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肩膀的疼好了些,又可以去gym锻炼了。好久不练,一动便肌肉酸痛。但随便下拉推举,哆嗦两下,身体和心理都舒爽了不少。本来要写 biology thesis的,去厕所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男生都那么热衷于锻炼肌肉呢?为什么同是白人的欧洲人,就不那么热心 (看看法国的sissy电影,欧洲瘦削男模就知道了)?为什么中国男生练肌肉的更是寥寥无几呢?
归根结底,人做事是有目的的。美国男生去gym,就为了好找人做爱,好找女朋友,好不让老婆跟别人跑。中国男生不去gym,大概就是因为没有肌肉,也可以找到女朋友,也可以确保老婆不跟别人跑。同是男人女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话 又得从生物课说起。如果测量各种动物雄性的睾丸重量和身体重量,然后把睾丸重量当做Y轴,身体重量当做X轴,每个物种作为一个数据,画成一个散点图,然后 线性回归。斜率当然是正数,因为动物越大,睾丸越大。但是这些点却明显的分成两片,一片斜率更大,一片斜率较小。斜率大的那些点大都是一夫一妻的鸟类,斜 率小的那些大都是一夫多妻的动物。人类的点在哪呢?正好在两片中间,就是说我们根本不是一夫一妻的生物。我们的天性就是要去搞小三,找外遇,颠鸾倒凤,红 杏出墙。
一夫一妻的动物的择偶方式,是雌性来选择雄性。就像孔雀一样,雄孔雀摆出漂亮的羽毛,在雌孔雀前面展示,让人家相中你。一夫多妻的 动物的择偶方式,是雄性通过斗争来夺取雌性。就像雄狮一样,非要打得你死我活,才肯决出谁拥有成群妻妾。如此看来,人便是雌性选择和雄性竞争的并存。不是 吗?想想生活中的事,就都明白了。
除去文化的因素,所有人都想滥交的。不只是sexual pleasure的因素,性交就能让你把基因传下去。我们都是光荣的滥交者的后代。滥交虽然想着挺好玩的,但是对于在滥交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却不是最优的 策略。女人不提,光说男人。他当然希望和尽可能多的女人性交,但是他同时还要防止跟自己性交过的女人之后又和别的男人性交。因为和自己性交过的女人,是要 给他生孩子的,如果这个女人又和别的男人性交,新的男人就会虐待原来的孩子,这样就降低了他的每次性交所产生的孩子的数量。犯罪学已经统计过,女人再婚, 新的丈夫虐待杀害之前的男人的孩子是几率是最高的。不是说新丈夫很坏,只不过是生物的本能。男人希望性交,女人希望和他性交的男人有足够的资源来养活孩 子。guys want sex, girls want resources. 新的丈夫在有限的资源中,当然会更多的给自己的孩子,对于他来说,最优的策略就是把别人的孩子杀死。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想,对于男人来 说,每新增一个性交对象对于后代产出的生产率是不同的。如果一次性交完了,在女人旁边死守看着,搞一夫一妻,那么他就能保证后代的成活。如果一次性交完 了,他又去找别的女人性交,一挑二,那么他对于每个性交对象的监护程度就大大降低,就不能保证别的男人不去干他干过的女人。如果一挑三,监护程度更低,后 代的成活率就更低。如此下来,直到某一个临界点,当他这次性交所能产生的新的一个后代 和 他因降低对于所有性交对象的监护而导致的已有后代死亡数 相等时,就达到了这个男人的最佳性交对象的数量。在这个临界点上,他的边际后代数量是0. 虽然现在社会里男女性交,大都不是为了生孩子,但是生物进化在我们脑海里刻下的潜意识,却在默默的注定着我们的心思和行为。
如果用这个模型 来思考,一只雄狮子一般有几个雌狮子,因为他力所能及只能守得住这么多雌狮子。因为再多一个,就会招来别的雄狮的觊觎,搞不好把自己推翻。一个男人,统计 过平均有两个女人,因为他力所能及只能保证这两个女人的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再多个女人就会被别的男人抢了去。由此可见,对于人类,这条边际后代数量曲线 从1个女人到2个到3个,下降是很快的,马上就成为负值了。
模型虽然是这样,但是这个模型是一个种群或一个社会的平均值。对于每个男人来 说,能力不同,力所能及的监护的性交对象的数量自然也不一样。这也好理解。古代的皇上三宫六院,谁敢动一个手指头?换成了一个奴隶,估计他能找到一个性交 对象就阿弥陀佛了。美国的社会,滥交的文化,二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统计说14岁的小孩,有35%已经干过了。这个比例,欧洲就低好些,丹麦只有只有美国 的十分之一。中国大概更低一些吧。如此滥交的文化,自然就产生上述的经济学问题。一个美国男生又想和更多的女生做爱,又要尽可能保证和自己干过的女生,尽 量不要再被别人干。于是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监护“能力,让自己能够监护住更多的女生。
生物书上叫”male guarding behavior“,就是男的要保护女的。和女朋友出去上街,女朋友被别人摸了,男的就要去挺身而出,掏出拳头去干一架。现在文明了,街头打架已经不多 了,所以male guarding behavior就旧瓶装新酒,改头换面成了male attraction。就是说,男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女人不要跑掉和别人干,就要把自己搞的很有吸引力,让女人魂牵梦萦,于是她自然就不跑了。美国男生因为 生活在一个滥交的文化中,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就去疯狂去练肌肉,以期在精神上控制住曾经的性交对象,同时勾来新的性交对象。这当然不是痴人说 梦,有人研究过的。有一种麻雀,母麻雀本能的喜欢胸上有一个蓝花纹的公麻雀。实验如下:把母麻雀和没有花纹的公麻雀放在一起,结果母麻雀另寻新欢的次数极 多;把母麻雀和有花纹的公麻雀放在一切,结果母麻雀就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的和本来的公麻雀在一起。多么确凿的结果!
但是中国男生也面临着同样 的类似美国男生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男生不那么热衷于锻炼肌肉呢?原因是,我们找到了另外的方法。两千年前的孔老二发明了封建礼教,就是说女人跟了男人就不 许再乱跑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中国男人相比美国男人就更有安全感,因为要想保持同样数量的性交对象,中国男人所消耗的精力比美国男 人要少。因为中国男人自然就不用花那么多心思去搞浪漫,搞肌肉,去保持对既得性交对象的吸引。最近些年来,孔老二被打倒了,封建礼教也崩溃了,所以我们就 逐渐的去靠近美国的滥交社会,所以男生整容的,去gym的变多了。
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说当中美文化碰撞时会发生什么。现在中国女人大量 出口,看来是中国的没有吸引力的小瘦男没有美国的有吸引力的肌肉男吃香。这就好比鸦片战争,中国本来自给自足好好地,结果让人家用大炮把社会撕开了一个裂 口,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最近几十年我们才缓过劲来。再看男女关系,我们本来都听从孔老二的教条,女人都克己复礼,现在被白人用大枪又撕开了一条口 子,中国女人就从口子里面都漏了出去。现在看来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样子,出口额逐年迅猛增长。所以我们的中国男人们,千万不要抱着孔老二的美梦,在一个滥交 的世界,没有人会试图维护旧的两性秩序,唯有让自己强悍起来,才能图存。但愿睡梦中的我们,在一个滥交的世界,不用花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去寻找出路,苏醒过来,做睥睨世界的男人。
Monday, March 28, 2011
Tuesday, March 22, 2011
梦江南》的演唱一般,但阿炳的《二泉映月》却是个心灵的净化器,不愧为经典极品!《二泉映月》的歌曲本人是首次听到,歌词写得如泣如诉,词曲情绪十分贴切,很享受。。。谢谢李老师的推荐!特找出相关歌词二首,与众师友共享。
憔悴琴魂
——王健
听琴声悠悠——
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
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
淡淡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摇摇出巷口,转弯又上小桥头。
四野寂静,灯火微茫隐画楼。
操琴的人,似问知音何处有,
一声低吟一回首,只见月照芦荻洲。
琴声绕丛林,嗯——琴音在颤抖,
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淙淙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儿难回首,
岁月消逝人淹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经变白头。
苦伶仃,举目无亲友,
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
唯有这琴弦解离愁,
晨昏常相伴,苦乐总相守,
酒醒人散余韵幽。
莫说壮志难酬,胸中歌千首,
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
共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
年年岁月乐无忧。
纵然人似黄鹤,一抔净土惠山丘,
此情绵绵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
听见你琴声还伴着知音流!
回望天边月,照彻古今愁,
繁华落尽,看身后,何所有?
未若寒泉映月,化作高山流水,
琴韵常绕人心头……
二泉映月
——根据华彦钧先生二胡曲填词
刘周
心似泉水冷,
萧萧风吹月独明;
人世间,
酸甜苦辣尽,
到头总如月影空。
昨夜无月,
叹泉水淙淙溺侬心;
想弦月曾经,
凄凄惨惨照愁人。
功名富贵如烟散,
花落人亡似飘蓬。
多少孽冤,
此生处处尽遭逢;
奈何有恨,
历遍沧桑还是恨。
堪怨月圆豪门宴,
月缺月半生柔情;
粼粼波光载美色,
粉黛玉体陈。
一回望月一回明,
不识人间有峥嵘;
只问风月憔悴损,
岂怜沦落饿死人;
我今有泪对月下,
泪落泉中无处寻;
经年往事才回首,
数语难尽,
月儿弯弯泉中空,
欲上天入地总无门。
谁怜我月经风雨,
风雨蹒跚月朦胧;
仰天难见月色明,
低头惟觉泉水冷;
春冷夏还冷,
秋冷冬亦冷;
泉冷不知天下病,
月寒未解老与贫;
从来兴衰浮沉,
善恶终报应。
清辉刺破遮月云,
愁肠泻地,
风吹雨打尽。
古今事,
一样粪土掩悲容。
泉响击空明,
逐水逝去水还生;
人愿一轮常满盈,
百年人异月同;
消磨潘
不辨黄泉仙境。
败柳残红可飞升,
留得一天恨,
看破老死心。
附记:“二泉映月”乃华彦钧先生二胡曲,余谓二泉映月,泉者冷也,月者寒也,所以冷眼看世界焉。因为之词,以辅是曲云尔。
注:侬,指我
原载《天有霓裳》
------------------ 原始邮件 ------------------
发件人: "老朽";
发送时间: 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 下午3:39
收件人: "李季琨"; "刘安德"<532128258@qq.com>; "唐湘麟"<718175302@qq.com>; "李远"; "那片海"<1473620611@qq.com>; "宋锦华"; "林 凯"; "张曙初"; "米粒"; "赵竹青"; "王之义"; "肖维"; "罗建波"<543692800@qq.com>; "王金玉"; "王启新";
主题: 转发
众家哥弟:常常由于邮箱小了发照片不出,今天注册了个qq.com。转发两个幻灯片供一语耳目,其中《梦江南》是庆云老师发来的,说是演唱者童丽被人称为“小邓丽君”,听听未尝不可,要比,我看差得多。各位收到后丢个回信,算是帮我热闹热闹邮箱吧。谢谢!季琨顿首
憔悴琴魂
——王健
听琴声悠悠——
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
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
淡淡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摇摇出巷口,转弯又上小桥头。
四野寂静,灯火微茫隐画楼。
操琴的人,似问知音何处有,
一声低吟一回首,只见月照芦荻洲。
琴声绕丛林,嗯——琴音在颤抖,
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淙淙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儿难回首,
岁月消逝人淹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经变白头。
苦伶仃,举目无亲友,
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
唯有这琴弦解离愁,
晨昏常相伴,苦乐总相守,
酒醒人散余韵幽。
莫说壮志难酬,胸中歌千首,
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
共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
年年岁月乐无忧。
纵然人似黄鹤,一抔净土惠山丘,
此情绵绵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
听见你琴声还伴着知音流!
回望天边月,照彻古今愁,
繁华落尽,看身后,何所有?
未若寒泉映月,化作高山流水,
琴韵常绕人心头……
二泉映月
——根据华彦钧先生二胡曲填词
刘周
心似泉水冷,
萧萧风吹月独明;
人世间,
酸甜苦辣尽,
到头总如月影空。
昨夜无月,
叹泉水淙淙溺侬心;
想弦月曾经,
凄凄惨惨照愁人。
功名富贵如烟散,
花落人亡似飘蓬。
多少孽冤,
此生处处尽遭逢;
奈何有恨,
历遍沧桑还是恨。
堪怨月圆豪门宴,
月缺月半生柔情;
粼粼波光载美色,
粉黛玉体陈。
一回望月一回明,
不识人间有峥嵘;
只问风月憔悴损,
岂怜沦落饿死人;
我今有泪对月下,
泪落泉中无处寻;
经年往事才回首,
数语难尽,
月儿弯弯泉中空,
欲上天入地总无门。
谁怜我月经风雨,
风雨蹒跚月朦胧;
仰天难见月色明,
低头惟觉泉水冷;
春冷夏还冷,
秋冷冬亦冷;
泉冷不知天下病,
月寒未解老与贫;
从来兴衰浮沉,
善恶终报应。
清辉刺破遮月云,
愁肠泻地,
风吹雨打尽。
古今事,
一样粪土掩悲容。
泉响击空明,
逐水逝去水还生;
人愿一轮常满盈,
百年人异月同;
消磨潘
不辨黄泉仙境。
败柳残红可飞升,
留得一天恨,
看破老死心。
附记:“二泉映月”乃华彦钧先生二胡曲,余谓二泉映月,泉者冷也,月者寒也,所以冷眼看世界焉。因为之词,以辅是曲云尔。
注:侬,指我
原载《天有霓裳》
------------------ 原始邮件 ------------------
发件人: "老朽"
发送时间: 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 下午3:39
收件人: "李季琨"
主题: 转发
众家哥弟:常常由于邮箱小了发照片不出,今天注册了个qq.com。转发两个幻灯片供一语耳目,其中《梦江南》是庆云老师发来的,说是演唱者童丽被人称为“小邓丽君”,听听未尝不可,要比,我看差得多。各位收到后丢个回信,算是帮我热闹热闹邮箱吧。谢谢!季琨顿首
Sunday, March 20, 2011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 Art
At Met, New Leadership (and Direction) for Asian Art
Ruth Fremson/The New York Times
SHIFT IN STEWARDSHIP Maxwell K. Hearn, in the Astor Court at the Met, is the new head of the museum’s Asian art department.
By HOLLAND COTTER
Published: March 16, 2011
Recommend
Twitter
Sign In to E-Mail
Print
Single Page
Reprints
Share
Close
LinkedinDiggMixxMySpacePermalin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Asian art galleries are some of the most reposeful spaces in New York City. It’s hard to imagine that they were banged into place, room by room, from practically nothing over the last 40 years, though they were. Or that they continue to mirror changing times, a changing museum and a changing Asia, though they do.
Multimedia Ancient Chinese Art
Ancient Chinese ArtClose VideoSee More Videos » .Special Section
Museums
Dispatches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museums.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Lunchtime Twitter Chat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QUIET HIT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show, in 1972, asserted a new Asian presence at the museum.
A few months from now they’ll be the scene of another change, a shift in stewardship, when the museum’s longtime curator of Chinese art, Maxwell K. Hearn, replaces James C. Y. Watt as head of the Asian art department.
Mr. Watt, 74, who was raised in Hong Kong and had a classical Chinese scholar’s at-home education, came to the Met as a curator from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in 1985 and has led the department for the last 10 years.
Mr. Hearn — everyone calls him Mike — is 61 and a native of Salt Lake City. He arrived at the Met fresh out of college in 1971, when there barely was an Asian department and the Asian collection consisted of a room of Buddhist sculptures and a bunch of ceramic pots.
Both men, but Mr. Hearn in particular, witnessed and participated in an astonishing phenomenon: a catch-up act of acquisition, construction and exhibition-making on a grand scale.
From the early 1970s to the late ’90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art historian Wen Fong, who was Mr. Hearn’s mentor, a room of sculpture gradually and laboriously turned into 50 galleries. Thanks to the beneficence of a generation of gift-giving New York collectors, a bunch of pots became many thousands of objects representing every major Asian culture. And thanks to the prestige its new Asian wing brought, the Met got some huge Asian loan shows.
Both Mr. Hearn and Mr. Watt refer to the period as a golden age. And both acknowledge that it is over.
Private collections of the kind that came to the Met can no longer be assembled in the West. China and India, now economic colossi, have a corner on the market. Museum loans from Asia are increasingly tricky to negotiate, and to pay for, now that the Met, like most museums, is economically pinched. And while Asia is constantly in the news, Asian art remains a hard sell. Foot traffic in the Chinese, Japanese, 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galleries remains light.
Clearly, Mr. Hearn, in his new job as curator in charge of the Asian department, has confounding issues to contemplate when he takes over in July.
But at least he will hit the ground running. He knows his department inside out. The Met is home; he grew up in it. And he came to it through a kind of on-the-road Kerouacian saga of timing and luck that brought him into early contact with some of the top art historians of the day, and that left him both open to newness and optimistic of the future.
His introduction to Asian art was entirely accidental. He entered Yale in 1967, intending to study business. On a semester break he visited an aunt in Kansas City, Mo., and went with her to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They wandered around and ended up in the Chinese collection. Something clicked.
“I don’t remember an individual piece I saw,” he said in a recent interview. “But I came out thinking, ‘I know nothing about this world.’ ”And he wanted to know more.
Back at Yale he took courses in Chinese art with the scholar Richard Barnhart. In his junior year he switched his major to art history and wrote an honors paper on Chinese scholar gardens. Driving back to Utah after graduation he stopped at the Nelson-Atkins, which had become a place of pilgrimage in his mind. He arrived on a Monday; the museum was closed. He figured he’d sleep overnight in his car, but on a whim walked around to the back of the museum and knocked on a door.
“What’s your business?” a voice from inside asked. He said he was a student and wanted to look at Chinese art. The door opened. Not only was he admitted, but he was also escorted to the office of the museum’s director, Laurence Sickman, a Chinese art historian who had written the textbook Mr. Hearn had used at Yale. Mr. Sickman took him on a tour of the Asian galleries and storage, invited him back to his house to see his scholar’s garden, and advised him to go to Taiwan and learn Chinese.
Around this time, on the advice of his Yale teacher, Mr. Hearn wrote to Mr. Fong, who was at Princeton, asking for career advice on museum work. When an invitation to meet came, he drove back East from Indiana, where he had a summer job on a farm. Mr. Fong, dressed in tennis whites, talked with him for half an hour, then asked, “How would you like to work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He had just been hired by the Met with the title of special consultant, and a mandate to revivify a tiny Asian art department that had been languishing for decades.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 GOLDEN AGE Chen Hongshou’s album of 12 paintings, “Miscellaneous Studies,” from 1619.
Multimedia Ancient Chinese Art
Ancient Chinese ArtClose VideoSee More Videos » .Special Section
Museums
Dispatches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museums.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Lunchtime Twitter Chat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his 40 years at the Met, Maxwell K. Hearn has witness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acquisition of works like the hanging scroll “Dragon Pine.”
Mr. Hearn drove the long drive back to Salt Lake City, packed his things, and headed to New York. He had no place to live yet, so Mr. Fong arranged for him to crash for a night or two with a friend in the West Village. Mr. Fong’s friend was John B. Elliott, a major collector of Chinese art, who was at that point amassing fabulous examples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 night or two at Mr. Elliott’s turned into a six-month stay. And a full-time Met job as curatorial assistant to Mr. Fong — who was there just one day a week and teaching at Princeton the rest — plunged Mr. Hearn into the museum world head-first.
To assert a new Asian presence in the museum and to attract donors, Mr. Fong presented a calligraphy show, and managed to get prime placement for it in what was then the Met’s single special exhibition gallery, referred to in-house as “the bowling alley” or “the airplane hange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n galleries occupy the space now.)
There was competition for the space. Mr. Hearn recalled that “one curator tried to have the calligraphy shunted off to the Great Balcony.” But the show went on. Cleanly installed but with decorative touches (bamboo, Ming furniture) and a supplementary display of Islamic and Western calligraphy put together by Mr. Hearn, it was a quiet hit. A group of patron-collectors took notice. The golden age began. Mr. Hearn was part of its history.
The collectors were an extraordinary generational ensemble, led by C. Douglas Dillon, who was president of the museum’s board of trustees at the time. Mr. Dillon took it as a personal brief to support Asia at the Met. He bought art in bulk for the collection, starting, in 1973, with 25 pieces sold by the renowned connoisseur C. C. Wang. And he gave money to build new galleries to show it.
New galleries prompted more donations. John M. Crawford Jr., who in the 1950s had formed what Mr. Hearn called the most important private ensemble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the West, lived virtually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museum, but had never exhibited his art there.
“When the Crawford collection was shown in New York in 1962,” Mr. Hearn said, “it was at the Morgan Library. That’s how out of it the Met was.”
When the museum’s Chinese painting galleries were finally finished in 1991, Mr. Crawford was invited to take a look. “At last you have a space big enough to hold my collection,” he said, and gave the Met everything.
Mr. Hearn speaks with a still-astonished delight about such acts of largess, and he played a part in some of them. In the late ’70s, he and Mr. Fong conceived the idea of creating an indoor version of a Chinese scholar’s garden as a centerpiece for the expanding Asian galleries. Mr. Hearn clambered up into a crawl space and discovered a covered-up skylight. That was what they needed, and the garden plans seemed set until Thomas Hoving, the museum’s director, said no: the museum had just installed a million dollars worth of air-conditioning ducts up there. Nothing could be changed.
At that point, Mr. Fong deployed a secret weapon: Brooke Astor, a Met trustee, who as a child spent time in Beijing. When Mr. Hoving explained to her the impossibility of moving the ducts, her reply was simple: “Well, how much would it cost?” The skylight was soon exposed, and 26 Chinese craftsmen, accompanied by a personal cook, were imported from the garden city of Suzhou to create the Astor Court.
One by one, the galleries that now form the Asian wing — China, Japan,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Korea — were carved out and built in what Mr. Watt refers to as “the last major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Mr. Hearn, despite time out for language and graduate school, was there for every step.
“It took 27 years,” he said. “Now we hav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Asian art anywhere.”
The flush moment has passed. Collection-building is done. Prices are out of sight. “Until the early 1980s no Chinese painting had sold on the auction market for more than $100,000,” Mr. Hearn said. “Before that, in the 1960s, you could buy paintings for a couple of thousand dollars.” He remembered Mr. Dillon exclaiming that for the price of one Impressionist landscape he could build a whole Chinese collection.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Zhan Wang’s “Artificial Rock No. 10,” also acquired during Mr Hearn’s tenure.
Multimedia Ancient Chinese Art
Ancient Chinese ArtClose VideoSee More Videos » .Special Section
Museums
Dispatches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museums.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Lunchtime Twitter Chat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
.Today, Mr. Hearn said, even if something important were to come up for sale, “it’s unlikely we’ll be able to afford it.” But he sees the problem as a general one. “I think of the Getty. How can they ever match what East Coast museums have in European painting? It’s the wrong time.” There may never again by a right one.
One still-viable buying area is contemporary art, and it’s very much on Mr. Hearn’s mind. “China, Japan, Korea, India, Indonesia, Cambodia, Vietnam — all these places are creating wonderful things, and at the Met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ive this work an historical context.” He already introduced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into the Chinese painting galleries a couple of years ago; now he plans to add video.
Within the still deeply conservative field of Chinese art history, these are radical steps. But they are of a piece with the impression he gives of wanting to alter audience expectations of what exhibitions can be. “The big blockbusters aren’t going to go away,” he said. But what they buy in box-office figures, they cost in time, cash and nerves. The Met’s big Chinese offering last year, “The World of Khubilai Khan: Chinese Art in the Yuan Dynasty,” organized by Mr. Watt, was a cliffhanger, with the delivery of some items coming right down to the wire.
The general rule is that if you want to borrow from more than two Chinese museums for a show, all the loans have to be negotiated through that government’s Cultural Relics Bureau. In the past, that bureau could demand whatever it wanted from provincial museums, without necessarily sharing paid loan fees, and sometimes without returning objects.
With the economic boom of recent years, however, provincial museums have become powerful entities, largely independent of central authority. Many treat their art as a meal ticket and drive tough bargains to extract money, and for fringe benefits like courier trips abroad, in exchange for loans.
One way to finesse the difficulties is to deal with only one Chinese museum at a time. China Institute Gallery in Manhattan bases most of its shows on single museum collections, as in its current exhibition of bronzes from the Hunan Provincial Museum. By contrast, the Met’s Yuan exhibition had objects from 27 Chinese lenders, some of whom held back while asking, “What’s in it for me?”
One common way for all museums to manage expenses is through quid pro quo exchanges of loans: you send your Picasso, I’ll send my van Gogh. But at this point, most provincial museums in China, while impressive-looking, are ill-equipped with protective resources like climate control, making reciprocal loans inadvisable.
Mr. Hearn expects that continuing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China will still give the West spectacular scholarly shows, focused on individual sites. But, like many cur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now, he’s beating the drum for small permanent collection shows that may or may not incorporate some choice loans. And he envisions those shows changing frequently.
“In Asian art, we’re used to rotating our collection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paintings and Indian miniatures all the time,” he said. With wall space at a premium — the Met is pretty much maxed out — and acquisitions still coming in, he suspects that the European painting galleries will want to start regularly changing what’s on view, perhaps taking the Chinese painting gallery rotations, which for years Mr. Hearn has turned into unfailingly interesting theme shows, as a model.
Of course, the major rotation in the Asian department at the moment is its leadership. As of this summer, Mr. Watt, with a series of superb historical shows at the Met behind him, will settle down to a long-planned stretch of reading and research. For Mr. Hearn, the heat is already on. A top priority will be to hire some new staff members, including a curator to replace himself, though this will take time as, he said, there aren’t a lot of candidates around.
“There’s been a real shift in the field, and I think it is across the board in art history. We’re all seeing that young students ar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exclusively in contemporary. Anything that’s old is a hard sell.” For non-Westerners, languages are a barrier. And he says that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he kind of high-paying jobs available in areas of contemporary art. “Art history is not known for its big salaries,” he said.
And despite the anticipated effects of the multicultural surge of the ’80s and ’90s, and of the global presence of Asia now, for many Westerners, Asian art is still an arcane subject to pursue.
“How many places can you study Indian art? Or Korean art?,” Mr. Hearn asked. “There are more programs for Chinese art, but my colleagues are telling me that although there’s an uptick in Chinese-born applicants, over all there are fewer and fewer graduate students. The number of talented people who are in the field for the future is diminishing.”
What has not diminished — though surely it has been tested — is the optimism and embrace of the excitements of newness that he brought to the field 40 years ago. Both he and Mr. Watt speak of art history as a process of connecting, over time and space, people and cultures who would otherwise never know that they were related, were family. A universalist institution like the Met gives those links visual form. It’s also a place where happenstance is destiny.
“I discovered Asian art by walking through a museum,” Mr. Hearn said. “I think people go to Asian museum because they want to see Asian art. But I’m counting on someone coming into the Met because he wants to see Greek or Egyptian sculpture, and getting lost, and finding himself in the Indian painting gallery and thinking, ‘What’s this?’ ” Connection made. Big change.
At Met, New Leadership (and Direction) for Asian Art
Ruth Fremson/The New York Times
SHIFT IN STEWARDSHIP Maxwell K. Hearn, in the Astor Court at the Met, is the new head of the museum’s Asian art department.
By HOLLAND COTTER
Published: March 16, 2011
Recommend
Sign In to E-Mail
Single Page
Reprints
Share
Close
LinkedinDiggMixxMySpacePermalin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Asian art galleries are some of the most reposeful spaces in New York City. It’s hard to imagine that they were banged into place, room by room, from practically nothing over the last 40 years, though they were. Or that they continue to mirror changing times, a changing museum and a changing Asia, though they do.
Multimedia Ancient Chinese Art
Ancient Chinese ArtClose VideoSee More Videos » .Special Section
Museums
Dispatches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museums.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Lunchtime Twitter Chat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QUIET HIT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show, in 1972, asserted a new Asian presence at the museum.
A few months from now they’ll be the scene of another change, a shift in stewardship, when the museum’s longtime curator of Chinese art, Maxwell K. Hearn, replaces James C. Y. Watt as head of the Asian art department.
Mr. Watt, 74, who was raised in Hong Kong and had a classical Chinese scholar’s at-home education, came to the Met as a curator from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in 1985 and has led the department for the last 10 years.
Mr. Hearn — everyone calls him Mike — is 61 and a native of Salt Lake City. He arrived at the Met fresh out of college in 1971, when there barely was an Asian department and the Asian collection consisted of a room of Buddhist sculptures and a bunch of ceramic pots.
Both men, but Mr. Hearn in particular, witnessed and participated in an astonishing phenomenon: a catch-up act of acquisition, construction and exhibition-making on a grand scale.
From the early 1970s to the late ’90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art historian Wen Fong, who was Mr. Hearn’s mentor, a room of sculpture gradually and laboriously turned into 50 galleries. Thanks to the beneficence of a generation of gift-giving New York collectors, a bunch of pots became many thousands of objects representing every major Asian culture. And thanks to the prestige its new Asian wing brought, the Met got some huge Asian loan shows.
Both Mr. Hearn and Mr. Watt refer to the period as a golden age. And both acknowledge that it is over.
Private collections of the kind that came to the Met can no longer be assembled in the West. China and India, now economic colossi, have a corner on the market. Museum loans from Asia are increasingly tricky to negotiate, and to pay for, now that the Met, like most museums, is economically pinched. And while Asia is constantly in the news, Asian art remains a hard sell. Foot traffic in the Chinese, Japanese, 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galleries remains light.
Clearly, Mr. Hearn, in his new job as curator in charge of the Asian department, has confounding issues to contemplate when he takes over in July.
But at least he will hit the ground running. He knows his department inside out. The Met is home; he grew up in it. And he came to it through a kind of on-the-road Kerouacian saga of timing and luck that brought him into early contact with some of the top art historians of the day, and that left him both open to newness and optimistic of the future.
His introduction to Asian art was entirely accidental. He entered Yale in 1967, intending to study business. On a semester break he visited an aunt in Kansas City, Mo., and went with her to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They wandered around and ended up in the Chinese collection. Something clicked.
“I don’t remember an individual piece I saw,” he said in a recent interview. “But I came out thinking, ‘I know nothing about this world.’ ”And he wanted to know more.
Back at Yale he took courses in Chinese art with the scholar Richard Barnhart. In his junior year he switched his major to art history and wrote an honors paper on Chinese scholar gardens. Driving back to Utah after graduation he stopped at the Nelson-Atkins, which had become a place of pilgrimage in his mind. He arrived on a Monday; the museum was closed. He figured he’d sleep overnight in his car, but on a whim walked around to the back of the museum and knocked on a door.
“What’s your business?” a voice from inside asked. He said he was a student and wanted to look at Chinese art. The door opened. Not only was he admitted, but he was also escorted to the office of the museum’s director, Laurence Sickman, a Chinese art historian who had written the textbook Mr. Hearn had used at Yale. Mr. Sickman took him on a tour of the Asian galleries and storage, invited him back to his house to see his scholar’s garden, and advised him to go to Taiwan and learn Chinese.
Around this time, on the advice of his Yale teacher, Mr. Hearn wrote to Mr. Fong, who was at Princeton, asking for career advice on museum work. When an invitation to meet came, he drove back East from Indiana, where he had a summer job on a farm. Mr. Fong, dressed in tennis whites, talked with him for half an hour, then asked, “How would you like to work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He had just been hired by the Met with the title of special consultant, and a mandate to revivify a tiny Asian art department that had been languishing for decades.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 GOLDEN AGE Chen Hongshou’s album of 12 paintings, “Miscellaneous Studies,” from 1619.
Multimedia Ancient Chinese Art
Ancient Chinese ArtClose VideoSee More Videos » .Special Section
Museums
Dispatches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museums.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Lunchtime Twitter Chat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his 40 years at the Met, Maxwell K. Hearn has witness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acquisition of works like the hanging scroll “Dragon Pine.”
Mr. Hearn drove the long drive back to Salt Lake City, packed his things, and headed to New York. He had no place to live yet, so Mr. Fong arranged for him to crash for a night or two with a friend in the West Village. Mr. Fong’s friend was John B. Elliott, a major collector of Chinese art, who was at that point amassing fabulous examples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 night or two at Mr. Elliott’s turned into a six-month stay. And a full-time Met job as curatorial assistant to Mr. Fong — who was there just one day a week and teaching at Princeton the rest — plunged Mr. Hearn into the museum world head-first.
To assert a new Asian presence in the museum and to attract donors, Mr. Fong presented a calligraphy show, and managed to get prime placement for it in what was then the Met’s single special exhibition gallery, referred to in-house as “the bowling alley” or “the airplane hange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n galleries occupy the space now.)
There was competition for the space. Mr. Hearn recalled that “one curator tried to have the calligraphy shunted off to the Great Balcony.” But the show went on. Cleanly installed but with decorative touches (bamboo, Ming furniture) and a supplementary display of Islamic and Western calligraphy put together by Mr. Hearn, it was a quiet hit. A group of patron-collectors took notice. The golden age began. Mr. Hearn was part of its history.
The collectors were an extraordinary generational ensemble, led by C. Douglas Dillon, who was president of the museum’s board of trustees at the time. Mr. Dillon took it as a personal brief to support Asia at the Met. He bought art in bulk for the collection, starting, in 1973, with 25 pieces sold by the renowned connoisseur C. C. Wang. And he gave money to build new galleries to show it.
New galleries prompted more donations. John M. Crawford Jr., who in the 1950s had formed what Mr. Hearn called the most important private ensemble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the West, lived virtually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museum, but had never exhibited his art there.
“When the Crawford collection was shown in New York in 1962,” Mr. Hearn said, “it was at the Morgan Library. That’s how out of it the Met was.”
When the museum’s Chinese painting galleries were finally finished in 1991, Mr. Crawford was invited to take a look. “At last you have a space big enough to hold my collection,” he said, and gave the Met everything.
Mr. Hearn speaks with a still-astonished delight about such acts of largess, and he played a part in some of them. In the late ’70s, he and Mr. Fong conceived the idea of creating an indoor version of a Chinese scholar’s garden as a centerpiece for the expanding Asian galleries. Mr. Hearn clambered up into a crawl space and discovered a covered-up skylight. That was what they needed, and the garden plans seemed set until Thomas Hoving, the museum’s director, said no: the museum had just installed a million dollars worth of air-conditioning ducts up there. Nothing could be changed.
At that point, Mr. Fong deployed a secret weapon: Brooke Astor, a Met trustee, who as a child spent time in Beijing. When Mr. Hoving explained to her the impossibility of moving the ducts, her reply was simple: “Well, how much would it cost?” The skylight was soon exposed, and 26 Chinese craftsmen, accompanied by a personal cook, were imported from the garden city of Suzhou to create the Astor Court.
One by one, the galleries that now form the Asian wing — China, Japan,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Korea — were carved out and built in what Mr. Watt refers to as “the last major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Mr. Hearn, despite time out for language and graduate school, was there for every step.
“It took 27 years,” he said. “Now we hav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Asian art anywhere.”
The flush moment has passed. Collection-building is done. Prices are out of sight. “Until the early 1980s no Chinese painting had sold on the auction market for more than $100,000,” Mr. Hearn said. “Before that, in the 1960s, you could buy paintings for a couple of thousand dollars.” He remembered Mr. Dillon exclaiming that for the price of one Impressionist landscape he could build a whole Chinese collection.
Enlarge This Imag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Zhan Wang’s “Artificial Rock No. 10,” also acquired during Mr Hearn’s tenure.
Multimedia Ancient Chinese Art
Ancient Chinese ArtClose VideoSee More Videos » .Special Section
Museums
Dispatches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museums.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Lunchtime Twitter Chat
.Blog
ArtsBeat
The latest on the arts, coverage of live events, critical reviews, multimedia extravaganzas and much more. Join the discussion.
More Arts News
.Today, Mr. Hearn said, even if something important were to come up for sale, “it’s unlikely we’ll be able to afford it.” But he sees the problem as a general one. “I think of the Getty. How can they ever match what East Coast museums have in European painting? It’s the wrong time.” There may never again by a right one.
One still-viable buying area is contemporary art, and it’s very much on Mr. Hearn’s mind. “China, Japan, Korea, India, Indonesia, Cambodia, Vietnam — all these places are creating wonderful things, and at the Met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ive this work an historical context.” He already introduced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into the Chinese painting galleries a couple of years ago; now he plans to add video.
Within the still deeply conservative field of Chinese art history, these are radical steps. But they are of a piece with the impression he gives of wanting to alter audience expectations of what exhibitions can be. “The big blockbusters aren’t going to go away,” he said. But what they buy in box-office figures, they cost in time, cash and nerves. The Met’s big Chinese offering last year, “The World of Khubilai Khan: Chinese Art in the Yuan Dynasty,” organized by Mr. Watt, was a cliffhanger, with the delivery of some items coming right down to the wire.
The general rule is that if you want to borrow from more than two Chinese museums for a show, all the loans have to be negotiated through that government’s Cultural Relics Bureau. In the past, that bureau could demand whatever it wanted from provincial museums, without necessarily sharing paid loan fees, and sometimes without returning objects.
With the economic boom of recent years, however, provincial museums have become powerful entities, largely independent of central authority. Many treat their art as a meal ticket and drive tough bargains to extract money, and for fringe benefits like courier trips abroad, in exchange for loans.
One way to finesse the difficulties is to deal with only one Chinese museum at a time. China Institute Gallery in Manhattan bases most of its shows on single museum collections, as in its current exhibition of bronzes from the Hunan Provincial Museum. By contrast, the Met’s Yuan exhibition had objects from 27 Chinese lenders, some of whom held back while asking, “What’s in it for me?”
One common way for all museums to manage expenses is through quid pro quo exchanges of loans: you send your Picasso, I’ll send my van Gogh. But at this point, most provincial museums in China, while impressive-looking, are ill-equipped with protective resources like climate control, making reciprocal loans inadvisable.
Mr. Hearn expects that continuing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China will still give the West spectacular scholarly shows, focused on individual sites. But, like many cur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now, he’s beating the drum for small permanent collection shows that may or may not incorporate some choice loans. And he envisions those shows changing frequently.
“In Asian art, we’re used to rotating our collection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paintings and Indian miniatures all the time,” he said. With wall space at a premium — the Met is pretty much maxed out — and acquisitions still coming in, he suspects that the European painting galleries will want to start regularly changing what’s on view, perhaps taking the Chinese painting gallery rotations, which for years Mr. Hearn has turned into unfailingly interesting theme shows, as a model.
Of course, the major rotation in the Asian department at the moment is its leadership. As of this summer, Mr. Watt, with a series of superb historical shows at the Met behind him, will settle down to a long-planned stretch of reading and research. For Mr. Hearn, the heat is already on. A top priority will be to hire some new staff members, including a curator to replace himself, though this will take time as, he said, there aren’t a lot of candidates around.
“There’s been a real shift in the field, and I think it is across the board in art history. We’re all seeing that young students ar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exclusively in contemporary. Anything that’s old is a hard sell.” For non-Westerners, languages are a barrier. And he says that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he kind of high-paying jobs available in areas of contemporary art. “Art history is not known for its big salaries,” he said.
And despite the anticipated effects of the multicultural surge of the ’80s and ’90s, and of the global presence of Asia now, for many Westerners, Asian art is still an arcane subject to pursue.
“How many places can you study Indian art? Or Korean art?,” Mr. Hearn asked. “There are more programs for Chinese art, but my colleagues are telling me that although there’s an uptick in Chinese-born applicants, over all there are fewer and fewer graduate students. The number of talented people who are in the field for the future is diminishing.”
What has not diminished — though surely it has been tested — is the optimism and embrace of the excitements of newness that he brought to the field 40 years ago. Both he and Mr. Watt speak of art history as a process of connecting, over time and space, people and cultures who would otherwise never know that they were related, were family. A universalist institution like the Met gives those links visual form. It’s also a place where happenstance is destiny.
“I discovered Asian art by walking through a museum,” Mr. Hearn said. “I think people go to Asian museum because they want to see Asian art. But I’m counting on someone coming into the Met because he wants to see Greek or Egyptian sculpture, and getting lost, and finding himself in the Indian painting gallery and thinking, ‘What’s this?’ ” Connection made. Big change.
Monday, March 14, 2011
数字化、全球化与新抽象(2010-05-13 23:26:02)
转载标签: 宗教抽象艺术艺术语言神智伦勃朗复兴文化
1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今天是一个数字化、全球化时代,适应这个时代的艺术会是什么呢?
