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現況,從上一世紀末便處於多元而分解的狀態,明顯地,在抽象美學興起之後,已達百年之久,是否在進入新世紀會迎接另一種新的美學運動呢?陸蓉之在搜尋的過程中,注意到全球各地都有一些藝術家似乎在審美的角度上,共同選擇了漫畫、卡通、動畫一類作品的表現手法,漸漸形成一股新的美學趨勢,筆者將之稱為“動漫美學(Animamix)”。
動畫和漫畫,在英文裏,是分開的兩個字,可是在中國當代中文的語境中,卻常被合為一詞,而無法在英文裏找到對應的翻譯。於是陸蓉之將“animation”和“comics”兩字,取其發音合而為一,構成一個自創字“animamix”,表述當今這股“動漫美學”的發展。
陸蓉之提出的“動漫美學”,即是針對當今日益增長的審美傾向,來自於數百年來各國歷史中庶民文化的漸變,和歷代藝術家個人風格的歸整,到了21世紀自然形成的新美學觀。漫畫、卡通、動畫發展成可以獨立歸類的審美立場,如今已經普及到各種領域,隨著數位科技發展的更形複雜的型式,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流通管道,各種各樣經過簡化的視覺造型,構成大量傳輸的視覺符號系統,漸漸形成各種文化背景和區域性認同的個別系統。在傳媒一波接連一波的烘炒下,已經深化為世界各地青少年之間彼此溝通的符碼語言,而不僅僅是一個時代或一個族群所能壟斷的集體記憶與認同而已,卻更像是個人追求表現、傳達意念或發揮想像力的模擬和再創造的溝通途徑。
動漫美學的藝術指的不是動畫或漫畫的本身,動漫美學的藝術是一種面對新世紀審美態度的全面化概念。這些由動漫產業帶動的日益壯大的大眾流行文化,其實是建構在生活的遊嬉與享樂之中。或許更應該說在豐富的感官享受的消費文化裏,孕育出各種生活美學的品味,精淬然後昇華。這種由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見的龐大消費人口,所共同孕育的全球化“追新”、“追星”的行為,正是新世代浸淫在流行文化生活裏,所發展出來的大眾美學,動漫美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環,透過互聯網和其他傳播媒介迅速氾濫全球。
而這些巨量經過變造、簡化的大量視覺圖像語言,和中國文字源自於圖像符號的認知系統,可謂是異曲同工,動漫美學會在中國率先壯大,也是一種文化淵源上的必然。雖然中國的動漫產業方面才剛剛迅速崛起,陸蓉之於2004年提出的“動漫美學論”及“動漫藝術即藝術原創”的理念方向,都是以理論先行,在國際間推動“動漫美學”的概念,作為推動中國動漫創意產業發展的理論基礎,開啟21世紀以亞洲美學領先全球學術理論的新紀元。
因此,在新世紀的中國創意產業當中,由動漫美學所帶動的審美態度,生活情境的選擇,所延伸出的食衣住行各種產品,將是巨大的產值和極其龐雜的產業鏈,不但是無煙囪的綠色環保工業,也是休閒、娛樂、文化、教育等精神生活的生物鏈。
歷史背景:
全球不論是動畫還是漫畫,將其作為一種成熟的美學概念和形式時,其實都已進入了20世紀。歐美的漫畫的源頭,除了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插圖,還可以哥德晚期特異獨行的荷蘭藝術家波希(Hieronymus Bosch, c. 1450-1516) 、16世紀末的老布魯格爾(Peter Brueghel the Elder,1525?-1569)和其他一些弗蘭德斯(Flanders)畫派的藝術家為代表。他們誇張變形的造型、幽默諷刺的內容和虛擬遐想世界,可以算得上是西方動漫美學的原型。
19世紀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家杜米埃 (Honoré Daumier; 1808-1879) ,也是法國最重要的諷刺漫畫家 (caricaturist),他的政治諷刺漫畫促進了歐美漫畫日後的發展。至於動畫片,由英國移民美國的布來克頓(James Stuart Blackton, 1875-1941) 在1906年製作了美國的第一部動畫片“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1923年迪士尼兄弟(Walt & Roy Disney)創立了迪士尼公司,推動了美國動畫文化的崛起,日後影響了全世界。
動漫文化的普遍化,大約都在上一世紀之初展開,特別是在美國透過電影院,及1950年年代以後的電視頻道為傳播管道,各種經過簡化的視覺造型,不論是喜感、幽默、諷刺或邪惡的,往往都能立刻攫獲兒童、少男和少女的心,深深烙印在孩童成長的記憶中。那些各式各樣角色的扮演,也就形成每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正因為這些簡化的視覺造型幾乎是家喻戶曉,小孩子尤其著迷,引起衛道之士的注意,1954年美國政府通過的“漫畫法規(Comic Code)”,規定業界要自我規範,出版漫畫「不可醜化當權者、不能有性感的女人、不能顯示犯罪手法、不許血腥、不許暴力、如非必要,不能玩刀弄槍、不能顯示身體受虐、在標題上不可出現怪胎(weird)、犯罪(crime)、恐怖(horror)、恐嚇(terror)等字眼」。日後風靡全球的迪士尼公司卡通影片,他們的卡通形象基本上都符合了上述的道德規範,甚至還刻意打造善良、正義、英勇等正面、美好的形象塑造。
1960年代的美國普普藝術家像安迪•渥荷(Andy Warhol)、洛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克雷斯•歐登堡(Claes Oldenburg)等人,他們都從當時被視為最底層的大眾化視覺型式,挪用了這些漫畫、卡通的形象,將其視覺符碼從文本內容抽離、孤立開來,形成波普藝術的美學符號,竟然能夠將之提升至高藝術的領域,如今也已經成為代表那個年代不朽的圖像符號。
日本的漫畫,則是擁有其獨立而久遠的源頭,早在12世紀就有鳥羽僧正覺猶 (Toba Sojo,1053-1140),曾繪製了《鳥獸戲畫》,被視為日本漫畫的原型。浮世繪(Ukiyo-e)從17至19世紀在日本民間極為流行,1814年著名的畫家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創造了“漫畫(Manga)”這個名詞,用來描述他的繪畫風格,人物的特徵突出,以寫意的筆法和簡練的線條,來表現日本的歷史、神話和日常生活的題材,奠定了日本漫畫的基礎。
1814年創刊的英國漫畫雜誌《PUNCH》,在1862年出現了它的日文版,到1877年日本出版了自己漫畫的雜誌《團團珍聞(Marumau Chinbun)》。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迅速發展的日本漫畫與動畫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被尊為“日本動畫之父”的手塚治蟲(Tezuka Osamu,1928-1989)。手塚眼看日本的漫畫界深受美國動漫文化影響,油然而生他對日本文化的使命感,他吸收了傳統藝術的特色,甚至從中國借鑒,賦予漫畫更新的含義。手塚使用變焦,廣角,俯視等各種電影的手法,使漫畫具有電影的動感,而將日本漫畫引進全新的視覺領域。手塚治蟲鮮明的個人風格,成為日本漫畫日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據。
至於日本動畫的發展,在1917年出現了第一部動畫片,但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動畫才算真正崛起,以巨大的數量和鮮明的日本文化風格而風靡全球,近年來更是直追美國,在國際動畫片市場幾乎可以和美國平分秋色。手塚治蟲在十四歲那年看到了中國動畫藝術家萬籟鳴的《鐵扇公主》,立志要做出有別於美國迪士尼式、屬於亞洲人自己特色的動畫片。他早先在漫畫故事裏導入電影式的分鏡,後來又將暢銷的漫畫故事改制為電視動畫,形成日式動畫(Japanimation)一股風潮,也是動、漫畫成為一種交互運作的產業的先驅者。他的《寶馬王子》帶動了日本特有的“少女漫畫”領域,而手塚的《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更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把日本動畫片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1970年代日本動畫進入了成熟期,一般視宮崎駿(Hayao Miyazaki, 1941-)為代表人物。宮崎駿在1958年看到日本第一部動畫電影《白蛇傳》的上映,一如當年手塚治蟲看到中國的《鐵扇公主》一樣,立刻吸引了宮崎駿從事動畫事業興趣。宮崎的作品總是在探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因而能夠深刻打動人心。他的《千與千尋的神隱》於2001年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和第75屆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片獎,將他的電影動畫片的地位可與日本電影大導演黑澤明相提並論。
以“機器人”與“美少女”為特色的日本動漫畫,其實是透過了大眾文化而普遍流行的次文化,開創了日本獨特擁有的動漫風格,而且建立了一套環環相扣的完整商業運作體系。日本的動畫、漫畫人物造型,通常都是身形修長,女孩子特別強調大眼、美腿、豐胸、翹臀和長髮飄逸,男子則強調肌肉健美,同樣也擁有一對大眼睛,面部具有一種陰性美的特質,因此不分男女都傾向於唯美的表現手法,在廣大的年輕人世界裏形成共同的審美觀點。日本動畫片已經和美國的動畫片分庭抗禮,特別是講究鏡頭的變換組合和背景的移動變化效果,以快速切換的畫面,激越的配樂,來挑逗觀眾在視聽感官方面的感受。日本的動漫文化對年輕世代的全球影響力,和由其所延伸產業價值,成為當今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條例。
中國漫畫的源頭,最早回溯到清朝末年,一直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期,豐子愷於1925年在《文學週報》刊出的作品,被編者稱為“漫畫”,應該是中國“漫畫”一詞的源頭。至於中國動畫片的萌芽,也是在20世紀的20年代,當時受到美國動畫片在上海放映的影響,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是中國動畫片的開山鼻祖,他們在1922年攝製了中國第一部廣告動畫片,1935年他們推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1941年推出的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甚至啟迪了日本漫畫之祌手塚治蟲。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受到動漫文化普遍的影響,則是推遲到20世紀末期。在藝術方面,最早在上一世紀末,廣州地區的黃一瀚引導了“卡通一代”運動,成員多半出生於1970年代,他們成長于卡通文化的影響下,主要關注都市青年的生活,被稱為“卡通一代”的年輕藝術家、作家、詩人、音樂家,當時經常聚會在廣州美術學院。黃一瀚於1992年提出“卡通一代”,將之定義為:比中國新生代(50年代末-60年代末出生)要晚出生一代的創作者,他們是和中國電視時代、卡通大眾流行文化與商品經濟同時成長的一代。然而從年代上劃分,將“卡通一代”設定為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期間出生這一點,和陸蓉之的“動漫美學”,有著本質上的差異性。陸蓉之認為漫畫和動畫,經歷百年風起雲湧的發展,已經內化為新世紀人類認知與溝通的“圖式語言系統”,是一種超越語言的語言,看圖便能識意,適用於所有年齡層,形成深刻的美學課題,是無法單純地以出生年份來劃分世代的。
動漫美學的內涵:
21世紀新一代動漫藝術家,不只是製作動漫作品的原創者而已,他們出現在創意產業的所有領域,他們的作品所反映出的動漫新美學,深入所有的創作範圍。新世代動漫美學藝術家的作品,不像上一世紀的波普藝術家,只是挪用了動漫藝術的視覺符號。21世紀動漫美學藝術家,本身已經完全融入了動漫藝術的造型美學,這些五花八門的“動漫化”風格,其實就是藝術家本身創作的原型。換言之,動漫美學,是21世紀全領域藝術創作所根據的最重要的原創源泉。
新世紀動漫新美學的特徵表現在四個方向:一是青春美學的膜拜,二是動漫美學中豐富的敍事性文本,三是動畫中的色光藝術,四是動漫產業所帶動的應用藝術美學和巨大的創意產業的產值。
在大眾流行文化中如浪潮般推湧的大量、多樣化的動漫形象,不論是人物的還是動物的造型,都是永遠不會衰老的形體,例如美國迪士尼公司發行的米老鼠已經高齡邁向八十歲,可是依然可愛、清新如昔,受到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衷愛。反過來回顧幾十年前的著名演員,今日即使在世,也一定已經今非昔比、老態龍鍾了。動漫時代這種對青春不老的影像的集體記憶,在潛移默化當中,形成了21世紀新世代所崇尚的青春美學,不僅在創作上形成巨大的影響,更深刻地影響了大眾的審美觀念。追求理想化的青春美,不僅是動畫、卡通、漫畫裏,虛擬角色塑造的問題,而且它已成為現實人生中,實現人工理想美的心理因素。如今一發不可收拾的抗老、防老的趨勢,造成愈來愈多人想要保有青春不老的容顏和軀體,不分男女都找得到走進手術室裏追求人工造型美,以便永保青春的理由。
動漫美學中充滿了千奇百怪變化、無比豐富的敍事性文本,使得圖像呈現的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敍事性格。回想那19世紀末才萌芽的現代藝術,在上一世紀初,全面朝向抽象風格的路線發展。即使是以語言敍述為主的現代文學作品,也經常解構話語的完整面貌,賣弄文字語意或結構方面的抽象性,以致讀者難以一窺語意究竟。然而在21世紀數位化的環境裏,文字敍述的轉換,變得更為多元、有趣,愈來愈多的資訊,透過圖像化的語言,來溝通和交流彼此的意念。卡通動漫作品裏面,擬人化的造型,以及配合故事的敍事性,所形成誇張的變形美學,會在本世紀形成視覺造型美學的新主流。動漫美學藝術裏的敍事性文本,結合視覺圖像語言的豐富性,形成的敍事性的圖像新美學,正是動漫美學藝術的第二種重要特徵。
從上一世紀中期開始,電子媒體作為影像傳播的載體,彩色光線在空間裏釋放、流動、充滿,是一種等同用畫筆沾染顏料在畫布上作畫的表現方式。新世紀裏的人類共同經驗,不分人種、國籍的孩子們,都幾乎是在電視機前面和電腦前面成長的。他們接受到的資訊,所看到的影像,都是由光電所構成的色光視覺經驗。這類由色光所形成的絢麗美學,對於藝術家創作的色彩運用,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色光的藝術,在這個世紀會更加強發展。這種亮麗、多彩的色光視覺效果,也是21世紀動漫藝術新美學的特徵之一。
有別於傳統的藝術創作,動漫藝術的完成,往往需要團隊整合以及專業分工的多重交疊的合作,因而必需動員龐大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不像是傳統的藝術創作者,可以在一個封閉的工作室裏獨立完成。因此,跨領域的產業整合,是動漫藝術的特殊現象,例如美國、日本的動漫畫產業所發展的衍生產品,種類之豐富,涵蓋到民生用品、衣食住行,幾乎無所不包。所以,動漫產業的產值,不僅在於動漫藝術的本身,而是一個時代文化力量相加的總體。未來的動漫美學藝術家將以創意總監的身份,走出純藝術、高藝術的象牙塔,進行跨領域的資源整合。藝術的創作與行銷,將是全球性的創意產業中的極為重要一環,這類藝術創作和大眾流行文化之間,也不再存在高、低的位階之分。
動漫美學雙年展的成立背景:
陸蓉之第一次提出動漫新美學的概念,是在臺北當代藝術館2004年舉辦的《虛擬的愛》大展。後來她陸續在杭州、北京做了三個不同版本的系列展出,2006年在上海當代藝術館又策劃了第二版本的《虛擬的愛》,然後展覽巡迴到新加坡美術館,之後再一次重新組合,於2007年春季到法國兩個城市展出《動漫(Animanga)》國際展。2007年10月上海當代藝術館正式推出首屆《動漫美學雙年展》,同時陸蓉之在臺北策畫的《3L4D:動漫美學新世紀》大展,至此就已經是三年以來動漫美學展的第十個版本了,而每一次展覽內容都有所變化,像有機的生命體一般,成長的本身就是變化,因為變化,才能持續成長。
2009年的動漫美學雙年展,因應兩岸交流環境的日趨和協,兩岸直飛交通便利,跨海形成兩岸四個展館共同舉辦的大型國際雙年展,不但有利於兩岸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交流,同時,以國際矚目的“雙年展”形式,在國際間展現兩岸合作推動動漫美學文化創意產業的實力,並且出版《動漫美學新世紀》的中英文對照的專書,在國際間宣揚以中國為源頭的新世紀充滿青春活力的動漫美學青少年文化。
學術主持人:陸蓉之
策展人:
臺北當代藝術館:林羽婕
上海當代藝術館:潘晴
今日美術館:柳淳風
廣東美術館:黃芸、張嘉平
展覽內容:
動漫美學的藝術指的並非動畫或漫畫本身,凡是帶有動畫、漫畫審美情趣的繪畫、雕塑、攝影、裝置、影片、網路藝術及多媒體、新媒體方面的各種創作,也包括了和產業結合所衍生的產品,種類之豐富,數量之龐大,涵蓋到民生用品、衣食住行,幾乎無所不包。這新類新藝術在虛擬現實中記錄了我們人生的創造力,也存在於電子和數位世界的第四維空間裏。本次雙年展將推出跨領域從國際間邀請的大型展演合作,推出新世紀一種多元、多層次,超越時空限制的創意展示、演示的手法。展出內容以新世紀的生活美學為範疇,凡表現正面、健康、環保的精神訴求,體現藝術創意使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以科技來擴展實現藝術創意的可能性,為本次雙年展的主體內容。
Thursday, December 17, 2009
Tuesday, December 15, 2009
邱志杰:你不觉得你已经很“小丑化”?
文/朱其
在我的“大部分招安派不代表国家”一文出来后,邱志杰连夜就写了一篇气急败坏的搏克。在网上邱志杰的“政治无赖”的形象,真是把“招安派”的脸都丢尽了。
所谓“无赖”,就是把用于自己的评价倒打一把拥在别人身上。比如自己已经“气急败坏”,自己是“投机分子”、自己是“自相矛盾,逻辑混乱”,自己“露出马脚”,却像自己拉的“粪便”一盆往别人头上浇。
很显然,邱志杰最近一个多月的言论,先是像一个“无耻”文人那样自我狡辩,即最肉麻的“爸妈论”、最无耻的“业主委员会论”,然后就是像一个“无赖”文人威胁“如果他是院长开除谁”,然后又是像一个“低级”文人一样很弱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论”。
在为爸妈的这场赤膊上阵的表演中,邱志杰用尽了浑身招数: “狡辩”、“威胁”、“强词夺理”、“颠倒黑白”、“避重就轻”、“转移视线”,但比起他爸来,作为中国美术幼儿园的邱志杰老师要低级弱智得很多,我不知道除了骗骗中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还能“唬”得住谁,我甚至觉得中学生也未必能骗得了。
我就不想跟邱志杰相互指责对方“你气急败坏”、“你投机分子”、“你逻辑混乱”,显然他很喜欢玩这种幼儿园水平的游戏,我从小就在我家们门口见过小朋友这样相互耗一个下午。其实这种游戏现在“90后”、“00”都不玩了,邱老师居然还热衷此道。
但才经过一天,邱老师实在也想不出什么“损”我的招了,我也没想到,他居然连夜翻出我以前写给他的电子邮件,威胁要公布出来,以保持对我的优越感。他觉得这封信里的内容有“骑到我头上”的把柄,比如觉得我以前一直很崇拜他、很赏识他,而他“因为我太差看不上我”。我呢,还是整天缠着跟他要资料写艺术史,好像缺了他艺术史就没法写了。
首先,如果我记得没错,在我给你写邮件之前,好像是你先给我写邮件的。另外,你说一直“不屑”给我寄资料,好像不是这样吧。再往前推十年,在我们俩都买不起电脑的时候,好像也是你先主动先写信从北京千里迢迢寄给上海的我,不仅跟我“汇报”你的艺术,还给我寄了一厚叠你的作品照片。
其次,要告诉邱志杰,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出大师,所以写艺术史没有谁是绕不过去的。一流跟二流本来没有什么差距,大家都是在模仿西方艺术。不写你邱志杰,艺术史照样很精彩,更何况比你做得好的大有人在。我记得在我的任何一篇文字中,写你也只是顺带提一笔,从来也没有把你写得很重要过。
如果你想公布我的有电子邮件,你就公布吧,如果能让你这个幼儿园老师因此得到“满足”的话。不过,我在北京一直奔波,电脑换了好几台,不会像你这么“用心”保存对手的文献。你给我的信,我也许可以找到。这倒不是为了像你一样保存证明对手曾经“膜拜”你的证据,只是因为我十年前来北京,上海的房子至今没整理过。很多资料应该堆在尘土中。我家那个房子,想必你也印象深刻,因为你曾经还住过一个多星期。其实你的“无赖”性格当时就有暴露,我一直以为是艺术家性格,现在这次终于让我见识真面目。。
跟你这样的幼儿园老师辩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为了年轻一代,我还是愿意就邱的一些低级狡辩进行文本分析:
下面我们分析开始:
1)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后贪官、奸商、嘿,社会和自焚事件越来越多,同时又说“需要指出的是,改革三十年确实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按照邱志杰他爸几十年未变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课本,任何事物总是由事务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的,所以改革三十年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贪污腐败是次要方面。
2)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的给伟大进步是“广大民众、国家公务员、城市白领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换来的,并不是由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他好像忘了,公务员是“体制内”的哦!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再说,是谁说过改革的成果是“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呢?这么说,岂不是承认了体制内还是有“少数”的改革者吗?…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虽然不是他们单独造就改革成果的…这么说起不是承认他们也参与造就了改革成果?…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我相信网友看了这段邱语,已经头昏脑晕了。
“公务员是体制的”——邱老师,还需要你来教我吗?你真以为自己是在幼儿园当老师吗?
“体制内是有少数改革者”——我的文章还说过:改革派已经变质。
3)邱语:“他说,“九十年代以后,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的改革者了”……那么他自己呢?据他说,因为国家没有接受当代艺术的全部,所以,他不要当那种和体制合作的改革者。又据他自己说,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所以,他也不是造反者。那么他是什么?反改革者?”
分析:幼儿园邱老师,你以前学维特根斯坦,虽然学了个一知半解和半吊子,但基本的常识还是有吧,“我不是造反者”,这句话等于“我是反改革者”吗?就好比“你不说爸爸坏话”,也不等于“你说过妈妈好话”吧。
4)邱语:“我问朱其那个货:哪个国家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分析:我也学一下邱的语气,我问邱志杰你个球:哪个国家没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5)邱语:“事实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没有“完全”认同“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之前,朱其就投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读完硕士读博士,乐此不疲。这时候,这厮就置“核心价值”与不顾了。朱其还成功地获得了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科研之星奖”。(http://www.gscaa.cn/ky/ky_42.htm)投机分子的马脚露出来了不是?”
分析:球志杰为了查我也“招安”过的证据,跑到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网站上查我的资料,你还漏了,我今年的博士论文还成功地拿了两个“科研之星”奖,你们中国美术学院还邀请我参加过首届全国博士论坛。
在体制没有承认“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前,我就不能读博士?
在你们“业主委员会”没有发善心前,成都的业主是否应该“自焚”。
邱志杰,你不觉你说的话越来越像一个“小丑”。
2009年12月6日写于望京
顶端
[沙发:1楼] 邝老五 2009-12-06 23:5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1级 小屁孩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6 点
嘿B: 150 元
贡献: 0 值
在线时间:4(小时)
注册时间:2009-09-01
最后登录:2009-12-06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朱其!
---------------------------------------
尼麦
顶端
[2楼] guest 2009-12-07 00:46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顶
顶端
[3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小丘就是一个小丑,还是替一群川帮小丑出头的裆代表咧!
顶端
[4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
顶端
[5楼] guest 2009-12-07 12:2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这次邱说漏嘴了,破绽百出小辫子不少,
顶端
[6楼] guest 2009-12-07 15:1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是一个伪君子
顶端
[7楼] guest 2009-12-07 17:4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现在也太不像话了,国家是“我爸”,党是母亲,人民是儿子,什么玩意呀。其实国家只是个相对概念性的实体,党只是个辅助这个概念成型的集团之一,人民才是实体主人,宪法明明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搞倒了,国家是绝对终极意义的实体,党也是绝对实体,又兼这国家实体的房东,人民快变成虚拟的概念和租户了。一切为了国家这个实体性房产,它就是党皇帝的随意支配和挥霍的财产,人民快被边缘成孙子奴才下和借宿者。“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央视老爱唱的反人民的反动歌曲,就是把人民当作刚吃奶的不会走路的孩子,现在又有“我爸”这个国家了。十五亿人民难道都是他们操出来的,国家这爸哪来这么大的屌,党这逼也太空荡了吧。
笑 蠢
顶端
[8楼] guest 2009-12-07 21: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般来说,邱这类自以为聪明、喜欢辩解的很容易露馅,其他那些闷头画画挣钱的才不会随便抖机灵去和别人辩论这个事情。结果必然是邱一上感来劲,立即遭灭,哈哈,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意思。
顶端
[9楼] guest 2009-12-07 21: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朱其也不咋地
顶端
[10楼] guest 2009-12-08 01:3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球志杰:艺术区的业主被强拆了,你的“业主委员会”呢?
11月26号,也就是上周四,创意正阳艺术区的物业突然发给我们拆迁腾退令,说12月5号之前必须全部清空,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到这突如其来的通知都很气愤。
11月28号拆迁队开始进入艺术区砸路;11月30号铲车进入艺术区把二期还没盖好的房子推掉大半,当天物业拒绝卖电,如电卡不续上暖气就烧不了,我们理论了一天,甚至有艺术家和物业经理发生争执打斗,最后才勉强给我们把锅炉房的电卡续上;12月1号上午我的一间工作室快没电了,让助手去买电,物业说财务已经撤了。那天艺术区里很乱,继续拆二期的房子,虽然有人居住的房子还没有动,但已弄得大家心神不定;12月2号二期的房子被拆完,堆了一大片建筑垃圾,路两边堆满钢筋,有些甚至扔到了路中间;我们隔壁的艺术家已搬走,12月3号,隔壁的暖气被拆掉;12月4号,物业,保安等创意正阳的人员全部撤离,艺术区象一座空城,有不少捡破烂的来拿东西,问这个有没人要,那个有没人要;
12月5号也就是昨天,早晨6:00整个艺术区停电,暖气也随之停了,座机电话拿起来也没了声音,空旷的房间立刻变得冰冷。开发商和物业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些艺术家只能到金盏乡乡政府去请愿。我们当时正在外边办事,下午一个艺术家打来电话说乡政府报110叫来po.lice把艺术家围起来了。我们赶紧来到正阳,天色已黑,空旷的院子里没有一盏灯,完全象到了荒郊野外。只有几个工作室里依稀有蜡烛的光。有两个艺术家做起了临时保安,轮流在艺术区巡逻。我们决定先去买点吃的送到乡政府。当我们带着二十份快餐和一箱矿泉水来到东苇路郁金香花园对面的乡政府时,院子的大门紧锁,门卫很警惕地看着我们。我通过铁栅栏门看到里面办公楼大厅里有许多人。我们说来送饭,保安不让进,我们给里面的一个艺术家打电话让他出来,三个人才一起抱着箱子进去,当时的感觉就像探视犯人一样。在大厅里静坐的艺术家都鼓掌,大家都饿坏了。还有六七个po.lice在走来走去。当时外边的温度是零下5度,至少有十几户艺术家只有正阳工作室这一处栖息之所,有的还带着两三岁的孩子。有两三个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劝我们先回去,说明天早晨八点有人办公,但大家根本没办法回去住。外边很冷,临近深夜,大厅也越来越冷,大家都在坚持着。我们只是要求供电,否则没办法生活。
到目前为止,电的问题仍未解决,有几个人去了市政府。
顶端
[11楼] guest 2009-12-11 07: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艺术区要拆了,求的爸爸哪去了?
顶端
[12楼] guest 2009-12-11 1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我是反宋庄顶贴联盟
顶端
[13楼] guest 2009-12-11 21:0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群江郎才尽的流氓院士
顶端
[14楼] guest 2009-12-11 22:5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图片:
爸 你的袜子
顶端
[15楼] guest 2009-12-12 12:2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爸的袜子很香啊!!!
