引擎 http://www.6mj.com/search/
企业搜索引擎 http://www.shengdarealestate.com.cn/search/sort.asp?sortid=37
好东西网址登陆 http://dir.haodx.com/computer/internet/search/search_egines/
中国搜索登陆入口 http://service.chinasearch.com.cn/zhongsou/wzdl/free_protocol.htm
网讯快车 http://www.ne163.com/
广东阳江在线 http://www.gdyj.com/
泰达搜索引擎 http://www.tedanet.com/search/index.asp
Y28 Search http://www.y28.com/cgi-bin/link/join.pl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五, 九月 04, 2009, 02:38 (20天前)
当您发现在以下搜索引擎里,无法搜索到您或者您客户的网站时,您就打开以下登录口,填好申请表提交,等这些网站的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您的网站就可以在上面搜索到了。
百度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baidu.com/search/url_submit.htm
新浪免费登录入口 http://bizsite.sina.com.cn/newbizsite/docc/index-2jifu-09.htm
搜狐免费登录入口http://db.sohu.com/regurl/regform.asp?Step=REGFORM&class=
一搜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yisou.com/search_submit.html?source=yisou_www_hp
天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bingle.pku.edu.cn/submit.htm
雅虎免费登录入口 http://cn.yahoo.com/docs/info/suggest.html
Google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add_url.html
慧聪行业免费登录入口http://202.108.33.161/web/frontward/free/free_speedlogin.asp
搜豹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sobao.com/Computers_and_Internet/Personal/
焦点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focus.com.cn/search/search_newurl_register.ecgi
协通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net2asp.com.cn/search/regform.htm
银河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inhe.net/navigate.asp
中国假日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china-holiday.com/newterms/hall/it/sort.asp?sortid=259
山西互连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shanxi.net.cn/sxhulian/addcate.asp
网络奇兵登陆入口http://www.net7b.com/net7b_site/denglu/index.asp
6128搜索引擎免费登陆入口http://www.6128.cn/add.htm
深圳网狐登陆入口 http://www.szfox.com/search/
中国搜索同盟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rvice.chinasearch.com.cn/w...ree/free_protocol.htm
北极星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beijixing.com.cn/bjx01/search/regi_1.asp
亦凡信息娱乐网络-亦凡搜索 http://www.gotofind.com/opendir/
法律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law-lib.com/lawseek/wzdl.asp
银河免费登录入口 http://search.inhe.net/navigate.asp
温州信息港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wzonline.com.cn/
建设免费登录入口http://www.cnjjl.com/other/
孙悟空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sunwukong.cn/add.php
猫头鹰 http://www.owlchina.com/publish.asp?l=pub
凯希 http://www2d.biglobe.ne.jp/~kinryou/cgi/url.html
ebsee http://www.ebsee.com/cgi-bin/find/find.cgi?menu=add
focus http://search.focus.com.cn/search/search_newurl_register.ecgi
zhao5.com登陆入口 http://www.zhao5.com/deng_9.htm
三百六十行在线登陆入口 http://www.360hang.com/
中国168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china168.com/chaoshi/it/regsta1.asp?sortid=242
中国车网免费登录入口 http://www.cncar.net/search/addsite.asp
绿界免费登录入口 http://ep.sunup.net/add.php
天上人间中文搜索引擎 http://www.6mj.com/search/
企业搜索引擎 http://www.shengdarealestate.com.cn/search/sort.asp?sortid=37
好东西网址登陆 http://dir.haodx.com/computer/internet/search/search_egines/
中国搜索登陆入口 http://service.chinasearch.com.cn/zhongsou/wzdl/free_protocol.htm
网讯快车 http://www.ne163.com/
广东阳江在线 http://www.gdyj.com/
泰达搜索引擎 http://www.tedanet.com/search/index.asp
Y28 Search http://www.y28.com/cgi-bin/link/join.pl
SEO优化相关信息查询工具站点大全(中文) (科学经济)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五, 九月 04, 2009, 02:51 (20天前)
一、综合查询类: 站长站站长工具 http://tool.chinaz.com/ 简介:中国老牌站长网站(chinaz.com)旗下的站长工具.提供搜索引擎收录信息,GOOGLE PR信息,ALEXA排行信息查询等查询服务. 特色:Alexa查询工
一、综合查询类:
站长站站长工具
http://tool.chinaz.com/
简介:中国老牌站长网站(chinaz.com)旗下的站长工具.提供搜索引擎收录信息,GOOGLE PR信息,ALEXA排行信息查询等查询服务.
特色:Alexa查询工具是国内最早也是最为快捷的Alexa信息查询网站,不仅提供全面汉化的Alexa信息报告,并且会根据Alexa信息预估网站流量等数据.
站长工具箱
http://www.seores.com/
简介:站长工具箱提供网站收录查询,搜索引擎关键词排名查询,网站友情链接检测,Alexa排名查询,PR查询,Whois查询,IP地址查询等站长常用工具.
特色:网站链接检测,死链及友情链接检测,搜索引擎近期收录记录等查询.
阿里妈妈站长实用工具
http://tool.alimama.com/
简介:阿里妈妈为国内最大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络广告交易网站,站长工具提供了最常用的SEO信息查询工具,包括IP查询,Whois查询,网页信息检测等服务.
特色:关键词密度查询分析为国内独家查询网页内关键词的密度信息的工具.
站长网站长工具
http://tool.admin5.com/
简介:站长网旗下的站长工具箱,提供全面多种SEO信息数据查询,包括PR信息,搜索引擎收录信息,关键词排行查询,关键词密度查询等.
特色:网站在线编辑器(http://tool.admin5.com/dw/),关键词排行查询.
站长聚合SEO信息分析工具
http://www.zzjuhe.net/
简介:站长聚合SEO信息分析工具是综合性的SEO信息报告查询工具,可以根据网站域名,关键词及网站地址生成不同的SEO信息查询报告.
特色:一站式SEO信息分析工具,提供多种快捷查询插件,只用轻点鼠标即可查询SEO数据.
中国站长之家站长工具箱
http://www.webmasterhome.cn/
简介:提供网站综合信息查询,搜索引擎收录查询,网站收录查询,百度收录查询,Google收录查询,PageRank查询,Alexa排名查询, PR查询,PR值查询等工具.
特色:搜索引擎收录信息提供历史数据查询.
站长帮手网
http://www.linkhelper.cn
简介:站长帮手网提供友情链接查询及检测,搜索引擎收录查询,PR查询,关键词检测,同IP站点查询,链接交换平台等服务.
特色:友情链接检测工具可以自动查询友情链接在百度的收录情况、百度快照,同时查询友情链接的PR以及对方是否有链接本站,即时了解哪些友情链接私自撤下链接,能自动识别JS链接,iframe链接等欺骗链接的方式.
SEO助手工具
http://seohelper.cn/tools/
简介:提供一些特殊的SEO信息查询工具,如C级IP地址检测,分类目录收录查询,GoogleAdsense计算器,搜索引擎饱和度查询等工具.
特色:目标关键词竞争对手查询可以快速查询相关关键词的竞争对手,并对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进行分析.
二、Alexa查询类:
http://alexa.chinaz.com/
http://alexa.cn/
http://www.123cha.com/alexa/
http://www.ddxxz.com/alexa/
三、域名查询类:
http://whois.hichina.com/
http://ewhois.cnnic.cn/
http://whois.webmasterhome.cn/
http://tool.cnzz.cn/whois/
四、GooglePR查询:
http://www.123cha.com/google_pagerank/
http://link.kuww.net/pr.asp
http://tool.chinaz.com/Ranks/
http://indexed.linkhelper.cn/querypr.asp
http://pagerank.webmasterhome.cn/
五、关键词查询:
百度指数查询:http://index.baidu.com
百度中文搜索风云榜:http://top.baidu.com
Google热榜:http://www.google.cn/rebang/home
搜狗热搜榜:http://top.sogou.com/
SOSO龙虎榜:http://www.soso.com/lhb/s_i_sosolhb.shtml
发表回复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五, 九月 04, 2009, 02:51 (20天前)
一、综合查询类: 站长站站长工具 http://tool.chinaz.com/ 简介:中国老牌站长网站(chinaz.com)旗下的站长工具.提供搜索引擎收录信息,GOOGLE PR信息,ALEXA排行信息查询等查询服务. 特色:Alexa查询工
一、综合查询类:
站长站站长工具
http://tool.chinaz.com/
简介:中国老牌站长网站(chinaz.com)旗下的站长工具.提供搜索引擎收录信息,GOOGLE PR信息,ALEXA排行信息查询等查询服务.
特色:Alexa查询工具是国内最早也是最为快捷的Alexa信息查询网站,不仅提供全面汉化的Alexa信息报告,并且会根据Alexa信息预估网站流量等数据.
站长工具箱
http://www.seores.com/
简介:站长工具箱提供网站收录查询,搜索引擎关键词排名查询,网站友情链接检测,Alexa排名查询,PR查询,Whois查询,IP地址查询等站长常用工具.
特色:网站链接检测,死链及友情链接检测,搜索引擎近期收录记录等查询.
阿里妈妈站长实用工具
http://tool.alimama.com/
简介:阿里妈妈为国内最大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络广告交易网站,站长工具提供了最常用的SEO信息查询工具,包括IP查询,Whois查询,网页信息检测等服务.
特色:关键词密度查询分析为国内独家查询网页内关键词的密度信息的工具.
站长网站长工具
http://tool.admin5.com/
简介:站长网旗下的站长工具箱,提供全面多种SEO信息数据查询,包括PR信息,搜索引擎收录信息,关键词排行查询,关键词密度查询等.
特色:网站在线编辑器(http://tool.admin5.com/dw/),关键词排行查询.
站长聚合SEO信息分析工具
http://www.zzjuhe.net/
简介:站长聚合SEO信息分析工具是综合性的SEO信息报告查询工具,可以根据网站域名,关键词及网站地址生成不同的SEO信息查询报告.
特色:一站式SEO信息分析工具,提供多种快捷查询插件,只用轻点鼠标即可查询SEO数据.
中国站长之家站长工具箱
http://www.webmasterhome.cn/
简介:提供网站综合信息查询,搜索引擎收录查询,网站收录查询,百度收录查询,Google收录查询,PageRank查询,Alexa排名查询, PR查询,PR值查询等工具.
特色:搜索引擎收录信息提供历史数据查询.
站长帮手网
http://www.linkhelper.cn
简介:站长帮手网提供友情链接查询及检测,搜索引擎收录查询,PR查询,关键词检测,同IP站点查询,链接交换平台等服务.
特色:友情链接检测工具可以自动查询友情链接在百度的收录情况、百度快照,同时查询友情链接的PR以及对方是否有链接本站,即时了解哪些友情链接私自撤下链接,能自动识别JS链接,iframe链接等欺骗链接的方式.
SEO助手工具
http://seohelper.cn/tools/
简介:提供一些特殊的SEO信息查询工具,如C级IP地址检测,分类目录收录查询,GoogleAdsense计算器,搜索引擎饱和度查询等工具.
特色:目标关键词竞争对手查询可以快速查询相关关键词的竞争对手,并对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进行分析.
二、Alexa查询类:
http://alexa.chinaz.com/
http://alexa.cn/
http://www.123cha.com/alexa/
http://www.ddxxz.com/alexa/
三、域名查询类:
http://whois.hichina.com/
http://ewhois.cnnic.cn/
http://whois.webmasterhome.cn/
http://tool.cnzz.cn/whois/
四、GooglePR查询:
http://www.123cha.com/google_pagerank/
http://link.kuww.net/pr.asp
http://tool.chinaz.com/Ranks/
http://indexed.linkhelper.cn/querypr.asp
http://pagerank.webmasterhome.cn/
五、关键词查询:
百度指数查询:http://index.baidu.com
百度中文搜索风云榜:http://top.baidu.com
Google热榜:http://www.google.cn/rebang/home
搜狗热搜榜:http://top.sogou.com/
SOSO龙虎榜:http://www.soso.com/lhb/s_i_sosolhb.shtml
发表回复
用什么软件搭建视频点播,网络电视比较好 (科学经济)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三, 九月 23, 2009, 15:20 (12小时24分钟前)
如果我想把电视棒上收到的高清电视做网络直播,有什么办法实现呢,同时可以实现转换成网络电视而且还是高清分辨率的,有什么软件可推荐?有什么具体产品推荐下吗?如果想做成多路mms又怎么样呢?
MP-416x系列如何?她是采用最新一代Soc(System-On- Chip)高精度的专利压缩算法芯片,可以支持16CIF及4路D1的画面压缩(NTSC:720×480,PAL:720×576)和8路MP3或PCM音频压缩采集。在图像画质上,MP-416x具有多达16路的多路压缩采集和高清晰度,高清晰度可以监控任何细节部份,满足多路监控场所需求。720×576 很高分辨率了。[/b]
视频采集卡就可以,或者装个media server、meida coder。使用软件编码占用cpu资源比较多,买硬件呢,又比较贵。可以使用高创的硬件编码卡,一台pc安装一个卡,一卡四路。上海交大的这套系统主机好像也是diy,结合一堆电视盒,加上编码的东西,将模拟和数字相互转化但是太多电视盒很难管理,并且长时间运行电视盒会自动Standby。而一个16路调制解调器价值4000块, 效果比电视盒好很多,还省去射频信号分配器,和线的花费。
16路调制解调器 4000,两张硬件编码卡各8000,一台高档的PC,就可以做八个台。硬件编码卡7000-8000 一张卡可以编4路,一台pc可以安装多个卡,这样节省了许多pc,而且每个频道我们做到视频码流1.5M,效果非常好。
推荐高创MP-404X V3 ,他自带编码软件GoStream,葵花的系统和Windows Media Server结合有问题,因为他是MPEG4,客户端还需要安装插件,弄得比较复杂,而且对客户端要求很高,许多P4的机器都无法收看,画面很卡。我们有试用葵花,价格贵,并且对客户计算机要求很高,总体不理想,而高创的或者视盈可以自己搭建系统,PC+ 购买调制解调器+TV2AV+购买卡成本比葵花低很多。而且高创 MP-404X这个产品,就是多路的。我们学校现在是一台P4 3.0+MP-404X v3,编4路,然后拉到windows Media Server上,效果直逼DVD。码率为1.5M,其实1M,1.2M就够了。
我们以前试用葵花宝典16路,现在撤了,以前的方式是电视盒+软采集卡+Windows Media Encoder制作8路信号,而现在两个硬件卡,也可以实现8路,并发生用户数比较多时,也没有画面卡的现象吗
花费如下:
两个卡16000,主机8000,加一个16路或者8路调制解调器4000,就可以跑起来。而8000的卡+调制解调器+PC,平均下来13000可以做4个台。
世纪葵花的平台价格比硬件还贵,16路编码设备,报价将近二十万,打完折也要十来万。而其实世纪葵花的编码其实是一台PC装了几个卡,软件就用windows的媒体服务器。
相比较使用电视盒+PC编码,一台PC也就编码两路信号,买调制解调器的方案也比较划算,葵花的报价tv2av(调制解调器)一万块,高创的4000块,而且还带电脑串口选台。同时,调制解调器可以代替一大堆电视盒。使用电视盒很头痛,需要自己制做电视射频线,接头,分配器,而且信号会有损耗。想想把一路电视射频信号分成16路AV信号,进行选台放大信号会有损耗。
系统好了我们也可以使用组播,负荷实际在路由器交换机上的,视频服务器负荷倒是极小,考虑到组播的脆弱性,我们的系统个别地方使用单播,系统整体是单播+组播模式。
系统做好了实际效果如何?今年我校每日发生大量IP地址国际流量超警戒线,通过我校的流量监测,校内主要应用都在视频、音乐下载,观看视频,这些流量占到总出口流量的80%以上。根据学生的特性,我们应亟需解决大量流量外出的问题,减缓校内用户上web网站,正常查阅资料网速慢、大量下载引发网内病毒的爆发等问题。我提交的一个报告,准备用iptv,如果上了网络电视系统,会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看。学生很需要这个应用,也非常关注,但是学校并不怎么支持,其实那样可以降低部分外网PPlive,PPstream的流量
如果是校内使用,我可以推荐组播方式+视频服务器(PC)也可以使用,我这里p4 3.0-+千兆网卡,可以支持600个单播客户。
另外,做个VOD,7000多的电影,连续剧,1.5W的知识视频。对解决出口流量还是效果还是不错。
我们这里一家叫中瑞提供的知识视频,涵盖很多方面,大部分都是教学的,电影是我慢慢一点一点攒的,总资源量在10T左右。现在阵列和硬盘的成本都很低了。至于电视频道转播,现在主流的VOD平台都支持的,我这里用的是远古的。这样的成本远远低于大量的数字电视投入。最高峰时候,一台服务器,并发500个点播,也没出现网络拥堵和服务器资源不足问题。所以,我们内部带宽的冗余资源还是很充足的。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策略增加带宽的利用率,节流,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内部现有资源来开源。
许多学校领导对网络电视, VOD之类的应用持不支持态度,利用VOD+精品课程+网络课件+教学服务之类的名头就好办些。其实现在VOD点播的软硬件技术和投入的门槛都很低了,我们内网带宽又那么充足,适当时点播还可以收取一定费用用于运营,何乐不为?不过收费的话会有版权等其他的问题,较为复杂。如果是教学的东西,很难收费,如果包含娱乐的东西,要把版权等问题摆平了再考虑收费,要考虑政策风险,以及其他部门的反应。
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三, 九月 23, 2009, 15:20 (12小时24分钟前)
如果我想把电视棒上收到的高清电视做网络直播,有什么办法实现呢,同时可以实现转换成网络电视而且还是高清分辨率的,有什么软件可推荐?有什么具体产品推荐下吗?如果想做成多路mms又怎么样呢?