穆尔(Jos de Mul)认为,适应这个时代的艺术是数码艺术。穆尔的构想受到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启发。本雅明曾经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传统艺术区别开来,认为传统艺术推崇膜拜价值,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推崇展示价值。推崇膜拜价值的传统艺术,强调作品的唯一性。推崇展示价值的复制艺术,强调作品的批量性。对于推崇展示价值的复制艺术来说,复制量越大,跟公众见面的机会越多就越有价值。对于推崇膜拜价值的传统艺术来说,任何复制都会损坏它那神秘的光韵(aura)。不过,在穆尔看来,本雅明所处的机械复制时代已然过去,今天是一个数码合成时代。数码合成时代的艺术既不推崇膜拜价值,也不推崇展示价值,而是推崇操作价值。按照穆尔的构想,今天的艺术家都应该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专家,知道如何别具一格地利用和处理各种数据库。艺术家成了退居幕后的操作者。[1]
尽管穆尔的构想非常有趣,将操作价值视为数字化时代艺术的核心,也抓住了它的重要特征,但是我并不同意穆尔的观点,原因在于他心目中的数码时代的艺术有可能已经越出了艺术的边界,成了计算机应用程序,而非艺术作品。
众所周知,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在20世纪遭到了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挑战。没有什么不是艺术,也没有什么是艺术,成了艺术圈中一种时髦说法。但是,如果真的取消了艺术的边界,有关艺术的一切活动就毫无疑义。因此,我还是主张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存在边界,艺术有自己的身份,艺术始终与非艺术相异。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与非艺术的相异性发生了变化,但并不能因此就否认存在这种相异性。比如,在柏拉图时代,艺术被视为影子,因为现实不是影子。现在到了数码合成时代,现实似乎成了“影子”,根据艺术与现实相异的原则,艺术就不该是影子,而是“现实”。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构想一种真正适应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这种新艺术不是计算机程序,而是新抽象艺术。对此,我将逐步展开论述。
2
上述指出的相异性原则,只是某物成为艺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某物要成为艺术,就必须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异。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只要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异的东西,就都是艺术。除了相异性原则之外,还需要相似性原则。这里的相似性,指的是与已经被确认为艺术的东西之间的交叉重叠的相似关系。列文森(Jerrold Levinson)就持这种观点。某物要成为艺术,就必须跟历史上曾经被认为是艺术的东西具有或这或那的关联。我们通过某物与公认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关联或相似性,来判定它是否是艺术。[2]穆尔所构想的那种适应数码合成时代的艺术,既缺乏艺术所必需的那种相异性,也缺乏艺术所必需的那种相似性。
如果说今天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已经参与社会现实的构成之中,社会现实因此变成了虚拟的构成,那么今天的艺术就应该抵制这种数字化的构成,抵制穆尔所说的数码重组,而不是迎合它。否则,艺术就会违背它的相异性原则。什么东西与数字化技术相异?古德曼(Nelson Goodman)有关艺术语言的洞见,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在古德曼看来,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们使用的语言不同。艺术语言是有密度的、不精确的。数字化技术使用的语言是精确语言,具有有穷区分性和不相交性等特征。这种语言无论在句法上还是在语义都缺乏密度,没有给不同的解释留下任何空间。一般的日常语言就不如计算机语言那么精确,因为尽管日常语言也具备句法上的可区分性,但不具备语义上的可区分性,或者说尽管在句法上没有密度,但在语义上却具有密度,因此日常语言有时候是含糊两可的,给解释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艺术语言比日常语言更不精确,因为艺术语言不仅在句法上具有密度,而且在语义上具有密度,从而给解释者留下了最大的解释空间。[3]
古德曼关于艺术的许多看法都很前卫,比如,他认为我们不能提问“什么是艺术?”只能提问“何时是艺术?”伦勃朗的一幅油画自画像,如果被用来遮挡破窗户,它就不是艺术,因为这时伦勃朗的这幅油画作品根本就不起符号作用。符号作用或者符号表达,一定是用一个东西指称另一个东西。当伦勃朗的油画被当作遮风材料的时候,它并没有指称遮风材料,它自己就是遮风材料,就具有遮风材料的性质。当某物自己就是某物的时候,它就不是在指称另外一个东西,因而就只是具有(possession),而不是符号表达(symbolization)。当伦勃朗的这幅油画作品被当作他自己的再现(representation)或模仿(imitation)的时候,即为我们提供关于伦勃朗的相貌的信息的时候,它也不是艺术作品。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再现另一个事物。具体说来,对于伦勃朗的这幅自画像做些稍微的改变,比如将所有的颜色都改成它们的补色,这并不会影响它传达有关伦勃朗的相貌的信息,但会影响它成为艺术作品。伦勃朗的这幅肖像画作为艺术作品,并不因为它再现了伦勃朗,不因为它跟伦勃朗相似,而是因为它例示了某些特性,比如老人的睿智与无奈,或者颜色与笔触的某些特性,或者某种特定的风格。总之,当伦勃朗的这幅自画像在起例示作用(exemplification)的时候,它的语言或者符号表达就有密度,因而就是艺术作品。当伦勃朗的这幅自画像在起再现或者具有作用的时候,它就没有密度,因而就不是艺术作品。[4]
古德曼的这种看法在20世纪60年代是相当激进的,但是它并没有越出美学的边界。我们可以看到它跟鲍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美学的联系。鲍姆嘉通主张,艺术和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既是“混乱的”,又是“明晰的”。“混乱”指未经逻辑分析,“明晰”指呈现生动的图像。[5]有密度的艺术语言,就是一种混乱而明晰的语言,它能给人以“明白的”(clear)形象,但不能用分析去穷尽它的含义,因而不能给人以“精确的”(distinctive)知识。
从学理上来讲,与古德曼的美学理论最契合的是抽象绘画。在20世纪中期确立起来的古德曼美学,从原则上来讲可以支持所有艺术形式,但相对说来,只有用在抽象艺术上才最贴切。古德曼明确反对再现、相似,因此他的理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写实艺术。古德曼对艺术语言的密度的强调,又让他与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相隔有距。对于曾经经营过画廊的古德曼来说,20世纪50年代兴盛的抽象表现主义必然会影响到他的美学思想。尽管古德曼的《艺术语言》正式出版于1968年,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在1960-1961年于牛津大学的“洛克讲座”中已经形成。古德曼酝酿他的美学思想的时候,正值抽象表现主义的全盛时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
抽象艺术以其具有密度的语言或者混乱而明晰的语言与计算机的精确语言拉开了距离。借用阿多诺(Theodor Adorno)的术语来说,计算机精确语言体现的是“同一性”,艺术语言保留了“非同一性”。体现“同一性”的计算机语言具有效率,保留了“非同一性”的艺术语言具有生命。基于阿多诺的理论,我们可以说数字化时代是一个没有生命只讲效率的时代。根据相异性原则,这个时代的艺术刚好是彰显生命的艺术。在这方面,抽象艺术有它独特的优势。当抽象艺术从外在对象中抽离和提升出来之后,它就能够更加自由地记录艺术家的生命律动和精神轨迹。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生命律动和精神轨迹是不可重复的,是在某时某地发生的一种事件,我们不能用精确语言来分析它,甚至无法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它。它只是兀自在场,毋庸分说。如果数字化时代已经没有“事实”,那么抽象艺术的这种在场性、事件性,将让它成为这个时代的“事实”。换句话说,数字化时代,现实成为虚拟的构成,艺术追求真实的在场。这与柏拉图时代刚好相反。
3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主张今天的艺术回到一百年前的抽象运动。由于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针对性”全然不同,今天的抽象将呈现出新的面貌,我们权且称之为“新抽象”。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抽象艺术的历史。
事实上,艺术中的抽象因素,很早就存在了。但是,抽象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运动,或者作为一种艺术流派,是20世纪初形成的。一方面,由于摄影技术的成熟和照相机的普及,绘画不得不思考有哪些东西不能被摄影取代;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影响的式微,艺术有取代宗教的倾向,或者说人们对于艺术做了宗教化的理解。
在18世纪的欧洲,康德力图将科学、艺术、伦理、宗教等领域区别开来。但是,到了19世纪出现了将这些领域结合起来尤其将宗教与艺术结合起来的潮流。根据的弗莱瑟(Hilary Fraser)观察,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许多宗教-审美理论(religio-aesthetic theories),它们试图将基督教的主张与美和艺术调和起来。[6]艾略特(T.S. Eliot)也观察到这种现象,他指出,“在那个时期,思想的分化,艺术、哲学、宗教、伦理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分隔,被来自各个方面的试图达到一种无法实现的综合的空想中断了。”[7]在20世纪初的抽象绘画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与宗教的融合走向了以艺术代宗教。根据戈尔丁(John Golding)的研究,抽象绘画的先驱蒙德里安、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等人,曾经都是布拉瓦茨基夫人(Madam Blavatsky)创立的神智论(Theosophy)的狂热追随者。神智论是一种宗教哲学和宗教团体,主张有一种绝对的超越性存在,哲学、科学和艺术等等可以让人接近那个绝对存在。在蒙德里安看来,神智论和抽象绘画是相同的精神运动的不同表达形式。“尽管艺术有自身的目的,但它像宗教一样,是我们借以认识宇宙的工具。”[8]当然,蒙德里安这里所说的艺术,已经不是传统的写实绘画,而是以抽象绘画为代表的新艺术。“新艺术是解除了压迫的旧艺术……,在这种意义上艺术变成了宗教。”[9] 随着蒙德里安发展出他的纯抽象风格,他开始拒斥神智论的某些内容,而将艺术视为宗教或者用艺术来取代宗教,因为蒙德里安认识到,神智论者决不可能获得有关绝对的经验,因而“决不可能体验到真正的、完满的人类和谐。”[10]正是因为认识到神智论的某些不足,蒙德里安开始用艺术来取代宗教,因为艺术比神智论还要纯粹,因而比神智论乃至比任何现实的宗教形式还要像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的纯粹创造,艺术被表现为在抽象形式中体现出来的纯粹的审美创造。”[11]对于蒙德里安的这种转变,戈尔丁做了这样的总结:“总之,对蒙德里安来说,艺术开始成为宗教经验的替代者。”[12]
贝尔(Clive Bell)于1914年出版的《艺术》,常常被视为后印象派艺术的理论总结,其实,其中许多观点用在抽象艺术上更加合适。在贝尔看来,艺术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而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13]根据这种新的界定,贝尔反对艺术再现,反对制造幻象,反对卖弄技术,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作为艺术的首要目的。那么,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呢?尤其是其中的“意味”指的是什么呢?贝尔直截了当地说,它就是形而上的“物自体”或“终极实在”。[14]这种“物自体”或“终极实在”,既是宗教的对象,又是艺术的对象。当然,在20世纪初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眼里,这里的艺术只是以抽象绘画为代表的新艺术。可以说,不相信形而上的“绝对”、“物自体”或者“终极实在”,就无法理解抽象绘画先驱的作品,尤其是蒙德里安的作品。
20世纪初期由欧洲各国的艺术家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于20世纪中期在美国获得了复兴。尽管波洛克仍然从神智论中获得启示,但支持美国抽象表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不是作为宗教的神智论,而是作为哲学的精神分析学说,尤其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波洛克是个典型的荣格主义者,他的绘画可以被视为无意识尤其是集体无意识流露的踪迹。[15]与形而上的“绝对”、“物自体”或者“终极实在”相比,无意识或者集体无意识触及人的欲望和本能,显得过于“形而下”了。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对意识或者理智的超越,神智论是向上超越,无意识学说是向下超越。
4
无论是神智论还是无意识学说,在今天这个扁平的大众时代或者消费时代都不会招徕太多信奉者。抽象艺术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波普艺术。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抽象艺术将迎来复兴的契机。
全球化时代迎来了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和融合,不少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展望一种超越文化身份的新文化,并且认为这种新文化将建立在审美共识的基础上。在我看来,这种审美共识,将成为新的抽象艺术的理论基础。让我们对此做点深入的分析。
根据传统美学,审美与个人趣味有关,是一个最难形成共识的领域。康德将审美判断确定为反思判断,以区别于认识活动中的规定判断。所谓规定判断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判断,它是认识判断的典型形式。反思判断是从特殊到一般,它是审美判断的典型形式。由于没有事先确定的概念和准则可以依循,因此反思判断是完全自由的。[16]事实上,即使审美有了确定的标准,人们也不会拿它们当真,因为对标准的违背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其他领域中,违背标准,就有可能受到公众的谴责,甚至遭到法律的惩罚。由于在审美判断问题上,既没有抽象的标准,也不会因违背标准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就可以充分展示个人的偏爱。所谓审美共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然而,正是这种宽松性,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审美判断上容易达成共识。我们可以套用康德的特殊修辞,将审美共识称之为建立在无共识基础上的共识。
当我们说审美判断难有共识的时候,这种说法只是适合于某种文化共同体内部。在任何一个文化共同体内部,在审美判断问题上受到的制约都最小。借用康德的经典说法,审美判断是无功利、无概念、无目的的。由于没有功利、概念、目的的限制,在审美判断上就很难达成共识。共识往往是限制的结果。不同的文化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原因在于它们的限制不同,依据限制而形成的内部共识不同。文化多样性,实际上是限制的多样性,内部共识的多样性。在某个方面限制程度越大,内部共识越强,体现出来的文化风格或差异就越明显,不同文化之间要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的难度就越大。换句话说,在同一文化内部共识越强的方面,在不同文化之间就越难形成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反过来说,在同一文化内部共识越弱的方面,在不同文化之间就越容易形成共识?当前国际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潮流,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种判断。无论在美学研究还是艺术创作领域,人们发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审美判断问题上最容易达成共识。
人类为什么会形成美的共识?对于这个问题,今天有不少美学家喜欢从进化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认识论等方面来寻求理论支持。在一些超文化美学(transcultural aesthetics)家看来,[17]人类的审美共识具有遗传学上的基础。人类对美的偏爱在二百万年前的更新世(Pleistocene)时期就已经形成,有关信息保存在人类遗传基因之中。[18]但是,一些多元文化论者担心,强势的普遍论会给某些非主流文化造成压力。为了避免这种压力,超文化美学近来有向文化间美学(intercultural aesthetics)发展的趋势。与超文化美学单纯追求审美共识不同,文化间美学在追求审美共识的同时,又力图保持审美多样性。如何能够做到既追求共识又保持多样呢?对于文化间美学来说,尽管审美共识依然十分重要,但不像超文化美学家主张的那样,这种共识是事先决定了的(比如,由遗传基因决定了的),而是一个尚未实现也许也无法实现的理想,一个乌托邦。换句话说,审美共识,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而不是现在或过去的事实。[19]鉴于这种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它依然可以庇护审美判断的多样性。如果说后现代美学注重审美判断的多样性,超文化美学注重审美判断的普遍性,文化间美学注重的就是某种能够包容多样性的普遍性。[20]
无论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审美共识,还是作为乌托邦的审美共识,都可以由抽象艺术来体现。如果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审美共识,类似于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是一种“向下”的探索的话,那么作为乌托邦的审美共识,就类似于神智学所说那个超越的“绝对”,是一种“向上”的超越。就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支持波洛克的热抽象,布拉瓦茨基夫人的神智学支持蒙德里安的冷抽象一样,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审美共识和作为乌托邦的审美共识,也会支持适用全球化时代的新抽象艺术。
全球化时代需要一种超越文化身份的艺术。抽象作为一种提纯了的艺术语言,在超越文化身份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为了建设适应全球化时代,当代美学家无论“向下”还是“向上”发掘的审美共识,都支持抽象艺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抽象艺术将迎来一次新的复兴。
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新抽象艺术将不再依据某种形而上的假定,不再依据某种宗教信念或者哲学学说,不再依据某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抽象艺术的一次“去魅”。新抽象艺术追求纯粹的视觉语言,表达当代人真实的生命感受。表面上看来,新抽象与现代主义抽象之间存在各式各样的关联,但因为所处的境遇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气质。
发表于《荣宝斋》2010年第4期
--------------------------------------------------------------------------------
[1] Jos de Mul,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combination,” in Marianne van de Boomen etc (eds.), Digital Material: Tracing New Media in Everyday Life and Technolog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95-106.
[2] Jerrold Levinson, “Defining Art Historically,”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Vol.19, No.3 (1979), pp.232-250.
[3] Nelson Goodman, Languages of Art (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1976), pp. 252-253.
[4] Nelson Goodman, “When Is Art?,” in Perkins, David, and Barbara Leondar (eds.), The Arts and Cogni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7).
[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90页。
[6] Hilary Fraser, Beauty and Belief: Aesthetics and Religion in Victorian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
[7] T.S. Eliot, “Arnold and Pater,” in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4), p. 442.
[8]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arry Holtzman and Martin James (Boston: Da Capo Press, 1986), p.42. 有关蒙德里安的引文,均转引自John Golding, Paths to the Absolute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0)。
[9]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p. 319.
[10]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p. 169.
[11]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p. 28.
[12] John Golding, Paths to the Absolute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0), p.15.
[13] 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4页。
[14] 贝尔:《艺术》,36页。
[15] 参见John Golding, Paths to the Absolute, ch.4.
[16]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ment, translated by Werner S. Pluhar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pp. 18-19.
[17] cross-cultural aesthetics, transcultural aesthetics, intercultural aesthetics这三个英文术语在汉语中都译为跨文化美学,考虑到它们之间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我将cross-cultural aesthetics译为跨文化美学,将transcultural aesthetics译为超文化美学,将intercultural aesthetics译为文化间美学。关于这三个英文术语的辨析,见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00-101页。
[18] Dennis Dutton, “Aesthetics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 Peter Kivy (ed.), The Blackwell Guide to Aesthetics (Oxford: Blackwell, 2004), p. 698.
[19] 关于审美普遍性作为理想而不是事先的标准的论述,见Liliana Coutinho, “On the Utility of an Universal’s Fiction,” conference paper of “Gimme Shelter: Global Discourses in Aesthetics” (Amsterdam, 2009)。
[20] 上述论述,见彭锋:《美学与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载《哲学动态》2009年第1期。
转载标签: 宗教抽象艺术艺术语言神智伦勃朗复兴文化
1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今天是一个数字化、全球化时代,适应这个时代的艺术会是什么呢?
穆尔(Jos de Mul)认为,适应这个时代的艺术是数码艺术。穆尔的构想受到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启发。本雅明曾经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传统艺术区别开来,认为传统艺术推崇膜拜价值,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推崇展示价值。推崇膜拜价值的传统艺术,强调作品的唯一性。推崇展示价值的复制艺术,强调作品的批量性。对于推崇展示价值的复制艺术来说,复制量越大,跟公众见面的机会越多就越有价值。对于推崇膜拜价值的传统艺术来说,任何复制都会损坏它那神秘的光韵(aura)。不过,在穆尔看来,本雅明所处的机械复制时代已然过去,今天是一个数码合成时代。数码合成时代的艺术既不推崇膜拜价值,也不推崇展示价值,而是推崇操作价值。按照穆尔的构想,今天的艺术家都应该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专家,知道如何别具一格地利用和处理各种数据库。艺术家成了退居幕后的操作者。[1]
尽管穆尔的构想非常有趣,将操作价值视为数字化时代艺术的核心,也抓住了它的重要特征,但是我并不同意穆尔的观点,原因在于他心目中的数码时代的艺术有可能已经越出了艺术的边界,成了计算机应用程序,而非艺术作品。
众所周知,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在20世纪遭到了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挑战。没有什么不是艺术,也没有什么是艺术,成了艺术圈中一种时髦说法。但是,如果真的取消了艺术的边界,有关艺术的一切活动就毫无疑义。因此,我还是主张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存在边界,艺术有自己的身份,艺术始终与非艺术相异。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与非艺术的相异性发生了变化,但并不能因此就否认存在这种相异性。比如,在柏拉图时代,艺术被视为影子,因为现实不是影子。现在到了数码合成时代,现实似乎成了“影子”,根据艺术与现实相异的原则,艺术就不该是影子,而是“现实”。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构想一种真正适应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这种新艺术不是计算机程序,而是新抽象艺术。对此,我将逐步展开论述。
2
上述指出的相异性原则,只是某物成为艺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某物要成为艺术,就必须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异。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只要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异的东西,就都是艺术。除了相异性原则之外,还需要相似性原则。这里的相似性,指的是与已经被确认为艺术的东西之间的交叉重叠的相似关系。列文森(Jerrold Levinson)就持这种观点。某物要成为艺术,就必须跟历史上曾经被认为是艺术的东西具有或这或那的关联。我们通过某物与公认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关联或相似性,来判定它是否是艺术。[2]穆尔所构想的那种适应数码合成时代的艺术,既缺乏艺术所必需的那种相异性,也缺乏艺术所必需的那种相似性。
如果说今天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已经参与社会现实的构成之中,社会现实因此变成了虚拟的构成,那么今天的艺术就应该抵制这种数字化的构成,抵制穆尔所说的数码重组,而不是迎合它。否则,艺术就会违背它的相异性原则。什么东西与数字化技术相异?古德曼(Nelson Goodman)有关艺术语言的洞见,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在古德曼看来,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们使用的语言不同。艺术语言是有密度的、不精确的。数字化技术使用的语言是精确语言,具有有穷区分性和不相交性等特征。这种语言无论在句法上还是在语义都缺乏密度,没有给不同的解释留下任何空间。一般的日常语言就不如计算机语言那么精确,因为尽管日常语言也具备句法上的可区分性,但不具备语义上的可区分性,或者说尽管在句法上没有密度,但在语义上却具有密度,因此日常语言有时候是含糊两可的,给解释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艺术语言比日常语言更不精确,因为艺术语言不仅在句法上具有密度,而且在语义上具有密度,从而给解释者留下了最大的解释空间。[3]
古德曼关于艺术的许多看法都很前卫,比如,他认为我们不能提问“什么是艺术?”只能提问“何时是艺术?”伦勃朗的一幅油画自画像,如果被用来遮挡破窗户,它就不是艺术,因为这时伦勃朗的这幅油画作品根本就不起符号作用。符号作用或者符号表达,一定是用一个东西指称另一个东西。当伦勃朗的油画被当作遮风材料的时候,它并没有指称遮风材料,它自己就是遮风材料,就具有遮风材料的性质。当某物自己就是某物的时候,它就不是在指称另外一个东西,因而就只是具有(possession),而不是符号表达(symbolization)。当伦勃朗的这幅油画作品被当作他自己的再现(representation)或模仿(imitation)的时候,即为我们提供关于伦勃朗的相貌的信息的时候,它也不是艺术作品。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再现另一个事物。具体说来,对于伦勃朗的这幅自画像做些稍微的改变,比如将所有的颜色都改成它们的补色,这并不会影响它传达有关伦勃朗的相貌的信息,但会影响它成为艺术作品。伦勃朗的这幅肖像画作为艺术作品,并不因为它再现了伦勃朗,不因为它跟伦勃朗相似,而是因为它例示了某些特性,比如老人的睿智与无奈,或者颜色与笔触的某些特性,或者某种特定的风格。总之,当伦勃朗的这幅自画像在起例示作用(exemplification)的时候,它的语言或者符号表达就有密度,因而就是艺术作品。当伦勃朗的这幅自画像在起再现或者具有作用的时候,它就没有密度,因而就不是艺术作品。[4]
古德曼的这种看法在20世纪60年代是相当激进的,但是它并没有越出美学的边界。我们可以看到它跟鲍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美学的联系。鲍姆嘉通主张,艺术和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既是“混乱的”,又是“明晰的”。“混乱”指未经逻辑分析,“明晰”指呈现生动的图像。[5]有密度的艺术语言,就是一种混乱而明晰的语言,它能给人以“明白的”(clear)形象,但不能用分析去穷尽它的含义,因而不能给人以“精确的”(distinctive)知识。
从学理上来讲,与古德曼的美学理论最契合的是抽象绘画。在20世纪中期确立起来的古德曼美学,从原则上来讲可以支持所有艺术形式,但相对说来,只有用在抽象艺术上才最贴切。古德曼明确反对再现、相似,因此他的理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写实艺术。古德曼对艺术语言的密度的强调,又让他与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相隔有距。对于曾经经营过画廊的古德曼来说,20世纪50年代兴盛的抽象表现主义必然会影响到他的美学思想。尽管古德曼的《艺术语言》正式出版于1968年,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在1960-1961年于牛津大学的“洛克讲座”中已经形成。古德曼酝酿他的美学思想的时候,正值抽象表现主义的全盛时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
抽象艺术以其具有密度的语言或者混乱而明晰的语言与计算机的精确语言拉开了距离。借用阿多诺(Theodor Adorno)的术语来说,计算机精确语言体现的是“同一性”,艺术语言保留了“非同一性”。体现“同一性”的计算机语言具有效率,保留了“非同一性”的艺术语言具有生命。基于阿多诺的理论,我们可以说数字化时代是一个没有生命只讲效率的时代。根据相异性原则,这个时代的艺术刚好是彰显生命的艺术。在这方面,抽象艺术有它独特的优势。当抽象艺术从外在对象中抽离和提升出来之后,它就能够更加自由地记录艺术家的生命律动和精神轨迹。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生命律动和精神轨迹是不可重复的,是在某时某地发生的一种事件,我们不能用精确语言来分析它,甚至无法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它。它只是兀自在场,毋庸分说。如果数字化时代已经没有“事实”,那么抽象艺术的这种在场性、事件性,将让它成为这个时代的“事实”。换句话说,数字化时代,现实成为虚拟的构成,艺术追求真实的在场。这与柏拉图时代刚好相反。
3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主张今天的艺术回到一百年前的抽象运动。由于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针对性”全然不同,今天的抽象将呈现出新的面貌,我们权且称之为“新抽象”。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抽象艺术的历史。
事实上,艺术中的抽象因素,很早就存在了。但是,抽象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运动,或者作为一种艺术流派,是20世纪初形成的。一方面,由于摄影技术的成熟和照相机的普及,绘画不得不思考有哪些东西不能被摄影取代;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影响的式微,艺术有取代宗教的倾向,或者说人们对于艺术做了宗教化的理解。
在18世纪的欧洲,康德力图将科学、艺术、伦理、宗教等领域区别开来。但是,到了19世纪出现了将这些领域结合起来尤其将宗教与艺术结合起来的潮流。根据的弗莱瑟(Hilary Fraser)观察,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许多宗教-审美理论(religio-aesthetic theories),它们试图将基督教的主张与美和艺术调和起来。[6]艾略特(T.S. Eliot)也观察到这种现象,他指出,“在那个时期,思想的分化,艺术、哲学、宗教、伦理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分隔,被来自各个方面的试图达到一种无法实现的综合的空想中断了。”[7]在20世纪初的抽象绘画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与宗教的融合走向了以艺术代宗教。根据戈尔丁(John Golding)的研究,抽象绘画的先驱蒙德里安、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等人,曾经都是布拉瓦茨基夫人(Madam Blavatsky)创立的神智论(Theosophy)的狂热追随者。神智论是一种宗教哲学和宗教团体,主张有一种绝对的超越性存在,哲学、科学和艺术等等可以让人接近那个绝对存在。在蒙德里安看来,神智论和抽象绘画是相同的精神运动的不同表达形式。“尽管艺术有自身的目的,但它像宗教一样,是我们借以认识宇宙的工具。”[8]当然,蒙德里安这里所说的艺术,已经不是传统的写实绘画,而是以抽象绘画为代表的新艺术。“新艺术是解除了压迫的旧艺术……,在这种意义上艺术变成了宗教。”[9] 随着蒙德里安发展出他的纯抽象风格,他开始拒斥神智论的某些内容,而将艺术视为宗教或者用艺术来取代宗教,因为蒙德里安认识到,神智论者决不可能获得有关绝对的经验,因而“决不可能体验到真正的、完满的人类和谐。”[10]正是因为认识到神智论的某些不足,蒙德里安开始用艺术来取代宗教,因为艺术比神智论还要纯粹,因而比神智论乃至比任何现实的宗教形式还要像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的纯粹创造,艺术被表现为在抽象形式中体现出来的纯粹的审美创造。”[11]对于蒙德里安的这种转变,戈尔丁做了这样的总结:“总之,对蒙德里安来说,艺术开始成为宗教经验的替代者。”[12]
贝尔(Clive Bell)于1914年出版的《艺术》,常常被视为后印象派艺术的理论总结,其实,其中许多观点用在抽象艺术上更加合适。在贝尔看来,艺术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而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13]根据这种新的界定,贝尔反对艺术再现,反对制造幻象,反对卖弄技术,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作为艺术的首要目的。那么,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呢?尤其是其中的“意味”指的是什么呢?贝尔直截了当地说,它就是形而上的“物自体”或“终极实在”。[14]这种“物自体”或“终极实在”,既是宗教的对象,又是艺术的对象。当然,在20世纪初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眼里,这里的艺术只是以抽象绘画为代表的新艺术。可以说,不相信形而上的“绝对”、“物自体”或者“终极实在”,就无法理解抽象绘画先驱的作品,尤其是蒙德里安的作品。
20世纪初期由欧洲各国的艺术家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于20世纪中期在美国获得了复兴。尽管波洛克仍然从神智论中获得启示,但支持美国抽象表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不是作为宗教的神智论,而是作为哲学的精神分析学说,尤其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波洛克是个典型的荣格主义者,他的绘画可以被视为无意识尤其是集体无意识流露的踪迹。[15]与形而上的“绝对”、“物自体”或者“终极实在”相比,无意识或者集体无意识触及人的欲望和本能,显得过于“形而下”了。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对意识或者理智的超越,神智论是向上超越,无意识学说是向下超越。
4
无论是神智论还是无意识学说,在今天这个扁平的大众时代或者消费时代都不会招徕太多信奉者。抽象艺术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波普艺术。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抽象艺术将迎来复兴的契机。
全球化时代迎来了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和融合,不少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展望一种超越文化身份的新文化,并且认为这种新文化将建立在审美共识的基础上。在我看来,这种审美共识,将成为新的抽象艺术的理论基础。让我们对此做点深入的分析。
根据传统美学,审美与个人趣味有关,是一个最难形成共识的领域。康德将审美判断确定为反思判断,以区别于认识活动中的规定判断。所谓规定判断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判断,它是认识判断的典型形式。反思判断是从特殊到一般,它是审美判断的典型形式。由于没有事先确定的概念和准则可以依循,因此反思判断是完全自由的。[16]事实上,即使审美有了确定的标准,人们也不会拿它们当真,因为对标准的违背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其他领域中,违背标准,就有可能受到公众的谴责,甚至遭到法律的惩罚。由于在审美判断问题上,既没有抽象的标准,也不会因违背标准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就可以充分展示个人的偏爱。所谓审美共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然而,正是这种宽松性,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审美判断上容易达成共识。我们可以套用康德的特殊修辞,将审美共识称之为建立在无共识基础上的共识。
当我们说审美判断难有共识的时候,这种说法只是适合于某种文化共同体内部。在任何一个文化共同体内部,在审美判断问题上受到的制约都最小。借用康德的经典说法,审美判断是无功利、无概念、无目的的。由于没有功利、概念、目的的限制,在审美判断上就很难达成共识。共识往往是限制的结果。不同的文化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原因在于它们的限制不同,依据限制而形成的内部共识不同。文化多样性,实际上是限制的多样性,内部共识的多样性。在某个方面限制程度越大,内部共识越强,体现出来的文化风格或差异就越明显,不同文化之间要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的难度就越大。换句话说,在同一文化内部共识越强的方面,在不同文化之间就越难形成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反过来说,在同一文化内部共识越弱的方面,在不同文化之间就越容易形成共识?当前国际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潮流,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种判断。无论在美学研究还是艺术创作领域,人们发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审美判断问题上最容易达成共识。
人类为什么会形成美的共识?对于这个问题,今天有不少美学家喜欢从进化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认识论等方面来寻求理论支持。在一些超文化美学(transcultural aesthetics)家看来,[17]人类的审美共识具有遗传学上的基础。人类对美的偏爱在二百万年前的更新世(Pleistocene)时期就已经形成,有关信息保存在人类遗传基因之中。[18]但是,一些多元文化论者担心,强势的普遍论会给某些非主流文化造成压力。为了避免这种压力,超文化美学近来有向文化间美学(intercultural aesthetics)发展的趋势。与超文化美学单纯追求审美共识不同,文化间美学在追求审美共识的同时,又力图保持审美多样性。如何能够做到既追求共识又保持多样呢?对于文化间美学来说,尽管审美共识依然十分重要,但不像超文化美学家主张的那样,这种共识是事先决定了的(比如,由遗传基因决定了的),而是一个尚未实现也许也无法实现的理想,一个乌托邦。换句话说,审美共识,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而不是现在或过去的事实。[19]鉴于这种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它依然可以庇护审美判断的多样性。如果说后现代美学注重审美判断的多样性,超文化美学注重审美判断的普遍性,文化间美学注重的就是某种能够包容多样性的普遍性。[20]
无论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审美共识,还是作为乌托邦的审美共识,都可以由抽象艺术来体现。如果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审美共识,类似于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是一种“向下”的探索的话,那么作为乌托邦的审美共识,就类似于神智学所说那个超越的“绝对”,是一种“向上”的超越。就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支持波洛克的热抽象,布拉瓦茨基夫人的神智学支持蒙德里安的冷抽象一样,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审美共识和作为乌托邦的审美共识,也会支持适用全球化时代的新抽象艺术。
全球化时代需要一种超越文化身份的艺术。抽象作为一种提纯了的艺术语言,在超越文化身份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为了建设适应全球化时代,当代美学家无论“向下”还是“向上”发掘的审美共识,都支持抽象艺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抽象艺术将迎来一次新的复兴。
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新抽象艺术将不再依据某种形而上的假定,不再依据某种宗教信念或者哲学学说,不再依据某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抽象艺术的一次“去魅”。新抽象艺术追求纯粹的视觉语言,表达当代人真实的生命感受。表面上看来,新抽象与现代主义抽象之间存在各式各样的关联,但因为所处的境遇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气质。
发表于《荣宝斋》2010年第4期
--------------------------------------------------------------------------------
[1] Jos de Mul,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combination,” in Marianne van de Boomen etc (eds.), Digital Material: Tracing New Media in Everyday Life and Technolog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95-106.
[2] Jerrold Levinson, “Defining Art Historically,”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Vol.19, No.3 (1979), pp.232-250.
[3] Nelson Goodman, Languages of Art (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1976), pp. 252-253.
[4] Nelson Goodman, “When Is Art?,” in Perkins, David, and Barbara Leondar (eds.), The Arts and Cogni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7).
[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90页。
[6] Hilary Fraser, Beauty and Belief: Aesthetics and Religion in Victorian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
[7] T.S. Eliot, “Arnold and Pater,” in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4), p. 442.
[8]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arry Holtzman and Martin James (Boston: Da Capo Press, 1986), p.42. 有关蒙德里安的引文,均转引自John Golding, Paths to the Absolute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0)。
[9]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p. 319.
[10]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p. 169.
[11] Piet Mondrian, The New Art-the New Life: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Piet Mondrian, p. 28.
[12] John Golding, Paths to the Absolute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0), p.15.
[13] 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4页。
[14] 贝尔:《艺术》,36页。
[15] 参见John Golding, Paths to the Absolute, ch.4.
[16]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ment, translated by Werner S. Pluhar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pp. 18-19.
[17] cross-cultural aesthetics, transcultural aesthetics, intercultural aesthetics这三个英文术语在汉语中都译为跨文化美学,考虑到它们之间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我将cross-cultural aesthetics译为跨文化美学,将transcultural aesthetics译为超文化美学,将intercultural aesthetics译为文化间美学。关于这三个英文术语的辨析,见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00-101页。
[18] Dennis Dutton, “Aesthetics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 Peter Kivy (ed.), The Blackwell Guide to Aesthetics (Oxford: Blackwell, 2004), p. 698.