顶端
[16楼] guest 2009-12-12 16: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本来就是小丑。朱其。我要效正你的错误
顶端
[17楼] guest 2009-12-12 16: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抱老大的腿。候大人。费大人。范大人。。黄大人。。他都抱。总之谁老大他就抱谁。当然他最想抱的就是爸妈的腿。他的所谓艺术经历实际就是抱腿经历。无论多么聪明。骨头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顶端
[18楼] guest 2009-12-12 16:21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可怕。把朋友间以往的信任当要胁。文革的手段。邱志杰这个名字非常可耻
顶端
[19楼] guest 2009-12-13 00:0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以后没有批评家敢跟邱志杰要资料了,终有一天要被他当作侮辱要挟的手段,,,
顶端
[20楼] guest 2009-12-13 16:4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才气。聪明不是做艺术的关键。无论邱志杰多么自以为是。但决定一个艺术家的优劣关键是人格。这一点邱志杰自己非常清楚。他是个什么人。这次全面人民终于也明白了。
顶端
[21楼] guest 2009-12-14 0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品格高尚的人,怎么抹黑也打不倒的,因为一接触就知道是怎样的人,而龌龊的人怎么化妆、包装,一定会显露出龌龊来,因为高尚是装不出来的。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一些龌龊的人,无论被吹捧的多么「辉煌」,但时间是无情的,在流逝中,不用谁动手,他自己就把自己玩儿躺下了!
文/朱其
在我的“大部分招安派不代表国家”一文出来后,邱志杰连夜就写了一篇气急败坏的搏克。在网上邱志杰的“政治无赖”的形象,真是把“招安派”的脸都丢尽了。
所谓“无赖”,就是把用于自己的评价倒打一把拥在别人身上。比如自己已经“气急败坏”,自己是“投机分子”、自己是“自相矛盾,逻辑混乱”,自己“露出马脚”,却像自己拉的“粪便”一盆往别人头上浇。
很显然,邱志杰最近一个多月的言论,先是像一个“无耻”文人那样自我狡辩,即最肉麻的“爸妈论”、最无耻的“业主委员会论”,然后就是像一个“无赖”文人威胁“如果他是院长开除谁”,然后又是像一个“低级”文人一样很弱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论”。
在为爸妈的这场赤膊上阵的表演中,邱志杰用尽了浑身招数: “狡辩”、“威胁”、“强词夺理”、“颠倒黑白”、“避重就轻”、“转移视线”,但比起他爸来,作为中国美术幼儿园的邱志杰老师要低级弱智得很多,我不知道除了骗骗中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还能“唬”得住谁,我甚至觉得中学生也未必能骗得了。
我就不想跟邱志杰相互指责对方“你气急败坏”、“你投机分子”、“你逻辑混乱”,显然他很喜欢玩这种幼儿园水平的游戏,我从小就在我家们门口见过小朋友这样相互耗一个下午。其实这种游戏现在“90后”、“00”都不玩了,邱老师居然还热衷此道。
但才经过一天,邱老师实在也想不出什么“损”我的招了,我也没想到,他居然连夜翻出我以前写给他的电子邮件,威胁要公布出来,以保持对我的优越感。他觉得这封信里的内容有“骑到我头上”的把柄,比如觉得我以前一直很崇拜他、很赏识他,而他“因为我太差看不上我”。我呢,还是整天缠着跟他要资料写艺术史,好像缺了他艺术史就没法写了。
首先,如果我记得没错,在我给你写邮件之前,好像是你先给我写邮件的。另外,你说一直“不屑”给我寄资料,好像不是这样吧。再往前推十年,在我们俩都买不起电脑的时候,好像也是你先主动先写信从北京千里迢迢寄给上海的我,不仅跟我“汇报”你的艺术,还给我寄了一厚叠你的作品照片。
其次,要告诉邱志杰,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出大师,所以写艺术史没有谁是绕不过去的。一流跟二流本来没有什么差距,大家都是在模仿西方艺术。不写你邱志杰,艺术史照样很精彩,更何况比你做得好的大有人在。我记得在我的任何一篇文字中,写你也只是顺带提一笔,从来也没有把你写得很重要过。
如果你想公布我的有电子邮件,你就公布吧,如果能让你这个幼儿园老师因此得到“满足”的话。不过,我在北京一直奔波,电脑换了好几台,不会像你这么“用心”保存对手的文献。你给我的信,我也许可以找到。这倒不是为了像你一样保存证明对手曾经“膜拜”你的证据,只是因为我十年前来北京,上海的房子至今没整理过。很多资料应该堆在尘土中。我家那个房子,想必你也印象深刻,因为你曾经还住过一个多星期。其实你的“无赖”性格当时就有暴露,我一直以为是艺术家性格,现在这次终于让我见识真面目。。
跟你这样的幼儿园老师辩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为了年轻一代,我还是愿意就邱的一些低级狡辩进行文本分析:
下面我们分析开始:
1)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后贪官、奸商、嘿,社会和自焚事件越来越多,同时又说“需要指出的是,改革三十年确实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按照邱志杰他爸几十年未变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课本,任何事物总是由事务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的,所以改革三十年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贪污腐败是次要方面。
2)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的给伟大进步是“广大民众、国家公务员、城市白领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换来的,并不是由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他好像忘了,公务员是“体制内”的哦!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再说,是谁说过改革的成果是“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呢?这么说,岂不是承认了体制内还是有“少数”的改革者吗?…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虽然不是他们单独造就改革成果的…这么说起不是承认他们也参与造就了改革成果?…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我相信网友看了这段邱语,已经头昏脑晕了。
“公务员是体制的”——邱老师,还需要你来教我吗?你真以为自己是在幼儿园当老师吗?
“体制内是有少数改革者”——我的文章还说过:改革派已经变质。
3)邱语:“他说,“九十年代以后,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的改革者了”……那么他自己呢?据他说,因为国家没有接受当代艺术的全部,所以,他不要当那种和体制合作的改革者。又据他自己说,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所以,他也不是造反者。那么他是什么?反改革者?”
分析:幼儿园邱老师,你以前学维特根斯坦,虽然学了个一知半解和半吊子,但基本的常识还是有吧,“我不是造反者”,这句话等于“我是反改革者”吗?就好比“你不说爸爸坏话”,也不等于“你说过妈妈好话”吧。
4)邱语:“我问朱其那个货:哪个国家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分析:我也学一下邱的语气,我问邱志杰你个球:哪个国家没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5)邱语:“事实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没有“完全”认同“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之前,朱其就投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读完硕士读博士,乐此不疲。这时候,这厮就置“核心价值”与不顾了。朱其还成功地获得了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科研之星奖”。(http://www.gscaa.cn/ky/ky_42.htm)投机分子的马脚露出来了不是?”
分析:球志杰为了查我也“招安”过的证据,跑到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网站上查我的资料,你还漏了,我今年的博士论文还成功地拿了两个“科研之星”奖,你们中国美术学院还邀请我参加过首届全国博士论坛。
在体制没有承认“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前,我就不能读博士?
在你们“业主委员会”没有发善心前,成都的业主是否应该“自焚”。
邱志杰,你不觉你说的话越来越像一个“小丑”。
2009年12月6日写于望京
顶端
[沙发:1楼] 邝老五 2009-12-06 23:5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1级 小屁孩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6 点
嘿B: 150 元
贡献: 0 值
在线时间:4(小时)
注册时间:2009-09-01
最后登录:2009-12-06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朱其!
---------------------------------------
尼麦
顶端
[2楼] guest 2009-12-07 00:46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顶
顶端
[3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小丘就是一个小丑,还是替一群川帮小丑出头的裆代表咧!
顶端
[4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
顶端
[5楼] guest 2009-12-07 12:2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这次邱说漏嘴了,破绽百出小辫子不少,
顶端
[6楼] guest 2009-12-07 15:1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是一个伪君子
顶端
[7楼] guest 2009-12-07 17:4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现在也太不像话了,国家是“我爸”,党是母亲,人民是儿子,什么玩意呀。其实国家只是个相对概念性的实体,党只是个辅助这个概念成型的集团之一,人民才是实体主人,宪法明明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搞倒了,国家是绝对终极意义的实体,党也是绝对实体,又兼这国家实体的房东,人民快变成虚拟的概念和租户了。一切为了国家这个实体性房产,它就是党皇帝的随意支配和挥霍的财产,人民快被边缘成孙子奴才下和借宿者。“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央视老爱唱的反人民的反动歌曲,就是把人民当作刚吃奶的不会走路的孩子,现在又有“我爸”这个国家了。十五亿人民难道都是他们操出来的,国家这爸哪来这么大的屌,党这逼也太空荡了吧。
笑 蠢
顶端
[8楼] guest 2009-12-07 21: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般来说,邱这类自以为聪明、喜欢辩解的很容易露馅,其他那些闷头画画挣钱的才不会随便抖机灵去和别人辩论这个事情。结果必然是邱一上感来劲,立即遭灭,哈哈,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意思。
顶端
[9楼] guest 2009-12-07 21: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朱其也不咋地
顶端
[10楼] guest 2009-12-08 01:3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球志杰:艺术区的业主被强拆了,你的“业主委员会”呢?
11月26号,也就是上周四,创意正阳艺术区的物业突然发给我们拆迁腾退令,说12月5号之前必须全部清空,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到这突如其来的通知都很气愤。
11月28号拆迁队开始进入艺术区砸路;11月30号铲车进入艺术区把二期还没盖好的房子推掉大半,当天物业拒绝卖电,如电卡不续上暖气就烧不了,我们理论了一天,甚至有艺术家和物业经理发生争执打斗,最后才勉强给我们把锅炉房的电卡续上;12月1号上午我的一间工作室快没电了,让助手去买电,物业说财务已经撤了。那天艺术区里很乱,继续拆二期的房子,虽然有人居住的房子还没有动,但已弄得大家心神不定;12月2号二期的房子被拆完,堆了一大片建筑垃圾,路两边堆满钢筋,有些甚至扔到了路中间;我们隔壁的艺术家已搬走,12月3号,隔壁的暖气被拆掉;12月4号,物业,保安等创意正阳的人员全部撤离,艺术区象一座空城,有不少捡破烂的来拿东西,问这个有没人要,那个有没人要;
12月5号也就是昨天,早晨6:00整个艺术区停电,暖气也随之停了,座机电话拿起来也没了声音,空旷的房间立刻变得冰冷。开发商和物业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些艺术家只能到金盏乡乡政府去请愿。我们当时正在外边办事,下午一个艺术家打来电话说乡政府报110叫来po.lice把艺术家围起来了。我们赶紧来到正阳,天色已黑,空旷的院子里没有一盏灯,完全象到了荒郊野外。只有几个工作室里依稀有蜡烛的光。有两个艺术家做起了临时保安,轮流在艺术区巡逻。我们决定先去买点吃的送到乡政府。当我们带着二十份快餐和一箱矿泉水来到东苇路郁金香花园对面的乡政府时,院子的大门紧锁,门卫很警惕地看着我们。我通过铁栅栏门看到里面办公楼大厅里有许多人。我们说来送饭,保安不让进,我们给里面的一个艺术家打电话让他出来,三个人才一起抱着箱子进去,当时的感觉就像探视犯人一样。在大厅里静坐的艺术家都鼓掌,大家都饿坏了。还有六七个po.lice在走来走去。当时外边的温度是零下5度,至少有十几户艺术家只有正阳工作室这一处栖息之所,有的还带着两三岁的孩子。有两三个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劝我们先回去,说明天早晨八点有人办公,但大家根本没办法回去住。外边很冷,临近深夜,大厅也越来越冷,大家都在坚持着。我们只是要求供电,否则没办法生活。
到目前为止,电的问题仍未解决,有几个人去了市政府。
顶端
[11楼] guest 2009-12-11 07: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艺术区要拆了,求的爸爸哪去了?
顶端
[12楼] guest 2009-12-11 1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我是反宋庄顶贴联盟
顶端
[13楼] guest 2009-12-11 21:0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群江郎才尽的流氓院士
顶端
[14楼] guest 2009-12-11 22:5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图片:
爸 你的袜子
顶端
[15楼] guest 2009-12-12 12:2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爸的袜子很香啊!!!
顶端
[16楼] guest 2009-12-12 16: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本来就是小丑。朱其。我要效正你的错误
顶端
[17楼] guest 2009-12-12 16: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抱老大的腿。候大人。费大人。范大人。。黄大人。。他都抱。总之谁老大他就抱谁。当然他最想抱的就是爸妈的腿。他的所谓艺术经历实际就是抱腿经历。无论多么聪明。骨头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顶端
[18楼] guest 2009-12-12 16:21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可怕。把朋友间以往的信任当要胁。文革的手段。邱志杰这个名字非常可耻
顶端
[19楼] guest 2009-12-13 00:0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以后没有批评家敢跟邱志杰要资料了,终有一天要被他当作侮辱要挟的手段,,,
顶端
[20楼] guest 2009-12-13 16:4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才气。聪明不是做艺术的关键。无论邱志杰多么自以为是。但决定一个艺术家的优劣关键是人格。这一点邱志杰自己非常清楚。他是个什么人。这次全面人民终于也明白了。
顶端
[21楼] guest 2009-12-14 0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品格高尚的人,怎么抹黑也打不倒的,因为一接触就知道是怎样的人,而龌龊的人怎么化妆、包装,一定会显露出龌龊来,因为高尚是装不出来的。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一些龌龊的人,无论被吹捧的多么「辉煌」,但时间是无情的,在流逝中,不用谁动手,他自己就把自己玩儿躺下了!
邱志杰:你不觉得你已经很“小丑化”?
文/朱其
在我的“大部分招安派不代表国家”一文出来后,邱志杰连夜就写了一篇气急败坏的搏克。在网上邱志杰的“政治无赖”的形象,真是把“招安派”的脸都丢尽了。
所谓“无赖”,就是把用于自己的评价倒打一把拥在别人身上。比如自己已经“气急败坏”,自己是“投机分子”、自己是“自相矛盾,逻辑混乱”,自己“露出马脚”,却像自己拉的“粪便”一盆往别人头上浇。
很显然,邱志杰最近一个多月的言论,先是像一个“无耻”文人那样自我狡辩,即最肉麻的“爸妈论”、最无耻的“业主委员会论”,然后就是像一个“无赖”文人威胁“如果他是院长开除谁”,然后又是像一个“低级”文人一样很弱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论”。
在为爸妈的这场赤膊上阵的表演中,邱志杰用尽了浑身招数: “狡辩”、“威胁”、“强词夺理”、“颠倒黑白”、“避重就轻”、“转移视线”,但比起他爸来,作为中国美术幼儿园的邱志杰老师要低级弱智得很多,我不知道除了骗骗中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还能“唬”得住谁,我甚至觉得中学生也未必能骗得了。
我就不想跟邱志杰相互指责对方“你气急败坏”、“你投机分子”、“你逻辑混乱”,显然他很喜欢玩这种幼儿园水平的游戏,我从小就在我家们门口见过小朋友这样相互耗一个下午。其实这种游戏现在“90后”、“00”都不玩了,邱老师居然还热衷此道。
但才经过一天,邱老师实在也想不出什么“损”我的招了,我也没想到,他居然连夜翻出我以前写给他的电子邮件,威胁要公布出来,以保持对我的优越感。他觉得这封信里的内容有“骑到我头上”的把柄,比如觉得我以前一直很崇拜他、很赏识他,而他“因为我太差看不上我”。我呢,还是整天缠着跟他要资料写艺术史,好像缺了他艺术史就没法写了。
首先,如果我记得没错,在我给你写邮件之前,好像是你先给我写邮件的。另外,你说一直“不屑”给我寄资料,好像不是这样吧。再往前推十年,在我们俩都买不起电脑的时候,好像也是你先主动先写信从北京千里迢迢寄给上海的我,不仅跟我“汇报”你的艺术,还给我寄了一厚叠你的作品照片。
其次,要告诉邱志杰,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出大师,所以写艺术史没有谁是绕不过去的。一流跟二流本来没有什么差距,大家都是在模仿西方艺术。不写你邱志杰,艺术史照样很精彩,更何况比你做得好的大有人在。我记得在我的任何一篇文字中,写你也只是顺带提一笔,从来也没有把你写得很重要过。
如果你想公布我的有电子邮件,你就公布吧,如果能让你这个幼儿园老师因此得到“满足”的话。不过,我在北京一直奔波,电脑换了好几台,不会像你这么“用心”保存对手的文献。你给我的信,我也许可以找到。这倒不是为了像你一样保存证明对手曾经“膜拜”你的证据,只是因为我十年前来北京,上海的房子至今没整理过。很多资料应该堆在尘土中。我家那个房子,想必你也印象深刻,因为你曾经还住过一个多星期。其实你的“无赖”性格当时就有暴露,我一直以为是艺术家性格,现在这次终于让我见识真面目。。
跟你这样的幼儿园老师辩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为了年轻一代,我还是愿意就邱的一些低级狡辩进行文本分析:
下面我们分析开始:
1)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后贪官、奸商、嘿,社会和自焚事件越来越多,同时又说“需要指出的是,改革三十年确实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按照邱志杰他爸几十年未变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课本,任何事物总是由事务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的,所以改革三十年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贪污腐败是次要方面。
2)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的给伟大进步是“广大民众、国家公务员、城市白领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换来的,并不是由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他好像忘了,公务员是“体制内”的哦!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再说,是谁说过改革的成果是“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呢?这么说,岂不是承认了体制内还是有“少数”的改革者吗?…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虽然不是他们单独造就改革成果的…这么说起不是承认他们也参与造就了改革成果?…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我相信网友看了这段邱语,已经头昏脑晕了。
“公务员是体制的”——邱老师,还需要你来教我吗?你真以为自己是在幼儿园当老师吗?
“体制内是有少数改革者”——我的文章还说过:改革派已经变质。
3)邱语:“他说,“九十年代以后,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的改革者了”……那么他自己呢?据他说,因为国家没有接受当代艺术的全部,所以,他不要当那种和体制合作的改革者。又据他自己说,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所以,他也不是造反者。那么他是什么?反改革者?”
分析:幼儿园邱老师,你以前学维特根斯坦,虽然学了个一知半解和半吊子,但基本的常识还是有吧,“我不是造反者”,这句话等于“我是反改革者”吗?就好比“你不说爸爸坏话”,也不等于“你说过妈妈好话”吧。
4)邱语:“我问朱其那个货:哪个国家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分析:我也学一下邱的语气,我问邱志杰你个球:哪个国家没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5)邱语:“事实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没有“完全”认同“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之前,朱其就投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读完硕士读博士,乐此不疲。这时候,这厮就置“核心价值”与不顾了。朱其还成功地获得了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科研之星奖”。(http://www.gscaa.cn/ky/ky_42.htm)投机分子的马脚露出来了不是?”
分析:球志杰为了查我也“招安”过的证据,跑到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网站上查我的资料,你还漏了,我今年的博士论文还成功地拿了两个“科研之星”奖,你们中国美术学院还邀请我参加过首届全国博士论坛。
在体制没有承认“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前,我就不能读博士?
在你们“业主委员会”没有发善心前,成都的业主是否应该“自焚”。
邱志杰,你不觉你说的话越来越像一个“小丑”。
2009年12月6日写于望京
顶端
[沙发:1楼] 邝老五 2009-12-06 23:5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1级 小屁孩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6 点
嘿B: 150 元
贡献: 0 值
在线时间:4(小时)
注册时间:2009-09-01
最后登录:2009-12-06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朱其!
---------------------------------------
尼麦
顶端
[2楼] guest 2009-12-07 00:46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顶
顶端
[3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小丘就是一个小丑,还是替一群川帮小丑出头的裆代表咧!
顶端
[4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
顶端
[5楼] guest 2009-12-07 12:2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这次邱说漏嘴了,破绽百出小辫子不少,
顶端
[6楼] guest 2009-12-07 15:1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是一个伪君子
顶端
[7楼] guest 2009-12-07 17:4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现在也太不像话了,国家是“我爸”,党是母亲,人民是儿子,什么玩意呀。其实国家只是个相对概念性的实体,党只是个辅助这个概念成型的集团之一,人民才是实体主人,宪法明明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搞倒了,国家是绝对终极意义的实体,党也是绝对实体,又兼这国家实体的房东,人民快变成虚拟的概念和租户了。一切为了国家这个实体性房产,它就是党皇帝的随意支配和挥霍的财产,人民快被边缘成孙子奴才下和借宿者。“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央视老爱唱的反人民的反动歌曲,就是把人民当作刚吃奶的不会走路的孩子,现在又有“我爸”这个国家了。十五亿人民难道都是他们操出来的,国家这爸哪来这么大的屌,党这逼也太空荡了吧。
笑 蠢
顶端
[8楼] guest 2009-12-07 21: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般来说,邱这类自以为聪明、喜欢辩解的很容易露馅,其他那些闷头画画挣钱的才不会随便抖机灵去和别人辩论这个事情。结果必然是邱一上感来劲,立即遭灭,哈哈,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意思。
顶端
[9楼] guest 2009-12-07 21: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朱其也不咋地
顶端
[10楼] guest 2009-12-08 01:3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球志杰:艺术区的业主被强拆了,你的“业主委员会”呢?
11月26号,也就是上周四,创意正阳艺术区的物业突然发给我们拆迁腾退令,说12月5号之前必须全部清空,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到这突如其来的通知都很气愤。
11月28号拆迁队开始进入艺术区砸路;11月30号铲车进入艺术区把二期还没盖好的房子推掉大半,当天物业拒绝卖电,如电卡不续上暖气就烧不了,我们理论了一天,甚至有艺术家和物业经理发生争执打斗,最后才勉强给我们把锅炉房的电卡续上;12月1号上午我的一间工作室快没电了,让助手去买电,物业说财务已经撤了。那天艺术区里很乱,继续拆二期的房子,虽然有人居住的房子还没有动,但已弄得大家心神不定;12月2号二期的房子被拆完,堆了一大片建筑垃圾,路两边堆满钢筋,有些甚至扔到了路中间;我们隔壁的艺术家已搬走,12月3号,隔壁的暖气被拆掉;12月4号,物业,保安等创意正阳的人员全部撤离,艺术区象一座空城,有不少捡破烂的来拿东西,问这个有没人要,那个有没人要;
12月5号也就是昨天,早晨6:00整个艺术区停电,暖气也随之停了,座机电话拿起来也没了声音,空旷的房间立刻变得冰冷。开发商和物业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些艺术家只能到金盏乡乡政府去请愿。我们当时正在外边办事,下午一个艺术家打来电话说乡政府报110叫来po.lice把艺术家围起来了。我们赶紧来到正阳,天色已黑,空旷的院子里没有一盏灯,完全象到了荒郊野外。只有几个工作室里依稀有蜡烛的光。有两个艺术家做起了临时保安,轮流在艺术区巡逻。我们决定先去买点吃的送到乡政府。当我们带着二十份快餐和一箱矿泉水来到东苇路郁金香花园对面的乡政府时,院子的大门紧锁,门卫很警惕地看着我们。我通过铁栅栏门看到里面办公楼大厅里有许多人。我们说来送饭,保安不让进,我们给里面的一个艺术家打电话让他出来,三个人才一起抱着箱子进去,当时的感觉就像探视犯人一样。在大厅里静坐的艺术家都鼓掌,大家都饿坏了。还有六七个po.lice在走来走去。当时外边的温度是零下5度,至少有十几户艺术家只有正阳工作室这一处栖息之所,有的还带着两三岁的孩子。有两三个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劝我们先回去,说明天早晨八点有人办公,但大家根本没办法回去住。外边很冷,临近深夜,大厅也越来越冷,大家都在坚持着。我们只是要求供电,否则没办法生活。
到目前为止,电的问题仍未解决,有几个人去了市政府。
顶端
[11楼] guest 2009-12-11 07: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艺术区要拆了,求的爸爸哪去了?
顶端
[12楼] guest 2009-12-11 1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我是反宋庄顶贴联盟
顶端
[13楼] guest 2009-12-11 21:0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群江郎才尽的流氓院士
顶端
[14楼] guest 2009-12-11 22:5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图片:
爸 你的袜子
顶端
[15楼] guest 2009-12-12 12:2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爸的袜子很香啊!!!
顶端
[16楼] guest 2009-12-12 16: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本来就是小丑。朱其。我要效正你的错误
顶端
[17楼] guest 2009-12-12 16: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抱老大的腿。候大人。费大人。范大人。。黄大人。。他都抱。总之谁老大他就抱谁。当然他最想抱的就是爸妈的腿。他的所谓艺术经历实际就是抱腿经历。无论多么聪明。骨头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顶端
[18楼] guest 2009-12-12 16:21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可怕。把朋友间以往的信任当要胁。文革的手段。邱志杰这个名字非常可耻
顶端
[19楼] guest 2009-12-13 00:0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以后没有批评家敢跟邱志杰要资料了,终有一天要被他当作侮辱要挟的手段,,,
顶端
[20楼] guest 2009-12-13 16:4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才气。聪明不是做艺术的关键。无论邱志杰多么自以为是。但决定一个艺术家的优劣关键是人格。这一点邱志杰自己非常清楚。他是个什么人。这次全面人民终于也明白了。
顶端
[21楼] guest 2009-12-14 0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品格高尚的人,怎么抹黑也打不倒的,因为一接触就知道是怎样的人,而龌龊的人怎么化妆、包装,一定会显露出龌龊来,因为高尚是装不出来的。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一些龌龊的人,无论被吹捧的多么「辉煌」,但时间是无情的,在流逝中,不用谁动手,他自己就把自己玩儿躺下了!
文/朱其
在我的“大部分招安派不代表国家”一文出来后,邱志杰连夜就写了一篇气急败坏的搏克。在网上邱志杰的“政治无赖”的形象,真是把“招安派”的脸都丢尽了。
所谓“无赖”,就是把用于自己的评价倒打一把拥在别人身上。比如自己已经“气急败坏”,自己是“投机分子”、自己是“自相矛盾,逻辑混乱”,自己“露出马脚”,却像自己拉的“粪便”一盆往别人头上浇。
很显然,邱志杰最近一个多月的言论,先是像一个“无耻”文人那样自我狡辩,即最肉麻的“爸妈论”、最无耻的“业主委员会论”,然后就是像一个“无赖”文人威胁“如果他是院长开除谁”,然后又是像一个“低级”文人一样很弱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论”。
在为爸妈的这场赤膊上阵的表演中,邱志杰用尽了浑身招数: “狡辩”、“威胁”、“强词夺理”、“颠倒黑白”、“避重就轻”、“转移视线”,但比起他爸来,作为中国美术幼儿园的邱志杰老师要低级弱智得很多,我不知道除了骗骗中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还能“唬”得住谁,我甚至觉得中学生也未必能骗得了。
我就不想跟邱志杰相互指责对方“你气急败坏”、“你投机分子”、“你逻辑混乱”,显然他很喜欢玩这种幼儿园水平的游戏,我从小就在我家们门口见过小朋友这样相互耗一个下午。其实这种游戏现在“90后”、“00”都不玩了,邱老师居然还热衷此道。
但才经过一天,邱老师实在也想不出什么“损”我的招了,我也没想到,他居然连夜翻出我以前写给他的电子邮件,威胁要公布出来,以保持对我的优越感。他觉得这封信里的内容有“骑到我头上”的把柄,比如觉得我以前一直很崇拜他、很赏识他,而他“因为我太差看不上我”。我呢,还是整天缠着跟他要资料写艺术史,好像缺了他艺术史就没法写了。
首先,如果我记得没错,在我给你写邮件之前,好像是你先给我写邮件的。另外,你说一直“不屑”给我寄资料,好像不是这样吧。再往前推十年,在我们俩都买不起电脑的时候,好像也是你先主动先写信从北京千里迢迢寄给上海的我,不仅跟我“汇报”你的艺术,还给我寄了一厚叠你的作品照片。
其次,要告诉邱志杰,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出大师,所以写艺术史没有谁是绕不过去的。一流跟二流本来没有什么差距,大家都是在模仿西方艺术。不写你邱志杰,艺术史照样很精彩,更何况比你做得好的大有人在。我记得在我的任何一篇文字中,写你也只是顺带提一笔,从来也没有把你写得很重要过。
如果你想公布我的有电子邮件,你就公布吧,如果能让你这个幼儿园老师因此得到“满足”的话。不过,我在北京一直奔波,电脑换了好几台,不会像你这么“用心”保存对手的文献。你给我的信,我也许可以找到。这倒不是为了像你一样保存证明对手曾经“膜拜”你的证据,只是因为我十年前来北京,上海的房子至今没整理过。很多资料应该堆在尘土中。我家那个房子,想必你也印象深刻,因为你曾经还住过一个多星期。其实你的“无赖”性格当时就有暴露,我一直以为是艺术家性格,现在这次终于让我见识真面目。。
跟你这样的幼儿园老师辩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为了年轻一代,我还是愿意就邱的一些低级狡辩进行文本分析:
下面我们分析开始:
1)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后贪官、奸商、嘿,社会和自焚事件越来越多,同时又说“需要指出的是,改革三十年确实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按照邱志杰他爸几十年未变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课本,任何事物总是由事务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的,所以改革三十年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贪污腐败是次要方面。
2)邱语:“他说:改革三十年的给伟大进步是“广大民众、国家公务员、城市白领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换来的,并不是由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他好像忘了,公务员是“体制内”的哦!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再说,是谁说过改革的成果是“少数”体制内的改革者“单独”造就的呢?这么说,岂不是承认了体制内还是有“少数”的改革者吗?…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虽然不是他们单独造就改革成果的…这么说起不是承认他们也参与造就了改革成果?…自相矛盾,逻辑混乱。”
分析:我相信网友看了这段邱语,已经头昏脑晕了。
“公务员是体制的”——邱老师,还需要你来教我吗?你真以为自己是在幼儿园当老师吗?