MP-416x系列如何?她是采用最新一代Soc(System-On- Chip)高精度的专利压缩算法芯片,可以支持16CIF及4路D1的画面压缩(NTSC:720×480,PAL:720×576)和8路MP3或PCM音频压缩采集。在图像画质上,MP-416x具有多达16路的多路压缩采集和高清晰度,高清晰度可以监控任何细节部份,满足多路监控场所需求。720×576 很高分辨率了。[/b]
视频采集卡就可以,或者装个media server、meida coder。使用软件编码占用cpu资源比较多,买硬件呢,又比较贵。可以使用高创的硬件编码卡,一台pc安装一个卡,一卡四路。上海交大的这套系统主机好像也是diy,结合一堆电视盒,加上编码的东西,将模拟和数字相互转化但是太多电视盒很难管理,并且长时间运行电视盒会自动Standby。而一个16路调制解调器价值4000块, 效果比电视盒好很多,还省去射频信号分配器,和线的花费。
16路调制解调器 4000,两张硬件编码卡各8000,一台高档的PC,就可以做八个台。硬件编码卡7000-8000 一张卡可以编4路,一台pc可以安装多个卡,这样节省了许多pc,而且每个频道我们做到视频码流1.5M,效果非常好。
推荐高创MP-404X V3 ,他自带编码软件GoStream,葵花的系统和Windows Media Server结合有问题,因为他是MPEG4,客户端还需要安装插件,弄得比较复杂,而且对客户端要求很高,许多P4的机器都无法收看,画面很卡。我们有试用葵花,价格贵,并且对客户计算机要求很高,总体不理想,而高创的或者视盈可以自己搭建系统,PC+ 购买调制解调器+TV2AV+购买卡成本比葵花低很多。而且高创 MP-404X这个产品,就是多路的。我们学校现在是一台P4 3.0+MP-404X v3,编4路,然后拉到windows Media Server上,效果直逼DVD。码率为1.5M,其实1M,1.2M就够了。
我们以前试用葵花宝典16路,现在撤了,以前的方式是电视盒+软采集卡+Windows Media Encoder制作8路信号,而现在两个硬件卡,也可以实现8路,并发生用户数比较多时,也没有画面卡的现象吗
花费如下:
两个卡16000,主机8000,加一个16路或者8路调制解调器4000,就可以跑起来。而8000的卡+调制解调器+PC,平均下来13000可以做4个台。
世纪葵花的平台价格比硬件还贵,16路编码设备,报价将近二十万,打完折也要十来万。而其实世纪葵花的编码其实是一台PC装了几个卡,软件就用windows的媒体服务器。
相比较使用电视盒+PC编码,一台PC也就编码两路信号,买调制解调器的方案也比较划算,葵花的报价tv2av(调制解调器)一万块,高创的4000块,而且还带电脑串口选台。同时,调制解调器可以代替一大堆电视盒。使用电视盒很头痛,需要自己制做电视射频线,接头,分配器,而且信号会有损耗。想想把一路电视射频信号分成16路AV信号,进行选台放大信号会有损耗。
系统好了我们也可以使用组播,负荷实际在路由器交换机上的,视频服务器负荷倒是极小,考虑到组播的脆弱性,我们的系统个别地方使用单播,系统整体是单播+组播模式。
系统做好了实际效果如何?今年我校每日发生大量IP地址国际流量超警戒线,通过我校的流量监测,校内主要应用都在视频、音乐下载,观看视频,这些流量占到总出口流量的80%以上。根据学生的特性,我们应亟需解决大量流量外出的问题,减缓校内用户上web网站,正常查阅资料网速慢、大量下载引发网内病毒的爆发等问题。我提交的一个报告,准备用iptv,如果上了网络电视系统,会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看。学生很需要这个应用,也非常关注,但是学校并不怎么支持,其实那样可以降低部分外网PPlive,PPstream的流量
如果是校内使用,我可以推荐组播方式+视频服务器(PC)也可以使用,我这里p4 3.0-+千兆网卡,可以支持600个单播客户。
另外,做个VOD,7000多的电影,连续剧,1.5W的知识视频。对解决出口流量还是效果还是不错。
我们这里一家叫中瑞提供的知识视频,涵盖很多方面,大部分都是教学的,电影是我慢慢一点一点攒的,总资源量在10T左右。现在阵列和硬盘的成本都很低了。至于电视频道转播,现在主流的VOD平台都支持的,我这里用的是远古的。这样的成本远远低于大量的数字电视投入。最高峰时候,一台服务器,并发500个点播,也没出现网络拥堵和服务器资源不足问题。所以,我们内部带宽的冗余资源还是很充足的。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策略增加带宽的利用率,节流,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内部现有资源来开源。
许多学校领导对网络电视, VOD之类的应用持不支持态度,利用VOD+精品课程+网络课件+教学服务之类的名头就好办些。其实现在VOD点播的软硬件技术和投入的门槛都很低了,我们内网带宽又那么充足,适当时点播还可以收取一定费用用于运营,何乐不为?不过收费的话会有版权等其他的问题,较为复杂。如果是教学的东西,很难收费,如果包含娱乐的东西,要把版权等问题摆平了再考虑收费,要考虑政策风险,以及其他部门的反应。
下一个社会:知识型网络社会的管理 -林永青 (科学经济)
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02:06 (1小时37分钟前)
—应德鲁克管理学院之邀,为纪念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百年诞辰而作 2009/09/16
文/ 林永青、刘洋波
今年是世界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很荣幸有机会写这样一篇文章,来表达我对大师的崇敬和怀念。德鲁克,这位总共出版过39本著作的传奇人物,这个奠定现代管理学基础的“大师中的大师”,并不以抽象的理论来总结过去,恰恰相反,他在只言片语中总是透露着实践艺术的魅力,指向人们所关心的“已经发生的未来”。
“薪火相传,缘起不灭”,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德鲁克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位重要的精神导师。早在1995年,当我还是厦门大学的一名MBA学员的时候,我就学习了德鲁克、查尔斯-汉迪等管理大师的著作。后来,我在纽约大学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HEC商学院研读EMBA,成了德鲁克名副其实的校友(德鲁克是世界上第一位以管理学教授头衔从事管理教育的学者,当时就是在纽约大学商学院);同时,一年多前,我也有幸和查尔斯-汉迪进行过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先生将一本他的书赠送给我,在他的书中,并不令人惊讶地,汉迪将德鲁克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同时,汉迪也对价值中国网的创新模式表达了敬意)。最近五年,作为价值中国网的管理者,让我对德鲁克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实践体会,和系统性的融汇贯通。
下一个社会:为什么是知识社会?
德鲁克更愿意称自己为“社会生态学家”,而不仅仅是管理学者。他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诸多视角,全方面地研究组织管理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他预见并深信“下一个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社会至少有三个特点:年轻人口减少;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知识超越资本,成为社会的关键资源,而知识工作者将成为主要的社会劳动力。
德鲁克认为经济的“非连续性”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时间断层”,它影响着各个方面。这个时间断面就是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变革。技术的发展导致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倍增长,所需要的劳动力锐减,更多的人口将分流到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服务业。这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口减少,终身学习制的兴起。其结果就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而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德鲁克的预言很快成为现实,如果说铁路的兴建带动了制造业的兴起,那么电子商务的出现奠定了服务业的地位。德鲁克甚至在21世纪的开端,以极大的热情预见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正如德鲁克所言,在铁路创造的心智地理中,人们掌握了距离;而在电子商务创造的心智地理中,距离已经消失,只有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在这个经济体中,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都变得极为便利快捷,以知识交易为载体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在美国,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GDP的70%;两个月前从北京市统计局刚刚获悉的数据,中国的上海和北京的服务业GDP比重,已令人惊讶地分别达到了50%和70%。总之,知识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的电子商务正在深刻的改变着经济、市场和工业的结构,改变着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改变着消费者的市场划分、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而且还改变着就业和劳动力市场。(补记:在2009年9月10~12日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这一轮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重点之一。)
应对大变局:为什么选择互联网?
在知识社会,如何生存呢?德鲁克告诉我们:在结构急剧变革的时代,唯一能生存的是那些能够领导变革的组织。变革的领导者视变革为机遇,主动寻求变革,懂得如何找到适合组织,而且在组织内部和外部都能发挥功效的有益变革。
“既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组织社会,因为只有通过组织化的实践,知识才能够产生效用。而且,这个知识社会中的企业更像一个社会化和网络化的非盈利机构。”(德鲁克,《变化中的管理界》,1982)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众包的实践——也验证了德鲁克20多年前的预见:“其一、社会化众包的知识组织也是一种类学术机构”。同样早在1983年,MIT的电脑专家理查德·斯托曼就决定一个人对盖茨开创的软件工业宣战,他还为黑客团体模糊的偏好下了“专业团体”的定义。“这是伟大革命的第一枪,但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听到”。“其二、组织更像一个个NGO和社区,而不是公司”。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公司制就是人类最好的生产方式。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也说,“公司制不过是人类社会近150年来选择的一种生产方式”。(《思想者》,查尔斯·汉迪)就在撰写此文前一星期,笔者收到了IBM(中国)公司的一个会议邀请——这一家全球最大规模传统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电话的另一端问道:“您企业目前的人员规模有多大?”我半玩笑、半认真地回答:“所有的网站社区参与者,都是价值中国网的供应商,我们甚至将用户变成了企业股东,我们的规模比IBM更大。”
那么这个组织是什么呢?什么组织能够把社会上的知识精英聚拢在一起,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相互融合地共存在一个“社会”之中。在这里,知识精英、也是社会精英们,互相学习、社交、寻求合作伙伴、寻求商业机会。答案是网络,我们需要一个新媒体,需要一个真实的网络社会。
个人知识的权力。未来学家托夫勒断言,21世纪的权力将从暴力、金钱,转向知识。(《财富的革命》,2001)更早一些时候,马克思也断言:“一切的等级制,都是知识的等级制”。在旧经济的等级制中,你所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也就决定了你的权力;而在分权、网络化的虚拟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知道的知识、和你所了解的人——即“知道谁知道什么”,趋势是工作和财富将转移到知识存在的地方!
还是德鲁克,他在50年前就指出,“21世纪前20年将出现一部伟大《知识论》,相当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在19世纪经济学中的地位”。知识资本的研究还有诸多难题:知识如何传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差异?知识价值如何估价?如何交易?等等。
在 《社会中知识的使用》中,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评论道,社会对于那些既不存在于学术界也不存在于公司会议室的知识,即那些“某个特殊时空环境下的知识”,是无法做出恰当评价的。这样的“局部知识”,现在通常叫“私人的隐性知识”,这让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知识经济的悖论是,知识传播的范围越广,知识的社会价值越高,而知识的个人价值越低。(《知识资产》,博伊索特,2001)——但如何获取这些分散信息的研究尚未完成,“社会的每个成员只能拥有全部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而对于社会上其余的大部分工作,人们都无从得知……文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都能从不知道的知识中受益。文明可以帮助我们战胜个人知识的局限,但并不是通过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而是通过利用那些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广泛分布在大众当中的知识。”哈耶克的思考出现在互联网之前,互联网在汇聚和利用分散信息的能力上,超出了他的想象。
社会人而非企业人。另一点是文化上的转变。就是我们每一个从在感情上,不再狭隘地属于某一个公司的企业人,而成为属于整个行业的社会人– 职业人更是社会人。又是德鲁克,他说,“公司也是社会政治的机构” ——经理人的决策依据,并不是“什么是对的”,而是“什么是公司可以接受的”。经理人既不能做出牺牲公司利益的决策,也不能做损害消费者的事情。这是从道德上的自我判断,从感情上也是如此。
消费者的创新权力。2005年,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团体的领导人,里克·冯·希贝尔出版了《民主式创新》,讨论消费者如何慢慢地获得创新权——生产的权力也决定了分配的权力(林永青语)——“富有创新精神的用户能自己将真正想要的东西制造出来,而不是让制造商代为完成(大多数时候不尽如人意)。”冯·希贝尔写道。众包并无一系列固定的规则,有时最好的战略就是运用才华即兴创作和创新。——在这里,我们又“碰见”了德鲁克,他断言,“企业只做一件事,就是创造客户,思考消费者。”
价值中国的网络社会理想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1999年写道:“‘网络社会’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唯一的社会结构!”--没有意识到网络正在大规模地吸引年轻的“网络移民”和更年轻的“网络原住民”、并马上投身到网络中的人,将成为这个世界的“网络贫民”。
价值中国网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网络社会。在价值中国,你会发现,我们不出售任何商品,我们只提供知识服务,或者说,你将会得到各领域专家提供的定制化知识服务。迄今为止,价值中国网已经拥有了近35多万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像滚雪球一样变化。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创造顾客,这也决定了企业只有两个功能,即创新和营销”。不久前,价值中国网推出的知识服务商(KSPs)项目,目的是为知识精英(也是21世纪的社会精英)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知识的共享、互换和交易,这就是我们的营销。同时,价值中国网也是中国互联网创新者。迄今为止,价值中国在中国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家全站实名制的网络平台,第一个专业化的职业人社区,第一个全员股权共享的社会化企业,第一个向全体用户派发股票现金红利的企业。价值中国网人自豪地声称自己:“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和中国企业发展史的史册……”
价值中国网的目标是在中国构建一个职业人群的网络社会。(思考一下,谁不是职业人?)这个网络社会的形式上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虚拟组织”。所谓的“虚拟”并不意味着这个由各种“弱联系”组成的网络社会缺乏实质性内容,而是说这种联系现在看起来还很新鲜很时尚。但是时间是一切的函数,“今天的虚拟必然成为明天的现实”。就像火车刚出现的时候,有人嘲笑它愚不可及,可是今天,还有多少人骑着骡马旅行?今天,我们越来越像一个学校,如果你愿意学习,你将在这里找到职业导师;我们越来越像一个知识银行,如果你存取了知识,你将在这里收获财富;我们越来越像一个社交沙龙,如果你敞开胸怀,你将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甚至预言:网络社会是未来唯一的社会,如果你还认为价值中国网是一个媒体,对不起,你错了至少一半!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网络社会的雏形,问题是,如何对进行有效的管理?什么又是我们的管理哲学呢?