[19] 关于审美普遍性作为理想而不是事先的标准的论述,见Liliana Coutinho, “On the Utility of an Universal’s Fiction,” conference paper of “Gimme Shelter: Global Discourses in Aesthetics” (Amsterdam, 2009)。
[20] 上述论述,见彭锋:《美学与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载《哲学动态》2009年第1期。
“中国式书写”当代艺术展
点击查看 共25张图片 展览城市:北京
策展人 : 蒋再鸣
展览总监:徐累
展览时间:2011-03-05~2011-03-25
开幕时间:2011年3月5日15:30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号馆二层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北京今日美术馆一号馆
参展人员:马六明、毛焰、石冲、叶永青、刘炜、刘庆和、刘彦湖、何工、李华生、李津、李迪、杜觉民、李青、何森、谷文达、张小涛、邵岩、周春芽、罗荃木、武艺、徐冰、屠宏涛、魏立刚、魏青吉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
承办单位:中华当代视觉艺术基金会
协办单位:成都龙悦艺术品有限公司
《中国式书写》序
百度一下:书写,它仅仅是一个动词,名词而已。
绘画是一种书写心性的特殊方式,不同的笔触中能够展呈无限多样化的叙述。从近现代绘画先驱林风眠、吴大羽和常玉等人,到活跃于当下的新一代艺术家。无论他们从事的是油画还是水墨,都可以在某种宏观意义上被归附到一条独特的艺术书写路径上去,因为无论绘画材质是什么都只是承载画家特殊表达的工具而已。
谢赫六法中讲“气韵生动”,“认为事物的本质美在物之精神。追根到底,这种“物之精神”是“人之精神”的对象化。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无论山水、花鸟、人物,均是心灵的图画。精神与气质的传递是超越表层画面效果深层次韵味,是超越“所见即所得”,甚至“所见即所感”的表层含义的。按照徐复观先生的理解传统中的写意画表现力高于工笔画,文人画高于画工画,前者与心灵表现的关系较后者更为紧密,笔墨运用上的痕迹更为明显。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是在笔墨——精神。中国传统艺术中特殊的表现性绘画有着独特审美趣味也有别于其他文化中的视觉表现,即便是绘画本身也采纳着一种书写的方式,所谓的书法用笔。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取向与审美追求,也是众多艺术家追求的一种格调和情结。或许正是传统艺术中的这种意象与视觉实体的双关性激发了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想象,并带我们重新认识、重视时代创造中的文化根源,或许这些追根溯源都不是刻意的。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是在中国社会多层次的现实、理念、文化的感召下而萌发的,也与西方近代哲学思潮和艺术精神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结。传统东方的表现形式浑朴为静观,其思维方式具有含蓄与内省性;西方的表现强烈而奔放,其思维方式具有科学性、分析性与直接性,东西方的表现观具有明显的不同。随着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幻化为一种当代社会的心理图景,随着社会的步伐我们似乎逐渐丧失了一种深究与静观的信心。但,时代再次迫使我们对民族的传统表现从思维方式到语言形式进行反思。出生于40年代的尚扬是对“书写”有着深厚的情节 “在反观中国画的时候,就发现它的魅力在我心中与日俱增,中国辉煌的文化传统在我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位置。我有一个想法,如何在绘画的范畴中,把紧紧拉住我心的中国的东西用进去……”他又说:“我一直在考虑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理性,在古典品质和当代精神’的契合中开掘自己的语言,进行一个不断深化的课题”。我只关注‘一个中国艺术家,他怎样关心今天的中国艺术,从最早的《黄河船夫》到90年代的《大肖像》和《大风景》,以及《诊断》、《深呼吸》《日记系列》,再到《董其昌计划》,都可以看到他对于书写表现有着不一般理解。从80年代初我们开始这个新一轮的美学转型,那时候谷文达创造了一批伪文字和错文字为基础的观念水墨画,对传统书法艺术进行解构。保存了书法艺术对形式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指涉作了大量的实验性工作,这批靠猜测阅读的字体成为“85新潮”中最有影响力的观念艺术作品之一。《天书》是徐冰的成名作,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国后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对文字的持续兴趣正是国际范围内时髦的话题,带有语言实验性质的东西正好和国际上解构哲学讨论的问题吻合。于是在徐冰的创作中自然不自然地就会考虑到这种关系,以诙谐的方式在国际上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书写”的途径。1989年周春芽留学回国后开始创作 “山石”系列,那时的周春芽正在研究传统的“文人画”他没有像国画家那样在材质属性和图式形态上去理解,而是按照他的表现意图去寻找那些令他觉得陌生又能带来惊喜的东西。无论是“山石”还是他后来创作的“绿狗”和“桃花”都带着传统的“文人画”的书写特质。刘炜是一位难得的才情型艺术家,“传统对于刘炜,并非一种表象的策略资源,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给养,他的内在性情从一开始,就与中国传统文人的风流诗意,放任不羁遥相对接” 。叶永青画的鸟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标志的表现他这种把中国传统绘画、印度、波斯、云南佛教壁画的某些造型因素随意融在一起的效果,乃至笔法,有种中国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之感,这其实也是他给绘画画面的现代式结构寻找一种对比和戏剧化的因素;一直在画“格子”的李华生不试图表现任何再现因素,他像一位是现代人出家,或在家出家的精神状态的如实表现,达到他线条的纯度。
当代艺术的30年过去了,思维方式和创造意识被社会现实变得浮躁、轻佻,问题不是转变与否,而是转向何方。新的政治、社会、生活状态,需要艺术家提供新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配套。对已形成的表现形式进行必要的扬弃与拓展的同时深究内心的体悟,使之努力关注当代社会的深层文化内涵并提供精神指向,形成一种具有当代批判精神和挑战传统的新表现艺术。我们发现的是这种中国意味的书写方式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美学上发生着趣味转变。
四十不惑的马六明,张小涛,何森,罗荃木他们近期的变化是显见的。马六明的实验性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为了达到他理想中的效果摒弃了绘画的基本工具——笔,画布,纸。直接用手在麻线,麻布等材料上表现他的才华。张小涛是对传统书画有着很深的情节,在我看来那“中锋用笔”的含蓄在他的架上作品更具有东方韵味。何森貌似在临摹那些古代经典,借助这样的方式,何森解构了个人的当代生活,模糊了个人创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固有界限,罗荃木结束了他《采蝶》《山石》等传统文人格调的系列作品之后,进入了一个题材更为广阔的,更具有表现意义的工作;刘彦湖则从传统书法里展现当代中国书写气质,继续实践用笔中画与边缘的完美结合,继续体察笔法驰骋与空间意匠的互动,也继续研究前人打通各体的真才实诣。魏立刚与邵岩的作品个人语言是建立在对汉字艺术与当代抽象理解之后的又一创造了,魏立刚的“魏氏魔块” 不断地解构和重建与狂草风格有关的表意形式,以自身的观念体系来打造笔下的作品。邵岩试图在打破书法与绘画之间的界限,我们可以看出有些作品是在描写一个汉字,而有些东西完全是绘画,邵岩的作品正介于字与图之间,使其具有一定的张力和解释的空间。
李津、刘庆和、武艺,杜觉民,魏青吉五位作为学院出身的当代水墨代表性画家,传统文人画一向追求清高淡雅,多不以世俗之物入画,寄情隐逸,生活在当下的李津创造性地以食物为题材,或以自己为模特入画,情趣盎然,使观者忍俊不禁。一直生活在都市的刘庆和努力用水墨展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情境,有着传统功底的刘庆和为此在传统的水墨技法作出修正。所谓“修正”,即不是背弃,而是提取某些与今日感觉相契的语素,使笔墨效果能够恰切地附着于所表现的物象,并且使其透露出“有意味的形式”(范迪安),武艺则在油彩与水墨之间轻松游离;凭着对记忆的眷恋武艺的作品都是孩提时代的梦想的场景在这在时尚奢华、机巧和矫饰的时代,他选择了单纯,颇有一种“隐于市”的豁达与随和。杜觉民用笔厚拙质朴,平和中而显力量,魏青吉作品简练而又纯净,在以传统水墨画为基础的李,刘,武,杜,魏五位位艺术家的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性距离传统书写精神既是最近的,也会是最远的。
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新表现主义绘画在的发展是有着必然性。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意识上曾发生过两次大震荡,在这两个节点上中国社会整体的信念、价值观、伦理体系、各个方面与历史的联系被或是粗暴或是引导式的被转移、改变甚至摧毁;一次是文革,一次是紧跟其后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物质及商业文化的泛滥是全球化的,民族文化精神及与之相联系的话语方式随之逐渐消失,代替它的是一种更为宽泛、表面的时代链接,对物质化、产品化的盲从。而中国社会刚刚从被桎梏的状态下一下子就毫无保留的投入了另一个凌驾于一切共同目标,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处于被动的群体灵魂运作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戏剧化转变。创造力的丧失、彷徨、犹疑出现在寻找突破点艺术家身上。在历史和社会现实面前艺术家成为了群体的一分子,而失去了个体独立的身份,成为了工具或是消失在集体无意识之中。
中国绘画艺术总体上是表现的写意,西方绘画艺术总体上是再现的写实的。近代以来,东方艺术从传统的、表现的转向再现;西方艺术则由古典的、再现的转向表现,东西方艺术在这个转换中是逆向行进的。20世纪80年代末的新表现性风格的艺术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整体上处于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当中。石冲是写实的高手,由传统写实绘画向当代转换探索中他隐藏着许多难以捕捉并具有隐喻性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象征和隐喻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石冲对艺术的理解与去多艺术家不同,在我看来,是绘画的另一种境界——意象的表现。毛焰属于天才型艺术家,他用一种古典主义的方式接近并且揭示了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艺术家对于纯净的偏爱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绘画而言毛焰更是一位清唱的高手,不需要乐队伴奏,不需要麦克就能很高质量的把高音拉到九霄云外,这种能力,毛焰将永远被我们津津乐道。何工,屠宏涛,李迪,李青的作品不仅仅是追求视觉上的完整而是情绪、心境的表现。中西方艺术思想想对他们的影响既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共识。在理解和吸收西方艺术方面,虽然所谓的“唯西论”和“中国艺术民族主义”争锋相对,尤其何工与李迪两位艺术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宽容与积极。屠宏涛一直在中国经典书画艺术里面寻寻觅觅,作品更具文人气质。作为此次展览唯一的艺术家“80后”李青,作品日趋成熟,并在装置,影像等领域显得很有实力。
杜尚和安迪·沃霍尔在身体力行中迎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意境,甚至有几分神秘意味的中国元素始终吸引着为数不少的西方艺术家的眼光。中国式书写正是在这样一种中西交锋且交融的情境中突显而出,它虽然在表现方式和绘画技法上或暗合某种西方艺术风格,但无论东西方艺术家都在寻找和创造着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较之于西方绘画的惯常语境,中国式书写在表形和表意两个方面都更为含蓄而温和,此外在层次过渡方面也更为婉转而微妙形成了本国特有的艺术属性。
去年,艺术史家吕澎在英国策划主题为《溪山清远》的当代艺术展览,《溪山清远》是南宋画家夏圭的代表作,吕澎是借用这一名作来诠释中国的当代绘画在经过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观念的洗礼后,基于自身的传统,开始有了重新思考和新的出发点。“作为中国艺术家,一旦将注意力和感受力放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上,去发现其中的奥妙,就会创造出新的当代艺术。关注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的时代背景的确不同了,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没有透彻的了解;从1978年到2000年之间,中国艺术家重新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有了充分的机会,他们通过结合西方艺术的艺术实践进行了自己有艺术史的当代实验。渐渐地,中国艺术家开始没有偏见地、综合地吸取不同文明的资源,出现了一种明显恢复中国气质的倾向”。吕澎先生敏锐地发现这一当代艺术现象。
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这两种不同的传递情感、思想的方式的结合往往是在语言与视觉双关的情景下展示艺术家的思想脉络,而以上的艺术家或多或少在关注或延续这种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还是一股潜在的驱动力,从而达到不刻意的中国式的表意。
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以不同的理解路径和表现方式来展现各自的中国式书写,他们对中国社会三十余年来在疗治文革之伤、承载巨变之痛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深入的观察,他们分别用其擅长的绘画形式着重探讨了中国大众在此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肉体状态和精神风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群体中表达出了中国式书写的丰富涵义。在这里,刷子和毛笔都只不过是展现某种旨趣、抒发某种情感的器用,通过它们完成的最终作品才是重中之重,恰如石涛所言:“法立于何?立于一画。”在这“一画”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可以兼而对艺术家个人的状态及其书写的状态作窥斑见豹式的了解。事实上,这两种状态本为一体。艺术的价值、精神及阈限,无不始于绘画之人本身,书写的过程则见其性、见其情、见其艺术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这些年龄稍长的艺术家他们的社会身份与心智允许他们比年轻的一代更深入的探讨艺术中人的心性、社会的价值、历史的面目以及生活本身。所谓中国式是我们的共同背景,无论你多么的国际化或是反传统,在新一代认为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已经被挖掘殆尽,并对曾经的风格、价值观、气韵满心厌恶的时候,我们仍然无法断绝这种背景的存在,而书写的方式则是个体趣味的追求,关乎政治的、美学的、伦理的、现象的。。。
中国式书写不拘于传统艺术分类中油画和水墨分立的局面,倾向于透过艺术的本质彰显艺术的现状,它遵从中国艺术在绘画领域中一贯的创作原则:“笔墨当随时代”。立足中国具体的时空情境、面向多元化的开放社会、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追寻通往大美的艺术坦途,这种融合了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或许可以说是中国式书写的精义所在,也是举办本次展览的基本思路。是为序。
参考书籍与文章:《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
《艺术家的真实》马克。罗思科著 岛子译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著
《溪山清远——中国当代绘画的气质转向》吕澎
《 新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艺术国际网
蒋再鸣
2011年2月于北京
相关链接: “中国式书写”当代艺术展现场
点击查看 共25张图片 展览城市:北京
策展人 : 蒋再鸣
展览总监:徐累
展览时间:2011-03-05~2011-03-25
开幕时间:2011年3月5日15:30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号馆二层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北京今日美术馆一号馆
参展人员:马六明、毛焰、石冲、叶永青、刘炜、刘庆和、刘彦湖、何工、李华生、李津、李迪、杜觉民、李青、何森、谷文达、张小涛、邵岩、周春芽、罗荃木、武艺、徐冰、屠宏涛、魏立刚、魏青吉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
承办单位:中华当代视觉艺术基金会
协办单位:成都龙悦艺术品有限公司
《中国式书写》序
百度一下:书写,它仅仅是一个动词,名词而已。
绘画是一种书写心性的特殊方式,不同的笔触中能够展呈无限多样化的叙述。从近现代绘画先驱林风眠、吴大羽和常玉等人,到活跃于当下的新一代艺术家。无论他们从事的是油画还是水墨,都可以在某种宏观意义上被归附到一条独特的艺术书写路径上去,因为无论绘画材质是什么都只是承载画家特殊表达的工具而已。
谢赫六法中讲“气韵生动”,“认为事物的本质美在物之精神。追根到底,这种“物之精神”是“人之精神”的对象化。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无论山水、花鸟、人物,均是心灵的图画。精神与气质的传递是超越表层画面效果深层次韵味,是超越“所见即所得”,甚至“所见即所感”的表层含义的。按照徐复观先生的理解传统中的写意画表现力高于工笔画,文人画高于画工画,前者与心灵表现的关系较后者更为紧密,笔墨运用上的痕迹更为明显。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是在笔墨——精神。中国传统艺术中特殊的表现性绘画有着独特审美趣味也有别于其他文化中的视觉表现,即便是绘画本身也采纳着一种书写的方式,所谓的书法用笔。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取向与审美追求,也是众多艺术家追求的一种格调和情结。或许正是传统艺术中的这种意象与视觉实体的双关性激发了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想象,并带我们重新认识、重视时代创造中的文化根源,或许这些追根溯源都不是刻意的。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是在中国社会多层次的现实、理念、文化的感召下而萌发的,也与西方近代哲学思潮和艺术精神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结。传统东方的表现形式浑朴为静观,其思维方式具有含蓄与内省性;西方的表现强烈而奔放,其思维方式具有科学性、分析性与直接性,东西方的表现观具有明显的不同。随着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幻化为一种当代社会的心理图景,随着社会的步伐我们似乎逐渐丧失了一种深究与静观的信心。但,时代再次迫使我们对民族的传统表现从思维方式到语言形式进行反思。出生于40年代的尚扬是对“书写”有着深厚的情节 “在反观中国画的时候,就发现它的魅力在我心中与日俱增,中国辉煌的文化传统在我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位置。我有一个想法,如何在绘画的范畴中,把紧紧拉住我心的中国的东西用进去……”他又说:“我一直在考虑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理性,在古典品质和当代精神’的契合中开掘自己的语言,进行一个不断深化的课题”。我只关注‘一个中国艺术家,他怎样关心今天的中国艺术,从最早的《黄河船夫》到90年代的《大肖像》和《大风景》,以及《诊断》、《深呼吸》《日记系列》,再到《董其昌计划》,都可以看到他对于书写表现有着不一般理解。从80年代初我们开始这个新一轮的美学转型,那时候谷文达创造了一批伪文字和错文字为基础的观念水墨画,对传统书法艺术进行解构。保存了书法艺术对形式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指涉作了大量的实验性工作,这批靠猜测阅读的字体成为“85新潮”中最有影响力的观念艺术作品之一。《天书》是徐冰的成名作,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国后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对文字的持续兴趣正是国际范围内时髦的话题,带有语言实验性质的东西正好和国际上解构哲学讨论的问题吻合。于是在徐冰的创作中自然不自然地就会考虑到这种关系,以诙谐的方式在国际上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书写”的途径。1989年周春芽留学回国后开始创作 “山石”系列,那时的周春芽正在研究传统的“文人画”他没有像国画家那样在材质属性和图式形态上去理解,而是按照他的表现意图去寻找那些令他觉得陌生又能带来惊喜的东西。无论是“山石”还是他后来创作的“绿狗”和“桃花”都带着传统的“文人画”的书写特质。刘炜是一位难得的才情型艺术家,“传统对于刘炜,并非一种表象的策略资源,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给养,他的内在性情从一开始,就与中国传统文人的风流诗意,放任不羁遥相对接” 。叶永青画的鸟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标志的表现他这种把中国传统绘画、印度、波斯、云南佛教壁画的某些造型因素随意融在一起的效果,乃至笔法,有种中国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之感,这其实也是他给绘画画面的现代式结构寻找一种对比和戏剧化的因素;一直在画“格子”的李华生不试图表现任何再现因素,他像一位是现代人出家,或在家出家的精神状态的如实表现,达到他线条的纯度。
当代艺术的30年过去了,思维方式和创造意识被社会现实变得浮躁、轻佻,问题不是转变与否,而是转向何方。新的政治、社会、生活状态,需要艺术家提供新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配套。对已形成的表现形式进行必要的扬弃与拓展的同时深究内心的体悟,使之努力关注当代社会的深层文化内涵并提供精神指向,形成一种具有当代批判精神和挑战传统的新表现艺术。我们发现的是这种中国意味的书写方式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美学上发生着趣味转变。
四十不惑的马六明,张小涛,何森,罗荃木他们近期的变化是显见的。马六明的实验性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为了达到他理想中的效果摒弃了绘画的基本工具——笔,画布,纸。直接用手在麻线,麻布等材料上表现他的才华。张小涛是对传统书画有着很深的情节,在我看来那“中锋用笔”的含蓄在他的架上作品更具有东方韵味。何森貌似在临摹那些古代经典,借助这样的方式,何森解构了个人的当代生活,模糊了个人创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固有界限,罗荃木结束了他《采蝶》《山石》等传统文人格调的系列作品之后,进入了一个题材更为广阔的,更具有表现意义的工作;刘彦湖则从传统书法里展现当代中国书写气质,继续实践用笔中画与边缘的完美结合,继续体察笔法驰骋与空间意匠的互动,也继续研究前人打通各体的真才实诣。魏立刚与邵岩的作品个人语言是建立在对汉字艺术与当代抽象理解之后的又一创造了,魏立刚的“魏氏魔块” 不断地解构和重建与狂草风格有关的表意形式,以自身的观念体系来打造笔下的作品。邵岩试图在打破书法与绘画之间的界限,我们可以看出有些作品是在描写一个汉字,而有些东西完全是绘画,邵岩的作品正介于字与图之间,使其具有一定的张力和解释的空间。
李津、刘庆和、武艺,杜觉民,魏青吉五位作为学院出身的当代水墨代表性画家,传统文人画一向追求清高淡雅,多不以世俗之物入画,寄情隐逸,生活在当下的李津创造性地以食物为题材,或以自己为模特入画,情趣盎然,使观者忍俊不禁。一直生活在都市的刘庆和努力用水墨展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情境,有着传统功底的刘庆和为此在传统的水墨技法作出修正。所谓“修正”,即不是背弃,而是提取某些与今日感觉相契的语素,使笔墨效果能够恰切地附着于所表现的物象,并且使其透露出“有意味的形式”(范迪安),武艺则在油彩与水墨之间轻松游离;凭着对记忆的眷恋武艺的作品都是孩提时代的梦想的场景在这在时尚奢华、机巧和矫饰的时代,他选择了单纯,颇有一种“隐于市”的豁达与随和。杜觉民用笔厚拙质朴,平和中而显力量,魏青吉作品简练而又纯净,在以传统水墨画为基础的李,刘,武,杜,魏五位位艺术家的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性距离传统书写精神既是最近的,也会是最远的。
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新表现主义绘画在的发展是有着必然性。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意识上曾发生过两次大震荡,在这两个节点上中国社会整体的信念、价值观、伦理体系、各个方面与历史的联系被或是粗暴或是引导式的被转移、改变甚至摧毁;一次是文革,一次是紧跟其后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物质及商业文化的泛滥是全球化的,民族文化精神及与之相联系的话语方式随之逐渐消失,代替它的是一种更为宽泛、表面的时代链接,对物质化、产品化的盲从。而中国社会刚刚从被桎梏的状态下一下子就毫无保留的投入了另一个凌驾于一切共同目标,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处于被动的群体灵魂运作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戏剧化转变。创造力的丧失、彷徨、犹疑出现在寻找突破点艺术家身上。在历史和社会现实面前艺术家成为了群体的一分子,而失去了个体独立的身份,成为了工具或是消失在集体无意识之中。
中国绘画艺术总体上是表现的写意,西方绘画艺术总体上是再现的写实的。近代以来,东方艺术从传统的、表现的转向再现;西方艺术则由古典的、再现的转向表现,东西方艺术在这个转换中是逆向行进的。20世纪80年代末的新表现性风格的艺术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整体上处于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当中。石冲是写实的高手,由传统写实绘画向当代转换探索中他隐藏着许多难以捕捉并具有隐喻性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象征和隐喻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石冲对艺术的理解与去多艺术家不同,在我看来,是绘画的另一种境界——意象的表现。毛焰属于天才型艺术家,他用一种古典主义的方式接近并且揭示了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艺术家对于纯净的偏爱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绘画而言毛焰更是一位清唱的高手,不需要乐队伴奏,不需要麦克就能很高质量的把高音拉到九霄云外,这种能力,毛焰将永远被我们津津乐道。何工,屠宏涛,李迪,李青的作品不仅仅是追求视觉上的完整而是情绪、心境的表现。中西方艺术思想想对他们的影响既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共识。在理解和吸收西方艺术方面,虽然所谓的“唯西论”和“中国艺术民族主义”争锋相对,尤其何工与李迪两位艺术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宽容与积极。屠宏涛一直在中国经典书画艺术里面寻寻觅觅,作品更具文人气质。作为此次展览唯一的艺术家“80后”李青,作品日趋成熟,并在装置,影像等领域显得很有实力。
杜尚和安迪·沃霍尔在身体力行中迎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意境,甚至有几分神秘意味的中国元素始终吸引着为数不少的西方艺术家的眼光。中国式书写正是在这样一种中西交锋且交融的情境中突显而出,它虽然在表现方式和绘画技法上或暗合某种西方艺术风格,但无论东西方艺术家都在寻找和创造着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较之于西方绘画的惯常语境,中国式书写在表形和表意两个方面都更为含蓄而温和,此外在层次过渡方面也更为婉转而微妙形成了本国特有的艺术属性。
去年,艺术史家吕澎在英国策划主题为《溪山清远》的当代艺术展览,《溪山清远》是南宋画家夏圭的代表作,吕澎是借用这一名作来诠释中国的当代绘画在经过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观念的洗礼后,基于自身的传统,开始有了重新思考和新的出发点。“作为中国艺术家,一旦将注意力和感受力放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上,去发现其中的奥妙,就会创造出新的当代艺术。关注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的时代背景的确不同了,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没有透彻的了解;从1978年到2000年之间,中国艺术家重新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有了充分的机会,他们通过结合西方艺术的艺术实践进行了自己有艺术史的当代实验。渐渐地,中国艺术家开始没有偏见地、综合地吸取不同文明的资源,出现了一种明显恢复中国气质的倾向”。吕澎先生敏锐地发现这一当代艺术现象。
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这两种不同的传递情感、思想的方式的结合往往是在语言与视觉双关的情景下展示艺术家的思想脉络,而以上的艺术家或多或少在关注或延续这种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还是一股潜在的驱动力,从而达到不刻意的中国式的表意。
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以不同的理解路径和表现方式来展现各自的中国式书写,他们对中国社会三十余年来在疗治文革之伤、承载巨变之痛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深入的观察,他们分别用其擅长的绘画形式着重探讨了中国大众在此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肉体状态和精神风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群体中表达出了中国式书写的丰富涵义。在这里,刷子和毛笔都只不过是展现某种旨趣、抒发某种情感的器用,通过它们完成的最终作品才是重中之重,恰如石涛所言:“法立于何?立于一画。”在这“一画”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可以兼而对艺术家个人的状态及其书写的状态作窥斑见豹式的了解。事实上,这两种状态本为一体。艺术的价值、精神及阈限,无不始于绘画之人本身,书写的过程则见其性、见其情、见其艺术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这些年龄稍长的艺术家他们的社会身份与心智允许他们比年轻的一代更深入的探讨艺术中人的心性、社会的价值、历史的面目以及生活本身。所谓中国式是我们的共同背景,无论你多么的国际化或是反传统,在新一代认为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已经被挖掘殆尽,并对曾经的风格、价值观、气韵满心厌恶的时候,我们仍然无法断绝这种背景的存在,而书写的方式则是个体趣味的追求,关乎政治的、美学的、伦理的、现象的。。。
中国式书写不拘于传统艺术分类中油画和水墨分立的局面,倾向于透过艺术的本质彰显艺术的现状,它遵从中国艺术在绘画领域中一贯的创作原则:“笔墨当随时代”。立足中国具体的时空情境、面向多元化的开放社会、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追寻通往大美的艺术坦途,这种融合了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或许可以说是中国式书写的精义所在,也是举办本次展览的基本思路。是为序。
参考书籍与文章:《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
《艺术家的真实》马克。罗思科著 岛子译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著
《溪山清远——中国当代绘画的气质转向》吕澎
《 新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艺术国际网
蒋再鸣
2011年2月于北京
相关链接: “中国式书写”当代艺术展现场
收藏大鳄尤伦斯抛106件藏品 中国当代艺术钱途未卜2011年03月09日 10:03:14 作者:徐颖 来源:新闻晨报 字号:【大 中 小】
106件博物馆级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总估价高达1亿3000万港币。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藏家之一尤伦斯将在4月3日举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集中抛售其早年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拍卖预展明起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行。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圈内引起热议。不少人对尤伦斯的集中抛盘会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市场震荡表示担忧和恐惧。但也有人表态,中国当代艺术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身上。“撤出不算什么,存在才是意义。”
耿建翌作品《灯光下的两人》
抛售之举:直接套现6亿元
苏富比这场以“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尤伦斯收藏专场拍卖会,涵盖了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关键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也是今天“蓝筹艺术家”之所以能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界的重要历程,作品中包括张晓刚早期三联画《生生息息之爱》和耿建翌的《灯光下的两人》等。
张晓刚作品《血缘大家庭系列》之一
本来,一个收藏家出售自己的藏品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像尤伦斯这样的重量级买家,一次拿出上百件藏品大规模抛售,还是很容易被视作是某种“非常”信号。有人说,他是“喜新厌旧”看上了印度年轻画家的作品;但也有知情人士分析,主要是因为他年纪大了(76岁高龄),子女对此并无热爱,因此不可能永久收藏下去。而且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到了较高的价位,此时出手能有个好价钱。
其实早在两年前,尤伦斯就开始在内地拍场大肆出货,只是当时出售的大多是古代书画而已。从2009年春起,尤伦斯相继拿出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明吴彬《十八应真图》以及曾巩《局事帖》送拍,套现资金达6亿元之多。此外,他还抛售了少量油画作品,如陈逸飞的《踱步》(4043.2万元)和刘小东《阳光普照》(683.2万元),拍价也都不菲。
据透露,尤伦斯在抛出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之后,还将寻机出售手中剩余的1000多件中国艺术品。
收藏之路:淘金中国24年
陈逸飞作品《踱步》
来自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自1987年首次来到北京以来,其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总数高达1700多件,其中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占藏品总数的80%。由于当时国内关注当代艺术的人很少,所以尤伦斯夫妇当时想买什么就非常容易买到,比如像陈逸飞、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等人的作品,当时的买入价位相当便宜。
然而,近几年当代艺术品在国内迅速升温,令尤伦斯夫妇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09年以来,在拍卖场上推出尤伦斯夫妇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交价多在几百万元至数千万元之间。像在2009年春拍上,陈逸飞1979年作品《踱步》,最终成交价高达4043.2万元;张晓刚2001年作品《血缘大家庭系列》也以1680万元被藏家买走。
社会反响:是危机也是机遇
对于尤伦斯持续大规模的出货,中国艺术界反应不一。香格纳画廊负责人劳伦斯认为,尤伦斯这样的藏家依然是值得尊敬的,许多作品在手里持有了逾20年。这样的藏家现在越来越稀缺了,大多数人都是买进之后一两年,就迫不及待把作品送进了拍卖行,生怕赶不上高价出货的这轮热潮。
艺术家周铁海表示,他认为用抛售这个词,太过贬义,也不认为此举会带来震荡。“不会那么厉害,而且所有的预测都没有意义。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人力挺了。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那么多艺术家投入创作,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创作的冲动,而不是因为有人挺。”
批评家朱其的观点是,尤伦斯这次集体送拍,肯定会对张晓刚等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产生负面冲击,这一冲击不仅是表现在市场价格层面,实际上还会影响某些艺术家的艺术评价。
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高级助理李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当代艺术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身上。“中国当代艺术核心收藏还在国内。具有规模的藏家和机构已经相当多,并且还在加速扩大。”他认为,尤伦斯藏品中有一部分作品相当不错,它们出现在拍卖场上,会让很多对此向往已久的藏家和机构获得一个机会。但他不否认,“成批的艺术作品推向拍卖,对市场肯定是有影响的。至于打击一说,艺术市场是商业供求关系,自然有其损益盈亏规律。”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艺术国际”网站的价值判断。
106件博物馆级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总估价高达1亿3000万港币。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藏家之一尤伦斯将在4月3日举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集中抛售其早年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拍卖预展明起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行。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圈内引起热议。不少人对尤伦斯的集中抛盘会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市场震荡表示担忧和恐惧。但也有人表态,中国当代艺术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身上。“撤出不算什么,存在才是意义。”
耿建翌作品《灯光下的两人》
抛售之举:直接套现6亿元
苏富比这场以“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尤伦斯收藏专场拍卖会,涵盖了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关键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也是今天“蓝筹艺术家”之所以能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界的重要历程,作品中包括张晓刚早期三联画《生生息息之爱》和耿建翌的《灯光下的两人》等。
张晓刚作品《血缘大家庭系列》之一
本来,一个收藏家出售自己的藏品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像尤伦斯这样的重量级买家,一次拿出上百件藏品大规模抛售,还是很容易被视作是某种“非常”信号。有人说,他是“喜新厌旧”看上了印度年轻画家的作品;但也有知情人士分析,主要是因为他年纪大了(76岁高龄),子女对此并无热爱,因此不可能永久收藏下去。而且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到了较高的价位,此时出手能有个好价钱。
其实早在两年前,尤伦斯就开始在内地拍场大肆出货,只是当时出售的大多是古代书画而已。从2009年春起,尤伦斯相继拿出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明吴彬《十八应真图》以及曾巩《局事帖》送拍,套现资金达6亿元之多。此外,他还抛售了少量油画作品,如陈逸飞的《踱步》(4043.2万元)和刘小东《阳光普照》(683.2万元),拍价也都不菲。
据透露,尤伦斯在抛出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之后,还将寻机出售手中剩余的1000多件中国艺术品。
收藏之路:淘金中国24年
陈逸飞作品《踱步》
来自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自1987年首次来到北京以来,其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总数高达1700多件,其中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占藏品总数的80%。由于当时国内关注当代艺术的人很少,所以尤伦斯夫妇当时想买什么就非常容易买到,比如像陈逸飞、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等人的作品,当时的买入价位相当便宜。
然而,近几年当代艺术品在国内迅速升温,令尤伦斯夫妇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09年以来,在拍卖场上推出尤伦斯夫妇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交价多在几百万元至数千万元之间。像在2009年春拍上,陈逸飞1979年作品《踱步》,最终成交价高达4043.2万元;张晓刚2001年作品《血缘大家庭系列》也以1680万元被藏家买走。
社会反响:是危机也是机遇
对于尤伦斯持续大规模的出货,中国艺术界反应不一。香格纳画廊负责人劳伦斯认为,尤伦斯这样的藏家依然是值得尊敬的,许多作品在手里持有了逾20年。这样的藏家现在越来越稀缺了,大多数人都是买进之后一两年,就迫不及待把作品送进了拍卖行,生怕赶不上高价出货的这轮热潮。
艺术家周铁海表示,他认为用抛售这个词,太过贬义,也不认为此举会带来震荡。“不会那么厉害,而且所有的预测都没有意义。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人力挺了。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那么多艺术家投入创作,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创作的冲动,而不是因为有人挺。”
批评家朱其的观点是,尤伦斯这次集体送拍,肯定会对张晓刚等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产生负面冲击,这一冲击不仅是表现在市场价格层面,实际上还会影响某些艺术家的艺术评价。
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高级助理李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当代艺术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身上。“中国当代艺术核心收藏还在国内。具有规模的藏家和机构已经相当多,并且还在加速扩大。”他认为,尤伦斯藏品中有一部分作品相当不错,它们出现在拍卖场上,会让很多对此向往已久的藏家和机构获得一个机会。但他不否认,“成批的艺术作品推向拍卖,对市场肯定是有影响的。至于打击一说,艺术市场是商业供求关系,自然有其损益盈亏规律。”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艺术国际”网站的价值判断。
Friday, March 11, 2011
What do museums of contemporary art stand for today? A pessimistic view might suggest that they are a brand identity rather than a recognizable set of cultural values, a crucial part of the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that also serves as a status-enhancing outlet for private colle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global museum boom since 1990 has seen an unimaginabl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useum as a place for exhibiting art and telling history. The produc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ls,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the formation of alternative archives,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new productions are now equally important aspects of museum activity. In some cases, a historical collection is no longer deemed necessary, while for other institutions, the collection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means by which the museum asserts its contemporaneity. How has this situation come about? What are its most significant precursors of the contemporary museum—and what are its possible futures? How do we define the “contemporaneity” of contemporary art today?
This conference aims to tackle key questions around the museum as an institutional entity and contemporary art as an art historical category. Speakers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across the Americas, Europe, Asia,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Particular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narratives (or their abandonment) through collection displays, the role of research in relation to contemporary art, the alternative models that are already having an impa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ore traditional museum infrastructures.
Presented by the PhD Program in Art History at CUNY Graduate Center, 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ICI),and the New Museum, this conference aims to bring historians of contemporary art, influential curators and artists into dialogue inspired by these issues.
Founded in 1961, the Graduate Center is the doctorate-granting institution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UNY). Funding for this conference has been supplied by the John Rewald Endowment of the PhD Program in Art History.
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produces exhibitions, events, publications,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diverse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In thirty-five years of operation, ICI has organized 116 traveling exhibitions, as well as numerous events, publications,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diverse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profiling the work of more than 3,700 artists. Generous support for this conference has been provided by the Gerrit Lansing ICI Fund, created in 2010 to suppor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r curators internationally.
Founded in 1977, the New Museum was conceived as a center for exhibitions,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about living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From its beginnings as a one-room office on Hudson Street to the inauguration of its first freestanding, dedicated, SANAA-designed building on the Bowery in 2007, the New Museum continues to be a hub of new art and new ideas and is a place of ongoing experimentation about what art and arts institutions can b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is conference aims to tackle key questions around the museum as an institutional entity and contemporary art as an art historical category. Speakers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across the Americas, Europe, Asia,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Particular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narratives (or their abandonment) through collection displays, the role of research in relation to contemporary art, the alternative models that are already having an impa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ore traditional museum infrastructures.
Presented by the PhD Program in Art History at CUNY Graduate Center, 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ICI),and the New Museum, this conference aims to bring historians of contemporary art, influential curators and artists into dialogue inspired by these issues.
Founded in 1961, the Graduate Center is the doctorate-granting institution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UNY). Funding for this conference has been supplied by the John Rewald Endowment of the PhD Program in Art History.
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produces exhibitions, events, publications,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diverse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In thirty-five years of operation, ICI has organized 116 traveling exhibitions, as well as numerous events, publications,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or diverse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profiling the work of more than 3,700 artists. Generous support for this conference has been provided by the Gerrit Lansing ICI Fund, created in 2010 to suppor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r curators internationally.
Founded in 1977, the New Museum was conceived as a center for exhibitions,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about living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From its beginnings as a one-room office on Hudson Street to the inauguration of its first freestanding, dedicated, SANAA-designed building on the Bowery in 2007, the New Museum continues to be a hub of new art and new ideas and is a place of ongoing experimentation about what art and arts institutions can b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ursday, March 10, 2011
看跌期权
百科名片
看跌期权又称卖权选择权、卖方期权、卖权、延卖期权或敲出。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拥有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但不负担必须卖出的义务。
目录
概述
市场运用
示例说明
定价公式推导
相关关系
交易策略卖出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到期作废
看跌期权履约
监管机制概述
市场运用
示例说明
定价公式推导
相关关系
交易策略 卖出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到期作废
看跌期权履约
监管机制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如果未来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下跌低于期权约定的价格,期权的买方就可以以高于当时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出基础资产而获利,所以叫做看跌期权。如果未来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上涨超过该期权约定的价格,期权的买方可以放弃权利。 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
给予投资者在某一特定日期或在此日期之前以特定的执行价格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例如,一份执行价格为85美元的EXXON股票10月份到期看跌期权给予其所有者在10月份期满或到期之前以85美元的价格出售EXXON股票的权利,甚至就算当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85美元。当资产价值下跌的时候,看跌期权的利润才会增长。只有当其持有者确定资产当前价格比执行价格低时,看跌期权才会被执行。 一个买了一个普通股看跌期权的买方,买的是按合约所定的履约价卖出一百股标的股票的权利。因此,一个买了一份ZYX六月50看跌期权(ZYX June 50 puts)的买方,有权利在六月的合约到期日之前,以50美元的价格,卖出100股ZYX股票。为了将该期权履约并按议定的履约价出售该标的股票,买方需要在该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通过他的经济人或交易公司向期权清算公司递交一份履约通知书。所有覆盖ZYX股票的看跌期权被称为一个" 期权等类"(option class)。每一有独特的交易月份和定约价格的个别期权被称作" 期权系列"(option series)。ZYX六月50看跌期权就是一个个别的系列。
编辑本段市场运用
看跌期权 价格为102点的看跌期权
给予投资者在某一特定日期或在此日期之前以特定的执行价格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例如,一份执行价格为85美元的EXXON股票10月份到期看跌期权给予其所有者在10月份期满或到期之前以85美元的价格出售EXXON股票的权利,甚至就算当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85美元。当资产价值下跌的时候,看跌期权的利润才会增长。只有当其持有者确定资产当前价格比执行价格低时,看跌期权才会被执行。 一个买了一个普通股看跌期权的买方,买的是按合约所定的履约价卖出一百股标的股票的权利。因此,一个买了一份ZYX六月50看跌期权(ZYX June 50 puts)的买方,有权利在六月的合约到期日之前,以50美元的价格,卖出100股ZYX股票。为了将该期权履约并按议定的履约价出售该标的股票,买方需要在该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通过他的经济人或交易公司向期权清算公司递交一份履约通知书。所有覆盖ZYX股票的看跌期权被称为一个“期权等类”(option class)。每一有独特的交易月份和定约价格的个别期权被称作"期权系列(option series)。ZYX六月50看跌期权就是一个个别的系列。 认沽权证就是看跌期权,具体地说,就是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相应的股票给上市公司。比如说新钢钒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4.62元的价格卖出相应的新钢钒股票,不管当时新钢钒的股价是2元还是8元。 如果当时价格是2元,则认沽权证的价值就是 2.62元,如果当时的价格高于4.62元,则认沽权证一文不值。看跌期权定价公式的推导,B-S模型是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根据售出—购进平价理论(Put-callparity)可以推导出有效期权的定价模型,由售出—购进平价理论,购买某股票和该股票看跌期权的组合与购买该股票同等条件下的看涨期权和以期权交割价为面值的无风险折扣发行债券具有同等价值。 进一步的问题是,“投保期”需要多长呢?这要视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认沽权证保险策略的宗旨是投资者预期正股“短期”向下,但“长线”则向上。若投资者认为股价“短期”的调整即将告终,则可先行沽出认沽证套利,待股价回升时再赚多一重利润。
编辑本段示例说明
例:l月1日,铜期货的执行价格为1750 美元/吨,A买入这个权利, 期货经纪
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铜价跌至1 695美元/吨,看跌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此时,A可采取两个策略: 行使权利一:A可以按1695美元/吨的中价从市场上买入铜,而以1 750美元/吨的价格卖给B,B必须接受,A从中获利50美元(1750一1695一5),B损失5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跌期权。A获利50美元(55一5〕。 如果铜期货价格上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而损失5美元,B则净得5美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作为期权的买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权利而无义务。他的风险是有限的(亏损最大值为权利金),但在理论上获利是无限的。 二是作为期权的卖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在理论上他的风险是无限的,但收益显有限的(收益最大值为权利金)。 认沽权证就是看跌期权,具体地说,就是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相应的股票给上市公司。比如说新钢钒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4.62元的价格卖出相应的新钢钒股票,不管当时新钢钒的股价是2元还是8元。如果当时价格是2元,则认沽权证的价值就是 2.62元,如果当时的价格高于4.62元,则认沽权证一文不值。
编辑本段定价公式推导
B-S模型是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 买进看涨期损益图权