“体制内是有少数改革者”——我的文章还说过:改革派已经变质。
3)邱语:“他说,“九十年代以后,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的改革者了”……那么他自己呢?据他说,因为国家没有接受当代艺术的全部,所以,他不要当那种和体制合作的改革者。又据他自己说,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所以,他也不是造反者。那么他是什么?反改革者?”
分析:幼儿园邱老师,你以前学维特根斯坦,虽然学了个一知半解和半吊子,但基本的常识还是有吧,“我不是造反者”,这句话等于“我是反改革者”吗?就好比“你不说爸爸坏话”,也不等于“你说过妈妈好话”吧。
4)邱语:“我问朱其那个货:哪个国家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分析:我也学一下邱的语气,我问邱志杰你个球:哪个国家没接受过当代艺术的所有价值。
5)邱语:“事实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没有“完全”认同“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之前,朱其就投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读完硕士读博士,乐此不疲。这时候,这厮就置“核心价值”与不顾了。朱其还成功地获得了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科研之星奖”。(http://www.gscaa.cn/ky/ky_42.htm)投机分子的马脚露出来了不是?”
分析:球志杰为了查我也“招安”过的证据,跑到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网站上查我的资料,你还漏了,我今年的博士论文还成功地拿了两个“科研之星”奖,你们中国美术学院还邀请我参加过首届全国博士论坛。
在体制没有承认“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前,我就不能读博士?
在你们“业主委员会”没有发善心前,成都的业主是否应该“自焚”。
邱志杰,你不觉你说的话越来越像一个“小丑”。
2009年12月6日写于望京
顶端
[沙发:1楼] 邝老五 2009-12-06 23:5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1级 小屁孩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6 点
嘿B: 150 元
贡献: 0 值
在线时间:4(小时)
注册时间:2009-09-01
最后登录:2009-12-06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朱其!
---------------------------------------
尼麦
顶端
[2楼] guest 2009-12-07 00:46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顶
顶端
[3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小丘就是一个小丑,还是替一群川帮小丑出头的裆代表咧!
顶端
[4楼] guest 2009-12-07 02:3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支持
顶端
[5楼] guest 2009-12-07 12:2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这次邱说漏嘴了,破绽百出小辫子不少,
顶端
[6楼] guest 2009-12-07 15:1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是一个伪君子
顶端
[7楼] guest 2009-12-07 17:4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现在也太不像话了,国家是“我爸”,党是母亲,人民是儿子,什么玩意呀。其实国家只是个相对概念性的实体,党只是个辅助这个概念成型的集团之一,人民才是实体主人,宪法明明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搞倒了,国家是绝对终极意义的实体,党也是绝对实体,又兼这国家实体的房东,人民快变成虚拟的概念和租户了。一切为了国家这个实体性房产,它就是党皇帝的随意支配和挥霍的财产,人民快被边缘成孙子奴才下和借宿者。“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央视老爱唱的反人民的反动歌曲,就是把人民当作刚吃奶的不会走路的孩子,现在又有“我爸”这个国家了。十五亿人民难道都是他们操出来的,国家这爸哪来这么大的屌,党这逼也太空荡了吧。
笑 蠢
顶端
[8楼] guest 2009-12-07 21: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般来说,邱这类自以为聪明、喜欢辩解的很容易露馅,其他那些闷头画画挣钱的才不会随便抖机灵去和别人辩论这个事情。结果必然是邱一上感来劲,立即遭灭,哈哈,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意思。
顶端
[9楼] guest 2009-12-07 21: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朱其也不咋地
顶端
[10楼] guest 2009-12-08 01:3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球志杰:艺术区的业主被强拆了,你的“业主委员会”呢?
11月26号,也就是上周四,创意正阳艺术区的物业突然发给我们拆迁腾退令,说12月5号之前必须全部清空,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到这突如其来的通知都很气愤。
11月28号拆迁队开始进入艺术区砸路;11月30号铲车进入艺术区把二期还没盖好的房子推掉大半,当天物业拒绝卖电,如电卡不续上暖气就烧不了,我们理论了一天,甚至有艺术家和物业经理发生争执打斗,最后才勉强给我们把锅炉房的电卡续上;12月1号上午我的一间工作室快没电了,让助手去买电,物业说财务已经撤了。那天艺术区里很乱,继续拆二期的房子,虽然有人居住的房子还没有动,但已弄得大家心神不定;12月2号二期的房子被拆完,堆了一大片建筑垃圾,路两边堆满钢筋,有些甚至扔到了路中间;我们隔壁的艺术家已搬走,12月3号,隔壁的暖气被拆掉;12月4号,物业,保安等创意正阳的人员全部撤离,艺术区象一座空城,有不少捡破烂的来拿东西,问这个有没人要,那个有没人要;
12月5号也就是昨天,早晨6:00整个艺术区停电,暖气也随之停了,座机电话拿起来也没了声音,空旷的房间立刻变得冰冷。开发商和物业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些艺术家只能到金盏乡乡政府去请愿。我们当时正在外边办事,下午一个艺术家打来电话说乡政府报110叫来po.lice把艺术家围起来了。我们赶紧来到正阳,天色已黑,空旷的院子里没有一盏灯,完全象到了荒郊野外。只有几个工作室里依稀有蜡烛的光。有两个艺术家做起了临时保安,轮流在艺术区巡逻。我们决定先去买点吃的送到乡政府。当我们带着二十份快餐和一箱矿泉水来到东苇路郁金香花园对面的乡政府时,院子的大门紧锁,门卫很警惕地看着我们。我通过铁栅栏门看到里面办公楼大厅里有许多人。我们说来送饭,保安不让进,我们给里面的一个艺术家打电话让他出来,三个人才一起抱着箱子进去,当时的感觉就像探视犯人一样。在大厅里静坐的艺术家都鼓掌,大家都饿坏了。还有六七个po.lice在走来走去。当时外边的温度是零下5度,至少有十几户艺术家只有正阳工作室这一处栖息之所,有的还带着两三岁的孩子。有两三个不知是什么身份的人劝我们先回去,说明天早晨八点有人办公,但大家根本没办法回去住。外边很冷,临近深夜,大厅也越来越冷,大家都在坚持着。我们只是要求供电,否则没办法生活。
到目前为止,电的问题仍未解决,有几个人去了市政府。
顶端
[11楼] guest 2009-12-11 07: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艺术区要拆了,求的爸爸哪去了?
顶端
[12楼] guest 2009-12-11 1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我是反宋庄顶贴联盟
顶端
[13楼] guest 2009-12-11 21:0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一群江郎才尽的流氓院士
顶端
[14楼] guest 2009-12-11 22:5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图片:
爸 你的袜子
顶端
[15楼] guest 2009-12-12 12:2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爸的袜子很香啊!!!
顶端
[16楼] guest 2009-12-12 16: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本来就是小丑。朱其。我要效正你的错误
顶端
[17楼] guest 2009-12-12 16:15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邱志杰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抱老大的腿。候大人。费大人。范大人。。黄大人。。他都抱。总之谁老大他就抱谁。当然他最想抱的就是爸妈的腿。他的所谓艺术经历实际就是抱腿经历。无论多么聪明。骨头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顶端
[18楼] guest 2009-12-12 16:21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可怕。把朋友间以往的信任当要胁。文革的手段。邱志杰这个名字非常可耻
顶端
[19楼] guest 2009-12-13 00:09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以后没有批评家敢跟邱志杰要资料了,终有一天要被他当作侮辱要挟的手段,,,
顶端
[20楼] guest 2009-12-13 16:4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才气。聪明不是做艺术的关键。无论邱志杰多么自以为是。但决定一个艺术家的优劣关键是人格。这一点邱志杰自己非常清楚。他是个什么人。这次全面人民终于也明白了。
顶端
[21楼] guest 2009-12-14 01:4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品格高尚的人,怎么抹黑也打不倒的,因为一接触就知道是怎样的人,而龌龊的人怎么化妆、包装,一定会显露出龌龊来,因为高尚是装不出来的。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一些龌龊的人,无论被吹捧的多么「辉煌」,但时间是无情的,在流逝中,不用谁动手,他自己就把自己玩儿躺下了!
引用 推荐 编辑
越界、流动的创意——洪晃、沈黎晖、张长城对谈录
来源:东方视觉 文: 墙美术馆 编辑:Reborn
www.ionly.com.cn 2009-12-15 13:21:57 6
--------------------------------------------------------------------------------
题目:墙美术馆文化沙龙系列——“越界、流动的创意”
时间:2009年12月12日(周六)下午2点
地点:墙美术馆
嘉宾:洪晃、沈黎晖、张长城
正文:
主持人: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这个座谈会,欢迎你们来参加墙美术馆文化沙龙,墙美术馆着力于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除了做展览、组织论坛,我们也通过独立电影放映、文化沙龙、工作坊以及联合学校的一些校园活动,为大众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本期主题是“越界、流动的创意”,这是针对越界现象的涌现,围绕“跨界”概念在文化领域的影响举办的座谈会。越过了固有的边界和专业的局限,跨界带来的是知识与思维方式的整合,同时也是对审美感官的激发,在艺术与泛文化的环境下,美术、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领域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与美学之外的学科交叉互动。跨界是对所有却然性知识的怀疑,并以包容的态度在不确定中探索并发现新的可能。这些“在路上”的实验心态体现了后现代文化中反体制、实验、多元、碎片的社会特征。
本期文化沙龙邀请了洪晃女士、沈黎晖、张长城。我先介绍一下各位嘉宾:
洪晃女士乐游于文化创意产业,善于发掘本土创意人才。现任ILOOK《世界都市》出版人、主编,谈话节目《亮话》的主持人。出版过《我们的非正常生活》、《廉价哲学》、《无目的的美好生活》等;
张长城先生,作为北京现代舞团总监,自1998年起带领舞团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国外顶级艺术家的合作在国际上赢得了众多荣誉,并在国内推动了不少公益性和普及性的艺术项目,他是方家胡同46号,文化创意街坊的主人;
沈黎晖先生是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摩登天空音乐节,FAT ART艺术展的创始人。1997年成立摩登天空公司,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新音乐唱片公司,摩登天空是一家全新概念的综合娱乐公司,对中国文化产业树立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模式,十年来摩登天空已经是年轻人心目中的时尚代名词。
首先请洪晃女士、沈黎晖先生和张长城先生分别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对本次座谈会的主题——“越界”做一个阐释,然后请三位嘉宾分别讨论是什么因素促使文化创意者打破原来的专业领域,他们在不同领域游走不同的原因,以及分析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推动。现在请三位嘉宾开始发言。请洪女士先开始。
洪晃:我是特别不会发言的,咱们能把发言的形式变成其它的,我是一年的《亮话》下来,鄙人感觉会演变主持,但真的不会发言,你把我放在麦克风后头,基本上让我死。
我觉得“跨界”的事,沈黎晖“跨界”就多了,你说说你跟画是怎么回事?我就现场“跨界”一下,说了半天我应该是办杂志的,我就假装是主持。真是这样,你不是做音乐,最近又开始做画廊了,怎么回事?
沈黎晖:我没做画廊,长城你说说你的那个。
洪晃:说说你的那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现在“跨界”这个事做得好就特漂亮,因为我觉得“跨界”是一个趋势,我们十二月份的杂志里头,觉得所有的跨界实际上都是因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跨界”跨得最猛的是中国的艺术家里头是汪建伟,而且他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种跨界,当他的画一旦卖好了,他就开始玩话剧去了,去玩戏剧去了;戏剧一拿了奖,他就去玩什么装置;装置一卖大发了,他就干别的。我相信他现在也是卖得非常好,因为他的作品很多国外、欧洲的博物馆都收藏了。但是我相信他是所有的艺术家里头没有发财的那个人,因为他真的是有一种艺术家的重新创作,吸收了新的东西之后,把他的作品重新创作了。我觉得越界这个事情,几乎就是说正儿八经的艺术家必备的一种本能,就是他想去越界,必须想去越界。
沈黎晖:这个跟我比较相像,没发财的事跟我像。
洪晃:他没发财我讲清楚了,我没发财说到底是我不务正业,按道理来讲,我不是艺术家,我应该好好地把我的职业干好了,但我老是贪玩,其实越界艺术家都是贪玩这一说,下面请你说一说。
沈黎晖:涉及到我了,我今年做的最越界的就是FAT ART艺术展,我们做这个就是想做一个有意思的展览,当时找海伦·史密斯,他是一个很好的策展人,一拍即合做了那个展览。其实把我的乐队弄到美术馆,很多多媒体的东西,开幕那天来了从来没有来过的人数和数量。
艺术方面,今年还做了一个事,其实这个还是音乐,就是尤伦斯的馆长,他有一个乐队在法国,我看他也是不务正业,笔记本电脑的桌面全部是他的乐队。
还有一个事,就是帮着颜磊做了一本杂志,他也是一个艺术家,上次跟洪晃还聊过这个事,就是极不靠谱的事,所以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洪晃:极不靠谱,但是很好玩。
沈黎晖:极不靠谱,就是艺术家办了一个杂志,想一起把这个事弄了,其实跨界这个事,在艺术里更像是一个玩的事,我觉得这个板块对我来讲,对公司来讲,大家也都挺费解的,但我觉得是挺好玩的事,前提确实是你得有一定的基础,不能没饭吃去玩。
洪晃:咱俩的经营模式基本上就是有饭吃就行,不图赚大钱,但是大家得玩得特别高兴,以玩为主业,赚钱为必要的玩好的手段。
沈黎晖: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这样的人比那些纯粹做商业的人更贪婪,因为那些人只要赚到钱就行,我们这些人干的事首先是烧钱,但是赚钱之后,老想把钱烧成更过瘾的事情。我觉得跨界是欲望更多,我们一想就得干,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主持人:张长城的方家胡同46号是今年成立的,里边有很多文化创意项目,包括建筑、戏剧、舞蹈,因为张长城先生也是现代舞蹈团的总监,还有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论坛,关于讨论艺术方面和文化方面相结合的论坛,请张先生说一下方家胡同46号是怎么诞生的?
张长城:他们刚才说的那个事,我听着特别有意思,跟我现在干的事挺像的。洪晃说的那个已经不是秘密的,现在可以对外公布了。因为汪建伟突然从上海给我打电话说咱俩合作的事,我已经跟基金会说了,我说你说我就可以说了。前两天今日那里我们有一个合作,为了基金会要合作,说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来谈。这个事说帮你找人,我也就是一起合作。刚才说的那个,我现在在我们胡同里有一个跨界的,昨天晚上开始的演出,就是冯仑演戏剧《草根》,还弄戏剧。
洪晃:商人这种跨界是烧的。
张长城:对我来说是想干一点事,就是我想让一个特别不靠谱的事发生。
洪晃:你是想借不靠谱的事在你那儿发生?
张长城:不靠谱的人,靠谱的事,就是我想每一个人干自己不擅长的事。因为艺术圈子特典型,比如说杂志圈,艺术圈,咱俩是朋友,咱俩基本上没有聊过工作的事,其实咱俩聊得挺开心,你会发现文化圈就说文化圈的事,艺术圈就说艺术圈的事,设计圈就说设计圈的事。
洪晃:作为我们做媒体的人来讲还好一点,因为谁都得聊,谁都是我们的内容。比如沈黎晖那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就特别喜欢他们那儿新雇的两个小孩,他两个原来是学美编的,他们是北京校友,全是学平面设计的。后来我采访过他们,我问他们:“怎么会想起来做摇滚呢?”这俩孩子就特葛地说:“不是说摇滚明星,那女孩子都排队在门口等着嘛。”我说:“你们做了摇滚呢?”他们说:“后来做了摇滚,她们都改追大款,不追我们了。”我觉得这样特好,就是他典型的是美编,要看每一期新裤子的那个,不管是龙虎豹,还是这次新专辑的封面,都看得出来,他原来的美术背景,我从这一点上来讲,这里边特别重要,有的时候乐队,包括崔健的乐队,我很喜欢。但是有时候你看他的那个封面,就说怎么想的,弄那么一个封面,第一,就是老。
沈黎晖:脱节了。
洪晃:没错,但是新裤子那个就永远不可能,就是这种结合,其实是特别给人力量的一种结合,而实际上我是觉得,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好,是什么也好,文艺界也好,就是缺这样不同行当的力量能够融合在一起的感觉。
张长城:我倒是觉得还有一个感觉,别人我不知道,我觉得洪晃这个圈子的事,好像咱们是一个圈子的人,什么事都能说,跟外人不怎么说,但实际上这个圈子是一个封闭的,大家时间长了,其实都是自体繁殖、近亲结婚,生的全是怪胎,我就想找点不同的人一起工作。
洪晃:你觉得要让冯仑跳舞比让他演话剧更好,他跳舞卖票我都看,你想狗屁《三枪》我都看,那个就叫跨界,《三枪》是跨界没跨好的,看你怎么说了,最好的一个例子是一个电影导演绝对当成了二流的骗子,这个是跨界,但是跨得不好。
张长城:我不能那么干,因为我是基金会做这个事。
洪晃:那是拿人家自己做的。
沈黎晖:跨界就是不要脸。
张长城:我干的事就是让他干自己不擅长的事。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就聊到这个事,就是他做音乐,不做音乐了。
洪晃:晓松是吗?
张长城:对,特别有意思。
洪晃:你让他做音乐更靠谱点。
张长城:他就是做音乐。
洪晃:他做音乐挺跨界的。
沈黎晖:可以让艺术家去跳舞,就是极其不协调地去做。
洪晃:真的是这样的,你可以把一般的艺术家,画画的,写书的这些人弄去跳舞才来劲。
沈黎晖:我们不专业。
洪晃:我们都受过专业训练,他做过摇滚,我上大学上过两年芭蕾呐。
张长城:很多人客串唱歌、演电影,演戏,的确没人客串跳舞,为什么呀?
洪晃:马上就出新人了。
沈黎晖:跳舞的门槛儿可以很低,因为有一些人不协调的时候,你看他觉得特别有意思。
洪晃:前一阵子法国的那个演员,茱莉亚比诺诗就去跳现代舞,跳得不错。人道具弄得不错呀,我觉得他作为一个演员,原来从来没有学过跳舞,他能够跟像那个人叫什么来着?跟他一块,是特巨大的一个当代舞蹈家。
张长城:他六年前第一次来北京是我请他来了,穿着拖鞋,坐在那儿,说我回到英国绝对没饭吃了,那个是他刚刚开始他的生活,现在他已经是拿到了骑士勋章,目前在英国很厉害,想用谁用谁,我以为他会找张艺谋跳舞,那个是特别能折腾的一个人,他特别能折腾,厉害至极。现在在北京,他说要来北京,他已经看好中国了。
洪晃:下一个题目是请您探讨是什么因素促使原有的从业者打破原有的工作。
主持人:我们就想用这种轻松的气氛进行谈。
洪晃:大礼拜六下午咱们坐在这儿那么严肃,板着个脸。我是因为待会儿要做一台电视评论节目,所以我是第一次化妆,平常从来不化妆;第二,因为今天下午要去做这个,我决定改行,再跨一个界当评论员,我觉得中国文艺界真有人敢这样无耻地拿东西来骗观众,骗老百姓,我觉得太不应该了,我花了八十块钱买票,然后再加上我俩朋友,三百二了,看了三十分钟,实在忍不下去了,刚看了五分钟,我们家老公就说这不行,我受不了,我得走,我说:你等着,明天我得去做节目,聊这个电影,你得留下。后来我坐后头的朋友说:“不行了,这电影太恐怖了,赶快走。”三分钟就走了。
我是觉得,我个人认为,跟你不同的是我不需要更多非专业,或者不是搞艺术的人到那儿来玩票,我觉得很多有钱人在中国的的确确有这个心劲,我觉得玩票就是玩票,不要卖票,把玩票和卖票这事分开,卖票的事就是专业人员干的事,专业人员跨界、互相交流是特别必要的,但是把那些票友弄到台上骗观众的眼球是没有必要的,我个人这样认为的。
沈黎晖:我也同意,比如我们做艺术家,这些事跟我也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要做的话,可能就不会做策展人。
洪晃:因为凯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策展人,你们那儿有一个小女孩,叫王悦吧,做艺术品很好。
沈黎晖:我还收了两幅作品。
洪晃:我想买了,她给我发了一个,我想这可能还是我买得起的艺术。我说:我要买,她说谁会买啊?给我,毛毛的那个。
沈黎晖:在她们家没拿,我说先把钱先给你。
洪晃:我把钱给你,你把画给我拿过来。
沈黎晖:画给你,钱我留下。
洪晃:我觉得挺好的,因为在我们编辑部里头,我所有的美编全是做摇滚的或者是做重金属的,或者是做电子音乐的,就是经常我们的美编,我们编辑部可能是所有杂志社,虽然我们的杂志是最小的,但是我们的美编队伍极其庞大,我们有七个美编,为什么那么多呢?就是他们轮流地要去巡演,我们几个哥们在这儿就能去巡演,我说:行,你们说好了就行。动不动就有一个美编说:“晃姐,我得走一个月。我哥们来盯着,他也是美编,我得巡演去了。”然后他就出去了。
沈黎晖:这个就是美编的原因,在我们公司要是那样,我自己得去联系。我其实特别喜欢,因为我们玩乐队的时候,大概八几年,我们出版唱片的时候是1997年,那个时候没法巡演,所以我现在有一个梦想,就是从来没有巡演过,我们当时去的全是各地的那种大拼盘,全是体育场、体育馆,从来没有在酒吧里面巡演,其实我特别享受那种生活,比如说火车。
洪晃:来一个大巴,里边有一个小冰箱,全是啤酒。
张长城:我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巡演,其实巡演这个事挺有意思,但有很多特别不好的事。你真正去做的话,九点多钟所有的店都不开门了,下班在大街上,我以为演员走在马路中间,在巴黎的时候,感觉很饿,也没有什么,三个月了,烦了,我要回中国。我想吃梭边鱼还是什么,后来想想,我干嘛呢?女朋友也没在,好吃的也吃不着,还饿着,因为餐馆都关了,北欧更惨,八点之内都关了。
沈黎晖:北欧的吃的不好吃。
张长城:也不是不好吃,很早就关门了。
洪晃:底下有想出国的年轻朋友,听见了吧?国外多惨,八点以后连人影都看不见了。资本主义。
张长城:在北欧到八、九点钟都关门了,特别安静,吃东西就没了。
主持人:张先生经常到国外去巡演,或者是去做别的也好,您觉得国外的跨界问题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今天可以跟我们交流一下。
张长城:我基本不承认职业艺术家的称号,都是人,我们在国外接触的一些人身份都是挺模糊的,尤其是艺术家的身份更模糊,而且圈子这件事既存在,也不存在,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特别清楚,因为对自己坐标的原点、坐标特别清楚,对外界的看法也特别清楚。我们这边大量的出租车永远不知道下一站在哪儿停,也永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是谁付出租车费,开快一点、慢一点,有的时候实在兜圈子,或者绕路之类的,很多人感觉他的生活状态,他的思想,他做事情的方式就像是出租车司机,是一种很着急的,要没事干就很急迫,有事干就想赶紧到达。
沈黎晖:可以当私家车使,有人给钱就行了。
张长城:也不是私家车,就是你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要自己驾车还是出租车,我接触的艺术家不光是国外的,我老说是人,国家不重要,就是看里头的人,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很有信心,我是私家车就开私家车,我要当出租车就为别人服务,我也有权利去溜达,也有权力去做一些事情,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很有想法,不是说别人都在干嘛,我要不干嘛我就OUT,或者我要干了嘛就怎么样,这样的东西就有意思。
主持人:自己的生活也好,艺术家也好,自己的想法也好,至少是不太受外界左右的。
张长城:基本条件,不受外界左右是一个人的基本条件,咱说外界,也不知道你碰上谁,每天对着左右,其实生活很恐怖的,来一个人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挺恐怖的,我做不了。
洪晃:你要问我,我从教育方式说起,旧的苏联的教育方式是给社会主义培养一个螺丝钉的方式,这儿原来是工艺美院,你就学会怎么编篮子,怎么织布,怎么设计地毯,你是跳舞的就学怎么跳舞,你是唱歌的就学怎么唱歌,千万不要有任何跨界的行为,因为你就是一个螺丝钉,把你放在那个地方,进了舞蹈团就使劲转,转到你脱下红鞋,转不动了,就可以了。这是苏联的教育方式,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教育方式还是这样的,你的专业很重要,你一定要选择专业。
西方的教育是培养你的素质,就是说我给你所有的教育,是给你足够的能力去做你自己选择,这个是完全两个概念。一个是我给你足够的工具,让你将来为我服务;另外一个是我给你足够的素质上头的培养,这样将来你能为你自己做服务,为你自己做选择,这两个教育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实际上一个人能不能够享受生活,能不能够真正去做什么?我不知道任何人会完全摆脱社会的左右和外部环境的左右,就连我这种让人家觉得基本上已经不是那什么,我还知道我一会儿要去电视台,最好把自己化一下,就是这个不可能不受外部的左右。
张长城:不化他们给你化得更恐怖。
洪晃:没错,他们就给我化重妆了,跟一个鸡婆婆似的,我觉得我完全不受这个控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选择。这个选择是每个人的权利的问题,而且我们在这个国家教育,至少我从小长大,我没有特别多的,我有一个选择的意识,我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我觉得我就该这么做,大人叫我这么做了,我妈叫我这么做了或者老师叫我这么做了,你就应该这么做,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应该做的事情都应该再想一下,肯定有选择。
沈黎晖:我前年去丹麦很有意思,他们高中毕业、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一个学校,就是短期的,半年的学校。很多人都在上那个学校,那个学校是让你选择一些兴趣,你大学毕业之后不是马上进入社会去工作,而是再上一个中间的学校,半年,让你接触这个,接触那个,让你做这个、做那个,去重新认识一下,所以在那个学校非常轻松,有艺术,有其它的,可以去尝试。
洪晃:可以去尝试很多的东西。
沈黎晖:那个学校在郊外,环境特别好。
洪晃:也就半年,撒欢,十八岁的时候,半年应该是特别好的经历。我觉得在这里我们的传统、文化,所有的文化就不给你这个选择,就告诉你的路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到最后的终点就是“成功”两个字,然后去追求。
张长城:就一个字“钱”。
洪晃:谁都没有去真正想到,不管是钱也好,就是“钱”这个字,它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东西,没有人去怀疑,因为我们基本上,就像你是用一个CD盘,要先去格式化似的,我们的格式化是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格式化到最后,格式化到你缺乏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为止,而真正出去搞艺术,做这些事情的人,说老实话是在格式化过程中的未成功的,就是被淘汰的,就是怎么格了半天也不进入这个环境,不进入这个格式。我是觉得这些孩子,真的是从某种意义上头格式化失败的一些孩子,而实际上真正最有意思的想法,也是从他们的脑子里出来的。
张长城:这个我最有发言权,我特别同意,我就是特别糟糕的。
沈黎晖:我也是。
洪晃:我是特别好的学生。
张长城:我学习成绩特别好,但是我特别糟糕,我老跟老师作对。
沈黎晖:你学习成绩好就已经是好学生,像我是成绩又不好,又和老师作对。
张长城:你成绩不好,老师拿你没招,但是你老跟他作对,这种人最讨厌。举一个小例子,我前一段时间在国际自由大学,那个院长跟我说:“张,你是博士吗?”我说:“不是。”因为在德国的传统里只有博士才是好的,我说:“什么意思?”他说:“你应该到我们学校来读一个博士,读一个PHD。”我说:“好啊,可以啊。”德国是这样的,教授说了算,教授要你,别人都没有权利管,就办一个手续就可以了。他说:“你会英文就可以了,就写两百字的东西给我,就可以了。”我说:“得读五年吧。”他说:“三个月”。
洪晃:德国的精英大学就是这样,别去德国留学了。
张长城:他说三年就行,他说你要把你的硕士学位,证书、成绩单给行政部门,因为他是选择,那个人是特别看重的是实质工作,他当了十几年美术学院的院长,又当了六年博物馆的馆长,所以他是一个非常看重实在的一个改革派。我说:“我没有硕士学位。”他说:“你没有硕士学位啊。”
沈黎晖:这个好办,可以办证。
洪晃:昆仑饭店门口都好几个。
张长城:后来他说,没有也可以,可以从学士接着上,他说把学士证书给我也可以,我说:也没有。然后他说:“这个很难办。”最后一句话,他说:“在中国这事不难吧?”就是这个揭露,因为我上了四次大学都退学了,你刚才说的,就是格式化不了,不是它格式化不了我,我自己也觉得不对。
沈黎晖:你上了四次大学,就是重新考又上的。
张长城:各种方式都有,就是离开之后忽然有压力,家里人老说,你高中生连工作都找不着。
沈黎晖:还是可以,考大学都考上了。
洪晃:我参加过高考,但是没被录取。
沈黎晖:我的智商测,我是我们公司智商最低的,学历最低,智商最低。
张长城:其实这种东西,这种学校教育,我没有被学校教育所格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我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所有学习特好的人,他们的前途都被设计得非常好。
洪晃:你想要什么啊?