价值中国的管理哲学
德鲁克经常强调管理者应该做对的事情,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放弃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我更愿意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的话来理解的德鲁克的忠告。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经营多年的实践摸索,价值中国有了非常明确的自身定位,我们只做自己有可能做好的事情。作为社区,我们是专业化的职业人士的社交平台,会员在这里不是为了社交而社交,他们会在一起谈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完成一件任务,进行社会化生产;或者通过朋友相互结识,通过长期的交往成为挚友。例如,价值中国的社会化媒体部分:我们不做1.0的新闻,只做2.0的新闻解读、评论,我们不针对事件进行采访,只采访人物。因为我们有35万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记者、新闻评论员、行业专家”,通过大家的眼睛、更通过大家的大脑,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老子曾经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者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价值,价值可以“以无生有”(引自《张瑞敏谈管理》)。“价值中国”就是不断演进中的无形价值;价值产生结构,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中国的知识精英搭建一个书写、言说、社交的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关于价值中国的梦想变为现实;结构产生行为,正如互联网未来学家尼格罗庞蒂所言,“城市的形状是由道路决定的”,结构产生了实践;行为决定资源。价值中国网的结构是一种嵌入式的结构——共建、共享的社会资本。这种结构决定了会员的行为,从而产生我们需要的内容、或者又回到了我们的价值所在。而系统性的价值和内容,又会吸引更多类似的人聚集到价值中国,达到认同。对价值中国来说,人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麦克.卢汉认为“技术等于社会”,好多人误解了麦克.卢汉这句话,他们往往高估计算机网络的价值而低估人的网络价值。事实上,仅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技术太容易溢出,只有人才是不可复制的资源。而想要留住人才必须进行社会创新、和文化创新,而不只是产品创新、或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创新的评价标准,不是看创新在科学上和技术上的重要性,而是要看其对市场和顾客所贡献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德鲁克又是远见卓识的,他曾经一再强调,“企业成功的秘诀是设法留住知识型员工”。
那么怎么吸引知识型员工呢?光有钱是不够的,德鲁克也列举那些只“用钱贿赂员工的企业”遭到员工痛恨的悲剧。事实上,了解和培养员工的价值观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在价值中国网,我们拥有30多万的虚拟同事和股东,其中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活跃会员更新他们的内容和职业人脉。价值中国网成功地实现了“用户创造内容、用户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那么我们凭借什么让大家的一起努力地共同创造呢?这就是文化。
刘洋波认为,在中国最成功的运用“文化”的实践者是毛泽东,他凭借“劳工神圣”的口号和“血与火”的生命实践,赢得了最底层大众的支持,从而赢得了整个中国。今天,价值中国网也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这就是“知识神圣”(提示:狭隘地区分知识和智慧,无实际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中国大众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中国知识精英人群最需要的就是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在价值中国网,大家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家是在一个真实的社会里交往,人们的劳动成果会获得尊重,因为价值中国根据贡献比例与每个会员分享股份、分享收益。价值中国已经成功地、并且努力持续地创造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反思和关怀,对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关注和理解,对道德权威、对价值观的信念、以及对理性行动正义性的信心。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企业就是要平衡各种需要和目标,若只是一味强调利润,会误导管理者的方向,以致危害到企业生存。为了获取今天的利润不惜手段,往往危及企业未来的生存”。在价值中国,我们用文化实现管理,同时用管理塑造未来。
管理造福人类
德鲁克说:“行动大于知识”。我与德鲁克的神交,还在于我们同样都具有对实践经验的偏爱。我更愿意相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更愿意相信“世界大于理性”。不是说理论不重要,而是说在管理中,理论的价值是有限的,而且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的。(我们经常调侃一些国外的商业畅销书的作者或记者,他们所宣示的“新商业理念”,其实一点也不新。)德鲁克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从来不看自己写过的旧书,当别人问他你最好的书是哪一本的时候,他总是回答“下一本”。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表达,比如,孔子就说过:“人可弘道,非道弘人”;佛家也说,“佛不在庙里,佛在路上……”
我也认为,德鲁克一定相信“道可道,非常道”。欧洲现代最杰出的数学家歌德尔,也已经在20世纪从数学上证明了,“任何完备的系统,一定是矛盾的”。任何一个看似完备的理论只能是实践的一个片断,这就决定了它一经产生就是错误的。理论的价值并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实践中的创造性地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家的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家找到正确的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德鲁克,《管理实践》)
德鲁克先生把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社会的管理学事业。当人们问他闲暇时间做什么时,德鲁克回答说他没有闲暇时间。他甚至认为“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它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德鲁克相信管理的力量能够帮助到企业、政府、和全社会。德鲁克说,世界上没有“欠发达社会”,只有“欠管理社会”。他一生追求完美,哪怕在他生命结束前的几个月,仍然没有停止思考和写作。我们更愿意把德鲁克的离去,仅仅看作是一颗伟大的心脏暂时停止了跳动,他的著作和思想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它必将继续普照人类前进的道路,在人类创造更好社会的实践中达致永恒!
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02:06 (1小时37分钟前)
—应德鲁克管理学院之邀,为纪念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百年诞辰而作 2009/09/16
文/ 林永青、刘洋波
今年是世界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很荣幸有机会写这样一篇文章,来表达我对大师的崇敬和怀念。德鲁克,这位总共出版过39本著作的传奇人物,这个奠定现代管理学基础的“大师中的大师”,并不以抽象的理论来总结过去,恰恰相反,他在只言片语中总是透露着实践艺术的魅力,指向人们所关心的“已经发生的未来”。
“薪火相传,缘起不灭”,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德鲁克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位重要的精神导师。早在1995年,当我还是厦门大学的一名MBA学员的时候,我就学习了德鲁克、查尔斯-汉迪等管理大师的著作。后来,我在纽约大学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HEC商学院研读EMBA,成了德鲁克名副其实的校友(德鲁克是世界上第一位以管理学教授头衔从事管理教育的学者,当时就是在纽约大学商学院);同时,一年多前,我也有幸和查尔斯-汉迪进行过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先生将一本他的书赠送给我,在他的书中,并不令人惊讶地,汉迪将德鲁克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同时,汉迪也对价值中国网的创新模式表达了敬意)。最近五年,作为价值中国网的管理者,让我对德鲁克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实践体会,和系统性的融汇贯通。
下一个社会:为什么是知识社会?
德鲁克更愿意称自己为“社会生态学家”,而不仅仅是管理学者。他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诸多视角,全方面地研究组织管理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他预见并深信“下一个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社会至少有三个特点:年轻人口减少;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知识超越资本,成为社会的关键资源,而知识工作者将成为主要的社会劳动力。
德鲁克认为经济的“非连续性”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时间断层”,它影响着各个方面。这个时间断面就是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变革。技术的发展导致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倍增长,所需要的劳动力锐减,更多的人口将分流到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服务业。这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口减少,终身学习制的兴起。其结果就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而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德鲁克的预言很快成为现实,如果说铁路的兴建带动了制造业的兴起,那么电子商务的出现奠定了服务业的地位。德鲁克甚至在21世纪的开端,以极大的热情预见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正如德鲁克所言,在铁路创造的心智地理中,人们掌握了距离;而在电子商务创造的心智地理中,距离已经消失,只有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在这个经济体中,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都变得极为便利快捷,以知识交易为载体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在美国,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GDP的70%;两个月前从北京市统计局刚刚获悉的数据,中国的上海和北京的服务业GDP比重,已令人惊讶地分别达到了50%和70%。总之,知识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的电子商务正在深刻的改变着经济、市场和工业的结构,改变着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改变着消费者的市场划分、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而且还改变着就业和劳动力市场。(补记:在2009年9月10~12日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这一轮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重点之一。)
应对大变局:为什么选择互联网?
在知识社会,如何生存呢?德鲁克告诉我们:在结构急剧变革的时代,唯一能生存的是那些能够领导变革的组织。变革的领导者视变革为机遇,主动寻求变革,懂得如何找到适合组织,而且在组织内部和外部都能发挥功效的有益变革。
“既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组织社会,因为只有通过组织化的实践,知识才能够产生效用。而且,这个知识社会中的企业更像一个社会化和网络化的非盈利机构。”(德鲁克,《变化中的管理界》,1982)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众包的实践——也验证了德鲁克20多年前的预见:“其一、社会化众包的知识组织也是一种类学术机构”。同样早在1983年,MIT的电脑专家理查德·斯托曼就决定一个人对盖茨开创的软件工业宣战,他还为黑客团体模糊的偏好下了“专业团体”的定义。“这是伟大革命的第一枪,但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听到”。“其二、组织更像一个个NGO和社区,而不是公司”。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公司制就是人类最好的生产方式。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也说,“公司制不过是人类社会近150年来选择的一种生产方式”。(《思想者》,查尔斯·汉迪)就在撰写此文前一星期,笔者收到了IBM(中国)公司的一个会议邀请——这一家全球最大规模传统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电话的另一端问道:“您企业目前的人员规模有多大?”我半玩笑、半认真地回答:“所有的网站社区参与者,都是价值中国网的供应商,我们甚至将用户变成了企业股东,我们的规模比IBM更大。”
那么这个组织是什么呢?什么组织能够把社会上的知识精英聚拢在一起,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相互融合地共存在一个“社会”之中。在这里,知识精英、也是社会精英们,互相学习、社交、寻求合作伙伴、寻求商业机会。答案是网络,我们需要一个新媒体,需要一个真实的网络社会。
个人知识的权力。未来学家托夫勒断言,21世纪的权力将从暴力、金钱,转向知识。(《财富的革命》,2001)更早一些时候,马克思也断言:“一切的等级制,都是知识的等级制”。在旧经济的等级制中,你所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也就决定了你的权力;而在分权、网络化的虚拟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知道的知识、和你所了解的人——即“知道谁知道什么”,趋势是工作和财富将转移到知识存在的地方!
还是德鲁克,他在50年前就指出,“21世纪前20年将出现一部伟大《知识论》,相当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在19世纪经济学中的地位”。知识资本的研究还有诸多难题:知识如何传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差异?知识价值如何估价?如何交易?等等。
在 《社会中知识的使用》中,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评论道,社会对于那些既不存在于学术界也不存在于公司会议室的知识,即那些“某个特殊时空环境下的知识”,是无法做出恰当评价的。这样的“局部知识”,现在通常叫“私人的隐性知识”,这让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知识经济的悖论是,知识传播的范围越广,知识的社会价值越高,而知识的个人价值越低。(《知识资产》,博伊索特,2001)——但如何获取这些分散信息的研究尚未完成,“社会的每个成员只能拥有全部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而对于社会上其余的大部分工作,人们都无从得知……文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都能从不知道的知识中受益。文明可以帮助我们战胜个人知识的局限,但并不是通过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而是通过利用那些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广泛分布在大众当中的知识。”哈耶克的思考出现在互联网之前,互联网在汇聚和利用分散信息的能力上,超出了他的想象。
社会人而非企业人。另一点是文化上的转变。就是我们每一个从在感情上,不再狭隘地属于某一个公司的企业人,而成为属于整个行业的社会人– 职业人更是社会人。又是德鲁克,他说,“公司也是社会政治的机构” ——经理人的决策依据,并不是“什么是对的”,而是“什么是公司可以接受的”。经理人既不能做出牺牲公司利益的决策,也不能做损害消费者的事情。这是从道德上的自我判断,从感情上也是如此。
消费者的创新权力。2005年,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团体的领导人,里克·冯·希贝尔出版了《民主式创新》,讨论消费者如何慢慢地获得创新权——生产的权力也决定了分配的权力(林永青语)——“富有创新精神的用户能自己将真正想要的东西制造出来,而不是让制造商代为完成(大多数时候不尽如人意)。”冯·希贝尔写道。众包并无一系列固定的规则,有时最好的战略就是运用才华即兴创作和创新。——在这里,我们又“碰见”了德鲁克,他断言,“企业只做一件事,就是创造客户,思考消费者。”
价值中国的网络社会理想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1999年写道:“‘网络社会’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唯一的社会结构!”--没有意识到网络正在大规模地吸引年轻的“网络移民”和更年轻的“网络原住民”、并马上投身到网络中的人,将成为这个世界的“网络贫民”。
价值中国网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网络社会。在价值中国,你会发现,我们不出售任何商品,我们只提供知识服务,或者说,你将会得到各领域专家提供的定制化知识服务。迄今为止,价值中国网已经拥有了近35多万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像滚雪球一样变化。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创造顾客,这也决定了企业只有两个功能,即创新和营销”。不久前,价值中国网推出的知识服务商(KSPs)项目,目的是为知识精英(也是21世纪的社会精英)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知识的共享、互换和交易,这就是我们的营销。同时,价值中国网也是中国互联网创新者。迄今为止,价值中国在中国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家全站实名制的网络平台,第一个专业化的职业人社区,第一个全员股权共享的社会化企业,第一个向全体用户派发股票现金红利的企业。价值中国网人自豪地声称自己:“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和中国企业发展史的史册……”
价值中国网的目标是在中国构建一个职业人群的网络社会。(思考一下,谁不是职业人?)这个网络社会的形式上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虚拟组织”。所谓的“虚拟”并不意味着这个由各种“弱联系”组成的网络社会缺乏实质性内容,而是说这种联系现在看起来还很新鲜很时尚。但是时间是一切的函数,“今天的虚拟必然成为明天的现实”。就像火车刚出现的时候,有人嘲笑它愚不可及,可是今天,还有多少人骑着骡马旅行?今天,我们越来越像一个学校,如果你愿意学习,你将在这里找到职业导师;我们越来越像一个知识银行,如果你存取了知识,你将在这里收获财富;我们越来越像一个社交沙龙,如果你敞开胸怀,你将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甚至预言:网络社会是未来唯一的社会,如果你还认为价值中国网是一个媒体,对不起,你错了至少一半!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网络社会的雏形,问题是,如何对进行有效的管理?什么又是我们的管理哲学呢?