根据售出—购进平价理论(Put-callparity)可以推导出有效期权的定价模型,由售出—购进平价理论,购买某股票和该股票看跌期权的组合与购买该股票同等条件下的看涨期权和以期权交割价为面值的无风险折扣发行债券具有同等价值,以公式表示为: S+PE(S,T,L)=CE(S,T,L)+L(1+γ)-T 移项得:PE(S,T,L)=CE(S,T,L)+L(1+γ)-T-S,将B-S模型代入整理得:P=L·E-γT·[1-N(D2)]-S[1-N(D1)]此即为看跌期权初始价格定价模型。 C—期权初始合理价格 L—期权交割价格 S—所交易金融资产现价 T—期权有效期 r—连续复利计无风险利率H σ2—年度化方差 N()—正态分布变量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
编辑本段相关关系
看涨看跌期权与实值、虚值、两平期权关系一览表 内涵价值 看涨期权 看跌期权 实值期权费 有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费 两平期权费 0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费 虚值期权费 无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费 认沽权证就是看跌期权,具体地说,就是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相应的股票给上市公司。比如说新钢钒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4.62元的价格卖出相应的新钢钒股票,不管当时新钢钒的股价是2元还是8元。如果当时价格是2元,则认沽权证的价值就是2.62元,如果当时的价格高于4.62元,则认沽权证一文不值。 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格时,认购权证投资者则从股价上涨中获得盈利,当股价低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将损失认购权证的费用,认购权证投资者希望通过股票上涨从中获利。相反,认沽权证则是当股价低于行权价格时,从股价下降中获得收益,当股价高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投资者将损失认沽权证的费用,认沽权证投资者希望做空股票从中获利。 认沽权证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正股未来的股价运行方向、时间值以及引伸波幅等因素。对于认沽权证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标的股票在未来出现大幅上涨而导致的权证价格下跌。 认沽权证为投资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下跌市道中赚钱的可能性。看空的投资者只能通过买入认沽权证而并无其它避险策略,投资者需要承担的最大风险就是认沽权证的价格。由于认沽权证本身的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控制仓位来规避风险。当然,偏重投机的交易者完全可以通过加重仓位实现权证的杠杆功能。 从理论上说,发行认沽权证的应是那些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的蓝筹股,而持有该类股票的公司又往往是具有做空实力的机构投资者。 从香港权证市场等市场经验来看,认沽权证对标的股价并不构成冲击。对内地市场来说,投资者如果做空,套取的将是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即意味着大股东将支付更高的对价,这也使得公司在发行该类权证时必须做出慎重的选择。换句话说,发行该类权证的也将是对自己公司前景充满信心且目前股价已经严重低估的公司。 进一步的问题是,“投保期”需要多长呢?这要视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认沽权证保险策略的宗旨是投资者预期正股“短期”向下,但“长线”则向上。若投资者认为股价“短期”的调整即将告终,则可先行沽出认沽证套利,待股价回升时再赚多一重利润。
编辑本段交易策略
卖出看跌期权
你能在到期日前任何一天卖出看跌期权 履约价为98的看跌期权
。如果标的股票市场价值下跌低于敲定价格,你买进的看跌期权价值在增长,卖出看跌期权将有利可图。因为时间价值在持有期会下降,仅仅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而买进看跌期权是一种高度的投机策略。如果决策背后设有任何其他原因,仅凭持续买进看跌期权就能获利是不大可能的。例如,如果你认为你的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超买了,你想保持你的账面利润,买进看跌期权可以作为一种保险来保护你的股票头寸。
看跌期权到期作废
如果你在期权到期前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买进的看跌期权将会变得无价值,并且会损失你先前支付的全部权利金。当你购买看跌期权,当且仅当标的股票市场价值下跌时,你才获利,如果股票价值保持在敲定价格水平或之上,你的看跌期权无利可图。即使股票下跌几个点,看跌期权随着到期日临近而流失时间价值,因此为了保住利润,你需要在到期前股票能下跌足够的点数去抵消你原先的成本,并且用内在价值取代时间价值。
看跌期权履约
如果现行市场价值远远低于你的看跌期权敲定价格,你有权在较高的敲定价格卖出你的100股股票。如果你持有股票,并且购买了看跌期权防范下跌的风险,看跌期权履约可以作为一种明智的退出策略。例如,如果你认为某股票初看起来像一个长线潜力股,因此,你购买了一些股票,但是财务状况随后发生变化。如果每100股你有1手对应的看跌期权,那么看跌期权履约,并且卖出股票能使你保持账面利润,从而解脱你的股票多头头寸。
编辑本段监管机制
为简化论证,只讨论一种期权 买入蝶式套利(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puts),并且相应地,只讨论认为最恰当的监管机制。 根据通常的定义,股票市场的“风险”是由单位时段内投资收益波动的方差来测度的。此处需要澄清的,是“投资收益”概念,它仅对特定投资者有意义——投资决策的行为学意义。最可能发生的是两种情形: (1)以单位时段内股票“分红”和股票“价值”的增长为决策基础的投资者,所谓“价值投资者”; (2)以单位时段内主观预期的股票价格的波动为决策基础的投资者,所谓“趋势投资者”。当然,在真实的股票市场里,大部分投资行为是上列两类按不同比例的混合。 对所谓“新兴资本市场”而言,由于缺乏韦伯所论的“资本主义支撑系统”的服务,我们相信,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并不熟悉也没有动机去熟悉二级市场流通股票的“基础分析”(fundamentalanalysis)研究结论。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会主要地属于趋势投资的行为。此外,“新兴市场”的特征之一,是大部分流通股票的交易量,如果按照成交价格分配,与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缺乏“厚度”(thickness)。这一情形诱使大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因缺乏可信的“价值-价格”预期而更多地成为趋势投资行为。 如果趋势投资行为在投资行为的总体中占有足够高的比重,那么,股票价格的波动就很可能被投机行为转化为“泡沫”——虽然这一概念尚缺乏理论依据——换句话说,波动的上升阶段可能表现为“非理性痉挛”的上升,波动的下降阶段可能表现为“崩溃”。 在真实市场里发生的上述“波动-泡沫”转化过程,通常还需要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即市场被乐观情绪主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当每一个人都悲观时,市场跌至谷底;仅当每一个人都乐观时,市场处于崩溃的前夕。这当然也符合华尔街那句名言:市场的本性就是让最大多数人最大程度地陷入尴尬。 假设中国的股票市场里全部流通股票为100股,它们是一家企业的股票——“中国企业股”。在完全没有看跌期权情形中,如果股票价格足够高,那么,新进入股市的投资者一定是比那些把股票转让给他们的投资者更乐观的投资者。在有看跌期权的情形中,如果股票价格足够高,那些悲观的股票持有者可以购买看跌期权,采取所谓“保护性期权策略”(protectiveputs)。比较这两情形,不难看到,随着中国企业股的价格不断攀升,在第一种情形中,将有越来越多场内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是受乐观情绪主导的,而在第二种情形中,乐观投资者的比例未必随股票价格的攀升而增加。 上述的思想实验表明,如果监管机构允许投资者购买看跌期权,则“波动-泡沫”的转化风险将有极大降低。不过,这一机制还要求看跌期权的出售者接受恰当的监管。 具体而言,有看跌期权出售资格(sellingputs)的投资者,必须接受这样的监管: (1)由市场结算中心及时报告该投资者按照多头与空头持仓的当日市值加以调整的总资产的“净空头”比例; (2)由监管机构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风险定期发布总资产中的净空头比例的上限。 这一监管机制十分明确且易于实施,我们不需要进一步论证它的可实施性。需要强调的是,假设看跌期权出售机构的随时间和市值变化的总资产净空头比例为P,假设监管机构发布的净空头比例上限为A,则必定存在一个恰当的A使得股票市场的整体风险低于完全没有看跌期权时的整体风险。关于这一结论的符合直觉的论证是:看跌期权诱使一部分受悲观情绪主导的投资者继续持有股票,而且,只要持有股票的投资者群体内,以悲观情绪为主导的投资者占有足够高的比例,市场风险就会降低(监管机构不允许悲观投资者出售超过比例上限A的看跌期权)。 这一机制的有效性还依赖于这一限制:不允许引入看涨期权——buyingcalls和sellingcalls。如取消这一限制,则上述论证无效。当然,对期权制度实施如此严厉的限制,在长期内未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在短期内,可以肯定地说,这一限制是必要的。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投资学精要》[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J·马科/著
开放分类:
金融,投资,期权
我来完善 “看跌期权”相关词条:
看涨期权欧式期权美式期权期权交易权利金
看涨期权 欧式期权 美式期权 期权交易 权利金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65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百科名片
看跌期权又称卖权选择权、卖方期权、卖权、延卖期权或敲出。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拥有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但不负担必须卖出的义务。
目录
概述
市场运用
示例说明
定价公式推导
相关关系
交易策略卖出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到期作废
看跌期权履约
监管机制概述
市场运用
示例说明
定价公式推导
相关关系
交易策略 卖出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到期作废
看跌期权履约
监管机制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如果未来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下跌低于期权约定的价格,期权的买方就可以以高于当时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出基础资产而获利,所以叫做看跌期权。如果未来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上涨超过该期权约定的价格,期权的买方可以放弃权利。 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
给予投资者在某一特定日期或在此日期之前以特定的执行价格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例如,一份执行价格为85美元的EXXON股票10月份到期看跌期权给予其所有者在10月份期满或到期之前以85美元的价格出售EXXON股票的权利,甚至就算当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85美元。当资产价值下跌的时候,看跌期权的利润才会增长。只有当其持有者确定资产当前价格比执行价格低时,看跌期权才会被执行。 一个买了一个普通股看跌期权的买方,买的是按合约所定的履约价卖出一百股标的股票的权利。因此,一个买了一份ZYX六月50看跌期权(ZYX June 50 puts)的买方,有权利在六月的合约到期日之前,以50美元的价格,卖出100股ZYX股票。为了将该期权履约并按议定的履约价出售该标的股票,买方需要在该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通过他的经济人或交易公司向期权清算公司递交一份履约通知书。所有覆盖ZYX股票的看跌期权被称为一个" 期权等类"(option class)。每一有独特的交易月份和定约价格的个别期权被称作" 期权系列"(option series)。ZYX六月50看跌期权就是一个个别的系列。
编辑本段市场运用
看跌期权 价格为102点的看跌期权
给予投资者在某一特定日期或在此日期之前以特定的执行价格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例如,一份执行价格为85美元的EXXON股票10月份到期看跌期权给予其所有者在10月份期满或到期之前以85美元的价格出售EXXON股票的权利,甚至就算当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85美元。当资产价值下跌的时候,看跌期权的利润才会增长。只有当其持有者确定资产当前价格比执行价格低时,看跌期权才会被执行。 一个买了一个普通股看跌期权的买方,买的是按合约所定的履约价卖出一百股标的股票的权利。因此,一个买了一份ZYX六月50看跌期权(ZYX June 50 puts)的买方,有权利在六月的合约到期日之前,以50美元的价格,卖出100股ZYX股票。为了将该期权履约并按议定的履约价出售该标的股票,买方需要在该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通过他的经济人或交易公司向期权清算公司递交一份履约通知书。所有覆盖ZYX股票的看跌期权被称为一个“期权等类”(option class)。每一有独特的交易月份和定约价格的个别期权被称作"期权系列(option series)。ZYX六月50看跌期权就是一个个别的系列。 认沽权证就是看跌期权,具体地说,就是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相应的股票给上市公司。比如说新钢钒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4.62元的价格卖出相应的新钢钒股票,不管当时新钢钒的股价是2元还是8元。 如果当时价格是2元,则认沽权证的价值就是 2.62元,如果当时的价格高于4.62元,则认沽权证一文不值。看跌期权定价公式的推导,B-S模型是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根据售出—购进平价理论(Put-callparity)可以推导出有效期权的定价模型,由售出—购进平价理论,购买某股票和该股票看跌期权的组合与购买该股票同等条件下的看涨期权和以期权交割价为面值的无风险折扣发行债券具有同等价值。 进一步的问题是,“投保期”需要多长呢?这要视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认沽权证保险策略的宗旨是投资者预期正股“短期”向下,但“长线”则向上。若投资者认为股价“短期”的调整即将告终,则可先行沽出认沽证套利,待股价回升时再赚多一重利润。
编辑本段示例说明
例:l月1日,铜期货的执行价格为1750 美元/吨,A买入这个权利, 期货经纪
付出5美元;B卖出这个权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铜价跌至1 695美元/吨,看跌期权的价格涨至55美元。此时,A可采取两个策略: 行使权利一:A可以按1695美元/吨的中价从市场上买入铜,而以1 750美元/吨的价格卖给B,B必须接受,A从中获利50美元(1750一1695一5),B损失50美元。 售出权利:A可以55美元的价格售出看跌期权。A获利50美元(55一5〕。 如果铜期货价格上涨,A就会放弃这个权利而损失5美元,B则净得5美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作为期权的买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权利而无义务。他的风险是有限的(亏损最大值为权利金),但在理论上获利是无限的。 二是作为期权的卖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在理论上他的风险是无限的,但收益显有限的(收益最大值为权利金)。 认沽权证就是看跌期权,具体地说,就是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相应的股票给上市公司。比如说新钢钒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4.62元的价格卖出相应的新钢钒股票,不管当时新钢钒的股价是2元还是8元。如果当时价格是2元,则认沽权证的价值就是 2.62元,如果当时的价格高于4.62元,则认沽权证一文不值。
编辑本段定价公式推导
B-S模型是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 买进看涨期损益图权
根据售出—购进平价理论(Put-callparity)可以推导出有效期权的定价模型,由售出—购进平价理论,购买某股票和该股票看跌期权的组合与购买该股票同等条件下的看涨期权和以期权交割价为面值的无风险折扣发行债券具有同等价值,以公式表示为: S+PE(S,T,L)=CE(S,T,L)+L(1+γ)-T 移项得:PE(S,T,L)=CE(S,T,L)+L(1+γ)-T-S,将B-S模型代入整理得:P=L·E-γT·[1-N(D2)]-S[1-N(D1)]此即为看跌期权初始价格定价模型。 C—期权初始合理价格 L—期权交割价格 S—所交易金融资产现价 T—期权有效期 r—连续复利计无风险利率H σ2—年度化方差 N()—正态分布变量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
编辑本段相关关系
看涨看跌期权与实值、虚值、两平期权关系一览表 内涵价值 看涨期权 看跌期权 实值期权费 有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费 两平期权费 0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费 虚值期权费 无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 期货市值>期权履约价-期权费 认沽权证就是看跌期权,具体地说,就是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相应的股票给上市公司。比如说新钢钒在行权的日子,持有认沽权证的投资者可以按照4.62元的价格卖出相应的新钢钒股票,不管当时新钢钒的股价是2元还是8元。如果当时价格是2元,则认沽权证的价值就是2.62元,如果当时的价格高于4.62元,则认沽权证一文不值。 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格时,认购权证投资者则从股价上涨中获得盈利,当股价低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将损失认购权证的费用,认购权证投资者希望通过股票上涨从中获利。相反,认沽权证则是当股价低于行权价格时,从股价下降中获得收益,当股价高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投资者将损失认沽权证的费用,认沽权证投资者希望做空股票从中获利。 认沽权证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正股未来的股价运行方向、时间值以及引伸波幅等因素。对于认沽权证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标的股票在未来出现大幅上涨而导致的权证价格下跌。 认沽权证为投资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下跌市道中赚钱的可能性。看空的投资者只能通过买入认沽权证而并无其它避险策略,投资者需要承担的最大风险就是认沽权证的价格。由于认沽权证本身的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控制仓位来规避风险。当然,偏重投机的交易者完全可以通过加重仓位实现权证的杠杆功能。 从理论上说,发行认沽权证的应是那些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的蓝筹股,而持有该类股票的公司又往往是具有做空实力的机构投资者。 从香港权证市场等市场经验来看,认沽权证对标的股价并不构成冲击。对内地市场来说,投资者如果做空,套取的将是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即意味着大股东将支付更高的对价,这也使得公司在发行该类权证时必须做出慎重的选择。换句话说,发行该类权证的也将是对自己公司前景充满信心且目前股价已经严重低估的公司。 进一步的问题是,“投保期”需要多长呢?这要视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认沽权证保险策略的宗旨是投资者预期正股“短期”向下,但“长线”则向上。若投资者认为股价“短期”的调整即将告终,则可先行沽出认沽证套利,待股价回升时再赚多一重利润。
编辑本段交易策略
卖出看跌期权
你能在到期日前任何一天卖出看跌期权 履约价为98的看跌期权
。如果标的股票市场价值下跌低于敲定价格,你买进的看跌期权价值在增长,卖出看跌期权将有利可图。因为时间价值在持有期会下降,仅仅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而买进看跌期权是一种高度的投机策略。如果决策背后设有任何其他原因,仅凭持续买进看跌期权就能获利是不大可能的。例如,如果你认为你的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超买了,你想保持你的账面利润,买进看跌期权可以作为一种保险来保护你的股票头寸。
看跌期权到期作废
如果你在期权到期前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买进的看跌期权将会变得无价值,并且会损失你先前支付的全部权利金。当你购买看跌期权,当且仅当标的股票市场价值下跌时,你才获利,如果股票价值保持在敲定价格水平或之上,你的看跌期权无利可图。即使股票下跌几个点,看跌期权随着到期日临近而流失时间价值,因此为了保住利润,你需要在到期前股票能下跌足够的点数去抵消你原先的成本,并且用内在价值取代时间价值。
看跌期权履约
如果现行市场价值远远低于你的看跌期权敲定价格,你有权在较高的敲定价格卖出你的100股股票。如果你持有股票,并且购买了看跌期权防范下跌的风险,看跌期权履约可以作为一种明智的退出策略。例如,如果你认为某股票初看起来像一个长线潜力股,因此,你购买了一些股票,但是财务状况随后发生变化。如果每100股你有1手对应的看跌期权,那么看跌期权履约,并且卖出股票能使你保持账面利润,从而解脱你的股票多头头寸。
编辑本段监管机制
为简化论证,只讨论一种期权 买入蝶式套利(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puts),并且相应地,只讨论认为最恰当的监管机制。 根据通常的定义,股票市场的“风险”是由单位时段内投资收益波动的方差来测度的。此处需要澄清的,是“投资收益”概念,它仅对特定投资者有意义——投资决策的行为学意义。最可能发生的是两种情形: (1)以单位时段内股票“分红”和股票“价值”的增长为决策基础的投资者,所谓“价值投资者”; (2)以单位时段内主观预期的股票价格的波动为决策基础的投资者,所谓“趋势投资者”。当然,在真实的股票市场里,大部分投资行为是上列两类按不同比例的混合。 对所谓“新兴资本市场”而言,由于缺乏韦伯所论的“资本主义支撑系统”的服务,我们相信,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并不熟悉也没有动机去熟悉二级市场流通股票的“基础分析”(fundamentalanalysis)研究结论。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会主要地属于趋势投资的行为。此外,“新兴市场”的特征之一,是大部分流通股票的交易量,如果按照成交价格分配,与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缺乏“厚度”(thickness)。这一情形诱使大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因缺乏可信的“价值-价格”预期而更多地成为趋势投资行为。 如果趋势投资行为在投资行为的总体中占有足够高的比重,那么,股票价格的波动就很可能被投机行为转化为“泡沫”——虽然这一概念尚缺乏理论依据——换句话说,波动的上升阶段可能表现为“非理性痉挛”的上升,波动的下降阶段可能表现为“崩溃”。 在真实市场里发生的上述“波动-泡沫”转化过程,通常还需要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即市场被乐观情绪主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当每一个人都悲观时,市场跌至谷底;仅当每一个人都乐观时,市场处于崩溃的前夕。这当然也符合华尔街那句名言:市场的本性就是让最大多数人最大程度地陷入尴尬。 假设中国的股票市场里全部流通股票为100股,它们是一家企业的股票——“中国企业股”。在完全没有看跌期权情形中,如果股票价格足够高,那么,新进入股市的投资者一定是比那些把股票转让给他们的投资者更乐观的投资者。在有看跌期权的情形中,如果股票价格足够高,那些悲观的股票持有者可以购买看跌期权,采取所谓“保护性期权策略”(protectiveputs)。比较这两情形,不难看到,随着中国企业股的价格不断攀升,在第一种情形中,将有越来越多场内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是受乐观情绪主导的,而在第二种情形中,乐观投资者的比例未必随股票价格的攀升而增加。 上述的思想实验表明,如果监管机构允许投资者购买看跌期权,则“波动-泡沫”的转化风险将有极大降低。不过,这一机制还要求看跌期权的出售者接受恰当的监管。 具体而言,有看跌期权出售资格(sellingputs)的投资者,必须接受这样的监管: (1)由市场结算中心及时报告该投资者按照多头与空头持仓的当日市值加以调整的总资产的“净空头”比例; (2)由监管机构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风险定期发布总资产中的净空头比例的上限。 这一监管机制十分明确且易于实施,我们不需要进一步论证它的可实施性。需要强调的是,假设看跌期权出售机构的随时间和市值变化的总资产净空头比例为P,假设监管机构发布的净空头比例上限为A,则必定存在一个恰当的A使得股票市场的整体风险低于完全没有看跌期权时的整体风险。关于这一结论的符合直觉的论证是:看跌期权诱使一部分受悲观情绪主导的投资者继续持有股票,而且,只要持有股票的投资者群体内,以悲观情绪为主导的投资者占有足够高的比例,市场风险就会降低(监管机构不允许悲观投资者出售超过比例上限A的看跌期权)。 这一机制的有效性还依赖于这一限制:不允许引入看涨期权——buyingcalls和sellingcalls。如取消这一限制,则上述论证无效。当然,对期权制度实施如此严厉的限制,在长期内未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在短期内,可以肯定地说,这一限制是必要的。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投资学精要》[美]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J·马科/著
开放分类:
金融,投资,期权
我来完善 “看跌期权”相关词条:
看涨期权欧式期权美式期权期权交易权利金
看涨期权 欧式期权 美式期权 期权交易 权利金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65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适合T恤的设计
Design That Fits to a Tee by Laura House 翻译: 张钰 2010年9月7日
提交设计参加一场网络竞赛,这个一开始毫不起眼的举动最终却成就了网络社区——无贴网 (Threadless.com) 和它发展得如火如荼的T恤业务。市值几百万美元,月销量超过9万件T恤,这就是这家基于网络社区的设计公司所取得的骄人业绩。
它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独立的设计师以及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社区,由这些设计师和社区成员构成的注册用户超过65万。它的运营模式如下: 在网站上一直公开征集T恤设计方案,上传的设计由用户进行打分和评论;脱颖而出的设计会被印在T恤上进行销售。在这个设计的民主化进程中,T恤作为载体,能充分发挥其普遍和实用的特点。这一媒介为初出茅庐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广泛的曝光机会,也为人们尽自己的力量支持独立艺术家们提供了一条惠而不费的途径 (翻印的T恤售价为5美元起)。当然了,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你可以穿得与众不同,这些衣服比卖场里出售的大众衣物更酷。
最近无贴网上选出的优胜作品 (从左上角起) 依次为: 乔恩·博格曼 (Jon Burgerman) 的 “海狸马戏团奇观”;海因茨·塞巴斯坦 (Heintz Sébastien) 的 “文艺复兴”;林行瑞 (Lim Heng Swee) 的 “微笑吧……我的影子”;迈克·塞尔 (Mike Sayre) 的 “不过是一份夏天的工作”。
无贴网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克·尼克尔 (Jake Nickell),自称为是个“具有企业家特质的疯狂男人”,他编写程序建立了这个 “24小时不间断运作的功能简洁的网络社区”。 2000年,当他还是伊利诺伊艺术学院, 芝加哥 (Illinois Institute of Art, Chicago) 的一名学生时,参加了现在已经倒闭的无梦网 (dreamless.org) 上的一场设计竞赛。主题是为伦敦的一项活动创作正式的官方T恤。尼克尔的设计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对一名艺术系学生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然而,更为宝贵的奖励是获得了跟一个由设计师组成的独特的在线社区接触的机会。
“那是一个很棒的环境,业余爱好者们和专业人士都得以在他们的闲暇时间里释放创造力,” 尼克尔这样描述无梦网。艺术家们在线交谈,分享评论,通过对设计的嘲讽你来我往地相互打趣。正是通过这个在线论坛,尼克尔结识了他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雅各布·德哈特 (Jacob DeHart)。尽管现在德哈特已经退出了无贴网,但不可否认,他是网站初期至关重要的人物。
受那场伦敦比赛的启发,尼克尔和德哈特决定举办另一场设计竞赛,来作为无梦论坛上的一个贴子,因此取名为 “无贴”。"我们认为这会是一项有趣的项目,它能将这些艺术家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东西,从而回馈社区。" 尼克尔解释说。"我们一开始是当作兴趣来做的……只不过是帮助无梦社区的一种方式。"
设计T恤对孩子们而言很有趣。
胜出的设计接着就会被印刷在T恤上出售。获得的利润都被用来举办另一场比赛,以及印刷更多的优胜设计。在一开始的几轮比赛中,获胜的设计者们会得到几件免费的T恤,但是到2002年,他们已经能获得100元的现金奖励。
尼克尔和德哈特开始在新建的无贴网上举办比赛,他们各出资了500美元来资助这些比赛。随着无贴网的扩张,他们创立了母公司——斯金尼公司 (skinnyCorp),以发起其他的在线项目和社区。"最初的两年中,我们销售T恤所赚到的每一分钱回过头来又都被用来继续印刷更多的T恤。" 尼克尔回忆说。不单是资金紧张,他们的空闲时间也是捉襟见肘。尼克尔和德哈特两人都有全职工作,此外他们还要兼顾大学学习打理生意。
到2003年的时候,这显然已经不能仅仅只是他们的兴趣而已了。尼克尔和德哈特找到了办公的地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最终开始靠斯金尼公司获利 (通过编程,建立和设计其他的网站),甚至还雇用了他们的第一位员工。尽管利润还不是很丰厚,但无贴网证明,他们能够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
到2004年,900平方英尺的办公区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业务需要了。一眨眼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雇员已经增加到18人,办公室的大小也变成了现在的25000平方英尺。团队吸收了一位投资人——洞见创业合伙人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来管理他们的快速发展。尼克尔承认: “我对业务中富于创造性的有趣的一面要更感兴趣得多。让专业人士来投资我们的业务,帮助我们打理那些枯燥无趣的工作,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项T恤业务,看起来似乎是个很简单的概念,但是让我们来访问一下该网站,一窥这个模式能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与漫无目的的网络空间漫游不同,无贴网创建了一个生气勃勃的、与成员参与息息相关的社区,充满着吸引人的友好气氛。会员们可以去关注设计师们,了解有关名人们的T恤样式的实时信息,给提交的作品打分,或是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会员们聊得不亦乐乎。当尼克尔被问及有没有想过社区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时,他回答说: “我没有预想到它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我认为呈现各式各样的设计以供选择对于保持社区的新鲜活力十分重要。能够目睹设计潮流的兴衰过程很重要,我们总是需要时刻身处时尚潮头之上。"
无贴网位于芝加哥的旗舰零售店/陈列室 (图片来源: outlaw01)。
今天,优胜者们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 (2000美元),还可以额外获得网站的一次采访机会,增加曝光率,更重要的是,到处都能看到自己的设计被印在人们的胸前。也许甚至还包括一些名人的胸前,因为莫比 (Moby)、劲辣薯片 (Hot Chip)、十二月党 (Decemberists) 和音乐电视真人秀明星罗勃 (Rob) 和比克 (Big) 都是无贴网的拥趸。设计师们的成功故事也颇让人印象深刻。"淘奇多奇 (Tokidoki) 就是当一名艺术家的作品被展示在无贴网上,从而获得大量关注的绝佳例子,” 尼克尔指出。他说的是意大利艺术家西蒙·来诺 (Simone Legno),成名之后他与力士保 (LeSportsac)、鬼冢虎 (Oniksuka Tiger)、三丽鸥 (Sanrio) 这些品牌都开始有了合作。另一个例子是格伦·琼斯 (Glenn Jones),“凭借在无贴网上建立起来名声和成就,他最近辞去了原来的全职工作,开办了自己的T恤网站。"
对那些踌躇满志的设计师们,尼克尔有什么建议?"把你的作品上传到无贴网上!” 他带着几分玩笑说,接着又补充道,“我要说的是,尽量做那些让你充满激情的,你觉得有趣的工作。不要屈服于那些死板无趣的客户,那不值得!"
无贴帝国还在继续发展中,这证明了商业成功并不一定都是呆板媚俗的。2007年秋天,它的第一家零售店,或者说是社区中心,在芝加哥开张了。这家临街的店铺在楼上留出了一层的互动空间,在这里可举办宣传独立艺术家的画廊展、设计课程以及其他的专题活动。公司也创立了自己的独立品牌,来进一步完善最终产品。当被问到对无贴网的未来有何设想时,尼克尔陷入了沉思。"我们的计划是继续将现在的辉煌推向一个新的、过去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因为我们没有什么权威专家来主持评判,我们这些用户将是裁判。
本文原文发表于2008年5月16日。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May 16, 2008.
关于作者:劳拉·豪斯 (Laura House) 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写作的题材涉及生活方式、文化以及潮流的兴起。她的著作可见于《半身像》(BUST) 杂志、《乐在芝加哥》(Time Out Chicago) 杂志以及糖果生活网站 (DailyCandy)。她最近辞去广告文案的工作,离开了芝加哥,前往纽约的布鲁克林全心全意地寻找创作题材。
.评论报告不当评论.
by lackar
2010年9月7日很羡慕!
.
by 左寂
2010年10月29日很不错啊!
Design That Fits to a Tee by Laura House 翻译: 张钰 2010年9月7日
提交设计参加一场网络竞赛,这个一开始毫不起眼的举动最终却成就了网络社区——无贴网 (Threadless.com) 和它发展得如火如荼的T恤业务。市值几百万美元,月销量超过9万件T恤,这就是这家基于网络社区的设计公司所取得的骄人业绩。
它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独立的设计师以及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社区,由这些设计师和社区成员构成的注册用户超过65万。它的运营模式如下: 在网站上一直公开征集T恤设计方案,上传的设计由用户进行打分和评论;脱颖而出的设计会被印在T恤上进行销售。在这个设计的民主化进程中,T恤作为载体,能充分发挥其普遍和实用的特点。这一媒介为初出茅庐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广泛的曝光机会,也为人们尽自己的力量支持独立艺术家们提供了一条惠而不费的途径 (翻印的T恤售价为5美元起)。当然了,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你可以穿得与众不同,这些衣服比卖场里出售的大众衣物更酷。
最近无贴网上选出的优胜作品 (从左上角起) 依次为: 乔恩·博格曼 (Jon Burgerman) 的 “海狸马戏团奇观”;海因茨·塞巴斯坦 (Heintz Sébastien) 的 “文艺复兴”;林行瑞 (Lim Heng Swee) 的 “微笑吧……我的影子”;迈克·塞尔 (Mike Sayre) 的 “不过是一份夏天的工作”。
无贴网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克·尼克尔 (Jake Nickell),自称为是个“具有企业家特质的疯狂男人”,他编写程序建立了这个 “24小时不间断运作的功能简洁的网络社区”。 2000年,当他还是伊利诺伊艺术学院, 芝加哥 (Illinois Institute of Art, Chicago) 的一名学生时,参加了现在已经倒闭的无梦网 (dreamless.org) 上的一场设计竞赛。主题是为伦敦的一项活动创作正式的官方T恤。尼克尔的设计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对一名艺术系学生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然而,更为宝贵的奖励是获得了跟一个由设计师组成的独特的在线社区接触的机会。
“那是一个很棒的环境,业余爱好者们和专业人士都得以在他们的闲暇时间里释放创造力,” 尼克尔这样描述无梦网。艺术家们在线交谈,分享评论,通过对设计的嘲讽你来我往地相互打趣。正是通过这个在线论坛,尼克尔结识了他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雅各布·德哈特 (Jacob DeHart)。尽管现在德哈特已经退出了无贴网,但不可否认,他是网站初期至关重要的人物。
受那场伦敦比赛的启发,尼克尔和德哈特决定举办另一场设计竞赛,来作为无梦论坛上的一个贴子,因此取名为 “无贴”。"我们认为这会是一项有趣的项目,它能将这些艺术家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东西,从而回馈社区。" 尼克尔解释说。"我们一开始是当作兴趣来做的……只不过是帮助无梦社区的一种方式。"
设计T恤对孩子们而言很有趣。
胜出的设计接着就会被印刷在T恤上出售。获得的利润都被用来举办另一场比赛,以及印刷更多的优胜设计。在一开始的几轮比赛中,获胜的设计者们会得到几件免费的T恤,但是到2002年,他们已经能获得100元的现金奖励。
尼克尔和德哈特开始在新建的无贴网上举办比赛,他们各出资了500美元来资助这些比赛。随着无贴网的扩张,他们创立了母公司——斯金尼公司 (skinnyCorp),以发起其他的在线项目和社区。"最初的两年中,我们销售T恤所赚到的每一分钱回过头来又都被用来继续印刷更多的T恤。" 尼克尔回忆说。不单是资金紧张,他们的空闲时间也是捉襟见肘。尼克尔和德哈特两人都有全职工作,此外他们还要兼顾大学学习打理生意。
到2003年的时候,这显然已经不能仅仅只是他们的兴趣而已了。尼克尔和德哈特找到了办公的地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最终开始靠斯金尼公司获利 (通过编程,建立和设计其他的网站),甚至还雇用了他们的第一位员工。尽管利润还不是很丰厚,但无贴网证明,他们能够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
到2004年,900平方英尺的办公区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业务需要了。一眨眼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雇员已经增加到18人,办公室的大小也变成了现在的25000平方英尺。团队吸收了一位投资人——洞见创业合伙人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来管理他们的快速发展。尼克尔承认: “我对业务中富于创造性的有趣的一面要更感兴趣得多。让专业人士来投资我们的业务,帮助我们打理那些枯燥无趣的工作,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项T恤业务,看起来似乎是个很简单的概念,但是让我们来访问一下该网站,一窥这个模式能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与漫无目的的网络空间漫游不同,无贴网创建了一个生气勃勃的、与成员参与息息相关的社区,充满着吸引人的友好气氛。会员们可以去关注设计师们,了解有关名人们的T恤样式的实时信息,给提交的作品打分,或是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会员们聊得不亦乐乎。当尼克尔被问及有没有想过社区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时,他回答说: “我没有预想到它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我认为呈现各式各样的设计以供选择对于保持社区的新鲜活力十分重要。能够目睹设计潮流的兴衰过程很重要,我们总是需要时刻身处时尚潮头之上。"
无贴网位于芝加哥的旗舰零售店/陈列室 (图片来源: outlaw01)。
今天,优胜者们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 (2000美元),还可以额外获得网站的一次采访机会,增加曝光率,更重要的是,到处都能看到自己的设计被印在人们的胸前。也许甚至还包括一些名人的胸前,因为莫比 (Moby)、劲辣薯片 (Hot Chip)、十二月党 (Decemberists) 和音乐电视真人秀明星罗勃 (Rob) 和比克 (Big) 都是无贴网的拥趸。设计师们的成功故事也颇让人印象深刻。"淘奇多奇 (Tokidoki) 就是当一名艺术家的作品被展示在无贴网上,从而获得大量关注的绝佳例子,” 尼克尔指出。他说的是意大利艺术家西蒙·来诺 (Simone Legno),成名之后他与力士保 (LeSportsac)、鬼冢虎 (Oniksuka Tiger)、三丽鸥 (Sanrio) 这些品牌都开始有了合作。另一个例子是格伦·琼斯 (Glenn Jones),“凭借在无贴网上建立起来名声和成就,他最近辞去了原来的全职工作,开办了自己的T恤网站。"
对那些踌躇满志的设计师们,尼克尔有什么建议?"把你的作品上传到无贴网上!” 他带着几分玩笑说,接着又补充道,“我要说的是,尽量做那些让你充满激情的,你觉得有趣的工作。不要屈服于那些死板无趣的客户,那不值得!"
无贴帝国还在继续发展中,这证明了商业成功并不一定都是呆板媚俗的。2007年秋天,它的第一家零售店,或者说是社区中心,在芝加哥开张了。这家临街的店铺在楼上留出了一层的互动空间,在这里可举办宣传独立艺术家的画廊展、设计课程以及其他的专题活动。公司也创立了自己的独立品牌,来进一步完善最终产品。当被问到对无贴网的未来有何设想时,尼克尔陷入了沉思。"我们的计划是继续将现在的辉煌推向一个新的、过去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因为我们没有什么权威专家来主持评判,我们这些用户将是裁判。
本文原文发表于2008年5月16日。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May 16, 2008.
关于作者:劳拉·豪斯 (Laura House) 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写作的题材涉及生活方式、文化以及潮流的兴起。她的著作可见于《半身像》(BUST) 杂志、《乐在芝加哥》(Time Out Chicago) 杂志以及糖果生活网站 (DailyCandy)。她最近辞去广告文案的工作,离开了芝加哥,前往纽约的布鲁克林全心全意地寻找创作题材。
.评论报告不当评论.
by lackar
2010年9月7日很羡慕!
.
by 左寂
2010年10月29日很不错啊!
互联网上的信息设计
Information Design on the Web by Erik Spiekermann 翻译: 谭宏涛 2002年6月21日
某些设计工作被称为 "邪门的设计难题"。例如选举或社会保险的表单、时间表、地图、引导标识系统、目录,或是复杂的网站,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恰如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 McLuhan) 的名言所说: "任何情形一旦涉入过深,便会相反"。换句话说: 观察信息的结构,分析其语言——它的句法、语法和词汇——然后寻找其内在结构在视觉上的对应物。如果你找不出它的结构,就说明信息可能没有被足够清晰地定义。我们想要说些什么?谁是我们的听众?我们要展现怎样的形象?想达成怎样的结果?这种搜寻通常会分为三个层面: 语义学 (含义、内容和概念)、符号学 (外观、风格、视觉语汇) 和语用学 (它将如何应用)。
总会有一些设计师,他们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制作一些漂亮的图片,他们还喜欢用一些更具分析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过,这种分析推导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没多少艺术性可言——说直白一点,它们毫无吸引力。在网页的设计上依旧存在着这种对立: 商务顾问们能够很好的解释一个问题,但他们不关心这个问题在视觉上如何表现。而工程师和程序员们往往喜欢用后台工具的技术限制来反对设计师们去大胆尝试更激动人心的图形、有趣的界面或是令人惊奇的视觉效果。那么,谁才有资格去完成那些优秀的网络信息设计呢?
首先,那些不惧怕 "邪门的设计难题" 的传统媒体行业设计师 (这些行业本身就从未吸引过高收入和高回报) 也许要比那些新近大量涌现的、自诩的 "网络技术专家" 们更有资格从事网站设计。没错,那些传统设计师们不熟悉 "时间" 和 "动态" 这些新元素,但他们完全可以和那些技术专家们组成一个团队协同工作。设计一个实用并且美观的网站,更多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非某种风格的问题。那正是我现在所预言的——在网络行业的第一波篝火熄灭之后,富于经验的信息设计师们将转战互联网,在屏幕上一显身手。归根到底,糟糕的色彩、糟糕的解析度,不足够的空白,不确定的目标读者——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些信息设计师们所接受到的设计需求说明的一部分,这便是为什么对我来说,屏幕是另一种糟糕的纸张。
注: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本文原文发表于2002年6月21日。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June 21, 2002.
Information Design on the Web by Erik Spiekermann 翻译: 谭宏涛 2002年6月21日
某些设计工作被称为 "邪门的设计难题"。例如选举或社会保险的表单、时间表、地图、引导标识系统、目录,或是复杂的网站,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恰如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 McLuhan) 的名言所说: "任何情形一旦涉入过深,便会相反"。换句话说: 观察信息的结构,分析其语言——它的句法、语法和词汇——然后寻找其内在结构在视觉上的对应物。如果你找不出它的结构,就说明信息可能没有被足够清晰地定义。我们想要说些什么?谁是我们的听众?我们要展现怎样的形象?想达成怎样的结果?这种搜寻通常会分为三个层面: 语义学 (含义、内容和概念)、符号学 (外观、风格、视觉语汇) 和语用学 (它将如何应用)。
总会有一些设计师,他们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制作一些漂亮的图片,他们还喜欢用一些更具分析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过,这种分析推导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没多少艺术性可言——说直白一点,它们毫无吸引力。在网页的设计上依旧存在着这种对立: 商务顾问们能够很好的解释一个问题,但他们不关心这个问题在视觉上如何表现。而工程师和程序员们往往喜欢用后台工具的技术限制来反对设计师们去大胆尝试更激动人心的图形、有趣的界面或是令人惊奇的视觉效果。那么,谁才有资格去完成那些优秀的网络信息设计呢?
首先,那些不惧怕 "邪门的设计难题" 的传统媒体行业设计师 (这些行业本身就从未吸引过高收入和高回报) 也许要比那些新近大量涌现的、自诩的 "网络技术专家" 们更有资格从事网站设计。没错,那些传统设计师们不熟悉 "时间" 和 "动态" 这些新元素,但他们完全可以和那些技术专家们组成一个团队协同工作。设计一个实用并且美观的网站,更多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非某种风格的问题。那正是我现在所预言的——在网络行业的第一波篝火熄灭之后,富于经验的信息设计师们将转战互联网,在屏幕上一显身手。归根到底,糟糕的色彩、糟糕的解析度,不足够的空白,不确定的目标读者——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些信息设计师们所接受到的设计需求说明的一部分,这便是为什么对我来说,屏幕是另一种糟糕的纸张。
注: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本文原文发表于2002年6月21日。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June 21, 2002.
Wednesday, March 9, 2011
iLand 网站创建的心路历程
iLand Website's Emotional Journey by 脱悦,周为 2011年2月18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现已在美国从事设计工作的两位女性设计师创立 iLand 网站的经历,希望对中国年轻的设计师有所激励与启发。
iLand 的海报
1. iLand 的构想从何而来?iLand 象征着什么?
iLand 是一个正在孕育期就已经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品牌概念,创始于两位纽约的设计师周为和脱悦。纽约作为世界的文化艺术中心,其优越的大环境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得这个城市充满了故事和体验。身在纽约,神奇而意外的经历每分每秒都在发生。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在敏感与冲动的促使下决定去寻找一种独特的方式观察和聆听我们与这座城市之间发生的故事,并希望分享给世界上所有的人。
iLand 的初始构想基于一种对个人的情感抒发。我们两人在中国大学毕业后继续来美深造攻读硕士,学习,工作,一直到在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圈里面站稳脚跟,长久以来想把自己的心路和成长历程展现给世人,尤其是给中国年轻的设计师们激励和鼓舞。与此同时,两个人都心怀创业热情,并且两人专业刚好互补:周为在吴冠英指导的清华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毕业后,于耶鲁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分别就读平面和交互设计专业学习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human-centered design),此后在美国谷歌,微软和火狐公司的产品开发部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积累了大量的 IT 产品开发体验,目前担任纽约设计咨询公司 Roundarch 的高级咨询师和美术总监。脱悦曾就读于马里兰艺术学院并在著名设计师艾琳·露佩登 (Ellen Lupton) 的视觉互动研究所完成了多项有关平面与媒体的项目。在世界著名的 Pentagram 设计公司担任设计师之后,由于再次对传播媒介的商业价值产生了浓厚兴趣的脱悦转入了广告领域。如今在著名广告公司麦肯光明纽约总部 (McCann Erickson) 从事为国际客户的互动创意工作,这让脱悦对于新型网络媒体,市场和广告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
专业的相似和互补让两个人一拍即合,很快就有了个主意: 我们计划制作一个网络平台,以实时记录为主体,以网络互动为传播形式,通过几个真实留美女孩在纽约的生活故事来展现城市的文化,娱乐以及当地独特的现象,并鼓励和激发正在努力的中国和美国的年轻朋友们,促进彼此的联系和交流。iLand 中的 ‘I’ 代表着自我,‘Land’ 则代表自我价值实现的数字空间。这个名字承载着每个人美好的希望和寄托。
2. iLand 的存在与其他 SNS (全称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有什么不同?这个想法都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和无数创业产品一样,在创业的过程中 iLand 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有了演变和发展,逐渐成熟和成型。由于我们两人的工作都涉及到与社交网络关的领域,彼此对 SNS 有很多深刻的想法和见解。
当今网络空间里漫游的数据以纷繁复杂的形式存在并影响和控制着人们的沟通方式。通过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来对网络数据进行储存与采集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将在各个方面直接受到影响。比方说 Facebook 中用户不能建立更有效率和深层次的交流,而 LinkedIn 作为唯一上市的 SNS 网站,虽然在职业社交的交互模式上独具一格,但是交流方式却不够直接有趣和人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海量信息的增长以及 WEB3.0 时代的到来,对信息的获取,分拣,归纳和整合成为一种越来越大的需求。实现网络数据价值与利益更大化、更专业化是我们在产品开发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在大量的市场调查以及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下 SNS 的发展模式与最近流行的媒介和方向之后,我们认为,与其在漫无边际的网络宇宙中建立又一个小小的叙事互动空间,不如打破传统媒体的限制进一步创新: 我们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它们就像一段段声音碎片,若隐若现,有的飘渺地回荡在网络宇宙当中,有的还没有找到回旋就以悄然的消失了。所以, 何不建立一平台把碎片收集起来并编织成一段段美妙的旋律,来给每个人一个诠释自我和寻求共鸣的机会呢?很快我们就有了一个不错的主意,既是创建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性化的系统来收集和视觉化网络用户的数据, 以每个人最独特和真诚的故事为核心内容把所有的人联系起来,建立人们深层次的沟通和人性化的互动。
在酝酿和整合创作思路的过程当中,作为有设计思维背景的我们有和众多创业者与众不同一面: 那就是设计师眼中独特的对 “人” 的关注 (empathy)。这让我们对 iLand 的决策转型更加坚定: 我们的宗旨从自身演变到了他人。从倾诉自己的故事改为聆听他人的心声。这个突破性的转变让我们豁然开朗,那一刻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身价值的升华。
图: 两人工作
3. iLand 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你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既然是创业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挑战性。
在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关注自己的设计关系,还要在虚拟的网络设计中,维持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被 Twitter Feed,Facebook Live Stream 等不同的网络平台工具所定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责任。每个人好像在盛大的化妆舞会扮演着脱离真实自我的角色。在迷茫和黑暗中摸索寻找自我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作为设计师的我们不能够忽略这种网络文化对人带来的安全和隐私的威胁与挑战:数字信息的系统化带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产物 —— 人类个人信息的共享性,这种特性推进了个人信息的细节化以及个人价值的扩大化。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的隐藏在虚拟面具的背后,不久面具就变成透明的,每个人都要不可避免的暴露自己的身份。相反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个性与自我无限洋溢和展现的时代。每个人都会有无限的机会和平台来施展自己。个人品牌将是时代的主体,一切市场和商业的运作都将以受众为中心。个人品牌及商家品牌,个人形象及潮流趋势。推崇个人就是 iLand 的主旨。当然,“个人” 是最本质的话题也同样是最敏感的话题。这是人类学,心理学,社会的综合话题。古往今来,在对与个人的言论隐私与开放性上的争执在各个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从未平息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虚拟与现实的交错着,释放与隐藏纠结着,个人的价值,意义应该怎样来衡量和定义。iLand 的诞生也出于对这些重重疑问的解答。怎样以最优越的互动形式来体现 “个人”,这些都给 iLand 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 iLand 无数稿的设计中,我们鼓励并引导大家把自己最真实,最本质,最个性的一面展现出来。将简洁作为一个衡量标准,iLand 不会成为又一个 SNS 的责任,我们所设计的 iLand 上用户的交流方式是一种非常自然,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这使得用户们在网络中获得解放,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模式。
4. 你们都是设计师出身,这样的背景跟 iLand 的想法产生有什么相关性?
设计本身有很多含义,在 iLand 的成长过程中,设计时而作为动词,时而作为名词, 时而也作为形容词在各个方面从内到外地影响着我们。从我们的眼中,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空气一般,为我们营造生存的空间。
设计既是创业。两个词的界限越来越混淆了。尤其是对于用户体验设计来说,关注人的行为模式和创造简洁易用和有生命力的数字产品密不可分,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这要求设计师们密切的关注最新产品的交互模式,市场模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使得我们每次设计一个新产品,都经历着一次创业的磨练。在设计 iLand 的过程中,我们越发地体验到设计思维在商业运作上的重要性,而与 IDEO (世界领先的商业创新咨询公司) 所提倡的狭义的设计思维不同的是,我们更加提倡其中设计思维的实用性。设计模式的创始人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 说过,最好的设计是可以通过分析和整合人类的优越行为模式和环境的交互,创造经典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可以不断地被整合成一种设计的模式语言,在数字软件和网络产品的设计中,更需要设计师掌握和学习这种语言,创建感动人心和有人情味的产品,不只是枯燥和可用的工具。人性、创意、沟通、审美、内在美、情感、文化、共鸣这些都是 iLand 所反射出的关键词。也是 iLand 对文化传达的精髓所在。作为设计师我们,在创建 iLand 的过程中,提倡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一切以用户终极的深层的交流需求为出发点,力图改善人与人的沟通。我们相信,无论是以什么媒介、什么形式、什么内容、设计创造最感人的那种永恒的美的最终都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只有了解到内心的情感才能创造出最理想的沟通与互动。满足了用户的需要,也就满足了市场和商业的需求,利润模式和营销措施都会应运而生。
设计无处不在。在商品化极端成熟的社会,一切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产生和存在都由商业因素所导向。设计便是商业化的一种运行模式。网络互动,社交都是设计模式的时代产物。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人们的一切互动,沟通行为都存在于设计好的游戏规则当中。商家,品牌利用各种 SNS 平台的 “网络数据采集” 来实现有征对性、行业性、精准性的数据抓取,从而更大利益化的与人们产生有共鸣对话。当今很多设计规则已经从虚拟世界直接跨越到现实生活当中。与日俱增的基于地理位置的交互模式 Foursquare, Gowalla 等利用移动平台来激励消费行为。现实与虚拟变的越加模糊。对于用户或与消费者来说,这些游戏规则往往是单纯的刺激消费行为的圈套,它们会导致无知的网络用户产生盲目的消费与互动心理。甚至会影响到现实的生活行为。iLand 就是要体强调其数据采集分类的最合理化。一切从个人心理和最真实诉求为出发点,让求先于供,个人价值在前,社会的供应为后。引导用户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互动行为。iLand 的长期目的,就是要利用最优化的虚拟互动行为为人们创造最优越的现实生活。
设计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个宗旨贯穿了我们创业的整个过程。创业是辛苦的,甚至是非人性的,我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挤出时间,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工作着。但是设计作为一个行业和一种生活态度那积极的一面给与我们莫大的鼓舞。我们热爱着 iLand,热爱着和 iLand 有关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我们用心倾听着被我们采访每一个人的心声和故事,在每一次对话中获得力量和信心 —— 让 iLand 成为一个让用户实现自己梦想和价值的平台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有时候,在不眠之夜之后的清晨觉得疲惫,但是一想起 iLand 面市之后会给用户带 来非常大的利益,我们就咬着牙继续工作,相信非设计师的创业者难以体验到我们这种超越自我的心情。
5. iLand 的创办人是什么背景?这个想法是你们两个人怎么撮合出来?
iLand 是从一个神奇的故事开始的。iLand 的两位创办人原本就读于中国大连同一所高中 (著名的大连第十五中学),毕业之后的十年间互相杳无音信。去年7月4日,两人在纽约著名夜店 Hiro 的洗手间里意外相逢。感慨惊喜之余也发现两人都从事设计行业,脱悦在世界著名广告公司麦肯光明做数字媒体美术总监,周为在纽约著名设计咨询公司做用户体验总监。进一步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彼此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美的探索,对于设计的痴情,还有满脑子新颖的想法,工作狂的习性,骨子里的胆识和上进心 —— 这所有的一切把我们两人紧密的联系起来,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热情。似乎就是那相逢的一刹那,我们两个人的命运中就注定要做一番事业。iLand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6. iLand 刚刚起步,近期内你们希望有哪些发展?最终的期望和目标是什么?怎么衡量成功与否?