张长城:我想让自己很高兴。
洪晃:什么能让你很高兴?
张长城:我原来做过什么你也知道,我原来做投资,做管理,忽然有一天我周围没人。
洪晃:你还做投资?
张长城:做了八年,就是穿一样牌子的衣服。
洪晃:怪不得他们都倒了。
张长城:就是穿一个牌子的衣服,在同一个地方吃饭,见同一群人,每天那样打交道。在办公室住了两年半。
洪晃:雷曼兄弟中国版。
张长城:在办公室住了两年,没有朋友,只有合作伙伴,因为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朋友。第二个就是跟人打交道,跟数字打交道,就是所有的数据,人的任何东西都不值得参考,首先情感最不值得参考,永远相信你,不要相信直觉,相信数据,不要相信判断,全是这个东西,这个不是我想要的,突然有一天觉得要改变,就改变了,就开始弄舞蹈,十四年了。
沈黎晖:这个跨界够大的了。
洪晃:你原来就是学舞蹈的呀?
张长城:你才是学舞蹈的,我这个样子特以为让人觉得我是学舞蹈的。
洪晃:你原来学过什么,四个大学里头?
张长城:我学过新闻,学过管理。
洪晃:你感觉是MBA跑这儿混场来了。
张长城:96年的时候在光华待了一段时间就跑了,不是光华不好,是我不好。
洪晃:光华是北大的,咱们是清华,你往死里说。
张长城:是我不好,因为我不喜欢那种生活,觉得没意思,然后我就特别渴望流浪,从那儿以后就选择了一个最不靠谱的,现在我好想特爱说,倒回十年,现在我会说:“怎么回事?”到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街舞是不是也是现代舞,国标也是现代舞,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还有很多人分不清。
洪晃:你还学过外语吧,法文?(哈哈)
张长城:就觉得做舞蹈吧,因为这个事最不靠谱,后来我想就算了,也没有想做十几年,现在我又做园区了。
洪晃:房地产开发。
沈黎晖:这个跟洪晃很像,又回去了。
洪晃:圈钱去了,快乐在这儿呢?
张长城:我问你圈点钱算是什么事?
洪晃:这是抛砖引玉呀,不容易,你就不允许人家一个人有追求吗?
我没有,我觉得这方面的追求很好,但是真的不应该卖钱。至少我买票的话,我还是希望看到创作本身,第一,有水准;第二有真的东西,而不是玩票。
张长城:这事咱俩又发生一个分歧。
洪晃:咱俩不分歧,他们不高兴,都睡着了。
张长城:我现在就是干两个事,第一个项目就是跨界,像汪建伟他们,就是成功的艺术家要让他们做他们想干的事,汪建伟完全做剧场。
洪晃:你知道小松干什么事是特别靠谱的事吗?他摄影特别好,他在纽约的时候,跟别人一块办过摄影展,人家问他你干什么?他说:我作曲。然后人家拍他肩膀说:“你这个摄影师还会作曲,这个不容易。”他这个时候差点晕倒了,因为他太想让人家知道他是作曲家而不是摄影师了,所以完全是拧巴者,他有一次去青藏的一套摄影真是非常漂亮。
沈黎晖:摄影这一块,也是一个思维。
张长城:我为什么想让他做导演,尤其是做舞蹈的导演,因为其实还是视觉的。只不过从一个镜头上看,用人的方式重新架构,其实是另外一种。就像前几天张永和做一个舞台设计是一样的,你可以去想象一个有限的空间,一个3D空间重新架构,就是他在这个领域已经非常熟悉了,然后还得和这个领域有关系,要不然太远了之后大家容易找不到方向,这是我想做的事,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钱或者说是哥们的钱,我得负责任,得花得有用。
第二个就是刚才你说的最不靠谱的事,就是年轻人的支持计划,我知道他们根本就是失败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机会。很多优秀的人都不缺钱,什么都不缺,年轻人怎么办?我们就叫非专业、非正式的,甚至是从来没有做过艺术的人去做,我们就支持。所以这次两个一个是独立导演展,跟孟京辉我们两个一起弄的,全是一些新锐戏剧导演;而这个叫草根戏剧节,就是草根,完全是一个草根的形象出现,在戏剧里头,他不算什么,要这么去做,做这样的事。后来他也觉得挺痛苦,不知道怎么办,会有一些其它的联想,就变得叫互动,就是不能上去演那个角色。
其实他挺想干的,公司不想干,到一定的程度,就是不能干,反正就是好玩,我就觉得对我来说,这个事挺有意思的。他们去参加我们做过的论坛,建筑设计师和一个做新媒体的艺术家讨论,就是他俩很多东西,像英语和意大利语聊天是一样的,其实有很多误解,但是很有意思。
洪晃:你所有这些实验中,你怎么样回避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
张长城:回避不了,我没有想回避。
洪晃:你搞的就是形式主义。
张长城:我不是搞形式主义。
洪晃:想投资银行,给你搭一个架子来吧。
张长城:跟我现在建的剧场是一样的,我以前是挺蔑视这些东西,就是我有一个特牛的思想就够了,后来我发现身体会有不舒服,所以我现在还是又回过头来去建剧场,建园区,因为流浪的时间太长了,忽然有一天想静下来的时候都不可能。
沈黎晖:现在厉害了。
洪晃:置业。
张长城:人家置业叫财富增长,我只能记在费用里头。
洪晃:偷税漏税,这招都用上了,这是避税,这叫合理避税。
张长城:真看出咱俩熟来了。
洪晃:因为你知道,其实我入行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正儿八经想从商的人,一直赚不着钱,我不会赚钱,但是什么合理避税,什么财务账表,我都和它们贴边,所有东西我都接触过,你可以想像我在办杂志之前我是做期货的。
沈黎晖:都是好学生,就我是玩摇滚的。
张长城:他和咱俩正式。
洪晃:他也不是正式,他在广告公司干过。
沈黎晖:我开过一个印刷厂,也不是,印刷公司。
洪晃:今天全招了。
沈黎晖:因为我原来学美术,我特别想上美校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当摊贩,就是卖服装的,我前两天翻我原来写的日子。
张长城:还写日记。
沈黎晖:好几年写一本,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干摊儿贩,那时候是最光荣的一件事。其实我当时为什么挣钱?就两件事:挣钱就是为了要玩乐队,买音箱,有排练室,就是这么简单。
张长城:现在乐队不干了,光挣钱。
沈黎晖:没有,就是挣钱,组织乐队第十年才出了一个光盘,等于这个一直没有忘。我印刷,要跑业务,穿一身西服夹一个包去排练室是常态。
张长城:摇滚状态,国外好多艺术家都是这样,都有另外一个职业,然后他再去做这件事。不像咱们有那么多职业艺术家,他们在社会中往往是另外一个身份,但是他们做这件事比什么都认真。
沈黎晖:今天中午跟人吃饭,也说,比如我今年到年底之前可能有一百天或者有两个月到三个月是在机场度过的,不是去的路上就是回来的路上。反正就是你得在那儿待着,比如说人家今天要去奥斯陆,前两天,上周日在法国,都是人家请你去。
洪晃:我们家小孩都去了,这月美编都遭荒了,全去比利时的音乐节了,这些日子都光了。
沈黎晖:人家看你的日子是很享受的,可以免费去全球最大的音乐节,有免费的票,都是VIP什么的,忽然发现你所有的兴趣全是工作,就是你的工作就是你所有的兴趣,这个时候,别的就没有了。
张长城:打断,不能诉苦,我以前犯过这个错误,我跟人家说我走了四十多个国家,现在就想在北京待着,哪儿都不想去,后来就被人家狠狠地损了一句,你说什么呢,我哪儿都没去过,你跟我说这话。后来想想是这个道理,其实在很多时候,你出去真是酒店、工作,回来了。
沈黎晖:就是你的角度已经丧失了原来享受这种兴趣,比如说洪晃你办杂志以前也有兴趣,但是你到一定阶段,就变成这是一个工作,像我自己,典型你去看音乐节,我看到的眼里全是他们的安保怎么样,后台怎么样,指示怎么回事,什么、什么怎么回事,真正关心台上的那个,就是看着很好,就完了,没有那个心思。我前年去看,正儿八经就是看走步的压轴,所有的都看了两眼,你的眼光就已经完全变了,这个就是兴趣,变成工作的一个损失。
洪晃:英文里头有一句话,就是已经完全风化了,你的所有敏感已经被商业给风化了。
沈黎晖:看的都是别的。
洪晃:我特别理解,这是最恐怖的一个状态,就是你看什么都已经只能看见它功能性的东西,它操作上的东西,你已经看不见,你已经不被它给打动了。
沈黎晖:实际上也是,比如说你要再做一个,像我们做音乐节,首先你自己得兴奋,做这样的节目,如果还是那些内容,可能自己也不会兴奋。反过来提一个更高的,包括你的团队,这一帮人干这个事,你得把所有的人都调动起来。
洪晃:所以你要有积极性的时候,就特别成问题。
沈黎晖:所以你一定要设定更高的目标,当你一旦这个事情觉得可以启动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好的事情,你有更高的要求。
张长城:我有另外一个想法,现在很多事情的问题,我们每个团队都有一个英雄,这是最可怕的,就是所有的人都跟着一个老大,老大认为对,就所有人跟着做,所以我从一开始要做就是让团队来约束我,我从来不是老大。
沈黎晖:跟你做投资有关系。
张长城:跟那个没有关系,因为我这个人其实挺不靠谱的,我经常会有新想法,我有了新想法,又很容易,因为我有权力,就这么干,谁敢跟我说不行啊,那就麻烦了。所以我弄一个总经理,他说怎么干,我得听他的,支持他去干,我就把自己给弱了,然后我特兴奋,我天天跟他干。
沈黎晖:这个目的不一样,从一个公司的成长方向,如果你希望公司越来越大,肯定你要越来越好,比如这是一个商业方面的东西。如果我们属于,尤其像我们一直在音乐工业里边,音乐工业是变化最快的一个行业,我们一直老做不大,还得让这帮人有新的东西,就会在这里边一直持有那个理想主义。
张长城:问题就在这儿,我是一直就怕做大,我是那天才知道我有七十个人为我工作,我不知道,我不认识,我觉得大了就拆了,因为一大了之后就出问题,那个层级就需要一个非常清楚的谁跟谁,你才能管。就是一拆了就是一个小团队。
沈黎晖:现在开始谈管理了。
张长城:我们下面好几个团队,他们各自都是,其实我什么都不太知道,其实也都知道,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跟我特别好,就是聊做什么,我就说你跟他这样拼一下,我老爱干这个事,但是他们分别都有自己的决定权;您说的那个胡同,我每天干的事,就是每天跟设计师在一起折腾,我的设计师是牛津的设计师,就是华盛顿的那个博物馆的设计师,我们俩纯粹地是胡扯扯出来的,然后就拼出来了。其实那个艺术家就说不行了,要做不动了,然后就做、做,现在实际上的愿望,就是你看到每一个东西都不归我管,都是独立的,我没有直接地管。我唯一的权力就是在餐厅吃饭可以签名字,一个月还交一次钱。
洪晃:你还收租吧?
张长城:不收,我们的剧场从来不出租,我不做房东这种事,你要跟我合作就是两个要求:第一,就是看着好;第二,我们要一起干,赚了钱在一起,别的也在一起,谁也别废话,所有的东西全部摆在桌子上。你一出租就变成对立的,也变得越来越黑,谁都想多要点,从一开始就是对立的。现在是首先我能接受你的东西,我要有选择,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拿来。第二是你接受我们的工作方式,这样就可以合作,如果赚了很多大家分,如果赔了很多大家一起,你会少赚一些,我们现在一直是这样的。
洪晃:赔得起。
张长城:我们家在六层,现在是一套,往后没有了。
沈黎晖:我觉得干这个事代价还是挺大的,今天一算都十二年了,如果从商业角度来讲是非常惭愧的业绩,但是反过来说这里边还挺好玩,就是当你觉得不好玩的事也要找一个新的好玩的事情。像我们第一年的音乐节,我在现场必须要当副总指挥,不敢当总指挥;第二年,我等于可以到处看一眼;第三次音乐节,我只是在听音乐了,可能第四次我都不去了,慢慢的也是一个退出的状态。反正所有的事情,到时候都要找一个退出,然后发现一个更好玩的,觉得有意思再去做,比如说去西藏弄唱片,我说这个事我去,我和一帮录音师去西藏,我要干这个活儿是跨级了,实际上应该是音乐、企划去干。
张长城:从咱们三个人身上给大家一个提示,就是你要爱谁,千万别跟谁交朋友,你要喜欢什么事就千万别碰那件事。
洪晃:倒也不是吧。
沈黎晖:也不是。其实得到的还是多,但是你得到的同时,一定是有一个负面的东西,但是你要重新选可能还是会得到的。
洪晃:第一,就是钱不是唯一的衡量一件事情,你该不该做的标准,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因为当你认为钱是你唯一做的一个事情的目的的时候,很多事情你都可以排除了,而在你被排除的这件事情,有很多事情可能是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事情,慢慢的话,你也会变成一个体悟趣味的人,然后你赚很多钱,可以出钱让你上一次台,演一个什么狗屁角色,然后你的狗屁公司还告诉你,你不能演这个狗屁角色,因为会影响你的狗屁公司。经常会发现你的生活已经被所有的,一辈子赚钱而建立的东西所束缚住了,这是一个。
就是说当你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想着钱不是你的唯一目的,还有别的事情。
第二,在座的,可能特别重要的一个,就是说有的时候,欧洲人的想法,赚钱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工作。所以就像他去赚了半天钱就是为了支一个摇滚乐队在这儿,就是为了赔,就是为了玩,这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个事情。当然这个从长远来讲,除非他真成了摇滚明星,像BEATLES这样的话,不是一个有维持性的,但是我觉得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这是很重要的。就是你年轻,你需要,你现在还豁得出去,你年轻就要去做你想做的,而且中国的社会真的是发展了,不再是我长大的时候中国人这么穷了。所以作为年轻人,我觉得你们应该是可以豁得出去,去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做一点事,我也真的是在我那儿看见很多90后,80后,的的确确是这么活的,但是社会觉得这个很奢侈。你要知道社会的媒体和社会的舆论是控制在我这个年纪的老帮子的手里,他们特别不高兴,凭什么,我们年轻时候苦哈哈的,挣点钱让他们上学,他们现在满嘴的艺术、兴趣、激情,就看着不开心,但这个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老化的一个特别大的象征。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我们特别不希望你们有,比如说对生活的激情,享受生活的一种欲望,我们就看不顺眼,这是特别自然的。
我是特别讨厌媒体对80后、90后怎么、怎么着,恨不得,你看中国一代不如一代,我真是觉得中国一代更比一代好,因为在我眼里看到的90后是最知道我要什么的一代中国人,这个特别好。因为在我们这一代,我真的是因为教育跟别的轨迹太不一样了,所以我能知道说我要什么,而不是别人要我去要什么,但是我觉得90后最好的,还有80后的一部分,最好的就是你真正知道你要什么,我觉得这个特别好。
沈黎晖:我们聊得太多了吧?
主持人:聊得挺好的,刚才提得很多,我们的教育模式可能是有一点出错,不仅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不同的是艺术品的界限被打破了,可能要反思一下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的一些事情,一些定义,一些概念是不是可以跨越一下,超越一下,颠覆一下,这个事情不仅是一个界限的模糊,而且是定义的模糊,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是谁来定义的?
洪晃:我能建议一件事吗?干脆让大家提问题吧。
主持人:可以,我想大家有很多问题要提,我把话筒递过去。
《启边》记者:三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启边》杂志社的,我想问洪晃老师一个问题,在中国的教育,从我父母那边的教育,只是告诉人,要出人头地,而不是教育是一种素质,他就是要超越别人,超过别人,它不像西方的教育,就是说你这个本身具有一种教育素质,而且很多人不能够保持清醒。像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怎么选择,就是父母给他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他就接受这样的一个环境,那么请洪晃老师说一下如何就年轻人保持自己清醒,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给一些建议?谢谢!
张长城:关于教育的问题。
洪晃:这一点我是不太同意陈丹青所有关于教育的怨言和意见。因为我也没有在中国上过大学,好多这些东西,也不知道你们现在的课程是什么样的,所以我的发言权不是那么大,但是我只能说一个,每个人,大学的图书,很多设施,都是很健全的,而且比原来好多了。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孩子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乖了,真的是回家就好好做作业,我不知道大学几年级选专业,可能二年级选了专业,就一头扎到专业里头去。我觉得越界的概念很重要,就是希望不要等你当了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再想着要去演话剧,也许你现在在读MBA或者读经济学的时候,你就应该可以去串一下什么摇滚乐队、话剧或者是怎么样,舞蹈都可以。
我总是觉得中国的年轻人,有的时候他的好奇感不像国外那么丰盛。国外的年轻人特别地好奇,什么东西都有问题,什么东西都想尝试。我们第一,是对什么东西不算太好奇,但是我们特别愿意跟我们的父母一样,愿意去提问他,就是说这个特臭,这个特牛,这个我顶,那个我踩,永远是在评论一些东西,但是对这个东西本身并不是特别地好奇。缺少好奇心是一个特别坏的事,缺胆儿去尝试一个你知道可能要失败的东西,也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事情。因为其实你去做一件你知道,肯定你会失败的事情,至少你会很轻松,也许说不定你就成功了,有的时候事情就是很搞的。
因为我觉得年轻人希望在教育之外培养自己的话,首先不要去用一个固定的社会给你的道德观念去评论东西,先去有一个好奇心去了解它,这是第一。
第二,敢于去尝试一些你认为你可能要失败的事情。
主持人:貌似好像已经跑了题,讨论了很多教育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想法的产生,对以后中国创意的产生或者是社会的很多氛围都很重要。
提问2:非常感谢洪老师、张老师、沈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么有意思,这么好玩的一个下午。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一下张老师,对于刚才您提到没有被格式化那些孩子们的一些想法,我想请问一下,他们这种想法是怎么样能够得到客户的一些认可?比如说他们是想做这样一件事情,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对客户来讲,客户也会有这种感觉,认为他只是想实现他一个孩子的梦想,这中间怎么能够把他自己的想法变成客户的一个需求?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我们知道这种没有被格式化的孩子,他们往往有时候是非常不安静的,可我们的客户有时候就会想,你这样我这个活交给你是不是放心,你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你在这个专业上是不是有足够强的技术帮助我做到这件事情。谢谢!
张长城:前面那个问题,如果单纯放到孩子身上是另外一个事,我说的是全世界的事。比如拿一件衣服来说,是有一个疯狂的人想是一个什么样的衣服,他是一个设计师,他有疯狂的想法,要把所有他的感受表达出来,他要设计,他是没有被格式化的,但是有一个要被格式化的是工厂,它要有标准,做成什么样,因为不能买一件衣服穿不进去,或者是买一个裤子上就漏了,所以整个社会的完善是有很疯狂的,也有很标准的,它是一个整个的系统。
我们老说国外或者是中国,我以前有过这个感觉,当我走到四十多个国家之后,我觉得就是人的区别,就是一个人如果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什么都不重要,跟你在哪儿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一万个人,你就在人山人海的时候仍然可以一个人,这种感觉是最舒服的,就是找到你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我想要的,只要一解释就掉到圈里了,因为所有的解释都会被质疑,你自己想明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可以了。
第二,你说的孩子的事,可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东西,就是他如何去学习一个技能。就像舞蹈,因为我每天要看舞蹈演员的排练和演出,你在台上看到所有的精彩是在台下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那个痛苦很痛苦,因为他是一个成年人,他知道我要经历这个痛苦是为了什么。但是一个孩子可能很难体会这个,作为家长,可能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你如何让它转化这个痛苦和他的乐趣相关,而不是说你用你的判断跟他说:“这个东西对你有用。”对他来说没用,他要不喜欢,什么都没用。所以我认为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是一个认知的能力,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东西,那个是需要专业的,我不能提任何建议的,教育孩子特别难。
沈黎晖:我补充一点,我理解你提的大概的意思。因为我是做设计的,我上学的时候,第一个工作是去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
张长城:对不起,你刚才说的孩子是指多大的年龄?
提问2:我刚才的提问不是孩子的问题,就是成人圈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没有成功,没有资源的,想做一些事情的年轻人,他有可能是二十几岁,有可能是三十五、六岁。
张长城:我刚才都说到认知心理学了,说到小孩去了,刚才说教育问题,我就顺着那个进去了。
沈黎晖:我说的意思是这样,做设计是这样的,因为跨界的设计,我的第一个工作去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做封面设计、唱片的设计。我就觉得以前的唱片设计都特别难看,比如他们用红一百、黄一百、蓝一百的颜色去印刷,那个颜色非常怯,我就不理解那个设计师为什么那样做,我就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实际上这里边你的想法非常酷,但是没有进入到工业的流程,后来我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当时我们的印厂在广州,我们的印厂全是单色机,如果要跑四个颜色,往往工艺达不到。所以实际上任何设计,客户的需求,先要对工业的基础有一个非常正确的了解,有一定的功底。这个功底不是你刚刚初出茅庐可以了解的,必须要有一段工作的经验,你在知道它的工艺、需求的前提下,你比他的创造会强一些,肯定需要一个过程,说服客户,一定会设计到基础,这个也不用着急,你们再做一段时间就OK了。
张长城:她说的客户,我可以说另外一个角度,我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人,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厉害,因为每个人都有优势,都有劣势。你如何让每个人之间的优势可以互补,劣势可以相互地有什么方式避免,因为你无法让一个设计师把后面的事都懂。包括设计一个房子,他就是一个美国人,一个纽约人,他完全理解不了中国的任何一个事,这都没有关系,你就把这个东西给我出来就行,其它的事我给你找一个人,我就配出一个团队来,你得知道你要用他什么,不能为了这个,说买了一匹马,说能不能给我挤点牛奶出来的,这个就可笑了。首先你要知道它是干嘛的,它想要干什么,就要让他擅长的事,你要是拧着干一个你认为快乐的事,他早晚有一天会跟你急。
《女友花园》记者:大家好!我是《女友花园》的记者,我想问洪晃老师一个问题,张老师和沈老师,回头我想约你们的专访。想从做媒体的角度跟洪老师交流一下,我们现在在做选题的时候,会要求编辑,最好是有一个跨界的思路去开放式地找这个选题,比如说做美容选题,可以想一下跟生活方式有没有一个跨界操作的可能,其实我自己是不太喜欢这种方式的,但是没有办法,现在读者特别喜欢看这一类的选题。
想问一下,这样的话也是目前读者的注意力,有一点下降,无法吸引他们的关注。我是想问洪晃老师,有没有觉得这样下去,不管是做事情也好,还是从整个人生的角度也好,都会丧失一种纯粹的美感呢?