价值中国的管理哲学
德鲁克经常强调管理者应该做对的事情,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放弃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我更愿意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的话来理解的德鲁克的忠告。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经营多年的实践摸索,价值中国有了非常明确的自身定位,我们只做自己有可能做好的事情。作为社区,我们是专业化的职业人士的社交平台,会员在这里不是为了社交而社交,他们会在一起谈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完成一件任务,进行社会化生产;或者通过朋友相互结识,通过长期的交往成为挚友。例如,价值中国的社会化媒体部分:我们不做1.0的新闻,只做2.0的新闻解读、评论,我们不针对事件进行采访,只采访人物。因为我们有35万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记者、新闻评论员、行业专家”,通过大家的眼睛、更通过大家的大脑,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老子曾经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者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价值,价值可以“以无生有”(引自《张瑞敏谈管理》)。“价值中国”就是不断演进中的无形价值;价值产生结构,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中国的知识精英搭建一个书写、言说、社交的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关于价值中国的梦想变为现实;结构产生行为,正如互联网未来学家尼格罗庞蒂所言,“城市的形状是由道路决定的”,结构产生了实践;行为决定资源。价值中国网的结构是一种嵌入式的结构——共建、共享的社会资本。这种结构决定了会员的行为,从而产生我们需要的内容、或者又回到了我们的价值所在。而系统性的价值和内容,又会吸引更多类似的人聚集到价值中国,达到认同。对价值中国来说,人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麦克.卢汉认为“技术等于社会”,好多人误解了麦克.卢汉这句话,他们往往高估计算机网络的价值而低估人的网络价值。事实上,仅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技术太容易溢出,只有人才是不可复制的资源。而想要留住人才必须进行社会创新、和文化创新,而不只是产品创新、或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创新的评价标准,不是看创新在科学上和技术上的重要性,而是要看其对市场和顾客所贡献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德鲁克又是远见卓识的,他曾经一再强调,“企业成功的秘诀是设法留住知识型员工”。
那么怎么吸引知识型员工呢?光有钱是不够的,德鲁克也列举那些只“用钱贿赂员工的企业”遭到员工痛恨的悲剧。事实上,了解和培养员工的价值观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在价值中国网,我们拥有30多万的虚拟同事和股东,其中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活跃会员更新他们的内容和职业人脉。价值中国网成功地实现了“用户创造内容、用户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那么我们凭借什么让大家的一起努力地共同创造呢?这就是文化。
刘洋波认为,在中国最成功的运用“文化”的实践者是毛泽东,他凭借“劳工神圣”的口号和“血与火”的生命实践,赢得了最底层大众的支持,从而赢得了整个中国。今天,价值中国网也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这就是“知识神圣”(提示:狭隘地区分知识和智慧,无实际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中国大众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中国知识精英人群最需要的就是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在价值中国网,大家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家是在一个真实的社会里交往,人们的劳动成果会获得尊重,因为价值中国根据贡献比例与每个会员分享股份、分享收益。价值中国已经成功地、并且努力持续地创造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反思和关怀,对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关注和理解,对道德权威、对价值观的信念、以及对理性行动正义性的信心。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企业就是要平衡各种需要和目标,若只是一味强调利润,会误导管理者的方向,以致危害到企业生存。为了获取今天的利润不惜手段,往往危及企业未来的生存”。在价值中国,我们用文化实现管理,同时用管理塑造未来。
管理造福人类
德鲁克说:“行动大于知识”。我与德鲁克的神交,还在于我们同样都具有对实践经验的偏爱。我更愿意相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更愿意相信“世界大于理性”。不是说理论不重要,而是说在管理中,理论的价值是有限的,而且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的。(我们经常调侃一些国外的商业畅销书的作者或记者,他们所宣示的“新商业理念”,其实一点也不新。)德鲁克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从来不看自己写过的旧书,当别人问他你最好的书是哪一本的时候,他总是回答“下一本”。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表达,比如,孔子就说过:“人可弘道,非道弘人”;佛家也说,“佛不在庙里,佛在路上……”
我也认为,德鲁克一定相信“道可道,非常道”。欧洲现代最杰出的数学家歌德尔,也已经在20世纪从数学上证明了,“任何完备的系统,一定是矛盾的”。任何一个看似完备的理论只能是实践的一个片断,这就决定了它一经产生就是错误的。理论的价值并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实践中的创造性地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家的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家找到正确的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德鲁克,《管理实践》)
德鲁克先生把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社会的管理学事业。当人们问他闲暇时间做什么时,德鲁克回答说他没有闲暇时间。他甚至认为“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它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德鲁克相信管理的力量能够帮助到企业、政府、和全社会。德鲁克说,世界上没有“欠发达社会”,只有“欠管理社会”。他一生追求完美,哪怕在他生命结束前的几个月,仍然没有停止思考和写作。我们更愿意把德鲁克的离去,仅仅看作是一颗伟大的心脏暂时停止了跳动,他的著作和思想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它必将继续普照人类前进的道路,在人类创造更好社会的实践中达致永恒!
四种人不可交往
来源:纽约时代 发布时间:2009-09-23 查看次数:2
在下如今已经进入“知天命”年龄,按理说对社会上的事情应该有相当成熟的看法。其实不然。之所以这样讲,完全在于倒退五六年,我对社会很多事情基本上还是似懂非懂。就拿如何进行社会交往来说,要么是眼睛里不揉沙子,要么是轻信人家的华丽辞藻,结果到头来,不仅朋友没交成,还生了一肚子气。
如果要说如何交往,那是很复杂的事情,因为人本身就很复杂。即便请有经验的人给你现身说法,那也不行。要知道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相同的两片叶子。照搬别人的办法只能导致自己的失败。就像毛泽东讲过的,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是现在大家工作那么忙,事情那么多,谁有功夫去分析交往对象的具体情况呀,就是有工夫,谁也不愿做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可是,不交往又不行,很多事情没有朋友还真是寸步难行。您是不是觉得有点进退维谷的感觉?我就认识这样的人,除了亲戚和同事,什么朋友都不交往,因为他恐惧交往。其实,交往还是需要的,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防备不好情况的发生,可以有所准备。振摇使碰到什么不值得交往的人小心一些就是了。有下面情况的人,您要注意,如果觉得力不从心,应付不了,就中断来往——没什么可惜的。
第一,话可以不说,但不可以弄假。如果一个人说假话,那就要是品质问题了。现如今这个社会,说假话司空见惯。政府官员有睁眼说假话的,公司企业有不顾事实说假话的,交往对象也有大白天说假话的。有些影响很小或者善意的假话可以忽略不计,有些就不行。多年以前,我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说他已经跟领导说好了,要跟一家企业合资搞一个广告公司,非要我们编辑提供学历证明的复印件不可,而且连公司名字都想好了。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还许诺,将来公司成立了,有什么好干的活儿一定找我们。可是复印件拿走了,后来工作一忙,我们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大概过了半年多,偶然一件事让我们想起了这件事,问他公司筹备得如何了。这位仁兄告诉我们,没弄成。回答就这么三个字。可是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他从上级某部门承接编辑的一本画册,就跟这家新成立的广告公司有关。看来这家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得好手。这样的人恐怕是无法信任的,因而也是无法交往的。
第二,傲慢自大,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式。这样的人虽然不会给你造成什么损失,但是却让你十分讨厌。要知道,交往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而且还是一件令双方都感到高兴的事情。如果有一方对另一方抱有绝对优越感,说起话来颐指气使,这种交往就不可能长久。遇到这种情况,您最好是当机立断,不然的话会给您带来很多烦恼与不快。我在这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碰到过好几个这样的人。一起工作,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碰到一起总要说句话。我就这么想,还是咱们主动一些,免得人家说咱们架子大。这可倒好,我上赶着跟人家说话,人家根本不理我,一两次还以为对方没注意我在打招呼。次数一多,我就知道了,对方对咱们根本就不感冒。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人,我就不打招呼了,免得陷自己于尴尬的境地。
第三种,有些人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属瓷公鸡的——一毛不拔。刚开始交往,这种情况还不显眼。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倘若一遇到事情只想占便宜,不能吃亏,你就要考虑一下,这样的人还能不能交往。我就认识这样一个在媒体工作的人。虽然断断续续交往了好几年,由于交往不是那么频繁,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是,有一段时间来往稍微密切了一些,竟发现对方总是往里傻而不往外傻。你找他办什么事情,他总是以这种或者那种理由搪塞,不是他办不了,而是不想办。有一次,我要找他发一篇稿子,好说歹说他也不答应,总是说没有办法处理。可是碰巧,我认识他手下的人,一次吃饭无意中说起发稿子的事情,他的下属说可以发。后来我在这家媒体上发了好几篇稿子,都是靠这个熟人的下属安排的。可是,他的一个熟人要看一本书,可能是参加什么考试或者写什么文章需要参考。他毫不客气地找到我,要借这本书,那本书是我们出版的,我手里恰好没有样书。与其借书还不如买书,拿回去可以多参考一段时间。这件事要是放在我身上,我肯定告诉对方不要为难,我掏钱给朋友买一本就是了。我的这位熟人就不这样,根本不提“买”字。他既要当好人,又不能有花费,结果弄得我很别扭。后来,我就很少与这位熟人来往了。
还有一种人不学无术,除了吃喝玩乐,其他事情基本不懂。这样的人也要少交往。一个人之所以需要与他人交往,除了需要一种社会归属感以外,还要相互之间受益。这就是交往上的互补性。我不知道列位看官信不信。如果你跟那些有素质的人交往,交往一段时间,你是不是会有一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感觉呢?有一点需要指出,没有念过书的人并不一定没有素质,相反念过书的人不一定素质就高。关键是看这个人言谈举止,特别是对一些小事的态度与处理方式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我跟一个朋友交往了好多年,她很少找我帮忙做什么事情。每当我跟她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就找我的时候,她总是说“不需要”。有一次我看她实在太忙,想帮她一把,她说什么也不同意,说不好意思麻烦我。我就觉得这样的人真有素质。还别说,我还就愿意帮助这样有修养的人。有些人则不同。屁大的事情都找你帮忙。这样的人你要躲远点——他压根儿就没把你当回事。你给他帮忙还不算,还要让他一千个满意。稍有不满,他就劈头盖脸批你一顿,好像他让你给他帮忙是他给你的恩赐一般。这样的人我是坚决不交往的。
我上面介绍的仅仅个人的经验,其实很有普遍性。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碰上上面这四种或者其中一种人,你就要打个问号。如果实在没有把握,最好是敬而远之,免得找不痛快。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也许您还会碰到别的什么您也觉得不可交往的人,此时还是毛泽东常说的那句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来源:纽约时代 发布时间:2009-09-23 查看次数:2
在下如今已经进入“知天命”年龄,按理说对社会上的事情应该有相当成熟的看法。其实不然。之所以这样讲,完全在于倒退五六年,我对社会很多事情基本上还是似懂非懂。就拿如何进行社会交往来说,要么是眼睛里不揉沙子,要么是轻信人家的华丽辞藻,结果到头来,不仅朋友没交成,还生了一肚子气。
如果要说如何交往,那是很复杂的事情,因为人本身就很复杂。即便请有经验的人给你现身说法,那也不行。要知道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相同的两片叶子。照搬别人的办法只能导致自己的失败。就像毛泽东讲过的,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是现在大家工作那么忙,事情那么多,谁有功夫去分析交往对象的具体情况呀,就是有工夫,谁也不愿做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可是,不交往又不行,很多事情没有朋友还真是寸步难行。您是不是觉得有点进退维谷的感觉?我就认识这样的人,除了亲戚和同事,什么朋友都不交往,因为他恐惧交往。其实,交往还是需要的,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防备不好情况的发生,可以有所准备。振摇使碰到什么不值得交往的人小心一些就是了。有下面情况的人,您要注意,如果觉得力不从心,应付不了,就中断来往——没什么可惜的。
第一,话可以不说,但不可以弄假。如果一个人说假话,那就要是品质问题了。现如今这个社会,说假话司空见惯。政府官员有睁眼说假话的,公司企业有不顾事实说假话的,交往对象也有大白天说假话的。有些影响很小或者善意的假话可以忽略不计,有些就不行。多年以前,我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说他已经跟领导说好了,要跟一家企业合资搞一个广告公司,非要我们编辑提供学历证明的复印件不可,而且连公司名字都想好了。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还许诺,将来公司成立了,有什么好干的活儿一定找我们。可是复印件拿走了,后来工作一忙,我们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大概过了半年多,偶然一件事让我们想起了这件事,问他公司筹备得如何了。这位仁兄告诉我们,没弄成。回答就这么三个字。可是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他从上级某部门承接编辑的一本画册,就跟这家新成立的广告公司有关。看来这家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得好手。这样的人恐怕是无法信任的,因而也是无法交往的。
第二,傲慢自大,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式。这样的人虽然不会给你造成什么损失,但是却让你十分讨厌。要知道,交往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而且还是一件令双方都感到高兴的事情。如果有一方对另一方抱有绝对优越感,说起话来颐指气使,这种交往就不可能长久。遇到这种情况,您最好是当机立断,不然的话会给您带来很多烦恼与不快。我在这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碰到过好几个这样的人。一起工作,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碰到一起总要说句话。我就这么想,还是咱们主动一些,免得人家说咱们架子大。这可倒好,我上赶着跟人家说话,人家根本不理我,一两次还以为对方没注意我在打招呼。次数一多,我就知道了,对方对咱们根本就不感冒。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人,我就不打招呼了,免得陷自己于尴尬的境地。
第三种,有些人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属瓷公鸡的——一毛不拔。刚开始交往,这种情况还不显眼。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倘若一遇到事情只想占便宜,不能吃亏,你就要考虑一下,这样的人还能不能交往。我就认识这样一个在媒体工作的人。虽然断断续续交往了好几年,由于交往不是那么频繁,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是,有一段时间来往稍微密切了一些,竟发现对方总是往里傻而不往外傻。你找他办什么事情,他总是以这种或者那种理由搪塞,不是他办不了,而是不想办。有一次,我要找他发一篇稿子,好说歹说他也不答应,总是说没有办法处理。可是碰巧,我认识他手下的人,一次吃饭无意中说起发稿子的事情,他的下属说可以发。后来我在这家媒体上发了好几篇稿子,都是靠这个熟人的下属安排的。可是,他的一个熟人要看一本书,可能是参加什么考试或者写什么文章需要参考。他毫不客气地找到我,要借这本书,那本书是我们出版的,我手里恰好没有样书。与其借书还不如买书,拿回去可以多参考一段时间。这件事要是放在我身上,我肯定告诉对方不要为难,我掏钱给朋友买一本就是了。我的这位熟人就不这样,根本不提“买”字。他既要当好人,又不能有花费,结果弄得我很别扭。后来,我就很少与这位熟人来往了。
还有一种人不学无术,除了吃喝玩乐,其他事情基本不懂。这样的人也要少交往。一个人之所以需要与他人交往,除了需要一种社会归属感以外,还要相互之间受益。这就是交往上的互补性。我不知道列位看官信不信。如果你跟那些有素质的人交往,交往一段时间,你是不是会有一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感觉呢?有一点需要指出,没有念过书的人并不一定没有素质,相反念过书的人不一定素质就高。关键是看这个人言谈举止,特别是对一些小事的态度与处理方式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我跟一个朋友交往了好多年,她很少找我帮忙做什么事情。每当我跟她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就找我的时候,她总是说“不需要”。有一次我看她实在太忙,想帮她一把,她说什么也不同意,说不好意思麻烦我。我就觉得这样的人真有素质。还别说,我还就愿意帮助这样有修养的人。有些人则不同。屁大的事情都找你帮忙。这样的人你要躲远点——他压根儿就没把你当回事。你给他帮忙还不算,还要让他一千个满意。稍有不满,他就劈头盖脸批你一顿,好像他让你给他帮忙是他给你的恩赐一般。这样的人我是坚决不交往的。
我上面介绍的仅仅个人的经验,其实很有普遍性。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碰上上面这四种或者其中一种人,你就要打个问号。如果实在没有把握,最好是敬而远之,免得找不痛快。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也许您还会碰到别的什么您也觉得不可交往的人,此时还是毛泽东常说的那句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读书只读一流书 -李开复
来源:纽约时代 发布时间:2009-09-23 查看次数:1
我读书的渊源要追溯到四五岁的时候。当时正值文革,父亲为了不让我和弟弟出去乱跑,就买了很多小人书回家。我的阅读兴趣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芽的。
上中学的时候,学校老师都是被打成右派支边的优秀知识分子。我去这些老师家,看到的都是一架一架无边无际的书。这些壮观的景象浸染了我的记忆。有一位教历史的陆老师,特别爱买书。有一天我去他家,他给我拿出来一套书,说你必须读这书。那是四卷本傅雷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第一次见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厚的书!我一翻开这套书就再也放不下去了,心咚咚咚地跳个不停。那是上高中以后真正废寝忘食连续读完的一部书。傅雷的译笔把罗曼·罗兰的诗性、富于哲学蕴味的描述、生命般搏动的语言节奏传达得恰如其分。
后来进入北大了,读书、买书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去美国求学,最艰难的时候,账户里总共有29美金。圣诞节想给自己买个礼物,遛过了所有的店,依旧下决心买了一本书。到现在为止,购书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天读书半个小时以上雷打不动成了睡前的习惯。
我有一个只适用于自己的读书理念——只读两头的书:一头是中文古籍,一头是西籍。从文学创作和思想上来说,我认为现当代中国真正有建树的作者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吸收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所有在西方发现的东西后来在中国都能找到,中国现当代所有作家都可能被追溯到西方的某个源头上去。所以中文书籍我主要读从先秦到1911年前的著作。对西籍我不加时限。在我看来,西方的哲学、政治学、历史、伦理学、经济学、文化、艺术……随处可以见到气象万千的独创性的山峰。我有一个座右铭叫“读书只读一流的书”——真正值得我智力投入、值得我尊重、花费我精力的大概就是这两大类。我觉得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我还有一个看法——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有一个balanced diet,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读读宗教、神学?我觉得一定要。读神学著作我们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一种上帝般的眼界,才能达到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我时不时会翻出《大藏经》来没有目的地读,还有《圣经》《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神学理论著作。读完神学,我觉得我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如果这神秘往往被称之为上帝的话);反观宇宙,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的渺小,这使我不得不变得谦卑。不要把宗教、神学等同为迷信。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要读。像弗洛依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的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是情感的动物。那些穿透情感层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诗。所以为了情感成长的丰富,一定要读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是诗,一种是音乐。所以我读诗,读诗话,读乐话,“读”音乐。
文学不可不读。作家通过语言向人的想象力挑战,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比如村上春树,他的题材和写法奇诡诱人,有人把他视为通俗作家中的摇滚乐手,但我认为他一点都不缺乏深刻性——实际上他是在试图捕捉现代文明里飘浮的现代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我喜欢的作家有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雷蒙·卡佛,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接下来就算得上村上春树了。我有村上的日文原版,英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和国内的林少华译本。我是村上春树迷。为读懂村上,我发誓开始学习日文这东西。
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人的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要学会做出一盘有利于精神和心灵健康的“沙拉”。我称这种读书为饮食平衡法读书。这样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颇,精神的林木才不会因营养匮乏而枯萎或畸形。当然这是“读书人”的读书,专家学者另当别论。从终极目的上说,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的过程。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所以我常说:I read, therefore I am! 我读,故我在!