我们希望在 iLand 正式推出之前能够得到更多大众的关注与参与。尤其是中国设计师们的参与。我们渴望听到更多意见和建议,更希望人们来帮助我们一起让 iLand 成功。iLand 是一个非盈利性的项目,最终的目的是让在这个平台上的每个用户互相帮助,让每个人的梦想实现,目标达成。我们相信这个项目就像开源的火狐项目一样,逐渐会吸引各界人士的各种帮助和支持、士气上的、代码开发上的、市场宣传上的、甚至是资本上的。作为创始人的我们认为无论 iLand 走到哪里都是成功的。因为 iLand 是属于每一 个人的 SNS。同时通过 iLand,每人都会激发和感染身边的人共同创造积极和有意义的 SNS。在做 iLand 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中美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鼓励,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也许就是 iLand 的最大的贡献和意义所在。
关于作者: 脱悦出生于海滨之都大连。2006曾就读于马里兰艺术学院艾琳·露佩登 (Ellen Lupton) 的视觉研究生班,获得硕士学位。现任麦肯国际广告公司纽约总部的创意美术总监。喜欢时尚,喜欢用不同的语言谈话,喜欢素食主义。
关于作者: 周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耶鲁大学攻读平面设计,后转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获交互设计硕士。曾于微软 Shell Vista 组和火狐 (Mozilla) 任职交互设计师,目前担任 Roundarch 高级用户体验咨询师和美术总监。喜欢亦舒和科幻。
.评论报告不当评论.
by Yuchen Zhang
2011年3月4日我同样在纽约做设计, 很为你们的项目所启发。很高兴你们能在忙忙碌碌的每一天中,抽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项目。而且纽约这个城市到处是新主意,新创意,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摇篮,做这样的一个项目会有受很多人喜欢的!加油!
..添加评论.
AIGA 鼓励谨慎、负责的分析。请明智地进行评论,避免针对任何个人、机构或者工作实体的伤害。
姓名
Email 地址
(不会公开)
URL
(可选)
iLand Website's Emotional Journey by 脱悦,周为 2011年2月18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现已在美国从事设计工作的两位女性设计师创立 iLand 网站的经历,希望对中国年轻的设计师有所激励与启发。
iLand 的海报
1. iLand 的构想从何而来?iLand 象征着什么?
iLand 是一个正在孕育期就已经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品牌概念,创始于两位纽约的设计师周为和脱悦。纽约作为世界的文化艺术中心,其优越的大环境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得这个城市充满了故事和体验。身在纽约,神奇而意外的经历每分每秒都在发生。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在敏感与冲动的促使下决定去寻找一种独特的方式观察和聆听我们与这座城市之间发生的故事,并希望分享给世界上所有的人。
iLand 的初始构想基于一种对个人的情感抒发。我们两人在中国大学毕业后继续来美深造攻读硕士,学习,工作,一直到在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圈里面站稳脚跟,长久以来想把自己的心路和成长历程展现给世人,尤其是给中国年轻的设计师们激励和鼓舞。与此同时,两个人都心怀创业热情,并且两人专业刚好互补:周为在吴冠英指导的清华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毕业后,于耶鲁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分别就读平面和交互设计专业学习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human-centered design),此后在美国谷歌,微软和火狐公司的产品开发部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积累了大量的 IT 产品开发体验,目前担任纽约设计咨询公司 Roundarch 的高级咨询师和美术总监。脱悦曾就读于马里兰艺术学院并在著名设计师艾琳·露佩登 (Ellen Lupton) 的视觉互动研究所完成了多项有关平面与媒体的项目。在世界著名的 Pentagram 设计公司担任设计师之后,由于再次对传播媒介的商业价值产生了浓厚兴趣的脱悦转入了广告领域。如今在著名广告公司麦肯光明纽约总部 (McCann Erickson) 从事为国际客户的互动创意工作,这让脱悦对于新型网络媒体,市场和广告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
专业的相似和互补让两个人一拍即合,很快就有了个主意: 我们计划制作一个网络平台,以实时记录为主体,以网络互动为传播形式,通过几个真实留美女孩在纽约的生活故事来展现城市的文化,娱乐以及当地独特的现象,并鼓励和激发正在努力的中国和美国的年轻朋友们,促进彼此的联系和交流。iLand 中的 ‘I’ 代表着自我,‘Land’ 则代表自我价值实现的数字空间。这个名字承载着每个人美好的希望和寄托。
2. iLand 的存在与其他 SNS (全称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有什么不同?这个想法都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和无数创业产品一样,在创业的过程中 iLand 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有了演变和发展,逐渐成熟和成型。由于我们两人的工作都涉及到与社交网络关的领域,彼此对 SNS 有很多深刻的想法和见解。
当今网络空间里漫游的数据以纷繁复杂的形式存在并影响和控制着人们的沟通方式。通过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来对网络数据进行储存与采集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将在各个方面直接受到影响。比方说 Facebook 中用户不能建立更有效率和深层次的交流,而 LinkedIn 作为唯一上市的 SNS 网站,虽然在职业社交的交互模式上独具一格,但是交流方式却不够直接有趣和人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海量信息的增长以及 WEB3.0 时代的到来,对信息的获取,分拣,归纳和整合成为一种越来越大的需求。实现网络数据价值与利益更大化、更专业化是我们在产品开发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在大量的市场调查以及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下 SNS 的发展模式与最近流行的媒介和方向之后,我们认为,与其在漫无边际的网络宇宙中建立又一个小小的叙事互动空间,不如打破传统媒体的限制进一步创新: 我们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它们就像一段段声音碎片,若隐若现,有的飘渺地回荡在网络宇宙当中,有的还没有找到回旋就以悄然的消失了。所以, 何不建立一平台把碎片收集起来并编织成一段段美妙的旋律,来给每个人一个诠释自我和寻求共鸣的机会呢?很快我们就有了一个不错的主意,既是创建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性化的系统来收集和视觉化网络用户的数据, 以每个人最独特和真诚的故事为核心内容把所有的人联系起来,建立人们深层次的沟通和人性化的互动。
在酝酿和整合创作思路的过程当中,作为有设计思维背景的我们有和众多创业者与众不同一面: 那就是设计师眼中独特的对 “人” 的关注 (empathy)。这让我们对 iLand 的决策转型更加坚定: 我们的宗旨从自身演变到了他人。从倾诉自己的故事改为聆听他人的心声。这个突破性的转变让我们豁然开朗,那一刻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身价值的升华。
图: 两人工作
3. iLand 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你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既然是创业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挑战性。
在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关注自己的设计关系,还要在虚拟的网络设计中,维持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被 Twitter Feed,Facebook Live Stream 等不同的网络平台工具所定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责任。每个人好像在盛大的化妆舞会扮演着脱离真实自我的角色。在迷茫和黑暗中摸索寻找自我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作为设计师的我们不能够忽略这种网络文化对人带来的安全和隐私的威胁与挑战:数字信息的系统化带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产物 —— 人类个人信息的共享性,这种特性推进了个人信息的细节化以及个人价值的扩大化。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的隐藏在虚拟面具的背后,不久面具就变成透明的,每个人都要不可避免的暴露自己的身份。相反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个性与自我无限洋溢和展现的时代。每个人都会有无限的机会和平台来施展自己。个人品牌将是时代的主体,一切市场和商业的运作都将以受众为中心。个人品牌及商家品牌,个人形象及潮流趋势。推崇个人就是 iLand 的主旨。当然,“个人” 是最本质的话题也同样是最敏感的话题。这是人类学,心理学,社会的综合话题。古往今来,在对与个人的言论隐私与开放性上的争执在各个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从未平息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虚拟与现实的交错着,释放与隐藏纠结着,个人的价值,意义应该怎样来衡量和定义。iLand 的诞生也出于对这些重重疑问的解答。怎样以最优越的互动形式来体现 “个人”,这些都给 iLand 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 iLand 无数稿的设计中,我们鼓励并引导大家把自己最真实,最本质,最个性的一面展现出来。将简洁作为一个衡量标准,iLand 不会成为又一个 SNS 的责任,我们所设计的 iLand 上用户的交流方式是一种非常自然,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这使得用户们在网络中获得解放,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模式。
4. 你们都是设计师出身,这样的背景跟 iLand 的想法产生有什么相关性?
设计本身有很多含义,在 iLand 的成长过程中,设计时而作为动词,时而作为名词, 时而也作为形容词在各个方面从内到外地影响着我们。从我们的眼中,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空气一般,为我们营造生存的空间。
设计既是创业。两个词的界限越来越混淆了。尤其是对于用户体验设计来说,关注人的行为模式和创造简洁易用和有生命力的数字产品密不可分,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这要求设计师们密切的关注最新产品的交互模式,市场模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使得我们每次设计一个新产品,都经历着一次创业的磨练。在设计 iLand 的过程中,我们越发地体验到设计思维在商业运作上的重要性,而与 IDEO (世界领先的商业创新咨询公司) 所提倡的狭义的设计思维不同的是,我们更加提倡其中设计思维的实用性。设计模式的创始人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 说过,最好的设计是可以通过分析和整合人类的优越行为模式和环境的交互,创造经典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可以不断地被整合成一种设计的模式语言,在数字软件和网络产品的设计中,更需要设计师掌握和学习这种语言,创建感动人心和有人情味的产品,不只是枯燥和可用的工具。人性、创意、沟通、审美、内在美、情感、文化、共鸣这些都是 iLand 所反射出的关键词。也是 iLand 对文化传达的精髓所在。作为设计师我们,在创建 iLand 的过程中,提倡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一切以用户终极的深层的交流需求为出发点,力图改善人与人的沟通。我们相信,无论是以什么媒介、什么形式、什么内容、设计创造最感人的那种永恒的美的最终都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只有了解到内心的情感才能创造出最理想的沟通与互动。满足了用户的需要,也就满足了市场和商业的需求,利润模式和营销措施都会应运而生。
设计无处不在。在商品化极端成熟的社会,一切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产生和存在都由商业因素所导向。设计便是商业化的一种运行模式。网络互动,社交都是设计模式的时代产物。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人们的一切互动,沟通行为都存在于设计好的游戏规则当中。商家,品牌利用各种 SNS 平台的 “网络数据采集” 来实现有征对性、行业性、精准性的数据抓取,从而更大利益化的与人们产生有共鸣对话。当今很多设计规则已经从虚拟世界直接跨越到现实生活当中。与日俱增的基于地理位置的交互模式 Foursquare, Gowalla 等利用移动平台来激励消费行为。现实与虚拟变的越加模糊。对于用户或与消费者来说,这些游戏规则往往是单纯的刺激消费行为的圈套,它们会导致无知的网络用户产生盲目的消费与互动心理。甚至会影响到现实的生活行为。iLand 就是要体强调其数据采集分类的最合理化。一切从个人心理和最真实诉求为出发点,让求先于供,个人价值在前,社会的供应为后。引导用户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互动行为。iLand 的长期目的,就是要利用最优化的虚拟互动行为为人们创造最优越的现实生活。
设计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个宗旨贯穿了我们创业的整个过程。创业是辛苦的,甚至是非人性的,我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挤出时间,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工作着。但是设计作为一个行业和一种生活态度那积极的一面给与我们莫大的鼓舞。我们热爱着 iLand,热爱着和 iLand 有关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我们用心倾听着被我们采访每一个人的心声和故事,在每一次对话中获得力量和信心 —— 让 iLand 成为一个让用户实现自己梦想和价值的平台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有时候,在不眠之夜之后的清晨觉得疲惫,但是一想起 iLand 面市之后会给用户带 来非常大的利益,我们就咬着牙继续工作,相信非设计师的创业者难以体验到我们这种超越自我的心情。
5. iLand 的创办人是什么背景?这个想法是你们两个人怎么撮合出来?
iLand 是从一个神奇的故事开始的。iLand 的两位创办人原本就读于中国大连同一所高中 (著名的大连第十五中学),毕业之后的十年间互相杳无音信。去年7月4日,两人在纽约著名夜店 Hiro 的洗手间里意外相逢。感慨惊喜之余也发现两人都从事设计行业,脱悦在世界著名广告公司麦肯光明做数字媒体美术总监,周为在纽约著名设计咨询公司做用户体验总监。进一步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彼此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美的探索,对于设计的痴情,还有满脑子新颖的想法,工作狂的习性,骨子里的胆识和上进心 —— 这所有的一切把我们两人紧密的联系起来,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热情。似乎就是那相逢的一刹那,我们两个人的命运中就注定要做一番事业。iLand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6. iLand 刚刚起步,近期内你们希望有哪些发展?最终的期望和目标是什么?怎么衡量成功与否?
我们希望在 iLand 正式推出之前能够得到更多大众的关注与参与。尤其是中国设计师们的参与。我们渴望听到更多意见和建议,更希望人们来帮助我们一起让 iLand 成功。iLand 是一个非盈利性的项目,最终的目的是让在这个平台上的每个用户互相帮助,让每个人的梦想实现,目标达成。我们相信这个项目就像开源的火狐项目一样,逐渐会吸引各界人士的各种帮助和支持、士气上的、代码开发上的、市场宣传上的、甚至是资本上的。作为创始人的我们认为无论 iLand 走到哪里都是成功的。因为 iLand 是属于每一 个人的 SNS。同时通过 iLand,每人都会激发和感染身边的人共同创造积极和有意义的 SNS。在做 iLand 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中美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鼓励,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也许就是 iLand 的最大的贡献和意义所在。
关于作者: 脱悦出生于海滨之都大连。2006曾就读于马里兰艺术学院艾琳·露佩登 (Ellen Lupton) 的视觉研究生班,获得硕士学位。现任麦肯国际广告公司纽约总部的创意美术总监。喜欢时尚,喜欢用不同的语言谈话,喜欢素食主义。
关于作者: 周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耶鲁大学攻读平面设计,后转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获交互设计硕士。曾于微软 Shell Vista 组和火狐 (Mozilla) 任职交互设计师,目前担任 Roundarch 高级用户体验咨询师和美术总监。喜欢亦舒和科幻。
.评论报告不当评论.
by Yuchen Zhang
2011年3月4日我同样在纽约做设计, 很为你们的项目所启发。很高兴你们能在忙忙碌碌的每一天中,抽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项目。而且纽约这个城市到处是新主意,新创意,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摇篮,做这样的一个项目会有受很多人喜欢的!加油!
..添加评论.
AIGA 鼓励谨慎、负责的分析。请明智地进行评论,避免针对任何个人、机构或者工作实体的伤害。
姓名
Email 地址
(不会公开)
URL
(可选)
期货
百科名片
期货(Futures)与现货相对。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者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对期货的不恰当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
目录
期货历史
基本术语
期货合约主要特点
组成要素
合约内容
期货合约条款内容
合约作用
期货的作用
期货交易分类
特征
功能
概念对比期货与股票
期货与期权
期货与现货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
期货市场基本制度
作用
期货套期保值
期货套利方法(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2)跨市场套利(跨市套利)
(3)跨商品套利
中国的期货品种
相关书籍
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一览表
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期货交易平台
考试用书
预测期货的工具期货历史
基本术语
期货合约 主要特点
组成要素
合约内容
期货合约条款内容
合约作用
期货的作用
期货交易 分类
特征
功能
概念对比 期货与股票
期货与期权
期货与现货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
期货市场 基本制度
作用
期货套期保值
期货套利方法
(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2)跨市场套利(跨市套利) (3)跨商品套利中国的期货品种相关书籍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一览表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期货交易平台考试用书预测期货的工具展开 编辑本段期货历史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 期货大会
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目的是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国推出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编辑本段基本术语
期货合约:为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保证金:是指期货交易者按照规定标准交纳的资金,用于结算和保证履约。 结算:是指根据期货交易所公布的结算价格对交易双方的交易盈亏状况进行的资金清算。 交割:是指期货合约到期时,根据期货[1]交易所的规则和程序,交易双方通过该期货合约所载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了结到期未平仓合约的过程。 开仓:开始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称为“开仓”或“建立交易部位”。 平仓:是指期货交易者买入或者卖出与其所持期货合约的品种、数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了结期货交易的行为。 持仓量:是指期货交易者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数量。 仓单:是指交割仓库开出并经期货交易所认定的标准化提货凭证。 期货K线图
撮合成交:是指期货交易所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对交易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配对的过程。包括做市商方式和竞价方式。 涨跌停板: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不得高于或者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出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强行平仓制度:是指当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客户持仓超出规定的持仓限额,因客户违规受到处罚的,根据交易所的紧急措施应予强行平仓的,其他应予强行平仓的情况发生时,期货经纪公司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实行强行平仓的制度。 套利:投机者或对冲者都可以使用的一种交易技术,即在某市场买进现货或期货商品,同时在另一个市场卖出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并希望两个交易会产生价差而获利。 开仓、持仓和平仓:期货交易中的买、卖行为,只要是新建头寸都叫开仓。交易者手中持有的头寸,称为持仓。平仓是指交易者了结持仓的交易行为,了结的方式是针对持仓方向作相反的对冲买卖。 由于开仓和平仓的含义不同,交易者在买卖期货合约时必须指明是开仓还是平仓。 例:某一投资者在12月30日买进3月沪深300指数期货10手(张),成交价格为1450点,这时,他就有了10手多头持仓。到明年1月10日,该投资者见期货价格上涨到1500点,于是按此价格卖出平仓5手3月股指期货,成交之后,该投资者实际持仓还剩5手多单。如果当日该投资者在报单时报的是卖出开仓5手3月股指期货,成交之后,该投资者的实际持仓就应该是15手,10手多头持仓和5手空头持仓。 爆仓:是指投资者帐户权益为负数。表明投资者不仅赔光了全部保证金而且还倒欠期货经纪公司债务。由于期货交易实行逐日清算制度和强制平仓制度,一般情况下爆仓是不会发生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在行情发生跳空变化时,持仓较重且方向相反的帐户就有可能发生爆仓。 发生爆仓时,投资者必须及时将亏空补足,否则会面临法律追索。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特别控制好仓位,切忌象股票交易那样满仓操作。并且对行情进行及时跟踪,不能象股票交易那样一买了之。 多头和空头:期货交易实行双向交易机制,既有买方又有卖方。在期货交易中,买方称为多头,卖方称为空头。虽然股票市场交易中也将买方称为多头,卖方称为空头。但股票交易中的卖方必须是持有股票的人,没有股票的人是不能卖的。 结算价格: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成交价格按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结算价。结算价是进行当日未平仓合约盈亏结算和制订下一交易日涨跌停板额的依据。 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当日交易期间所有成交合约的双边数量。 持仓量:是指期货交易者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双边数量。 总持仓量:是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在该期货合约上总的“未平仓合约”数量。在交易所发布的行情信息中,专门有“总持仓”一栏。 总持仓量的变化,反映投资者对该合约的交易兴趣,是投资者参与该合约交易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总持仓量在持续增长,表明交易双方都在开仓,投资者对该合约的兴趣在增长,场外资金在不断涌入该合约交易中;相反,当总持仓量不断减少,表明交易双方都在平仓出局,交易者对该合约的兴趣在退潮。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交易量增长时,总持仓量却变化不大,这表明市场以换手交易为主。
换手交易:换手交易有“多头换手”和“空头换手”,当原来持有多头的交易者卖出平仓,但新的多头又开仓买进时称为“多头换手”;而“空头换手”是指原来持有空头的交易者在买进平仓,但新的空头在开仓卖出。 交易指令:股指期货交易有三种指令:市价指令、限价指令和取消指令。交易指令当日有效,在指令成交前,客户可提出变更或撤销。 第一、市价指令:指不限定价格的买卖申报,尽可能以市场最好价格成交的指令。 第二、限价指令:指执行时必须按限定价格或更好价格成交的指令。它的特点是如果成交,一定是客户预期或更好的价格。 第三、取消指令:指客户将之前下达的某一指令取消的指令。如果在取消指令生效之前,前一指令已经成交,则称为取消不及,客户必须接受成交结果。如果部分成交,则可将剩余部分还未成交的撤消。 套期保值:买进(卖出)与现货市场上经营的商品数量相当,期限相近,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相应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进)同样的期货合约来抵补这一商品或金融工具因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保证金:保证金是交易所要求投资者为确保履约提供的财力担保,是投资者对其所持交易部位负责所表示的信誉,交存在其帐户上的一笔资金。按照性质不同,保证金分为交易保证金、结算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三种。交易保证金是指投资者在交易所专用结算帐户中确保履约的资金,是已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结算保证金是投资者在交易所专用结算帐户中除去已在交易所占用的交易保证金后剩余部分。追加保证金是指如果投资者账户当日权益小于持仓保证金,意味着资金余额是负数,同时也意味着保证金不足。按照规定,期货经纪公司会通知帐户所有人在下一交易日开市之前将保证金补足。这被称为追加保证金。 强制平仓:如果帐户所有人在下一交易日开市之前没有将保证金补足,按照规定,期货经纪公司可以对该帐户所有人的持仓实施部分或全部强制平仓,直至留存的保证金符合规定的要求。 头寸限制:即交易部位限制。指交易所对投资者规定的所能持有某一期货合约数量的最大限度,是从市场份额分配方面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 竞价方式:计算机撮合成交。计算机撮合成交是根据公开喊价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自动化交易方式,具有准确、连续、速度快、容量大等优点。 期货交易早期,由于没有计算机,故在交易时都采用公开喊价方式。公开喊价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连续竞价制(动盘),是指场内交易者在交易所交易池内面对面地公开喊价,表达各自买进或卖出合约的要求。这种竞价方式是期货交易的主流,欧美期货市场都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场内气氛活跃,但缺陷是人员规模受场地限制。众多的交易者拥挤在交易池内,人声鼎沸,以致于交易者不得不用手势来帮助传递交易信息。这种方式另一个缺陷是场内交易员比场外交易者有更多的信息和时间优势。抢帽子交易往往成了场内交易员的专利。 公开喊价另一种形式是日本的一节一价制。一节一价制把每个交易日分为若干节,每节交易中一种合约只有一个价格。每节交易先由主持人叫价,场内交易员根据其叫价申报买卖数量,如果买量比卖量多,则主持人另报一个更高的价;反之,则报一个更低的价,直至在某一价格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数量相等时为止。计算机技术普及后,世界各国交易所纷纷采用计算机来代替原先的公开喊价方式。 头寸:是一种市场约定,既未进行对冲处理的买或卖期货合约数量。对买进者,称处于多头头寸;对卖出者,称处于空头头寸。 持仓量:是指买卖双方开立的还未实行反向平仓操作的合约数量总和。持仓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场交易规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双方对当前价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设以两个人作为交易对手的时候,一人开仓买入1手合约,另一人开仓卖出1手合约,则持仓量显示为2手。 内盘、外盘:等同于股票软件中的内外盘。如:委托以卖方成交的纳入“外盘”,委托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外盘”和“内盘”相加为成交量。 总手:指截止到现在的时间,此合约总共成交的手数。国内是以双方各成交1手计算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数都是双数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时间内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仓差:是持仓差的简称,指目前持仓量与昨日收盘价对应的持仓量的差。为正则是今天的持仓量增加,为负则是持仓量减少。 持仓差就是持仓的增减变化情况。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货合约的持仓为6万手,而昨天的时候是5万手,那今天的持仓差就是1万手了。另:在成交栏里也有仓差变化,在这里是指现在这一笔成交单引发的持仓量变化与上一笔的即时持仓量的对比,是增仓还是减仓。 多开:是多头开仓的简称,指持仓量增加,但持仓量的增加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买盘。 空开:是空头开仓的简称,指持仓量增加,但持仓量的增加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卖盘;例如:将上例中的卖出、买入反过来即可。 双开:指某笔成交中,开仓量等于现量,平仓量为零,持仓量增加,差值等于现量,表明多空双方均增仓。 双平:指某笔成交中,开仓量等于零,平仓量为现量,持仓量减少,差值等于现量,表明多空双方均减仓。原有多头卖出平仓,原有空头买入平仓,持仓量减少。 多换、空换:是多头换手、空头换手的简称,若在某笔成交中,开仓和平仓量均等于现成交量的一半,持仓量不变,则表明多头仓位和空头仓位都未发生变化,只是部分仓位在多头之间或空头之间发生了转移,结合内外盘的状态,我们定义外盘时该笔成交的状态为多换手,内盘时为空换手。 多平、空平:是多头平仓、空头平仓的简称,多头平仓指持仓量减少,但持仓量的减少绝对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卖盘;空头平仓指持仓量减少,但持仓量的减少绝对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买盘。 例如:假设以三个人作为交易对手,其中甲有多头持仓5手,乙有空头持仓5手,丙没有持仓;若甲想平仓了结部分持仓,则挂出卖出平仓3手,丙认为大盘会跌,则挂出卖出开仓2手,在此时乙也想平仓了结,则以现价(卖出价)挂出买入平仓5手成交,盘面会显示:空平(空头平仓),现手成交量10手,仓差为-6。如果是多头平仓则是把乙作为主动挂出平仓单,甲随后再平仓即可。 期货贴水与期货升水:在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升水;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贴水。 正向市场:在正常情况下,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 反向市场:在特殊情况下,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 斩仓:在交易中,所持头寸与价格走势相反,为防止亏损过多而采取的平仓措施。 撮合成交 :是指期货交易所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对交易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配对的过程。 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客户(或非经纪会员)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
编辑本段期货合约
主要特点
A.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 B.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价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国外大多采用公开叫价方式,而我国均采用电脑交易。 C.期货合约的履行由交易所担保,不允许私下交易。 D.期货合约可通过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
组成要素
A.交易品种 B.交易数量和单位 C.最小变动价位,报价须是最小变动价位的整倍数 D.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涨跌停板。当市场价格涨到最大涨幅时,我们称"涨停板",反之,称"跌停板"。 E.合约月份 F.交易时间 G.最后交易日:最后交易日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合约交割月份中进行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H.交割时间:指该合约规定进行实物交割的时间 I.交割标准和等级 J.交割地点 K.保证金 L.交易手续费
合约内容
合约名称、交易单位、报价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交割月份、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交割日期、交割品级、交割地点、最低交易保证金、交易手续费、交割方式、交易代码等。期货合约附件与期货合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期货合约条款内容
最小变动价位:指该期货合约单位价格涨跌变动的最小值。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又称涨跌停板)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不得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期货合约交割月份:是指该合约规定进行交割的月份。 最后交易日: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合约交割月份中进行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期货合约交易单位“手”:期货交易必须以“一手”的整数倍进行,不同交易品种每手合约的商品数量,在该品种的期货合约中载明。 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是该期货合约的基准交割品在基准交割仓库交货的含增值税价格。合约交易价格包括开盘价、收盘价、结算价等。 期货合约的买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买入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而期货合约的卖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卖出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有些期货合约在到期时不是进行实物交割而是结算差价,例如股指期货到期就是按照现货指数的某个平均来对未平仓的期货合约进行最后结算。)当然期货合约的交易者还可以选择在合约到期前进行反向买卖来冲销这种义务。
合约作用
一是吸引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买卖合约,锁定成本,规避因现货市场的商品价格波动风险而可能造成损失。 二是吸引投机者进行风险投资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
编辑本段期货的作用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如果将进行期货投资的人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为两类———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就是对现货保值。看涨时买入(即进行多头),在看跌时卖 期货
出(即空头),简单地说,就是在现货市场买进(或卖出)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或买入)相同数量的同种商品,进而无论现货供应市场价格怎么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并且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投机者则是以获取价差为最终目的,其收益直接来源于价差。投机者根据自己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做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如果这种判断与市场价格走势相同,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可获取投机利润;如果判断与价格走势相反,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承担投机损失。投机者主动承担风险,他的出现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性,保障了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对市场而言,投机者的出现缓解了市场价格可能产生的过大波动。在期货交易中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缺一不可!投机者提供套期保值者所需要的风险资金。投机者用其资金参与期货交易,承担了套期保值者所希望转嫁的价格风险。投机者的参与,使相关市场或商品的价格变化步调趋于一致,增加了市场交易量,从而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便于套期保值者对冲其合约,自由进出市场。期货的产生使投资者找到了一个相对有效的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渠道,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也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编辑本段期货交易
分类
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又分工业品(可细分为金属商品(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商品)、能源商品)、农产品、其他商品等。金融期货主要是传统的金融商品(工具)如股指、利率、汇率等,各类期货交易包括期权交易等。 商品期货 农产品期货:如棉花、大豆、小麦、玉米、白糖、咖啡、猪腩、菜籽油、棕榈油。 金属期货:如铜、铝、锡、铅、锌、镍、黄金、白银。 能源期货:如原油、汽油、燃料油。新兴品种包括气温、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天然橡胶。 金融期货 股指期货:如英国FTSE指数、德国DAX指数、东京日经平均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 利率期货 外汇期货
特征
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制定的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的标准化的、受法律约束并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收某一商品或金融资产的合约。 期货交易是一种标准化交易。标准化指的是在期货交易过程中除合约价格外,期货合约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 期货交易实行多空双向交易制度。 期货交易实行T+0交易制度。 期货交易是一种差额保证金交易。 期货交易实行逐日盯市,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期货经纪公司根据期货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客户进行结算并将结算结果及时通知客户。 期货市场实行保证金制度和逐日盯市、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是控制市场风险的特有制度。 1、期货交易的双向性:期货交易与股市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期货可以双向交易,期货可以买空也可卖空。价钱,而做空也可以赚钱,所以说期货无熊市。 【在熊市中,股市会萧条而期货市场却风光依旧,机会依然】 2、期货交易的费用低:对期货交易国家不征收印花税等税费,唯一费用就是交易手续费。国内三家交易所目前手续在万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经纪公司的附加费用,单边手续费亦不足交易额的千分之一。 【低廉的费用是成功的一个保证】 3、期货交易的杠杆作用: 杠杆原理是期货投资魅力所在。期货市场里交易无需支付全部资金,目前国内期货交易有时需要支付5%保证金(视情况而定)即可获得未来交易的权利。 由于保证金的运用,原本行情被以十余倍放大。我们假设某日铜价格封涨停(期货里涨停仅为上个交易日的3%),操作对了,我们的资金利润率达60%(3%÷5%)之巨,是股市涨停板的6倍。 【有机会才能赚钱】 4、"T+0"交易机会翻番:期货是"T+0"的交易,使您的资金应用达到极致,您在把握趋势后,可以随时交易,随时平仓。 【方便的进出可以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5、期货是零和市场:期货是零和市场,期货市场本身并不创造利润,并且有交易费用。但在某一时段里,不考虑资金的进出和提取交易费用,期货市场总资金量是不变的,市场参与者的盈利来自另一个交易者的亏损。 在股票市场步入熊市之即,市场价格大幅缩水,加之分红的微薄,国家、企业吸纳资金,也无做空机制。股票市场的资金总量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负增长,获利总额将小于亏损额。 【零永远大于负数】 综合国家政策、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期货的本身特点都决定期货有着巨大发展空间。
功能
发现价格:由于期货交易是公开进行的对远期交割商品的一种合约交易,在这个市场中集中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点,对各种信息的不同理解,通过公开竞价形式产生对远期价格的不同看法。期货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反映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的预期。这种价格信息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例:湖南常德市粮油总公司利用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价格指导农民创收。1994年以前,常德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土地抛荒严重。1994年初,常德市政府从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掌握了9、10月份粳米的预期价格(当时当地现货价格在2000元/吨以下,而粮交所10份粳米期货合约的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就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7。2万亩,水稻增产25万吨获得了很好的收益,而到当年的10月份,现货价格上升到2350多元/吨。 回避风险:期货交易的产生,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期现货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使期现货市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商品销售价格,保住既定利润,回避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现货商品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交易方式。 期货交易之所以能够保值,是因为某一特定商品的期现货价格同时受共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的价格变动方向一般是一致的,由于有交割机制的存在,在临近期货合约交割期,期现货价格具有趋同性。 交割:期货交易的了结(即平仓)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冲平仓;二是实物交割。实物交割就是用实物交收的方式来履行期货交易的责任。因此,期货交割是指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在合约到期时,对各自持有的到期未平仓合约按交易所的规定履行实物交割,了结其期货交易的行为。实物交割在期货合约总量中占的比例很小,然而正是实物交割机制的存在,使期货价格变动与相关现货价格变动具有同步性,并随着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步趋近。实物交割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现货交易行为,但在期货交易中发生的实物交割则是期货交易的延续,它处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交接点,是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期货交易中的实物交割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基础,是期货市场两大经济功能发挥的根本前提。 期货交易的两大功能使期货市场两种交易模式有了运用的舞台和基础,价格发现功能需要有众多的投机者参与,集中大量的市场信息和充沛的流动性,而套期保值交易方式的存在又为回避风险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同时期货也是一种投资工具。由于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起伏,交易者可以利用套利交易通过合约的价差赚取风险利润。
编辑本段概念对比
期货与股票
区别 期货的炒作方式与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期货与股票的区别 投资报酬不一样:期货交易由于其保证金的杠杆原理,可以放大收益,四两拨千斤。期货只需付出合约总值的10%以下的本钱;股票则必须100%投入资金,要融资则需付出利息代价。 交易方式不一样:国内股票只能做多,而期货则既能做多,又能做空。 另外,国内股市为T+1交易,期货交易实行T+0交易,当天交易次数不限。 【我国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其中有90只标的股票可以进行做空交易,即T+0交易。】 股票和期货特点比较 一,以小搏大:股票是全额交易,即有多少钱只能买多少股票,而期货是保证金制,即只需缴纳成交额的5%至10%,就可进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资者有一万元,买10元一股的股票能买1000股,而投资期货就可以成交10万元的商品期货合约,这就是以小搏大。 二,双向交易:股票是单向交易,只能先买股票,才能卖出;而期货即可以先买进也可以先卖出,这就是双向交易。 三,时间制约:股票交易无时间限制,如果被套可以长期持仓,而期货必须到期交割,否则交易所将强行平仓或以实物交割。 四,盈亏实际:股票投资回报有两部分,其一是市场差价,其二是分红派息,而期货投资的盈亏在市场交易中就是实际盈亏。 五,风险巨大:期货由于实行保证金制、追加保证金制和到期强行平仓的限制,从而使其更具有高报酬、高风险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期货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顷刻间一贫如洗,投资者要慎重投资。 六,交易模式:股票实行T+1交易,当天买进的股票至少要持有到第二个交易日。期货施行T+0交易,当天就可平仓,交易次数不限。 股票与期货各方面比较: 1、品种 期货比较活跃的品种只有几个,便于分析跟踪。股票品种有1800多种,看一遍都很困难,分析起来就更不容易。 2、资金 期货是保证金交易,用5%的资金可以做100%的交易,资金放大20倍,杠杆作用十分明显。股票是全额保证金交易,有多少钱买多少钱的股票。 3、交易方式 期货是T+0交易,有做空机制,可以双向交易。股票是T+1,没有做空机制。 4、参与者: 期货是由想回避价格风险的生产者和经销商还有愿意承担价格风险并且获取风险利润的投机者共同参与的。股票的参与者基本上以投机者居多(投机者高位套牢被迫成为投资者) 5、作用: 期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提供了给现货商和经销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市场。股票最主要的作用是融资,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圈钱。 6、信息披露: 期货信息主要是关于产量,消费量,主产地的天气等报告,专业报纸都有报告,透明度很高。股票最主要的是财务报表,而作假的上市公司达60%以上。 7、标的物:期货合约所对应的是固定的商品如铜,大豆等(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股票价格指数)。股票是有价证券。 8、价格: 期货价格是大家对未来走势的一种预期,受期货商品成本制约,离近交割月,价格将和现货价格趋于一致。股票价格主要受股票价值决定,也受庄家拉抬的力度而定,和大盘的走势密切相关。 9、风险: 期货商品是有成本的,期价的过度偏离都会被市场所纠正,它的风险主要来自参与者对仓位的合理把握和操作水平高低。股票是可以摘牌的,股价也可以跌的很低。即使你有很高的操作水平,也不容易看清楚哪个公司在做假帐,这有中科系股票和银广夏为证。 10、时间: 期货有交割月,到期必须交割。也可以用对冲的方式解除履约责任。股票可以长期持有。
期货与期权
(一)标的物不同 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 (二)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金后即取得行使或不行使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期货合同则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 (三)履约保证不同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交纳履约保证金,只要求卖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以表明他具有相应的履行期权合约的财力。 (四)现金流转不同 在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五)盈亏的特点不同 期权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则只限于购买期权的保险费;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保险费,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期货的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 (六)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效果不同 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金融工具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 操作上国内没有期货期权,可以参照一下权证,他是一种简单的股票期权。期货的操作就像目前国内3个交易多是品种一样,世界上各个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没有完全相同,但原理是一样的,你要看你做什么品种,然后具体学习这个交易的所的规则。
期货与现货
期货是相对现货而言的。他们的交割方式不同。现货是现钱现货,期货是合同交易,也就是合同的相互转让。期货的交割是有期限的,在到期以前是合同交易,而到期日却是要兑现合同进行现货交割的。所以,期货的大户机构往往是现货和期货都做的,既可以套期保值也可以价格投机。普通投资人往往不能做到期的交割,只好是纯粹投机,而商品的投机价值往往和现货走势以及商品的期限等因素有关。 开户很简单,找一家期货公司开户就可以了,签订一份合同,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进场交易了。 期货交易是合同交易,每次交易你只需付出相应商品实价的定金——保证金——就可以了。具体的保证金比例有期货交易所根据市场情况定,各期货公司也会有所调整。 例如,你买进商品A的期货,他的保证金比例是1:10,他的交易价格是每单位一万元。那你只需付出1000元就可以买A商品一各单位了。如果A商品的价格涨了10%,那你就翻番了,你的1000变成2000。如果A商品的价格跌了10%,你就赔光了,你此刻要是平仓你的1000就变成了0,要想继续持仓,就必须追加保证金。许多人往往因为不服市场,不断追加保证金,最后家破人亡。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
第一是交易的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范围包括所有商品;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由交易所制订的标准化合约。合约中的各项条款,如商品数量、商品质量、保证金比率、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以及交易方式等都是标准化的,合约中只有价格一项是通过市场竞价交易形成的自由价格。 第二是交易目的不同。在现货交易中,买方是为了获取商品;卖方则是为了卖出商品,实现其价值。而期货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转移价格风险或进行投机获利。 记住:只有不到1%的期货合约需进行实物交割,绝大部分合约都是在交割前对冲或平仓。 第三是交易程序不同。现货交易中卖方要有商品才可以出卖,买方须支付现金才可购买,这是现货买卖的交易程序。而期货交易可以把现货买卖的程序颠倒过来,即没有商品也可以先卖,不需要商品也可以买。
编辑本段期货市场
基本制度
1.保证金制度 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这种制度就是保证金制度,所交的资金就是保证金。保证金制度既体现了期货交易特有的“杠杆效应”,同时也成为交易所控制期货交易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 2.每日结算制度 期货交易的结算是由交易所统一组织进行的。期货交易所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又称“逐日盯市”,是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期货交易的结算实行分级结算,即交易所对其会员进行结算,期货经纪公司对其客户进行结算。 3.涨跌停板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又称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4.持仓限额制度 持仓限额制度是指期货交易所为了防范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和防止期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对会员及客户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的制度。超过限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提高保证金比例。 5.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会员或客户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头寸持仓限量80%以上(含本数)时,会员或客户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等,客户须通过经纪会员报告。大户报告制度是与持仓限额制度紧密相关的又一个防范大户操纵市场价格、控制市场风险的制度。 6.实物交割制度 实物交割制度是指交易所制定的、当期货合约到期时,交易双方将期货合约所载商品的所有权按规定进行转移,了结未平仓合约的制度。 7.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指当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或者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时,或者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实行强行平仓的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交易所对违规者的有关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作用
1,对国家推动经济的发展效果。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2,对市场代销机构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源配置,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以及形成公正、公开的价格信号、回避因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降低流通费用,稳定产销关系、锁定生产成本、稳定企业经营利润等的作用。 3,对市场开拓投资渠道,扩大选择范围,适应了多样性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编辑本段期货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趋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
编辑本段期货套利方法
期货市场套利方法期货市场的套利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场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投机者在同一市场利用同一种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间的价格差距的变化,买进某一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交割月份的同类期货合约以谋取利润的活动。其实质,是利用同一商品期货合约的不同交割月份之间的差价的相对变动来获利。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套利形式。 比如:如果你注意到5月份的大豆和7月份的大豆价格差异超出正常的交割、储存费,你应买入5月份的大豆合约而卖出7月份的大豆合约。过后,当7月份大豆合约与5月份大豆合约更接近而缩小了两个合约的价格差时,你就能从价格差的变动中获得一笔收益。跨月套利与商品绝对价格无关,而仅与不同交割期之间价差变化趋势有关。 具体而言,这种套利方式又可细分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及蝶式套利等,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向上海中期业务部门咨询。
(2)跨市场套利(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行为。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投机者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期货价格的不同,在两个交易所同时买进和卖出期货合约以谋取利润。 当同一商品在两个交易所中的价格差额超出了将商品从一个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到另一交易所的交割仓库的费用时,可以预计,它们的价格将会缩小并在未来某一时期体现真正的跨市场交割成本。比如说小麦的销售价格,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比堪萨斯城交易所高出许多而超过了运输费用和交割成本,那么就会有现货商买入堪萨斯城交易所的小麦并用船运送到芝加哥交易所去交割。 又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都进行阴极铜的期货交易,每年两个市场间会出现几次价差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机会。例如当LME铜价低于SHFE时,交易者可以在买入LME铜合约的同时,卖出SHFE的铜合约,待两个市场价格关系恢复正常时再将买卖合约对冲平仓并从中获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时应注意影响各市场价格差的几个因素,如运费、关税、汇率等。案例一:某公司每年船运进口铜精矿含铜约2万吨,分6-7批到货,每批约3500吨铜量。方案为:若合同已定为CIF方式,价格以作价月LME平均价为准,则公司可以伺机在LME买入期铜合约,通过买入价和加工费等计算原料成本,同时在SHFE卖出期铜合约,锁定加工费(其中有部分价差收益)。2000年2月初该公司一船进口合同敲定,作价月为2000年6月,加工费约350美元(TC/RC=72/7.2),铜量约3300吨(品位约38%)。随即于2月8日在LME以1830美元买入6月合约,当时SCFc3-MCU3×10.032=691(因国内春节休市,按最后交易日收盘价计算),出现顶背离,于是2月14日在SHFE以19500卖出6月合约;到6月15日,在国内交割,交割结算价17760,此时SCFc3-MCU3×10.032=333。到7月1日,LME6月份的现货平均价确定为1755美元(视为平仓价)。该过程历时4个月,具体盈亏如下: 利息费用(约4个月): 5.7%×4/12×(1830-350)×8.28=233
开证费: (1830-350)×1.5‰×8.28=18
交易成本: 1830×1/16%×8.28+19500×6/10000=9+12=21
增值税: 17760/1.17×17%=2581
商检费: (1830-350)×1.5‰×8.28=18
关税: (1830-350)×2%×8.28=245
运保费: 550
交割及相关费用: 20
费用合计: 233+18+21+2581+18+245+550+20=3686
每吨电铜盈亏: 19500+(1755-1830)×8.28-1830×8.28-3686=41
总盈亏: 41×3300=13.53(万元)
此盈亏属于套利价差收益,通过上述交易,加工费已得到保证。案例二:上海某一代理铜产品进出口的专业贸易公司通过跨市套利来获取国内外市场价差收益.例如,2000年4月17日在LME以1650的价格买入1000吨6月合约,次日在SHFE以17500的价格卖出1000吨7月合约,此时SCFc3-MCU3×10.032=947;到5月11日在LME以1785的价格卖出平仓,5月12日在SHFE以18200的价格买入平仓,此时SCFc3-MCU3×10.032=293,该过程历时1个月,盈亏如下: 保证金利息费用: 5.7%×1/12×1650×5%×8.28+5%×1/12×17500×5% =3+4=7
交易手续费: (1650+1785)×1/16%×8.28+(17500+18200)×6/10000=18+21=39
费用合计: 7+39=46
每吨电铜盈亏: (1785-1650)×8.28+(17500-18200)-46=401
总盈亏: 401×1000=40.1(万元)
(3)跨商品套利
所谓跨商品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是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价格的差异进行套利,即买进(卖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货合约,而同时卖出(买入)另一种相同交割月份、另一关联商品的期货合约。 跨商品套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两种商品之间应具有关联性与相互替代性; 二是交易受同一因素制约; 三是买进或卖出的期货合约通常应在相同的交割月份。 在某些市场中,一些商品的关系符合真正套利的要求。比如在谷物中,如果大豆的价格太高,玉米可以成为它的替代品。这样,两者价格变动趋于一致。另一常用的商品间套利是原材料商品与制成品之间的跨商品套利,如大豆及其两种产品--豆粕和豆油的套利交易。大豆压榨后,生产出豆粕和豆油。在大豆与豆粕、大豆与豆油之间都存在一种天然联系能限制它们的价格差异额的大小。 要想从相关商品的价差关系中获利,套利者必须了解这种关系的历史和特性。例如,一般来说,大豆价格上升(或下降),豆粕的价格必然上升(或下降),如果你预测豆粕价格的上升幅度小于大豆价格的上升幅度(或下降幅度大于大豆价格下降幅度),则你应先在交易所买进大豆的同时,卖出豆粕,待机平仓获利。反之,如果豆粕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大豆价格的上升幅度(或下降幅度小于大豆价格下降幅度),则你应卖出大豆的同时,买进豆粕,待机平仓获利。
编辑本段中国的期货品种
目前,我国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可 我国期货市场
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有以下种类。 (1)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油、黄金、螺纹钢、线材 (2)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塑料、棕榈油、玉米、PVC (3)郑州商品交易所:硬麦、强麦、棉花、白糖、pta、菜籽油、籼稻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 目前市场上交易比较活跃的上市品种主要有工业品:铜、锌、螺纹钢,农产品:大豆、棉花,还有化工产品:橡胶、pta等。 期货品种代码: 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1号--A 黄大豆2号--B 豆粕--M 豆油--Y 玉米--C LLDPE--L 棕榈油--P PVC--V 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SR PTA--TA 棉花--CF 强麦--WS 硬麦--WT 籼稻--ER 上海商品交易所:铜--CU 铝-- AL 锌--ZN 天胶--RU 燃油--FU 黄金--AU 螺纹钢--RB 线材--WR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IF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由于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因此期货类书籍主要还是以境外的为主,以往市场上主要的期货类书籍有: 1、【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约翰.墨菲 2、【期货交易技术分析】 [美]jack d .schwager(茨威格博士) 3、【市场轮廓理论】 英文原名:《Market Profile》 4、【华尔街点金人--华尔街精英访谈录】 [美]杰克.茨威格博士 5、【短线交易秘诀】 威廉斯 6、【操盘建议—全球顶尖交易员的成功实践和心路历程】[英]阿尔佩西·帕特尔著 7、【期货交易策略】STANLEY KROLL 斯坦利.克罗 8、【专业投机原理】 [美]维克多·斯波朗边 9、【混沌操作法】 Trading Chaos [美] 比尔.威廉姆 10、【克罗谈投资策略——神奇的墨菲法则】 [美]斯坦利·克罗 11、【华尔街操盘高手】 12、【驾驭市场优秀交易商是如何造就的】 [美]詹姆斯·道顿 艾立克·琼斯 罗伯特·道顿 13、【投机智慧】 [香港]许沂光 14、【期货决胜108篇】 [香港]刘梦雄 15、【期货历史故事经典案例 】 16、【期货投机宝典】 17、【我曾经活在菜刀边缘 ——期货故事】 18、【期货操盘手】 19、【期货大师的风采---人物传记 】 20、【期货人生---真实的神话故事】 21、【一个妹妹的期货经历】 22、【台湾名家--刀疤老二】 23、【期货期权入门】 24、【日本蜡烛图】 25、【利用股指期货使资产每年翻两倍】 [美]乔治·安杰尔 当然随着中国期货行业的发展,近期大陆地区也有不少期货类书籍出版: 1、【期货兵法】 方志、沈良 2、【生还者:中国期货交易的潜规则】 暮雨 3、【股指期货:在上涨和下跌中赢利】 简军 4、【吃透股指期货:权威专家解析三大疑问】 姜嶷 5、【股指期货投资指引:新手入门】 杨继 6、【玩转股指期货:新时代下投资者的必备工具书】 格林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7、【股指期货投资指南】 徐国祥 8、【股指期货投资攻略】 姜昌武 9、【谁在暗算股指期货】 张庭宾 10、【与狼共舞-股票·期货交易员持仓报告(COT)揭秘】 威廉姆斯、林皓、高辉、益智 11、【价差交易入门:低风险的期货投资手法】 羽根英树、毛兰频 12、 【期货日内超级短线交易】 张鸿儒 13、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6版)】 约翰·赫尔 (John C.Hull)、张陶伟 14、 【热门商品期货投资指南】 杨继 15、【期货交易的秘密】 万浩明
编辑本段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一览表
交易所名称 代码 英文名称
中国 上海期货交易所 SHFE 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
大连商品交易所 DC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郑州商品交易所 CZCE 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CFFE 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美国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CBOT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 IMM -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BO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纽约期货交易所 NYBOT New York Board of Trade
美国(纽约)金属交易所 COMEX New York Commodity Exchange
堪萨斯商品交易所 |KCBT Kansas City Board of Trade
加拿大 加拿大蒙特利尔交易所 ME Montreal Exchange Markets
英国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及选择权交易所 LIFF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
Euronext.Liffe
伦敦商品交易所 LCE London Commerce Exchange