洪晃:我觉得你说的跨界的东西,你把它变成一个必须做的栏目选题的一个必须的格式的时候,它也就失去了它所有跨界的目的了。实际上跨界本身包含着一种探索的概念,但是任何被格式化的东西,都没有探索的成份。就是说这个选题,你就得这么做,说美容的时候一定要谈到哲学,说哲学的时候一定要谈到食品,当你把它彻底格式化的时候,这个“跨界”本身就没有意义了。
跨界本身,它的越界本身,因为你越过了一个界,你从一个你非常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你不熟悉的环境,这是一个经验主义的过程,就是说你享受这个过程的本身,其实比你得到的东西更重要,所以当你把它彻底格式化的时候,它已经特别没有意义了。所以我挺理解,为什么你说你很烦,他就给你格式化到那儿了。因为这个东西,把它变成这样就是特别没劲的一件事情。
你说作为跨界,是不是它抛弃了一种对什么一个纯粹的东西,我觉得有可能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你要看很多东西,比如说现在从一个媒体变成了多媒体,从所有的一个行业变成了所有人都串着,你也看到我在这儿坐着的时候,因为我在等一个短信进来,就一直在看,你手里有很多东西就是让你跨界和不专心的。比如说像什么Iphone这样的东西,我完全可以一边玩着,一边面对着所有的人。所以你知道一个人接受信息的过程,越来越成了外国人所说的很小的,特别喜欢一个图片、一个图解能够把一个事说清楚了就行,就消化掉了。你要是说长篇的东西,如果说一个人看小说,谁还有这种奢侈的习惯,尤其是厚厚的小说,听一首歌我们都可以理解,谁还能够花两个小时把一个歌剧听完,这基本上就是特别奢侈的概念。所以你说会不会失去掉特别纯粹的享受的感觉,是的。但是我并不觉得,现在我们真的是忙到那种程度,我们不能去享受那种东西,但是我们慢慢地已经失去了真正去欣赏这种东西的能力。如果你说谁谁有一个歌剧,或者有一个特别好的芭蕾舞团在这儿,我去买票,完全是怀着我得去学习一下,复习一下这种东西是一个什么感觉,我并没有觉得我真的会特别享受它。
如果你让我去听一个愚公移山的乐队,喝着小酒,看着乐队跟朋友聊天什么的,这个对我来讲就是一种享受了,的的确确是这样的,但是纯粹的东西,有它的好处,这种跨媒体,快速生活的东西也有它的好处。正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首歌,一段信息,一个短信的社会里头,不要去否定它,只要你自己去注意享受那些古典的东西也好,并不是说明这个时代就没有纯粹的东西。
只不过是任何纯粹的东西,都是在变的,可能就是一条纯粹的短信、笑话,也能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
提问4:我先向洪晃老师问好,我是带着我的孩子来听课的。我的小孩在大学,我想说格式化的问题,我的小孩当时已经是古筝得过两次北京的第二名,但是招的时候,考音乐学院,他说不行,虽然他也很喜欢,但是他也说受到格式化的影响,用他的能力考上了。现在他大三跟我说我还能考上艺术类的研究生吗?我想格式化对80后还是有影响的,我想说,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你选择有这个机会,真正地还是要学习一些东西,等你再跨界的时候,还有一些东西,我想谢谢洪晃老师,小孩很崇拜您。
提问5:洪晃老师您!我是一直特别喜欢您,读过您所有的书,特别赞同您书里所说到的找乐的这种生活态度,还有无目的的生活,就是书名本身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情况,甚至当时有一本书,说到您玩票拍电影的事,很欣赏您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在您的书里看到,您一直是有各种表演天赋,以及很多人对您的评价,都是说您对于生活中美的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强的。我们知道您之前在大学里读的是国际政治经济,之后做的工作也是和金融有关的。之后您回国之后又跨界,跨到了文化创意领域里面,想问您的,就是您的这种越界应该是一种必然性,您自己本身内在的心性,以及您之前的教育,对于您的越界都有怎样的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是问三位老师的,就是“越界”牵扯到任何领域都要涉及,对于整个的宽度有了,但是会不会引起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在每一个领域的深入问题?这是给三个老师的问题,谢谢!
洪晃:三个老师先回答。
沈黎晖:我觉得跨界对我个人而言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要有一个核心,没有一个核心没法去跨。当然还是比较认真的,做一个跨界的事也是有很多的资源。但是我觉得跨界,还是要强调自己的主线,把它做好,才会有跨界的事情,这是一个前提。
张长城:现在说跨界已经是我在做这一件事情的十七年以后的事了,大概在那十四年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所谓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是刻意的,我不想用外界任何的东西影响我,我是绝不接受任何采访,不出现在任何公众面前,在我后面,我自己可以安安静静,不受任何外界打扰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十年之后,我已经知道别人在影响我了,我已经老了。所谓的“已经老了”,就是各种东西都已经见识过了,我已经知道我自己要干嘛了,没有人能影响我了,我才会出来面对一些事。而这个面对,是为了横向的,因为你纵向的东西够深的时候,再把横向做出来,你下都没下去,横着走毫无意义。你足够的坚持,还是先找到你自己的原点,再找一个点,就能拉一条线,你连原点都没有,其实是飘忽的,根本定不下来,就是出租车司机的生活状态。
我看起来,包括我们聊天的时候,都是很轻松的,甚至是无所谓的态度,但你要真是无所谓,特轻松的特点,第一,你不可能长那么瘦;第二,你也坚持不了十几年。其实背后有很多东西是在十几年的过程里边,天天吃红烧肉,十几年的时间里要面对多少问题,解决多少问题,解决多少自己对自己的问题,当你把这些东西都过来之后,你再看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很放松的。但是那种“放松”的代价就是前面一点点地过来的,所以这个深度和广度是绝对没有矛盾的。
洪晃:我觉得说了半天跨界,在这儿的三个人做我们的本行都是经营了十几年了,至于我们是不是发了财,真是所有特别成功,或者是行业里特别的佼佼者,都不是我们今天谁都不愿意拍着肩膀说这样的话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一个东西能够做十几年,你还是热爱这个行业,所以我觉得这个踏实还是做一件事情很重要的,至于我们都会在做这个专业的同时,跨到别的地方去逛一逛,玩一玩,看看外边的世界是不是也很美好什么的,这个到最后还是回到我们本行来的一个过程。
提问6:几位老师好,我是一个图书策划人,今天来主要是冲着沈老师和洪晃老师过来的,知道你们有很多经验,就是您个人对摇滚有兴趣,我近期也想策划一个有关摇滚的图书,我看了一下同类的摇滚图书,我发现销量都不怎么好,现在一个月就是卖了一两本,大概就是这样了。而且他们也都是比较专业的人,也注意看到现在很多电影,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国内的少一点,就是很多都是这种摇滚要素,已经纳入到电影里面,我就在想,这个摇滚现在是不是已经不像以前一样那么小众了,像沈老师做摩登天空已经很市场化了。
如果我做图书的话,怎么保证不再去作出那种一个月只卖一两本的状态。我想跟你们沟通一下,就是摇滚,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一种小资性的摇滚,我想从摇滚里边抓住一个点,看看那个市场是不是足够大。因为可能沈老师更专业一点,对于他本人来说搞这个东西,如果我想做摇滚的书从哪个点切入比较好?
洪晃老师,在微博上看到您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所以也对音乐语境有所了解,我想让大家给出出主意,还有张老师对于跨界的方法。
洪晃:你就做一个标题,那个标题就叫“可能不卖”。摇滚为什么卖,就这样就完了。
提问6:因为我认为这样做还是很传统,如果大众的东西,想复活尽量多人的意愿就不能保留太多人的专业精神。
洪晃:你这个问题应该去问(杜京波),你就是做错题目了,不是你怎么去做一个题目的问题,而是你应该选什么题目的问题,你才能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能让你作出一个挣钱的畅销书。
提问5:有道理。我想去吸收一下,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它的越界不仅表现在生产,还有传播上,是一种多向性的传播方式,谢谢!
张长城:我先提一点意见,我不爱得罪人。第一我觉得你想要得太多,你又想要自己的精神,然后又想卖大钱;又想要所有人喜欢,你还想让自己也喜欢,这事挺难的;第二,你还想快,就是什么事都要快速地成功,快速地挣钱,就是策划,这个书出来一个月卖一两本不行,一个月要卖一两千本,一两万本,这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空里最典型的两个特征:
第一,什么事都要快,赶紧地就办完了,其实很多事要慢才有意思,是不是一味地只要快就是对的;
第二,其实我们生活已经够复杂了,不要太复杂化了。其实简单一点,只要一件事,一个点让你开心,你就干就完了,你别想着什么都让你开心,没这事,基本上这种事都不存在,要是有这事,你告诉我们,我们干,你来给我做团长。每一个事情都有无数让你讨厌的东西,只要有一件事实你开心就好了。
洪晃:沈黎晖和我,我们俩要是能出版一本书赚大钱的话,我们俩早就做了,也不会告诉你。
沈黎晖:我半天没说话。我觉得是这样,首先模仿的书没有办法采用,因为洪晃以前那个书卖得很好,最近又再版了。
洪晃:那本书卖得很好。
沈黎晖:新再版也是两万多本。
洪晃:能卖到三、五万就已经非常好了。
沈黎晖:谈点实际的,能出这方面的书,因为以前中国的摇滚,在互联网时代以前,都是介绍类型的,就是说摇滚是怎么回事,摇滚的历史是怎么回事,我觉得这种书现在已经不太需要了,因为有互联网,资讯量非常大。所以功能性的书,可能也会有一定的细分的,我也做过图书,最早还找过洪晃,其实也是跨界的。
洪晃:你必须给我出一张唱片,在我的角度里已经跨得太深了,必须要出,坚决要求。
沈黎晖:洪晃你知道,你千万别唱。
洪晃:我不唱,我想做RAP。
沈黎晖:那是快板的,如果说洪晃跟摇滚有关,跟唱片有关的事,我们在巴黎,说出一点有待选择的,本来就是音乐的DJ,有待本来就在音乐当中。像《安妮宝贝》这种东西,村上春树他们出的,村上春树他们选的音乐,洪晃选的音乐,这个很好玩,不一定要唱,但是你这个人对应的一种调调,所以做这个书,如果你做专业类的书是一种思路,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它变得通俗,这个怎么畅销,谁也说不好,但是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把它变得宽一点。
洪晃:好!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7:我想问一下刚才说现在好多人好奇心都比较少,我觉得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是现在很多人有好奇心,但是不知道怎么跨界,你的跨界是一个个案,因为你的成长经历属于非正常的。你的成长经历特别让人羡慕,你有一些资源可以利用帮助跨界。然后沈黎晖跨界还是在你的边缘那一块。
洪晃:他是正常?
沈黎晖:谢谢!
提问7:这个非是一个褒义,比如像很多人学专业,比如说是经济管,但是他想到文化领域,怎么迈开这一步,这是最难的?
沈黎晖:先把自己变得不正常。
提问7:你是特别让人羡慕的。
洪晃:先把你刚才的那段话变成一个问题,我明白你说什么呢,但它不是一个问题,它是一个表述。
提问7:就是跨界第一步要怎么去准备,怎么去做?
洪晃:先洗个澡,一定要用好的香皂,然后要用洗发水,再洗头,然后一定要有木梳,再吃一顿好的,这个是准备工作。然后打开大门,狠狠地喊“跨界”。好的,差不多了。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带来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讨论了这次讨论会的主题,希望大家会有所收获,我们的座谈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来参加,谢谢!洪晃:乐游于文化创意产业,发掘本土创意人才。现任ILOOK 《世界都市》出版人、主编,谈话节目《亮话》主持人。 张长城: 北京现代舞团总监。自1998年起,带领舞团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与国内外顶级艺术家的合作,在国际上赢得了众多荣誉,并在国内推动了不少公益性和普及性的艺术项目方家胡同46号,文化创意街坊的主人,他从一个舞者到一个创意产业园区的策划、管理者,身份的转变,让他对创意产业多了几分深刻的认识。 沈黎晖: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摩登天空音乐节、FAT ART艺术展的创始人。1997年成立摩登天空,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新音乐唱片公司。
越界、流动的创意——洪晃、沈黎晖、张长城对谈录
来源:东方视觉 文: 墙美术馆 编辑:Reborn
www.ionly.com.cn 2009-12-15 13:21:57 6
--------------------------------------------------------------------------------
题目:墙美术馆文化沙龙系列——“越界、流动的创意”
时间:2009年12月12日(周六)下午2点
地点:墙美术馆
嘉宾:洪晃、沈黎晖、张长城
正文:
主持人: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这个座谈会,欢迎你们来参加墙美术馆文化沙龙,墙美术馆着力于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除了做展览、组织论坛,我们也通过独立电影放映、文化沙龙、工作坊以及联合学校的一些校园活动,为大众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本期主题是“越界、流动的创意”,这是针对越界现象的涌现,围绕“跨界”概念在文化领域的影响举办的座谈会。越过了固有的边界和专业的局限,跨界带来的是知识与思维方式的整合,同时也是对审美感官的激发,在艺术与泛文化的环境下,美术、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领域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与美学之外的学科交叉互动。跨界是对所有却然性知识的怀疑,并以包容的态度在不确定中探索并发现新的可能。这些“在路上”的实验心态体现了后现代文化中反体制、实验、多元、碎片的社会特征。
本期文化沙龙邀请了洪晃女士、沈黎晖、张长城。我先介绍一下各位嘉宾:
洪晃女士乐游于文化创意产业,善于发掘本土创意人才。现任ILOOK《世界都市》出版人、主编,谈话节目《亮话》的主持人。出版过《我们的非正常生活》、《廉价哲学》、《无目的的美好生活》等;
张长城先生,作为北京现代舞团总监,自1998年起带领舞团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国外顶级艺术家的合作在国际上赢得了众多荣誉,并在国内推动了不少公益性和普及性的艺术项目,他是方家胡同46号,文化创意街坊的主人;
沈黎晖先生是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摩登天空音乐节,FAT ART艺术展的创始人。1997年成立摩登天空公司,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新音乐唱片公司,摩登天空是一家全新概念的综合娱乐公司,对中国文化产业树立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模式,十年来摩登天空已经是年轻人心目中的时尚代名词。
首先请洪晃女士、沈黎晖先生和张长城先生分别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对本次座谈会的主题——“越界”做一个阐释,然后请三位嘉宾分别讨论是什么因素促使文化创意者打破原来的专业领域,他们在不同领域游走不同的原因,以及分析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推动。现在请三位嘉宾开始发言。请洪女士先开始。
洪晃:我是特别不会发言的,咱们能把发言的形式变成其它的,我是一年的《亮话》下来,鄙人感觉会演变主持,但真的不会发言,你把我放在麦克风后头,基本上让我死。
我觉得“跨界”的事,沈黎晖“跨界”就多了,你说说你跟画是怎么回事?我就现场“跨界”一下,说了半天我应该是办杂志的,我就假装是主持。真是这样,你不是做音乐,最近又开始做画廊了,怎么回事?
沈黎晖:我没做画廊,长城你说说你的那个。
洪晃:说说你的那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现在“跨界”这个事做得好就特漂亮,因为我觉得“跨界”是一个趋势,我们十二月份的杂志里头,觉得所有的跨界实际上都是因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跨界”跨得最猛的是中国的艺术家里头是汪建伟,而且他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种跨界,当他的画一旦卖好了,他就开始玩话剧去了,去玩戏剧去了;戏剧一拿了奖,他就去玩什么装置;装置一卖大发了,他就干别的。我相信他现在也是卖得非常好,因为他的作品很多国外、欧洲的博物馆都收藏了。但是我相信他是所有的艺术家里头没有发财的那个人,因为他真的是有一种艺术家的重新创作,吸收了新的东西之后,把他的作品重新创作了。我觉得越界这个事情,几乎就是说正儿八经的艺术家必备的一种本能,就是他想去越界,必须想去越界。
沈黎晖:这个跟我比较相像,没发财的事跟我像。
洪晃:他没发财我讲清楚了,我没发财说到底是我不务正业,按道理来讲,我不是艺术家,我应该好好地把我的职业干好了,但我老是贪玩,其实越界艺术家都是贪玩这一说,下面请你说一说。
沈黎晖:涉及到我了,我今年做的最越界的就是FAT ART艺术展,我们做这个就是想做一个有意思的展览,当时找海伦·史密斯,他是一个很好的策展人,一拍即合做了那个展览。其实把我的乐队弄到美术馆,很多多媒体的东西,开幕那天来了从来没有来过的人数和数量。
艺术方面,今年还做了一个事,其实这个还是音乐,就是尤伦斯的馆长,他有一个乐队在法国,我看他也是不务正业,笔记本电脑的桌面全部是他的乐队。
还有一个事,就是帮着颜磊做了一本杂志,他也是一个艺术家,上次跟洪晃还聊过这个事,就是极不靠谱的事,所以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洪晃:极不靠谱,但是很好玩。
沈黎晖:极不靠谱,就是艺术家办了一个杂志,想一起把这个事弄了,其实跨界这个事,在艺术里更像是一个玩的事,我觉得这个板块对我来讲,对公司来讲,大家也都挺费解的,但我觉得是挺好玩的事,前提确实是你得有一定的基础,不能没饭吃去玩。
洪晃:咱俩的经营模式基本上就是有饭吃就行,不图赚大钱,但是大家得玩得特别高兴,以玩为主业,赚钱为必要的玩好的手段。
沈黎晖: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这样的人比那些纯粹做商业的人更贪婪,因为那些人只要赚到钱就行,我们这些人干的事首先是烧钱,但是赚钱之后,老想把钱烧成更过瘾的事情。我觉得跨界是欲望更多,我们一想就得干,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主持人:张长城的方家胡同46号是今年成立的,里边有很多文化创意项目,包括建筑、戏剧、舞蹈,因为张长城先生也是现代舞蹈团的总监,还有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论坛,关于讨论艺术方面和文化方面相结合的论坛,请张先生说一下方家胡同46号是怎么诞生的?
张长城:他们刚才说的那个事,我听着特别有意思,跟我现在干的事挺像的。洪晃说的那个已经不是秘密的,现在可以对外公布了。因为汪建伟突然从上海给我打电话说咱俩合作的事,我已经跟基金会说了,我说你说我就可以说了。前两天今日那里我们有一个合作,为了基金会要合作,说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来谈。这个事说帮你找人,我也就是一起合作。刚才说的那个,我现在在我们胡同里有一个跨界的,昨天晚上开始的演出,就是冯仑演戏剧《草根》,还弄戏剧。
洪晃:商人这种跨界是烧的。
张长城:对我来说是想干一点事,就是我想让一个特别不靠谱的事发生。
洪晃:你是想借不靠谱的事在你那儿发生?
张长城:不靠谱的人,靠谱的事,就是我想每一个人干自己不擅长的事。因为艺术圈子特典型,比如说杂志圈,艺术圈,咱俩是朋友,咱俩基本上没有聊过工作的事,其实咱俩聊得挺开心,你会发现文化圈就说文化圈的事,艺术圈就说艺术圈的事,设计圈就说设计圈的事。
洪晃:作为我们做媒体的人来讲还好一点,因为谁都得聊,谁都是我们的内容。比如沈黎晖那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就特别喜欢他们那儿新雇的两个小孩,他两个原来是学美编的,他们是北京校友,全是学平面设计的。后来我采访过他们,我问他们:“怎么会想起来做摇滚呢?”这俩孩子就特葛地说:“不是说摇滚明星,那女孩子都排队在门口等着嘛。”我说:“你们做了摇滚呢?”他们说:“后来做了摇滚,她们都改追大款,不追我们了。”我觉得这样特好,就是他典型的是美编,要看每一期新裤子的那个,不管是龙虎豹,还是这次新专辑的封面,都看得出来,他原来的美术背景,我从这一点上来讲,这里边特别重要,有的时候乐队,包括崔健的乐队,我很喜欢。但是有时候你看他的那个封面,就说怎么想的,弄那么一个封面,第一,就是老。
沈黎晖:脱节了。
洪晃:没错,但是新裤子那个就永远不可能,就是这种结合,其实是特别给人力量的一种结合,而实际上我是觉得,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好,是什么也好,文艺界也好,就是缺这样不同行当的力量能够融合在一起的感觉。
张长城:我倒是觉得还有一个感觉,别人我不知道,我觉得洪晃这个圈子的事,好像咱们是一个圈子的人,什么事都能说,跟外人不怎么说,但实际上这个圈子是一个封闭的,大家时间长了,其实都是自体繁殖、近亲结婚,生的全是怪胎,我就想找点不同的人一起工作。
洪晃:你觉得要让冯仑跳舞比让他演话剧更好,他跳舞卖票我都看,你想狗屁《三枪》我都看,那个就叫跨界,《三枪》是跨界没跨好的,看你怎么说了,最好的一个例子是一个电影导演绝对当成了二流的骗子,这个是跨界,但是跨得不好。
张长城:我不能那么干,因为我是基金会做这个事。
洪晃:那是拿人家自己做的。
沈黎晖:跨界就是不要脸。
张长城:我干的事就是让他干自己不擅长的事。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就聊到这个事,就是他做音乐,不做音乐了。
洪晃:晓松是吗?
张长城:对,特别有意思。
洪晃:你让他做音乐更靠谱点。
张长城:他就是做音乐。
洪晃:他做音乐挺跨界的。
沈黎晖:可以让艺术家去跳舞,就是极其不协调地去做。
洪晃:真的是这样的,你可以把一般的艺术家,画画的,写书的这些人弄去跳舞才来劲。
沈黎晖:我们不专业。
洪晃:我们都受过专业训练,他做过摇滚,我上大学上过两年芭蕾呐。
张长城:很多人客串唱歌、演电影,演戏,的确没人客串跳舞,为什么呀?
洪晃:马上就出新人了。
沈黎晖:跳舞的门槛儿可以很低,因为有一些人不协调的时候,你看他觉得特别有意思。
洪晃:前一阵子法国的那个演员,茱莉亚比诺诗就去跳现代舞,跳得不错。人道具弄得不错呀,我觉得他作为一个演员,原来从来没有学过跳舞,他能够跟像那个人叫什么来着?跟他一块,是特巨大的一个当代舞蹈家。
张长城:他六年前第一次来北京是我请他来了,穿着拖鞋,坐在那儿,说我回到英国绝对没饭吃了,那个是他刚刚开始他的生活,现在他已经是拿到了骑士勋章,目前在英国很厉害,想用谁用谁,我以为他会找张艺谋跳舞,那个是特别能折腾的一个人,他特别能折腾,厉害至极。现在在北京,他说要来北京,他已经看好中国了。
洪晃:下一个题目是请您探讨是什么因素促使原有的从业者打破原有的工作。
主持人:我们就想用这种轻松的气氛进行谈。
洪晃:大礼拜六下午咱们坐在这儿那么严肃,板着个脸。我是因为待会儿要做一台电视评论节目,所以我是第一次化妆,平常从来不化妆;第二,因为今天下午要去做这个,我决定改行,再跨一个界当评论员,我觉得中国文艺界真有人敢这样无耻地拿东西来骗观众,骗老百姓,我觉得太不应该了,我花了八十块钱买票,然后再加上我俩朋友,三百二了,看了三十分钟,实在忍不下去了,刚看了五分钟,我们家老公就说这不行,我受不了,我得走,我说:你等着,明天我得去做节目,聊这个电影,你得留下。后来我坐后头的朋友说:“不行了,这电影太恐怖了,赶快走。”三分钟就走了。
我是觉得,我个人认为,跟你不同的是我不需要更多非专业,或者不是搞艺术的人到那儿来玩票,我觉得很多有钱人在中国的的确确有这个心劲,我觉得玩票就是玩票,不要卖票,把玩票和卖票这事分开,卖票的事就是专业人员干的事,专业人员跨界、互相交流是特别必要的,但是把那些票友弄到台上骗观众的眼球是没有必要的,我个人这样认为的。
沈黎晖:我也同意,比如我们做艺术家,这些事跟我也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要做的话,可能就不会做策展人。
洪晃:因为凯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策展人,你们那儿有一个小女孩,叫王悦吧,做艺术品很好。
沈黎晖:我还收了两幅作品。
洪晃:我想买了,她给我发了一个,我想这可能还是我买得起的艺术。我说:我要买,她说谁会买啊?给我,毛毛的那个。
沈黎晖:在她们家没拿,我说先把钱先给你。
洪晃:我把钱给你,你把画给我拿过来。
沈黎晖:画给你,钱我留下。
洪晃:我觉得挺好的,因为在我们编辑部里头,我所有的美编全是做摇滚的或者是做重金属的,或者是做电子音乐的,就是经常我们的美编,我们编辑部可能是所有杂志社,虽然我们的杂志是最小的,但是我们的美编队伍极其庞大,我们有七个美编,为什么那么多呢?就是他们轮流地要去巡演,我们几个哥们在这儿就能去巡演,我说:行,你们说好了就行。动不动就有一个美编说:“晃姐,我得走一个月。我哥们来盯着,他也是美编,我得巡演去了。”然后他就出去了。
沈黎晖:这个就是美编的原因,在我们公司要是那样,我自己得去联系。我其实特别喜欢,因为我们玩乐队的时候,大概八几年,我们出版唱片的时候是1997年,那个时候没法巡演,所以我现在有一个梦想,就是从来没有巡演过,我们当时去的全是各地的那种大拼盘,全是体育场、体育馆,从来没有在酒吧里面巡演,其实我特别享受那种生活,比如说火车。
洪晃:来一个大巴,里边有一个小冰箱,全是啤酒。
张长城:我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巡演,其实巡演这个事挺有意思,但有很多特别不好的事。你真正去做的话,九点多钟所有的店都不开门了,下班在大街上,我以为演员走在马路中间,在巴黎的时候,感觉很饿,也没有什么,三个月了,烦了,我要回中国。我想吃梭边鱼还是什么,后来想想,我干嘛呢?女朋友也没在,好吃的也吃不着,还饿着,因为餐馆都关了,北欧更惨,八点之内都关了。
沈黎晖:北欧的吃的不好吃。
张长城:也不是不好吃,很早就关门了。
洪晃:底下有想出国的年轻朋友,听见了吧?国外多惨,八点以后连人影都看不见了。资本主义。
张长城:在北欧到八、九点钟都关门了,特别安静,吃东西就没了。
主持人:张先生经常到国外去巡演,或者是去做别的也好,您觉得国外的跨界问题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今天可以跟我们交流一下。
张长城:我基本不承认职业艺术家的称号,都是人,我们在国外接触的一些人身份都是挺模糊的,尤其是艺术家的身份更模糊,而且圈子这件事既存在,也不存在,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特别清楚,因为对自己坐标的原点、坐标特别清楚,对外界的看法也特别清楚。我们这边大量的出租车永远不知道下一站在哪儿停,也永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是谁付出租车费,开快一点、慢一点,有的时候实在兜圈子,或者绕路之类的,很多人感觉他的生活状态,他的思想,他做事情的方式就像是出租车司机,是一种很着急的,要没事干就很急迫,有事干就想赶紧到达。
沈黎晖:可以当私家车使,有人给钱就行了。
张长城:也不是私家车,就是你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要自己驾车还是出租车,我接触的艺术家不光是国外的,我老说是人,国家不重要,就是看里头的人,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很有信心,我是私家车就开私家车,我要当出租车就为别人服务,我也有权利去溜达,也有权力去做一些事情,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很有想法,不是说别人都在干嘛,我要不干嘛我就OUT,或者我要干了嘛就怎么样,这样的东西就有意思。
主持人:自己的生活也好,艺术家也好,自己的想法也好,至少是不太受外界左右的。
张长城:基本条件,不受外界左右是一个人的基本条件,咱说外界,也不知道你碰上谁,每天对着左右,其实生活很恐怖的,来一个人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挺恐怖的,我做不了。
洪晃:你要问我,我从教育方式说起,旧的苏联的教育方式是给社会主义培养一个螺丝钉的方式,这儿原来是工艺美院,你就学会怎么编篮子,怎么织布,怎么设计地毯,你是跳舞的就学怎么跳舞,你是唱歌的就学怎么唱歌,千万不要有任何跨界的行为,因为你就是一个螺丝钉,把你放在那个地方,进了舞蹈团就使劲转,转到你脱下红鞋,转不动了,就可以了。这是苏联的教育方式,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教育方式还是这样的,你的专业很重要,你一定要选择专业。
西方的教育是培养你的素质,就是说我给你所有的教育,是给你足够的能力去做你自己选择,这个是完全两个概念。一个是我给你足够的工具,让你将来为我服务;另外一个是我给你足够的素质上头的培养,这样将来你能为你自己做服务,为你自己做选择,这两个教育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实际上一个人能不能够享受生活,能不能够真正去做什么?我不知道任何人会完全摆脱社会的左右和外部环境的左右,就连我这种让人家觉得基本上已经不是那什么,我还知道我一会儿要去电视台,最好把自己化一下,就是这个不可能不受外部的左右。
张长城:不化他们给你化得更恐怖。
洪晃:没错,他们就给我化重妆了,跟一个鸡婆婆似的,我觉得我完全不受这个控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选择。这个选择是每个人的权利的问题,而且我们在这个国家教育,至少我从小长大,我没有特别多的,我有一个选择的意识,我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我觉得我就该这么做,大人叫我这么做了,我妈叫我这么做了或者老师叫我这么做了,你就应该这么做,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应该做的事情都应该再想一下,肯定有选择。
沈黎晖:我前年去丹麦很有意思,他们高中毕业、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一个学校,就是短期的,半年的学校。很多人都在上那个学校,那个学校是让你选择一些兴趣,你大学毕业之后不是马上进入社会去工作,而是再上一个中间的学校,半年,让你接触这个,接触那个,让你做这个、做那个,去重新认识一下,所以在那个学校非常轻松,有艺术,有其它的,可以去尝试。
洪晃:可以去尝试很多的东西。
沈黎晖:那个学校在郊外,环境特别好。
洪晃:也就半年,撒欢,十八岁的时候,半年应该是特别好的经历。我觉得在这里我们的传统、文化,所有的文化就不给你这个选择,就告诉你的路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到最后的终点就是“成功”两个字,然后去追求。
张长城:就一个字“钱”。
洪晃:谁都没有去真正想到,不管是钱也好,就是“钱”这个字,它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东西,没有人去怀疑,因为我们基本上,就像你是用一个CD盘,要先去格式化似的,我们的格式化是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格式化到最后,格式化到你缺乏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为止,而真正出去搞艺术,做这些事情的人,说老实话是在格式化过程中的未成功的,就是被淘汰的,就是怎么格了半天也不进入这个环境,不进入这个格式。我是觉得这些孩子,真的是从某种意义上头格式化失败的一些孩子,而实际上真正最有意思的想法,也是从他们的脑子里出来的。
张长城:这个我最有发言权,我特别同意,我就是特别糟糕的。
沈黎晖:我也是。
洪晃:我是特别好的学生。
张长城:我学习成绩特别好,但是我特别糟糕,我老跟老师作对。
沈黎晖:你学习成绩好就已经是好学生,像我是成绩又不好,又和老师作对。
张长城:你成绩不好,老师拿你没招,但是你老跟他作对,这种人最讨厌。举一个小例子,我前一段时间在国际自由大学,那个院长跟我说:“张,你是博士吗?”我说:“不是。”因为在德国的传统里只有博士才是好的,我说:“什么意思?”他说:“你应该到我们学校来读一个博士,读一个PHD。”我说:“好啊,可以啊。”德国是这样的,教授说了算,教授要你,别人都没有权利管,就办一个手续就可以了。他说:“你会英文就可以了,就写两百字的东西给我,就可以了。”我说:“得读五年吧。”他说:“三个月”。
洪晃:德国的精英大学就是这样,别去德国留学了。
张长城:他说三年就行,他说你要把你的硕士学位,证书、成绩单给行政部门,因为他是选择,那个人是特别看重的是实质工作,他当了十几年美术学院的院长,又当了六年博物馆的馆长,所以他是一个非常看重实在的一个改革派。我说:“我没有硕士学位。”他说:“你没有硕士学位啊。”
沈黎晖:这个好办,可以办证。
洪晃:昆仑饭店门口都好几个。
张长城:后来他说,没有也可以,可以从学士接着上,他说把学士证书给我也可以,我说:也没有。然后他说:“这个很难办。”最后一句话,他说:“在中国这事不难吧?”就是这个揭露,因为我上了四次大学都退学了,你刚才说的,就是格式化不了,不是它格式化不了我,我自己也觉得不对。
沈黎晖:你上了四次大学,就是重新考又上的。
张长城:各种方式都有,就是离开之后忽然有压力,家里人老说,你高中生连工作都找不着。
沈黎晖:还是可以,考大学都考上了。
洪晃:我参加过高考,但是没被录取。
沈黎晖:我的智商测,我是我们公司智商最低的,学历最低,智商最低。
张长城:其实这种东西,这种学校教育,我没有被学校教育所格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我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所有学习特好的人,他们的前途都被设计得非常好。
洪晃:你想要什么啊?