来源:纽约时代 发布时间:2009-09-23 查看次数:1
我读书的渊源要追溯到四五岁的时候。当时正值文革,父亲为了不让我和弟弟出去乱跑,就买了很多小人书回家。我的阅读兴趣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芽的。
上中学的时候,学校老师都是被打成右派支边的优秀知识分子。我去这些老师家,看到的都是一架一架无边无际的书。这些壮观的景象浸染了我的记忆。有一位教历史的陆老师,特别爱买书。有一天我去他家,他给我拿出来一套书,说你必须读这书。那是四卷本傅雷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第一次见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厚的书!我一翻开这套书就再也放不下去了,心咚咚咚地跳个不停。那是上高中以后真正废寝忘食连续读完的一部书。傅雷的译笔把罗曼·罗兰的诗性、富于哲学蕴味的描述、生命般搏动的语言节奏传达得恰如其分。
后来进入北大了,读书、买书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去美国求学,最艰难的时候,账户里总共有29美金。圣诞节想给自己买个礼物,遛过了所有的店,依旧下决心买了一本书。到现在为止,购书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天读书半个小时以上雷打不动成了睡前的习惯。
我有一个只适用于自己的读书理念——只读两头的书:一头是中文古籍,一头是西籍。从文学创作和思想上来说,我认为现当代中国真正有建树的作者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吸收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所有在西方发现的东西后来在中国都能找到,中国现当代所有作家都可能被追溯到西方的某个源头上去。所以中文书籍我主要读从先秦到1911年前的著作。对西籍我不加时限。在我看来,西方的哲学、政治学、历史、伦理学、经济学、文化、艺术……随处可以见到气象万千的独创性的山峰。我有一个座右铭叫“读书只读一流的书”——真正值得我智力投入、值得我尊重、花费我精力的大概就是这两大类。我觉得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我还有一个看法——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有一个balanced diet,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读读宗教、神学?我觉得一定要。读神学著作我们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一种上帝般的眼界,才能达到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我时不时会翻出《大藏经》来没有目的地读,还有《圣经》《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神学理论著作。读完神学,我觉得我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如果这神秘往往被称之为上帝的话);反观宇宙,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的渺小,这使我不得不变得谦卑。不要把宗教、神学等同为迷信。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要读。像弗洛依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的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是情感的动物。那些穿透情感层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诗。所以为了情感成长的丰富,一定要读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是诗,一种是音乐。所以我读诗,读诗话,读乐话,“读”音乐。
文学不可不读。作家通过语言向人的想象力挑战,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比如村上春树,他的题材和写法奇诡诱人,有人把他视为通俗作家中的摇滚乐手,但我认为他一点都不缺乏深刻性——实际上他是在试图捕捉现代文明里飘浮的现代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我喜欢的作家有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雷蒙·卡佛,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接下来就算得上村上春树了。我有村上的日文原版,英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和国内的林少华译本。我是村上春树迷。为读懂村上,我发誓开始学习日文这东西。
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人的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要学会做出一盘有利于精神和心灵健康的“沙拉”。我称这种读书为饮食平衡法读书。这样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颇,精神的林木才不会因营养匮乏而枯萎或畸形。当然这是“读书人”的读书,专家学者另当别论。从终极目的上说,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的过程。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所以我常说:I read, therefore I am! 我读,故我在!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希尔的形式主义方法,表现为他对视点的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是:《宫娥》之视觉再现的悖论,源于画家视点的错位,因为画家进行观照的位置被模特(国王与王后)占据了。因此,我们看画不是从画家的位置,而是从画中人的位置,即从国王和王后的位置来看。为破解这个悖论,希尔提出了三个视觉假设:第一,假设画家与模特能够换位,那么《宫娥》便可以是一幅自画像,也可以是国王夫妇的肖像;第二,假设镜中的国王正在作画,那么这幅画就是国王正在描绘委拉斯开兹给国王画像的场景(这句汉语陈述中语言的自涉性循环呼应了视觉悖论的自涉性循环);第三,假设画中的墙上没有镜子,那么《宫娥》就与库尔贝的《画室》一样,是画家工作场景的再现,画中没有悖论,也没有视觉的玄机。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假设,希尔指出:《宫娥》之视觉悖论的意义,揭示了这幅画的非再现性,所以这幅画所描述的场景并不真实。
照希尔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谈论《宫娥》:委拉斯开兹不仅描绘了一个画室场景,而且用视觉的方式来表述了怎样从被看者(国王夫妇、模特)的角度去进行观照,而不是仅仅从画家的角度进行观照。换言之,作为古典画家的委拉斯开兹力图挑战并改变常规的古典观照方式。
虽然希尔在行文中几乎不提福柯,但他的论述和观点,与福柯相当接近,可以说他的文章是对福柯的论述进行形式主义的实证阐释。《词与物》是福柯的早期著述,形式主义色彩较重,这使福柯能够成为希尔的先驱。因此,我也许能冒险地说:西方学者对《宫娥》图像的研究,在福柯之前都停留在传统美术的专业领域内,而福柯则以哲学认识论而越出了美术领域,他从视觉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再现的悖论,为希尔这样的形式主义研究开辟了先路。然而,福柯对当代图像理论的真正贡献,是预示了形式主义的终结,这在本文随后的个案中可以看出。
二 但托的图像话语
与希尔一样,但托(Arthur Danto)是哲学教授,也是美国当代美术理论和批评界的泰斗级学者,他对委拉斯开兹《宫娥》的解读,可以代表福柯之后西方图像理论的一大取向,即超越希尔所代表的形式主义图像研究,转而进入当代语境。但托对《宫娥》的解读与福柯的哲学解读相当接近,他们都用这幅画的视觉秩序来阐说再现的不确定性。不过,但托在行文中没有提到福柯,因为他另有一个写作目的,这就是对美国当代观念主义画家马克·坦西(Mark Tansey)的理论阐述。这就是说,但托的理论语境不是形式主义的,而是观念主义的。
但托为马克·坦西的作品编了一部画集,名《马克·坦西:视觉与修正》(1992),并写了长篇序言《马克·坦西的画中画》。这篇长序有明确的主题、充分的论述和完整的结构,是一篇独立的研究论文。文章的主题是讨论关于绘画的绘画,论述方法是史学研究型的。但托从文艺复兴早期的欧洲第一幅画中画谈起,经过风格主义、巴罗克时代,到现代主义和波普以来的当代艺术,历数了画中画的时代风格、历史演变、宗教内涵、审美趣味和哲学意义,然后引出了马克·坦西的画中画和再现的再现问题。这一切,构成了但托解读《宫娥》的历史前提与理论语境。
在这样的视野中看,委拉斯开兹便超越了巴罗克时代的写实再现,因为他以《宫娥》一画来对写实再现的理论议题进行超前反思。按照但托的叙述,画中画的历史说明了图像(picture)的回归,而在委拉斯开兹的《宫娥》中,这回归表现为以画论画,这说明图像之于委拉斯开兹的重要性。由于图像的重要性,但托认为,《宫娥》所描绘的恰是委拉斯开兹的《宫娥》一画。在此,我这句汉语陈述是对但托论《宫娥》的归纳,有点悖论意味。实际上,按照但托的解读,委拉斯开兹的视觉语言,的确是悖论的,画家正是利用并发挥了视觉悖论,才达到了以画论画的目的。
为了说明我的陈述“《宫娥》所描绘的恰是委拉斯开兹的《宫娥》一画”,我且用但托看委拉斯开兹的眼光来看陈丹青在近十多年中画的静物,即他写生的那些画册。我们看到,无论画家是画欧洲古典绘画的画册,还是画中国传统的文人山水或花鸟画册,画家所描绘的都是画册及册页上印制的绘画,画家所关心的都是绘画本身。在此,陈丹青不是临摹,而是作画,他所作的画,是画册上洋人的画和古人的画。陈丹青与委拉斯开兹的不同在于,委氏画的是自己的画,而且画的就是自己正在绘制的《宫娥》一画。这样看来,陈丹青的静物画,实为关于再现问题的视觉反思,是在机器复制的前提下以画论画的产物。我在此顺便一提:陈丹青与马克·坦西是好朋友,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他们二人经常在纽约坐而论道,讨论关于绘画的当代议题,如视觉秩序等。
但托阐明了委拉斯开兹以画论画的心机,得以进一步细说《宫娥》的再现问题。第一是绘画的目的:如果要说《宫娥》是委拉斯开兹的自画像,那么毋宁说这是一幅关于自画像的画,也即委拉斯开兹在《宫娥》中描绘了一幅自画像,这就是我们在《宫娥》中所看到的画家作画的场景。在我看来,这就像把陈丹青在静物画中描绘的古代山水画或西洋人物画换成他自己正在为别人画像的自画像。第二是绘画的特征:委拉斯开兹在《宫娥》中探索绘画的双重性,即绘画本身的物理存在与画面的视觉存在,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构的。这就像陈丹青笔下的画册是实在的,但他笔下的册页上印制的山水人物却是虚构的。在此,绘画之视觉再现的不确定性问题出现了,例如《宫娥》中墙上的镜像,可以是国王夫妇,他们坐在画家的对面让他绘制肖像,也可以是刚踏进画室之门的国王夫妇,他们来看画家为小公主画像。在我看来,也许镜中的国王夫妇,是画中画的镜像,这说明委拉斯开兹是在为他们画肖像。第三是但托的独到解读:但托特别注意到《宫娥》前景那条打瞌睡的狗,他写道,若有人走进画室,反应灵敏的狗决不会无动于衷而继续酣睡,更不要说进来的是它的主人,即国王与王后夫妇。这说明国王夫妇并不在场,于是,画中的镜像便更不确定了,这就像画中画究竟画的是什么一样不确定。由于这不确定性,但托得以在哲学高度讨论再现问题,他说,《宫娥》探讨的是实在、反映、描绘、幻象之间的关系,在《宫娥》中,这些关系构成了委拉斯开兹的图像话语。
在此种哲学意义上讲,但托所阐述的也是图像话语,是关于绘画的绘画和关于再现的再现的话语,其议题是再现的不确定性。这是九十年代西方图像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但托对福柯再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我们接受但托的观点而认为委拉斯开兹的《宫娥》描绘的就是《宫娥》一画,那么,我可以这样为但托的图像话语作结:《宫娥》是视觉再现的自我引证,委拉斯开兹在画中探讨了视觉再现的悖论。
三 米歇尔论元图像的元图像
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与美术史教授米歇尔(W.J.T. Mitchell)是美国和西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前沿学者,也是今日最重要的图像理论家之一。与希尔和但托相仿,米歇尔对《宫娥》的解读,也专注于再现的议题,也以福柯对《宫娥》之再现问题的阐述为理论起点。与但托不同的是,若说但托探讨的是关于绘画的绘画和关于再现的再现,那么米歇尔便往前推进了一步,他探讨的不仅是“关于图像的图像”,而且是“关于图像的图像的图像”,他称前者为元图像,称后者为元-元图像。
在1994年出版的《图像理论》一书的第二章中,米歇尔以委拉斯开兹的《宫娥》来探讨这个问题,他认为,《宫娥》是元图像的元图像,即元-元图像,因为这幅画具有元图像的所有特征,因而可以用来阐述元图像问题。米歇尔的阐述,有着步步深入的程序。首先,他在视觉呈现的层面上指出,《宫娥》再现了委拉斯开兹作画的场面。然而,由于画家故意不让读画人看见委拉斯开兹正在绘制什么画,因此,米歇尔的第二步便是指出这幅画的自涉性特征,更指出这幅画是对看画者、画家、被画者或模特三者之互动关系的再现(中译本《图像理论》将这三者译为“观者、生产者和再现客体”,所指不甚明确)。米歇尔声称,这是“对古典再现的古典再现”,类似中文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不仅仅是福柯说的“对古典再现的再现”那样简单。这三者之互动关系的中心,是绘画本身,所以,米歇尔的第三步阐述便是指出,《宫娥》的要义在于反映绘画、画家、被画者和观画者四者之间的关系。
米歇尔所阐述的这些关系,无论涉及三者还是四者,其实都来自福柯,只不过米歇尔换了个术语,用“元图像”和“元-元图像”来进一步阐述罢了。但是,米歇尔解读《宫娥》一画时对图像理论做出的真正贡献,在于他通过这些关系而看到了另一种关系:权力关系。福柯在《词与物》第一章讨论《宫娥》的循环再现时,大量言及凝视问题,认为凝视中的看与被看,造成了画中再现的往复和循环。可是,福柯在此并没有全力探讨凝视中的权力关系及其相互转化,这是福柯在后期著述中才全力探讨的主题。也许是受了福柯后期著述的启发,米歇尔详细阐述了《宫娥》中的凝视所负载的权力关系,涉及控制与被控制、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及其转化(中译本《图像理论》将凝视译为“注视”,而中译本《词与物》则将凝视译为“目光”,二译都误失了原著的关键词)。
米歇尔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是因为他借助福柯关于观照之起点的概念,或称原始视点的概念,来指出了凝视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米歇尔像福柯那样指出,《宫娥》一画有三个视点,一是画中的画家的视点,画家由此凝视画里画外的人;二是画中其他人的视点,他们既是被画者和被凝视者,也从他们各自的视点去凝视画家和其他人;三是画外我们这些看画者的视点,画中的一切都在我们的凝视中。
由于视点不同,米歇尔得以借福柯之口说:凝视是不确定的,凝视关系的转化,反映了权力关系的转化:尽管国王和王后是画家的雇主,画家得听命于他们,然而一旦进入画室,国王和王后一旦成为画家的模特而被画,他们就得听任画家的摆布,这就是雇员和雇主间支配关系的相互转化。在《宫娥》中,这一关系是通过凝视来呈现的,也就是说,看与被看中的凝视关系,反映了不同处所中权力关系的消长和转化。米歇尔就此写道:由于这幅画能动摇看与被看的视点和位置关系、能使我们专注于想象君主的主体性、能使我们理解画家对空间和光线以及构图的操纵、能使我们理解历史上的君主对芸芸众生的控制、能使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在个人的视觉经验和想象领域里对于观照和含义的自主把握,因此,这幅画使我们得以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王国”的观照者和统治者。在我看来,这是我们通过看画而确认的自我存在,体现了自我主宰和主宰自我的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米歇尔对《宫娥》的解读,借助视觉形式而又超越了形式主义。我们知道,米歇尔是一个形式主义者,他的图像理论以形式主义的视觉理论为基础和前提。他解读《宫娥》时对权力关系之互动和相互转化的阐述,说明他的解读并未局限于视觉形式,而他关于再现的图像理论,也没有局限于形式主义。我认为,这是米歇尔对当代视觉文化理论和图像理论做出的贡献,也是当代图像研究的一大理论取向。
二OO九年五月,蒙特利尔
照希尔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谈论《宫娥》:委拉斯开兹不仅描绘了一个画室场景,而且用视觉的方式来表述了怎样从被看者(国王夫妇、模特)的角度去进行观照,而不是仅仅从画家的角度进行观照。换言之,作为古典画家的委拉斯开兹力图挑战并改变常规的古典观照方式。
虽然希尔在行文中几乎不提福柯,但他的论述和观点,与福柯相当接近,可以说他的文章是对福柯的论述进行形式主义的实证阐释。《词与物》是福柯的早期著述,形式主义色彩较重,这使福柯能够成为希尔的先驱。因此,我也许能冒险地说:西方学者对《宫娥》图像的研究,在福柯之前都停留在传统美术的专业领域内,而福柯则以哲学认识论而越出了美术领域,他从视觉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再现的悖论,为希尔这样的形式主义研究开辟了先路。然而,福柯对当代图像理论的真正贡献,是预示了形式主义的终结,这在本文随后的个案中可以看出。
二 但托的图像话语
与希尔一样,但托(Arthur Danto)是哲学教授,也是美国当代美术理论和批评界的泰斗级学者,他对委拉斯开兹《宫娥》的解读,可以代表福柯之后西方图像理论的一大取向,即超越希尔所代表的形式主义图像研究,转而进入当代语境。但托对《宫娥》的解读与福柯的哲学解读相当接近,他们都用这幅画的视觉秩序来阐说再现的不确定性。不过,但托在行文中没有提到福柯,因为他另有一个写作目的,这就是对美国当代观念主义画家马克·坦西(Mark Tansey)的理论阐述。这就是说,但托的理论语境不是形式主义的,而是观念主义的。
但托为马克·坦西的作品编了一部画集,名《马克·坦西:视觉与修正》(1992),并写了长篇序言《马克·坦西的画中画》。这篇长序有明确的主题、充分的论述和完整的结构,是一篇独立的研究论文。文章的主题是讨论关于绘画的绘画,论述方法是史学研究型的。但托从文艺复兴早期的欧洲第一幅画中画谈起,经过风格主义、巴罗克时代,到现代主义和波普以来的当代艺术,历数了画中画的时代风格、历史演变、宗教内涵、审美趣味和哲学意义,然后引出了马克·坦西的画中画和再现的再现问题。这一切,构成了但托解读《宫娥》的历史前提与理论语境。
在这样的视野中看,委拉斯开兹便超越了巴罗克时代的写实再现,因为他以《宫娥》一画来对写实再现的理论议题进行超前反思。按照但托的叙述,画中画的历史说明了图像(picture)的回归,而在委拉斯开兹的《宫娥》中,这回归表现为以画论画,这说明图像之于委拉斯开兹的重要性。由于图像的重要性,但托认为,《宫娥》所描绘的恰是委拉斯开兹的《宫娥》一画。在此,我这句汉语陈述是对但托论《宫娥》的归纳,有点悖论意味。实际上,按照但托的解读,委拉斯开兹的视觉语言,的确是悖论的,画家正是利用并发挥了视觉悖论,才达到了以画论画的目的。
为了说明我的陈述“《宫娥》所描绘的恰是委拉斯开兹的《宫娥》一画”,我且用但托看委拉斯开兹的眼光来看陈丹青在近十多年中画的静物,即他写生的那些画册。我们看到,无论画家是画欧洲古典绘画的画册,还是画中国传统的文人山水或花鸟画册,画家所描绘的都是画册及册页上印制的绘画,画家所关心的都是绘画本身。在此,陈丹青不是临摹,而是作画,他所作的画,是画册上洋人的画和古人的画。陈丹青与委拉斯开兹的不同在于,委氏画的是自己的画,而且画的就是自己正在绘制的《宫娥》一画。这样看来,陈丹青的静物画,实为关于再现问题的视觉反思,是在机器复制的前提下以画论画的产物。我在此顺便一提:陈丹青与马克·坦西是好朋友,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他们二人经常在纽约坐而论道,讨论关于绘画的当代议题,如视觉秩序等。