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 IP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London Metal Exchange
法国 法国期货交易所 MATIF -
德国 德国期货交易所 DTB Deutsche Boerse
瑞士 瑞士选择权与金融期货交易所 SOFFEX Swiss Options and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欧洲期权与期货交易所 Eurex The Eurex Deutschland
瑞典 瑞典斯德哥尔摩选择权交易所 OM OM Stockholm
西班牙 西班牙固定利得金融期货交易所 MEFFRF MEFF Renta Fija
西班牙不定利得金融期货交易所 MEFFRV MEFF Renta Variable
日本 日本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TIFFE The Toky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 TOCOM The Tokyo CommodityExchange
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 TGE The Tokyo Grain Exchange
日本大阪纤维交易所 OTE -
日本前桥干茧交易所 MDCE -
新加坡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 SIMEX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 SICOM Singapore Commodity Exchange
澳洲 澳洲悉尼期货交易所 SFE Sydney Futures Exchange
新西兰 新西兰期货与选择权交易所 NZFOE New Zealand Futures & Options
香港 香港期货交易所 HKFE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台湾 台湾期货交易所 TAIFEX Taiwan Futures Exchange
南非 南非期货交易所 SAFEX SouthAfrican Futures Exchange
韩国 韩国期货交易所 KOFEX -
韩国 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 KRX -
编辑本段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期货交易平台
建议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所公布的最新“首页 > 中介机构 > 合法机构名录”中的“期货类”中的具体公告为准: 以下是一些期货公司在中期协的编号: 001G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2G 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3G 国都期货有限公司 004G 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5G 北京首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006G 一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7G 宏源期货有限公司 011G 第一创业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012G 冠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14G 五矿海勤期货有限公司 015G 经易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17G 中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相关数据
018G 中钢期货有限公司 019G 天津金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0G 科信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1G 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 022G 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023G 和融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024G 河北恒银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5G 山西三立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6G 民生期货有限公司 027G 和合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8G 德邦期货有限公司 029G 深圳瑞龙期货有限公司 030G 华海期货有限公司 032G 汇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33G 鞍山五环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34G 天富期货有限公司 035G 吉林金昌期货有限公司 036G 大连良运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37G 兴业期货有限公司 038G 晟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0G 天鸿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2G 黑龙江三力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043G 大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4G 天琪期货有限公司 046G 银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7G 北方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048G 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049G 渤海期货有限公司 050G 辽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51G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 174G大华期货有限公司 117G 方正期货有限公司
编辑本段考试用书
一、考试教材 《期货市场教程》(第六版) 期货法律法规
《期货法律法规汇编》(第三版) 期货基础知识
二、配套辅导用书 《期货基础知识》 —— 一本通关(同步考点强训+上机考试实战)》(2010年全新版) 《期货法律法规》 —— 一本通关(同步考点强训+上机考试实战)》(2010年全新版)
编辑本段预测期货的工具
预测期货最好用专业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富远,博弈大师都是比较好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是期货行业的业务软件主流供应商,为期货公司提供集行情、分析、资讯、交易前端为一身的业务系统。采用文华软件的期货公司数达到150多家,市场覆盖率超过90%。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期货入门
http://www.futurescn.net/
扩展阅读:
1
中国期货业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cfachina.org
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http://www.csrc.gov.cn
3
上海期货交易所 http://www.shfe.com.cn
4
郑州商品交易所 http://www.czce.com.cn
5
大连商品交易所 http://www.dce.com.cn
6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http://www.cffex.com.cn/
开放分类:
股票,金融,投资,证券,期货
“期货”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Economics] futures
我来完善 “期货”相关词条:
期货套利现货黄金生猪期货聚氯乙烯期货PVC期货稻谷期货早籼稻期货股指期货现货理财
期货套利 现货黄金 生猪期货 聚氯乙烯期货 PVC期货 稻谷期货 早籼稻期货 股指期货 现货 理财 股指期货开户 期货开仓 期货结算 期货套期保值 期货公司 期货手续费 期货开户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868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百科名片
期货(Futures)与现货相对。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者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对期货的不恰当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
目录
期货历史
基本术语
期货合约主要特点
组成要素
合约内容
期货合约条款内容
合约作用
期货的作用
期货交易分类
特征
功能
概念对比期货与股票
期货与期权
期货与现货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
期货市场基本制度
作用
期货套期保值
期货套利方法(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2)跨市场套利(跨市套利)
(3)跨商品套利
中国的期货品种
相关书籍
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一览表
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期货交易平台
考试用书
预测期货的工具期货历史
基本术语
期货合约 主要特点
组成要素
合约内容
期货合约条款内容
合约作用
期货的作用
期货交易 分类
特征
功能
概念对比 期货与股票
期货与期权
期货与现货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
期货市场 基本制度
作用
期货套期保值
期货套利方法
(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2)跨市场套利(跨市套利) (3)跨商品套利中国的期货品种相关书籍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一览表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期货交易平台考试用书预测期货的工具展开 编辑本段期货历史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 期货大会
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目的是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国推出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编辑本段基本术语
期货合约:为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保证金:是指期货交易者按照规定标准交纳的资金,用于结算和保证履约。 结算:是指根据期货交易所公布的结算价格对交易双方的交易盈亏状况进行的资金清算。 交割:是指期货合约到期时,根据期货[1]交易所的规则和程序,交易双方通过该期货合约所载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了结到期未平仓合约的过程。 开仓:开始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称为“开仓”或“建立交易部位”。 平仓:是指期货交易者买入或者卖出与其所持期货合约的品种、数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了结期货交易的行为。 持仓量:是指期货交易者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数量。 仓单:是指交割仓库开出并经期货交易所认定的标准化提货凭证。 期货K线图
撮合成交:是指期货交易所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对交易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配对的过程。包括做市商方式和竞价方式。 涨跌停板: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不得高于或者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出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强行平仓制度:是指当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客户持仓超出规定的持仓限额,因客户违规受到处罚的,根据交易所的紧急措施应予强行平仓的,其他应予强行平仓的情况发生时,期货经纪公司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实行强行平仓的制度。 套利:投机者或对冲者都可以使用的一种交易技术,即在某市场买进现货或期货商品,同时在另一个市场卖出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并希望两个交易会产生价差而获利。 开仓、持仓和平仓:期货交易中的买、卖行为,只要是新建头寸都叫开仓。交易者手中持有的头寸,称为持仓。平仓是指交易者了结持仓的交易行为,了结的方式是针对持仓方向作相反的对冲买卖。 由于开仓和平仓的含义不同,交易者在买卖期货合约时必须指明是开仓还是平仓。 例:某一投资者在12月30日买进3月沪深300指数期货10手(张),成交价格为1450点,这时,他就有了10手多头持仓。到明年1月10日,该投资者见期货价格上涨到1500点,于是按此价格卖出平仓5手3月股指期货,成交之后,该投资者实际持仓还剩5手多单。如果当日该投资者在报单时报的是卖出开仓5手3月股指期货,成交之后,该投资者的实际持仓就应该是15手,10手多头持仓和5手空头持仓。 爆仓:是指投资者帐户权益为负数。表明投资者不仅赔光了全部保证金而且还倒欠期货经纪公司债务。由于期货交易实行逐日清算制度和强制平仓制度,一般情况下爆仓是不会发生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在行情发生跳空变化时,持仓较重且方向相反的帐户就有可能发生爆仓。 发生爆仓时,投资者必须及时将亏空补足,否则会面临法律追索。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特别控制好仓位,切忌象股票交易那样满仓操作。并且对行情进行及时跟踪,不能象股票交易那样一买了之。 多头和空头:期货交易实行双向交易机制,既有买方又有卖方。在期货交易中,买方称为多头,卖方称为空头。虽然股票市场交易中也将买方称为多头,卖方称为空头。但股票交易中的卖方必须是持有股票的人,没有股票的人是不能卖的。 结算价格: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成交价格按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结算价。结算价是进行当日未平仓合约盈亏结算和制订下一交易日涨跌停板额的依据。 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当日交易期间所有成交合约的双边数量。 持仓量:是指期货交易者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双边数量。 总持仓量:是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在该期货合约上总的“未平仓合约”数量。在交易所发布的行情信息中,专门有“总持仓”一栏。 总持仓量的变化,反映投资者对该合约的交易兴趣,是投资者参与该合约交易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总持仓量在持续增长,表明交易双方都在开仓,投资者对该合约的兴趣在增长,场外资金在不断涌入该合约交易中;相反,当总持仓量不断减少,表明交易双方都在平仓出局,交易者对该合约的兴趣在退潮。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交易量增长时,总持仓量却变化不大,这表明市场以换手交易为主。
换手交易:换手交易有“多头换手”和“空头换手”,当原来持有多头的交易者卖出平仓,但新的多头又开仓买进时称为“多头换手”;而“空头换手”是指原来持有空头的交易者在买进平仓,但新的空头在开仓卖出。 交易指令:股指期货交易有三种指令:市价指令、限价指令和取消指令。交易指令当日有效,在指令成交前,客户可提出变更或撤销。 第一、市价指令:指不限定价格的买卖申报,尽可能以市场最好价格成交的指令。 第二、限价指令:指执行时必须按限定价格或更好价格成交的指令。它的特点是如果成交,一定是客户预期或更好的价格。 第三、取消指令:指客户将之前下达的某一指令取消的指令。如果在取消指令生效之前,前一指令已经成交,则称为取消不及,客户必须接受成交结果。如果部分成交,则可将剩余部分还未成交的撤消。 套期保值:买进(卖出)与现货市场上经营的商品数量相当,期限相近,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相应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进)同样的期货合约来抵补这一商品或金融工具因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保证金:保证金是交易所要求投资者为确保履约提供的财力担保,是投资者对其所持交易部位负责所表示的信誉,交存在其帐户上的一笔资金。按照性质不同,保证金分为交易保证金、结算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三种。交易保证金是指投资者在交易所专用结算帐户中确保履约的资金,是已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结算保证金是投资者在交易所专用结算帐户中除去已在交易所占用的交易保证金后剩余部分。追加保证金是指如果投资者账户当日权益小于持仓保证金,意味着资金余额是负数,同时也意味着保证金不足。按照规定,期货经纪公司会通知帐户所有人在下一交易日开市之前将保证金补足。这被称为追加保证金。 强制平仓:如果帐户所有人在下一交易日开市之前没有将保证金补足,按照规定,期货经纪公司可以对该帐户所有人的持仓实施部分或全部强制平仓,直至留存的保证金符合规定的要求。 头寸限制:即交易部位限制。指交易所对投资者规定的所能持有某一期货合约数量的最大限度,是从市场份额分配方面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 竞价方式:计算机撮合成交。计算机撮合成交是根据公开喊价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自动化交易方式,具有准确、连续、速度快、容量大等优点。 期货交易早期,由于没有计算机,故在交易时都采用公开喊价方式。公开喊价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连续竞价制(动盘),是指场内交易者在交易所交易池内面对面地公开喊价,表达各自买进或卖出合约的要求。这种竞价方式是期货交易的主流,欧美期货市场都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场内气氛活跃,但缺陷是人员规模受场地限制。众多的交易者拥挤在交易池内,人声鼎沸,以致于交易者不得不用手势来帮助传递交易信息。这种方式另一个缺陷是场内交易员比场外交易者有更多的信息和时间优势。抢帽子交易往往成了场内交易员的专利。 公开喊价另一种形式是日本的一节一价制。一节一价制把每个交易日分为若干节,每节交易中一种合约只有一个价格。每节交易先由主持人叫价,场内交易员根据其叫价申报买卖数量,如果买量比卖量多,则主持人另报一个更高的价;反之,则报一个更低的价,直至在某一价格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数量相等时为止。计算机技术普及后,世界各国交易所纷纷采用计算机来代替原先的公开喊价方式。 头寸:是一种市场约定,既未进行对冲处理的买或卖期货合约数量。对买进者,称处于多头头寸;对卖出者,称处于空头头寸。 持仓量:是指买卖双方开立的还未实行反向平仓操作的合约数量总和。持仓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场交易规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双方对当前价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设以两个人作为交易对手的时候,一人开仓买入1手合约,另一人开仓卖出1手合约,则持仓量显示为2手。 内盘、外盘:等同于股票软件中的内外盘。如:委托以卖方成交的纳入“外盘”,委托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外盘”和“内盘”相加为成交量。 总手:指截止到现在的时间,此合约总共成交的手数。国内是以双方各成交1手计算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数都是双数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时间内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仓差:是持仓差的简称,指目前持仓量与昨日收盘价对应的持仓量的差。为正则是今天的持仓量增加,为负则是持仓量减少。 持仓差就是持仓的增减变化情况。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货合约的持仓为6万手,而昨天的时候是5万手,那今天的持仓差就是1万手了。另:在成交栏里也有仓差变化,在这里是指现在这一笔成交单引发的持仓量变化与上一笔的即时持仓量的对比,是增仓还是减仓。 多开:是多头开仓的简称,指持仓量增加,但持仓量的增加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买盘。 空开:是空头开仓的简称,指持仓量增加,但持仓量的增加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卖盘;例如:将上例中的卖出、买入反过来即可。 双开:指某笔成交中,开仓量等于现量,平仓量为零,持仓量增加,差值等于现量,表明多空双方均增仓。 双平:指某笔成交中,开仓量等于零,平仓量为现量,持仓量减少,差值等于现量,表明多空双方均减仓。原有多头卖出平仓,原有空头买入平仓,持仓量减少。 多换、空换:是多头换手、空头换手的简称,若在某笔成交中,开仓和平仓量均等于现成交量的一半,持仓量不变,则表明多头仓位和空头仓位都未发生变化,只是部分仓位在多头之间或空头之间发生了转移,结合内外盘的状态,我们定义外盘时该笔成交的状态为多换手,内盘时为空换手。 多平、空平:是多头平仓、空头平仓的简称,多头平仓指持仓量减少,但持仓量的减少绝对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卖盘;空头平仓指持仓量减少,但持仓量的减少绝对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买盘。 例如:假设以三个人作为交易对手,其中甲有多头持仓5手,乙有空头持仓5手,丙没有持仓;若甲想平仓了结部分持仓,则挂出卖出平仓3手,丙认为大盘会跌,则挂出卖出开仓2手,在此时乙也想平仓了结,则以现价(卖出价)挂出买入平仓5手成交,盘面会显示:空平(空头平仓),现手成交量10手,仓差为-6。如果是多头平仓则是把乙作为主动挂出平仓单,甲随后再平仓即可。 期货贴水与期货升水:在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升水;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贴水。 正向市场:在正常情况下,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 反向市场:在特殊情况下,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 斩仓:在交易中,所持头寸与价格走势相反,为防止亏损过多而采取的平仓措施。 撮合成交 :是指期货交易所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对交易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配对的过程。 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客户(或非经纪会员)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
编辑本段期货合约
主要特点
A.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 B.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价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国外大多采用公开叫价方式,而我国均采用电脑交易。 C.期货合约的履行由交易所担保,不允许私下交易。 D.期货合约可通过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
组成要素
A.交易品种 B.交易数量和单位 C.最小变动价位,报价须是最小变动价位的整倍数 D.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涨跌停板。当市场价格涨到最大涨幅时,我们称"涨停板",反之,称"跌停板"。 E.合约月份 F.交易时间 G.最后交易日:最后交易日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合约交割月份中进行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H.交割时间:指该合约规定进行实物交割的时间 I.交割标准和等级 J.交割地点 K.保证金 L.交易手续费
合约内容
合约名称、交易单位、报价单位、最小变动价位、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交割月份、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交割日期、交割品级、交割地点、最低交易保证金、交易手续费、交割方式、交易代码等。期货合约附件与期货合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期货合约条款内容
最小变动价位:指该期货合约单位价格涨跌变动的最小值。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又称涨跌停板)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不得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期货合约交割月份:是指该合约规定进行交割的月份。 最后交易日: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合约交割月份中进行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期货合约交易单位“手”:期货交易必须以“一手”的整数倍进行,不同交易品种每手合约的商品数量,在该品种的期货合约中载明。 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是该期货合约的基准交割品在基准交割仓库交货的含增值税价格。合约交易价格包括开盘价、收盘价、结算价等。 期货合约的买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买入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而期货合约的卖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卖出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有些期货合约在到期时不是进行实物交割而是结算差价,例如股指期货到期就是按照现货指数的某个平均来对未平仓的期货合约进行最后结算。)当然期货合约的交易者还可以选择在合约到期前进行反向买卖来冲销这种义务。
合约作用
一是吸引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买卖合约,锁定成本,规避因现货市场的商品价格波动风险而可能造成损失。 二是吸引投机者进行风险投资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
编辑本段期货的作用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如果将进行期货投资的人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为两类———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就是对现货保值。看涨时买入(即进行多头),在看跌时卖 期货
出(即空头),简单地说,就是在现货市场买进(或卖出)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或买入)相同数量的同种商品,进而无论现货供应市场价格怎么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并且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投机者则是以获取价差为最终目的,其收益直接来源于价差。投机者根据自己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做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如果这种判断与市场价格走势相同,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可获取投机利润;如果判断与价格走势相反,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承担投机损失。投机者主动承担风险,他的出现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性,保障了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对市场而言,投机者的出现缓解了市场价格可能产生的过大波动。在期货交易中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缺一不可!投机者提供套期保值者所需要的风险资金。投机者用其资金参与期货交易,承担了套期保值者所希望转嫁的价格风险。投机者的参与,使相关市场或商品的价格变化步调趋于一致,增加了市场交易量,从而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便于套期保值者对冲其合约,自由进出市场。期货的产生使投资者找到了一个相对有效的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渠道,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也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编辑本段期货交易
分类
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又分工业品(可细分为金属商品(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商品)、能源商品)、农产品、其他商品等。金融期货主要是传统的金融商品(工具)如股指、利率、汇率等,各类期货交易包括期权交易等。 商品期货 农产品期货:如棉花、大豆、小麦、玉米、白糖、咖啡、猪腩、菜籽油、棕榈油。 金属期货:如铜、铝、锡、铅、锌、镍、黄金、白银。 能源期货:如原油、汽油、燃料油。新兴品种包括气温、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天然橡胶。 金融期货 股指期货:如英国FTSE指数、德国DAX指数、东京日经平均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 利率期货 外汇期货
特征
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制定的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的标准化的、受法律约束并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收某一商品或金融资产的合约。 期货交易是一种标准化交易。标准化指的是在期货交易过程中除合约价格外,期货合约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 期货交易实行多空双向交易制度。 期货交易实行T+0交易制度。 期货交易是一种差额保证金交易。 期货交易实行逐日盯市,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期货经纪公司根据期货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客户进行结算并将结算结果及时通知客户。 期货市场实行保证金制度和逐日盯市、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是控制市场风险的特有制度。 1、期货交易的双向性:期货交易与股市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期货可以双向交易,期货可以买空也可卖空。价钱,而做空也可以赚钱,所以说期货无熊市。 【在熊市中,股市会萧条而期货市场却风光依旧,机会依然】 2、期货交易的费用低:对期货交易国家不征收印花税等税费,唯一费用就是交易手续费。国内三家交易所目前手续在万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经纪公司的附加费用,单边手续费亦不足交易额的千分之一。 【低廉的费用是成功的一个保证】 3、期货交易的杠杆作用: 杠杆原理是期货投资魅力所在。期货市场里交易无需支付全部资金,目前国内期货交易有时需要支付5%保证金(视情况而定)即可获得未来交易的权利。 由于保证金的运用,原本行情被以十余倍放大。我们假设某日铜价格封涨停(期货里涨停仅为上个交易日的3%),操作对了,我们的资金利润率达60%(3%÷5%)之巨,是股市涨停板的6倍。 【有机会才能赚钱】 4、"T+0"交易机会翻番:期货是"T+0"的交易,使您的资金应用达到极致,您在把握趋势后,可以随时交易,随时平仓。 【方便的进出可以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5、期货是零和市场:期货是零和市场,期货市场本身并不创造利润,并且有交易费用。但在某一时段里,不考虑资金的进出和提取交易费用,期货市场总资金量是不变的,市场参与者的盈利来自另一个交易者的亏损。 在股票市场步入熊市之即,市场价格大幅缩水,加之分红的微薄,国家、企业吸纳资金,也无做空机制。股票市场的资金总量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负增长,获利总额将小于亏损额。 【零永远大于负数】 综合国家政策、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期货的本身特点都决定期货有着巨大发展空间。
功能
发现价格:由于期货交易是公开进行的对远期交割商品的一种合约交易,在这个市场中集中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点,对各种信息的不同理解,通过公开竞价形式产生对远期价格的不同看法。期货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反映供求双方对未来某个时间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的预期。这种价格信息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例:湖南常德市粮油总公司利用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价格指导农民创收。1994年以前,常德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土地抛荒严重。1994年初,常德市政府从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掌握了9、10月份粳米的预期价格(当时当地现货价格在2000元/吨以下,而粮交所10份粳米期货合约的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就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7。2万亩,水稻增产25万吨获得了很好的收益,而到当年的10月份,现货价格上升到2350多元/吨。 回避风险:期货交易的产生,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期现货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使期现货市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锁定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商品销售价格,保住既定利润,回避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现货商品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交易方式。 期货交易之所以能够保值,是因为某一特定商品的期现货价格同时受共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的价格变动方向一般是一致的,由于有交割机制的存在,在临近期货合约交割期,期现货价格具有趋同性。 交割:期货交易的了结(即平仓)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冲平仓;二是实物交割。实物交割就是用实物交收的方式来履行期货交易的责任。因此,期货交割是指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在合约到期时,对各自持有的到期未平仓合约按交易所的规定履行实物交割,了结其期货交易的行为。实物交割在期货合约总量中占的比例很小,然而正是实物交割机制的存在,使期货价格变动与相关现货价格变动具有同步性,并随着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步趋近。实物交割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现货交易行为,但在期货交易中发生的实物交割则是期货交易的延续,它处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交接点,是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期货交易中的实物交割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基础,是期货市场两大经济功能发挥的根本前提。 期货交易的两大功能使期货市场两种交易模式有了运用的舞台和基础,价格发现功能需要有众多的投机者参与,集中大量的市场信息和充沛的流动性,而套期保值交易方式的存在又为回避风险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同时期货也是一种投资工具。由于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起伏,交易者可以利用套利交易通过合约的价差赚取风险利润。
编辑本段概念对比
期货与股票
区别 期货的炒作方式与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期货与股票的区别 投资报酬不一样:期货交易由于其保证金的杠杆原理,可以放大收益,四两拨千斤。期货只需付出合约总值的10%以下的本钱;股票则必须100%投入资金,要融资则需付出利息代价。 交易方式不一样:国内股票只能做多,而期货则既能做多,又能做空。 另外,国内股市为T+1交易,期货交易实行T+0交易,当天交易次数不限。 【我国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其中有90只标的股票可以进行做空交易,即T+0交易。】 股票和期货特点比较 一,以小搏大:股票是全额交易,即有多少钱只能买多少股票,而期货是保证金制,即只需缴纳成交额的5%至10%,就可进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资者有一万元,买10元一股的股票能买1000股,而投资期货就可以成交10万元的商品期货合约,这就是以小搏大。 二,双向交易:股票是单向交易,只能先买股票,才能卖出;而期货即可以先买进也可以先卖出,这就是双向交易。 三,时间制约:股票交易无时间限制,如果被套可以长期持仓,而期货必须到期交割,否则交易所将强行平仓或以实物交割。 四,盈亏实际:股票投资回报有两部分,其一是市场差价,其二是分红派息,而期货投资的盈亏在市场交易中就是实际盈亏。 五,风险巨大:期货由于实行保证金制、追加保证金制和到期强行平仓的限制,从而使其更具有高报酬、高风险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期货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顷刻间一贫如洗,投资者要慎重投资。 六,交易模式:股票实行T+1交易,当天买进的股票至少要持有到第二个交易日。期货施行T+0交易,当天就可平仓,交易次数不限。 股票与期货各方面比较: 1、品种 期货比较活跃的品种只有几个,便于分析跟踪。股票品种有1800多种,看一遍都很困难,分析起来就更不容易。 2、资金 期货是保证金交易,用5%的资金可以做100%的交易,资金放大20倍,杠杆作用十分明显。股票是全额保证金交易,有多少钱买多少钱的股票。 3、交易方式 期货是T+0交易,有做空机制,可以双向交易。股票是T+1,没有做空机制。 4、参与者: 期货是由想回避价格风险的生产者和经销商还有愿意承担价格风险并且获取风险利润的投机者共同参与的。股票的参与者基本上以投机者居多(投机者高位套牢被迫成为投资者) 5、作用: 期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提供了给现货商和经销商一个回避价格风险的市场。股票最主要的作用是融资,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圈钱。 6、信息披露: 期货信息主要是关于产量,消费量,主产地的天气等报告,专业报纸都有报告,透明度很高。股票最主要的是财务报表,而作假的上市公司达60%以上。 7、标的物:期货合约所对应的是固定的商品如铜,大豆等(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股票价格指数)。股票是有价证券。 8、价格: 期货价格是大家对未来走势的一种预期,受期货商品成本制约,离近交割月,价格将和现货价格趋于一致。股票价格主要受股票价值决定,也受庄家拉抬的力度而定,和大盘的走势密切相关。 9、风险: 期货商品是有成本的,期价的过度偏离都会被市场所纠正,它的风险主要来自参与者对仓位的合理把握和操作水平高低。股票是可以摘牌的,股价也可以跌的很低。即使你有很高的操作水平,也不容易看清楚哪个公司在做假帐,这有中科系股票和银广夏为证。 10、时间: 期货有交割月,到期必须交割。也可以用对冲的方式解除履约责任。股票可以长期持有。
期货与期权
(一)标的物不同 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 (二)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金后即取得行使或不行使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期货合同则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 (三)履约保证不同 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交纳履约保证金,只要求卖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以表明他具有相应的履行期权合约的财力。 (四)现金流转不同 在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五)盈亏的特点不同 期权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则只限于购买期权的保险费;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保险费,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期货的交易双方则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无止境的亏损。 (六)套期保值的作用与效果不同 期货的套期保值不是对期货而是对期货合约的标的金融工具的实物(现货)进行保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护现货价格和边际利润的效果。期权也能套期保值,对买方来说,即使放弃履约,也只损失保险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对卖方来说,要么按原价出售商品,要么得到保险费也同样保了值。 操作上国内没有期货期权,可以参照一下权证,他是一种简单的股票期权。期货的操作就像目前国内3个交易多是品种一样,世界上各个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没有完全相同,但原理是一样的,你要看你做什么品种,然后具体学习这个交易的所的规则。
期货与现货
期货是相对现货而言的。他们的交割方式不同。现货是现钱现货,期货是合同交易,也就是合同的相互转让。期货的交割是有期限的,在到期以前是合同交易,而到期日却是要兑现合同进行现货交割的。所以,期货的大户机构往往是现货和期货都做的,既可以套期保值也可以价格投机。普通投资人往往不能做到期的交割,只好是纯粹投机,而商品的投机价值往往和现货走势以及商品的期限等因素有关。 开户很简单,找一家期货公司开户就可以了,签订一份合同,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进场交易了。 期货交易是合同交易,每次交易你只需付出相应商品实价的定金——保证金——就可以了。具体的保证金比例有期货交易所根据市场情况定,各期货公司也会有所调整。 例如,你买进商品A的期货,他的保证金比例是1:10,他的交易价格是每单位一万元。那你只需付出1000元就可以买A商品一各单位了。如果A商品的价格涨了10%,那你就翻番了,你的1000变成2000。如果A商品的价格跌了10%,你就赔光了,你此刻要是平仓你的1000就变成了0,要想继续持仓,就必须追加保证金。许多人往往因为不服市场,不断追加保证金,最后家破人亡。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
第一是交易的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范围包括所有商品;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由交易所制订的标准化合约。合约中的各项条款,如商品数量、商品质量、保证金比率、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以及交易方式等都是标准化的,合约中只有价格一项是通过市场竞价交易形成的自由价格。 第二是交易目的不同。在现货交易中,买方是为了获取商品;卖方则是为了卖出商品,实现其价值。而期货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转移价格风险或进行投机获利。 记住:只有不到1%的期货合约需进行实物交割,绝大部分合约都是在交割前对冲或平仓。 第三是交易程序不同。现货交易中卖方要有商品才可以出卖,买方须支付现金才可购买,这是现货买卖的交易程序。而期货交易可以把现货买卖的程序颠倒过来,即没有商品也可以先卖,不需要商品也可以买。
编辑本段期货市场
基本制度
1.保证金制度 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这种制度就是保证金制度,所交的资金就是保证金。保证金制度既体现了期货交易特有的“杠杆效应”,同时也成为交易所控制期货交易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 2.每日结算制度 期货交易的结算是由交易所统一组织进行的。期货交易所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又称“逐日盯市”,是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期货交易的结算实行分级结算,即交易所对其会员进行结算,期货经纪公司对其客户进行结算。 3.涨跌停板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又称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4.持仓限额制度 持仓限额制度是指期货交易所为了防范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和防止期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对会员及客户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的制度。超过限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提高保证金比例。 5.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会员或客户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头寸持仓限量80%以上(含本数)时,会员或客户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等,客户须通过经纪会员报告。大户报告制度是与持仓限额制度紧密相关的又一个防范大户操纵市场价格、控制市场风险的制度。 6.实物交割制度 实物交割制度是指交易所制定的、当期货合约到期时,交易双方将期货合约所载商品的所有权按规定进行转移,了结未平仓合约的制度。 7.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指当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或者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时,或者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实行强行平仓的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交易所对违规者的有关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作用
1,对国家推动经济的发展效果。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2,对市场代销机构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源配置,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以及形成公正、公开的价格信号、回避因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降低流通费用,稳定产销关系、锁定生产成本、稳定企业经营利润等的作用。 3,对市场开拓投资渠道,扩大选择范围,适应了多样性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编辑本段期货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趋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
编辑本段期货套利方法
期货市场套利方法期货市场的套利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场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投机者在同一市场利用同一种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间的价格差距的变化,买进某一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交割月份的同类期货合约以谋取利润的活动。其实质,是利用同一商品期货合约的不同交割月份之间的差价的相对变动来获利。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套利形式。 比如:如果你注意到5月份的大豆和7月份的大豆价格差异超出正常的交割、储存费,你应买入5月份的大豆合约而卖出7月份的大豆合约。过后,当7月份大豆合约与5月份大豆合约更接近而缩小了两个合约的价格差时,你就能从价格差的变动中获得一笔收益。跨月套利与商品绝对价格无关,而仅与不同交割期之间价差变化趋势有关。 具体而言,这种套利方式又可细分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及蝶式套利等,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向上海中期业务部门咨询。
(2)跨市场套利(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行为。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投机者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期货价格的不同,在两个交易所同时买进和卖出期货合约以谋取利润。 当同一商品在两个交易所中的价格差额超出了将商品从一个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到另一交易所的交割仓库的费用时,可以预计,它们的价格将会缩小并在未来某一时期体现真正的跨市场交割成本。比如说小麦的销售价格,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比堪萨斯城交易所高出许多而超过了运输费用和交割成本,那么就会有现货商买入堪萨斯城交易所的小麦并用船运送到芝加哥交易所去交割。 又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都进行阴极铜的期货交易,每年两个市场间会出现几次价差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机会。例如当LME铜价低于SHFE时,交易者可以在买入LME铜合约的同时,卖出SHFE的铜合约,待两个市场价格关系恢复正常时再将买卖合约对冲平仓并从中获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时应注意影响各市场价格差的几个因素,如运费、关税、汇率等。案例一:某公司每年船运进口铜精矿含铜约2万吨,分6-7批到货,每批约3500吨铜量。方案为:若合同已定为CIF方式,价格以作价月LME平均价为准,则公司可以伺机在LME买入期铜合约,通过买入价和加工费等计算原料成本,同时在SHFE卖出期铜合约,锁定加工费(其中有部分价差收益)。2000年2月初该公司一船进口合同敲定,作价月为2000年6月,加工费约350美元(TC/RC=72/7.2),铜量约3300吨(品位约38%)。随即于2月8日在LME以1830美元买入6月合约,当时SCFc3-MCU3×10.032=691(因国内春节休市,按最后交易日收盘价计算),出现顶背离,于是2月14日在SHFE以19500卖出6月合约;到6月15日,在国内交割,交割结算价17760,此时SCFc3-MCU3×10.032=333。到7月1日,LME6月份的现货平均价确定为1755美元(视为平仓价)。该过程历时4个月,具体盈亏如下: 利息费用(约4个月): 5.7%×4/12×(1830-350)×8.28=233
开证费: (1830-350)×1.5‰×8.28=18
交易成本: 1830×1/16%×8.28+19500×6/10000=9+12=21
增值税: 17760/1.17×17%=2581
商检费: (1830-350)×1.5‰×8.28=18
关税: (1830-350)×2%×8.28=245
运保费: 550
交割及相关费用: 20
费用合计: 233+18+21+2581+18+245+550+20=3686
每吨电铜盈亏: 19500+(1755-1830)×8.28-1830×8.28-3686=41
总盈亏: 41×3300=13.53(万元)
此盈亏属于套利价差收益,通过上述交易,加工费已得到保证。案例二:上海某一代理铜产品进出口的专业贸易公司通过跨市套利来获取国内外市场价差收益.例如,2000年4月17日在LME以1650的价格买入1000吨6月合约,次日在SHFE以17500的价格卖出1000吨7月合约,此时SCFc3-MCU3×10.032=947;到5月11日在LME以1785的价格卖出平仓,5月12日在SHFE以18200的价格买入平仓,此时SCFc3-MCU3×10.032=293,该过程历时1个月,盈亏如下: 保证金利息费用: 5.7%×1/12×1650×5%×8.28+5%×1/12×17500×5% =3+4=7
交易手续费: (1650+1785)×1/16%×8.28+(17500+18200)×6/10000=18+21=39
费用合计: 7+39=46
每吨电铜盈亏: (1785-1650)×8.28+(17500-18200)-46=401
总盈亏: 401×1000=40.1(万元)
(3)跨商品套利
所谓跨商品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是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价格的差异进行套利,即买进(卖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货合约,而同时卖出(买入)另一种相同交割月份、另一关联商品的期货合约。 跨商品套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两种商品之间应具有关联性与相互替代性; 二是交易受同一因素制约; 三是买进或卖出的期货合约通常应在相同的交割月份。 在某些市场中,一些商品的关系符合真正套利的要求。比如在谷物中,如果大豆的价格太高,玉米可以成为它的替代品。这样,两者价格变动趋于一致。另一常用的商品间套利是原材料商品与制成品之间的跨商品套利,如大豆及其两种产品--豆粕和豆油的套利交易。大豆压榨后,生产出豆粕和豆油。在大豆与豆粕、大豆与豆油之间都存在一种天然联系能限制它们的价格差异额的大小。 要想从相关商品的价差关系中获利,套利者必须了解这种关系的历史和特性。例如,一般来说,大豆价格上升(或下降),豆粕的价格必然上升(或下降),如果你预测豆粕价格的上升幅度小于大豆价格的上升幅度(或下降幅度大于大豆价格下降幅度),则你应先在交易所买进大豆的同时,卖出豆粕,待机平仓获利。反之,如果豆粕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大豆价格的上升幅度(或下降幅度小于大豆价格下降幅度),则你应卖出大豆的同时,买进豆粕,待机平仓获利。
编辑本段中国的期货品种
目前,我国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可 我国期货市场
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有以下种类。 (1)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油、黄金、螺纹钢、线材 (2)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塑料、棕榈油、玉米、PVC (3)郑州商品交易所:硬麦、强麦、棉花、白糖、pta、菜籽油、籼稻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 目前市场上交易比较活跃的上市品种主要有工业品:铜、锌、螺纹钢,农产品:大豆、棉花,还有化工产品:橡胶、pta等。 期货品种代码: 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1号--A 黄大豆2号--B 豆粕--M 豆油--Y 玉米--C LLDPE--L 棕榈油--P PVC--V 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SR PTA--TA 棉花--CF 强麦--WS 硬麦--WT 籼稻--ER 上海商品交易所:铜--CU 铝-- AL 锌--ZN 天胶--RU 燃油--FU 黄金--AU 螺纹钢--RB 线材--WR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IF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由于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因此期货类书籍主要还是以境外的为主,以往市场上主要的期货类书籍有: 1、【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约翰.墨菲 2、【期货交易技术分析】 [美]jack d .schwager(茨威格博士) 3、【市场轮廓理论】 英文原名:《Market Profile》 4、【华尔街点金人--华尔街精英访谈录】 [美]杰克.茨威格博士 5、【短线交易秘诀】 威廉斯 6、【操盘建议—全球顶尖交易员的成功实践和心路历程】[英]阿尔佩西·帕特尔著 7、【期货交易策略】STANLEY KROLL 斯坦利.克罗 8、【专业投机原理】 [美]维克多·斯波朗边 9、【混沌操作法】 Trading Chaos [美] 比尔.威廉姆 10、【克罗谈投资策略——神奇的墨菲法则】 [美]斯坦利·克罗 11、【华尔街操盘高手】 12、【驾驭市场优秀交易商是如何造就的】 [美]詹姆斯·道顿 艾立克·琼斯 罗伯特·道顿 13、【投机智慧】 [香港]许沂光 14、【期货决胜108篇】 [香港]刘梦雄 15、【期货历史故事经典案例 】 16、【期货投机宝典】 17、【我曾经活在菜刀边缘 ——期货故事】 18、【期货操盘手】 19、【期货大师的风采---人物传记 】 20、【期货人生---真实的神话故事】 21、【一个妹妹的期货经历】 22、【台湾名家--刀疤老二】 23、【期货期权入门】 24、【日本蜡烛图】 25、【利用股指期货使资产每年翻两倍】 [美]乔治·安杰尔 当然随着中国期货行业的发展,近期大陆地区也有不少期货类书籍出版: 1、【期货兵法】 方志、沈良 2、【生还者:中国期货交易的潜规则】 暮雨 3、【股指期货:在上涨和下跌中赢利】 简军 4、【吃透股指期货:权威专家解析三大疑问】 姜嶷 5、【股指期货投资指引:新手入门】 杨继 6、【玩转股指期货:新时代下投资者的必备工具书】 格林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7、【股指期货投资指南】 徐国祥 8、【股指期货投资攻略】 姜昌武 9、【谁在暗算股指期货】 张庭宾 10、【与狼共舞-股票·期货交易员持仓报告(COT)揭秘】 威廉姆斯、林皓、高辉、益智 11、【价差交易入门:低风险的期货投资手法】 羽根英树、毛兰频 12、 【期货日内超级短线交易】 张鸿儒 13、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6版)】 约翰·赫尔 (John C.Hull)、张陶伟 14、 【热门商品期货投资指南】 杨继 15、【期货交易的秘密】 万浩明
编辑本段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一览表
交易所名称 代码 英文名称
中国 上海期货交易所 SHFE 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
大连商品交易所 DC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郑州商品交易所 CZCE 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CFFE 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美国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CBOT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 IMM -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BO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纽约期货交易所 NYBOT New York Board of Trade
美国(纽约)金属交易所 COMEX New York Commodity Exchange
堪萨斯商品交易所 |KCBT Kansas City Board of Trade
加拿大 加拿大蒙特利尔交易所 ME Montreal Exchange Markets
英国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及选择权交易所 LIFF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
Euronext.Liffe
伦敦商品交易所 LCE London Commerce Exchange
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 IP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London Metal Exchange
法国 法国期货交易所 MATIF -
德国 德国期货交易所 DTB Deutsche Boerse
瑞士 瑞士选择权与金融期货交易所 SOFFEX Swiss Options and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欧洲期权与期货交易所 Eurex The Eurex Deutschland
瑞典 瑞典斯德哥尔摩选择权交易所 OM OM Stockholm
西班牙 西班牙固定利得金融期货交易所 MEFFRF MEFF Renta Fija
西班牙不定利得金融期货交易所 MEFFRV MEFF Renta Variable
日本 日本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 TIFFE The Toky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 TOCOM The Tokyo CommodityExchange
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 TGE The Tokyo Grain Exchange
日本大阪纤维交易所 OTE -
日本前桥干茧交易所 MDCE -
新加坡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 SIMEX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 SICOM Singapore Commodity Exchange
澳洲 澳洲悉尼期货交易所 SFE Sydney Futures Exchange
新西兰 新西兰期货与选择权交易所 NZFOE New Zealand Futures & Options
香港 香港期货交易所 HKFE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台湾 台湾期货交易所 TAIFEX Taiwan Futures Exchange
南非 南非期货交易所 SAFEX SouthAfrican Futures Exchange
韩国 韩国期货交易所 KOFEX -
韩国 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 KRX -
编辑本段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期货交易平台
建议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所公布的最新“首页 > 中介机构 > 合法机构名录”中的“期货类”中的具体公告为准: 以下是一些期货公司在中期协的编号: 001G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2G 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3G 国都期货有限公司 004G 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5G 北京首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006G 一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07G 宏源期货有限公司 011G 第一创业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012G 冠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14G 五矿海勤期货有限公司 015G 经易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17G 中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相关数据
018G 中钢期货有限公司 019G 天津金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0G 科信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1G 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 022G 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023G 和融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024G 河北恒银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5G 山西三立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6G 民生期货有限公司 027G 和合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28G 德邦期货有限公司 029G 深圳瑞龙期货有限公司 030G 华海期货有限公司 032G 汇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33G 鞍山五环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34G 天富期货有限公司 035G 吉林金昌期货有限公司 036G 大连良运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37G 兴业期货有限公司 038G 晟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0G 天鸿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2G 黑龙江三力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043G 大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4G 天琪期货有限公司 046G 银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47G 北方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048G 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049G 渤海期货有限公司 050G 辽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051G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 174G大华期货有限公司 117G 方正期货有限公司
编辑本段考试用书
一、考试教材 《期货市场教程》(第六版) 期货法律法规
《期货法律法规汇编》(第三版) 期货基础知识
二、配套辅导用书 《期货基础知识》 —— 一本通关(同步考点强训+上机考试实战)》(2010年全新版) 《期货法律法规》 —— 一本通关(同步考点强训+上机考试实战)》(2010年全新版)
编辑本段预测期货的工具
预测期货最好用专业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富远,博弈大师都是比较好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是期货行业的业务软件主流供应商,为期货公司提供集行情、分析、资讯、交易前端为一身的业务系统。采用文华软件的期货公司数达到150多家,市场覆盖率超过90%。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期货入门
http://www.futurescn.net/
扩展阅读:
1
中国期货业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cfachina.org
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http://www.csrc.gov.cn
3
上海期货交易所 http://www.shfe.com.cn
4
郑州商品交易所 http://www.czce.com.cn
5
大连商品交易所 http://www.dce.com.cn
6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http://www.cffex.com.cn/
开放分类:
股票,金融,投资,证券,期货
“期货”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Economics] futures
我来完善 “期货”相关词条:
期货套利现货黄金生猪期货聚氯乙烯期货PVC期货稻谷期货早籼稻期货股指期货现货理财
期货套利 现货黄金 生猪期货 聚氯乙烯期货 PVC期货 稻谷期货 早籼稻期货 股指期货 现货 理财 股指期货开户 期货开仓 期货结算 期货套期保值 期货公司 期货手续费 期货开户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868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股指期货
百科名片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目录
什么是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不同
股指期货作用
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保证金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价格限制制度
持仓限额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
结算担保金制度
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经济金融政策
股指期货定价与交易1、股指期货是怎样定价的?