张长城:我想让自己很高兴。
洪晃:什么能让你很高兴?
张长城:我原来做过什么你也知道,我原来做投资,做管理,忽然有一天我周围没人。
洪晃:你还做投资?
张长城:做了八年,就是穿一样牌子的衣服。
洪晃:怪不得他们都倒了。
张长城:就是穿一个牌子的衣服,在同一个地方吃饭,见同一群人,每天那样打交道。在办公室住了两年半。
洪晃:雷曼兄弟中国版。
张长城:在办公室住了两年,没有朋友,只有合作伙伴,因为那个时候家里没有朋友。第二个就是跟人打交道,跟数字打交道,就是所有的数据,人的任何东西都不值得参考,首先情感最不值得参考,永远相信你,不要相信直觉,相信数据,不要相信判断,全是这个东西,这个不是我想要的,突然有一天觉得要改变,就改变了,就开始弄舞蹈,十四年了。
沈黎晖:这个跨界够大的了。
洪晃:你原来就是学舞蹈的呀?
张长城:你才是学舞蹈的,我这个样子特以为让人觉得我是学舞蹈的。
洪晃:你原来学过什么,四个大学里头?
张长城:我学过新闻,学过管理。
洪晃:你感觉是MBA跑这儿混场来了。
张长城:96年的时候在光华待了一段时间就跑了,不是光华不好,是我不好。
洪晃:光华是北大的,咱们是清华,你往死里说。
张长城:是我不好,因为我不喜欢那种生活,觉得没意思,然后我就特别渴望流浪,从那儿以后就选择了一个最不靠谱的,现在我好想特爱说,倒回十年,现在我会说:“怎么回事?”到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街舞是不是也是现代舞,国标也是现代舞,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还有很多人分不清。
洪晃:你还学过外语吧,法文?(哈哈)
张长城:就觉得做舞蹈吧,因为这个事最不靠谱,后来我想就算了,也没有想做十几年,现在我又做园区了。
洪晃:房地产开发。
沈黎晖:这个跟洪晃很像,又回去了。
洪晃:圈钱去了,快乐在这儿呢?
张长城:我问你圈点钱算是什么事?
洪晃:这是抛砖引玉呀,不容易,你就不允许人家一个人有追求吗?
我没有,我觉得这方面的追求很好,但是真的不应该卖钱。至少我买票的话,我还是希望看到创作本身,第一,有水准;第二有真的东西,而不是玩票。
张长城:这事咱俩又发生一个分歧。
洪晃:咱俩不分歧,他们不高兴,都睡着了。
张长城:我现在就是干两个事,第一个项目就是跨界,像汪建伟他们,就是成功的艺术家要让他们做他们想干的事,汪建伟完全做剧场。
洪晃:你知道小松干什么事是特别靠谱的事吗?他摄影特别好,他在纽约的时候,跟别人一块办过摄影展,人家问他你干什么?他说:我作曲。然后人家拍他肩膀说:“你这个摄影师还会作曲,这个不容易。”他这个时候差点晕倒了,因为他太想让人家知道他是作曲家而不是摄影师了,所以完全是拧巴者,他有一次去青藏的一套摄影真是非常漂亮。
沈黎晖:摄影这一块,也是一个思维。
张长城:我为什么想让他做导演,尤其是做舞蹈的导演,因为其实还是视觉的。只不过从一个镜头上看,用人的方式重新架构,其实是另外一种。就像前几天张永和做一个舞台设计是一样的,你可以去想象一个有限的空间,一个3D空间重新架构,就是他在这个领域已经非常熟悉了,然后还得和这个领域有关系,要不然太远了之后大家容易找不到方向,这是我想做的事,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钱或者说是哥们的钱,我得负责任,得花得有用。
第二个就是刚才你说的最不靠谱的事,就是年轻人的支持计划,我知道他们根本就是失败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机会。很多优秀的人都不缺钱,什么都不缺,年轻人怎么办?我们就叫非专业、非正式的,甚至是从来没有做过艺术的人去做,我们就支持。所以这次两个一个是独立导演展,跟孟京辉我们两个一起弄的,全是一些新锐戏剧导演;而这个叫草根戏剧节,就是草根,完全是一个草根的形象出现,在戏剧里头,他不算什么,要这么去做,做这样的事。后来他也觉得挺痛苦,不知道怎么办,会有一些其它的联想,就变得叫互动,就是不能上去演那个角色。
其实他挺想干的,公司不想干,到一定的程度,就是不能干,反正就是好玩,我就觉得对我来说,这个事挺有意思的。他们去参加我们做过的论坛,建筑设计师和一个做新媒体的艺术家讨论,就是他俩很多东西,像英语和意大利语聊天是一样的,其实有很多误解,但是很有意思。
洪晃:你所有这些实验中,你怎么样回避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
张长城:回避不了,我没有想回避。
洪晃:你搞的就是形式主义。
张长城:我不是搞形式主义。
洪晃:想投资银行,给你搭一个架子来吧。
张长城:跟我现在建的剧场是一样的,我以前是挺蔑视这些东西,就是我有一个特牛的思想就够了,后来我发现身体会有不舒服,所以我现在还是又回过头来去建剧场,建园区,因为流浪的时间太长了,忽然有一天想静下来的时候都不可能。
沈黎晖:现在厉害了。
洪晃:置业。
张长城:人家置业叫财富增长,我只能记在费用里头。
洪晃:偷税漏税,这招都用上了,这是避税,这叫合理避税。
张长城:真看出咱俩熟来了。
洪晃:因为你知道,其实我入行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正儿八经想从商的人,一直赚不着钱,我不会赚钱,但是什么合理避税,什么财务账表,我都和它们贴边,所有东西我都接触过,你可以想像我在办杂志之前我是做期货的。
沈黎晖:都是好学生,就我是玩摇滚的。
张长城:他和咱俩正式。
洪晃:他也不是正式,他在广告公司干过。
沈黎晖:我开过一个印刷厂,也不是,印刷公司。
洪晃:今天全招了。
沈黎晖:因为我原来学美术,我特别想上美校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当摊贩,就是卖服装的,我前两天翻我原来写的日子。
张长城:还写日记。
沈黎晖:好几年写一本,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干摊儿贩,那时候是最光荣的一件事。其实我当时为什么挣钱?就两件事:挣钱就是为了要玩乐队,买音箱,有排练室,就是这么简单。
张长城:现在乐队不干了,光挣钱。
沈黎晖:没有,就是挣钱,组织乐队第十年才出了一个光盘,等于这个一直没有忘。我印刷,要跑业务,穿一身西服夹一个包去排练室是常态。
张长城:摇滚状态,国外好多艺术家都是这样,都有另外一个职业,然后他再去做这件事。不像咱们有那么多职业艺术家,他们在社会中往往是另外一个身份,但是他们做这件事比什么都认真。
沈黎晖:今天中午跟人吃饭,也说,比如我今年到年底之前可能有一百天或者有两个月到三个月是在机场度过的,不是去的路上就是回来的路上。反正就是你得在那儿待着,比如说人家今天要去奥斯陆,前两天,上周日在法国,都是人家请你去。
洪晃:我们家小孩都去了,这月美编都遭荒了,全去比利时的音乐节了,这些日子都光了。
沈黎晖:人家看你的日子是很享受的,可以免费去全球最大的音乐节,有免费的票,都是VIP什么的,忽然发现你所有的兴趣全是工作,就是你的工作就是你所有的兴趣,这个时候,别的就没有了。
张长城:打断,不能诉苦,我以前犯过这个错误,我跟人家说我走了四十多个国家,现在就想在北京待着,哪儿都不想去,后来就被人家狠狠地损了一句,你说什么呢,我哪儿都没去过,你跟我说这话。后来想想是这个道理,其实在很多时候,你出去真是酒店、工作,回来了。
沈黎晖:就是你的角度已经丧失了原来享受这种兴趣,比如说洪晃你办杂志以前也有兴趣,但是你到一定阶段,就变成这是一个工作,像我自己,典型你去看音乐节,我看到的眼里全是他们的安保怎么样,后台怎么样,指示怎么回事,什么、什么怎么回事,真正关心台上的那个,就是看着很好,就完了,没有那个心思。我前年去看,正儿八经就是看走步的压轴,所有的都看了两眼,你的眼光就已经完全变了,这个就是兴趣,变成工作的一个损失。
洪晃:英文里头有一句话,就是已经完全风化了,你的所有敏感已经被商业给风化了。
沈黎晖:看的都是别的。
洪晃:我特别理解,这是最恐怖的一个状态,就是你看什么都已经只能看见它功能性的东西,它操作上的东西,你已经看不见,你已经不被它给打动了。
沈黎晖:实际上也是,比如说你要再做一个,像我们做音乐节,首先你自己得兴奋,做这样的节目,如果还是那些内容,可能自己也不会兴奋。反过来提一个更高的,包括你的团队,这一帮人干这个事,你得把所有的人都调动起来。
洪晃:所以你要有积极性的时候,就特别成问题。
沈黎晖:所以你一定要设定更高的目标,当你一旦这个事情觉得可以启动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好的事情,你有更高的要求。
张长城:我有另外一个想法,现在很多事情的问题,我们每个团队都有一个英雄,这是最可怕的,就是所有的人都跟着一个老大,老大认为对,就所有人跟着做,所以我从一开始要做就是让团队来约束我,我从来不是老大。
沈黎晖:跟你做投资有关系。
张长城:跟那个没有关系,因为我这个人其实挺不靠谱的,我经常会有新想法,我有了新想法,又很容易,因为我有权力,就这么干,谁敢跟我说不行啊,那就麻烦了。所以我弄一个总经理,他说怎么干,我得听他的,支持他去干,我就把自己给弱了,然后我特兴奋,我天天跟他干。
沈黎晖:这个目的不一样,从一个公司的成长方向,如果你希望公司越来越大,肯定你要越来越好,比如这是一个商业方面的东西。如果我们属于,尤其像我们一直在音乐工业里边,音乐工业是变化最快的一个行业,我们一直老做不大,还得让这帮人有新的东西,就会在这里边一直持有那个理想主义。
张长城:问题就在这儿,我是一直就怕做大,我是那天才知道我有七十个人为我工作,我不知道,我不认识,我觉得大了就拆了,因为一大了之后就出问题,那个层级就需要一个非常清楚的谁跟谁,你才能管。就是一拆了就是一个小团队。
沈黎晖:现在开始谈管理了。
张长城:我们下面好几个团队,他们各自都是,其实我什么都不太知道,其实也都知道,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跟我特别好,就是聊做什么,我就说你跟他这样拼一下,我老爱干这个事,但是他们分别都有自己的决定权;您说的那个胡同,我每天干的事,就是每天跟设计师在一起折腾,我的设计师是牛津的设计师,就是华盛顿的那个博物馆的设计师,我们俩纯粹地是胡扯扯出来的,然后就拼出来了。其实那个艺术家就说不行了,要做不动了,然后就做、做,现在实际上的愿望,就是你看到每一个东西都不归我管,都是独立的,我没有直接地管。我唯一的权力就是在餐厅吃饭可以签名字,一个月还交一次钱。
洪晃:你还收租吧?
张长城:不收,我们的剧场从来不出租,我不做房东这种事,你要跟我合作就是两个要求:第一,就是看着好;第二,我们要一起干,赚了钱在一起,别的也在一起,谁也别废话,所有的东西全部摆在桌子上。你一出租就变成对立的,也变得越来越黑,谁都想多要点,从一开始就是对立的。现在是首先我能接受你的东西,我要有选择,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拿来。第二是你接受我们的工作方式,这样就可以合作,如果赚了很多大家分,如果赔了很多大家一起,你会少赚一些,我们现在一直是这样的。
洪晃:赔得起。
张长城:我们家在六层,现在是一套,往后没有了。
沈黎晖:我觉得干这个事代价还是挺大的,今天一算都十二年了,如果从商业角度来讲是非常惭愧的业绩,但是反过来说这里边还挺好玩,就是当你觉得不好玩的事也要找一个新的好玩的事情。像我们第一年的音乐节,我在现场必须要当副总指挥,不敢当总指挥;第二年,我等于可以到处看一眼;第三次音乐节,我只是在听音乐了,可能第四次我都不去了,慢慢的也是一个退出的状态。反正所有的事情,到时候都要找一个退出,然后发现一个更好玩的,觉得有意思再去做,比如说去西藏弄唱片,我说这个事我去,我和一帮录音师去西藏,我要干这个活儿是跨级了,实际上应该是音乐、企划去干。
张长城:从咱们三个人身上给大家一个提示,就是你要爱谁,千万别跟谁交朋友,你要喜欢什么事就千万别碰那件事。
洪晃:倒也不是吧。
沈黎晖:也不是。其实得到的还是多,但是你得到的同时,一定是有一个负面的东西,但是你要重新选可能还是会得到的。
洪晃:第一,就是钱不是唯一的衡量一件事情,你该不该做的标准,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因为当你认为钱是你唯一做的一个事情的目的的时候,很多事情你都可以排除了,而在你被排除的这件事情,有很多事情可能是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事情,慢慢的话,你也会变成一个体悟趣味的人,然后你赚很多钱,可以出钱让你上一次台,演一个什么狗屁角色,然后你的狗屁公司还告诉你,你不能演这个狗屁角色,因为会影响你的狗屁公司。经常会发现你的生活已经被所有的,一辈子赚钱而建立的东西所束缚住了,这是一个。
就是说当你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想着钱不是你的唯一目的,还有别的事情。
第二,在座的,可能特别重要的一个,就是说有的时候,欧洲人的想法,赚钱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工作。所以就像他去赚了半天钱就是为了支一个摇滚乐队在这儿,就是为了赔,就是为了玩,这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个事情。当然这个从长远来讲,除非他真成了摇滚明星,像BEATLES这样的话,不是一个有维持性的,但是我觉得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这是很重要的。就是你年轻,你需要,你现在还豁得出去,你年轻就要去做你想做的,而且中国的社会真的是发展了,不再是我长大的时候中国人这么穷了。所以作为年轻人,我觉得你们应该是可以豁得出去,去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做一点事,我也真的是在我那儿看见很多90后,80后,的的确确是这么活的,但是社会觉得这个很奢侈。你要知道社会的媒体和社会的舆论是控制在我这个年纪的老帮子的手里,他们特别不高兴,凭什么,我们年轻时候苦哈哈的,挣点钱让他们上学,他们现在满嘴的艺术、兴趣、激情,就看着不开心,但这个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老化的一个特别大的象征。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我们特别不希望你们有,比如说对生活的激情,享受生活的一种欲望,我们就看不顺眼,这是特别自然的。
我是特别讨厌媒体对80后、90后怎么、怎么着,恨不得,你看中国一代不如一代,我真是觉得中国一代更比一代好,因为在我眼里看到的90后是最知道我要什么的一代中国人,这个特别好。因为在我们这一代,我真的是因为教育跟别的轨迹太不一样了,所以我能知道说我要什么,而不是别人要我去要什么,但是我觉得90后最好的,还有80后的一部分,最好的就是你真正知道你要什么,我觉得这个特别好。
沈黎晖:我们聊得太多了吧?
主持人:聊得挺好的,刚才提得很多,我们的教育模式可能是有一点出错,不仅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不同的是艺术品的界限被打破了,可能要反思一下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的一些事情,一些定义,一些概念是不是可以跨越一下,超越一下,颠覆一下,这个事情不仅是一个界限的模糊,而且是定义的模糊,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是谁来定义的?
洪晃:我能建议一件事吗?干脆让大家提问题吧。
主持人:可以,我想大家有很多问题要提,我把话筒递过去。
《启边》记者:三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启边》杂志社的,我想问洪晃老师一个问题,在中国的教育,从我父母那边的教育,只是告诉人,要出人头地,而不是教育是一种素质,他就是要超越别人,超过别人,它不像西方的教育,就是说你这个本身具有一种教育素质,而且很多人不能够保持清醒。像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怎么选择,就是父母给他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他就接受这样的一个环境,那么请洪晃老师说一下如何就年轻人保持自己清醒,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给一些建议?谢谢!
张长城:关于教育的问题。
洪晃:这一点我是不太同意陈丹青所有关于教育的怨言和意见。因为我也没有在中国上过大学,好多这些东西,也不知道你们现在的课程是什么样的,所以我的发言权不是那么大,但是我只能说一个,每个人,大学的图书,很多设施,都是很健全的,而且比原来好多了。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孩子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乖了,真的是回家就好好做作业,我不知道大学几年级选专业,可能二年级选了专业,就一头扎到专业里头去。我觉得越界的概念很重要,就是希望不要等你当了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再想着要去演话剧,也许你现在在读MBA或者读经济学的时候,你就应该可以去串一下什么摇滚乐队、话剧或者是怎么样,舞蹈都可以。
我总是觉得中国的年轻人,有的时候他的好奇感不像国外那么丰盛。国外的年轻人特别地好奇,什么东西都有问题,什么东西都想尝试。我们第一,是对什么东西不算太好奇,但是我们特别愿意跟我们的父母一样,愿意去提问他,就是说这个特臭,这个特牛,这个我顶,那个我踩,永远是在评论一些东西,但是对这个东西本身并不是特别地好奇。缺少好奇心是一个特别坏的事,缺胆儿去尝试一个你知道可能要失败的东西,也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事情。因为其实你去做一件你知道,肯定你会失败的事情,至少你会很轻松,也许说不定你就成功了,有的时候事情就是很搞的。
因为我觉得年轻人希望在教育之外培养自己的话,首先不要去用一个固定的社会给你的道德观念去评论东西,先去有一个好奇心去了解它,这是第一。
第二,敢于去尝试一些你认为你可能要失败的事情。
主持人:貌似好像已经跑了题,讨论了很多教育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想法的产生,对以后中国创意的产生或者是社会的很多氛围都很重要。
提问2:非常感谢洪老师、张老师、沈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么有意思,这么好玩的一个下午。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一下张老师,对于刚才您提到没有被格式化那些孩子们的一些想法,我想请问一下,他们这种想法是怎么样能够得到客户的一些认可?比如说他们是想做这样一件事情,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对客户来讲,客户也会有这种感觉,认为他只是想实现他一个孩子的梦想,这中间怎么能够把他自己的想法变成客户的一个需求?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我们知道这种没有被格式化的孩子,他们往往有时候是非常不安静的,可我们的客户有时候就会想,你这样我这个活交给你是不是放心,你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你在这个专业上是不是有足够强的技术帮助我做到这件事情。谢谢!
张长城:前面那个问题,如果单纯放到孩子身上是另外一个事,我说的是全世界的事。比如拿一件衣服来说,是有一个疯狂的人想是一个什么样的衣服,他是一个设计师,他有疯狂的想法,要把所有他的感受表达出来,他要设计,他是没有被格式化的,但是有一个要被格式化的是工厂,它要有标准,做成什么样,因为不能买一件衣服穿不进去,或者是买一个裤子上就漏了,所以整个社会的完善是有很疯狂的,也有很标准的,它是一个整个的系统。
我们老说国外或者是中国,我以前有过这个感觉,当我走到四十多个国家之后,我觉得就是人的区别,就是一个人如果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什么都不重要,跟你在哪儿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一万个人,你就在人山人海的时候仍然可以一个人,这种感觉是最舒服的,就是找到你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我想要的,只要一解释就掉到圈里了,因为所有的解释都会被质疑,你自己想明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可以了。
第二,你说的孩子的事,可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东西,就是他如何去学习一个技能。就像舞蹈,因为我每天要看舞蹈演员的排练和演出,你在台上看到所有的精彩是在台下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那个痛苦很痛苦,因为他是一个成年人,他知道我要经历这个痛苦是为了什么。但是一个孩子可能很难体会这个,作为家长,可能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你如何让它转化这个痛苦和他的乐趣相关,而不是说你用你的判断跟他说:“这个东西对你有用。”对他来说没用,他要不喜欢,什么都没用。所以我认为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是一个认知的能力,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东西,那个是需要专业的,我不能提任何建议的,教育孩子特别难。
沈黎晖:我补充一点,我理解你提的大概的意思。因为我是做设计的,我上学的时候,第一个工作是去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
张长城:对不起,你刚才说的孩子是指多大的年龄?
提问2:我刚才的提问不是孩子的问题,就是成人圈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没有成功,没有资源的,想做一些事情的年轻人,他有可能是二十几岁,有可能是三十五、六岁。
张长城:我刚才都说到认知心理学了,说到小孩去了,刚才说教育问题,我就顺着那个进去了。
沈黎晖:我说的意思是这样,做设计是这样的,因为跨界的设计,我的第一个工作去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做封面设计、唱片的设计。我就觉得以前的唱片设计都特别难看,比如他们用红一百、黄一百、蓝一百的颜色去印刷,那个颜色非常怯,我就不理解那个设计师为什么那样做,我就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实际上这里边你的想法非常酷,但是没有进入到工业的流程,后来我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当时我们的印厂在广州,我们的印厂全是单色机,如果要跑四个颜色,往往工艺达不到。所以实际上任何设计,客户的需求,先要对工业的基础有一个非常正确的了解,有一定的功底。这个功底不是你刚刚初出茅庐可以了解的,必须要有一段工作的经验,你在知道它的工艺、需求的前提下,你比他的创造会强一些,肯定需要一个过程,说服客户,一定会设计到基础,这个也不用着急,你们再做一段时间就OK了。
张长城:她说的客户,我可以说另外一个角度,我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人,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厉害,因为每个人都有优势,都有劣势。你如何让每个人之间的优势可以互补,劣势可以相互地有什么方式避免,因为你无法让一个设计师把后面的事都懂。包括设计一个房子,他就是一个美国人,一个纽约人,他完全理解不了中国的任何一个事,这都没有关系,你就把这个东西给我出来就行,其它的事我给你找一个人,我就配出一个团队来,你得知道你要用他什么,不能为了这个,说买了一匹马,说能不能给我挤点牛奶出来的,这个就可笑了。首先你要知道它是干嘛的,它想要干什么,就要让他擅长的事,你要是拧着干一个你认为快乐的事,他早晚有一天会跟你急。
《女友花园》记者:大家好!我是《女友花园》的记者,我想问洪晃老师一个问题,张老师和沈老师,回头我想约你们的专访。想从做媒体的角度跟洪老师交流一下,我们现在在做选题的时候,会要求编辑,最好是有一个跨界的思路去开放式地找这个选题,比如说做美容选题,可以想一下跟生活方式有没有一个跨界操作的可能,其实我自己是不太喜欢这种方式的,但是没有办法,现在读者特别喜欢看这一类的选题。
想问一下,这样的话也是目前读者的注意力,有一点下降,无法吸引他们的关注。我是想问洪晃老师,有没有觉得这样下去,不管是做事情也好,还是从整个人生的角度也好,都会丧失一种纯粹的美感呢?