但托阐明了委拉斯开兹以画论画的心机,得以进一步细说《宫娥》的再现问题。第一是绘画的目的:如果要说《宫娥》是委拉斯开兹的自画像,那么毋宁说这是一幅关于自画像的画,也即委拉斯开兹在《宫娥》中描绘了一幅自画像,这就是我们在《宫娥》中所看到的画家作画的场景。在我看来,这就像把陈丹青在静物画中描绘的古代山水画或西洋人物画换成他自己正在为别人画像的自画像。第二是绘画的特征:委拉斯开兹在《宫娥》中探索绘画的双重性,即绘画本身的物理存在与画面的视觉存在,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构的。这就像陈丹青笔下的画册是实在的,但他笔下的册页上印制的山水人物却是虚构的。在此,绘画之视觉再现的不确定性问题出现了,例如《宫娥》中墙上的镜像,可以是国王夫妇,他们坐在画家的对面让他绘制肖像,也可以是刚踏进画室之门的国王夫妇,他们来看画家为小公主画像。在我看来,也许镜中的国王夫妇,是画中画的镜像,这说明委拉斯开兹是在为他们画肖像。第三是但托的独到解读:但托特别注意到《宫娥》前景那条打瞌睡的狗,他写道,若有人走进画室,反应灵敏的狗决不会无动于衷而继续酣睡,更不要说进来的是它的主人,即国王与王后夫妇。这说明国王夫妇并不在场,于是,画中的镜像便更不确定了,这就像画中画究竟画的是什么一样不确定。由于这不确定性,但托得以在哲学高度讨论再现问题,他说,《宫娥》探讨的是实在、反映、描绘、幻象之间的关系,在《宫娥》中,这些关系构成了委拉斯开兹的图像话语。
在此种哲学意义上讲,但托所阐述的也是图像话语,是关于绘画的绘画和关于再现的再现的话语,其议题是再现的不确定性。这是九十年代西方图像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但托对福柯再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我们接受但托的观点而认为委拉斯开兹的《宫娥》描绘的就是《宫娥》一画,那么,我可以这样为但托的图像话语作结:《宫娥》是视觉再现的自我引证,委拉斯开兹在画中探讨了视觉再现的悖论。
三 米歇尔论元图像的元图像
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与美术史教授米歇尔(W.J.T. Mitchell)是美国和西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前沿学者,也是今日最重要的图像理论家之一。与希尔和但托相仿,米歇尔对《宫娥》的解读,也专注于再现的议题,也以福柯对《宫娥》之再现问题的阐述为理论起点。与但托不同的是,若说但托探讨的是关于绘画的绘画和关于再现的再现,那么米歇尔便往前推进了一步,他探讨的不仅是“关于图像的图像”,而且是“关于图像的图像的图像”,他称前者为元图像,称后者为元-元图像。
在1994年出版的《图像理论》一书的第二章中,米歇尔以委拉斯开兹的《宫娥》来探讨这个问题,他认为,《宫娥》是元图像的元图像,即元-元图像,因为这幅画具有元图像的所有特征,因而可以用来阐述元图像问题。米歇尔的阐述,有着步步深入的程序。首先,他在视觉呈现的层面上指出,《宫娥》再现了委拉斯开兹作画的场面。然而,由于画家故意不让读画人看见委拉斯开兹正在绘制什么画,因此,米歇尔的第二步便是指出这幅画的自涉性特征,更指出这幅画是对看画者、画家、被画者或模特三者之互动关系的再现(中译本《图像理论》将这三者译为“观者、生产者和再现客体”,所指不甚明确)。米歇尔声称,这是“对古典再现的古典再现”,类似中文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不仅仅是福柯说的“对古典再现的再现”那样简单。这三者之互动关系的中心,是绘画本身,所以,米歇尔的第三步阐述便是指出,《宫娥》的要义在于反映绘画、画家、被画者和观画者四者之间的关系。
米歇尔所阐述的这些关系,无论涉及三者还是四者,其实都来自福柯,只不过米歇尔换了个术语,用“元图像”和“元-元图像”来进一步阐述罢了。但是,米歇尔解读《宫娥》一画时对图像理论做出的真正贡献,在于他通过这些关系而看到了另一种关系:权力关系。福柯在《词与物》第一章讨论《宫娥》的循环再现时,大量言及凝视问题,认为凝视中的看与被看,造成了画中再现的往复和循环。可是,福柯在此并没有全力探讨凝视中的权力关系及其相互转化,这是福柯在后期著述中才全力探讨的主题。也许是受了福柯后期著述的启发,米歇尔详细阐述了《宫娥》中的凝视所负载的权力关系,涉及控制与被控制、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及其转化(中译本《图像理论》将凝视译为“注视”,而中译本《词与物》则将凝视译为“目光”,二译都误失了原著的关键词)。
米歇尔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是因为他借助福柯关于观照之起点的概念,或称原始视点的概念,来指出了凝视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米歇尔像福柯那样指出,《宫娥》一画有三个视点,一是画中的画家的视点,画家由此凝视画里画外的人;二是画中其他人的视点,他们既是被画者和被凝视者,也从他们各自的视点去凝视画家和其他人;三是画外我们这些看画者的视点,画中的一切都在我们的凝视中。
由于视点不同,米歇尔得以借福柯之口说:凝视是不确定的,凝视关系的转化,反映了权力关系的转化:尽管国王和王后是画家的雇主,画家得听命于他们,然而一旦进入画室,国王和王后一旦成为画家的模特而被画,他们就得听任画家的摆布,这就是雇员和雇主间支配关系的相互转化。在《宫娥》中,这一关系是通过凝视来呈现的,也就是说,看与被看中的凝视关系,反映了不同处所中权力关系的消长和转化。米歇尔就此写道:由于这幅画能动摇看与被看的视点和位置关系、能使我们专注于想象君主的主体性、能使我们理解画家对空间和光线以及构图的操纵、能使我们理解历史上的君主对芸芸众生的控制、能使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在个人的视觉经验和想象领域里对于观照和含义的自主把握,因此,这幅画使我们得以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王国”的观照者和统治者。在我看来,这是我们通过看画而确认的自我存在,体现了自我主宰和主宰自我的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米歇尔对《宫娥》的解读,借助视觉形式而又超越了形式主义。我们知道,米歇尔是一个形式主义者,他的图像理论以形式主义的视觉理论为基础和前提。他解读《宫娥》时对权力关系之互动和相互转化的阐述,说明他的解读并未局限于视觉形式,而他关于再现的图像理论,也没有局限于形式主义。我认为,这是米歇尔对当代视觉文化理论和图像理论做出的贡献,也是当代图像研究的一大理论取向。
二OO九年五月,蒙特利尔
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收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收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洞喻”是说,假定有一些从小就被捆绑着不能转身的囚徒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外面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来往的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解除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些影子;而当他继续走到外面,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摹仿;但他这时还不能直接看太阳,只能看太阳在水中的倒影,等到他逐渐适应了,他才能看见太阳,并发现真正的真理不是任何地上的事物,而是太阳和它的光明。用“线喻”表明了真理上升过程的各个阶段。他把一条线段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代表“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它们各自又分为两个部分,这样就有按照其清晰程度或真实性的程度而分出的四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等级:可见世界(即“意见”)包括“想象”“信念”,可知世界(即“真理”)包括“理智”和“理性”(辩证法)。在这里,“洞喻”是“线喻”的形象表达,“线喻”则是“洞喻”的理论阐明。
“洞穴比喻”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1]的不同及相关问题,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喻”。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作了如下设想: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不过柏拉图认为,只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他的视力就可以恢复,首先大概看阴影最容易,其次是看人或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是看事物本身,在夜间观察天象,之后就可以在白天看太阳本身了。此时他便明白:“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的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2]于是他回想当初穴居的情形,就会庆幸自己在认识上的变化而对同伴表示遗憾。他既已见到了事物之本身,便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愿意再过囚徒生活。然而,如果他复回洞中,那些同伴不仅不信其言,还会觉得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对“影像”竟不能如从前那样辨别。他的同伴们不仅不想出去,甚至想把那位带他出洞的人逮住杀掉。
这就是整个洞穴喻的基本内容。这个比喻中涉及到太阳、洞穴、囚徒等多个方面,它们各是指什么?让我们对这个寓意良深的隐喻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
柏拉图在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1]的不同及相关问题,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喻”。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作了如下设想: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不过柏拉图认为,只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他的视力就可以恢复,首先大概看阴影最容易,其次是看人或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是看事物本身,在夜间观察天象,之后就可以在白天看太阳本身了。此时他便明白:“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的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2]于是他回想当初穴居的情形,就会庆幸自己在认识上的变化而对同伴表示遗憾。他既已见到了事物之本身,便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愿意再过囚徒生活。然而,如果他复回洞中,那些同伴不仅不信其言,还会觉得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对“影像”竟不能如从前那样辨别。他的同伴们不仅不想出去,甚至想把那位带他出洞的人逮住杀掉。
这就是整个洞穴喻的基本内容。这个比喻中涉及到太阳、洞穴、囚徒等多个方面,它们各是指什么?让我们对这个寓意良深的隐喻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
柏拉图在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使用洞穴寓言首次详细解释唯心主义。洞穴寓言说的是,在一个地下洞穴中有一群囚徒,他们身后有一堆火把,在囚徒与火把之间是被操纵的木偶。因为囚徒们的身体被捆绑着(不能转身),所以他们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前面墙上的影子。因此,洞穴中的囚徒们确信这些影子就是一切,此外什么也没有。当把囚徒们解放出来,并让他们看清背后的火把和木偶,他们中大多数反而不知所措而宁愿继续待在原来的状态,有些甚至会将自己的迷惑迁怒于那些向他们揭露真相的人。不过还是有少数人能够接受真相,这些人认识到先前所见的一切不过是木偶的影子,毅然走出洞穴,奔向自由。刚走出洞穴的这些人不禁头晕眼花,开始,他们不敢直接正眼看光明的世界,渐渐地,他们可以直接看、仔细看清阳光下的一些,最后,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看清阳光的源头——太阳
段炼: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美术教育
日期:2009年1月1日 来源:美学研究 作者:段炼 阅读:811
一 当代美术教育的大方向
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已朝视觉文化倾斜。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美术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造型技能的培训,而在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层次上,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通识教育。即便在大学层次的专业美术教育领域内,造型技能的训练,也已经被置于综合的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教育的语境中。换言之,造型技能只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只是视觉认知、视觉思维、视觉表达和视觉交流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这一倾斜,使我们既可以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视觉文化研究在西方的发展,也可以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西方美术教育的演进与开拓。
大体上说,欧洲工业革命以前的美术教育,强调造型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此后,随着工业发展的要求,西方美术教育一分为二,有纯艺术教育和应用艺术教育二者,前者仍偏重造型技能,后者则偏重绘图和设计。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美术教育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纯艺术教育领域,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纯艺术走出象牙之塔,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性,例如,美术教育从开发学生的个人创造力,转向了重建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与此相应,到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西方美术教育的大流又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增强了视觉文化教育。
在此,所谓视觉文化教育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说大学里的专业美术教育从技能转向观念,教育家们主张学生在视觉传播活动中,创造出具有思想性和较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其二是说公共美术教育成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得以回避造型训练的不足,转而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认识艺术、培养视觉感知和审美判断能力,这是艺术概念和教育概念的扩展。
在我国,当代美术教育也正经历着巨大变化,纯艺术教育和应用艺术教育是今日专业美术教育领域内的两大主流,而在当代意义上作为视觉文化教育的公共美术教育也已起步。此间的问题是,我国的专业美术教育,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应用艺术,似乎仍未充分看清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充分看清视觉文化教育超越了美术的局限,没有充分看清视觉文化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它能使我们摆脱狭隘的务实技能训练,是我们追求宏观意识的有效途径。
早在九十年代初,笔者曾在《江苏画刊》发表《今日北美的美术教育》一文,指出二十世纪西方美术教育先后有三大目的,分别是满足个人的审美创造欲望、承传人类集体的视觉文化遗产、确认艺术的社会价值。一二十年过去了,曾经一度蛊惑人心的后现代主义已日薄西山,今日西方美术教育的变化,是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发展了视觉文化的概念,将后现代所解构的艺术价值观,在文化研究的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宏观重构,使当代美术教育,以视觉文化概念来统合了纯艺术教育和应用艺术教育,统合了专业美术教育和公共美术教育,并打通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美术教育三个层次间的联系。同时,在这宏观的视觉文化概念的统合之下,又兼顾了被统合者各自的具体特征和价值。我认为,当代西方美术教育的这一演进,对我们今日的美术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 视觉文化教育的历史溯源
关于西方美术教育的演进,美国学者阿瑟·艾夫兰(Arthur Efland)在其《美术教育史:视觉艺术教育里的认知与社会思潮》中有相当的阐释。该著于1990年在纽约初版,中文本由邢莉和常宁生翻译,译名《西方美术教育史》,200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叙述了古希腊至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美术教育,并借助欧洲美术教育的影响,来反思美国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作者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角度认识80年代以后视觉文化教育何以能够成为今日西方美术教育的主流和发展趋势的问题。
关于古希腊到启蒙时代的欧洲美术教育之发展,艾夫兰把握了审美教育从手工训练中最终分离出来的大势,而对今日视觉文化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艾夫兰指出了柏拉图的模仿说对后世美术教育的影响。尽管艾夫兰并未论及视觉文化这一概念,但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模仿说在西方美学中的奠基意义,甚至西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再现理论,也都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例如,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梵高《农鞋》一画的解读,后来招致了美国理论家夏毕洛(Meyer Schapiro)的反驳,更引来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的进一步辩驳。虽然艾夫兰完全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知道,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时期西方学界有关再现理论的论争,都以柏拉图学说为逻辑起点,而在今日视觉文化研究和美术教育中,柏拉图引发的模仿与再现的问题,则是学术界最重要的理论议题的起点。