2、股指期货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3、股指期货怎么结算的?
4、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风险(一)股指期货本身特有的风险
(二)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常会遇到的几类风险
(三)期现套利中的风险
(四)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
(五)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二、投机交易
三、套利
股指期货投资分析一、基本面分析
二、技术分析
国内股指期货推出一、国内股指期货正式推出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准
三、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
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市场简介
一些股指期货概念股
预测股指期货的工具
图书(股指期货)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什么是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不同
股指期货作用
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 保证金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价格限制制度
持仓限额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
结算担保金制度
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经济金融政策
股指期货定价与交易 1、股指期货是怎样定价的?
2、股指期货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3、股指期货怎么结算的?
4、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风险 (一)股指期货本身特有的风险
(二)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常会遇到的几类风险
(三)期现套利中的风险
(四)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
(五)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 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二、投机交易
三、套利
股指期货投资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 二、技术分析国内股指期货推出
一、国内股指期货正式推出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准 三、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市场简介一些股指期货概念股预测股指期货的工具图书(股指期货)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展开 编辑本段什么是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是期货的一种,期货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金融期货中主要品种可以分为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国债期货。 股指期货,就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不同
股指期货与股票相比,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这对股票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1)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 股票买入后可以一直持有,正常情况下股票数量不会减少。但股指期货都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就要摘牌。因此交易股指期货不能象买卖股票一样,交易后就不管了,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了结头寸,还是等待合约到期(好在股指期货是现金结算交割,不需要实际交割股票),或者将头寸转到下一个月。 (2)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必须每天结算 股指期货合约采用保证金交易,一般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15%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这一方面提高了盈利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必须每日结算盈亏。买入股票后在卖出以前,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但股指期货不同,交易后每天要按照结算价对持有在手的合约进行结算,账面盈利可以提走,但账面亏损第二天开盘前必须补足(即追加保证金)。而且由于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你的投资本金,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不同。 (3)期货合约可以卖空 股指期货合约可以十分方便地卖空,等价格回落后再买回。股票融券交易也可以卖空,但难度相对较大。当然一旦卖空后价格不跌反涨,投资者会面临损失。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股票现货市场。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5)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方式 期指市场虽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基础之上的衍生市场,但期指交割以现金形式进行,即在交割时只计算盈亏而不转移实物,在期指合约的交割期投资者完全不必购买或者抛出相应的股票来履行合约义务,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场出现“挤市”的现象。 (6)一般说来,股指期货市场是专注于根据宏观经济资料进行的买卖,而现货市场则专注于根据个别公司状况进行的买卖。 (7)股指期货实行T+0交易,而股票实行T+1交易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作用
股指期货主要用途有三个: 一、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即防范系统性风险(我们平常所说的大盘风险)。通常我们使用套期保值来管理我们的股票投资风险。 二、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所谓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货定价偏差,通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或者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来获得无风险收益。 三、作为一个杠杆性的投资工具。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只要判断方向正确,就可能获得很高的收益。例如如果保证金为10%,买入1张沪深300指数期货,那么只要股指期货涨了5%,相对于保证金来说,就可获利50%,当然如果判断方向失误,也会发生同样的亏损。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
保证金制度
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必须按照其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缴纳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保证,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笔资金就是我们常说的保证金。例如:内地IF1005合约的保证金率为15%,合约乘数为300,那么,按IF1005首日结算价3442.83点计算,投资者交易该期货合约,每张需要支付的保证金应该是3442.83×300×0.15=154927.35元。 在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中,中金所规定股指期货近月合约保证金为15%,远月合约保证金为18%。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称为“逐日盯市”制度,简单说来,就是期货交易所要根据每日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投资者所持有的合约计算盈亏并划转保证金账户中相应的资金。 期货交易实行分级结算,交易所首先对其结算会员进行结算,结算会员再对非结算会员及其客户进行结算。交易所在每日交易结束后,按当日结算价格结算所有未平仓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 交易所将结算结果通知结算会员后,结算会员再根据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进行结算,并将结算结果及时通知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若经结算,会员的保证金不足,交易所应立即向会员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会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交易所追加保证金。若客户的保证金不足,期货公司应立即向客户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客户应在规定时间内追加保证金。目前,投资者可在每日交易结束后上网查询账户的盈亏,确定是否需要追加保证金或转出盈利。
价格限制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主要用来限制期货合约每日价格波动的最大幅度。根据涨跌停板的规定,某个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者低于交易所事先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这一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一个交易日内,股指期货的涨幅和跌幅限制设置为10%。 涨跌停板一般是以某一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为基准确定的,也就是说,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涨停板,而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格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则构成当日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跌停板。
持仓限额制度
交易所为了防范市场操纵和少数投资者风险过度集中的情况,对会员和客户手中持有的合约数量上限进行一定的限制,这就是持仓限额制度。限仓数量是指交易所规定结算会员或投资者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的最大数额。一旦会员或客户的持仓总数超过了这个数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者提高保证金比例。
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与持仓限制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等相互配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当交易所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或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或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将对其持有的未平仓合约进行强制性平仓处理,这就是强行平仓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投资者的持仓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额时,应通过结算会员或交易会员向交易所或监管机构报告其资金和持仓情况。
结算担保金制度
结算担保金是指由结算会员依交易所的规定缴存的,用于应对结算会员违约风险的共同担保资金。当个别结算会员出现违约时,在动用完该违约结算会员缴纳的结算担保金之后,可要求其他会员的结算担保金要按比例共同承担该会员的履约责任。结算会员联保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市场在极端行情下的正常运作。 结算担保金分为基础担保金和变动担保金。基础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参与交易所结算交割业务必须缴纳的最低担保金数额。变动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大,须向交易所增缴的担保金部分。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股票指数是用来反映样本股票整体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而股票价格的确定十分复杂,因为人们对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判断以及未来盈利前景的看法并不相同。悲观者要卖出,乐观者要买进,当买量大于卖量时,股票的价格就上升;当买量小于卖量时,股票的价格就下跌。所以,股票的价格与内在价值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致,但有时也会有背离。投资者往往会寻找那些内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的股票,这样一来,就使股票的股票指数的价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来说,影响股票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条件下,股票价格指数会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在宏观经济运行恶化的背景下,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股票价格指数也密切相关,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 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通常来讲,利率水平越高,股票价格指数会越低。其原因是,在利率高企的条件下,投资者倾向于存款,或购买债券等,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反之,利率水平越低,股票指数就会越高。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利率上升,企业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如贷款利率上升造成的融资成本上升,相关下游企业因为利率上升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而提高相关产品价格等而导致该企业总体是生产成本提高,相关利润就下降了,代表股东权益的股票价格也就下降了,反之亦然。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的通货膨胀、货币汇价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动,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对期货市场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影响。但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往往在银行利率上升时,股票市场依然活跃,原因是投资者常常在两者之间选择:银行存款风险小,利率较高,收入稳定,但不灵活,资金被固定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挪作它用,并且难以抵消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而股票可以买卖,较为灵活,风险虽大,但碰上好运,可获大利。所以,在银行利率提高的过程(原来较低)下,仍然有一些具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热心于股票交易。有关汇率的讨论基本与利率相仿,即本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而有关人民币的升息、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则要综合起来加以分析。
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当一定时期市场资金比较充裕时,股票市场的购买力比较旺盛,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否则,会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比如目前国内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通常会导致股指价格上涨。当然,资金过于充裕,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再如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同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指也有影响。通常,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一部分闲置资金就会投向证券交易,从而抬高股价;相反,货币供应量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股价也必然下跌。由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大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在一定限度内对生产有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随物价同比例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将不再热心于存款,而转向投资股票。但是,如果通货膨胀上升过猛,甚至超过两位数,那么将造成人们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 为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特别高,可能导致股市下跌呢?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利率可能增加股票卖压。再如原油价格特别高,也可能对股指不利。由于石油为目前工业界最主要的能源,因此油价上升即反映工业界成本提高,企业预期收益降低。一般来说,股市上涨黄金价格下挫。因为投资者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火爆,金价则下降。当然金价的高低更多地与美元汇率有关系。
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同样受许多突发事件,诸如战争、政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突发事件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偶然性。即突发事件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因此相当多的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二是非连续性。即突发事件不是每时每刻发生的,它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像其他因素那样连续和频繁。国家政局稳定使人民对国内经济发展有信心,并使国家国际形象提升,能够吸引国外资金,股指表现好。
经济金融政策
出于对经济市场化改革、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等,国家往往会出台变动利率、汇率及针对行业、区域的政策等,这些会对整个经济或某些行业板块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沪深300成分股及其指数走势。股份公司常常向银行借款,随着借款额的增多,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也就逐渐加强并取得了相当的发言权。在企业收益减少的情况下,虽然他们希望能够稳定股息,但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会支持企业少发或停发股息,因而影响了股票的价格。税收对投资者影响也很大,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增加收益,如果国家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那么就能使这些企业的税后利润相对增加,使其股票升值。会计准则的变化,会使得某些企业账面上的盈余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定价与交易
1、股指期货是怎样定价的?
对股票指数期货进行理论上的定价,是投资者做出买入或卖出合约决策的重要依据。股指期货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证券的价格,而这种证券就是该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所构成的投资组合。 同其它金融工具的定价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由于市场套利活动的存在,期货的真实价格应该与理论价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趋势上是这样的。 为说明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我们假设投资者既进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并假定: (1)投资者首先构造出一个与股市指数完全一致的投资组合(即二者在组合比例、股指的"价值"与股票组合的市值方面都完全一致); (2)投资者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很方便地借款用于投资; (3)卖出一份股指期货合约; (4)持有股票组合至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日,再将所收到的所有股息用于投资; (5)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立即全部卖出股票组合; (6)对股指期货合约进行现金结算; (7)用卖出股票和平仓的期货合约收入来偿还原先的借款。 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种股票市场指数为2669.8点,每个点"值"25美元,指数的面值为66745美元,股指期货价格为2696点,股息的平均收益率为3.5%;2000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为2696点,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2000年的3月19日,投资的持有期为143天,市场上借贷资金的利率为6%。再假设该指数在5个月期间内上升了,并且在3月19日收盘时收在2900点,即该指数上升了8.62%。这时,按照我们的假设,股票组合的价值也会上升同样的幅度,达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货交易的一般原理,这位投资者在指数期货上的投资将会出现损失,因为市场指数从2696点的期货价格上升至2900点的市场价格,上升了204点,则损失额是5100美元。 然而投资者还在现货股票市场上进行了投资,由于股票价格的上升得到的净收益为(72500-66745)=5755美元,在这期间获得的股息收入大约为915.2美元,两项收入合计6670.2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利率为6%的条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约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资期货的损失5100美元,两项合计6669美元。 在上述案例中,简单比较一下投资者的盈利和损失,就会发现无论是投资于股指期货市场,还是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都没有获得多少额外的收益。换句话说,在上述股指期货价格下,投资者无风险套利不会成功,因此,这个价格是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价格。 由此可见,对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F)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现货市场上的市场指数(I)、得在金融市场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场上股息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如果持有投资的期限不足一年,则相应的进行调整。 现在我们顺过头来,用刚才给出股票指数期货价格公式计算在上例给定利率和股息率条件下的股指期货价格: F=2669.8+2669.8×(6%-3.5%)×143/365=2695.95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公式给出的是在前面假设条件下的指数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在现实生活中要全部满足上述假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再高明的投资者要想构造一个完全与股市指数结构一致的投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当证券市场规模越大时更是如此;其二,在短期内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较大;第三,由于各国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着差异,如在我国目前就不允许卖空股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指数期货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收益率在实际市场上是很难得到的,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场在股息政策上(如发放股息的时机、方式等)都会不同,并且股票指数中的每只股票发放股利的数量和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这必然影响到正确判定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实践来看,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往往会偏离理论价格。当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大于理论股指期货价格时,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股指所涉及的股票,并卖空股指期货而牟利;反之,投资者可以通过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而牟利。这种交易策略称作指数套利(IndexArbitrage)。然而,在成熟市场中,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的偏离,总处于一定的幅度内。例如,美国S&P500指数期货的价格,通常位于其理论值的上下0.5%幅度内,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套利的情况。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只要了解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指数、无风险利率、红利率、到期前时间长短有关。股指期货的价格基本是围绕现货指数价格上下波动,如果无风险利率高于红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将高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指数出现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无风险利率小于红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低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相对与现货指数出现贴水幅度越大。
以上所说的是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套利是有成本的,因此股指期货的合理价格实际是围绕股票指数现货价格的一个区间。只有在价格落到区间以外时,才会引发套利。
2、股指期货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期货交易历史上是在交易大厅通过交易员的口头喊价进行的。目前大多数期货交易是通过电子化交易完成的,交易时,投资者通过期货公司的电脑系统输入买卖指令,由交易所的撮合系统进行撮合成交。 买卖期货合约的时候,双方都需要向结算所缴纳一小笔资金作为履约担保,这笔钱叫做保证金。首次买入合约叫建立多头头寸,首次卖出合约叫建立空头头寸。然后,手头的合约要进行每日结算,即逐日盯市。 建立买卖头寸(术语叫开仓)后不必一直持有到期,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前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一笔反向交易,冲销原来的头寸,这笔交易叫平仓。如第一天卖出10手股指期货合约,第二天又买回10手合约。那么第一笔是开仓10手股指期货空头,第二笔是平仓10手股指期货空头。第二天当天又买入20手股指期货合约,这时变成开仓20手股指期货多头。然后再卖出其中的10手,这时叫平仓10手股指期货多头,还剩10手股指期货多头。一天交易结束后手头没有平仓的合约叫持仓。这个例子里,第一天交易后持仓是10手股指期货空头,第二天交易后持仓是10手股指期货多头。
3、股指期货怎么结算的?
股指期货的结算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结算所或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对会员结算,然后是会员对投资者结算。不管那个层次,都需要做三件事情: (1)交易处理和头寸管理,就是每天交易后要登记做了哪几笔交易,头寸是多少。 (2)财务管理,就是每天要对头寸进行盈亏结算,盈利部分退回保证金,亏损的部分追缴保证金。 (3)风险管理,对结算对象评估风险,计算保证金。 其中第二部分工作中,需要明确结算的基准价,即所谓的结算价,一般是指期货合约当天临收盘附近一段时间的均价(也有直接用收盘价作为结算价的)。持仓合约用其持有成本价与结算价比较来计算盈亏。而平仓合约则用平仓价与持有成本价比较计算盈亏。对于当天开仓的合约,持有成本价等于开仓价,对于当天以前开仓的历史合约,其持有成本价等于前一天的结算价。因为每天把账面盈亏都已经结算给投资者了,因此当天结算后的持仓合约的成本价就变成当天的结算价了,因此和股票的成本价计算不同,股指期货的持仓成本价每天都在变。 有了结算所,从法律关系上说,股指期货不是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进行,而由结算所成为中央对手方,即成为所有买方的唯一卖方,和所有卖方的唯一买方。结算所以自有资产担保交易履约。
4、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和其他期货一样,都需要进行交割。不过一般的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采用的是实物交割,而股指期货和短期利率期货等采用的是现金交割。所谓现金交割,就是不需要交割一篮子股票指数成分股,而是用到期日或第二天的现货指数作为最后结算价,通过与该最后结算价进行盈亏结算来了结头寸。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风险
(一)股指期货本身特有的风险
除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外,由于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和合约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股指期货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 1.基差风险 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之间的价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基差的变化受制于持仓费用。最终因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趋同性,基差在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下降为零。基差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对于初级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基差,除受一般供求因素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节性因素的左右。 基差是衡量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基差是套期保值成功与否的基础。套期保值的效果主要是由基差的变化决定;基差是发现价格的标尺;基差对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套利交易,十分重要。 基差风险是股指期货相对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掉期等)的特殊风险。从本质上看,基差反映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应维持一定区间内的正值(即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如美国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S&P500)的基差,在一般情况下为2到3点。但在巨大的市场波动中,也有可能出现基差倒挂甚至长时间倒挂的异常现象。基差的异常变动,表明股指期货交易中的价格信息已完全扭曲,这将产生巨大的交易性风险。 2.合约品种差异造成的风险 合约品种差异造成的风险,是指类似的合约品种,如日经225种股指期货和东京证券股指期货,在相同因素的影响下,价格变动不同。表现为两种情况: 1〉是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 2〉是价格变动的幅度不同。类似合约品种的价格,在相同因素作用下变动幅度上的差异,也构成了合约品种差异的风险。 3.标的物风险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价格总体水平,由于标的物设计的特殊性,是其特定风险无法完全锁定的原因。从套期保值的技术角度来看,商品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者,都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建立现货与期货合约数量上的一致性、交易方向上的相反性来彻底锁定风险。而股指期货由于标的物的特殊性,使现货和期货合约数量上的一致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不具有现实操作性。因为,股票指数设计中的综合性,以及设计中权重因素的考虑,使得在股票现货组合中,当股票品种和权数完全与指数一致时,才能真正做到完全锁定风险,而这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几乎是零。因此,股指期货标的物的特殊性,使完全意义上的期货与现货间的套期保值成为不可能,因而风险将一直存在。 4.交割制度风险 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完成清算。相对于其他结合实物交割进行清算的金融衍生产品而言,存在更大的交割制度风险。如在利率期货交易中,符合规格的债券现货,无论如何也可以满足一部分交割要求。股指期货则只能是百分之百的现金交割,而不可能以对应股票完成清算。
(二)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常会遇到的几类风险
1.法律风险 股指期货投资者如果选择了不具有合法期货经纪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从事股指期货交易,投资者权益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或者所选择的期货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2.市场风险 由于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当出现不利行情时,股价指数微小的变动就可能会使投资者权益遭受较大损失;价格波动剧烈的时候甚至会因为资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使本金损失殆尽,因此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交易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3.操作风险 指因人员、系统内部控制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若股指期货账户满仓操作,反向波动达到1%就会造成爆仓,因此对于如何规避股指期货的风险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到规避风险,必须要首先认识风险,股指期货其实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所向披靡,用的不好只能伤人伤己。所谓不同的杠杆比,其实只是规定了您的账户的最大满仓手数不同而已,当您认识到这个本质之后,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您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控制最大持仓手数来调节杠杆比。比如在100:1的杠杆比之下,您的账户资金让你能够满仓50手,此时若您控制最大持仓手数永远都不超过5手,则您的真实杠杆比就下降到了10:1。根据统计,目前能保持盈利的账户一般真实杠杆比是控制在4:1到20:1之间,因此您严格的将自己的杠杆比控制在这个区间就很大限度的控制住了自己的风险。 4.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风险实际上指的是当投资者无法及时筹措资金满足建立和维持股指期货持仓之保证金要求的风险。股指期货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对资金管理要求非常高。如果投资者满仓操作,就可能会经常面临追加保证金的问题,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保证金,按规定将被强制平仓,可能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 5.连带风险 为投资者进行结算的结算会员或同一结算会员下的其他投资者出现保证金不足、又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中金所对该结算会员下的经纪账户强行平仓时,投资者的资产可能因被连带强行平仓而遭受损失。
(三)期现套利中的风险
1.保证金追加风险 由于指数期货市场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使得套利者必须承担每日保证金变动风险。当保证金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时,投资者应于下一营业日前补足至原始保证金水平,未补足者则开盘时以市价强制平仓或减仓。若投资者的保证金余额以盘中成交价计算低于维持保证金,期货公司有权执行强制平仓或减仓。 若套利者资金调度不当,可能迫使指数期货套利部位提前解除,造成套利失败。因此,投资组合的套利时要保留一部分现金,以规避保证金追加的风险。 2.纯粹套利者与准套利者共同竞争的风险 套利者可依据是否持有现货指数区分为纯粹套利者和准套利者两种。准套利者本身已拥有现货部位,当套利机会出现时,不用在市场上建立现货头寸,支付的套利成本较小。而纯粹套利者则须在建立现货部位上付出比较高的套利成本。因此,纯粹套利者所面临的价格区间相对于准套利者来说更宽。这样,对于有准套利者参与的套利机会,纯粹套利者处于不利地位,获利难度较高。 3.流动性风险 套利者在买卖现货时若遇到现货涨停或跌停而无法当日买入或卖出时,则面临延迟至第二个交易日交易的价格波动风险。当两市流动性不一致时,同样的交易量会引起期、现价格变化程度不一致。所以应密切关注两市流动性差异以及控制仓位。 4.股利发放不确定性风险 指数期货套利区间的计算中涉及到上市公司现金股息,但由于我国股市中股利发放时间不确定,因此在计算套利区间时必须考虑股息发放时间。 5.变动成本 冲击成本和等待成本的准确估计比较困难,它不仅取决于套利资金量的大小,与交易当日市场流动性也有很大关系,变动成本的错误估计可能导致套利失败。 6.跟踪误差 由于在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套利时完全复制沪深300指数比较困难,而且复制成本较高。在用沪深300指数的替代现货进行套利时,要注意两者在套利期间出现较大偏离的可能,如果在套利期间两者出现较大偏离就可能导致套利失败。
(四)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来自多方面。从期货交易起源与期货交易特征分析,其风险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价格波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交易者的非理性投机和市场机制是否健全。 1.价格波动 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受政治、经济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指数时刻在变化。而股指期货市场特有的运行机制可能导致价格频繁乃至异常波动,从而产生较大风险。 2.杠杆效应 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者只需支付期货合约价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通常为5%~10%)即可进行交易。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既吸引了众多投机者的加入,也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较小价格变化也会导致较大风险,市场状况恶化时,他们可能无力支付巨额亏损而发生违约。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是区别于其他投资工具的主要标志,也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 3非理性投机 投机者是期货交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价格风险的承担者也是价格发现的参与者,不仅促进价格合理形成,而且提高市场流动性。但是,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利益驱使,极易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这种行为既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扭曲了价格,影响了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还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交易者的正当利益。 4. 市场机制不健全 股指期货市场在运作中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交割风险等。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这种不健全的机制会产生相应风险,并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的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五)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
金融期货市场是管理风险的场所,也是风险相对较高的市场。为保证金融期货的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和功能发挥,现阶段除了实行现行商品期货交易结算当中普遍采用的风险控制办法外,参考国外金融期货市场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十多年的成功经验,还考虑用以下四项制度从制度上防范和控制金融期货的风险:(1)风险隔离的制度;(2)结算会员制度;(3)结算联保制度;(4)保证金监控制度 1、风险隔离制度 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由期货公司专营,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经纪业务,必须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期货公司进行,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作为介绍经纪商为投资者提供金融期货交易的辅助服务。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期货业务和证券业务隔离,金融期货市场的风险和现货市场隔离。 2.结算会员制度 作为一项分散和减少风险的制度安排,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将分为交易会员、交易结算会员、全面结算会员和特别结算会员四类,按交易所对结算会员、结算会员对交易会员、交易会员对客户的顺序进行结算。通过提高结算会员的资格标准,使得实力雄厚的机构成为结算会员,从而达到分层逐级控制和承担风险的目的。 3.结算联保制度 交易所的结算会员必须缴纳结算担保金,作为应对结算会员违约的共同担保资金从而建立化解风险的缓冲区,进一步强化市场整体抗风险能力,为市场平稳运作提供保障。 4.保证金监控制度 期货保证金存管的安全性是期货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石。证监会按照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总体原则,建立了新的保证金安全存管系统,成立了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来具体运营。金融期货业务由期货公司专营后,金融期货保证金将纳入安全存管的监控体系。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交易策略
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1、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原理是什么?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和其他期货套期保值一样,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之间的类似走势,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应的操作来管理现货市场的头寸风险。 由于股指期货的套利操作,股指期货的价格和股票现货(股票指数)之间的走势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两者步调不一致到足够程度,就会引发套利盘入这种情况下,那么如果保值者持有一篮子股票现货,他认为目前股票市场可能会出现下跌,但如果直接卖出股票,他的成本会很高,于是他可以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空头,在股票市场出现下跌的时候,股指期货可以获利,以此可以弥补股票出现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空头保值。 另一个基本的套期保值策略是所谓的多头保值。一个投资者预期要几个月后有一笔资金投资股票市场,但他觉得目前的股票市场很有吸引力,要等上几个月的话,可能会错失建仓良机,于是他可以在股指期货上先建立多头头寸,等到未来资金到位后,股票市场确实上涨了,建仓成本提高了,但股指期货平仓获得的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成本的提高,于是该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锁定了现货市场的成本。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2、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分析 卖出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已经拥有股票的投资者或预期将要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如证券投资基金或股票仓位较重的机构等,在对未来的股市走势没有把握或预测股价将会下跌的时候,为避免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进行保值。这样一旦股票市场真的下跌,投资者可以从期货市场上卖出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中获利,以弥补股票现货市场上的损失。
二、投机交易
1、股指期货投机的原理是什么? 股市指数期货提供了很高风险的机会。其中一个简单的投机策略是利用股市指数期货预测市场走势以获取利润。若预期市场价格回升,投资者便购入期货合约并预期期货合约价格将上升,相对于投资股票,其低交易成本及高杠杆比率使股票指数期货更加吸引投资者。他们亦可考虑购入那个交易月份的合约或投资于恒生指数或分类指数期货合约。 另一个较保守的投机方法是利用两个指数间的差价来套戥,若投资者预期地产市道将回升,但同时希望减低市场风险,他们便可以利用地产分类指数及恒生指数来套戥,持有地产好仓而恒生指数淡仓来进行套戥。 类似的方法亦可利用同一指数但不同合约月份来达到。通常远期合约对市场的反应是较短期合约和指数为大的。若投机者相信市场指数将上升但却不愿承受估计错误的后果,他可购入远期合约而同时沽出现月合约;但需留意远期合约可能受交投薄弱的影响而面对低变现机会的风险。 利用不同指数作分散投资,可以减低风险但亦同时减低了回报率。一项保守的投资策略,最后结果可能是在完全避免风险之时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2、股指期货投机操作的对冲交易是什么? 股市指数期货亦可作为对冲股票组合的风险,即是该对冲可将价格风险从对冲者转移到投机者身上。这便是期货市场的一种经济功能。对冲是利用期货来固定投资者的股票组合价值。若在该组合内的股票价格的升跌跟随着价格的变动,投资一方的损失便可由另一方的获利来对冲。若获利和损失相等,该类对冲叫作完全对冲。在股市指数期货市场中,完全对冲会带来无风险的回报率。 事实上,对冲并不是那么简单;若要取得完全对冲,所持有的股票组合回报率需完全等如股市指数期货合约的回报率。 因此,对冲的效用受以下因素决定: (1)该投资股票组合回报率的波动与股市期货合约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这是指股票组合的风险系数(beta)。 (2)指数的现货价格及期货价格的差距,该差距叫作基点。在对冲的期间,该基点可能是很大或是很小,若基点改变(这是常见的情况),便不可能出现完全对冲,越大的基点改变,完全对冲的机会便越小。 现时并没有为任何股票提供期货合约,唯一市场现行提供的是指定股市指数期货。投资者手持的股票组合的价格是否跟随指数与基点差距的变动是会影响对冲的成功率的。 基本上有两类对冲交易:沽出(卖出)对冲和揸入(购入)对冲。 沽出对冲是用来保障未来股票组合价格的下跌。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出售期货合约,这便可固定未来现金售价及把价格风险从持有股票组合者转移到期货合约买家身上。进行沽出对冲的情况之一是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将会下跌,但投资者却不顾出售手上持有的股票;他们便可沽空股市指数期货来补偿持有股票的预期损失。 购入对冲是用来保障未来购买股票组合价格的变动。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购入期货合约,例如基金经理预测市场将会上升,于是他希望购入股票;但若用作购入股票的基金未能即时有所供应,他便可以购入期货指数,当有足够基金时便出售该期货并购入股票,期货所得便会抵销以较高价钱购入股票的成本。 以下的例子可帮助读者明白投机、差价、沽出对冲及购入对冲。 (1)投机:投资者甲预期市场将于1个月后上升,而投资者乙则预期市场将下跌。 结果:投资者甲于4,500点购入1个月到期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投资者乙于4,500点沽出同样合约。若于月底结算点高于4,500点,投资者甲便会获利而乙则亏损。但若结算点低于4,500点,结果则相反。 (2)差价:现考虑两个连续日的1月及2月恒生指数期货价格。 合组月份 日期 1月 2月 差价 12月10日 4,000 4,020 +20 12月11日 4,010 4,040 +30 于12月10日,投资者对市场升势抱着乐观态度,并留意到远期月份合约对股市指数的变动较为敏感。 因此,投资者于12月10日购入二月份合约并同时沽出一月份合约及于12月11日投资者买入1月份的合约及售出2月份的合约。 他便获得20×1=20(从好仓中获得),并损失10×1=10(从淡仓中损失),净收益10。 (3)沽出对冲:假定投资者持有一股票组合,其风险系数(beta)为1.5,而现值一千万。而该投资者忧虑将于下星期举行的贸易谈判的结果,若谈判达不成协议则将会对市场不利,因此,他便希望固定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他利用沽出恒生指数期货来保障其投资。需要的合约数量应等于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乘以其风险系数并除以每张期货合约的价值。举例来说,若期货合约价格为4000点,每张期货合约价值为4000×=0,000,而该股票组合的系数乘以市场价值为1.5×00万=00万,因此,00万÷0,000或75张合约便是用作对冲所需。若谈判破裂使市场下跌2%,投资者的股票市值便应下跌1.5×2%=3%或0,000.恒生指数期货亦会跟随股票市值波动而下跌2%×4000=80点或80×=每张合约00。当投资者于此时平仓购回75张合约,便可取得75×00=0,000,刚好抵销股票组合的损失。留意本例子中假设该股票组合完全如预料中般随着恒生指数下跌,亦即是说该风险系数准确无误,此外,亦假定期货合约及指数间的基点或差额保持不变。 分类指数期货的出现可能使沽出对冲较过去易于管理,因为投资者可控制指定部分市场风险,这对于投资于某项分类指数有着很大相关的股票起着重要的帮助。 (4)购入对冲;基金经理会定期收到投资基金。在他收到新添的投资基金前,他预料未来数周将出现“牛市”,在这情况下他是可以利用购入对冲来固定股票现价的,若将于四星期后到期的现月份恒生指数期货为4000点,而基金经理预期将于三星期后收到0万的投资基金,他便可以于现时购入,000,000÷(4000×)=5张合约。若他预料正确,市场上升5%至4200点,他于此时平仓的收益为(4200-4000)××5张合约=,000。利用该五张期货合约的收益可作抵偿股价上升的损失,换句话说,他可以以三星期前的股价来购入股票。
三、套利
1、什么是股指期货套利? 针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股指期货不同合约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股指期货合约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和约,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沪深300)维持一定的动态联系。但是,有时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会产生偏离,当这种偏离超出一定的范围时(无套利定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就会产生套利机会。利用期指与现指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叫无风险套利(Arbitrage),利用期货合约价格之间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交易的称为价差交易(Spread Trading)。 2、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套利原理 指投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和相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谋求从期货、现货市场同一组股票存在的价格差异中获取利润。 一是当期货实际价格大于理论价格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买入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二是当期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时,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卖出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投资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
股指期货基础分析主要侧重于从股票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如宏观经济、各行业分析。基本面分析包括: (1)宏观: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2)微观:研究股指期货标的股指的权重上市公司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为买卖提供参考依据。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以预测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为目的,以图表为主要手段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是不同研究途径和专业领域的完美结合。 基础分析主要研究导致价格涨跌的供求关系,而技术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行为。这两种分析方法都试图解决同样的问题――预测未来价格可能运行的方向,基础分析是研究市场运动的成因而技术分析是研究其结果。 (1)技术分析理论基础: ①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影响价格的任何因素:基本面、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因素都要最终通过买卖反映在价格中,也就是价格变化反映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变化。 ②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对于已经形成的趋势来讲,通常是沿现存趋势继续演变。例如:牛顿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历史会重演技术分析和市场行为学与人类心理学有一定关系,价格形态通过特定的图表表示了人们对某市场看好或看淡的心理。例如:自然界的四季、中国古代讲的轮回... (2)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①移动平均线 ②黄金分割 ③形态分析 ④波浪理论 (3)技术分析建议: 技术分析中,各种形态图形、技术指标众多,选择自己熟悉的指标作为投资参考依据十分关键,不宜一次性选择过多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在投资中不是万能的,况且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做出的投资决策也不同。
编辑本段国内股指期货推出
一、国内股指期货正式推出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010年2月20日宣布,证监会已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2010年2月22日9时起,正式接受投资者开户申请。公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自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准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 合约标的 沪深300指数
合约乘数 每点300元
报价单位 指数点
最小变动价位 0.2点
合约月份 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
交易时间 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
最后交易日交易时间 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00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10%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12%
最后交易日 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遇国家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同最后交易日
交割方式 现金交割
交易代码 IF
上市交易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三、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一、保证金账户可用余额不低于50万元; 二、具备股指期货基础知识,通过相关测试(评分不低于80分); 三、具有至少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仿真交易记录,或者是最近三年内具有10笔以上商品期货交易成交记录(两者是或者关系,满足其一即可); 四、综合评估表评分不低于70分; 五、不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股指期货交易的情形。 按照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成为期货经纪公司客户: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构和期货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证券、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未能提供开户证明文件的单位;中国证监会规定不得从事期货交易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合约名称 推出时间 推出前后标的指数走势
印度SENSEX期指 2000年6月 推出前半年,标的指数保持上涨趋势,推出后短期下跌,但长期走势向好
台湾综合期指 1998年7月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熊市中推出,推前涨推后大跌
韩国KOSPI200期指 1996年5月 熊市中推出,前涨后跌,期指无法改变市场长期运行趋势
德国DAX期指 1990年11月 牛市中推出,推出前一年走势强劲,推出后一年走势减弱,但不改股市长牛格局
法国证协40期指 1988年11月 大熊市之后的调整期推出,多空双方拉锯后股指逼空上扬
日经225期指 1986年9月 牛市途中推出,推出后有小跌,但长期趋势不改
恒生指数期货 1986年5月 牛市中推出,推出前恒指突破新高,推出后调整两个月,后反弹上涨
金融时报100期指 1984年5月 推出前小涨推出后短调,其后连续17年牛市
标普500期指 1982年2月 推前涨,推后跌,但长期牛市随后到来
编辑本段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市场简介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平均指数,是目前人们最熟悉、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股票指数,其基期为1928年10月l日,基期指数为100。道·琼斯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几经调整,现在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即不是直接用基期的股票指数作除数,而是先根据成份股的变动情况计算出一个新除数,然后用该除数除报告期股价总额,得出新的股票指数。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类是工业平均数,由30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20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第三组是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指数;第四组为综合指数,是用前三组的65种股票加总计算得出的指数。人们常说的道·琼斯股票指数通常是指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平均数。 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指数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在《金融时报》上发布的股票指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种数,金融时报股票指数分为30种股票指数、100种股票指数和500种股票指数等三种指数。目前常用的是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而作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标的的金融时报指数则是以市场上交易较频繁的100种股票为样本编制的指数,其基期为1984年1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0。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 1988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33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行业14种。恒生指数最初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975.47。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编辑本段一些股指期货概念股
1、工商银行(601398);2、津滨发展(000897);3、保利地产(600048); 4、正虹科技(000702);5、西北化工(000791);6、鲁能泰山(000720); 7、江苏弘业(600128);8、建设银行(601939);9、张家界(000430); 10、云南铜业(000878);11、新天国际(600084);12、万向钱潮(000559); 13、宏达股份(600331);14、深华新(000010);15、美尔雅(600107); 16、厦门国贸(600755)。
编辑本段预测股指期货的工具
股指期货最好用专业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富远,博弈大师都是比较好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是期货行业的业务软件主流供应商,为期货公司提供集行情、分析、资讯、交易前端为一身的业务系统。采用文华软件的期货公司数达到150多家,市场覆盖率超过90%。 其他领域,文华的产品已经进入一些全国性的券商、基金公司和银行。 文华财经开发的“文华财经期货金牌预测公式”,尤其是大盘牛熊、波段预测公式,被国内外各大机构视为财富金钥匙。
编辑本段图书(股指期货)
图书信息
作 者:(英) 萨克里弗 著,李飞,黄栋 译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印刷时间:2008-5-1 I S B N:9787500680000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金融界最主流、最权威的股指期货著作。全书描述了股指期货市场的运作规律,并且对这些国际市场运行的经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于机构投资者感兴趣的在投资组织如何运用股指期货这一问题,本书也作了详细论述。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系统掌握股指期货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对有志于学习股指期货和投身于资本市场业务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
编辑推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如何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使其了解股指期货的特性,是培育和引导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其他成熟市场的相关经验并加以运用,能够使我们加快市场建设,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从这一点来看,阅读查尔斯·萨克里弗教授的《股指期货》一书无疑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 黄运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期货部副主任 《股指期货》第三版对期货交易、套利和市场定价做了全面的总结,对金融专业任何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帮助该书综合性强、覆盖面宽,全书结构合理,我特此向各位读者推荐。 Paul Mizen,英国著名货币金融家,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 本书作者出色地把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实证研究的前沿性和市场运行的实际特点紧密地糅合在一起,该书是股指期货领域唯一的权威之作,我毫无保留地向从事金融业的学生、学者、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推荐本书。 Pradeep Yadav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前欧洲金融协会会长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图书《股指期货》: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07534
2
陈浩——股指期货http://www.5588la.com/dvd6/dvd6_05.html
3
期货:http://baike.baidu.com/view/2348.html
4
金融期货:http://baike.baidu.com/view/10574.htm
开放分类:
股票,金融,期货,股票知识,股指期货
我来完善 “股指期货”相关词条:
投资资产注入股改封闭式基金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备兑权证美国次贷危机特别国债次级抵押贷款
投资 资产注入 股改 封闭式基金 商品期货 金融期货 备兑权证 美国次贷危机 特别国债 次级抵押贷款 资产证券化 权证 做空机制 交易所交易基金 权证创设 集合理财 汇率改革 认沽权证 股市行情 专户理财 资产重估 金融期权 美国存托凭证 外汇期货 融券 创投 指数 再融资 封转开 股票期货 T+0 做市商制度 指数期货 两税合并 国债期货 私募股权投资 港股 信用交易 股权激励 股指期权 加息 融资融券交易 创业板 石油期货 股票回购 广发期货 钢材期货 股指期货合约 生猪期货 期货 期权 期货开户 善良期货配资 弘业期货 行情软件 淄博鲁证期货 期货配资 期货转仓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83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jxyushengquan ,irvine_zhu ,六二木 ,nanlaihe ,qcstone ,xijiou ,Hegain ,bbyy193 ,llllxing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百科名片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目录
什么是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不同
股指期货作用
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保证金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价格限制制度
持仓限额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
结算担保金制度
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经济金融政策
股指期货定价与交易1、股指期货是怎样定价的?