洪晃:我觉得你说的跨界的东西,你把它变成一个必须做的栏目选题的一个必须的格式的时候,它也就失去了它所有跨界的目的了。实际上跨界本身包含着一种探索的概念,但是任何被格式化的东西,都没有探索的成份。就是说这个选题,你就得这么做,说美容的时候一定要谈到哲学,说哲学的时候一定要谈到食品,当你把它彻底格式化的时候,这个“跨界”本身就没有意义了。
跨界本身,它的越界本身,因为你越过了一个界,你从一个你非常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你不熟悉的环境,这是一个经验主义的过程,就是说你享受这个过程的本身,其实比你得到的东西更重要,所以当你把它彻底格式化的时候,它已经特别没有意义了。所以我挺理解,为什么你说你很烦,他就给你格式化到那儿了。因为这个东西,把它变成这样就是特别没劲的一件事情。
你说作为跨界,是不是它抛弃了一种对什么一个纯粹的东西,我觉得有可能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你要看很多东西,比如说现在从一个媒体变成了多媒体,从所有的一个行业变成了所有人都串着,你也看到我在这儿坐着的时候,因为我在等一个短信进来,就一直在看,你手里有很多东西就是让你跨界和不专心的。比如说像什么Iphone这样的东西,我完全可以一边玩着,一边面对着所有的人。所以你知道一个人接受信息的过程,越来越成了外国人所说的很小的,特别喜欢一个图片、一个图解能够把一个事说清楚了就行,就消化掉了。你要是说长篇的东西,如果说一个人看小说,谁还有这种奢侈的习惯,尤其是厚厚的小说,听一首歌我们都可以理解,谁还能够花两个小时把一个歌剧听完,这基本上就是特别奢侈的概念。所以你说会不会失去掉特别纯粹的享受的感觉,是的。但是我并不觉得,现在我们真的是忙到那种程度,我们不能去享受那种东西,但是我们慢慢地已经失去了真正去欣赏这种东西的能力。如果你说谁谁有一个歌剧,或者有一个特别好的芭蕾舞团在这儿,我去买票,完全是怀着我得去学习一下,复习一下这种东西是一个什么感觉,我并没有觉得我真的会特别享受它。
如果你让我去听一个愚公移山的乐队,喝着小酒,看着乐队跟朋友聊天什么的,这个对我来讲就是一种享受了,的的确确是这样的,但是纯粹的东西,有它的好处,这种跨媒体,快速生活的东西也有它的好处。正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首歌,一段信息,一个短信的社会里头,不要去否定它,只要你自己去注意享受那些古典的东西也好,并不是说明这个时代就没有纯粹的东西。
只不过是任何纯粹的东西,都是在变的,可能就是一条纯粹的短信、笑话,也能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
提问4:我先向洪晃老师问好,我是带着我的孩子来听课的。我的小孩在大学,我想说格式化的问题,我的小孩当时已经是古筝得过两次北京的第二名,但是招的时候,考音乐学院,他说不行,虽然他也很喜欢,但是他也说受到格式化的影响,用他的能力考上了。现在他大三跟我说我还能考上艺术类的研究生吗?我想格式化对80后还是有影响的,我想说,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你选择有这个机会,真正地还是要学习一些东西,等你再跨界的时候,还有一些东西,我想谢谢洪晃老师,小孩很崇拜您。
提问5:洪晃老师您!我是一直特别喜欢您,读过您所有的书,特别赞同您书里所说到的找乐的这种生活态度,还有无目的的生活,就是书名本身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情况,甚至当时有一本书,说到您玩票拍电影的事,很欣赏您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在您的书里看到,您一直是有各种表演天赋,以及很多人对您的评价,都是说您对于生活中美的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强的。我们知道您之前在大学里读的是国际政治经济,之后做的工作也是和金融有关的。之后您回国之后又跨界,跨到了文化创意领域里面,想问您的,就是您的这种越界应该是一种必然性,您自己本身内在的心性,以及您之前的教育,对于您的越界都有怎样的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是问三位老师的,就是“越界”牵扯到任何领域都要涉及,对于整个的宽度有了,但是会不会引起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在每一个领域的深入问题?这是给三个老师的问题,谢谢!
洪晃:三个老师先回答。
沈黎晖:我觉得跨界对我个人而言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要有一个核心,没有一个核心没法去跨。当然还是比较认真的,做一个跨界的事也是有很多的资源。但是我觉得跨界,还是要强调自己的主线,把它做好,才会有跨界的事情,这是一个前提。
张长城:现在说跨界已经是我在做这一件事情的十七年以后的事了,大概在那十四年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所谓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是刻意的,我不想用外界任何的东西影响我,我是绝不接受任何采访,不出现在任何公众面前,在我后面,我自己可以安安静静,不受任何外界打扰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十年之后,我已经知道别人在影响我了,我已经老了。所谓的“已经老了”,就是各种东西都已经见识过了,我已经知道我自己要干嘛了,没有人能影响我了,我才会出来面对一些事。而这个面对,是为了横向的,因为你纵向的东西够深的时候,再把横向做出来,你下都没下去,横着走毫无意义。你足够的坚持,还是先找到你自己的原点,再找一个点,就能拉一条线,你连原点都没有,其实是飘忽的,根本定不下来,就是出租车司机的生活状态。
我看起来,包括我们聊天的时候,都是很轻松的,甚至是无所谓的态度,但你要真是无所谓,特轻松的特点,第一,你不可能长那么瘦;第二,你也坚持不了十几年。其实背后有很多东西是在十几年的过程里边,天天吃红烧肉,十几年的时间里要面对多少问题,解决多少问题,解决多少自己对自己的问题,当你把这些东西都过来之后,你再看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很放松的。但是那种“放松”的代价就是前面一点点地过来的,所以这个深度和广度是绝对没有矛盾的。
洪晃:我觉得说了半天跨界,在这儿的三个人做我们的本行都是经营了十几年了,至于我们是不是发了财,真是所有特别成功,或者是行业里特别的佼佼者,都不是我们今天谁都不愿意拍着肩膀说这样的话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一个东西能够做十几年,你还是热爱这个行业,所以我觉得这个踏实还是做一件事情很重要的,至于我们都会在做这个专业的同时,跨到别的地方去逛一逛,玩一玩,看看外边的世界是不是也很美好什么的,这个到最后还是回到我们本行来的一个过程。
提问6:几位老师好,我是一个图书策划人,今天来主要是冲着沈老师和洪晃老师过来的,知道你们有很多经验,就是您个人对摇滚有兴趣,我近期也想策划一个有关摇滚的图书,我看了一下同类的摇滚图书,我发现销量都不怎么好,现在一个月就是卖了一两本,大概就是这样了。而且他们也都是比较专业的人,也注意看到现在很多电影,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国内的少一点,就是很多都是这种摇滚要素,已经纳入到电影里面,我就在想,这个摇滚现在是不是已经不像以前一样那么小众了,像沈老师做摩登天空已经很市场化了。
如果我做图书的话,怎么保证不再去作出那种一个月只卖一两本的状态。我想跟你们沟通一下,就是摇滚,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一种小资性的摇滚,我想从摇滚里边抓住一个点,看看那个市场是不是足够大。因为可能沈老师更专业一点,对于他本人来说搞这个东西,如果我想做摇滚的书从哪个点切入比较好?
洪晃老师,在微博上看到您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所以也对音乐语境有所了解,我想让大家给出出主意,还有张老师对于跨界的方法。
洪晃:你就做一个标题,那个标题就叫“可能不卖”。摇滚为什么卖,就这样就完了。
提问6:因为我认为这样做还是很传统,如果大众的东西,想复活尽量多人的意愿就不能保留太多人的专业精神。
洪晃:你这个问题应该去问(杜京波),你就是做错题目了,不是你怎么去做一个题目的问题,而是你应该选什么题目的问题,你才能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能让你作出一个挣钱的畅销书。
提问5:有道理。我想去吸收一下,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它的越界不仅表现在生产,还有传播上,是一种多向性的传播方式,谢谢!
张长城:我先提一点意见,我不爱得罪人。第一我觉得你想要得太多,你又想要自己的精神,然后又想卖大钱;又想要所有人喜欢,你还想让自己也喜欢,这事挺难的;第二,你还想快,就是什么事都要快速地成功,快速地挣钱,就是策划,这个书出来一个月卖一两本不行,一个月要卖一两千本,一两万本,这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空里最典型的两个特征:
第一,什么事都要快,赶紧地就办完了,其实很多事要慢才有意思,是不是一味地只要快就是对的;
第二,其实我们生活已经够复杂了,不要太复杂化了。其实简单一点,只要一件事,一个点让你开心,你就干就完了,你别想着什么都让你开心,没这事,基本上这种事都不存在,要是有这事,你告诉我们,我们干,你来给我做团长。每一个事情都有无数让你讨厌的东西,只要有一件事实你开心就好了。
洪晃:沈黎晖和我,我们俩要是能出版一本书赚大钱的话,我们俩早就做了,也不会告诉你。
沈黎晖:我半天没说话。我觉得是这样,首先模仿的书没有办法采用,因为洪晃以前那个书卖得很好,最近又再版了。
洪晃:那本书卖得很好。
沈黎晖:新再版也是两万多本。
洪晃:能卖到三、五万就已经非常好了。
沈黎晖:谈点实际的,能出这方面的书,因为以前中国的摇滚,在互联网时代以前,都是介绍类型的,就是说摇滚是怎么回事,摇滚的历史是怎么回事,我觉得这种书现在已经不太需要了,因为有互联网,资讯量非常大。所以功能性的书,可能也会有一定的细分的,我也做过图书,最早还找过洪晃,其实也是跨界的。
洪晃:你必须给我出一张唱片,在我的角度里已经跨得太深了,必须要出,坚决要求。
沈黎晖:洪晃你知道,你千万别唱。
洪晃:我不唱,我想做RAP。
沈黎晖:那是快板的,如果说洪晃跟摇滚有关,跟唱片有关的事,我们在巴黎,说出一点有待选择的,本来就是音乐的DJ,有待本来就在音乐当中。像《安妮宝贝》这种东西,村上春树他们出的,村上春树他们选的音乐,洪晃选的音乐,这个很好玩,不一定要唱,但是你这个人对应的一种调调,所以做这个书,如果你做专业类的书是一种思路,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它变得通俗,这个怎么畅销,谁也说不好,但是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把它变得宽一点。
洪晃:好!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7:我想问一下刚才说现在好多人好奇心都比较少,我觉得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是现在很多人有好奇心,但是不知道怎么跨界,你的跨界是一个个案,因为你的成长经历属于非正常的。你的成长经历特别让人羡慕,你有一些资源可以利用帮助跨界。然后沈黎晖跨界还是在你的边缘那一块。
洪晃:他是正常?
沈黎晖:谢谢!
提问7:这个非是一个褒义,比如像很多人学专业,比如说是经济管,但是他想到文化领域,怎么迈开这一步,这是最难的?
沈黎晖:先把自己变得不正常。
提问7:你是特别让人羡慕的。
洪晃:先把你刚才的那段话变成一个问题,我明白你说什么呢,但它不是一个问题,它是一个表述。
提问7:就是跨界第一步要怎么去准备,怎么去做?
洪晃:先洗个澡,一定要用好的香皂,然后要用洗发水,再洗头,然后一定要有木梳,再吃一顿好的,这个是准备工作。然后打开大门,狠狠地喊“跨界”。好的,差不多了。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带来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讨论了这次讨论会的主题,希望大家会有所收获,我们的座谈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来参加,谢谢!洪晃:乐游于文化创意产业,发掘本土创意人才。现任ILOOK 《世界都市》出版人、主编,谈话节目《亮话》主持人。 张长城: 北京现代舞团总监。自1998年起,带领舞团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与国内外顶级艺术家的合作,在国际上赢得了众多荣誉,并在国内推动了不少公益性和普及性的艺术项目方家胡同46号,文化创意街坊的主人,他从一个舞者到一个创意产业园区的策划、管理者,身份的转变,让他对创意产业多了几分深刻的认识。 沈黎晖: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摩登天空音乐节、FAT ART艺术展的创始人。1997年成立摩登天空,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新音乐唱片公司。
李姝仪配圣君很合适
功能: [返回本版]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分页: [楼底] [刷新] [复制本贴地址]
[楼主]: 艺术有个眼 2009-12-14 16: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1级 小屁孩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4 点
嘿B: 130 元
贡献: 0 值
在线时间:1(小时)
注册时间:2009-10-01
最后登录:2009-12-14
引用 推荐 编辑
本帖被 ionly 执行加亮操作(2009-12-14) 图片:
顶端
[沙发:1楼] guest 2009-12-14 16:3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越看你俩越顺眼 嘿嘿
顶端
[2楼] guest 2009-12-14 17:1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老夫少妻很好
顶端
[3楼] guest 2009-12-14 18:03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顶端
[4楼] guest 2009-12-14 19:01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武文建?
顶端
[5楼] guest 2009-12-14 19:2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我看没有人能配得上李姝仪的内心,因为她的心已不局限个人小我,以至无限广大,就像泰戈尔所说的“象飘散的花香,没哪一个能把它收拢聚集起来了”。但她倒是可能爱所有的人。因为她知道众生平等,一切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她是随缘的、平凡的、宁静自然的。
她和圣君的兴趣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前者在精神,后者在现实。
每个人,爱自己身边的人吧!爱是生命和艺术的源泉,学会爱,就有灵魂了,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李姝仪说。
顶端
[6楼] guest 2009-12-14 19:43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性福无极限(后后现代派艺术宣言)
圣君
后后现代派艺术是一种心态行为艺术,后后现代派艺术的心态就是以善良为本,从人性和人道出发,本着真诚博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别人服务;后后现代派艺术倡导男性尊重和爱护女性,把一切都交给女性掌握,把女性当成上帝!并心甘情愿地为女性服务,全心全意地为女性奉献,让女性享受绝对彻底的性福和自由!后后现代派艺术的宗旨是:男性为女性服务;大人为小孩服务;强者为弱者服务;自我为别人服务;社会为个人服务;政府为人民服务;文化为善良快乐的人性服务(而不是限制和压抑)。无论何时何地,女性都是第一位的,女性才是第一性!后后艺术是E时代最新最酷最时尚和最人道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谁能自觉自愿并无怨无悔地永远遵从这些条款,谁就自动成为后后艺术家;而经常向女性下跪和感恩的男性将被授予后后艺术大师称号!这不是因为惧怕女性,而是出于对女性的真爱!后后现代主义就是男性女权主义。
修练三十载,耗资百余万,我已经让三千多个美眉享受到了真正的性福生活,这种快乐行为我称之为做艺术,而且每次都是先让女性来高潮,等她们彻底满足快乐了之后,最后才轮到我满足。这就叫后后艺术。这是一件非常快乐和艰巨的性福工程,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和最快乐的博爱和奉献。后后艺术的原则是:尊重和爱护女性,先女性之忧而忧,后女性之乐而乐,让她们享受真正、彻底的快乐和自由。如果你能心甘情愿地把女性当成上帝,并且无私奉献、毫无怨言地终生为女性服务,那么你就是一个高尚、纯粹和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而强暴女性的男人罪大恶极,应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传说昔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御一千二百女而成仙。这太不象话了!因为,黄帝是很自私的,他是为了自己采阴补阳,延年益寿,把女性当成工具、玩物、机器或药引子。而我恰恰相反,我是心甘情愿为女性服务,让她们快乐性福,让女性把我当成工具、玩物、机器或药引子。黄帝是索取和享受,我是奉献和服务。看来,我比黄帝伟大多了!因为我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创下的历史纪录,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初,我就公开宣称:“性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艺术”。并创造“性福”一词。我把性爱作为一种艺术,一直身体力行至今。九十年代初我在《海南日报》上率先使用“性福”作为广告词。后来“性福”一词逐渐风靡全国。我认为自玛丽莲•梦露成名之后,尤其是麦当娜以来,淑女时代(或淑女一族)便宣告过时或终结,荡妇时代(或荡妇一族)即开始风行。E时代的口号是:荡妇伟大、荡妇光荣、荡妇友善。所谓淑女一词实际上是男权主义时代(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强加给女性们的枷锁,是对女性们的一种性别歧视、摧残和污辱,是极其不公平、不人道的,男人凭什么控制女性?应该把淑女一词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现在是女性彻底解放、翻身、快乐、享受和自由的时候了。善良的女性万岁!淑男的时代已经到来!荡妇配淑男,让人间充满快乐性福和博爱!其实,危害社会的不是荡妇,而是泼妇。我把做爱当成终身的行为艺术,在1995年时,我已和一千零一个女性做过爱了,并写了一篇艺术宣言:“我操故我在”。在超过二千个的时候,我又写了一篇艺术宣言:“我爽故我在”。并在海南多家大型歌舞厅、夜总会和演艺吧演唱过,反响强烈、颇有争议,有人说我伤风败俗;有人说我行善积德;有人说我荒淫无度;有人说我奉献博爱;有人说我是善男;有人说我是淫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我行我素:做自己的爱,让别人嫉妒去吧!千秋功过,后人评说。我要继续操下去、爽下去,为全人类女性的性福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和精液。有人对我这种天天做新郎、夜夜换新娘的后后艺术行为提出质疑:天天泡妞与嫖娼没什么区别。在这里我要正重声明:两者之间天悬地隔,天壤之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泡妞和嫖娼是男性花钱让女性为自己服务,那只是为了满足男性自己的私欲,从不考虑或顾及女性的感受和性福,那是一种卑鄙无耻、极端自私的大男子主义行为,那种男人大多早泄,是一群性无能工作者。而我这种性爱艺术恰恰相反,是男性花钱为女性服务,让女性尽情享受、彻底满足、完全自由,是一种无私崇高的奉献。所以说我这种做爱行为和方式是做艺术,是一种行为艺术或艺术行为。许多性冷淡的女性第一次真正享受到了性福的滋味(有的失声大叫甚至喜极而泣),从此告别了疾苦而重获新生。后后艺术功德无量!我宣布,大男人主义已经过时并走向终结,小男人主义已成为时尚并盛行全球!
传说海南有个性爱艺术家叫“包你爽”,天天都在做后后艺术。这个“包你爽”确有其人——这就是我。不过,现在我开始启用“千人爽”这个新名字了。十年以后,我还会启用“万人爽”的名字,到那时候,和我做过艺术的女性就超过万人了。现在,我希望成立“千人爽”联谊会,大家相互联络、交流、介绍、帮助和配合,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总结教训、共同进步,为追求女性们的绝对自由、彻底解放和性福享受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真诚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
通过观察、实践和总结,我认为现行的性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伪科学。下面是我发明创造的全新的“性福定律”(或称千人爽定律)——
1、性爱是一种社交方式,就象握手、上网、聊天或跳舞一样;性爱是一种快乐方式,就象唱歌、打牌、吸烟或喝酒一样,不必为此羞愧或内疚。
2、性爱与爱情、婚姻、道德或感情无关,纯属娱乐活动。
3、性爱不会失身,就象吃饭喝水唱歌跳舞工作娱乐和学习不会失身一样。
4、性爱对健康的男女有益无害,而且多多益善。
5、性爱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多得多。
6、和别人握手绝不会导致堕落,只会增加友谊;和别人性交也同样。只要你友善、诚实、守信、不虚伪、不欺诈,那么你就不会堕落。
7、只要愿意,女性和男性都可以连续来无数次高潮。性爱次数和频率无极限,对身体有益无害。
8、性压抑有害健康,会导致病态或变态。
9、自慰对健康有益无害,不必节制。
10、谩骂或批判性爱的人都是伪君子。而仇视性爱和反对性欲的人,都是变态狂、病态狂,绝对不是好人。
11、性病和其他疾病一样,不应受到歧视。只要及时治疗,不会影响生育。
12、性冷淡也是性病,是社会压抑的恶果,应及时治疗。
13、对性爱外表冷淡的人内心一定极其渴望和热烈,否则就是病态或变态。
14、说自己不在乎性爱或性高潮的人都是性欲狂或变态狂,属于不正常。
15、好色和好吃、好喝、好穿、好学同样,是人类的五大美德之一。应做到君子好色,娶之有道。一定要把女性当成上帝来疼爱、关心、爱护、服务和崇拜。
16、纵欲不影响健康,对生命有益无害。只要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就可以精力充沛、尽情纵欲。在温饱解决后,没有比性爱更让人快乐的事情了。性爱比所有的宗教或主义更伟大,也更实际、更快活。
17、总有一天,性交必将成为正式的文艺表演节目。
18、总有一天,性交必将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后后现代派艺术家:千人爽(包你爽)
顶端
[7楼] guest 2009-12-14 19: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土B
顶端
[8楼] guest 2009-12-14 20:1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除了做爱,你还能做什么?你把大部分的精力、时间和爱放在了感官的满足上,只能说是无度,控制不了自己的魔障。还要给自己找个借口:艺术,?自然的事,却因你的执着失去了它本来的美丽。
顶端
[9楼] guest 2009-12-14 20: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后当代爽学宣言(2000)
圣君(后当代艺术教父)
自1735年德国人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并且与1750年出版《美学》以来,人类一直把美学视为金科玉律,奉为神圣的圭臬。现在,是把美学拉下神坛的时候了!
美学原意为感觉学或感性学。日本和中国将该词翻译为美学二字,从此美学就被供奉进了神龛,成为人们天经地义追求的目标、方向和理想。民国初年,北大校长蔡元培首开美育先河,美学、美育和美术就居高临下地歧视、摧残和打压着整个文化社会生活,最明显的莫过于所谓的选美活动,一次次打击着普通大众(尤其是大多数女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社会生活的不平等、不公平以及文化的不公正!让人们误以为只要拥有了美,就真理在手,既可以拥有一切,就理应受到尊崇。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是男权主义文化的狭隘!
美是人类文明、文化最高、最终的境界、目标和追求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善——才是人类文明文化的终极。如果没有善,要美何用?!善是人类快乐的根本保障。长久以来的人类痛苦文化应该结束了!如果没有快乐,就没有幸福,没有幸福,就没有爽!如果生活在痛苦之中生不如死,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那种与其生、不如死的痛苦文化早就应该彻底抛弃和淘汰了!快乐、幸福和爽的文明文化,才是人类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目的)。文化艺术没有高低雅俗之分,只有新旧善恶之分。
我主张用爽学、爽育和爽术来彻底取代美学、美育和美术。爽是最公平、最快乐、最公正、最现实、最伟大的哲学、美学。事实上,人类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统一的美学标准和感受,青菜萝卜各有所好,燕瘦环肥各有所爱。因此根本就不存在美。只有爽是相同的、真实的。人类只能区别善于恶、爽与痛、快乐与痛苦、幸福与苦难。也许有人会说:美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大自然——森林、草原、大海、天空……我要说的是:那些所谓的美都是虚幻的,只是你的主观感受和想象,一旦你在大森林、大草原、大海中迷失方向,饥寒交迫,甚至被野兽追杀,生命受到威胁,你还会认为它们美吗?我敢肯定,你绝对会认为它们简直是地狱,恐怖至极,一点也不美!由此可见,美是不存在的!美学只是人们某一时期或阶段的主观感受而已。
让美学、美育和美术见鬼去吧! E时代,人类需要的是爽学、爽育和爽术!
爽的要点是:爽、爽、爽啊爽,爽啊爽啊爽;我爽就让你也爽,你爽就让大家爽;大家都爽我才爽,不要只顾自己爽;男人爽、女人爽,男人女人都要爽;要爽先让女人爽,女人爽过男人爽……爽爽爽、真他妈爽,真他妈真他妈真他妈爽……
顶端
[10楼] guest 2009-12-14 21:0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怎么回事,真太可惜了。
要知道人能体验的当下的幸福感是不一样的。也许一生,需求都是不尽相同的...你认为你的作为是善的,尽可以做,只是无需让人苟同,大事宣扬是霍乱,不是善事。如果能够不执着,您的聪明才智会更具光彩。
顶端
[11楼] guest 2009-12-14 23:1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到圣君那里做教母吧. 别想老栗了.绝配
顶端
[12楼] guest 2009-12-14 23:5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做 爱 宣 言
圣君(2000)
做爱是一种崭新的艺术,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化!这就是E时代人类最伟大、最超前、最创新、最快活、最快乐、最善良、最人道、最爽的——后后现代派文化艺术!
做爱——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强烈的愿望、相聚的目的、正当的要求、生活的乐趣、神圣的人权、甜蜜的事业、终身的幸福!做爱——既是我们理直气壮的口号,也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行动,更是我们不容侵犯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分民族、国籍、宗教、贫富、季节、昼夜,只要活着,我们就要不停的做爱!我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问候就是:今天你做爱了吗?我们每次告别的话语是:再见,别忘了做爱!我们相互鼓励、激励的语言是:做自己的爱,让别人羡慕吧!
做爱就是——做好人、做好事;爱别人、爱自己;待人友善,助人为乐,同享幸福快乐。做爱做爱——做了就爱,爱了就做;越做越爱,越爱越做;作为了爱,爱为了做;光做不爱不行,光爱不做更不行;做爱做爱——舒服自己,快乐别人,皆大欢喜,何乐不为?
我们拥有一个全世界最响亮、最独特、最动人、最诱人、最亲切、充满亲和力、诱惑力和感召力的场所——做爱俱乐部。我敢说,凡是参加做爱俱乐部的人都是人类的菁华、精锐和精英。那种素质低、修养差、太虚伪的人都不好意思混进来。因为他们根本做不到真诚、友好、和善、博爱、仁慈、宽厚、坦荡、无私和优秀。希望大家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多多努力,大量发展会员。人生在世就这么短短几十年,能快乐就尽量快乐吧!能爽就尽量爽吧!谁表现出色,我们就奖励谁多做爱,爽死你!后后哈哈……何必委曲和压抑自己呢?何必难过自己又痛苦别人呢?给别人送去快乐的同时又快活了自己,那是多么性福和谐的生活啊!何乐不为呢?难道非要让大家相互对立、相互仇恨、相互别扭、把男人憋成苦瓜脸、把女人憋成黄脸婆,才算道德吗?我呸、我呸、我呸呸呸!——那简直是惨无人道没人性!我们既不委屈别人,也不别扭自己,我们要自豪骄傲地尽情享受做爱。
来吧,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精诚团结、共同努力、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主动联系、积极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相互挑逗……天天在一起狂欢做爱吧!我们绝对不是随便的人,一旦随便起来就不是人啦!不爽死你才怪哩!后后哈哈哦耶……
功能: [返回本版]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分页: [楼底] [刷新] [复制本贴地址]
[楼主]: 艺术有个眼 2009-12-14 16:08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1级 小屁孩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4 点
嘿B: 130 元
贡献: 0 值
在线时间:1(小时)
注册时间:2009-10-01
最后登录:2009-12-14
引用 推荐 编辑
本帖被 ionly 执行加亮操作(2009-12-14) 图片:
顶端
[沙发:1楼] guest 2009-12-14 16:3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越看你俩越顺眼 嘿嘿
顶端
[2楼] guest 2009-12-14 17:1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老夫少妻很好
顶端
[3楼] guest 2009-12-14 18:03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顶端
[4楼] guest 2009-12-14 19:01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武文建?