类似的例子还有法国思想家福科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的开篇就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宫娥》一画而对再现问题的讨论,以及他在文集《这不是一只烟斗》中对比利时现代画家马格利特之同名超现实绘画的解读和发挥。九十年代初,美国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也就这个问题在《马克·坦西:视觉与修正》(Mark Tansey: Vision and Revision,1992)中作了进一步探讨。到九十年代末,另一位美国哲学家马克·泰勒(Mark C. Taylor)也在其《探索图像:马克·坦西与再现的终结》(The Picture in Question: Mark Tansey and the End of Representation, 1999)一书中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欧美学者对再现问题的深度研究,不仅是今日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为今日美术教育中一些最根本的学理问题,例如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这一切,都源自柏拉图对模仿与再现问题的发难。
按照艾夫兰的历史研究,自浪漫主义运动以来,西方美术教育的目的,时常在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之间摇摆。到了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美术教育家们有了共识,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一的,美术教育的方法也随着目的的发展而发展,于是美术教育逐渐具有了综合特征,这既是兼顾个性的自我表现和艺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兼顾审美教育和造型技能的培养。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种被简称为DBAE的美术教育理论便在美国出现,到80年代末发展成熟。
三 视觉文化与多学科美术教育
艾夫兰的《美术教育史》述及小学、中学、大学的公共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虽然他在书末提到了DBAE,但仅一页篇幅,未展开论述。DBAE是一套有关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力倡改变美术教育专注于作品制作的单一性,转而从美术创造、美术史、美术批评、美学这四个学科,进行融会贯通的综合美术教育,以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评判断能力。DBAE的实质,是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这一实质,反映了后现代的文化特征,也预示了后现代之后美术教育向视觉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了说明DBAE在多学科中的综合性,我且从这个术语的翻译切入。九十年代初,笔者到北美留学,攻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位,那时有一门课就是学习DBAE的理论和方法。我当时对这套新理论很感兴趣,打算向国内美术界和教育界介绍。提笔作文,首先面临的便是怎样翻译DBAE这个术语,这涉及的并不止是语言问题,而是对西方美术教育之历史和发展趋向的认识,以及对DBAE之实质的理解。
如前所述,在80年代以前,西方美术教育摇摆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和社会意识之间,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以制作作品为主。随着美术教育家们对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之重要性的认识,美术教育渐渐超越了作品制作的单一性,而包括了美术制作、美术史、美术批评、美学四个方面,即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因此,我在90年代初撰文向国内作介绍时,将DBAE翻译为“综合美术教育”。这种译法属于意译,顾及了DBAE的综合性,但忽略了四个学科的相对性。DBAE的英文全称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字面直译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在90年代中后期,有台湾学者就采用了这样的直译,国内也有学者采用了同样的译法。这种译法偏重彼此相对存在的四个方面,字面翻译准确,但忽略了DBAE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到21世纪初,国内学者王柯平将其翻译为“多学科艺术教育”,顾及了四个学科的独立性和DBAE的综合性。实际上,艾夫兰在《美术教育史》一书的末尾,便用了“走向和谐的交融”作为最后的小标题,他在历史的发展中,看到了未来的综合趋势。
的确,术语问题不仅涉及翻译理论,更涉及字面背后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敏感。就翻译而言,20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萨瓦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回答三个问题:原文说的是什么、原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原作者的表述方式是什么。回答了这些问题后,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便可在意译和直译之间进行恰当的选择。DBAE所涉及的四个学科,如果孤立地看,它们是工业社会之精细分工的产物,对应于20世纪前半期的现代主义。然而,DBAE出现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盛期,是后工业时期的产物。后工业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对机械主义之精细分工的超越,强调人的综合运作能力。这不仅是后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区别,也是后现代教育与现代主义时期之教育的一个区别。正因此,在西方出现于后现代时期的“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教育理念,才得以在后现代之后长足发展,并促成视觉文化教育的成型。这一切正好说明,具有综合性实质的多学科DBAE,预示了当代美术教育向视觉文化教育发展的大趋向。
DBAE是西方美术教育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尽管这一理论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今天仍然是北美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DBAE的理论,自1998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已经陆续翻译出版了美国学术界几乎所有相关的权威著述。王柯平等四位作者更撰写了专著《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详尽介绍了DBAE,是著2006年出版,收入同一丛书中。
四 视觉文化教育个案
本文在前面的历史叙述中,涉及了西方小学和中学作为通识教育的美术课程,现在转向高校作为专业教育的视觉文化课程。二十一世纪的西方视觉文化教育,由于目前尚处进行时态,理论家和教育家们还在探索和实践中,笔者难以从历史的高度探讨之。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个案分析的方式来做初步描述。
我描述的个案是米歇尔(T.J. Mitchell)的“视觉文化”课,一门关于“什么是视觉文化”的专业理论课,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视觉文化教育的通识课。米歇尔是美国最重要的视觉文化理论家之一,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英文系。在世纪之交那一年,米歇尔开始为美术史系和英文系三年级本科生合开“视觉文化”课。从课时看,这门课分量较重,是美术理论和文学理论的专业主干课程,属于文化研究类,而非造型艺术类。
照米歇尔的设计,这门课共九个主题,大体覆盖了视觉文化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九课主题的安排,实际上相当于一部教材或专著的章节编排。第一课的主题“何谓视觉文化”,给这一学科的中心概念下定义,指出了视觉文化的跨学科性。第二课“何为视觉媒介”强调视觉文化之语境的重要性,以及美术博物馆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这两课从点到面,为视觉文化做出了学理的界定。第三课“何谓图像?”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到当代数码虚拟理论,又论及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志和图像学概念,以及后现代时期的再现理论。第四课“可视的界限”从福科的《这不是一只烟斗》讲再现问题,重在文字与图像、语言与视觉的关系。这两课旨在确立视觉文化的理论议题,为这一学科奠定哲学基础。第五课“何为视觉”先对视觉问题做历史叙述,理清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然后在第六课中继续这一课题,讲拉康的凝视理论,偏重精神分析的视角。循着前面几课的逻辑,这两课进行历史叙述,旨在梳理视觉理论的发展脉络。第七课“视觉领域里的种族和性别问题”,探讨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对视觉问题的论述,将前一课的纵向历史同此处的横向论题联系了起来。第八课“审视与监视”从电影切入,仍以视觉图像为焦点,探讨视觉文化所涉及的政治问题。这样,这两课便将视觉文化的探讨引入了当代议题,尤其是后现代以来的政治议题。第九课“图像的目的是什么”,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对视觉文化这一学科进行了总结。
显然,米歇尔的课程设计极富内在逻辑,该课程以图像为论点来确立视觉文化的理论议题,并对之作历史的宏观清理,然后步步深入到关于图像再现的具体问题,并从当代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换言之,米歇尔的视觉文化课程,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较深的具体论题,同时又显示出强烈的个人色彩,而非人云亦云。这九课的内容,实际上是米歇尔自80年代以来数部关于图像理论之专著的内容,尤其是他的名著《图像理论》的内容。由于米歇尔在美国的视觉文化研究领域是位领军人物,在学术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将以上内容看作是视觉文化之美国学派的研究方向。这一学派的特点,在于它超出了美术和视觉艺术的疆界,并以视觉图像为研究中心,以再现理论为哲学基础,关注图像的传播功能。
在大学层次设置这样的专业课程,其意义在于打通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联系,扩展了美术教育的领域。进一步说,大学生研习视觉文化理论,对中小学视觉文化教育的实践有直接帮助。关于米歇尔个案所涉及的图像学问题,笔者另有专章讨论。
二OO八年二月,蒙特利尔
2顶一下
版权声明:任何网站,媒体如欲转载本站文章,必须得到原作者及美学研究网的的许可。本站有权利和义务协助作者维护相关权益。
日期:2009年1月1日 来源:美学研究 作者:段炼 阅读:811
一 当代美术教育的大方向
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已朝视觉文化倾斜。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美术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造型技能的培训,而在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层次上,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通识教育。即便在大学层次的专业美术教育领域内,造型技能的训练,也已经被置于综合的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教育的语境中。换言之,造型技能只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只是视觉认知、视觉思维、视觉表达和视觉交流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这一倾斜,使我们既可以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视觉文化研究在西方的发展,也可以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西方美术教育的演进与开拓。
大体上说,欧洲工业革命以前的美术教育,强调造型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此后,随着工业发展的要求,西方美术教育一分为二,有纯艺术教育和应用艺术教育二者,前者仍偏重造型技能,后者则偏重绘图和设计。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美术教育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纯艺术教育领域,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纯艺术走出象牙之塔,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性,例如,美术教育从开发学生的个人创造力,转向了重建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与此相应,到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西方美术教育的大流又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增强了视觉文化教育。
在此,所谓视觉文化教育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说大学里的专业美术教育从技能转向观念,教育家们主张学生在视觉传播活动中,创造出具有思想性和较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其二是说公共美术教育成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得以回避造型训练的不足,转而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认识艺术、培养视觉感知和审美判断能力,这是艺术概念和教育概念的扩展。
在我国,当代美术教育也正经历着巨大变化,纯艺术教育和应用艺术教育是今日专业美术教育领域内的两大主流,而在当代意义上作为视觉文化教育的公共美术教育也已起步。此间的问题是,我国的专业美术教育,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应用艺术,似乎仍未充分看清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充分看清视觉文化教育超越了美术的局限,没有充分看清视觉文化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它能使我们摆脱狭隘的务实技能训练,是我们追求宏观意识的有效途径。
早在九十年代初,笔者曾在《江苏画刊》发表《今日北美的美术教育》一文,指出二十世纪西方美术教育先后有三大目的,分别是满足个人的审美创造欲望、承传人类集体的视觉文化遗产、确认艺术的社会价值。一二十年过去了,曾经一度蛊惑人心的后现代主义已日薄西山,今日西方美术教育的变化,是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发展了视觉文化的概念,将后现代所解构的艺术价值观,在文化研究的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宏观重构,使当代美术教育,以视觉文化概念来统合了纯艺术教育和应用艺术教育,统合了专业美术教育和公共美术教育,并打通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美术教育三个层次间的联系。同时,在这宏观的视觉文化概念的统合之下,又兼顾了被统合者各自的具体特征和价值。我认为,当代西方美术教育的这一演进,对我们今日的美术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 视觉文化教育的历史溯源
关于西方美术教育的演进,美国学者阿瑟·艾夫兰(Arthur Efland)在其《美术教育史:视觉艺术教育里的认知与社会思潮》中有相当的阐释。该著于1990年在纽约初版,中文本由邢莉和常宁生翻译,译名《西方美术教育史》,200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叙述了古希腊至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美术教育,并借助欧洲美术教育的影响,来反思美国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作者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角度认识80年代以后视觉文化教育何以能够成为今日西方美术教育的主流和发展趋势的问题。
关于古希腊到启蒙时代的欧洲美术教育之发展,艾夫兰把握了审美教育从手工训练中最终分离出来的大势,而对今日视觉文化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艾夫兰指出了柏拉图的模仿说对后世美术教育的影响。尽管艾夫兰并未论及视觉文化这一概念,但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模仿说在西方美学中的奠基意义,甚至西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再现理论,也都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例如,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梵高《农鞋》一画的解读,后来招致了美国理论家夏毕洛(Meyer Schapiro)的反驳,更引来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的进一步辩驳。虽然艾夫兰完全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知道,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时期西方学界有关再现理论的论争,都以柏拉图学说为逻辑起点,而在今日视觉文化研究和美术教育中,柏拉图引发的模仿与再现的问题,则是学术界最重要的理论议题的起点。