2、股指期货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3、股指期货怎么结算的?
4、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风险(一)股指期货本身特有的风险
(二)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常会遇到的几类风险
(三)期现套利中的风险
(四)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
(五)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二、投机交易
三、套利
股指期货投资分析一、基本面分析
二、技术分析
国内股指期货推出一、国内股指期货正式推出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准
三、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
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市场简介
一些股指期货概念股
预测股指期货的工具
图书(股指期货)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什么是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不同
股指期货作用
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 保证金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价格限制制度
持仓限额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
结算担保金制度
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经济金融政策
股指期货定价与交易 1、股指期货是怎样定价的?
2、股指期货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3、股指期货怎么结算的?
4、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风险 (一)股指期货本身特有的风险
(二)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常会遇到的几类风险
(三)期现套利中的风险
(四)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
(五)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 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二、投机交易
三、套利
股指期货投资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 二、技术分析国内股指期货推出
一、国内股指期货正式推出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准 三、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市场简介一些股指期货概念股预测股指期货的工具图书(股指期货)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展开 编辑本段什么是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是期货的一种,期货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金融期货中主要品种可以分为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国债期货。 股指期货,就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不同
股指期货与股票相比,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这对股票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1)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 股票买入后可以一直持有,正常情况下股票数量不会减少。但股指期货都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就要摘牌。因此交易股指期货不能象买卖股票一样,交易后就不管了,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了结头寸,还是等待合约到期(好在股指期货是现金结算交割,不需要实际交割股票),或者将头寸转到下一个月。 (2)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必须每天结算 股指期货合约采用保证金交易,一般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15%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这一方面提高了盈利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必须每日结算盈亏。买入股票后在卖出以前,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但股指期货不同,交易后每天要按照结算价对持有在手的合约进行结算,账面盈利可以提走,但账面亏损第二天开盘前必须补足(即追加保证金)。而且由于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你的投资本金,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不同。 (3)期货合约可以卖空 股指期货合约可以十分方便地卖空,等价格回落后再买回。股票融券交易也可以卖空,但难度相对较大。当然一旦卖空后价格不跌反涨,投资者会面临损失。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股票现货市场。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5)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方式 期指市场虽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基础之上的衍生市场,但期指交割以现金形式进行,即在交割时只计算盈亏而不转移实物,在期指合约的交割期投资者完全不必购买或者抛出相应的股票来履行合约义务,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场出现“挤市”的现象。 (6)一般说来,股指期货市场是专注于根据宏观经济资料进行的买卖,而现货市场则专注于根据个别公司状况进行的买卖。 (7)股指期货实行T+0交易,而股票实行T+1交易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作用
股指期货主要用途有三个: 一、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即防范系统性风险(我们平常所说的大盘风险)。通常我们使用套期保值来管理我们的股票投资风险。 二、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所谓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货定价偏差,通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或者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来获得无风险收益。 三、作为一个杠杆性的投资工具。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只要判断方向正确,就可能获得很高的收益。例如如果保证金为10%,买入1张沪深300指数期货,那么只要股指期货涨了5%,相对于保证金来说,就可获利50%,当然如果判断方向失误,也会发生同样的亏损。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
保证金制度
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必须按照其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缴纳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保证,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笔资金就是我们常说的保证金。例如:内地IF1005合约的保证金率为15%,合约乘数为300,那么,按IF1005首日结算价3442.83点计算,投资者交易该期货合约,每张需要支付的保证金应该是3442.83×300×0.15=154927.35元。 在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中,中金所规定股指期货近月合约保证金为15%,远月合约保证金为18%。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称为“逐日盯市”制度,简单说来,就是期货交易所要根据每日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投资者所持有的合约计算盈亏并划转保证金账户中相应的资金。 期货交易实行分级结算,交易所首先对其结算会员进行结算,结算会员再对非结算会员及其客户进行结算。交易所在每日交易结束后,按当日结算价格结算所有未平仓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 交易所将结算结果通知结算会员后,结算会员再根据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进行结算,并将结算结果及时通知非结算会员及客户。若经结算,会员的保证金不足,交易所应立即向会员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会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交易所追加保证金。若客户的保证金不足,期货公司应立即向客户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客户应在规定时间内追加保证金。目前,投资者可在每日交易结束后上网查询账户的盈亏,确定是否需要追加保证金或转出盈利。
价格限制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主要用来限制期货合约每日价格波动的最大幅度。根据涨跌停板的规定,某个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者低于交易所事先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这一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一个交易日内,股指期货的涨幅和跌幅限制设置为10%。 涨跌停板一般是以某一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为基准确定的,也就是说,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涨停板,而该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格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则构成当日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跌停板。
持仓限额制度
交易所为了防范市场操纵和少数投资者风险过度集中的情况,对会员和客户手中持有的合约数量上限进行一定的限制,这就是持仓限额制度。限仓数量是指交易所规定结算会员或投资者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的最大数额。一旦会员或客户的持仓总数超过了这个数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者提高保证金比例。
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与持仓限制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等相互配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当交易所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或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或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将对其持有的未平仓合约进行强制性平仓处理,这就是强行平仓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投资者的持仓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额时,应通过结算会员或交易会员向交易所或监管机构报告其资金和持仓情况。
结算担保金制度
结算担保金是指由结算会员依交易所的规定缴存的,用于应对结算会员违约风险的共同担保资金。当个别结算会员出现违约时,在动用完该违约结算会员缴纳的结算担保金之后,可要求其他会员的结算担保金要按比例共同承担该会员的履约责任。结算会员联保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市场在极端行情下的正常运作。 结算担保金分为基础担保金和变动担保金。基础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参与交易所结算交割业务必须缴纳的最低担保金数额。变动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大,须向交易所增缴的担保金部分。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股票指数是用来反映样本股票整体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而股票价格的确定十分复杂,因为人们对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判断以及未来盈利前景的看法并不相同。悲观者要卖出,乐观者要买进,当买量大于卖量时,股票的价格就上升;当买量小于卖量时,股票的价格就下跌。所以,股票的价格与内在价值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致,但有时也会有背离。投资者往往会寻找那些内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的股票,这样一来,就使股票的股票指数的价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来说,影响股票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有:
宏观经济及企业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条件下,股票价格指数会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在宏观经济运行恶化的背景下,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股票价格指数也密切相关,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 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利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趋势
通常来讲,利率水平越高,股票价格指数会越低。其原因是,在利率高企的条件下,投资者倾向于存款,或购买债券等,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反之,利率水平越低,股票指数就会越高。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利率上升,企业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如贷款利率上升造成的融资成本上升,相关下游企业因为利率上升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而提高相关产品价格等而导致该企业总体是生产成本提高,相关利润就下降了,代表股东权益的股票价格也就下降了,反之亦然。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的通货膨胀、货币汇价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动,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对期货市场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影响。但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往往在银行利率上升时,股票市场依然活跃,原因是投资者常常在两者之间选择:银行存款风险小,利率较高,收入稳定,但不灵活,资金被固定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挪作它用,并且难以抵消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而股票可以买卖,较为灵活,风险虽大,但碰上好运,可获大利。所以,在银行利率提高的过程(原来较低)下,仍然有一些具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热心于股票交易。有关汇率的讨论基本与利率相仿,即本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而有关人民币的升息、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则要综合起来加以分析。
资金供求状况与通胀水平及预期
当一定时期市场资金比较充裕时,股票市场的购买力比较旺盛,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否则,会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比如目前国内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通常会导致股指价格上涨。当然,资金过于充裕,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再如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同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对股指也有影响。通常,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一部分闲置资金就会投向证券交易,从而抬高股价;相反,货币供应量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股价也必然下跌。由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大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在一定限度内对生产有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随物价同比例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将不再热心于存款,而转向投资股票。但是,如果通货膨胀上升过猛,甚至超过两位数,那么将造成人们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 为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特别高,可能导致股市下跌呢?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利率可能增加股票卖压。再如原油价格特别高,也可能对股指不利。由于石油为目前工业界最主要的能源,因此油价上升即反映工业界成本提高,企业预期收益降低。一般来说,股市上涨黄金价格下挫。因为投资者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火爆,金价则下降。当然金价的高低更多地与美元汇率有关系。
突发政治安全事件
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同样受许多突发事件,诸如战争、政变、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比,突发事件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偶然性。即突发事件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因此相当多的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料的。二是非连续性。即突发事件不是每时每刻发生的,它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像其他因素那样连续和频繁。国家政局稳定使人民对国内经济发展有信心,并使国家国际形象提升,能够吸引国外资金,股指表现好。
经济金融政策
出于对经济市场化改革、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等,国家往往会出台变动利率、汇率及针对行业、区域的政策等,这些会对整个经济或某些行业板块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沪深300成分股及其指数走势。股份公司常常向银行借款,随着借款额的增多,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也就逐渐加强并取得了相当的发言权。在企业收益减少的情况下,虽然他们希望能够稳定股息,但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会支持企业少发或停发股息,因而影响了股票的价格。税收对投资者影响也很大,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增加收益,如果国家对某些行业或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那么就能使这些企业的税后利润相对增加,使其股票升值。会计准则的变化,会使得某些企业账面上的盈余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定价与交易
1、股指期货是怎样定价的?
对股票指数期货进行理论上的定价,是投资者做出买入或卖出合约决策的重要依据。股指期货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证券的价格,而这种证券就是该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所构成的投资组合。 同其它金融工具的定价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由于市场套利活动的存在,期货的真实价格应该与理论价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趋势上是这样的。 为说明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我们假设投资者既进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并假定: (1)投资者首先构造出一个与股市指数完全一致的投资组合(即二者在组合比例、股指的"价值"与股票组合的市值方面都完全一致); (2)投资者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很方便地借款用于投资; (3)卖出一份股指期货合约; (4)持有股票组合至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日,再将所收到的所有股息用于投资; (5)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立即全部卖出股票组合; (6)对股指期货合约进行现金结算; (7)用卖出股票和平仓的期货合约收入来偿还原先的借款。 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种股票市场指数为2669.8点,每个点"值"25美元,指数的面值为66745美元,股指期货价格为2696点,股息的平均收益率为3.5%;2000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为2696点,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2000年的3月19日,投资的持有期为143天,市场上借贷资金的利率为6%。再假设该指数在5个月期间内上升了,并且在3月19日收盘时收在2900点,即该指数上升了8.62%。这时,按照我们的假设,股票组合的价值也会上升同样的幅度,达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货交易的一般原理,这位投资者在指数期货上的投资将会出现损失,因为市场指数从2696点的期货价格上升至2900点的市场价格,上升了204点,则损失额是5100美元。 然而投资者还在现货股票市场上进行了投资,由于股票价格的上升得到的净收益为(72500-66745)=5755美元,在这期间获得的股息收入大约为915.2美元,两项收入合计6670.2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利率为6%的条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约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资期货的损失5100美元,两项合计6669美元。 在上述案例中,简单比较一下投资者的盈利和损失,就会发现无论是投资于股指期货市场,还是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都没有获得多少额外的收益。换句话说,在上述股指期货价格下,投资者无风险套利不会成功,因此,这个价格是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价格。 由此可见,对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F)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现货市场上的市场指数(I)、得在金融市场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场上股息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如果持有投资的期限不足一年,则相应的进行调整。 现在我们顺过头来,用刚才给出股票指数期货价格公式计算在上例给定利率和股息率条件下的股指期货价格: F=2669.8+2669.8×(6%-3.5%)×143/365=2695.95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公式给出的是在前面假设条件下的指数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在现实生活中要全部满足上述假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再高明的投资者要想构造一个完全与股市指数结构一致的投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当证券市场规模越大时更是如此;其二,在短期内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较大;第三,由于各国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着差异,如在我国目前就不允许卖空股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指数期货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收益率在实际市场上是很难得到的,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场在股息政策上(如发放股息的时机、方式等)都会不同,并且股票指数中的每只股票发放股利的数量和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这必然影响到正确判定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实践来看,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往往会偏离理论价格。当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大于理论股指期货价格时,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股指所涉及的股票,并卖空股指期货而牟利;反之,投资者可以通过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而牟利。这种交易策略称作指数套利(IndexArbitrage)。然而,在成熟市场中,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的偏离,总处于一定的幅度内。例如,美国S&P500指数期货的价格,通常位于其理论值的上下0.5%幅度内,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套利的情况。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只要了解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指数、无风险利率、红利率、到期前时间长短有关。股指期货的价格基本是围绕现货指数价格上下波动,如果无风险利率高于红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将高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指数出现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无风险利率小于红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低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相对与现货指数出现贴水幅度越大。
以上所说的是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套利是有成本的,因此股指期货的合理价格实际是围绕股票指数现货价格的一个区间。只有在价格落到区间以外时,才会引发套利。
2、股指期货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期货交易历史上是在交易大厅通过交易员的口头喊价进行的。目前大多数期货交易是通过电子化交易完成的,交易时,投资者通过期货公司的电脑系统输入买卖指令,由交易所的撮合系统进行撮合成交。 买卖期货合约的时候,双方都需要向结算所缴纳一小笔资金作为履约担保,这笔钱叫做保证金。首次买入合约叫建立多头头寸,首次卖出合约叫建立空头头寸。然后,手头的合约要进行每日结算,即逐日盯市。 建立买卖头寸(术语叫开仓)后不必一直持有到期,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前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一笔反向交易,冲销原来的头寸,这笔交易叫平仓。如第一天卖出10手股指期货合约,第二天又买回10手合约。那么第一笔是开仓10手股指期货空头,第二笔是平仓10手股指期货空头。第二天当天又买入20手股指期货合约,这时变成开仓20手股指期货多头。然后再卖出其中的10手,这时叫平仓10手股指期货多头,还剩10手股指期货多头。一天交易结束后手头没有平仓的合约叫持仓。这个例子里,第一天交易后持仓是10手股指期货空头,第二天交易后持仓是10手股指期货多头。
3、股指期货怎么结算的?
股指期货的结算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结算所或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对会员结算,然后是会员对投资者结算。不管那个层次,都需要做三件事情: (1)交易处理和头寸管理,就是每天交易后要登记做了哪几笔交易,头寸是多少。 (2)财务管理,就是每天要对头寸进行盈亏结算,盈利部分退回保证金,亏损的部分追缴保证金。 (3)风险管理,对结算对象评估风险,计算保证金。 其中第二部分工作中,需要明确结算的基准价,即所谓的结算价,一般是指期货合约当天临收盘附近一段时间的均价(也有直接用收盘价作为结算价的)。持仓合约用其持有成本价与结算价比较来计算盈亏。而平仓合约则用平仓价与持有成本价比较计算盈亏。对于当天开仓的合约,持有成本价等于开仓价,对于当天以前开仓的历史合约,其持有成本价等于前一天的结算价。因为每天把账面盈亏都已经结算给投资者了,因此当天结算后的持仓合约的成本价就变成当天的结算价了,因此和股票的成本价计算不同,股指期货的持仓成本价每天都在变。 有了结算所,从法律关系上说,股指期货不是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进行,而由结算所成为中央对手方,即成为所有买方的唯一卖方,和所有卖方的唯一买方。结算所以自有资产担保交易履约。
4、股指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股指期货合约到期的时候和其他期货一样,都需要进行交割。不过一般的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采用的是实物交割,而股指期货和短期利率期货等采用的是现金交割。所谓现金交割,就是不需要交割一篮子股票指数成分股,而是用到期日或第二天的现货指数作为最后结算价,通过与该最后结算价进行盈亏结算来了结头寸。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风险
(一)股指期货本身特有的风险
除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外,由于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和合约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股指期货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 1.基差风险 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之间的价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基差的变化受制于持仓费用。最终因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趋同性,基差在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下降为零。基差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对于初级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基差,除受一般供求因素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节性因素的左右。 基差是衡量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基差是套期保值成功与否的基础。套期保值的效果主要是由基差的变化决定;基差是发现价格的标尺;基差对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套利交易,十分重要。 基差风险是股指期货相对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掉期等)的特殊风险。从本质上看,基差反映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应维持一定区间内的正值(即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如美国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S&P500)的基差,在一般情况下为2到3点。但在巨大的市场波动中,也有可能出现基差倒挂甚至长时间倒挂的异常现象。基差的异常变动,表明股指期货交易中的价格信息已完全扭曲,这将产生巨大的交易性风险。 2.合约品种差异造成的风险 合约品种差异造成的风险,是指类似的合约品种,如日经225种股指期货和东京证券股指期货,在相同因素的影响下,价格变动不同。表现为两种情况: 1〉是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 2〉是价格变动的幅度不同。类似合约品种的价格,在相同因素作用下变动幅度上的差异,也构成了合约品种差异的风险。 3.标的物风险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价格总体水平,由于标的物设计的特殊性,是其特定风险无法完全锁定的原因。从套期保值的技术角度来看,商品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者,都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建立现货与期货合约数量上的一致性、交易方向上的相反性来彻底锁定风险。而股指期货由于标的物的特殊性,使现货和期货合约数量上的一致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不具有现实操作性。因为,股票指数设计中的综合性,以及设计中权重因素的考虑,使得在股票现货组合中,当股票品种和权数完全与指数一致时,才能真正做到完全锁定风险,而这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几乎是零。因此,股指期货标的物的特殊性,使完全意义上的期货与现货间的套期保值成为不可能,因而风险将一直存在。 4.交割制度风险 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完成清算。相对于其他结合实物交割进行清算的金融衍生产品而言,存在更大的交割制度风险。如在利率期货交易中,符合规格的债券现货,无论如何也可以满足一部分交割要求。股指期货则只能是百分之百的现金交割,而不可能以对应股票完成清算。
(二)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常会遇到的几类风险
1.法律风险 股指期货投资者如果选择了不具有合法期货经纪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从事股指期货交易,投资者权益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或者所选择的期货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2.市场风险 由于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当出现不利行情时,股价指数微小的变动就可能会使投资者权益遭受较大损失;价格波动剧烈的时候甚至会因为资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使本金损失殆尽,因此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交易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3.操作风险 指因人员、系统内部控制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若股指期货账户满仓操作,反向波动达到1%就会造成爆仓,因此对于如何规避股指期货的风险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到规避风险,必须要首先认识风险,股指期货其实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所向披靡,用的不好只能伤人伤己。所谓不同的杠杆比,其实只是规定了您的账户的最大满仓手数不同而已,当您认识到这个本质之后,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您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控制最大持仓手数来调节杠杆比。比如在100:1的杠杆比之下,您的账户资金让你能够满仓50手,此时若您控制最大持仓手数永远都不超过5手,则您的真实杠杆比就下降到了10:1。根据统计,目前能保持盈利的账户一般真实杠杆比是控制在4:1到20:1之间,因此您严格的将自己的杠杆比控制在这个区间就很大限度的控制住了自己的风险。 4.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风险实际上指的是当投资者无法及时筹措资金满足建立和维持股指期货持仓之保证金要求的风险。股指期货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对资金管理要求非常高。如果投资者满仓操作,就可能会经常面临追加保证金的问题,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保证金,按规定将被强制平仓,可能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 5.连带风险 为投资者进行结算的结算会员或同一结算会员下的其他投资者出现保证金不足、又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中金所对该结算会员下的经纪账户强行平仓时,投资者的资产可能因被连带强行平仓而遭受损失。
(三)期现套利中的风险
1.保证金追加风险 由于指数期货市场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使得套利者必须承担每日保证金变动风险。当保证金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时,投资者应于下一营业日前补足至原始保证金水平,未补足者则开盘时以市价强制平仓或减仓。若投资者的保证金余额以盘中成交价计算低于维持保证金,期货公司有权执行强制平仓或减仓。 若套利者资金调度不当,可能迫使指数期货套利部位提前解除,造成套利失败。因此,投资组合的套利时要保留一部分现金,以规避保证金追加的风险。 2.纯粹套利者与准套利者共同竞争的风险 套利者可依据是否持有现货指数区分为纯粹套利者和准套利者两种。准套利者本身已拥有现货部位,当套利机会出现时,不用在市场上建立现货头寸,支付的套利成本较小。而纯粹套利者则须在建立现货部位上付出比较高的套利成本。因此,纯粹套利者所面临的价格区间相对于准套利者来说更宽。这样,对于有准套利者参与的套利机会,纯粹套利者处于不利地位,获利难度较高。 3.流动性风险 套利者在买卖现货时若遇到现货涨停或跌停而无法当日买入或卖出时,则面临延迟至第二个交易日交易的价格波动风险。当两市流动性不一致时,同样的交易量会引起期、现价格变化程度不一致。所以应密切关注两市流动性差异以及控制仓位。 4.股利发放不确定性风险 指数期货套利区间的计算中涉及到上市公司现金股息,但由于我国股市中股利发放时间不确定,因此在计算套利区间时必须考虑股息发放时间。 5.变动成本 冲击成本和等待成本的准确估计比较困难,它不仅取决于套利资金量的大小,与交易当日市场流动性也有很大关系,变动成本的错误估计可能导致套利失败。 6.跟踪误差 由于在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套利时完全复制沪深300指数比较困难,而且复制成本较高。在用沪深300指数的替代现货进行套利时,要注意两者在套利期间出现较大偏离的可能,如果在套利期间两者出现较大偏离就可能导致套利失败。
(四)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
股指期货市场风险来自多方面。从期货交易起源与期货交易特征分析,其风险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价格波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交易者的非理性投机和市场机制是否健全。 1.价格波动 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受政治、经济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指数时刻在变化。而股指期货市场特有的运行机制可能导致价格频繁乃至异常波动,从而产生较大风险。 2.杠杆效应 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者只需支付期货合约价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通常为5%~10%)即可进行交易。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既吸引了众多投机者的加入,也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较小价格变化也会导致较大风险,市场状况恶化时,他们可能无力支付巨额亏损而发生违约。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是区别于其他投资工具的主要标志,也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 3非理性投机 投机者是期货交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价格风险的承担者也是价格发现的参与者,不仅促进价格合理形成,而且提高市场流动性。但是,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利益驱使,极易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这种行为既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扭曲了价格,影响了发现价格功能的实现,还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其他交易者的正当利益。 4. 市场机制不健全 股指期货市场在运作中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交割风险等。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这种不健全的机制会产生相应风险,并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的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五)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
金融期货市场是管理风险的场所,也是风险相对较高的市场。为保证金融期货的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和功能发挥,现阶段除了实行现行商品期货交易结算当中普遍采用的风险控制办法外,参考国外金融期货市场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十多年的成功经验,还考虑用以下四项制度从制度上防范和控制金融期货的风险:(1)风险隔离的制度;(2)结算会员制度;(3)结算联保制度;(4)保证金监控制度 1、风险隔离制度 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由期货公司专营,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经纪业务,必须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期货公司进行,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作为介绍经纪商为投资者提供金融期货交易的辅助服务。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期货业务和证券业务隔离,金融期货市场的风险和现货市场隔离。 2.结算会员制度 作为一项分散和减少风险的制度安排,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将分为交易会员、交易结算会员、全面结算会员和特别结算会员四类,按交易所对结算会员、结算会员对交易会员、交易会员对客户的顺序进行结算。通过提高结算会员的资格标准,使得实力雄厚的机构成为结算会员,从而达到分层逐级控制和承担风险的目的。 3.结算联保制度 交易所的结算会员必须缴纳结算担保金,作为应对结算会员违约的共同担保资金从而建立化解风险的缓冲区,进一步强化市场整体抗风险能力,为市场平稳运作提供保障。 4.保证金监控制度 期货保证金存管的安全性是期货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石。证监会按照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总体原则,建立了新的保证金安全存管系统,成立了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来具体运营。金融期货业务由期货公司专营后,金融期货保证金将纳入安全存管的监控体系。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交易策略
一、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1、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原理是什么?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和其他期货套期保值一样,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之间的类似走势,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应的操作来管理现货市场的头寸风险。 由于股指期货的套利操作,股指期货的价格和股票现货(股票指数)之间的走势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两者步调不一致到足够程度,就会引发套利盘入这种情况下,那么如果保值者持有一篮子股票现货,他认为目前股票市场可能会出现下跌,但如果直接卖出股票,他的成本会很高,于是他可以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空头,在股票市场出现下跌的时候,股指期货可以获利,以此可以弥补股票出现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空头保值。 另一个基本的套期保值策略是所谓的多头保值。一个投资者预期要几个月后有一笔资金投资股票市场,但他觉得目前的股票市场很有吸引力,要等上几个月的话,可能会错失建仓良机,于是他可以在股指期货上先建立多头头寸,等到未来资金到位后,股票市场确实上涨了,建仓成本提高了,但股指期货平仓获得的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成本的提高,于是该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锁定了现货市场的成本。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2、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分析 卖出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已经拥有股票的投资者或预期将要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如证券投资基金或股票仓位较重的机构等,在对未来的股市走势没有把握或预测股价将会下跌的时候,为避免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进行保值。这样一旦股票市场真的下跌,投资者可以从期货市场上卖出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中获利,以弥补股票现货市场上的损失。
二、投机交易
1、股指期货投机的原理是什么? 股市指数期货提供了很高风险的机会。其中一个简单的投机策略是利用股市指数期货预测市场走势以获取利润。若预期市场价格回升,投资者便购入期货合约并预期期货合约价格将上升,相对于投资股票,其低交易成本及高杠杆比率使股票指数期货更加吸引投资者。他们亦可考虑购入那个交易月份的合约或投资于恒生指数或分类指数期货合约。 另一个较保守的投机方法是利用两个指数间的差价来套戥,若投资者预期地产市道将回升,但同时希望减低市场风险,他们便可以利用地产分类指数及恒生指数来套戥,持有地产好仓而恒生指数淡仓来进行套戥。 类似的方法亦可利用同一指数但不同合约月份来达到。通常远期合约对市场的反应是较短期合约和指数为大的。若投机者相信市场指数将上升但却不愿承受估计错误的后果,他可购入远期合约而同时沽出现月合约;但需留意远期合约可能受交投薄弱的影响而面对低变现机会的风险。 利用不同指数作分散投资,可以减低风险但亦同时减低了回报率。一项保守的投资策略,最后结果可能是在完全避免风险之时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2、股指期货投机操作的对冲交易是什么? 股市指数期货亦可作为对冲股票组合的风险,即是该对冲可将价格风险从对冲者转移到投机者身上。这便是期货市场的一种经济功能。对冲是利用期货来固定投资者的股票组合价值。若在该组合内的股票价格的升跌跟随着价格的变动,投资一方的损失便可由另一方的获利来对冲。若获利和损失相等,该类对冲叫作完全对冲。在股市指数期货市场中,完全对冲会带来无风险的回报率。 事实上,对冲并不是那么简单;若要取得完全对冲,所持有的股票组合回报率需完全等如股市指数期货合约的回报率。 因此,对冲的效用受以下因素决定: (1)该投资股票组合回报率的波动与股市期货合约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这是指股票组合的风险系数(beta)。 (2)指数的现货价格及期货价格的差距,该差距叫作基点。在对冲的期间,该基点可能是很大或是很小,若基点改变(这是常见的情况),便不可能出现完全对冲,越大的基点改变,完全对冲的机会便越小。 现时并没有为任何股票提供期货合约,唯一市场现行提供的是指定股市指数期货。投资者手持的股票组合的价格是否跟随指数与基点差距的变动是会影响对冲的成功率的。 基本上有两类对冲交易:沽出(卖出)对冲和揸入(购入)对冲。 沽出对冲是用来保障未来股票组合价格的下跌。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出售期货合约,这便可固定未来现金售价及把价格风险从持有股票组合者转移到期货合约买家身上。进行沽出对冲的情况之一是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将会下跌,但投资者却不顾出售手上持有的股票;他们便可沽空股市指数期货来补偿持有股票的预期损失。 购入对冲是用来保障未来购买股票组合价格的变动。在这类对冲下,对冲者购入期货合约,例如基金经理预测市场将会上升,于是他希望购入股票;但若用作购入股票的基金未能即时有所供应,他便可以购入期货指数,当有足够基金时便出售该期货并购入股票,期货所得便会抵销以较高价钱购入股票的成本。 以下的例子可帮助读者明白投机、差价、沽出对冲及购入对冲。 (1)投机:投资者甲预期市场将于1个月后上升,而投资者乙则预期市场将下跌。 结果:投资者甲于4,500点购入1个月到期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投资者乙于4,500点沽出同样合约。若于月底结算点高于4,500点,投资者甲便会获利而乙则亏损。但若结算点低于4,500点,结果则相反。 (2)差价:现考虑两个连续日的1月及2月恒生指数期货价格。 合组月份 日期 1月 2月 差价 12月10日 4,000 4,020 +20 12月11日 4,010 4,040 +30 于12月10日,投资者对市场升势抱着乐观态度,并留意到远期月份合约对股市指数的变动较为敏感。 因此,投资者于12月10日购入二月份合约并同时沽出一月份合约及于12月11日投资者买入1月份的合约及售出2月份的合约。 他便获得20×1=20(从好仓中获得),并损失10×1=10(从淡仓中损失),净收益10。 (3)沽出对冲:假定投资者持有一股票组合,其风险系数(beta)为1.5,而现值一千万。而该投资者忧虑将于下星期举行的贸易谈判的结果,若谈判达不成协议则将会对市场不利,因此,他便希望固定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他利用沽出恒生指数期货来保障其投资。需要的合约数量应等于该股票组合的现值乘以其风险系数并除以每张期货合约的价值。举例来说,若期货合约价格为4000点,每张期货合约价值为4000×=0,000,而该股票组合的系数乘以市场价值为1.5×00万=00万,因此,00万÷0,000或75张合约便是用作对冲所需。若谈判破裂使市场下跌2%,投资者的股票市值便应下跌1.5×2%=3%或0,000.恒生指数期货亦会跟随股票市值波动而下跌2%×4000=80点或80×=每张合约00。当投资者于此时平仓购回75张合约,便可取得75×00=0,000,刚好抵销股票组合的损失。留意本例子中假设该股票组合完全如预料中般随着恒生指数下跌,亦即是说该风险系数准确无误,此外,亦假定期货合约及指数间的基点或差额保持不变。 分类指数期货的出现可能使沽出对冲较过去易于管理,因为投资者可控制指定部分市场风险,这对于投资于某项分类指数有着很大相关的股票起着重要的帮助。 (4)购入对冲;基金经理会定期收到投资基金。在他收到新添的投资基金前,他预料未来数周将出现“牛市”,在这情况下他是可以利用购入对冲来固定股票现价的,若将于四星期后到期的现月份恒生指数期货为4000点,而基金经理预期将于三星期后收到0万的投资基金,他便可以于现时购入,000,000÷(4000×)=5张合约。若他预料正确,市场上升5%至4200点,他于此时平仓的收益为(4200-4000)××5张合约=,000。利用该五张期货合约的收益可作抵偿股价上升的损失,换句话说,他可以以三星期前的股价来购入股票。
三、套利
1、什么是股指期货套利? 针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股指期货不同合约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股指期货合约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和约,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沪深300)维持一定的动态联系。但是,有时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会产生偏离,当这种偏离超出一定的范围时(无套利定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就会产生套利机会。利用期指与现指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叫无风险套利(Arbitrage),利用期货合约价格之间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交易的称为价差交易(Spread Trading)。 2、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套利原理 指投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和相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谋求从期货、现货市场同一组股票存在的价格差异中获取利润。 一是当期货实际价格大于理论价格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买入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二是当期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时,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卖出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编辑本段股指期货投资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
股指期货基础分析主要侧重于从股票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如宏观经济、各行业分析。基本面分析包括: (1)宏观: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2)微观:研究股指期货标的股指的权重上市公司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为买卖提供参考依据。
二、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以预测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为目的,以图表为主要手段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是不同研究途径和专业领域的完美结合。 基础分析主要研究导致价格涨跌的供求关系,而技术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行为。这两种分析方法都试图解决同样的问题――预测未来价格可能运行的方向,基础分析是研究市场运动的成因而技术分析是研究其结果。 (1)技术分析理论基础: ①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影响价格的任何因素:基本面、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因素都要最终通过买卖反映在价格中,也就是价格变化反映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变化。 ②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对于已经形成的趋势来讲,通常是沿现存趋势继续演变。例如:牛顿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历史会重演技术分析和市场行为学与人类心理学有一定关系,价格形态通过特定的图表表示了人们对某市场看好或看淡的心理。例如:自然界的四季、中国古代讲的轮回... (2)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①移动平均线 ②黄金分割 ③形态分析 ④波浪理论 (3)技术分析建议: 技术分析中,各种形态图形、技术指标众多,选择自己熟悉的指标作为投资参考依据十分关键,不宜一次性选择过多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在投资中不是万能的,况且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做出的投资决策也不同。
编辑本段国内股指期货推出
一、国内股指期货正式推出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010年2月20日宣布,证监会已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2010年2月22日9时起,正式接受投资者开户申请。公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自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准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 合约标的 沪深300指数
合约乘数 每点300元
报价单位 指数点
最小变动价位 0.2点
合约月份 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
交易时间 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
最后交易日交易时间 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00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10%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12%
最后交易日 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遇国家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同最后交易日
交割方式 现金交割
交易代码 IF
上市交易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三、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一、保证金账户可用余额不低于50万元; 二、具备股指期货基础知识,通过相关测试(评分不低于80分); 三、具有至少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仿真交易记录,或者是最近三年内具有10笔以上商品期货交易成交记录(两者是或者关系,满足其一即可); 四、综合评估表评分不低于70分; 五、不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股指期货交易的情形。 按照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成为期货经纪公司客户: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构和期货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证券、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未能提供开户证明文件的单位;中国证监会规定不得从事期货交易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合约名称 推出时间 推出前后标的指数走势
印度SENSEX期指 2000年6月 推出前半年,标的指数保持上涨趋势,推出后短期下跌,但长期走势向好
台湾综合期指 1998年7月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熊市中推出,推前涨推后大跌
韩国KOSPI200期指 1996年5月 熊市中推出,前涨后跌,期指无法改变市场长期运行趋势
德国DAX期指 1990年11月 牛市中推出,推出前一年走势强劲,推出后一年走势减弱,但不改股市长牛格局
法国证协40期指 1988年11月 大熊市之后的调整期推出,多空双方拉锯后股指逼空上扬
日经225期指 1986年9月 牛市途中推出,推出后有小跌,但长期趋势不改
恒生指数期货 1986年5月 牛市中推出,推出前恒指突破新高,推出后调整两个月,后反弹上涨
金融时报100期指 1984年5月 推出前小涨推出后短调,其后连续17年牛市
标普500期指 1982年2月 推前涨,推后跌,但长期牛市随后到来
编辑本段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市场简介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平均指数,是目前人们最熟悉、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股票指数,其基期为1928年10月l日,基期指数为100。道·琼斯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几经调整,现在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即不是直接用基期的股票指数作除数,而是先根据成份股的变动情况计算出一个新除数,然后用该除数除报告期股价总额,得出新的股票指数。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类是工业平均数,由30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20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第三组是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指数;第四组为综合指数,是用前三组的65种股票加总计算得出的指数。人们常说的道·琼斯股票指数通常是指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平均数。 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指数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在《金融时报》上发布的股票指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种数,金融时报股票指数分为30种股票指数、100种股票指数和500种股票指数等三种指数。目前常用的是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而作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标的的金融时报指数则是以市场上交易较频繁的100种股票为样本编制的指数,其基期为1984年1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0。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 1988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33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行业14种。恒生指数最初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975.47。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编辑本段一些股指期货概念股
1、工商银行(601398);2、津滨发展(000897);3、保利地产(600048); 4、正虹科技(000702);5、西北化工(000791);6、鲁能泰山(000720); 7、江苏弘业(600128);8、建设银行(601939);9、张家界(000430); 10、云南铜业(000878);11、新天国际(600084);12、万向钱潮(000559); 13、宏达股份(600331);14、深华新(000010);15、美尔雅(600107); 16、厦门国贸(600755)。
编辑本段预测股指期货的工具
股指期货最好用专业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富远,博弈大师都是比较好的期货软件。文华财经是期货行业的业务软件主流供应商,为期货公司提供集行情、分析、资讯、交易前端为一身的业务系统。采用文华软件的期货公司数达到150多家,市场覆盖率超过90%。 其他领域,文华的产品已经进入一些全国性的券商、基金公司和银行。 文华财经开发的“文华财经期货金牌预测公式”,尤其是大盘牛熊、波段预测公式,被国内外各大机构视为财富金钥匙。
编辑本段图书(股指期货)
图书信息
作 者:(英) 萨克里弗 著,李飞,黄栋 译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印刷时间:2008-5-1 I S B N:9787500680000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金融界最主流、最权威的股指期货著作。全书描述了股指期货市场的运作规律,并且对这些国际市场运行的经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于机构投资者感兴趣的在投资组织如何运用股指期货这一问题,本书也作了详细论述。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系统掌握股指期货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对有志于学习股指期货和投身于资本市场业务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
编辑推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如何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使其了解股指期货的特性,是培育和引导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其他成熟市场的相关经验并加以运用,能够使我们加快市场建设,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从这一点来看,阅读查尔斯·萨克里弗教授的《股指期货》一书无疑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 黄运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期货部副主任 《股指期货》第三版对期货交易、套利和市场定价做了全面的总结,对金融专业任何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帮助该书综合性强、覆盖面宽,全书结构合理,我特此向各位读者推荐。 Paul Mizen,英国著名货币金融家,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 本书作者出色地把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实证研究的前沿性和市场运行的实际特点紧密地糅合在一起,该书是股指期货领域唯一的权威之作,我毫无保留地向从事金融业的学生、学者、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推荐本书。 Pradeep Yadav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前欧洲金融协会会长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图书《股指期货》: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07534
2
陈浩——股指期货http://www.5588la.com/dvd6/dvd6_05.html
3
期货:http://baike.baidu.com/view/2348.html
4
金融期货:http://baike.baidu.com/view/10574.htm
开放分类:
股票,金融,期货,股票知识,股指期货
我来完善 “股指期货”相关词条:
投资资产注入股改封闭式基金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备兑权证美国次贷危机特别国债次级抵押贷款
投资 资产注入 股改 封闭式基金 商品期货 金融期货 备兑权证 美国次贷危机 特别国债 次级抵押贷款 资产证券化 权证 做空机制 交易所交易基金 权证创设 集合理财 汇率改革 认沽权证 股市行情 专户理财 资产重估 金融期权 美国存托凭证 外汇期货 融券 创投 指数 再融资 封转开 股票期货 T+0 做市商制度 指数期货 两税合并 国债期货 私募股权投资 港股 信用交易 股权激励 股指期权 加息 融资融券交易 创业板 石油期货 股票回购 广发期货 钢材期货 股指期货合约 生猪期货 期货 期权 期货开户 善良期货配资 弘业期货 行情软件 淄博鲁证期货 期货配资 期货转仓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83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jxyushengquan ,irvine_zhu ,六二木 ,nanlaihe ,qcstone ,xijiou ,Hegain ,bbyy193 ,llllxing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Followers
Blog Archive
-
▼
2011
(219)
-
▼
March
(16)
- 这两天肩膀的疼好了些,又可以去gym锻炼了。好久不练,一动便肌肉酸痛。但随便下拉推举,哆嗦两下,身体...
- 梦江南》的演唱一般,但阿炳的《二泉映月》却是个心灵的净化器,不愧为经典极品!《二泉映月》的歌曲本人是...
- Museums Special Section | ArtAt Met, New Leadershi...
- 数字化、全球化与新抽象(2010-05-13 23:26:02)转载标签: 宗教抽象艺术艺术语言神智...
- “中国式书写”当代艺术展点击查看 共25张图片 展览城市:北京策展人 : 蒋再鸣 展览总监:徐累展览...
- 收藏大鳄尤伦斯抛106件藏品 中国当代艺术钱途未卜2011年03月09日 10:03:14 作...
- What do museums of contemporary art stand for toda...
- 看跌期权 百科名片 看跌期权又称卖权选择权、卖方期权、卖权、延卖期权或敲出。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购买者...
- 适合T恤的设计Design That Fits to a Tee by Laura House 翻译...
- 互联网上的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 on the Web by Erik Spi...
- iLand 网站创建的心路历程iLand Website's Emotional Journey b...
- 期货百科名片期货(Futures)与现货相对。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
- 股指期货百科名片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
- a股百科名片 A股股票走势图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
- 华人博士“体外控糖法”震惊美国 不吃药降血糖 Local 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
- 耿桂英:我的“大未来”是超越画廊之上的 作者:张凡 2010-12-19 09:07:33 ...
-
▼
March
(16)