顶端
[5楼] guest 2009-12-14 19:2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我看没有人能配得上李姝仪的内心,因为她的心已不局限个人小我,以至无限广大,就像泰戈尔所说的“象飘散的花香,没哪一个能把它收拢聚集起来了”。但她倒是可能爱所有的人。因为她知道众生平等,一切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她是随缘的、平凡的、宁静自然的。
她和圣君的兴趣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前者在精神,后者在现实。
每个人,爱自己身边的人吧!爱是生命和艺术的源泉,学会爱,就有灵魂了,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李姝仪说。
顶端
[6楼] guest 2009-12-14 19:43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性福无极限(后后现代派艺术宣言)
圣君
后后现代派艺术是一种心态行为艺术,后后现代派艺术的心态就是以善良为本,从人性和人道出发,本着真诚博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别人服务;后后现代派艺术倡导男性尊重和爱护女性,把一切都交给女性掌握,把女性当成上帝!并心甘情愿地为女性服务,全心全意地为女性奉献,让女性享受绝对彻底的性福和自由!后后现代派艺术的宗旨是:男性为女性服务;大人为小孩服务;强者为弱者服务;自我为别人服务;社会为个人服务;政府为人民服务;文化为善良快乐的人性服务(而不是限制和压抑)。无论何时何地,女性都是第一位的,女性才是第一性!后后艺术是E时代最新最酷最时尚和最人道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谁能自觉自愿并无怨无悔地永远遵从这些条款,谁就自动成为后后艺术家;而经常向女性下跪和感恩的男性将被授予后后艺术大师称号!这不是因为惧怕女性,而是出于对女性的真爱!后后现代主义就是男性女权主义。
修练三十载,耗资百余万,我已经让三千多个美眉享受到了真正的性福生活,这种快乐行为我称之为做艺术,而且每次都是先让女性来高潮,等她们彻底满足快乐了之后,最后才轮到我满足。这就叫后后艺术。这是一件非常快乐和艰巨的性福工程,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和最快乐的博爱和奉献。后后艺术的原则是:尊重和爱护女性,先女性之忧而忧,后女性之乐而乐,让她们享受真正、彻底的快乐和自由。如果你能心甘情愿地把女性当成上帝,并且无私奉献、毫无怨言地终生为女性服务,那么你就是一个高尚、纯粹和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而强暴女性的男人罪大恶极,应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传说昔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御一千二百女而成仙。这太不象话了!因为,黄帝是很自私的,他是为了自己采阴补阳,延年益寿,把女性当成工具、玩物、机器或药引子。而我恰恰相反,我是心甘情愿为女性服务,让她们快乐性福,让女性把我当成工具、玩物、机器或药引子。黄帝是索取和享受,我是奉献和服务。看来,我比黄帝伟大多了!因为我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创下的历史纪录,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初,我就公开宣称:“性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艺术”。并创造“性福”一词。我把性爱作为一种艺术,一直身体力行至今。九十年代初我在《海南日报》上率先使用“性福”作为广告词。后来“性福”一词逐渐风靡全国。我认为自玛丽莲•梦露成名之后,尤其是麦当娜以来,淑女时代(或淑女一族)便宣告过时或终结,荡妇时代(或荡妇一族)即开始风行。E时代的口号是:荡妇伟大、荡妇光荣、荡妇友善。所谓淑女一词实际上是男权主义时代(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强加给女性们的枷锁,是对女性们的一种性别歧视、摧残和污辱,是极其不公平、不人道的,男人凭什么控制女性?应该把淑女一词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现在是女性彻底解放、翻身、快乐、享受和自由的时候了。善良的女性万岁!淑男的时代已经到来!荡妇配淑男,让人间充满快乐性福和博爱!其实,危害社会的不是荡妇,而是泼妇。我把做爱当成终身的行为艺术,在1995年时,我已和一千零一个女性做过爱了,并写了一篇艺术宣言:“我操故我在”。在超过二千个的时候,我又写了一篇艺术宣言:“我爽故我在”。并在海南多家大型歌舞厅、夜总会和演艺吧演唱过,反响强烈、颇有争议,有人说我伤风败俗;有人说我行善积德;有人说我荒淫无度;有人说我奉献博爱;有人说我是善男;有人说我是淫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我行我素:做自己的爱,让别人嫉妒去吧!千秋功过,后人评说。我要继续操下去、爽下去,为全人类女性的性福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和精液。有人对我这种天天做新郎、夜夜换新娘的后后艺术行为提出质疑:天天泡妞与嫖娼没什么区别。在这里我要正重声明:两者之间天悬地隔,天壤之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泡妞和嫖娼是男性花钱让女性为自己服务,那只是为了满足男性自己的私欲,从不考虑或顾及女性的感受和性福,那是一种卑鄙无耻、极端自私的大男子主义行为,那种男人大多早泄,是一群性无能工作者。而我这种性爱艺术恰恰相反,是男性花钱为女性服务,让女性尽情享受、彻底满足、完全自由,是一种无私崇高的奉献。所以说我这种做爱行为和方式是做艺术,是一种行为艺术或艺术行为。许多性冷淡的女性第一次真正享受到了性福的滋味(有的失声大叫甚至喜极而泣),从此告别了疾苦而重获新生。后后艺术功德无量!我宣布,大男人主义已经过时并走向终结,小男人主义已成为时尚并盛行全球!
传说海南有个性爱艺术家叫“包你爽”,天天都在做后后艺术。这个“包你爽”确有其人——这就是我。不过,现在我开始启用“千人爽”这个新名字了。十年以后,我还会启用“万人爽”的名字,到那时候,和我做过艺术的女性就超过万人了。现在,我希望成立“千人爽”联谊会,大家相互联络、交流、介绍、帮助和配合,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总结教训、共同进步,为追求女性们的绝对自由、彻底解放和性福享受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真诚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
通过观察、实践和总结,我认为现行的性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伪科学。下面是我发明创造的全新的“性福定律”(或称千人爽定律)——
1、性爱是一种社交方式,就象握手、上网、聊天或跳舞一样;性爱是一种快乐方式,就象唱歌、打牌、吸烟或喝酒一样,不必为此羞愧或内疚。
2、性爱与爱情、婚姻、道德或感情无关,纯属娱乐活动。
3、性爱不会失身,就象吃饭喝水唱歌跳舞工作娱乐和学习不会失身一样。
4、性爱对健康的男女有益无害,而且多多益善。
5、性爱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多得多。
6、和别人握手绝不会导致堕落,只会增加友谊;和别人性交也同样。只要你友善、诚实、守信、不虚伪、不欺诈,那么你就不会堕落。
7、只要愿意,女性和男性都可以连续来无数次高潮。性爱次数和频率无极限,对身体有益无害。
8、性压抑有害健康,会导致病态或变态。
9、自慰对健康有益无害,不必节制。
10、谩骂或批判性爱的人都是伪君子。而仇视性爱和反对性欲的人,都是变态狂、病态狂,绝对不是好人。
11、性病和其他疾病一样,不应受到歧视。只要及时治疗,不会影响生育。
12、性冷淡也是性病,是社会压抑的恶果,应及时治疗。
13、对性爱外表冷淡的人内心一定极其渴望和热烈,否则就是病态或变态。
14、说自己不在乎性爱或性高潮的人都是性欲狂或变态狂,属于不正常。
15、好色和好吃、好喝、好穿、好学同样,是人类的五大美德之一。应做到君子好色,娶之有道。一定要把女性当成上帝来疼爱、关心、爱护、服务和崇拜。
16、纵欲不影响健康,对生命有益无害。只要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就可以精力充沛、尽情纵欲。在温饱解决后,没有比性爱更让人快乐的事情了。性爱比所有的宗教或主义更伟大,也更实际、更快活。
17、总有一天,性交必将成为正式的文艺表演节目。
18、总有一天,性交必将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后后现代派艺术家:千人爽(包你爽)
顶端
[7楼] guest 2009-12-14 19: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土B
顶端
[8楼] guest 2009-12-14 20:1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除了做爱,你还能做什么?你把大部分的精力、时间和爱放在了感官的满足上,只能说是无度,控制不了自己的魔障。还要给自己找个借口:艺术,?自然的事,却因你的执着失去了它本来的美丽。
顶端
[9楼] guest 2009-12-14 20:47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后当代爽学宣言(2000)
圣君(后当代艺术教父)
自1735年德国人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并且与1750年出版《美学》以来,人类一直把美学视为金科玉律,奉为神圣的圭臬。现在,是把美学拉下神坛的时候了!
美学原意为感觉学或感性学。日本和中国将该词翻译为美学二字,从此美学就被供奉进了神龛,成为人们天经地义追求的目标、方向和理想。民国初年,北大校长蔡元培首开美育先河,美学、美育和美术就居高临下地歧视、摧残和打压着整个文化社会生活,最明显的莫过于所谓的选美活动,一次次打击着普通大众(尤其是大多数女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社会生活的不平等、不公平以及文化的不公正!让人们误以为只要拥有了美,就真理在手,既可以拥有一切,就理应受到尊崇。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是男权主义文化的狭隘!
美是人类文明、文化最高、最终的境界、目标和追求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善——才是人类文明文化的终极。如果没有善,要美何用?!善是人类快乐的根本保障。长久以来的人类痛苦文化应该结束了!如果没有快乐,就没有幸福,没有幸福,就没有爽!如果生活在痛苦之中生不如死,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那种与其生、不如死的痛苦文化早就应该彻底抛弃和淘汰了!快乐、幸福和爽的文明文化,才是人类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目的)。文化艺术没有高低雅俗之分,只有新旧善恶之分。
我主张用爽学、爽育和爽术来彻底取代美学、美育和美术。爽是最公平、最快乐、最公正、最现实、最伟大的哲学、美学。事实上,人类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统一的美学标准和感受,青菜萝卜各有所好,燕瘦环肥各有所爱。因此根本就不存在美。只有爽是相同的、真实的。人类只能区别善于恶、爽与痛、快乐与痛苦、幸福与苦难。也许有人会说:美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大自然——森林、草原、大海、天空……我要说的是:那些所谓的美都是虚幻的,只是你的主观感受和想象,一旦你在大森林、大草原、大海中迷失方向,饥寒交迫,甚至被野兽追杀,生命受到威胁,你还会认为它们美吗?我敢肯定,你绝对会认为它们简直是地狱,恐怖至极,一点也不美!由此可见,美是不存在的!美学只是人们某一时期或阶段的主观感受而已。
让美学、美育和美术见鬼去吧! E时代,人类需要的是爽学、爽育和爽术!
爽的要点是:爽、爽、爽啊爽,爽啊爽啊爽;我爽就让你也爽,你爽就让大家爽;大家都爽我才爽,不要只顾自己爽;男人爽、女人爽,男人女人都要爽;要爽先让女人爽,女人爽过男人爽……爽爽爽、真他妈爽,真他妈真他妈真他妈爽……
顶端
[10楼] guest 2009-12-14 21:02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怎么回事,真太可惜了。
要知道人能体验的当下的幸福感是不一样的。也许一生,需求都是不尽相同的...你认为你的作为是善的,尽可以做,只是无需让人苟同,大事宣扬是霍乱,不是善事。如果能够不执着,您的聪明才智会更具光彩。
顶端
[11楼] guest 2009-12-14 23:14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到圣君那里做教母吧. 别想老栗了.绝配
顶端
[12楼] guest 2009-12-14 23:50 我的图片库 回复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嘿B: * 元
贡献: * 值
在线时间:(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 推荐 编辑
做 爱 宣 言
圣君(2000)
做爱是一种崭新的艺术,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化!这就是E时代人类最伟大、最超前、最创新、最快活、最快乐、最善良、最人道、最爽的——后后现代派文化艺术!
做爱——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强烈的愿望、相聚的目的、正当的要求、生活的乐趣、神圣的人权、甜蜜的事业、终身的幸福!做爱——既是我们理直气壮的口号,也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行动,更是我们不容侵犯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分民族、国籍、宗教、贫富、季节、昼夜,只要活着,我们就要不停的做爱!我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问候就是:今天你做爱了吗?我们每次告别的话语是:再见,别忘了做爱!我们相互鼓励、激励的语言是:做自己的爱,让别人羡慕吧!
做爱就是——做好人、做好事;爱别人、爱自己;待人友善,助人为乐,同享幸福快乐。做爱做爱——做了就爱,爱了就做;越做越爱,越爱越做;作为了爱,爱为了做;光做不爱不行,光爱不做更不行;做爱做爱——舒服自己,快乐别人,皆大欢喜,何乐不为?
我们拥有一个全世界最响亮、最独特、最动人、最诱人、最亲切、充满亲和力、诱惑力和感召力的场所——做爱俱乐部。我敢说,凡是参加做爱俱乐部的人都是人类的菁华、精锐和精英。那种素质低、修养差、太虚伪的人都不好意思混进来。因为他们根本做不到真诚、友好、和善、博爱、仁慈、宽厚、坦荡、无私和优秀。希望大家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多多努力,大量发展会员。人生在世就这么短短几十年,能快乐就尽量快乐吧!能爽就尽量爽吧!谁表现出色,我们就奖励谁多做爱,爽死你!后后哈哈……何必委曲和压抑自己呢?何必难过自己又痛苦别人呢?给别人送去快乐的同时又快活了自己,那是多么性福和谐的生活啊!何乐不为呢?难道非要让大家相互对立、相互仇恨、相互别扭、把男人憋成苦瓜脸、把女人憋成黄脸婆,才算道德吗?我呸、我呸、我呸呸呸!——那简直是惨无人道没人性!我们既不委屈别人,也不别扭自己,我们要自豪骄傲地尽情享受做爱。
来吧,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精诚团结、共同努力、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主动联系、积极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相互挑逗……天天在一起狂欢做爱吧!我们绝对不是随便的人,一旦随便起来就不是人啦!不爽死你才怪哩!后后哈哈哦耶……
Sunday, December 13, 2009
现代艺术的主导者
——浅谈优秀策展人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周智菲
当代艺术已被认为是一个策展人的时代,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可以起到推动国际艺术倾向的作用,成为现代艺术当之无愧的主导者,规划者。
那么作为一个优秀的策展人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呢?
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很多优秀的策展人一般都由优秀的批评家、艺术撰稿人和艺术杂志的编辑等担任。可见专业性之强,“策展人”绝非只是时髦的称呼,而是需要真才实学。
即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策展人需要有良好的艺术教育经历——对美术馆学术和收藏走向、艺术发展趋势有清晰的思路和敏锐的触觉。因为策展人是媒介,起着沟通艺术家和观众的桥梁作用。策划一个展览首要的工作是选择作品,只有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清晰的思路,才能有敏锐的触觉、独到的眼光选择既符合展览思想主题又具有鲜明特点的优秀艺术作品。
当然,除了良好的个人专业素质外,我认为做一名优秀的策展人,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每一个专业素质优秀的人都适合做策展人,不然那些老学鸠们不都垮出研究的深闺出来策划展览了吗?良好的亲和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操作执行力、想象力等都是一名好的策展人所必备的条件。艺术家往往天马行空,因此只有良好的亲和力、沟通能力才能和艺术家获得融洽的合作,共同完成“展览”这个更大意义上的艺术品。并且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圈和印象力才能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其次完成一个展览,从前期策划到着手准备,再到最后展览。其中牵涉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艺术家的联系、作品的选择、赞助、场地、推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依靠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操作执行力等才能保证一切有序的进行,策展人就能像作曲家一样,把各个音符都放到恰当的位置,才能谱写出完美的曲子。
但最后,我要说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作为一个策展人应有的沟通表达能力等仅仅只是具备了一个优秀策展人所因该有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优秀”我认为必然应该有创新意识,这一点是关键。一个一般策展人只是照规矩、按程序做一个展览。再高一点也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引发些思考。那么所谓优秀,就应该有创新,带出一些新的东西。华人策展人侯瀚如正是这样一个给我精神上特别大鼓励的独立策展人,他是独立的,自由的策展人,和那些在美术馆等学术机构专门负责展览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同,他是现代艺术的“空中飞人”满世界跑。没有固定的薪水,固定的地方,但却坚持了十多年,在自家的走廊办过长达13个月的展览,把艺术品从公共空间带入了私人空间。策划“运动中的城市”和许多国家的双年展和艺术节。
无论如何他都通过展览表达观点、思想和见解,为更多有思想的艺术家提供平台。给大家带来新的东西。这正是我的追求,我不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但是我会坚持,因为我看好中国这个舞台。
策展人这个行业在中国还很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未职业化,大多数策展人本身都从事相关职业,策展只是横跨两个或多个平台工作,不是单一目的,尤其不是生存。因此在向职业化的运营机制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机会。但什么事情都忌“一窝蜂”,不具备策展水平的策展人不仅可能降低展览的专业水准,更有可能阻碍当代艺术的发展。
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在中国建分馆,也必会对中国艺术的专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中国当代艺术能否为世界所认可,策展人的责任也不可推卸。
——浅谈优秀策展人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周智菲
当代艺术已被认为是一个策展人的时代,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可以起到推动国际艺术倾向的作用,成为现代艺术当之无愧的主导者,规划者。
那么作为一个优秀的策展人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呢?
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很多优秀的策展人一般都由优秀的批评家、艺术撰稿人和艺术杂志的编辑等担任。可见专业性之强,“策展人”绝非只是时髦的称呼,而是需要真才实学。
即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策展人需要有良好的艺术教育经历——对美术馆学术和收藏走向、艺术发展趋势有清晰的思路和敏锐的触觉。因为策展人是媒介,起着沟通艺术家和观众的桥梁作用。策划一个展览首要的工作是选择作品,只有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清晰的思路,才能有敏锐的触觉、独到的眼光选择既符合展览思想主题又具有鲜明特点的优秀艺术作品。
当然,除了良好的个人专业素质外,我认为做一名优秀的策展人,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每一个专业素质优秀的人都适合做策展人,不然那些老学鸠们不都垮出研究的深闺出来策划展览了吗?良好的亲和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操作执行力、想象力等都是一名好的策展人所必备的条件。艺术家往往天马行空,因此只有良好的亲和力、沟通能力才能和艺术家获得融洽的合作,共同完成“展览”这个更大意义上的艺术品。并且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圈和印象力才能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其次完成一个展览,从前期策划到着手准备,再到最后展览。其中牵涉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艺术家的联系、作品的选择、赞助、场地、推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依靠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操作执行力等才能保证一切有序的进行,策展人就能像作曲家一样,把各个音符都放到恰当的位置,才能谱写出完美的曲子。
但最后,我要说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作为一个策展人应有的沟通表达能力等仅仅只是具备了一个优秀策展人所因该有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优秀”我认为必然应该有创新意识,这一点是关键。一个一般策展人只是照规矩、按程序做一个展览。再高一点也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引发些思考。那么所谓优秀,就应该有创新,带出一些新的东西。华人策展人侯瀚如正是这样一个给我精神上特别大鼓励的独立策展人,他是独立的,自由的策展人,和那些在美术馆等学术机构专门负责展览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同,他是现代艺术的“空中飞人”满世界跑。没有固定的薪水,固定的地方,但却坚持了十多年,在自家的走廊办过长达13个月的展览,把艺术品从公共空间带入了私人空间。策划“运动中的城市”和许多国家的双年展和艺术节。
无论如何他都通过展览表达观点、思想和见解,为更多有思想的艺术家提供平台。给大家带来新的东西。这正是我的追求,我不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但是我会坚持,因为我看好中国这个舞台。
策展人这个行业在中国还很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未职业化,大多数策展人本身都从事相关职业,策展只是横跨两个或多个平台工作,不是单一目的,尤其不是生存。因此在向职业化的运营机制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机会。但什么事情都忌“一窝蜂”,不具备策展水平的策展人不仅可能降低展览的专业水准,更有可能阻碍当代艺术的发展。
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在中国建分馆,也必会对中国艺术的专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中国当代艺术能否为世界所认可,策展人的责任也不可推卸。
如何才是一个优秀的策划人
——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吴沁
“如何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策划人?”老实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优秀”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才可称为“优秀”?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虽然我们可以说一个好的策划人,他/她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业务素养;了解相应的政策法规;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或营销手段;更甚是深谙用人之道。但是否可以就此认为,符合了这样那样的条件,就会是一个出色的策划人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而,我认为,与其关注于成为策划人需要拥有的条件,不如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当我们身处在“策划人”这一角色中时,我们到底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或说,怎么做?
策划,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一事件进行计划、谋划,确定所要达到的方向和目标,然后整合现有资源实施运行;有点类似于导演或指挥的工作,但又并不仅仅是一个发号示令者,而应该是一个Leader(抱歉找不到贴切的中文解释。。。)对于一个策划者来说,他与其他参与者唯一的不同在于:他必须是有预见、有控制力的,对结果有一定的估计与掌握,能够控制事件发展的方向。因为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果,无论其过程是如何到位,这一策划仍是失败的。
回到刚才的问题,作为一个策划人,首要的是确定所策划活动/事件的目的、目标或说性质。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办事方式,达到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联系到我们的艺术策划上,我认为艺术策划人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策划?让艺术展览/活动为更多人所关注,扩大受众面与影响力。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目的。那么,是不是有了这些就可以了?策划中的商业价值该如何体现?是不是艺术活动中就不该有营利?
上周日恰好在财经频道看到一档节目“一次艺术家与商人的争吵——破解双年展营销密码”,围绕着即将举行的上海双年展以及双年展遭遇的营销尴尬展开讨论,双方嘉宾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便是“艺术品到底是不是商品”、“双年展的营销尴尬是在于欠缺营销策略?”当然,争论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或输赢。但由此引出的话题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即使是已举办有十年历史、享誉盛名的上海双年展也在面临着资金运作困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那么我们的艺术策展人作用何在呢?虽然我也不认为艺术是可以被消费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艺术展览和画廊都面临着与双年展一样的问题,艺术活动是要偏重于商业化还是更注重其艺术价值,如何在商业化与艺术价值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我想,这才应该是艺术策划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艺术活动不应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但也不能不考虑其商业价值。我们可以允许艺术家们不要拘泥于作品的“出路”,但对于艺术策划者或艺术管理者而言,这却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所以说,在兼顾商业价值的同时,使更多的人愿意走进美术馆画廊欣赏艺术作品,才是我们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吧。与社会各阶层建立广泛的合作与联系,将更多更好的艺术活动推向公众。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艺术策划与艺术管理。
[ 阅读全文(392) | 回复(3) | 引用通告(4571) | 编辑 ]
--------------------------------------------------------------------------------
Post by malin 发表于 2006-9-6 20:59:39
--------------------------------------------------------------------------------
上一篇:马琳公告栏
下一篇: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Re: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厄。。。说明一下。我是上面那篇文章的作者,回复的是楼下“舔舔”的留言,那个。。。不是我自己穿马甲啊!!!!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
--------------------------------------------------------------------------------
Post by 七虫七花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9-10 11:56:16
--------------------------------------------------------------------------------
Re: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呵呵。。。楼上的看得果然比我要深刻哦,实际上我之前一直在反复说的就是,策展人在考虑将一个展览办好的同时,也不可以忽略营利与商业方面的价值。我们要做的是策划一个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展览而不是一个连基本收支平衡都无法保证的展览,艺术家是人,策展人也是人,不是印钞机啊。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与楼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至于我说的“艺术活动不应以商业营利为目的”是想说,如果要把握好商业化和艺术价值之间的平衡问题,不要过于偏颇哪一方面。可能我在言辞上令楼上的产生了一点误会,敬请原谅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
--------------------------------------------------------------------------------
Post by 七虫七花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9-10 11:51:52
--------------------------------------------------------------------------------
Re: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艺术活动不应以商业营利为目的”这句话我不太同意,事实上当前的艺术活动如果没有赢利的话,那么他的影响力,他的学术性知名度都大打折扣。“独立策展人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他没有稳定的体制上的经费来源。在一个健全的艺术体制下,策展人确定一个创意,他可以向美术馆或艺术基金会提交一个策划报告,申请一笔钱。然后,策展人用这笔钱策划一个展览。这笔钱包括艺术家的创作材料费用、画册印刷费、艺术家的来回路费、食宿费、宣传费及各种杂费,其中也包括策展人的工作费(电话费、考察艺术家的食宿路费等)和个人报酬。策展人是靠策展费生活的。而在中国,许多独立策展人不仅拿不到策展费,还要自己为展览贴钱。”这在国外是不可想像的。体制系统的不健全的结果不能全部推给策展人和艺术家来承受。而且这也涉及到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如果回报不大或没有,那么该活动离消亡也不远了。毕竟义务劳动的人也要生存啊!
——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吴沁
“如何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策划人?”老实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优秀”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才可称为“优秀”?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虽然我们可以说一个好的策划人,他/她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业务素养;了解相应的政策法规;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或营销手段;更甚是深谙用人之道。但是否可以就此认为,符合了这样那样的条件,就会是一个出色的策划人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而,我认为,与其关注于成为策划人需要拥有的条件,不如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当我们身处在“策划人”这一角色中时,我们到底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或说,怎么做?
策划,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一事件进行计划、谋划,确定所要达到的方向和目标,然后整合现有资源实施运行;有点类似于导演或指挥的工作,但又并不仅仅是一个发号示令者,而应该是一个Leader(抱歉找不到贴切的中文解释。。。)对于一个策划者来说,他与其他参与者唯一的不同在于:他必须是有预见、有控制力的,对结果有一定的估计与掌握,能够控制事件发展的方向。因为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果,无论其过程是如何到位,这一策划仍是失败的。
回到刚才的问题,作为一个策划人,首要的是确定所策划活动/事件的目的、目标或说性质。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办事方式,达到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联系到我们的艺术策划上,我认为艺术策划人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策划?让艺术展览/活动为更多人所关注,扩大受众面与影响力。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目的。那么,是不是有了这些就可以了?策划中的商业价值该如何体现?是不是艺术活动中就不该有营利?
上周日恰好在财经频道看到一档节目“一次艺术家与商人的争吵——破解双年展营销密码”,围绕着即将举行的上海双年展以及双年展遭遇的营销尴尬展开讨论,双方嘉宾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便是“艺术品到底是不是商品”、“双年展的营销尴尬是在于欠缺营销策略?”当然,争论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或输赢。但由此引出的话题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即使是已举办有十年历史、享誉盛名的上海双年展也在面临着资金运作困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那么我们的艺术策展人作用何在呢?虽然我也不认为艺术是可以被消费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艺术展览和画廊都面临着与双年展一样的问题,艺术活动是要偏重于商业化还是更注重其艺术价值,如何在商业化与艺术价值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我想,这才应该是艺术策划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艺术活动不应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但也不能不考虑其商业价值。我们可以允许艺术家们不要拘泥于作品的“出路”,但对于艺术策划者或艺术管理者而言,这却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所以说,在兼顾商业价值的同时,使更多的人愿意走进美术馆画廊欣赏艺术作品,才是我们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吧。与社会各阶层建立广泛的合作与联系,将更多更好的艺术活动推向公众。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艺术策划与艺术管理。
[ 阅读全文(392) | 回复(3) | 引用通告(4571) | 编辑 ]
--------------------------------------------------------------------------------
Post by malin 发表于 2006-9-6 20:59:39
--------------------------------------------------------------------------------
上一篇:马琳公告栏
下一篇: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Re: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厄。。。说明一下。我是上面那篇文章的作者,回复的是楼下“舔舔”的留言,那个。。。不是我自己穿马甲啊!!!!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
--------------------------------------------------------------------------------
Post by 七虫七花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9-10 11:56:16
--------------------------------------------------------------------------------
Re: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呵呵。。。楼上的看得果然比我要深刻哦,实际上我之前一直在反复说的就是,策展人在考虑将一个展览办好的同时,也不可以忽略营利与商业方面的价值。我们要做的是策划一个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展览而不是一个连基本收支平衡都无法保证的展览,艺术家是人,策展人也是人,不是印钞机啊。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与楼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至于我说的“艺术活动不应以商业营利为目的”是想说,如果要把握好商业化和艺术价值之间的平衡问题,不要过于偏颇哪一方面。可能我在言辞上令楼上的产生了一点误会,敬请原谅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
--------------------------------------------------------------------------------
Post by 七虫七花膏(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9-10 11:51:52
--------------------------------------------------------------------------------
Re:策划者需要做什么?
“艺术活动不应以商业营利为目的”这句话我不太同意,事实上当前的艺术活动如果没有赢利的话,那么他的影响力,他的学术性知名度都大打折扣。“独立策展人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他没有稳定的体制上的经费来源。在一个健全的艺术体制下,策展人确定一个创意,他可以向美术馆或艺术基金会提交一个策划报告,申请一笔钱。然后,策展人用这笔钱策划一个展览。这笔钱包括艺术家的创作材料费用、画册印刷费、艺术家的来回路费、食宿费、宣传费及各种杂费,其中也包括策展人的工作费(电话费、考察艺术家的食宿路费等)和个人报酬。策展人是靠策展费生活的。而在中国,许多独立策展人不仅拿不到策展费,还要自己为展览贴钱。”这在国外是不可想像的。体制系统的不健全的结果不能全部推给策展人和艺术家来承受。而且这也涉及到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如果回报不大或没有,那么该活动离消亡也不远了。毕竟义务劳动的人也要生存啊!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Followers
Blog Archive
-
▼
2011
(219)
-
▼
December
(6)
- 中国未来之路(一)中国崩溃倒计时/华先忧(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2月06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
- 郭旭东将军论当代国际军事战争659:国家模板殖民地武器侵略战争郭旭东将军转告大家1028:关于私营消...
- 张文木: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按语】岁末,观察者网与《社会观察》杂志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愤怒之...
- 丁力:中国需要一场大变革 2011年是新一轮革命的起始年。中微子的超光速运动再次得到证明,昭示着物...
- 【原编者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郎咸平于两周之前,即10月22日在沈阳发表了一个针对国有企业的...
- 刘少奇女儿刘亭亭忆旧:一家4人惨死6人坐牢 2008年11月24日 10:39:56 来源:新闻...
-
▼
December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