类似的例子还有法国思想家福科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的开篇就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宫娥》一画而对再现问题的讨论,以及他在文集《这不是一只烟斗》中对比利时现代画家马格利特之同名超现实绘画的解读和发挥。九十年代初,美国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也就这个问题在《马克·坦西:视觉与修正》(Mark Tansey: Vision and Revision,1992)中作了进一步探讨。到九十年代末,另一位美国哲学家马克·泰勒(Mark C. Taylor)也在其《探索图像:马克·坦西与再现的终结》(The Picture in Question: Mark Tansey and the End of Representation, 1999)一书中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欧美学者对再现问题的深度研究,不仅是今日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为今日美术教育中一些最根本的学理问题,例如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这一切,都源自柏拉图对模仿与再现问题的发难。
按照艾夫兰的历史研究,自浪漫主义运动以来,西方美术教育的目的,时常在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之间摇摆。到了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美术教育家们有了共识,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一的,美术教育的方法也随着目的的发展而发展,于是美术教育逐渐具有了综合特征,这既是兼顾个性的自我表现和艺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兼顾审美教育和造型技能的培养。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种被简称为DBAE的美术教育理论便在美国出现,到80年代末发展成熟。
三 视觉文化与多学科美术教育
艾夫兰的《美术教育史》述及小学、中学、大学的公共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虽然他在书末提到了DBAE,但仅一页篇幅,未展开论述。DBAE是一套有关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力倡改变美术教育专注于作品制作的单一性,转而从美术创造、美术史、美术批评、美学这四个学科,进行融会贯通的综合美术教育,以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评判断能力。DBAE的实质,是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这一实质,反映了后现代的文化特征,也预示了后现代之后美术教育向视觉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了说明DBAE在多学科中的综合性,我且从这个术语的翻译切入。九十年代初,笔者到北美留学,攻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位,那时有一门课就是学习DBAE的理论和方法。我当时对这套新理论很感兴趣,打算向国内美术界和教育界介绍。提笔作文,首先面临的便是怎样翻译DBAE这个术语,这涉及的并不止是语言问题,而是对西方美术教育之历史和发展趋向的认识,以及对DBAE之实质的理解。
如前所述,在80年代以前,西方美术教育摇摆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和社会意识之间,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以制作作品为主。随着美术教育家们对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之重要性的认识,美术教育渐渐超越了作品制作的单一性,而包括了美术制作、美术史、美术批评、美学四个方面,即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因此,我在90年代初撰文向国内作介绍时,将DBAE翻译为“综合美术教育”。这种译法属于意译,顾及了DBAE的综合性,但忽略了四个学科的相对性。DBAE的英文全称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字面直译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在90年代中后期,有台湾学者就采用了这样的直译,国内也有学者采用了同样的译法。这种译法偏重彼此相对存在的四个方面,字面翻译准确,但忽略了DBAE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到21世纪初,国内学者王柯平将其翻译为“多学科艺术教育”,顾及了四个学科的独立性和DBAE的综合性。实际上,艾夫兰在《美术教育史》一书的末尾,便用了“走向和谐的交融”作为最后的小标题,他在历史的发展中,看到了未来的综合趋势。
的确,术语问题不仅涉及翻译理论,更涉及字面背后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敏感。就翻译而言,20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萨瓦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回答三个问题:原文说的是什么、原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原作者的表述方式是什么。回答了这些问题后,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便可在意译和直译之间进行恰当的选择。DBAE所涉及的四个学科,如果孤立地看,它们是工业社会之精细分工的产物,对应于20世纪前半期的现代主义。然而,DBAE出现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盛期,是后工业时期的产物。后工业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对机械主义之精细分工的超越,强调人的综合运作能力。这不仅是后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区别,也是后现代教育与现代主义时期之教育的一个区别。正因此,在西方出现于后现代时期的“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教育理念,才得以在后现代之后长足发展,并促成视觉文化教育的成型。这一切正好说明,具有综合性实质的多学科DBAE,预示了当代美术教育向视觉文化教育发展的大趋向。
DBAE是西方美术教育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尽管这一理论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今天仍然是北美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DBAE的理论,自1998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已经陆续翻译出版了美国学术界几乎所有相关的权威著述。王柯平等四位作者更撰写了专著《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详尽介绍了DBAE,是著2006年出版,收入同一丛书中。
四 视觉文化教育个案
本文在前面的历史叙述中,涉及了西方小学和中学作为通识教育的美术课程,现在转向高校作为专业教育的视觉文化课程。二十一世纪的西方视觉文化教育,由于目前尚处进行时态,理论家和教育家们还在探索和实践中,笔者难以从历史的高度探讨之。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个案分析的方式来做初步描述。
我描述的个案是米歇尔(T.J. Mitchell)的“视觉文化”课,一门关于“什么是视觉文化”的专业理论课,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视觉文化教育的通识课。米歇尔是美国最重要的视觉文化理论家之一,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英文系。在世纪之交那一年,米歇尔开始为美术史系和英文系三年级本科生合开“视觉文化”课。从课时看,这门课分量较重,是美术理论和文学理论的专业主干课程,属于文化研究类,而非造型艺术类。
照米歇尔的设计,这门课共九个主题,大体覆盖了视觉文化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九课主题的安排,实际上相当于一部教材或专著的章节编排。第一课的主题“何谓视觉文化”,给这一学科的中心概念下定义,指出了视觉文化的跨学科性。第二课“何为视觉媒介”强调视觉文化之语境的重要性,以及美术博物馆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这两课从点到面,为视觉文化做出了学理的界定。第三课“何谓图像?”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到当代数码虚拟理论,又论及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志和图像学概念,以及后现代时期的再现理论。第四课“可视的界限”从福科的《这不是一只烟斗》讲再现问题,重在文字与图像、语言与视觉的关系。这两课旨在确立视觉文化的理论议题,为这一学科奠定哲学基础。第五课“何为视觉”先对视觉问题做历史叙述,理清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然后在第六课中继续这一课题,讲拉康的凝视理论,偏重精神分析的视角。循着前面几课的逻辑,这两课进行历史叙述,旨在梳理视觉理论的发展脉络。第七课“视觉领域里的种族和性别问题”,探讨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对视觉问题的论述,将前一课的纵向历史同此处的横向论题联系了起来。第八课“审视与监视”从电影切入,仍以视觉图像为焦点,探讨视觉文化所涉及的政治问题。这样,这两课便将视觉文化的探讨引入了当代议题,尤其是后现代以来的政治议题。第九课“图像的目的是什么”,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对视觉文化这一学科进行了总结。
显然,米歇尔的课程设计极富内在逻辑,该课程以图像为论点来确立视觉文化的理论议题,并对之作历史的宏观清理,然后步步深入到关于图像再现的具体问题,并从当代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换言之,米歇尔的视觉文化课程,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较深的具体论题,同时又显示出强烈的个人色彩,而非人云亦云。这九课的内容,实际上是米歇尔自80年代以来数部关于图像理论之专著的内容,尤其是他的名著《图像理论》的内容。由于米歇尔在美国的视觉文化研究领域是位领军人物,在学术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将以上内容看作是视觉文化之美国学派的研究方向。这一学派的特点,在于它超出了美术和视觉艺术的疆界,并以视觉图像为研究中心,以再现理论为哲学基础,关注图像的传播功能。
在大学层次设置这样的专业课程,其意义在于打通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联系,扩展了美术教育的领域。进一步说,大学生研习视觉文化理论,对中小学视觉文化教育的实践有直接帮助。关于米歇尔个案所涉及的图像学问题,笔者另有专章讨论。
二OO八年二月,蒙特利尔
2顶一下
版权声明:任何网站,媒体如欲转载本站文章,必须得到原作者及美学研究网的的许可。本站有权利和义务协助作者维护相关权益。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Followers
Blog Archive
-
▼
2009
(1187)
-
▼
September
(50)
- 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
- Teresa ZhangI have crossing the oceans of time,to ...
- Ai Weiwei, censorship and sacred factsFiled under:...
- From masses to classesBy Mu Qian (China Daily)Upda...
- Digital Creations Come of Age Sign in to Recommend...
- 郎咸平亲临多伦多解密中国民营企业海外资本之路 文章来源: OTT方圆国际 于 2009-09-...
- 美剧中你未必能"听懂"的俚语 (英语广角)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9, ...
- 英文求职信中最经典的十句话 (英语广角)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
- 采访上帝 (英语广角)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4, 2009, 02:40 ...
- 社交网站Facebook最近开始推出一系列电子商务服务 (科学经济)作者: timesny , 发表...
- 意大利大学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科学经济)作者: 释明 , 来自: NY, 发表于: 星期日, 八月 ...
- 网络广告的窘境 (科学经济)作者: 罗伯特·霍夫,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1...
- 估价网络“友情” (科学经济)作者: 李正宁,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
- 数据分析让网络推广事半功倍 (科学经济)作者: 牟长青,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09...
- 如何分析一个网站的真实流量大小 (科学经济)作者: 牟长青,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20, 20...
- 云计算为商界带来巨变 (科学经济)作者: 钢筋水泥,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
- 信息技术100强 (科学经济)作者: 商业周刊,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2, 2009, 02...
- 德鲁克管理学家詹文明:职业经理人的五大工作 (科学经济)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
- 怎样下载YouTube视频 (科学经济)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25, 2...
- 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 (科学经济)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二, 九月 15, 2009,...
- SNS营销分析:美丽又凶险 (科学经济)作者: 路不拾遗 , 发表于: 星期三, 八月 26, 20...
- 搜索引擎快速收录网站:搜索引擎登录入口大全 (科学经济)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五, ...
- SEO优化相关信息查询工具站点大全(中文) (科学经济)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五, ...
- 用什么软件搭建视频点播,网络电视比较好 (科学经济)作者: kevin , 发表于: 星期三, 九月...
- 下一个社会:知识型网络社会的管理 -林永青 (科学经济)作者: 好文转帖, 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 四种人不可交往来源:纽约时代 发布时间:2009-09-23 查看次数:2 在下如今已经进入“知天命...
- 读书只读一流书 -李开复来源:纽约时代 发布时间:2009-09-23 查看次数:1 我读书的渊源要...
- 希尔的形式主义方法,表现为他对视点的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是:《宫娥》之视觉再现的悖论,源于画家视点的...
- 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
- “洞喻”是说,假定有一些从小就被捆绑着不能转身的囚徒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外面有一堆火在洞壁上...
- 太阳隐喻真理,洞穴和影子隐喻黑暗和事物的假象,囚徒隐喻无知的人.柏拉图把自己比做站起来的囚徒,因为知...
- “洞穴比喻”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
-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使用洞穴寓言首次详细解释唯心主义。洞穴寓言说的是,在一个地下洞穴中有一群囚徒,...
- 段炼: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美术教育日期:2009年1月1日 来源:美学研究 作者:段炼 阅读:811...
- 2009年09月11日 14:04:11 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 梁佳 艺术的...
- Reopened Museum Tells Chinese-American Stories Ta...
- What to Do if You Have the FluSteps will protect y...
- Doubling Down on the Art Market Phillips plans an ...
- Closely Watched Buffett Recalculating His Betsby G...
- 走向多元:2006当代艺术文献展 作者:杨卫 2006-12-05 13:53:20 来...
- 一场精心策划的追尾:“追尾”当代艺术展 作者:刘洵 2007-06-25 17:24:17 ...
- 是谁掌控艺术品的定价大权? 从《三峡新移民》天价拍卖看“当代艺术”价格的成因作者:刘晓丹 20...
- 上海:艺术市场的尴尬与走向 作者:老 赵 2005-03-26 10:12:19 来源 ...
- 国际当代艺术市场的台前与幕后 作者:杜卡 2009-09-08 11:44:05 来源 ...
- 国际当代艺术市场的台前与幕后 作者:杜卡 2009-09-08 11:44:05 来源 ...
- 艾未未自称是个典型的人格分裂者(2009-09-04 15:35:15)标签:建筑 鸟巢 美术馆 艺...
- 2009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悲歌(2009-09-04 15:38:42)标签:收藏家 艺术市场 艺术...
- 最畅销的人际关系圣经2009-09-04 08:57:35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
- The corruption of tasteTHE JEWS IN ARTPART 2‘Moder...
- 哈佛大学今年最受欢迎的课程--幸福课 时间:2009-08-27 10:10:05 点击:31...
-
▼
September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